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与制种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56
食用菌生产的设施和设备
菌种生产的设施和设备主要包括生产场地、生产机械、灭菌设备、接种设备、培养设备和制种工具等。
(l)生产场地
菌种生产场地要求较高,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最好新建。
建造场地选择在交通方便、水电齐全、周围环境卫生的地方。
建造规模可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确定,但接种室、培养室不宜太大,以便于清洁消毒和环境控制。
为了确保接种室、培养室的卫生,外边可考虑设置一个缓冲间。
如果经济条件有限的话,现有的闲散房屋、普通民宅均可作为菌种生产的生产场地,但周围环境要卫生、密封性要好、便于清洁消毒。
(2)生产机械
食用菌苗种生产常用的机械主要有拌料机,装袋机,装瓶、装袋两用机等。
一般生产规模较小,量少时可以人工拌料、装料;生产规模较大,量多时采用拌料机拌料,装瓶、装袋两用机装料,省时、省力、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3)灭菌设备
根据灭菌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一类是常压蒸汽灭菌设备。
①高压蒸汽灭菌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设备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
高压蒸汽灭菌锅类型较多,根据装量多少又分为:大、中、
1。
蘑菇菌种分离纯化培养一、原理菌种指人工培养进行扩大繁殖和用于生产的纯菌丝体。
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获得高产和优质的产品,因此生产优良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根据菌种的来源、繁殖代数及生产目的,把菌种分为母钟、原种和栽培种。
生产上用的母种实际上是再生母种,又称一级菌种,母种既可繁殖原种,又适于菌种保藏。
原种:将线种在无菌的条件下移接到粪草、木屑、棉籽壳或谷粒等固体培养基一培养的菌种。
又称二级菌种或瓶装菌种。
原种主要用于菌种的扩大培养,有时也可以直接出菇。
、栽培种:将二级种转接到相同或相似的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育,用于生产上的菌种。
又称三级菌种或袋装菌种。
二、制种设备和条件1、高压灭菌锅2、紫外灯、电子灭菌器等3、超净工作台or接种箱、接种工具、酒精灯4、恒温培养箱5、冰箱冷藏室三、子实体组织分离法采用子实体的任何一部分如菌盖、菌柄、菌褶、菌肉进行组织培养,而形成菌丝体的方法。
尽管子实体的任何一部分都能分离培养出菌种,但选用菌柄和菌褶交接处的菌肉最好。
子实体组织分离的方法和步骤:种菇的选择-→种菇的消毒-→切块接种-→培养纯化-→出菇试验→母种操作过程种菇选择:选择头潮菇、外观典型、大小适中、菌肉肥厚、颜色正常、尚未散孢、无病虫害、长至七八分成熟的优质单朵菇作种菇。
种菇消毒:75%酒精,浸泡或擦拭,无菌水冲洗,吸干表面的水分。
切块接种:将分离种菇沿柄中心纵向掰成两半,用解剖刀在菇盖柄交接处划成田字形,取黄豆大一小块菌肉组织,接在斜面培养基上。
培养纯化:在25℃下,培养2~4d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体,当菌丝延伸到基质上后,用接种针挑取菌丝顶端部分,接种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长满管后即为母种。
菌种的扩繁
菌种的生产仍是采用三级制种方法.即母种,原种,生产种.要想生产出合格的菌种,必须先培育出母种,而后由母种制成原种,由原种制成生产种.而后用生产种转接成栽培袋,再进行出菇管理.
原种扩繁:通过原种扩繁培育生产种,对谷粒种,锯末种,棉籽壳(干草),松针种,形成对照实验。
实验材料;小麦,玉米,适量蔗糖。
木屑,麦麸,石膏,蔗糖,水。
干草,蔗糖,石膏。
松针,石膏,蔗糖
实验器材:玻璃瓶,高压灭菌锅,石膏,蔗糖,旧报纸,接种环。
原种:二级种,一般采用原种瓶和罐头瓶.培养料不要装的太满,装至瓶肩.
