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入门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西方文化概论》讲课提纲前言宇宙及地球的产生: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50亿至200亿年。
太阳系是在大约是在50亿年前形成的,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
人类的产生:在40亿年前的太古代,地球上只有无机物,随着大气和地表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有机物出现了,又经过数亿年的长期发展,到了太古代结束,元生代(距今24亿年)开始时,已经出现了有自我复制功能的生命单体——生命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的漫长进化已经开始。
生命最初诞生于原始海,即“原始汤”。
早期的生命都是在海水中成长的。
到了距今5.7亿年的古生代,海水中出现无脊椎动物。
距今4亿年时,鱼类出现。
距今2.3亿年的中生代,陆上爬行动物昌盛。
最后到了距今6700万年的新生代,哺乳类动物已经欣欣向荣。
距今30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猿类出现了。
古猿是现代人和现代猿的共同祖先。
人类和猿类的诀别,大约在400到500万年前。
一般认为,最早的猿人出现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热带草原上。
旧石器时代距今300万到1万年。
在人类向各地分散的同时,逐步出现了肤色、发型、面型上有显著差异的各色人种。
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各个地域集团,适应各自不同的环境,而且彼此较为隔绝的缘故。
到了距今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各种族在全球已有了一个为今人所公认的大致分布:高加索人种又称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分布在欧、北非、东非和中东,并深入到印度和中亚;蒙古利亚人种(黄色人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北美洲;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黑色人种),分布于非洲和澳州及其周围。
此外,还有一些混合型人种。
同一人种里面,也有肤色深浅之别。
至此,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人,开始出现了。
当人类发现通过栽培植物也可以养活自己时,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便大大减弱了。
这是人类一个划时代的新发现。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根本差别在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是食物的生产者,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食物的采集者。
于是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人类开始安稳地居住在一块土地上,畜养动物、栽培植物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04053课程总学时/学分:36/2课程类别: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西方文化史史历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讲述从古至今主要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上发展的历史。
在教学中注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目的和任务,把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分析的方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通过分析比较,了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的特点与该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学习西方文化的长处,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西方文化,使学生开拓思考视野,提过分析和处理文化领域内有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的特点,西方文化史主要采取了课程授课的方式。
在授课中,重点和难点要突出,方法要灵活,可以把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以专题作业为补充。
不要简单的堆砌历史事实。
可以进行课后辅导,并应布置大量的参考书让学生阅读。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爱琴文化学要求:本章重点讲述了爱琴文化产生的政治经济条件,爱琴文化产生的标志、表现形式和历史内容;本章难点使学生掌握爱琴文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了解爱琴文化失落的原因。
第二章古希腊文化(6学时)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内容以及世界文化史上的伟大作用;本章难点通过古希腊文化在文字、文学、哲学、史学、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表现,使学生掌握上古时期奴隶制帝国发展的历史概况。
第三章古罗马文化(6学时)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通过讲述了古罗马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古罗马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关系以及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本章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奴隶制帝国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基督教文化(8学时)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基督教文化的涵义,基督教文化、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关系。
基督教文化内容,基督教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西方文化中的影响。
本章难点通过讲述这些问题,使学生能过了解宗教文化的真谛。
西方文化史课程提纲第一章——第三章古希腊文化一、爱琴文明的发现迈锡尼文明的发现19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一般认为,希腊文明开始于公元前8—7世纪。
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改变了这种看法。
因为一个德国人找到了特洛伊古城的遗址。
特洛伊古城遗址的发现者:亨利·施里曼特洛伊的地点:现在土耳其的西沙里克小山,距离达达尼尔海峡5公里。
在亨利·施里曼发掘以前,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他的发掘终于证实自己的设想:特洛伊战争是事实,而不是神话传说!接着,施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提供的线索,在爱琴海的岛屿上找到了荷马所提到的部分城市,如迈锡尼,梯林斯,奥克门诺斯。
人们将施里曼发现的这个文明称为“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另一个神话传说:克里特国王米诺斯强迫雅典国缴纳童男童女来喂养克里特的怪兽。
特洛伊的发现振奋欧洲,那么,怪兽传说仅仅是传说,还是历史事实?克里特文明遗址的发现者:1900年,英国人亚瑟·伊文思爵士在克里特岛上发现了传说中的米诺斯王宫遗址。
至此,又一个文明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历史真相:早在公元前8世纪之前,希腊南部已经存在着2个文明中心: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二者合称爱琴文明。
考古发现的意义:重写了欧洲历史。
以前,人们认为它开始于公元前8世纪;现在,由于施里曼和伊文思的发现,它提前了1000多年,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时。
