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方国家原发性肝癌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 张明媛

东方国家原发性肝癌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 张明媛

东方国家原发性肝癌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 张明媛
东方国家原发性肝癌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 张明媛

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

肝癌的高危人群 肝癌在我国的发生率高,并在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和流行趋势上呈一定的规律性。从以上分布特点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肝癌发生在一定的群体中,也就是说,一部分群体发生肝癌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它群体,医学上把这部分群体称之为肝癌高危人群。 医学关注高危人群,旨在有效地预防和早期发现肝癌,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大众了解高危人群,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肝癌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部分人群: 1.慢性肝炎患者 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我国肝癌病人中约90%有乙型肝炎背景,日本肝癌病人中丙型肝炎阳性率达50%~83%,意大利等西欧国家高达60%~70%,而我国仅为8.3%~29.2%。可见,乙型肝炎病毒是我国肝癌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丙型肝炎病毒是发达国家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慢性肝炎患者发展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阶段,肝癌发生的倾向明显增大。这时,除了病毒的因素外,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血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将大大增加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性。临床上许多肝癌患者的血白细胞总数不足正常的1/5,甚至1/10。 2.生活在肝癌高发区 我国肝癌的地区分布特点是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南和西北,沿海岛屿和江河海口地区又高于沿海其它地区。我国的研究表明,这些高发区肝癌高发生率与玉米、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黄曲霉毒素已证明为动物和人体的致癌剂,一般以玉米、花生、高粱等霉变食物中含量较高。同时,黄曲霉毒素与乙型肝炎、酗酒有协同作用。

饮水污染是肝癌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形成地区性肝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3.有肝癌家族史 肝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作者曾遇到不少家族中的几个人相继患肝癌的案例。现代研究表明,肝癌发生的家族性是由肝癌相关基因的遗传决定的。 4.性别差异 统计表明,肝癌群体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两者比例约为4:1,如果单就原发性肝癌而言,这一比值可能会更高。 5.性格因素 内向型性格抑郁、寡欢,这不但会对机体的生理和代谢产生影响,还会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癌发生的防御机制被消弱,因此,内向型性格与其它肝癌发生因素具有很明显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肝癌高危人群的特征是多样性的。对一个大群体而言,具备以上因素越多,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则越大,但对某一个人来讲,就不一定是这样。这篇短文旨在为网友的健康保健提供一点医学常识,希望朋友们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背上什么思想包袱。如果您确属于肝癌高危人群,希望您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积极地治疗,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看,现代医学是可以把“高危”变为“低危”,甚至“不危”的。 解放军302医院肝病外科 孙文兵 20010109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总分:2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题型(总题数:13,分数:13.00) 1.下列因素中,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促进因素的是______ (分数:1.00) A.油腻食物 B.乙型肝炎病毒√ C.亚硝胺类化学物质 D.酒精肝 E.吸烟 解析: 2.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不包括______ (分数:1.00) A.病毒性肝炎 B.肝硬化 C.黄曲霉素 D.亚硝胺类致癌物 E.肝脓肿√ 解析: 3.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多见于______ (分数:1.00) A..骨 B..脑 C..肺√ D..胃 E.胰腺 解析: 4.原发性肝癌肝区疼痛的特点是______ (分数:1.00) A.间歇性隐痛 B.持续性胀痛√ C.阵发性绞痛 D.压榨样疼痛 E.烧灼样疼痛 解析: 5.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症状是______ (分数:1.00) A.腹水和黄疸 B.贫血 C.上消化道出血 D.肝区疼痛√ E.干燥进行性肿大 解析: 6.对原发性肝癌确诊率高而又简便的检查是______ (分数:1.00) A.甲胎蛋白测定√ B.乙肝五项

D.肝功能 E.磁共振 解析: 7.对直径<1cm的小肝癌的定位诊断,以下哪种检查方法最好______ (分数:1.00) A.B超 B.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 C.CT √ D.X线 E.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 解析: 8.早期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______ (分数:1.00) A.肝叶切除术√ B.肝移植术 C.肝动脉栓塞化疗 D.免疫治疗 E.基因治疗 解析: 9.肝癌患者术前准备措施,为改善凝血功能,肌肉注射______ (分数:1.00)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K1 √ D.维生素C E.维生素D 解析: 10.肝叶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1.00) A.吸氧3~4天 B.半卧位 C.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D.早期禁食、胃肠减压 E.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解析: 11.肝叶切除术后患者不宜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分数:1.00) A.防止肝断面出血√ B.防止肝性脑病 C.有利于患者恢复体力 D.有利于患者伤口愈合 E.防止伤口裂开 解析: 12.原发性肝癌患者突然主诉腹痛并伴腹膜刺激征,最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______ (分数:1.00) A.癌肿破裂出血√ B.上消化道出血 C.急性腹膜炎

