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最无前途的10个中国城市
- 格式:docx
- 大小:30.35 KB
- 文档页数:18
国内城市打分一、北京(9.5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拥有许多世界级的景点和建筑。
比如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此外,北京还有很多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然而,由于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等问题,北京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这也是为什么评分没有达到满分的原因。
二、上海(9分)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上海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便捷的交通系统,同时也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外滩、东方明珠等。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然而,上海的房价较高,空气质量也不太理想,这些问题影响了评分。
三、深圳(8.5分)深圳是中国的特区之一,也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
深圳的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深圳有着较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者。
此外,深圳的交通便捷,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也是一个宜居城市。
然而,深圳的人口密度较大,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影响了评分。
四、广州(8分)广州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广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食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
广州的交通便捷,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也是一个宜居城市。
然而,广州的空气质量较差,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影响了评分。
五、成都(8.5分)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
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游客。
成都的交通便捷,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也是一个宜居城市。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美食和特色小吃,被誉为中国的“美食之都”。
然而,成都的空气质量较差,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影响了评分。
六、杭州(9分)杭州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杭州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西湖、灵隐寺等都是著名的景点。
我国最穷十大城市
我国最穷十大省会城市
第一名:贵阳
贵阳的自然风光不错,矿产资源丰富。
但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落后,在省会中经济GDP总是垫底的省会城市。
第二名:银川
这里被誉为"塞上江南",水草丰美,是沙漠中的明珠。
但是资源频贫乏。
第三名:拉萨
多少人心中的圣地,一个无污染的灵魂之地。
这里没有轰鸣的现代工业,质朴得让人感动。
第四名:西宁
这里有牦牛、青海湖、寺庙,但是经济发展缺乏推动力。
但是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会让人惊艳。
第五名:兰州
母亲河穿城而过,哺育了两岸儿女。
但是地处内地,而且交通很是拥堵。
第六名:太原
这是号称2千多年历史的龙城,却是一座被煤炭工业包围的城市,靠煤炭换来的带血GDP不会长久。
第七名:合肥
很多人眼中,合肥似乎没有什么特色
第八名:昆明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
是云南省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
亦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
但是在云南,每年的游客虽说不少,但由于地理位置限制,经济增长也比较缓慢。
第九名:乌鲁木齐
虽说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交通中心。
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十名:长春
一座老工业城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鼻祖,红旗轿车就是在这里制造的,都说长春一汽工人薪资不错。
但是除了这个之外,长春经济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了。
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
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
在经济发展、人文荟萃、城市环境和发展成就等多方面力求完美的中国,有十大口碑最差的城市,他们的口碑是逆风而行的,而这十大口碑最差的城市分别是:拉萨、贵阳、宣城、宿迁、铁岭、衢州、临沂、泉州、吴忠、恩施。
首先,让我们从拉萨说起。
拉萨的拉萨旅游业比其他城市要落后,以至于景点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
同时,这里环境恶劣,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政府也没有对此采取一些得当的措施。
其次是贵阳,这里不仅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政治角力,并且处于深加工的边缘位置。
由于贵阳的发展进展落后,人口拥挤,政治不稳定,贫困比例居高不下,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法制也有待加强。
