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精品教育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33.01 KB
- 文档页数:60
辽宁沈阳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汪微橙①小学二年纪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
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的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的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
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的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
做的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
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佩她的与众不同。
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
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
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
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
检讨的标准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迹要工整。
⑧有一回上课,他故意迟到了几分钟。
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叫喊:“写检讨!写检讨!写检讨!”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淹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把写检讨的标准落实到平时的日记中,日记不许胡乱应付“差事”,如果我们能保证质量,可以变“日记”为“周记”。
算算,虽要求高了,但作业少了,我们欣然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同学们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15篇一、(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那祥云缭绕的地方宗璞①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
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
②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
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
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抱着我,或用儿车推着我。
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
③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
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
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
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
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
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
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里面像是探险。
有时我们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
我们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就听见水落地“啪”的一声,觉得真有趣。
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
④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
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去,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
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
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
云彩大都简单,1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
多么高大,多么好看。
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
⑤从外面看图书馆有东西两翼。
东面的爬墙虎爬得很高。
西面的窗外有一排紫荆树。
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们很不以为然。
有人说紫荆是清华的校花,如果真是这样,当然要刮目相看。
⑥抗战开始,我们离开清华园,一去八年,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
2019 沈阳黑白卷·语文优质大题一、文言文阅读。
(一)(2019 抚本铁辽葫黑白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题。
(12 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乙】已乃①延客入观,继以宴娱。
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
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②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③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④?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选自《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注】①已乃:已经建成之后。
柳宗元在永州任职数年之后,新任永州刺史韦宙刚到任,组织人力在城内的一处荒地开挖池沼建起了一座园林,柳宗元为这座园林写了这篇记文。
后文的“公”指韦使君韦宙。
②择:应作“释”,舍弃。
③蠲(juān):免除,除去。
④晓:应作“饶”,富裕。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已乃延.客人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见公之作.属予作.文以记之C.公之因土而得胜.射者中,弈者胜.D.岂不欲家抚而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4 分)(1)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甲】文表现了滁州人怎样的生活状况。
(2 分)(2)试比较【甲】【乙】两文作者写作目的的不同之处。
(2 分)【甲】文写作目的:【乙】文写作目的:一、(一)1.(2 分)A 【解析】A 项“延”,均译为“邀请”;B 项“作”,前者是名词,作品,这里指修建的新堂,后者是动词,译为“创作,写作”;C项“胜”, 前者译为“美好的景观”,后者译为“取胜”;D 项“而”,均是连词,前者表并列,后者表修饰。
2019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辽宁沈阳郭老师编校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碍(zǔ)勉强.(qiáng)肆.虐(sì)花团紧.簇(jǐn)B.栖.息(qī)阔绰.(chuò)简陋.(lòu)风尘仆.仆(pú)C.寻觅.(mì)凝.固(níng)热衷.(zōng)如视.重负(shì)D.狼藉.(jí)热忱.(chén)花瓣.(bàn)棱.角分明(líng)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不要,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你自己荒废了你的天赋。
正确地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会有荆棘,同样会开出鲜花。
A.怨声载道审视必须而B.怨天尤人审查必须但C.怨声载道审查必然而D.怨天尤人审视必然但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爱这迟来的春天。
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A. ②④①③B. ①③②④C. ②④③①D. ①②④③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风筝》《孔乙己》《故乡》等鲁迅的作品。
B.《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庄子》则蕴含了深刻的道家思想。