慢性炎症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慢性炎症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大家对肝癌与乙肝的关系并不陌生,患有乙肝病史的患者罹患肝癌的几率比其他正常人几率要高。那临床上慢性炎症患者会促使肝癌发生吗?慢性炎症与肝癌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江苏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专家指出,慢性炎症可以促使肝癌的发展,而众多的炎症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组织可由慢性炎症反应发展演变成癌性病变,在恶性组织内残存大量的炎性细胞,它们对癌细胞的增殖、生存、转移和血管生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典型的炎症相关性肿瘤,发病速度很快,且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并对外科手术、射频消融或化学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慢性病毒感染是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一个最重要的促癌因素,长期持续的肝脏炎症损伤、肝细胞再生、修复等,容易诱发肝癌的发生。因此慢性炎症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LTD4和其受体在炎症诱发的癌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三烯D4(LTD4)是一种经5-脂氧合酶(5-LOX)途径代谢发生四烯酸(AA)衍生的炎症介质,通过与特异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活性。大量研究已证实,LTD4作为半胱氨酸白三烯中(CysLTs,LTC4、LTD4、LTE4)作用最强的炎症因子,参与了许多炎症性过程,包括过敏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和心血管、皮肤及免疫等病理状态。它可直接引起炎性细胞聚集、支气管平滑肌剧烈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粘液分泌及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等过程,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中的主要炎症介质。此外,还能与受体CysLT1R结合上调细胞和组织中COX-2、5-LOX、β-Catenin和Bcl-2蛋白的表达,共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慢性炎症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原发性肝癌的教案及讲稿

教案 2016学年季学期 所在单位 系、教研室内科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原发性肝癌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教材名称传染病学(第八版)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锁骨上淋巴结 种植转移:少见,腹膜、膈、卵巢、胸腔 四、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1、症状与体征 (1)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如破裂出血,产生急腹症 (2)肝大: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 (3)黄疸:肝细胞受损或癌压迫胆道 (4)肝硬化征象 (5)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6)伴癌综合症: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综合征转移灶症状 2、临床分期 I期:无症状和体征(亚临床期) II期:介于I期与III期之间 III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恶病质之一者 3、临床分型 单纯型:临床和化验检查无肝硬化表现 硬化型:有明显肝硬化的临床和化验表现 炎症型:有或无肝硬化,但伴有持续性癌性高热或ALT明显增高 五、并发症 1、肝性脑病:终末期表现,占死因34.9% 2、上消化道出血: 占死因15.1%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9%~14%,约占肝癌死因的10% 4、继发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六、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广泛用于普查(早于症状出现前8~11月)、诊断、疗效判断、预测复发 正常值:< 20μg/L AFP ◆诊断标准: ●AFP>400μg/L持续1月 ●AFP>200μg/L持续8周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 ◆甲胎蛋白异质体(Fuc AFP):根据两型异质体的比值可鉴别良恶性肝病,且诊断不受AFP浓度、肿瘤大小和病期早晚的影响 2.r-GT及r-GT Ⅱ:与AFP无关,在小肝癌阳性率为78.6% 3.异常凝血酶原(APT):放免法,≥250μg/L(+),PHC 67%(+),良性肝病、转移性肝癌少数(+),对亚临床肝癌有早期诊断价值 4.-L-岩藻糖苷酶(AFU):AFP(-)及小肝癌(+)>70% 5.碱性磷酸酶同工酶I(ALP- I)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精编版】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浸润和转移性强的癌症,治疗首选手术。然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只能接受介入、消融、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治疗。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选择。目前我国在肝癌诊治方面仍缺乏规范化的指导,由全国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编写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应运而生。我们将分次介绍共识,同时邀请部分执笔者对共识进行解读。 一、前言 原发性肝癌(PLC,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肝癌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因此,肝癌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 为了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提高肝癌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和研究水平,积极学习和应用国内、外的符