再来就是宣城,宣城是一座考验城市,它缺乏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且经济收入水平止步不前,它的䙴活力也一般,致使病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同时,城市管理混乱,无法胜任现代化城市的管理职能。
这十座城市,当中国口碑最差的城市,对别的城市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们的发展衰退,会给国家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迫使国家加紧投资并解决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在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和投入经济上全面加大投入,以改善这些城市的口碑。
中国十大衰落城市1、西安:衰落指数10西安,曾经的长安。
未到过中国的老外知道的除了北京上海之外不多几个城市,不为别的,只因她的辉煌。
直到今天,当你下了火车,走出火车站的广场,映入你眼帘的古城墙仍能给你带来巨大的震撼,但当你得知,一千多年前的这座古都,面积是现在西安老城的十倍;一座大明宫,是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三倍时,她就可以想象他当时的成就了。
盛唐时代的长安城,人口过百万,东罗马从贞观到开元年间五次派使者到长安,波斯仅在开元、天宝年间就十多次派使者前来,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共有十三、四次之多,每次前来的人数多时达到五百人左右,在长安居住的时间长的住到二、三十年。
韩国派来的使节比日本更多。
中华文明可谓万国来朝,闪耀着最亮的光芒,辐射着周边的国家,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建筑,文化,生活习惯等等各个方面。
今天,每年数百万的国外游客,来到这里,就为能寻找一下古代中国最能震撼世界的城市风采,真可谓尽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也难掩其昔日的风采。
也许是太过辉煌,从此便再也不能重温,西安自唐以后的地位从来就没有高过地区行政中心,现在的西安,还在继续着衰落的步伐,建国初西安也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在一五期间是重点发展的城市。
然而现在西安不仅GDP总量在全国40名左右,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更是一泻千里,西部开发时,西安好像来了精神,打出口号,号称:“西部最佳”,但实际上与重庆、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GDP也只有成都的一半多一点。
整天沉迷于古代辉煌中不能自拔,不思进取。
城市环境也很差,由于遍布城中村,城市的现代化改造显得举步维艰,不怪乎有人说西安像一个大城镇,自然环境也给人一种灰土的沉重感。
贾平凹对其的称谓恰如其分:废都。
2、洛阳:衰落指数9.8洛阳:在开始的时候,我想用司马光的一句名言来形容她:“若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在中国古代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也就是具有法定天然国都地位的城市。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宋朝以前,洛阳和长安占据着绝对的中心,可以说,没有在这两座城市建都的朝代称不上伟大,没有到过这两个城市的文人写不出流传千古的佳句!这两座城市演绎着中国版的双城记!关于这两座城市,我也不想过多的描述,因为它们的辉煌已经超越了中国的版图,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记载也是浩如烟海,我就不多费笔墨了,关于洛阳,我用几个小例子说说吧!二月河先生在他的《乾隆皇帝》一书中称这样描写洛阳:“洛阳为中原大郡名城,九朝故都胜地,其治化沿革比省城开封还要烟霞鼎盛些,也许正为有此位份声望,加上此城水舟陆车人口辐辏且为中原向川陕湘鄂的通衢之枢,所以虽然仍是府治,却不用“洛阳府”,开府为‘河南府’―――来显得体制尊大,二来也有为洛阳之尊避讳的意思――这是写书人无妄之思,也不在话下。
全国最穷的50个地级市1、果洛州51.5亿元;2、玉树州71.1亿元;3、阿里地区77.65亿元;4、海北州100.4亿元;5、黄南州110.45亿元;6、大兴安岭地区153.1亿元;7、那曲市186.9亿元;8、海南州193.61亿元;9、克孜勒苏州197.84亿元;10、林芝市209.01亿元;11、甘南州230.04亿元;12、七台河市231.4亿元;13、怒江州234.11亿元;14、山南市237.27亿元;15、昌都市279.24亿元;16、迪庆州293.27亿元;17、伊春市318.7亿元;18、嘉峪关市326.5亿元;19、日喀则市348.26亿元;20、鹤岗市354.2亿元;21、阿拉善盟、363.6亿元;22、阿勒泰地区371.06亿元;23、临夏州373.8亿元;24、固原市375.13亿元;25、儋州市(不含洋浦区) 395.33亿元;26、金錫市428.61亿元;27、吐鲁番市433.35亿元;28、铜川市439.41亿元;29、甘孜州447.04亿元;30、博尔塔拉州448.03亿元;31、阿坝州449.63亿元;32、和田地区456.72亿元;33、辽源市463.49亿元;34、定西市500.76亿元;35、陇南市502.5亿元;36、中卫市504.73亿元;37、双鸭山市516亿元;38、张掖市526.23亿元;39、白山市541.41亿元;40、阜新市544.7亿元;41、白城市548.83亿元;42、平凉市553.97亿元;43、四平市554.02亿元;44、海东市554.7 1亿元;45、德宏州556.21亿元;46、通化市567.9亿元;47、丽江市570.49亿元;48、白银市571.02亿元;49、张家界市580.29亿元;50、武威市600.2亿元。
安徽是在我国中部,算是我国中部的中心省份,它上对接河南这个人口和资源大省,下有江西和浙江这两个资源同样不俗的城市,更是紧紧依靠我国长三角的省份,在经济上的优势还是很大的,也是我国这些年来发展很快的省份,它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我国一直以来进步的缩影。
在安徽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应该是当属是合肥,安徽由于这些年一直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期,而且在经济上它所拥有的资源也是我国一直以来所最好的,合肥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在安徽省内同样也是有城市的发展是很差的,而有的城市其实并不差,但发展的结果却是让人不能接受的,所以就介绍3个安徽发展最差的城市,看完后你也会觉得这些城市没有发展起来是很让人失望的。
3.马鞍山。