爱琴文明的始末: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前后,受西亚和埃及文明的影响,克里特岛进入了青铜时代。
公元前19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奴隶制国家。
它们繁荣在公元前1900——1200年。
爱琴文明的毁灭:克里特文明毁灭于公元前15世纪,原因不确定。
迈锡尼文明又延续了300年,由于内部纷争和北方的多里亚人的入侵而毁灭。
二、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文字线形文字A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他们创造了文字——图画文字。
到公元前1700年,这种文字演变为线体符号,称为:“线形文字A”线形文字A至今没有释读成功,因此,我们对克里特文明所知甚少。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克里特与迈锡尼1.米诺斯(克里特)文明2.迈锡尼文明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三.赫西俄德的《神谱》①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②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1.城邦的发展:2.城邦及城邦与殖民地关系的特点:3.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变革:③二.斯巴达与雅典1.斯巴达2.雅典(1)直接民主制的实质:①①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1.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2.它蕴涵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②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
③君主→僭主→民主:(2)雅典辉煌的精髓:②三.城邦时代的宗教生活与文化精神1.希腊的宗教生活2.希腊悲剧③3.希腊喜剧④四.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化1.起源与概况:2.唯物主义代表及米利都学派的贡献:3.唯心主义:五.希腊的科学1.早期的希腊科学很难与哲学相区别⑤①雅典的民主制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制,而公民是一个建立在家族身份和财产资格之上的荣誉称号,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只是具有浓厚的贵族色彩的民主制。
②普遍弥漫的自由精神和宽容气氛。
③悲剧三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利庇得斯。
命运:A.命运使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
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其实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
④代表人物:阿里斯多芬;意义:从悲剧到喜剧的转化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演变,即从一种崇高典雅的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向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和现象主义的演变,从普遍性的“命运”向个体性的自我意识的演变。
而这种时代精神的演变恰恰揭示了从希腊城邦时代向希腊化时代转化的文化实质。
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双重性的:A.一方面,他对当时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都进行了研究;B.但是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一些陋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严重阻碍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
《西方文化概论》大纲西方文化概论大纲引言-展示西方文化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和重要性-介绍本大纲旨在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第一部分: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1.古希腊文化-希腊哲学、政治、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古希腊神话和史诗的传承2.古罗马文化-罗马法、道德和道德观念的形成-罗马建筑和工程的贡献3.中世纪文化-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影响-封建制度和骑士精神的重要性4.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文艺复兴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贡献第二部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1.自由与个人权利-西方文化中对个人自由的重视-人权和平等观念的发展2.民主与法治-民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法治原则及其在西方文化中的作用3.科学与理性-科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理性思维和实证主义的重要性4.社会正义与人道主义-反对不平等和歧视的理念-人道主义行动的重要性第三部分:西方文化的艺术与文学1.文学与音乐-西方文学作品的代表性-古典音乐的发展与影响2.绘画与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3.建筑与设计-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现代建筑的发展与创新第四部分:西方文化在当代世界中的影响1.全球化与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在国际关系和贸易中的作用-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方式2.西方文化与科技-科技发展对西方文化的推动作用-数字化时代对西方文化的挑战3.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西方文化在多元社会中的应用-跨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重要性结论-总结西方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和重要性。
《西方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1)中文名:西方文化(2)英文名:west culture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四、大纲说明1、适用专业、层次:适合于全校各专业学生选修,尤其是大学二、三、四年级的学生。
2、学时与学分数:共36学时,2学分。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全校公共选修课,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并正确认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先行、后续课程先行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后续课程《中西文化比较》。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开卷考试或论文写作,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
五、纲目第一章序言[教学目的] 掌握文化的含义、了解“文化冲突论”[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概念的多义性,“文化冲突论”的本质。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第一节文化的含义一、中国传统中的“文化”二、西方传统中的“文化”第二节文化冲突一、亨廷顿及其文明冲突论二、对文明冲突论的批判三、文化融合的可能性第二章西方文化的血亲:古代近东[教学目的] 认识西方文化与古代近东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 美索不达米亚的地理特点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埃及的宗教精神。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第一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第二节古代埃及第三章一——希伯来文化[教学目的] 通过对希伯来文化的学习,认识到西方文化的一些精神内核。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希伯来人的上帝观、希伯来人的历史观、崇高的审美意象等。