①谷料种:用玉米、小麦为原料,精选后煮沸,使种子变软即成,不要煮的太熟,开花.熟后离火泡5分钟(不开盖而能吸足水份)而后装瓶,用小型或中型高压锅灭菌,放至温度25℃左右接入母种,放培养室内培养.一般25-30天即成。
②木屑种:木屑78%、麦麸20%、石膏1%、糖1%、料:水=1:1.3,拌匀装瓶,灭菌,接种培养。
一般25-30天即成。
③棉子皮:因棉子皮各种营养丰富,一般不需要加其它物质,只加1%的糖和石膏,用料1.3-1.5倍的水拌匀即可,而后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即可。
○4松针:松针80%,麦麸18%,石膏1%,糖1%,料水=1:1.3,搅拌装瓶,灭菌,接种培养。
荐通用配方:木屑(或秸秆粉或棉籽壳)80斤,糠麸6斤,糖0.5斤,菇耳壮1.6推两,石膏1斤。
食用菌制种的基本设备人工培养出来供进一步繁殖用的纯菌丝体就是菌种,它相当农作物的种苗。
无菌种,人工栽培无法进行;菌种不良;不能获得优质高产。
但菌种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分离、接种和培养,因此要有一些基本的设备,除要有实验室、一配料室和培养室外,还要有(一)接种箱(接种室)接种室和接种箱是进行菌种分离接种的场所,和外界空间隔绝,防止空气流动,经过一定的消毒措施后,室内就可达到无菌状态,防止分离和接种时污染杂菌。
一般一个接种箱就可展开工作,如有条件也可建一个接种室。
接种箱是一个木材和玻璃制成的小箱子,箱内有紫外线灯和日光灯,接种箱前后,装有两扇能启闭的玻璃窗,箱前开两只圆口,圆口装有布套,一头钉在圆口上,另一头用松紧带缝合成袖套形,双手可伸入箱内操作。
接种箱的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消毒彻底,移动方便。
但箱内容量小、操作不便,大规模的接种还需接种室。
接种室和接种箱一样,关闭要严密,应设在向阳、干燥处,面积6平方米,高2米。
地面墙壁要平整、光滑,以利室内灭菌,门窗关闭后要能和外界空气隔绝。
接种室外还有一缓冲间,是工作人员换衣帽及鞋的地方,并可防止外界空气直接进入接种室。
缓冲室用拉门、减少空气流动,门不要在一条直线上。
接种室和缓冲间都要装紫外线灯及日光灯各一支。
接种室内有工作台及各种用具。
(二)分离菌种所需器具1、酒精灯:火焰灭菌用。
2、解剖刀:1~2把,供切割组织块,剖开种木用。
3、接种针:分离菌种时,批取孢子及菌丝。
可用自行车钢条一端磨细弯成3毫米的小钩制成。
4、镊子:尖嘴小镊子一把,20厘米长的大镊子一把,主要用于摄取种菇或其他物品。
5、小榔头:敲打劈开种木时用。
6、试管: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用于培养料面菌种,试管口径以8一20厘米的较好。
7、培养皿:放置食用菌的子实体、采集孢子或注入培养基进行板培养等用。
8、漏斗:用于分装配好的培养基。
9、搪瓷盘:用于盛种器皿和用具。
10、三角瓶及烧杯:用于制备培养基。
蘑菇菌种与生产蘑菇生长繁殖离不开菌种。
在英语中,蘑菇菌种译为“Spawn”,此词来源于拉丁文,为扩大的意思,因此蘑菇接种的本意是“移植”。
第一节有关菌种的概念蘑菇的“种籽”是孢子,通常所用的菌种是菌丝体,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秧苗。
种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而秧苗常处于生长状态。
蘑菇栽培用的菌种是菌丝体,就如水稻不用种籽,而用秧苗一样。
蘑菇菌种由三部分组成,即蘑菇菌株的纯菌丝体、菌丝体着生的基质和包装容器。
蘑菇菌种因培养基质结构不同,有固体菌种与液体菌种之分。
在固体菌种中,按基质成分的不同,又分为粪草菌种、谷粒菌种等。
若按菌种生产繁殖过程的先后,又有母种、原种、栽培种之分,或称其为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
蘑菇菌种的生产与作物种子的扩繁有本质的差别,其原因是菌种生产为无性繁殖过程,不发生遗传重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之间的基因型是不变的,所以蘑菇菌种的分级尤其是原种与栽培种的划分是人为的。
在生产实践中,原种与栽培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由于菌种本身种性的差别,而是在菌种生产过程中由于隐性污染,栽培种的纯度可能比原种低。
做为食用菌生产者,弄清有关蘑菇菌种的概念是很有益的,本节介绍有关知识。
一、种、品种、菌株及菌号的区别(一)种“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在“属”(Genus)之下,特指具有一定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同一种的个体之间遗传特性相似,彼此间交配可育。
不同种间的个体则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生物的每个种都有学名,学名按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组成。
前一个为属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如Agaricus 意为“蘑菇属”;后一个为种名,常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以描述该种的主要特征,如bisporus意为“双孢的” 。
(二)品种每一个品种均有共同祖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群体,蘑菇品种参照农作物对品种的定义(variety指植物;breed指动物)。
食用菌简易制种技术常规制种,其设备昂员,条件要求严格,技术也复杂,菌种成本高。
建一个菌种厂,设备投资少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
简易制种技术,就是不需要专门设备,利用家里现有条件就可制种。
(一)蒸汽接种法准备:先把接种操作室打扫干净,保持潮湿清洁。