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CSLC)、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共同发起,组织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了本《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 2007年11月10日、2008年4月5日和8月30日,先后在上海召开了三次专家共识研讨会。会议由叶胜龙教授和秦叔逵教授共同主持,吴孟超院士、汤钊猷院士、孙燕院士和管忠震教授亲临指导,国内肝癌诊治领域的60多位著名专家出席会议。 会上,专家们系统地复习了当前肝癌的国际指南与共识,讨论了肝癌的诊断、手术治疗(肝切除与肝移植)、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一系列问题。各位专家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基于尊重循证医学证据的原则,与国际上的诊治理念接轨,特别是针对我国肝癌诊治的现状和发展,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 会后,由部分专家执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多次修改,

原发性肝癌急性并发症的诊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急性并发症的诊疗进展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急性;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常见实体瘤中排位第5,在相关性肿瘤死亡原因中排位第4。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26万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3.2∶1。80%新发现病例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PHC临床表现和病情变化较为复杂,其致死性的急性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胆道梗阻、自发性低血糖、肝肾综合征、腔静脉阻塞、肝性脑病等,其中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及癌结节破裂出血,其次是肝昏迷及肝肾综合征。这些急性并发症常是外科、肿瘤科及ICU所不能单独处理的,诊疗中内科医师往往负有主要责任,因此积极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发性肝癌急性并发症非常重要。 1 上消化道出血 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15.1%的患者死于上消化道出血,PHC 多合并肝硬化,肝储备功能差,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较高;对皮质激素及体内激素的灭活能力低下,消化道溃疡、胃黏膜病变较为普遍。 抢救措施:(1)正确估计出血量,积极扩容,纠正休克。(2)药物治疗①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能迅速收缩内脏血管,减少进入门脉系统血液,降低门脉压,达到止血功效,止血成功率为50%~70%,其

用药方法较好的方案是每分钟2.75mU/kg静脉持续输注,根据治疗反应,可逐步增加剂量,但不宜超过0.4 U/min,如果出血得到控制,应继续用药8~12 h,然后停药。也可合并应用舒血管药硝酸甘油、酚妥拉明治疗出血,可显著降低门脉压力和增加局部效应,防止心血管并发症。

