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21
第2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选择题1.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器A、C、E、F能产生水B.细胞器B、F不含磷脂C.绿色植物的细胞都含有A、C、D、E、FD. A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解析】E为叶绿体,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的细胞都含有,如根尖细胞。
【答案】C2.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染色体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D.核糖体和中心体【解析】磷脂是构成细胞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磷脂。
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均具有膜结构,因此都含有磷脂;核糖体、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染色体虽不含磷脂,但不属于细胞器。
【答案】D3.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
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逐渐发生改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面更似核膜,成熟面更似内质网膜B.形成面更似内质网膜,成熟面更似细胞膜C.形成面更似核膜,成熟面更似细胞膜D.形成面更似内质网膜,成熟面更似核膜【答案】B4.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某些蛋白质B.产生的ATP直接用于细胞分裂、分化C.所含的酶种类一致D.同时存在于高等植物各种细胞中【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均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少数蛋白质。
【答案】A5.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溶酶体C.核糖体D.细胞核【解析】蝌蚪尾的消失是由于细胞中的溶酶体释放出水解酶,将尾的组成物质水解。
【答案】B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D.核糖体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解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看不到纺锤体;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核糖体不具膜结构。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建议用时:40分钟)1.(2020·承德一中检测)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种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部分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②叶绿体中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直接被氧化分解③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④线粒体产生的水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C[①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所以①描述正确;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所以②描述错误;③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所以③描述正确;④线粒体产生的水可以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所以④描述正确;故选C。
] 2.动物细胞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
溶酶体酶不作用于细胞正常结构成分的原因是:一方面酶被溶酶体膜包住,另一方面溶酶体内环境与细胞溶胶的pH不同,溶酶体内pH≤5,而细胞溶胶pH≈7,溶酶体膜上有质子泵维持pH差异;植物细胞内无溶酶体,但其液泡执行类似的降解功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合成的水解酶通过溶酶体的双层膜被运入B.质子穿过溶酶体膜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溶酶体酶在细胞溶胶中仍能发挥正常的水解作用D.细胞液渗透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B[溶酶体是单层膜,A错误;质子穿过溶酶体膜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细胞溶胶中的pH和溶酶体的pH不同,溶酶体酶不能发挥正常的水解作用,C错误;液泡中不含水解酶,D错误.]3.(2020·湖北名校联考)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B.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色素吸收光能用于制造糖类C.根瘤菌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在大豆根细胞的核糖体内完成的D.鲜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煮,味道更加鲜嫩,可能与溶酶体的作用有关D[蓝藻是原核生物,无中心体,A项错误;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色素不能用于光合作用,B项错误;根瘤菌合成蛋白质是在根瘤菌自身的核糖体内完成的,C项错误;鲜肉放一段时间后,溶酶体释放内部的水解酶,可起到消化作用,产生氨基酸和多肽,烹调后更加鲜嫩,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