它是在安徽的东部,跟江苏是接壤的,也是安徽经济发展很不错的城市,它的经济总量也是达到了1720亿元,在省内也是排名靠前的,但是很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城市的发展还是会让人觉得很遗憾,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它所拥有的地理位置和城市人均的收入等优势因素很强,而且也是跟南京接壤的,所以它的城市经济发展成这样是说不过的,也是很让人失望的城市。
2.黄山。
在安徽对外的城市发展中,旅游名气最大的当属是黄山,这是因为在我国所有的城市发展中,黄山的城市文化是很浓厚的,不仅是有黄山,还有很多的古建筑等文化景点,所以它每年的旅游景点也是很发达的,但是黄山的城市经济也只能是依靠旅游,所以导致它的城市经济在省内是垫底的,也是安徽很令人失望的城市。
1.安庆。
这个城市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是不了解的,但其实对于省内的人来说,这个城市的名气的都是比合肥都有名,这是因为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安庆都是安徽的省会,也是安徽最为看重的城市,但如今的安庆也逐渐是沦为了四线城市,在经济上也在省内是不如芜湖,更是不如省会合肥了,所以它能发展成如今的境地也是很让人失望的。
在安徽整个省份来说,也仅有合肥是属于二线城市,其它的城市发展都是在国内的名气的不大,而有的城市经济和文化等都是我国一直以来所发展的最慢的,比如说池州等,可能经济本身就是一直没好的,就更不要说是其它的城市发展了。
在具体分析今年的“鬼城”指数排行榜之前,先给大家讲下标准。
国家住建部的“占用地标准”为每平方公里建成区容纳1万人口(即人口与建成区面积之比的合理比值为1)。
以城区人口(今年加上城区暂住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占比来计算一个城市成为“鬼城”或“空城”的可能性,这一数值称为“鬼城指数”。
举个例子,一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按照占用地标准,这个城市容纳的城区人口应该为100万人,如果目前该城区仅有50万人,而该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并不强的话,短时间内难以达到100万人的容纳量,就很可能沦为“鬼城”、“空城”。
2015中国50大鬼城排行与去年对比一、去年的样本以地级城市为主,兼顾部分知名的县级城市,今年则是扩大为中国大陆所有的658个设市城市;二、去年的“鬼城”指数以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占比来计算,今年的方法论即标准并没有变化,只是人口加上了城区的暂住人口。
所以,因为县级城市的大量加入以及增加了暂住人口的计算,导致去年榜位靠前的拉萨、三亚、鄂尔多斯等城市位次在今年有所下降;而去年榜上的惠州、中山、义乌、宁波、合肥等城市因外来人口多,则直接排除了“鬼城”的可能性。
此外,因为县级城市的全部加入,新疆突然成为拥有最多入榜城市的地区,有7个城市入选“鬼城”指数排名前50。
这或许与新疆地广人稀,城市框架习惯性拉大的因素有关。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了有5个城市入榜前50的内蒙古。
1、过去五年中国大陆相当于新建了50个洛阳城根据研究发现,2009年到2013年五年间,中国设市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加了0.9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建了50个洛阳城(截至2013年底,洛阳建成区面积为191.85平方公里)。
如果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来算,结果将更加惊人。
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初,全国设市城市658个,城市城区人口3.77亿人,暂住人口0.56亿人,建成区面积4.79万平方公里。
以城区人口(加暂住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来计算,中国大陆城市的这一比值平均数额为0.9052。
四大直辖市哪个最差
天津。
原因如下:
1、城市风格不明显,性格不突出。
天津的城市风格是什么?有的人说是民国风,五大道绚丽的西洋建筑群;有的人说是北方都市风,大气的城建。
虽然天津两样都具备,但都没有别人那么极致。
2、居民富裕程度一般,活力不强。
天津是一个实力强大的直辖市,这一点无可置疑。
然而城市实力的强大似乎并没有完全和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天津的居民收入水平非常一般化,在全国2015年城镇均可支配收入排第41位,其它有关民生的指标天津也不算高。
比说百货消费、奢侈品布点、网购总额、电影院票房总额等等,天津的名次都不突出,很显然天津的商业活力、居民富裕程度与城市地位有一定的差距。
3、本地媒体弱势,宣传水平不强。
不知道天津有什么强势的本地媒体,也不知道天津有什么出名的新媒体、自媒体。
传统媒体是北上广的天下,再次就是成都南京这样的省会。
新媒体、互联网,看的是北京杭州深圳,再次是苏州成都南京武汉等等。
似乎都没天津什么事儿。
中国最尴尬十大省会城市排行榜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等中心省会城市,一般都是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教育中心,是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是一个省的象征和标志,然而,虽然目前的省会城市都是全省的政治中心这一点依然没错,但除了政治之外,有些省会城市在本省的范围内却是相当的尴尬,有些省级城市尴尬的主要表现为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及影响力等方面,而且随着市场经济和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有些省会城市是越来越尴尬。
目前比较尴尬的省会城市,按照尴尬程度,排名前十位的省会城市应该包括如下。
中国最尴尬的省会或许非济南莫属一是山东济南。
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目前全国排名第三位,仅次于广东和江苏。
但是,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无论是影响力和经济总量等方面,那确实没有哪个省会城市比济南还要尴尬。
在山东,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经济方面和风景名胜等方面,青岛似乎都要强于济南,而且青岛在中国那是全国知名大港,知道山东的必然知道青岛,而且济南在经济方面不但弱于青岛,而且在山东要弱于其他许多城市,目前济南的经济在山东仅排名第五位,而文化方面大家都知道孔子的故乡曲阜,特别是山东有一座中国闻名的五岳之首泰山,所以,到山东旅游的人似乎是必到青岛、曲阜和泰山,甚至是烟台、威海等,但不一定去济南,丁丁几次去山东,想去济南看看,都被朋友劝说济南真没有什么看头,道路破败、房子残旧,就连烧开的黄河水都不能喝,山东好玩的地方很多,但济南除了泉之外,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济南还有什么名片。
