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观社会工作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17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讲义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第一节社区工作的特点与方法【本节知识重点】社区的含义社区工作的含义社区工作的专业特点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一、什么是社区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
组成要素包括:人口、地域、设施、互动和社区意识。
我们也可以换种说法,即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中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社区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社区是一个人群,他们住在相当邻近和衔接的地区,彼此常有往来;二是具有若干共同的利益,彼此需要支援;三是具有若干共同的服务,如交通、学校、市场等;四是面临若干共同问题,如经济、环境、教育等;五是产生若干共同的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会的等。
注意区分相似的概念:1、社区不同于国家。
“国家”属于政治学的范畴,私有制之后才产生。
“社区”属于社会学范畴,私有制之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
2、社区不同于城市。
城市是与“乡村”相对应的概念。
“社区”既可以存在于城市,也可存在于乡村。
3、社区不同于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指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如血缘关系的家族、地缘关系的邻里、业缘关系的同事等,他们的关系是超越地域范围的。
社区内存在很多社会群体,但社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这是社会群体概念无法取代和覆盖的。
二、社区工作的含义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认定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它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在参与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以实现更和谐的社区。
从事社区工作的专业人员称社区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区工作者。
三、社区工作的专业特点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社区工作认为问题的产生并不完全是个人自身的原因,而是与社区周围的环境、社会制度及整个社会有密切的关系。
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第一节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与目标1、综合的说社区具有以下特点:1社区是一个人群,他们住在相互临近或衔接的地区、彼此常有往来; 2具有多方面共同利益,彼此需要支援; 3具有许多共同的服务,如交通、学校、商店等; 4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5有多重共同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会的。
2、社区具有多重功能:经济、社会化、社会参与、社会控制及互助的功能是社区的五大基本功能。
3、经济功能在现代城市社区的体现:1失业的社区成员提供公益就业岗位、 2在步行距离内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3开发有吸引力的社区商业……4、社区是社会化重要场所的载体之一。
家庭、邻里、社区的幼儿园和学校以及社区的文化环境都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场所, 而面向社区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团体与组织则是人们继续社会化的载体。
5、社区是人们认识社会和参加社会生活的首要场所。
1 社区为其成员提供了表达自身利益与需求的渠道。
2 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有助于培养社区成员健康的公民意识和公益精神, 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 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6、传统社区中的乡规民约, 现代社区中的居民公约, 各类社区中约定俗称的风俗习惯, 都是社区实现社会控制功能的常见形式。
现代社会中,政府、法律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也可以通过社区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
7、社区是人们直接进行人机互动的场所, 互助是社区的重要功能之一, 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的介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区的互助功能。
8、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之一。
9、我们认为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
它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 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10、作为一种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相比尤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 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
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3具有政治性。
4负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11、社会工作认为问题的产生与 1社区周围的环境、 2 社会制度、 3 整个社会、 4 个人自身原因。
8.1 复习笔记一、社会工作方法的分类1.社会工作方法的意义(1)社会工作专业的宗旨①社会工作专业的宗旨是实现社会公正,其目标旨在协助贫穷人群、弱势群体及社会中因各种原因而陷于困难处境中的人们。
社会工作的方法就是为了实现社会工作宗旨的一套系统化的专业活动,包含专业的知识和技术。
②社会工作方法是为实现社会工作目的和宗旨服务的。
社会工作的宗旨是社会工作在理论上建立的对专业活动结果的设定,它必须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载体—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手段,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来实现。
社会工作的宗旨即是社会工作的目的,由目的所设定的结果则是具体的目标,而实现目的和目标的手段就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社会工作方法。
(2)社会工作方法作为操作化的专业活动是实现社会工作目的和目标的中介。
作为专业活动的手段,社会工作方法的发展和演进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能力和对所服务的目标客体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发展程度的标志。
2.社会工作方法的历史演进(1)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起源于工业化早期的贫民救济工作。
工业革命的发展造成了农村的破产,产生大量的失业人群和贫困人口。
那时这种对救助对象“个别”化的工作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贫困是由于“个人缺陷”造成的,因而帮助也需要从激发和重建当事人个人和家庭的道德感人手。