肝癌与喝酒的关系

为何在美国的中国人也容易得肝癌? 润涛阎 1-7-2010 听到一位朋友得了肝癌,在难过之余想写点科普知识,很多国人不知道的研究成果一直躺在图书馆的书本里,了解这些知识对很多人是有好处的。 (一)肝癌与喝酒的关系 一直有人用西方的研究结果反驳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的研究结果,那就是:超过半数的肝癌是喝酒喝出来的。日本的研究差不多六成,中国的统计研究表明:58% 的肝癌是喝酒喝出来的。西方白人得肝癌的比例低,而且与喝酒关系不大。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一说到肝癌,必然要提到乙肝病毒。要提到环境污染,必然提到CH2:CHCl(氯乙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化合物是啥玩意,其实您家里所有的下水道都是用的叫PVC的塑料管,而制造这个塑料管的材料氯乙烯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厉害的致癌化学物质。要提到生物致癌物质,必然提到黄曲霉素,它是知道的最毒的致癌生物大分子。 然而,对比试验表明,这些环境因素并非是中国人得癌症全球第一(不仅仅是总数第一,更重要的是按人口比例算也是世界第一)的全部根源。氯乙烯的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会增加肝癌和胃癌甚至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吃发酵的食品中含有黄曲霉素也会增加肝癌等癌症的发病率,但我们知道,并非带有乙肝病毒的人都得肝癌。得肝癌的也不是都带有乙肝病毒。最直接的数据来自于美国的统计。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肝癌发病率要比美国白人高,要以倍数来计算的。 也就是说,中国人(严格地说亚裔黄种人)携带者与喝酒有关的突变基因也是导致肝癌的原因之一。那么,遗传基因与喝酒有何相干呢? (二)“亚裔红脸病”的由来 什么是“亚裔红脸病”呢?它的英文名字是Asia flush. 就是喝酒后脸红,甚至脖子都是红的。为了说明这个病与肝癌的关系,我得先把酒精喝进肚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说起。 在文字表达上,专业人士用的跟老百姓用的不是一套。但很多时候,土话容易理解。比如这喝酒后的事儿吧,生物学家管那叫代谢途径,而老百姓的话就容易懂了,那叫“去毒”。所以,当过工农大众的润涛阎喜欢让俺的读者容易搞明白,就是让没学过生物学的文科读者也能清楚这里边的猫腻。 酒精,就是乙醇,对人体没啥毒性。当然,要是没完没了地喝,那也会死人的。酒精的主要作用是对神经功能的干扰,干扰过分了就导致醉酒的症状:有的胡说八道,有的钻桌子,有的脱裤子,有的做爱霸王硬上弓,有的半昏迷。但酒精本身对癌症没啥引导作用。酒精进入体内,立刻被乙醇脱氢酶抓住,然后把它氧化,它就不是乙醇了,而成了乙醛。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3-16T15:36:13.4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8期供稿作者:王文杰[导读]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发生自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王文杰(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450-01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发生自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位居第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40~49岁为多见,男女之比为(2~5):1。 1 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表现。经甲胎蛋白(AFP)测定检出的早期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自行就诊的患者多为中晚期,其主要表现有: 1.1 症状 (1)肝区疼痛: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有肝区疼痛,常局限于右上腹部,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痛与肿瘤的迅速增长使肝包膜被牵拉有关。当肝癌结节破裂,坏死的癌组织及血液流入腹腔,可引起全腹剧痛,产生急腹症的表现,严重时可出现休克。(2)全身症状:有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进行性消瘦、发热、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3)转移灶的表现:如发生肺、骨、胸腔等转移,则可产生相应的症状。(4)其他:由于肿瘤本身导致代谢异常,引起红细胞增多、低血糖、高血脂、高血钙等。 1.2 体征 (1)肝肿大:肝呈进行性肿大,触之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缘钝而不齐,常有压痛。(2)黄疸:晚期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肝门附近胆管,或癌组织脱落导致胆道梗阻引起黄疸。(3)肝硬化征象:肝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者可有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等表现。 1.3 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因肝癌多合并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破裂则可发生呕血、黑便。晚期可由于胃肠屏障功能减弱及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黏膜出现糜烂、溃疡致广泛出血。(2)肝性脑病:是肝癌晚期的并发症,病死率高。(3)癌结节破裂出血:表现为急腹症症状,有10%肝癌患者因癌结节破裂出血而致死亡。(4)继发感染:由于患者长期处于消耗状态及进行放疗、化疗引起的副作用等导致自身抵抗力低下,易继发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2 临床护理 2.1 疼痛的护理肝癌晚期患者往往疼痛剧烈,且较为持续,难以忍受。在护理上,除了给予关心、疏导外,要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利于休息的环境。评估其疼痛的性质、强度、部位,注意遵医嘱给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同时,可鼓励患者采用转移注意力,放松、分散疗法等非药物方法止痛。 2.2 饮食护理提供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患者,可通过在进食前做好口腔护理,少量多餐等方法促进食欲,增加进食量。对于进食少的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疗法,包括肠道内营养、静脉营养的应用,必要时还可静脉给予白蛋白。腹水严重的患者应限制每日水、钠的摄入,准确记录尿量。有肝性脑病倾向的患者,对蛋白的摄入应减少,甚至禁食。 2.3 心理护理本病起病隐匿,一旦发现多已是晚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患者极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跟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情绪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使其接受患病事实,乐观对待疾病。做好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增加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对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如疼痛、恶心、厌食等,应积极协助处理,避免对患者情绪带来负面影响。对那些对疾病有极度恐惧易发生危险行为的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控,以免发生意外。 2.4 并发症的护理鼓励患者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对出现感染的患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索治疗,并观察疗效。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及体征,出现肝癌结节破裂时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肝癌患者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肝炎标志的阳性率可达90%,且在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的概率明显高于阴性者,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发病有关。另外,近年来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与肝癌发病相关。作为导致肝癌的直接病因,目前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不能被证实,但能肯定它们是促癌因素之一。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原发性肝癌患病总人数的50%~90%,病理检查以大结节性肝硬化多见。肝细胞的恶变是在肝细胞受损再生的过程中发生。在欧美国家,肝癌多发生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黄曲霉菌污染的花生及霉米经动物实验证明可致癌,是由于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肝癌高发区,粮油、食品受黄曲霉菌污染较为严重。 确诊肝癌并进行治疗后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及家属进行有关肝癌自我护理方法及并发症预防的知识教育,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对部分需分阶段治疗的患者,应向患者确定下次进行治疗的时间。积极宣传普及肝癌预防知识:如积极预防治疗病毒性肝炎;做好粮食保管,防霉去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对肝癌高发人群,高发地区定期普查等。参考文献 [1]叶胜龙.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6(3):10. [2]陈小玲.晚期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护理[J].海南医学,2004,15(3):90-91.