所以,山东济南是中国最尴尬的省会城市确实当之无愧。
福州在福建影响力不及厦门经济不及泉州二是福建福州。
福建在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的地位本来就尴尬,虽然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但福建的经济在中国东部似乎是最没有地位的省份之一,尤其是省会福州,知道的人似乎很少,绝大部分的人知道福建有个厦门,是中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而且在副省级城市,而省会福州却是地级城市,而且是中国唯一省会的行政地位低于非省会城市的省会城市。
中国哪个省最穷前十名导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区域差异,不同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本文将介绍中国哪些省份在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较弱,被认为是最穷的前十名省份。
1. 贵州省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内陆较为贫困的省份之一。
该省地势复杂,大部分地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
农业占据了该省经济的重要地位,但农作物单一、产量低,这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同时,贵州省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较多。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
该省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农业是广西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但农业产能和效率较低,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
此外,广西省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撑。
3. 湖南省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尽管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该省经济发展仍然较为困难。
农业是湖南省的主要经济产业,但农业技术和产值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湖南省的工业结构相对落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
4. 云南省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势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困难。
农业是该省的主要经济产业,但农作物种植较为单一,产量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
云南省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较多。
5. 江西省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弱。
农业是该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农业产能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江西省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6. 河南省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
农业是河南省的主要经济产业,但农业产能和效率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河南省的工业结构相对落后,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撑。
7. 安徽省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东部相对落后的省份之一。
闲话有关中国十大城市排名(不是官方不必认真)1.中国十大衰落城市排名2内地十大爱吹牛城市排行3.中国十大城市男人魅力排行4.中国十大最浪漫城市排名5.中国十大经济中心城市排名E-mail文化传播网幻灯片制作:汪锦昌中国十大衰落城市排名• 1 西安:衰落指数10 西安可能是中国最失落的城市了,曾经的汉唐故都,在中国历史上做了八百多年的老大,虽然在宋代以后就已经衰落,但直至民国西安仍然是西北的霸主,建国初西安也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然而现在西安不仅GDP总量在全国40名开外,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也被后起的乌鲁木齐超过,同时在西部地区西安也与重庆、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
2008年上半年西安的生产总值936.56亿元仅为重庆的三分之一强• 2 南京:衰落指数9.8 南京之所以称为南京,是因为它能够与北京相呼应,明代南北二京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民国时期南京又作了中国的首都。
可是自那场东洋人的大屠杀后,南京就久久难以恢复元气了,导致了今天南京的尴尬局面。
南京的GDP总量逐步被省内的苏州、无锡超过,与北京也难以形成呼应了,北京的GDP几乎是南京的三倍。
• 3 哈尔滨:衰落指数9.6 哈尔滨虽然兴起于20世纪初,但发展十分迅速,在民国初年哈尔滨就成了中国的超级都会城市。
哈尔滨全城遍布俄式建筑,号称"东方莫斯科",当时的哈尔滨洋气十足,其时髦程度可与上海、天津并肩。
建国后哈尔滨也成为了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然而随着东北地区整体的大衰落,哈尔滨也悄然黯淡了,今天很多人在谈论中国十大城市时根本都不会想起哈尔滨• 4 呼和浩特:衰落指数9.4 内蒙古不算经济大省,经济的竞争也不算激烈,呼和浩特的省会地位坐的本来很舒服,不料半路杀出一个包头,靠着内蒙古另人咋舌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跃成为省内的第一大城市,不仅如此,靠着全民努力,包头还赢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头衔,一时风光无两。
呼和浩特现在也只好安于“中国乳都”的尴尬称号,可算是最令人感慨惋惜的省会了• 5 武汉:衰落指数9.2 武汉自清末洋务运动以来就是中国最大的几个工商业城市之一。
中国正在衰落的十大城市: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亡最近,美国曾辉煌一时的汽车城底特律申请破产,对中国城市的发展敲响警钟。