(2)小组工作(亦作团体工作)方法的产生19世纪中期有组织的社团和康乐活动相继兴起,其以1844年英国乔治·威廉(George Williams)在伦敦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青年会为开端。
(3)社区工作方法的产生①在应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努力中,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演进的同时,另一种解决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解组、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努力也开始了,并逐步演化为社会工作的另一种专业方法,即由19世纪晚期的睦邻组织运动发展出来的社区工作方法。
②睦邻组织运动的工作人员在贫民区建立社区睦邻服务中心,以亲身参与的方式—居住在贫困社区—来体验贫困的艰难,通过与社区和居民的合作试图改善居住、健康和生活条件,并以为居民寻找工作、教授语言、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法来改变社区的环境。
第六章微观社会工作方法作为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一套因时因事而异的工作方法。
由于各国社会文化的不同,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亦不同。
社会工作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其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团体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等被认为是经典的社会工作方法,这三种社会工作方法也是最基本、最主要、最直接的工作方法。
由于这些方法介入的层面不同,我们将它们划分为微观层面的方法和宏观层面的方法。
所谓微观社会工作方法是指主要以个人、家庭或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方法和小组工作方法。
这一章我们先来介绍这两种方法。
第一节个案工作个案工作(casework)也叫个案社会工作或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work)。
它是社会工作专业经典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在社会工作传统的三大方法中起源最早,而且是其他方法的基础。
同时,它也是最早被看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的,因而相对于其他专业方法而言,它的理论基础更加完备,方法与技术、技巧更加健全。
个案工作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工作模式。
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
我们先来看一、什么是个案工作(一)个案工作的定义什么是个案工作?不同的教科书有着不同的定义,各家各派、各个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强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很难找出一致的意见。
造成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个案工作的领域众多,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模式与流派,而每一种定义都是从特定的领域出发的,因而形成了对个案工作的不同理解与定义;另一方面是由于把个案工作从其他助人专业中清晰地、理论化地抽象出来也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所以,关于社会个案工作的定义存在着多种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观点:1.强调个案工作是一个过程作为社会工作创始人之一的玛丽·芮奇蒙德(Mary E. Richmond),在她的《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个案工作的定义。
她强调个案工作是一个过程,认为:“个案工作包含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以个人为着手点,通过(社会工作者)对个人及其所处社会环境作有效的调适,以(来)促进(案主)人格的成长。
”很显然,这就是说社会个案工作是在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通过个人(工作者)对个人(案主)的有意识的影响,推动案主人格发展的过程。
而海伦·波曼(Helen Harris Perlman)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个案工作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她认为,个案工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由人群福利机构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付他们社会功能上的问题的过程。
高登·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也认为个案工作是一个过程,但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有意识地调整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过程。
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案主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他对自己负责并参与问题解决与寻求解决办法的全过程。
2.强调个案工作是一种艺术与科学鲍尔斯(Swithan Bowers)对个案工作的定义是最具代表性的,他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以人际关系的科学知识与改善人际关系的专业技术为依据,启发与运用个人的潜能和社区的资源,促使案主与其所处环境(全体或部分)之间有较佳的调适关系。
”在这里,个案工作被定义为一种与人工作的艺术,一种Art of Helping,也就是社会工作者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目的在于达到个人对社会良好适应的状态。
3.强调个案工作是一种方法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斯莫利(Smalley),他从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的角度强调了这一观点,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一对一的(社会工作)方法,它通过建立及运用专业关系,促使案主使用各种社会服务,以增进个人和一般(社会)的福利。
”而霍利斯(Hollis)也强调个案工作是一种方法,但他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心理和社会治疗方法。
他指出个人社会功能的不良或丧失同时受到案主本身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促使个人内在需要之更充分的满足和个人社会关系之更充分的功能表现。
4.强调个案工作的目的在于恢复、加强或改造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6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个案工作是这样界定的,个案社会工作所注重的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个案”,尤其注重为社会问题所困或无法较好适应社会环境的个体或家庭。
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对于人与人或人与环境的适应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恢复、加强或改造其社会功能。
5.中国学者的观点中国学者对个案工作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比如,张乐天给个案工作做的定义是这样的,他认为社会个案工作是这样一种工作方法,它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它通过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案主解决困扰他或他们的问题,并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其福利。