[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第一节希伯来历史概要第二节希伯来人的上帝观第三节个人与道德自律观念第四节关于圣约和戒律第五节希伯来人的历史观第六节希伯来人的审美精神第四章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二――希腊文化[教学目的] 了解希腊文化的历史,并进一步认识到希腊文化的内在精神,以及希腊文化留给西方文化的遗产。
西方文化史课程提纲第一章——第三章古希腊文化一、爱琴文明的发现二、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文字三、克里特迷宫四、希腊字母、荷马史诗、《伊索寓言》五、希腊神话六、希腊剧场、奥林匹克运动会七、《掷铁饼者》、《美神阿芙洛狄特》、《垂死的高卢人》、《拉奥孔群雕》、《米洛斯的维纳斯》八、勾股定理、希波克拉底、希腊三大悲剧家、阿里斯托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古希腊三种柱式、牧歌、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第四章古罗马文化一、罗马建城的传说二、罗马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关系三、卢克来修、西塞罗、凯撒(文化方面)、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波里比阿、李维、塔西陀、普鲁塔克、托勒密、《金驴记》四、拉丁字母、万神殿、凯旋门、科罗西姆大剧场、图拉真纪念柱第五章中世纪文化一、基督教的起源、基本教义二、东西方教会的分裂三、教父学与经院哲学四、托马斯·阿奎那(略)五、中世纪的教育及大学学位制度六、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七、中世纪艺术的特征第六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莫、拉伯雷、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培根、日心说第七章欧洲宗教改革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二、新教的教义、加尔文的预定论第八章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化一、启蒙运动的社会背景二、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三、社会契约论(略)、分权理论(略)、百科全书派四、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五、鲁本斯与《劫夺吕西普的女儿》、华多与《舟发西苔岛》六、笛福、莱辛、歌德、伦勃朗、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西方文化入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An I ntroduction to Western Culture课程编号:0400530 学分:2.0 学时:32一、课程教学对象《西方文化入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本课程属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
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主要文化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文化传统,有效的弥补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方面的欠缺,扫清广大中国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交流中,因文化差异产生的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语言为英语,目的是通过以内容为主的语言学习,积极内化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对先修知识的要求学生应修完一年级的所有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该课程与英语高级阅读、英语语言学、英语国家历史和文化概况、文学、文体学等课程都具有密切的联系。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 32 )基本要求:A级=掌握B级=理解C级=了解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1]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册、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
2、参考书:[1]叶胜年.《西方文化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 王佐良等.《欧洲文化入门》.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 朱永涛.《英美文化基础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 Duncan Sidwell.《欧洲文化概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5]邓炎昌. 《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第一、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
[6]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1月。
六、课程考核方式该课程考核为考查课程,以笔试为主,以百分制计,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将教学环节中学生平时表现((出勤率、课堂发言和讨论等)纳入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30%。
《西方文化史》大纲(部分)第一章、西方文化的源头一、希伯来文化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古代);希伯来文化成就(宗教、圣经及其影响、先知与先知思想、线性直进的历史观、浓缩现代意识的人文主义文明)二、希腊文化希腊古典哲学的宗教特性和理性超越;希腊宗教和人文精神;希腊城邦政治文化;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的选择;希腊文化的精神三、罗马文化罗马法;罗马共和宪政及其影响(政权结构、权力制衡、罗马共和宪政的评价和影响);罗马英雄主义;罗马文化的现实主义;罗马民族精神;四、日耳曼文化日耳曼人的历史(古代);日耳曼文化的若干特征(好战、忠诚、掠夺与荣誉、礼物交换、回报观念、习惯法);欧洲文化中的古代日耳曼因素第二章、西方中世纪文化关于中世纪历史的三种观点(黑暗论、优雅论、分段论);中世纪所孕育的新事物(银行、大学议会制、哥特式艺术等)一、历史概观早期动荡(5-8世纪);封建制形成(8-11世纪);美丽的中世纪(12世纪);危机(14世纪-15世纪)二、中世纪早期的西方文化1、西欧社会转型与文化整合: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与罗马、基督教与日耳曼、罗马与日耳曼的融合;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接受罗马文化;中期法兰克王国为三种文化融合的典范。
2、5-8世纪的西方文化成就:哲学;史学;艺术;文学3、加洛林文艺复兴:教育;主要学者;新字体的开创;建筑与艺术;历史地位4、拜占庭文明及其对欧洲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拜占庭文明的成就(政治、法律、文化、宗教);拜占庭文明对欧洲的作用(文化、政治、宗教、艺术)。
三、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会1、教皇制的形成及东西教会的分治:教皇制(主教—大主教—罗马主教—准政府职能—利奥一世);教皇国;东西教会分治(利奥九世的改革以及分治)。