2011年,中国公布了一份“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共有69个城市上榜。
资源型或靠单一传统产业支撑发展的城市,经过长期过度开发使用,如今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的尴尬局面。
这些城市现状如何,又该何去何从?一、资源城市的产业转型之路资源型城市似乎总难以逃脱"建设-发展-萎缩-报废"宿命。
长期依赖资源的开采,忽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技术的创新,加上环境污染,让城市不可避免走向衰亡。
这些城市往往因资源而生,也因资源而亡。
1、鄂尔多斯:煤都神话的破灭这个曾经名不经传的内蒙古三线城市,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神话GDP一度赶超香港,房价直逼"北上广"。
鄂尔多斯的煤炭产业占经济总量近70%,占财政总收入近50%。
拥有"黑金资源"的鄂尔多斯,在煤炭产业的黄金十年里,风头一时无两。
可惜,煤炭带来的巨额财富,被这座城市挥霍在房地产市场里。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鄂尔多斯的楼市均价大约为1200元,三年后,住房均价飙升到7000元左右。
神话的破灭始于2011年底,煤炭量价狂跌,楼市出现低迷,鄂尔多斯这个富裕煤都陷进债务危机。
显然,单一依靠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粗放生产,导致环境恶化,产能落后,同时热衷房地产的投机买卖,这让鄂尔多斯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泡沫隐患重重,终于一夜之间,神话破碎。
近年来,城市产业谋求转型,将装备制造基地作为强力引擎,引进500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全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
预计到2017年,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提高到50%左右,有望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
"完成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生产的转变。
2、陕北神木:煤炭王国风光不再“因煤而兴,因煤而富”,神木构建了一个让人艳羡的优质煤炭王国,拥有免费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
全国最没存在感的 10 大省份1、江西提到江西省,脑子里只蹦出了它的省会“南昌”,的确没想起别的什么东西,江西省有几个加分项这几年感觉渐渐地埋没了,比如“井冈山红色景区”最近几年知名度还没贵州的遵义、安徽的六安搞的好,再比如庐山,随着越来越多的名山被人们开发旅游,庐山的排名也越来越靠后,即使知道庐山的一些人也没有把庐山和江西产生联系。
2、辽宁省辽宁省作为东北代表性的省份,景区少的可怜,唯一有名气的就是沈阳故宫,其次就是大连市,除了这两个地方,没有人知道还有哪里可以玩的地方,就拿沈阳故宫来说吧,省级景区,作为导游竟然不能进去参观,也是需要收费的,这种情况全国都很少,而沈阳故宫就是一个。
3、河北河北完全被“京津”的光芒给遮掩住了。
“京津”不要的工业,给河北;“京津”装不下的人口,也给河北。
永远接收的都是“二手的”,没有自己的特色。
不多说了,说多了燕赵大地上,也都是“落泪人”。
不过,“雄安”的异军突起,着实让河北狠狠的蹭了把热度。
4、山西山西不算东部也不算西部,不靠边境也没有多民族的风情,经济不发达但还没垫底,人口也没有多到外出务工大省的地步,山西几乎占全了小透明省份的各个特质。
5、甘肃甘肃作为一个省,反而很少被人们提起。
细长形状的版图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很弱,东南部的陇南和西北部靠近新疆的敦煌,光车程就要1600公里,比京沪线还要漫长。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兰州之外的甘肃,可能就是想象中的一片黄沙。
6、吉林吉林省作为东三省的哥仨之一,而且是站在中间“抢镜位置”本该是最显眼的,可是事与愿违,提及东三省很多人都会想起黑龙江和辽宁,而能第一时间想起吉林的就不多了,甚至很都人都搞不清吉林省的省会,错把吉林市当做吉林省的省会。
著名的景点也不多,可能最为人所知的就是长白山及天池了。
7、贵州贵州为什么存在感低,想来想去最大的原因还是穷。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
”这么多年被提到最多的,还是黄果树瀑布。
8、青海青海省能被其他省份人记住的也就是青海湖了,可能如果没有青海湖,大家甚至都会把青海省给遗忘掉,还有一个能提高知名度的高原-青藏高原,不过,人们一提到青藏高原,往往想到的是西藏而不是青海。
全国目前不能去的城市这两天,郑州宣布要全面放开落户。
现在零门槛落户的省会啊越来越多。
在拿命欢迎外地人?但是有些地方最好不要碰,否则可能会搭上几代人的命运。
第四名是长春,别看长春号称中国汽车之都,其实它非常的脆弱。
一汽集团这个企业就贡献了长春一半的工业。
1/3的税收和1/5的GDP。
十二万一汽人打喷嚏,两千万吉林人就得感冒。
产业结构非常单一,整个长春的命运寄予一汽。
但一汽的转型并不成功。
早在20年前他就试水新能源,但是搞了这么多年。
一年的产量也就10万辆,剩下的200多万辆全是燃油车。
庞大的汽车产能随时可能崩塌。
如果扛不住特斯拉以及蔚小理的围剿,长春就真的要变成下一个底特律。
第三名是南宁。
南宁总吹自己是面向东盟的桥头堡,但是它绝对不会告诉你,南宁是所有省会当中非常少见的空城。
2020年南宁的甲级写字楼存量为218万平方米。
空置率高达48.9%。
在19个重点城市当中排名第一。
广西东盟经开区、横县六景工业园。
这些产业园的标准厂房空置率三年前都还在百分之五六十。
大量的空间吃土蒙尘。
去那里必须做好孤勇者的心理准备。
第二名是哈尔滨。
1978年以前,哈尔滨是全国前十大城市。
现在已经跌到了40多名,人均GDP5.3万,是最落后的省会城市,没有之一。
去年哈尔滨又逃离了11万人,是全国唯一一个人口负增长的省会城市。
这座东方莫斯科的地位越来越变化了。
当年中东铁路的建成,让哈尔滨一跃成为世界的十字路口。
如今,北方邻国挣扎在失落的30年。
早年的区位优势反而沦为了地理劣势,十字路变成了断头路。
第一名是郑州!作为最高等级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万。
但是它的房价却硬生生连跌了五年,跌幅高达9.1%。
仅次于资源枯竭的东北小城牡丹江。
西三环外的凤凰城,开盘时房价1.6万。
最近甩出了毛坯房7900的跳楼价,现在入手几乎是五折入场。
整个郑州楼市单价降价3000的项目可谓遍地爬,虽然已经率先放开了限购,但是越努力似乎越疼。
不喜欢北京的十大理由
作为智能助手,我并不具备主观意识和情感,无法对地方产生喜好或
厌恶。
但是我可以帮助你总结一些人们通常对北京不喜欢的理由,如下所示:
1.大气污染: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长期存在,空气质量差,雾霾频繁,对居民的健康产生威胁。