而李迎生给个案工作下的定义是,社会个案工作是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案主)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协调可资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直接的一对一的服务,以协助案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达到与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
综合不同学者和机构对个案工作的看法和观点,王思斌给个案工作做出了这样的界定:个案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法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他还指出,在社会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和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自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和研究案主的问题,以及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充分运用案主本身以及外部资源,增强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比较严格地界定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机构内从事的工作,这是有别于一般社会公益活动及志愿工作的。
另外,这个定义还指明了社会个案工作的对象是个人和家庭,它的终极目标在于增进个人与社会的福利,使用的手段和途径则是通过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来帮助个人和家庭。
可以看出,其实国内学者的这几种定义是大同小异的,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强调个案工作的一种方法,是社会工作方法的一种。
(二)个案工作的本质与特点1.个案工作的本质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家庭常常会面临一些社会适应问题,如贫困、失业、疾病、酗酒、吸毒、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家庭破裂等。
当问题超出了他们自身力量所能解决的限度时,他们往往会向社会机构寻求帮助。
而社会个案工作正是社会机构经常使用的、协助个人与家庭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
个案工作不是直接替代案主解决问题,因为案主的问题虽然是个别的、特殊的,但它的产生原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这其中受到了生理、心理、自然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直接替代案主解决问题往往只能达到一时的舒解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
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会使案主产生依赖心理,并损害其自助的能力。
所以社会个案工作要深入探讨案主问题的深层原因,立足于发挥案主的潜能,鼓励案主自己去解决问题。
案主问题的来源其实不外乎三种,一是个人生活的环境所造成的问题,二是个人人格内在因素造成的问题,三是个人外部状况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问题。
因此,个案工作除了提供必要的资源以改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心灵的直接影响以增进人们的人际适应的能力”(芮奇蒙德),促使个人及其家庭改变心理姿态、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强化其适应生活和环境的能力,促进其潜能的进一步发挥,以促成建设性的自我发展与成长。
这就是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旧问题的复发,阻止新问题的产生。
2.个案工作的特点个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与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其他的社会工作方法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个案工作是一种从个人或家庭入手,工作者与受助者个人或家庭面对面、一对一的社会工作助人方法;第二,个案工作以感受到困难、适应不良或有问题的个人及家庭为工作对象;第三,个案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个案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人际关系调整的专门技术;第四,个案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工作者的介入,协助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改善其生活,增进其幸福。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历史沿革个案工作的方法最早起源于宗教与慈善救济,经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的发展,到20世纪初开始出现专业化与学科化的发展态势,经过三四十年代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个案工作日益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到五六十年代个案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局面,社会个案工作方法日趋完善,六十年代以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实务开始出现整合化的趋势。
从这段简单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个案工作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大约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19世纪到20世纪初——个案工作的起源这一阶段个案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
在早期的慈善服务中,虽然也有一对一的服务方式,但主要是直接提供物质帮助,并不构成科学的个案工作方法。
在这一阶段,英国牧师查默斯(Thomas Chalmers)对社会个案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造了“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认为人类道德上的缺陷,如懒惰、酗酒、赌博等等是致贫的真正原因,要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从激发受助者的道德感入手。
过去的慈善救济只提供经济救助,这不仅不能解决贫困者的问题,而且摧毁了贫困者的自尊心、进取心及道德意识,最终使其依赖救济为生。
他提出以了解、激励、自助为济贫的准则和原则,在实施贫民救济时,通过了解贫民的工作能力、亲朋的有无、居住时间等,来确定是否实施救济。
同时他还强调对每个个案分别予以处理,以提供适合求助者个别需要的适当救助。
这种强调“个别化”的方法正是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开始。
此外,在这一阶段普遍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The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简称 C.O.S,它对个案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很多方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发展的。
比如,派“友好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s)对求助者的生活状况(包括求助者的职业、工资、教育、健康及居住环境等)进行调查、记录和跟踪,还对整个家庭的福利和再生产进行调查,以作为诊断问题进行治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