2、隐修制度改革:本尼狄克院规;克吕尼运动;卡尔西都修会和西多修会;托钵修会(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隐修制度的世界性(婆罗门教的修行、佛教的修行、道教的修行等)及其共同起因3、基督教的基本观念和礼仪:教义;七种礼仪4、教会法:教会法发展历程(罗马晚期——1917年《天主教教会法典》);教会法的内容和意义5、教会的历史作用:整合西欧的社会文化四、西欧12世纪文艺复兴复兴的原因;大学的兴起;古典著作的翻译与介绍;罗马法的复兴;神学与经院哲学的繁荣;基督教艺术的新进展;文学领域的新突破;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五、议会制度在西欧的成长英国议会:形成历程(盎格鲁撒克逊源头、封建制对远古习惯的改造、大宪章、牛津条例、西蒙国会、模范国会);议会的发展(14-15世纪)第三章、中世纪的危机与西方文化的转型一、社会的混乱:瘟疫;天灾;战争二、教会的没落:教皇与法国的冲突;对教皇权力的批判;教会的分裂与内乱;托马斯·阿奎那理论的破产;14世纪的异端三、中世纪的历史遗产四、文艺复兴——向近代过渡文艺复兴的概念理解;文艺复兴概述1、文艺复兴的世界观:城市人文主义(人的尊严、世俗主义)、君主人文主义、共和人文主义、圣经人文主义2、北方的人文主义:人本、人欲观;圣经人文主义思想;国家人文主义;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源头;乔托开创的伟大成就;锡埃纳学派;15世纪早期佛罗伦萨新艺术的高涨;全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4、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5、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
西方文化入门《西方文化入门》教学大纲张洪芹编写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824 目录前言 (825)一、概述 (825)二、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825)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825)Chapter One Culture in Ancient Greece (828)Chapter 2 Culture in Ancient Rome (829)Chapter 3 Jewish Culture and the Old Testament (830)Chapter 4 Christianity and the New Testament (832)Chapter 5 The Middle Ages and Germanic Culture (834)Chapter 6 Culture during the Renaissance (836)Chapter 7 Culture during the Enlightenment (839)Chapter 8 Romanticism, Realism and Naturalism (841)Chapter 9 Ideology and Philosophy during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842)Chapter 10 The Modernist Movement and Literary Achievement (843)Chapter 11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Age (845) Chapter 12 Artistic Development in the 20th Century (846)四、教学相关环节 (847)五、参考资料 (847)西方文化入门前言一、概述通过全面、扼要地介绍和评介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西方社会在文明进程中在文化、思想、社会与政治制度、艺术、文学、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所取得主要成就,这些文化成就所取得的成因和其内涵,以及这些成就何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化教学大纲西方文化教学大纲引言:西方文化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传播和影响深远的文化之一。
它涵盖了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科学等方面。
西方文化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西方文化的独特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西方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一、语言和文学:西方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语言和文学。
学生将学习英语、法语、德语等西方主要语言,并通过阅读和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来了解其文化内涵。
教学大纲应包括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应注重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以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艺术和音乐:西方文化的艺术和音乐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大纲应涵盖西方艺术史和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介绍西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
此外,学生还应学习西方音乐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并欣赏并分析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三、哲学和科学:西方文化的哲学和科学对人类思维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大纲应包括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代表性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
此外,学生还应学习西方科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科学家的贡献,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
通过学习哲学和科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社会制度和价值观:西方文化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对于理解西方社会和人文精神至关重要。
教学大纲应包括西方社会制度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如民主制度、法治原则等。
此外,学生还应学习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和特点,如个人自由、人权、平等等。
通过了解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结语:西方文化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综合考虑语言、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科学、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全面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地考察、文化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感受和体验西方文化的魅力。
西方文化入门学时数:18 学分:1 适合范围:非英语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西方文化入门》是面向非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概要了解西方主要文化领域的基本状况和重要成果;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西方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古希腊文化了解古希腊神话、艺术、科学;理解哲学各派思想;掌握早期雅典民主思想、该时代科学家和思想家及其成就。
2.古罗马文化了解古罗马建筑、文学和艺术;理解并掌握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古罗马的文学著作和艺术代表作。
3.犹太教与基督教了解基督教的发展史;理解并掌握希伯来文化的内涵以及《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作用。