乙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原发性肝癌为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因有黄曲霉菌,酒精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中最常见为病毒性肝炎,尤为乙型病毒(HB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密切,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首要病因。国外资料表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 在染色体上的整合及整合后染色体的重排有关[1]。HBV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是随机的,整合于染色体上的HBV - DNA是不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多有一定程度的缺失。HBV - DNA整合后引起肝癌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HBV - DNA整合后通过激活癌基因或导致抑癌基因失活而引起细胞癌变,通过整合基因片段研究封闭HBV X或Pre - s基因对阻断HBV后肝癌发生尤为重要[2]。 1 ItBV感染与HCC发生的流行病学研究 几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除了极少例外。慢性HBV感染区与HCC发生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1I ,在低HBV感染的区域HCC的发病率也比较低[3]。还有另外一个证据支持HBV感染与HCC发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那就是80%HCC患者都伴有HBV 的感染,无论这些患者是否生活在高HBV感染的地区,在他们的血液中检测到了HBsAg 和抗一HBc阳性。此现象说明HBV感染与HCC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4]。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大约有60%左右的人群感染过HBV.其中10%的人群为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达1.2亿),l 200万为慢性肝炎患者。每年有80~100万人患急性肝炎;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与乙肝有关的肝癌及肝硬化[5]。我国肝细胞癌患者的HBV感染指标阳性率很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有70%~90%的PHC病人HBsAg(+),其中约1/3可以PCR白血清中检出HBV—DNA,提示仍有低水平病毒复制。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原发性肝癌与HBsAg携带者的发生率相平衡;②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中常有HBV感染抗原抗体之一种和数种,其中以HBsAg与抗一HBc双阳性最为常见.近年发现抗一Hbe阳性亦多见;③原发性肝癌的家族聚集现象亦见于HBV感染聚集的家庭;④HBs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其癌旁组织的细胞内亦可检出HBsAg;⑤组织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可分泌HBsAg和AFP;⑥肝癌患者的癌细胞内有HBV—DNA整合。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是HBV血清标志物(俗称“两对半”),其组合模式多种多样,各项指标不同阳性与HBV复制及疾病不同阶段有关[6]。本文研究资料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率高达98.6%,表明本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与近期文献报道相似,近年有研究证明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 1.61倍,这说明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BV是部分双链的DNA病毒,含有S、c、P、x。肝细胞癌患者AFP升高与HBV感染关系密切[7]。肝细胞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显示肝癌细胞中,存在HBsAg、AFP,两者都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提示AFP产生与HBV感染直接相关。提示AFP产生与HBV复制无直接关系,可能与HBV - DNA整合有关[8] , HBV - DNA与肝细胞DNA的整合可引起肝细胞遗传特性异常,推测肝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可能会引起AFP调控基因的改变,在其他因素如肝细胞炎症、坏死等影响下,带有AFP调控基因改变的肝细胞再生,AFP合成再次活跃,从而合成大量AFP。慢性乙型肝炎发生HBeAg 自发血清学转换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乙型肝炎病毒前 C 区变异可发生在HBeAg 自发血清学转换之前、之中或之后, 但前C 区的变异不是HBeAg 自发血清学转换的必须条件[2]。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自然病程中, 3岁以前较少出现HBeAg 自发血清学转换, 每年仅有2% ; 3 岁以后, 这种自发转换率逐渐增加到每年5%[9]。虽然HBeAg 阳性是病毒复制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附322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附 322 例报道作者:庄礼钊詹勇强倪勇张敏杰王成友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322 例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治疗、非手术治疗及未行治疗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率、术后复发率比较。结果:①手术切除组 1、3、5 年术后复发率为 32.3%、71.5%、81.5%,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率为 0.93%。②切除组患者存活 1 年和 3 年者为 78.5% 和 56.1%,非切除组 42.0% 和 6.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 < 0.01)。③未接受任何治疗者均于诊断后 1 年内死亡,其1 年和 3 年存活率均为 0%,均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和非手术切除组。结论: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切除率,降低术后肿瘤复发,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综合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therapy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LC.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22 patients with PLC who accepted hepatectomy、non-hepatectomy or non-treatment, and compare the survival rates and recurrent rates. Results ①Of the resectable group,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 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病因。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可达90%,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高发有关。但是世界各地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差别较大,西方发达国家HBV并不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 有研究表明,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抗体阳性,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可能有关。 (二)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各地报告为50%~90%。在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在欧美国家,肝癌常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三)黄曲霉毒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粮食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群肝癌发病率高,而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常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人群,血清黄曲霉毒素B1-白蛋白结合物水平及尿黄曲霉毒素B1水平亦高,提示黄曲霉毒素B1可能是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因素,它可能通过影响ras、c-foc、P53、Survivin等基因的表达而引起肝癌的发生。 (四)饮用水污染 根据肝癌高发地区江苏启东的报道,饮池塘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60~101/10万),明显高于饮井水的居民(0~19/10万)。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可污染水源,可能与肝癌有关。 (五)遗传因素 不同种族人群肝癌发病率不同。在同一种族中,肝癌的发病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常有家族聚集现象,但是否与遗传有关,还待进一步研究。 (六)其他 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酒精等均是可疑的致肝癌物质。肝小胆管中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为导致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的原因之一。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因此双重因素影响。 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在我国HBV感染是工作发病的主要致癌因素,黄曲霉素和饮水污染则可能是最重要的促癌因素。而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可通过不同途径,如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直接侵润肝脏而形成疾病。2临床表现 1.原发性肝癌 (1)症状早期肝癌常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肿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 (2)体征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 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治疗方案: 肝癌的治疗一般都有局限性,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则可弥补其不足,增加其抗癌效应。 方案一:手术切除,它是肝癌的传统治疗方案。以根治性切除为目的的手术切除,是被认为目前唯一可能完全治愈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还有另外一种治疗方法就是肝移植。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 方案二: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采用局部靶向药物灌注、肿瘤血管栓塞及氩氦冷冻消融等方式集中杀灭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恶性肿瘤数量、体积)。但这种治疗方法由于属于化疗,所以副作用明显,还要结合中药治疗。 方案三:放射治疗 放疗很早就用于肝癌的治疗,但原本放射治疗由于传统放疗技术落后,受到肝脏及周围正常组织耐受性低,而放疗致细胞死亡率高的限制和影响,放疗一直在肝癌治疗领域作用有限 方案四:四、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根据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而成的药物治疗方式,主要有生物靶向治疗和以之为基础的放射免疫靶向治疗等,在晚