准备水壶或铝锅1只,煤球炉或电炉1只,接种台1张,接种针或大镊子一把。
蒸料灭菌桶:用铁皮做成比铝锅口径小一点的圆桶,桶底放铁筛架,桶内装菌袋、瓶。
上边口用塑料纸或木盖封口。
操作:将煤球炉或电炉放在操作台旁,再将水壶或铝锅放在炉子上面,锅内装适量的水,接种工具先放在锅内煮沸消毒。
接种时,关好门窗,洗净双手,戴上口罩。
将菌种块直接通过蒸汽放入栽培种的培养料上。
在蒸汽上接种,既舒服又方便,且接种质量可靠。
因为蒸汽在上冒的过程中产生一股冲力,把水壶或锅上的空气排开,蒸汽不断产生,就形成锅上一片无菌区。
由于菌种得到蒸汽的湿润,比在酒精灯上接的种恢复得更快,污染也少。
另外蒸汽接种不使用化学药品,可避免在接种时药品对入体的毒害。
(二)代替琼脂培养基1.绿豆粉培养基:将新鲜、干燥、不霉变的豆粉队放入锅内煮沸调团状,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塞好棉塞,用牛皮纸或报纸包扎好试管上部,成捆放于高压锅内,用12公斤/厘米2压力灭菌半小时,然后慢慢放汽,取出试管凝固成斜面即成。
2.麦粒种:将小麦粒用温水浸泡2小时,捞出放入竹筛内,4个小时烧一次清水,约24小时左右,麦粒就萌发小芽约1厘米。
这时再放火锅内煮沸半小时,取出用凉水冷却后,加入石膏、干马粪使之成散粒,然后分装试管、三角瓶、蘑菇瓶、杂酒瓶,装量按常规。
塞好棉塞进行灭菌,15磅压力灭菌1小时。
然后接种。
采用此法可节约大量琼脂。
化学药品。
(三)于实体组织分离简易方法在无菌环境中,直接切取菇体未形成孢子组织块,进行培养即称简易分离技术。
方法:在第一批菇中,选取具有该品种特性的、发育正常、菌盖肥厚、朵大、无病虫害的子实体作种菇。
在蒸汽上用手把子实体一分为二,用消毒过的小刀在萌盖和菌柄交界处切取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都需要哪些设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传统方式生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应用了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都是不同的工厂生产的,食用菌生产者首先要了解这些设备的用途和基本常识,再根据生产工艺将这些完全不同的设备合理的组合起来,这样才能建设出一条合理高效的生产线。
1、食用菌袋栽生产线不同品种的菌袋规格不一样,装袋生产线的区别主要就在于装袋机的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最近几年中国食用菌袋栽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基本可以实现自动套袋、自动套环、自动盖盖、自动接种、自动上下架等。
2、食用菌瓶栽生产线食用菌瓶栽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建议要选择瓶栽方式,瓶栽生产线的规格主要在于使用培养瓶的大小,瓶栽生产线设备主要来自韩国和日本,这几年瓶栽生产线的价格下降了很多,但这部分投资占整个瓶栽工厂整体投资的比重并不大。
3、菌种生产设备这部分的设备比较繁杂,小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试验台、显微镜等,如果是液体菌种工艺还需要有气源系统、发酵罐等,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重中之重,小编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菌种生产设备尽量选择中等以上水平的品牌和厂家。
4、灭菌锅因为灭菌时间长的原因,现在很少使用常压灭菌锅的了,高压灭菌锅分为圆锅和方锅两种,圆锅的特点是比较节能,而方锅的特点是方便进出,大型食用菌工厂一般都选用方形灭菌器,方形灭菌器本身不能加热,需要配备蒸汽锅炉。
5、净化工程净化,已经成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离不开的步骤了,冷却室、接种室、菌种室等都必须采用净化工程,这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核心,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净化,还在用大量的药物熏蒸,还能称之为食用菌工厂化吗?6、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用来降低培养室或者出菇房温度的,以达到为食用菌生长提供最合适温度的目的,特别是一些低温出菇的食用菌品种,如金针菇、杏鲍菇等对制冷设备的要求就更高,制冷设备分为单机组和中央空调,现在新建大型食用菌工厂一般都采用中央空调的制冷模式,在节能上有明显优势。
灵芝菌种制作要准备哪些设备?
栽培灵芝早期没有掌握菌种制作技术的时候,一般是使用外购菌种的,但是随着对灵芝栽培的技术的掌握,有网友开始自己制作菌种,近期有网友咨询耕种帮:灵芝菌种制作要准备哪些设备?灵芝菌种制作需要哪些设备?以下xx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灵芝菌种制作需要准备的设备
①常用仪器、设备。
衡量工具:一般应配备磅秤,感量0.5克或1克的工业天平,量杯、量筒等。
拌料工具:拌料时必备有铁铲、铝锅、盆、电炉或煤炉、塑料桶、簸箕等。
另外,大型菌种厂应有枝丫切片机等。
装料工具:手工装料的器具。
菌种培养瓶及塑料袋:塑料选择能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袋或常压蒸汽灭菌的聚乙烯塑料袋等。
②灭菌设备。
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常压蒸汽灭菌锅。
③接种设备。
接种设备主要包括分离和扩大各级菌种的专用设备,常用的有接种室、洁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及各种接种工具。
④培养设备。
以上就是xx对灵芝的介绍,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