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了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过程;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掌握重要思想家及其言论。
5. 中世纪的浪漫主义和日耳曼文化了解日耳曼文化;理解浪漫主义的文化内涵;掌握浪漫主义代表思想家及其观点。
6.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了解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理解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文化内质;掌握其代表思想家及其言论。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有密切联系。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叶胜年.《西方文化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王佐良等.《欧洲文化入门》.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朱永涛.《英美文化基础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Duncan Sidwell.《欧洲文化概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六、几点说明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来具体操作本教学大纲,同时将课堂讲解与多媒体或网络教学相结合,行之有效地完成教学大纲制定的目标和任务。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学分数3分,周学时3个小时,主要教授内容:西方文化概论是一门以西方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
“西方文化概论”是一门向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一是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传统极其演进历程,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现状和特征,增强我们对西方历史文化的认识;二是在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精神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主要教学方法:以讲授方法为主,其他教学手段为辅。
(建议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第一章导论(6学时)本章主要介绍西方文化精神,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特征。
本章需要掌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特征,这是本章的重点的难点。
第一节二希传统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两大源流,文化史上称为“二希”传统,它们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呈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之势。
欧洲近代文化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都来自于这两大传统。
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其中所蕴含的“人”的思想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化对后来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同自然分离后,就产生了强烈的个体意识时,作为主体的人就处于高于自然与社会的位置上,主张人对自然与社会的征服和改造,主体与客体呈分立态势。
希伯莱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又一源头,其中所蕴含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后来的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视人的精神和理性本质,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早期希伯来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
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以后欧洲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基督教实际上是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两大文化传统的融合。
近代以来,为传统教义的反叛者的宗教思想家和教外思想家所重新解释的基督教日渐超出狭隘的宗教意义,渗透了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虽然近几个世纪以来宗教的外壳逐渐松动甚至解体,但宗教的内核仍深藏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文化方式之中。
西方文化入门(2010)
一、课程名称:西方文化入门
二、学时与学分:36 学时,2 学分
三、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四、课程教材:自编教材
五、参考教材:Duncan Sidwell著,《欧洲文化概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12月第一版
王佐良,李品伟等主编,《欧洲文化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年9月第二版
六、开课单位:外语学院
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文化入门是英语专业的一门文化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文化传统,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内涵的兴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八、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如,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欧洲中世纪文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理性主义的勃发,工业革命和现代欧洲,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等;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如,希腊城邦,罗马帝国,上帝和子民,人文主义,民主与自由,人权,平等与博爱,科学和技术,工业革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从欧洲的角度了解文学在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发展,学习希腊文学,罗马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经典文学片断,了解欧洲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文学的特点和精神实质;旨在使学生对西方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
介绍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重点为雅典的民主制,希腊史诗与悲剧,希腊建筑艺术,罗马帝国及其影响,罗马文学;《圣经》简介,上帝与子民,中世纪教会组织,人文主义文学,宗教改革,启蒙时代的精神,平等,自由与博爱,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英国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的兴起与传播,等。
十、说明:
西方文化内容多,涉及面广;由于课时原因,本课程将不涉及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文明的发展,也不涉及美国文明的发展。
本课程教材,参考教材均为英文;讲授中英文并用;讲授方式以讲座为主。
十一、考核方式:
课后作业,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