外科学题库及答案-肝疾病

肝疾病 一、填空题 1、肝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等。 2、原发性肝癌大体可分为、、三型。 3、原发性肝癌从病理组织上可分为、、三型。 4、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并发症包括、、、。 5、肝血管瘤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6、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症状是、、、。 7、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除肝动脉结扎、栓塞、化疗外尚包括、、、等。 二、判断改错题 1、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消瘦、食欲不振。 2、肝移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 3、AFP≥400ug/L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4、对有肝硬化者,肝切除量不宜超过70%。 三、选择题 [A型题] 1、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 A.侵犯门静脉分支,经门静脉系统形成肝内播散 B.肝外血行转移 C.淋巴转移 D.腹腔种植 E.直接向横膈蔓延 2、目前对小肝癌定位诊断最优者为。 A.CT B.MRI C.B超 D.肝动脉造影 E.X线检查 3、常温下一次阻断注入肝的血流不宜超过 A.1h B.30min C.10~20min D.5min E.2min 4、诊断肝囊肿的首选方法是。 A.CT B.MRI C.B超 D.肝动脉造影 E.诊断性穿刺 5、对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肝癌,如一般情况好,肝功能正常,病灶局限,应行。 A.手术切除 B.肝动脉栓塞化疗 C.放射治疗 D.免疫治疗 E.中药治疗 6、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细菌入肝途径是。 A.肝动脉 B.肝静脉 C.门静脉 D.胆道 E.肠道

7、对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应采用。 A.CT B.MRI C.AFP与B超 D.肝动脉造影 E.CEA 8、小肝癌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 A.10% B.30% C.60~70% D.90% E.50% [B型题] A.肝动脉 B.肝静脉 C.门静脉 D.肝胆管 E.胆总管 9、Glisson纤维鞘内的结构包括。 10、入肝血流70~75%来自。 11、肝血液的流出管道是。 12、肝十二指肠韧带包含的结构有。 13、肝脏的主要血供来自。 [C型题] Ag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A.AFP B.HB s 14、肝脓肿。 15、继发性肝癌。 [X型题] 16、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 A.手术切除 B.肝动脉栓塞或结扎 C.放射治疗 D.非手术治疗 E.纱布填塞 17、肝动脉栓塞常用的栓塞剂和药物包括。 A.碘化油 B.明胶海绵 C.无水酒精 D.普鲁卡因 E.氟尿嘧啶 四、名词解释 1、第一肝门 2、肝裂 五、问答题 1、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简述AFP测定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凝血功能解毒作用吞噬或免疫作用 2、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 3、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4、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继发感染 5、肿瘤破裂 6、寒颤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