2.交通拥堵: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人口密集,交通压力巨大,道路
拥堵现象严重,通勤时间长而繁琐。
3.高房价:北京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北京的房价在全国范
围内是最高的,这使得很多人难以买到自己满意的房子。
4.高生活成本:与高房价相伴随的是高生活成本。
北京的消费水平很高,购买力也相应较低。
5.人口稠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人口众多,城市过于拥挤,人与
人之间的距离感较差,人际关系较为疏离。
6.高度竞争: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竞争压力巨大。
很多人为了在这个城市生存和发展,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生活质量
受到影响。
7.社会压力大:北京的社会压力普遍较大。
人们需要面对繁忙的生活、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以及同龄人的比较,很多人感到压抑和疲惫。
8.缺乏自然环境:相比于其他城市,北京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差。
由于
城市的规模和空气质量问题,城市中自然景观较少。
9.文化冲击:对于外地人来说,北京的文化差异和冲击感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不适应。
北京的文化氛围较浓厚,但也给一部分人带来了文化隔阂。
10.户籍限制:北京实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外地人想在北京落户非常困难,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阻碍。
当然,这只是一些通常被人们提到的不喜欢北京的理由之一,不同的人对于北京会有不同的看法和体验。
为什么天津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天津市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虽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发展成果,但其发展前景却并不被看好。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首先,天津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长期以来,天津主要依赖重工业和制造业,尤其是钢铁和汽车制造业。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转型和升级,重工业和制造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此外,天津市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单一性,这也使得天津的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其次,天津的产业配套能力相对不足。
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天津市的配套产业体系还相对不完善,缺乏一些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撑。
这就使得天津很难真正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从而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第三,天津市的土地资源相对紧张。
尽管天津市处于黄金地段,但由于市区土地供应紧张,土地价格居高不下。
这使得天津的房地产市场被剧烈的波动所困扰,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与此同时,高昂的土地成本也使得一些企业望而却步,选择去其他地区投资。
第四,天津市的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
由于天津与北京相邻,许多人才更愿意去北京发展,而不愿意留在天津。
尽管天津市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吸引人才,但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困扰着天津的发展。
缺乏人才的支撑,限制了天津在技术创新和高端产业方面的发展。
最后,天津市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持续的工业发展和城市扩张,天津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紧张已成为制约天津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一些高端产业和人才来说,这些环境问题可能会成为他们选择离开或不去天津的重要原因。
总之,天津市的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主要是因为其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土地资源紧张、人才流失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不被看好的现象,天津市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天津市才能够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再次走向辉煌。
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中国是一个拥有古老文化和灿烂历史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拥有着众多繁荣发达的城市。
然而,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加速,一些城市却因不合理的人口规划和落后的基础设施而落后于全国其他城市,致使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应运而生。
其中,湖北省武汉市位列榜首。
武汉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但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过度的人口,武汉的口碑根本无法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
此外,由于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生活质量下降,居民心情低落,因此,武汉也被誉为“灰色之城”。