原发性肝癌试题

原发性肝癌 一名词解释1、小肝癌2、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 二填空题: 1 、肝癌高危人群概念是_____ 史5年以上,_____ 和______病毒标记阳性,_____ 岁以上。 2 、AFP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_____,______ ,______ 。3、原发性肝癌按大体形态分型可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三、是非改错题:1、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伴癌综合征、继发感染。2、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400μg/ml 持续4周,>250μg/ml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四、简答题: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什么?亚临床肝癌如何与慢性活动性肝炎鉴别? 五选择题 A 型题:1 、原发性肝癌下列临床表现哪项最重要: A. 食欲减退、消瘦 B. 黄疸进行性加重 C. 肝区持续性疼痛 D. 肝硬化表现 E. 肝脏进行性增大 2 、下列各项中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A.放射性核素扫描 B. AFP 动态观察 C. A 型超声波检查 D. 肝血管造影 E. 酶学检查 3 、在排除其他疾病后,AFP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 A.>400μg/L持续2周 B. >400μg/L 持续4周 C. >200μg/L持续4周 D. >200μg/L持续6周 E. >100μg/L持续4周 4 、治疗原发性肝癌目前首选的方法是: A.化学治疗 B. 放射治疗 C. 免疫治疗 D. 中医治疗 E. 手术治疗 B 型题 A. 腹水为漏出液 B. 腹水为渗出液 C. 血性腹水 D. 腹水介于渗、漏之间 E. 腹水为脓性 5 、首先考虑为门脉性肝硬化的是:6、首先考虑为肝癌的是: X 型题: 7 、原发性肝癌按大体形态分型有:A.块状型 B. 混合型 C. 结节型 D. 小癌型 E. 弥漫型 8 、AFP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 A. >400μg/L持续2周 B. >400μg/Ll持续4周 C. >200μg/L持续8周 D. > 200μg/L持续6周 E. >100μg/L持续12周 六、病例分析题: 男性,45 岁,纳差、乏力、不规则发热伴体重减轻 3 月。查:右肋下胀痛,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

200910-08肝胆胰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诊治-复旦大学附属

原发性肝癌诊治指南 2009.8.30 复旦大学肝/胆/胰肿瘤综合治疗组

原发性肝癌(PLC)为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PLC在我国高发,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PLC中大多数为肝细胞癌(HCC),本指南主要针对HCC。近二十年来肝癌的治疗效果无明显进步,疗效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部分病例能够在早期发现,得以根治。但对于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来说,如何提高疗效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难题。因此除了手术、放疗、介入等常规治疗外,肝癌的治疗手段相对来说比较多,包括射频消融、瘤内无水酒精注射、聚焦超声热疗等局部治疗手段,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使部分病人获益。另外,近5年来肿瘤界最大的进展当属分子靶向治疗,索拉非尼的上市给肝癌的药物治疗带来一线曙光。

一、检测、诊断与分期 1.检测与筛查:HCC的检测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两 项。对于≥35岁的男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对AFP>400μg/L而超声检查未发现肝脏占位者,应注意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如能排除,应作CT和(或)MRI等检查。如AFP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水平,除了应该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增高的情况外,还应密切追踪AFP的动态变化,将超声检查间隔缩短至1~2个月,需要时进行CT和(或)MRI检查。若高度怀疑肝癌,建议做DSA 肝动脉碘油造影检查。 2.诊断:HCC的诊断包括病理学诊断标准和临床诊断标准。对于无法手术病人的病理 诊断建议超声引导下的肝穿刺活检,可大大提高阳性诊断率。 3.分期:分期标准包括NCCN的TNM分期;巴塞罗那(BCLC)分期;我国的广 州分期;日本的Okuda分期等。由于BCLC分期考虑了肿瘤、肝功能和全身情况,且有较多循证医学依据。故本指南采用BCLC分期标准。 诊断流程