此外,重庆市也位列与湖北省武汉市并列的榜首。
重庆实力雄厚,但由于无序发展,实施了大量不合理的人口规划,重庆的口碑也大打折扣。
此外,交通也因拥堵而拖累了口碑,加上治安状况日益恶化,重庆的口碑仅次于武汉。
湖南省长沙市也是中国口碑最差的城市之一,由于过分浮躁热闹的生活节奏,让居民的大脑更加混乱,而且污染也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令长沙的口碑大失信誉。
江苏省苏州市也倒是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之一,苏州拥有自然风光优美,但因高楼林立,拥堵道路,以及环境恶化,让苏州的口碑日益贬低。
同样,浙江省宁波市也是中国口碑最低的十大城市之一,宁波作为一座拥有古老文化的城市,却因过度拥挤和污染而受到质疑,被评为中国口碑最低的十大城市之一。
接着,江西省赣州市也位居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之列,虽然赣州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但由于失控的建设投资,以及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让赣州的口碑也一落千丈。
此外,山东省济南市也是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之一,济南拥有漫长的历史,但因过度发展和拥堵,让济南的口碑也排名不利。
紧接着,河南省郑州市也被评为中国口碑最低的十大城市之一,如今的郑州经济发展迅猛,但却因污染严重而使口碑大受影响,令郑州的口碑受挫。
对于安徽省合肥市来说,也是中国口碑最差的十大城市之一,由于近几年发展过快,城市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合肥成为了中国最臭名昭著的“绿变黑”城市之一,因此,合肥的口碑也大打折扣。
我眼中最无前途的10个中国城市(附名单)2016年10月25日15:23 新浪综合来源:叶檀财经在筛选的标准上,首先是人口流失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这些城市在此前三十年以制造业发展为主体的工业化改革中,作为人口的输出地,人口作为劳动力源(12.270, 0.01, 0.08%)源不断地流出本地。
目前面临经济转型期,人口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出本地,只不过换了一批人,当地有想法、有实力的人率先出走,给当地留下一地鸡毛。
其次是一个城市只有几个国企主导的行业,并且大企业办社会,使得城市服务业无法细分,导致当地市场意识落后,父母热衷于逼迫子女考公务员、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从进入的第一天就可以看到退休的那一天。
第三是人均财富占有量低,教育相对不发达,相应的消费数据也较低。
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我对当地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期,这一部分源自我在各地的实地感受,比较有弹性。
必须强调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不是第一个写的城市就最糟糕。
1、长春根据2015年新华网(39.870, 12.18, 43.99%)转发《人口快速流失在这10个城市买房要当心贬值风险》文章中,作者根据相对确实的小学生在校人数进行统计,列出了从2008年到2014年小学生人数快速下降的十个城市。
东北人口流失上榜的城市最多,包括哈尔滨、长春、大连三个城市。
笔者与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公报相参照,可以看出人口的涨落。
长春2005年小学生人数为47.6万人,2010年为42.2万人,2015年人数为38.4万人,连续下降,情况比沈阳更糟糕,沈阳的数据中间有过反弹。
哈尔滨也是如此,从2005年到2015年,人数连续下降。
撇开小学生数量,从2009年到2014年人口流入数量来看,显示大连是东三省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流入52万人,其次沈阳流入42万人,而后是长春流入16万人,哈尔滨流入2万人。
从吸纳成年人就业与城市吸引力看,长春与哈尔滨情况比较糟糕。
从人均本外币存款与消费来看,毫无疑问大连仍然是东北最高大上的城市。
长春人均本外币存款从2005年的2.824万元,到2015年的11.376万元,看上去增长不少,但沈阳为16.928万元,大连为19.843万元,对比之下可以看出长春的人均财富积累量不算高,在全国勉强算得上中游略偏下的水平。
财富占有率不高直接影响了居民消费心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年为2217.5亿元,看上去不少,人均为28690.65元左右。
而沈阳与大连的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均超过了3000亿,无论从人均还是总量,长春都相对落后。
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都城,建国后东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重镇,中央政府将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落户长春,长春与沈阳、鞍山、大庆共同成为了共和国的骄子。
长春的一汽奥迪曾经如此领风气之先,这一汽车工业如果在东南沿海地区,不知道有多少汽车产业链已经形成,汽车城早已成型,围绕汽车的高端旅游与文化服务也已经成型,可惜的是,长春居然长期未能形成配套产业链,汽车城兴起很晚。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春汽车工业大幅度滑坡,后起的上海大众、天津丰田、广州本田等城市纷纷弯道超车。
长春在东北的地位现在连沈阳、大连都比不上,是一个名符其实失落的城市。
根据2016年8月18日第一财经网的文章《近十年城市经济竞逐:长沙重庆领跑东莞温州大减速》,2005年长春GDP为1508.6亿元,2015年为5530亿元,仅好于南宁等少数省会城市。
一个如此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沦落到这个地步,实让人扼腕叹息。
作为黑色的花絮,以前曾经认识的一个长春企业家,因为与邻座一言不合就被捅死,在企业家行列中生命如此消失的,我听到的很少。
2、哈尔滨哈尔滨兴起于20世纪初,是中俄文化会聚之地,城市遍地俄式建筑,这可以说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城市。
很遗憾,上次去马爹尔吃俄餐,其菜式与服务、环境,都是一次灾难性的回忆。
从2005年到2015年,哈尔滨的GDP从1830亿元到5751.2亿元,十年时间增加了3921.2亿元,平均年增392.12亿元,在省会及特别市中排名偏后,甚至比长春还低。
这不奇怪,作为资源与农业主导的省份,黑龙江最引人关注的GDP重镇是大庆,哈尔滨应该是省内的消费、金融、资源调度城市。
可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随着大庆等资源性城市日落西方,哈尔滨必须找到自己新的发展方向。
哈尔滨有发展中国北部旅游地产、俄罗斯文化深度游、特色农业金融的基础,由于发展滞后、人才匮乏,虽然当地政府已经在努力,但相对发展速度慢。
加上受俄罗斯经济不振的拖累,边贸数据极不景气。
黑吉辽作为农业重镇,非常依赖政府的农业改革、土地改革政策,没有这方面的改革,没有办法形成高效的大农场与之伴生的农业品牌。
加上当地资源性城市,居民形成了依赖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习惯。
我听到的情况是,到现在为止,一些父母还在逼子女进入自己所在的企业,形成了非常不良的市场生态。
从小学生的数量看,哈尔滨甚至还不如长春,属于难兄难弟。
2008年,哈尔滨小学生人数为48.1万人,2014年只剩下41.4万人,6年下降了14%,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人口明显流失地区。
在全国省会以及副省级城市中,黑龙江人口流入排名最后一位,为2万人。
笔者身边朋友在海南买房的,黑龙江的人数让人瞩目,因此有人戏称三亚为“黑龙江省三亚市”。
与长春、大连一样,哈尔滨的高等教育不算落后,从高校数量看远远好于深圳,哈尔滨的人均本外币存款从2005年的2.699万元到2015年的10.078万元,比长春更差。
有个好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高,达到3394.5亿元。
从房地产租金看,哈尔滨的涨幅在国内也不算慢,这个城市骨子里拥有消费基因与服务基因,现在被割裂了太长时间,亟需恢复。
黑龙江的齐齐哈尔等城市人口流出更快,齐齐哈尔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净迁出37779人,2013年这一数字为25381人,流出速度加快。
周边城市的衰落,无法成为省会城市的喜讯。
3、沈阳在东北三省中,辽宁是人均本外币存款最多的、也是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从理论上来说,作为辽宁省会的沈阳,应该情况在东三省中最好。
事实并非如此。
辽宁省内有个强大到可以与沈阳争夺资源的城市大连,从发展速度与市场观念看,如果大连经济迟迟无法复苏,包袱沉重的沈阳不可能好到哪儿去。
沈阳虽然在东三省中人口流失比较少,但从小学数量看未来劳动人口处于下降趋势。
2005年沈阳小学数量977所,到2015年直线下降到274所,小学生数量倒没有吓死人的下降,仅从39.7万人下降到36.51万人。
幸运的是,沈阳的高校数量与人数,在省会城市中并不落后。
GDP增长较为缓慢,2005年沈阳GDP2084亿元,2015年升至7280.5亿元,十年时间上升约3.494倍。
对比其他发展较为缓慢的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这个数据不像这两年的GDP数据这么让人难堪。
长沙从1520亿上升到8510亿元,上升约5.6倍;贵阳从603亿元到2891亿元,上升约4.79倍;昆明从1062亿元到3970亿元,上升约3.74倍;其他太原、石家庄、温州、东莞等城市,增速也不快。
现在,东北GDP在全国垫底。
2015年,辽宁省以3%的增速在全国排名中垫底,东北三省GDP增速均列入倒数五位。
2015年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降幅达到27.8%。
沈阳人均本外币为16.928万元,位居中游,在东三省的省会城市中是最高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年为3883.2亿元,按照829.1万的常住人口,消费总量不算少,无论从财富从消费从教育还从城镇化数量的角度衡量,沈阳是有历史底蕴的,很可惜,这个底蕴给折腾得七零八落。
辽宁曾经有过计划经济的好日子,从1953年到1957年“一五”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援建的156个项目中,东北包揽56项,仅辽宁就占据24项,这是中国计划经济最彻底的地区。
计划经济的坏日子也曾经有过,并且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日子越过越糟糕,制度赶不上市场发展的趟儿。
尤其是重化工业过剩之后,包括沈阳在内的东北转型首当其冲。
据《新京报》今年2月24日报道,整个东北地区95%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仅占5%。
沈阳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例也高达9比1。
近两年不仅固定资产投资量下降,全社会的研发投入也严重滞后,辽宁省的全部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到2.7%,位列全国倒数第一;有研发活动的仅占4.5%,全国倒数第二。
制度、观念、基础,决定了东北转型成功会比东南沿海地区慢得多。
虽然东北、辽宁有全国一流的工程师、大规模受过训练的工人,无奈成为珠三角、长三角的人才输出地,当地的人才没有高效配置。
电影《钢的琴》是本好片子,很多人认为反映的是沈阳铁西区,钢厂旧厂区如同鬼城,一片狼藉。
并不奇怪,沈阳也是中国房地产库存较高的城市,没有多少外地人愿意在此地购房,享受东北风光。
东北还有其他城市,但重要省会城市已经如此,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4、兰州兰州人口流失速度与东北城市、与太原相当。
2008年,太原在校小学生人数29.8万人,到2013年(2014年数据没有查到)为25.4万,5年下降了14.8%(全国小学生5年平均下降9.4%)。
2008年,兰州小学生人数为23.5万人,2013年为20.3万人(2014年数据未查到),5年里小学生人数下降了13.6%。
与银川这样的较小城市不同,兰州、太原经过此前煤炭、石油等行业的发展,人均财富有了提升,已然培育起一个新富阶层。
太原2015年本外币存款高达10830.05亿元,人均本外币存款在25.08万元;兰州2015年本外币存款7945.82亿元,人均本外币存款为21.543万元,全国排名不算落后,在深圳的一半左右,在西北城市中令人垂涎,高于西北经济最大门户城市西安。
兰州的经济数据勉强过得去,建立在大规模投资的基础上,2005年兰州GDP为567.04亿元,2015年为2095.99亿元,上升约3.7倍,低于银川的5.13倍与西安的4.17倍。
经济增速就比较漂亮了,根据兰州官方数据,2000年到2002年,甘肃省经济增速在10%以下,从2003开始的十年间,在10%以上。
兰州市生产总值增速2000年的9.2%,2007年达到12.5%,2009到2013年均增长率14.3%,2015年也在8%以上。
相当漂亮的数字,所以兰州是在发展。
经济结构没有太大变化,从2004到2012年,轻重工业比重变化不大,重工业比重远远大于轻工业比重,兰州的文化产业与周边西安、南宁等城市的差距在拉大,政府意志过于强大,但又没有强大到受宠,成为西北独一份的程度。
对于兰州这座城市来说,最要命的是没有培育起大型民企,我们说不出当地的知名产业和企业,城市定位模糊不清,从西北门户到西北工业重镇似乎都沾得上边,在西北的经济、教育地位与西安越拉越大,再下去要与西宁等城市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