2015年护理资格技能:与肝癌发病关系密切的因素汇总

1.与肝癌发病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A ) A.黄曲霉毒素 B.紫外线照射 C.镍和镍的化合物 D.砷和砷的化合物 E.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 2.胃大部切除术后24小时内应特别注意 ( D ) A.切口情况 B.体温变化 C.腹痛情况 D.出血情况 E.肛门排气、排便情况 3.对血浆渗透压的错误描述是: ( D ) A.是血浆中溶质颗粒吸水力量的总和 B.当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时可能造成细胞脱水 C.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及正常血容量起重要作用D.和溶质颗粒的大小成正比 4.下列属于基本膳食的是: ( B ) A.混合奶 B.半流质 C.匀浆膳 D.低蛋白膳食 5.关于胸膜腔闭式引流装置,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 A.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3~4cm,水封瓶低引流口60cm B.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3~4cm,水封瓶低引流口40cm C.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4~6cm,水封瓶低引流口30cm D.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4~6cm,水封瓶低引流口60cm E.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2~3cm,水封瓶低引流口50cm 6.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正确的是: ( D ) A.应激对身心健康有害 B.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持续时间无关 C.不同应激原可造成不同的身心伤害 D.适度的应激对健康有益 7.肾结核常见的症状 ( B ) A.肾积水 B.尿频

C.肾区疼痛 D.潮热、盗汗 E.贫血 8.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是: ( C ) A.里急后重 B.腹痛 C.血便 D.尿频 9.采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急性期血样。最迟不晚于发病后 ( C ) A.2天 B.4天 C.7天 D.10天 E.12天 10.列哪种情况不得获得《护士执业证书》: ( C ) A.取得普通中等卫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 B.取得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 C.取得护理专业培训结业证书 D.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护理人员 11.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错误的是: ( A ) A.惊厥发作时立即搬至抢救室进行抢救 B.及时清除口鼻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C.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及神志改变 D.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和碰伤 12.败血症的含义是 ( C ) A.由细菌毒素进入血液而引起症状者 B.仅化验发现血液已有细菌而无症状者 C.血内既有细菌也有细菌毒素并产生症状者 D.化脓性细菌栓子进入血液并随血流播散而不断产生症状者 E.以上都不是 13.决定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护理人员的: ( A ) A.工作态度和行为 B.护理技术 C.经验 D.学历 14.用硫酸镁治疗惊厥的给药方式是: ( D )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发生自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位居第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40~49岁为多见,男女之比为(2~5):1。 1 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表现。经甲胎蛋白(AFP)测定检出的早期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自行就诊的患者多为中晚期,其主要表现有: 1.1症状(1)肝区疼痛: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有肝区疼痛,常局限于右上腹部,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痛与肿瘤的迅速增长使肝包膜被牵拉有关。当肝癌结节破裂,坏死的癌组织及血液流入腹腔,可引起全腹剧痛,产生急腹症的表现,严重时可出现休克。(2)全身症状:有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进行性消瘦、发热、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3)转移灶的表现:如发生肺、骨、胸腔等转移,则可产生相应的症状。(4)其他:由于肿瘤本身导致代谢异常,引起红细胞增多、低血糖、高血脂、高血钙等。 1.2体征(1)肝肿大:肝呈进行性肿大,触之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缘钝而不齐,常有压痛。(2)黄疸:晚期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肝门附近胆管,或癌组织脱落导致胆道梗阻引起黄疸。(3)肝硬化征象:肝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者可有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等表现。

1.3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因肝癌多合并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破裂则可发生呕血、黑便。晚期可由于胃肠屏障功能减弱及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黏膜出现糜烂、溃疡致广泛出血。(2)肝性脑病:是肝癌晚期的并发症,病死率高。(3)癌结节破裂出血:表现为急腹症症状,有10%肝癌患者因癌结节破裂出血而致死亡。(4)继发感染:由于患者长期处于消耗状态及进行放疗、化疗引起的副作用等导致自身抵抗力低下,易继发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2 临床护理 2.1疼痛的护理肝癌晚期患者往往疼痛剧烈,且较为持续,难以忍受。在护理上,除了给予关心、疏导外,要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利于休息的环境。评估其疼痛的性质、强度、部位,注意遵医嘱给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同时,可鼓励患者采用转移注意力,放松、分散疗法等非药物方法止痛。 2.2饮食护理提供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患者,可通过在进食前做好口腔护理,少量多餐等方法促进食欲,增加进食量。对于进食少的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疗法,包括肠道内营养、静脉营养的应用,必要时还可静脉给予白蛋白。腹水严重的患者应限制每日水、钠的摄入,准确记录尿量。有肝性脑病倾向的患者,对蛋白的摄入应减少,甚至禁食。 2.3心理护理本病起病隐匿,一旦发现多已是晚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患者极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跟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情绪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