C.《犟龟》《白鹅》《骆驼寻宝记》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童话作品。
D.《茶馆(第一幕)》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5.走近名著。
(3分)(1)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对应的作品。
说明文阅读10篇一、(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9分)森林——地球的“水泵”①位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非洲的大片蓊郁葱茂的热带森林,经常被人们喻为地球的“肺”。
但它们不仅是“肺”,而且还是地球的“心脏”哩。
②科学家们很早以来就意识到森林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落到热带雨林中的降水,将近一半会通过树木蒸发到大气中去;而从海洋吹来的风把这些水汽散布到更广的地区,形成降水。
在这幅图景中,森林的确扮演了地球之“肺”的角色。
③我们以前只听说过森林可以降低风速,但是现在有两位俄罗斯学者提出了新的理论:森林还可以产生风,把水汽逐步输送到内陆地区。
④那么森林怎么产生风呢?我们知道,从海洋和沿海森林蒸发的水汽很快会凝结成小水滴。
当水蒸气变为液体时,体积会大幅度缩小,这就使得当地的气压急剧下降。
而因为森林对阳光的吸收率比海洋大,所以森林比海洋的蒸发强度要大。
这样,一旦水汽凝结,沿海地区森林上空的气压要比海洋上空的低,结果,海洋上空的潮湿空气就会朝森林地区流动形成风。
可是风一旦形成就有惯性,从而把水汽输送到更远的内陆地区。
这个过程就好比用一个水泵把水从海洋不断抽送到内陆地区。
⑤在这幅新的图景中,森林不仅起到地球“肺”的作用,还扮演着“水泵”或者“心脏”的角色。
于是气象学家称森林为“生物泵”。
⑥在传统的气象学模型中,大气流动的唯一驱动力是大气温差,没有人考虑过随着水蒸气凝结而来的气压下降会导致风的形成,也解释不了内陆地区是如何保有湿润气候的。
⑦而新理论可以为这些现象提供答案。
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就意味着是大片森林在推动着地球上的水循环。
世界环保组织一直以来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日益减少忧心忡忡。
曾经有人警告说,如果整个地球的气温上升4摄氏度,地球上85%的森林将遭受灭顶之灾。
而如果按照目前这个理论,那么亚马孙热带雨林也许将消失得更快。
因为水汽的输送对森林的变化极为敏感,只要亚马孙河309教育资源库下游地区的热带雨林被砍伐,那么亚马孙河流域中部地区降水就减少95%,而降水的急剧减少又会造成森林的大面积死亡。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篇一、(2019原创)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10分)【材料一】一些母婴机构共同发布国内首份《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本次白皮书的调研以“城市家长陪伴孩子的现状”“亲子陪伴的认知及陪伴需求”等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一、二、三、四线城市中有18岁以下孩子的20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搜集及梳理总结后最终得出结论。
报告显示,98.4%的中国家长认同“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这一观点,越重视亲子陪伴的家庭越缺乏陪伴时间,家长在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时却忽视陪伴质量、流于形式,父亲陪伴相对缺失,家长普遍重视为孩子准备房产、保险等“物质陪伴”。
【材料二】家长在陪孩子时同时进行的活动(%)【材料三】家庭教育有着无比悠久的过去,但却只有短暂的历史。
虽然从小我们就从孟1母择邻的故事中,开始从传统文化中接受家庭教育的智慧了,而真正对家庭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关注,还只是这几十年的事情。
当前,部分家长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于是纷纷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完成自我心灵修复,更为下一代的良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虽然家长已经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无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存在巨大的不足。
不夸张地说,家庭教育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引擎核心,建构新家庭教育体系,是中国从经济强国走向文化强国的重要一步。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3分)()A.《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是通过对城市中有18岁以下孩子的20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搜集及梳理总结后得出的结论。
B.本次调研发现越重视亲子陪伴的家庭越缺乏陪伴时间,因为家长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为孩子准备房产、保险等“物质陪伴”。
C.绝大部分中国家长认同“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下一代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D.“孟母择邻”是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智慧的体现,显示了我国有着无比悠久的家庭教育。
2.阅读【材料二】,你能从调查图表中得出什么结论?(3分)3.【材料三】对于“家庭教育”的评价包含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
辽宁沈阳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汪微橙①小学二年纪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
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的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的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
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的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
做的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
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佩她的与众不同。
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
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
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
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
检讨的标准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迹要工整。
⑧有一回上课,他故意迟到了几分钟。
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叫喊:“写检讨!写检讨!写检讨!”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淹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把写检讨的标准落实到平时的日记中,日记不许胡乱应付“差事”,如果我们能保证质量,可以变“日记”为“周记”。
算算,虽要求高了,但作业少了,我们欣然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同学们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
2019年沈阳市中考语文作文题解及范文精选汇集2019年沈阳市中考语文作文题解及范文精选汇集【作文题】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多愁;一只小小的、被踏扁了的风筝,触发了鲁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风筝,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⑵人:象形字。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人”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侧面站立着的人形,“人”字最大的特点就是站着,不仅脊梁挺得直直地站着,灵魂也站着,思想也站着。
“人”为什么要有左右两条腿?因为一条腿难以站稳,一条腿难以行进。
再伟大的一条腿离开了同伴也无法走路,再强壮的一条腿离开了同伴也只能是残疾。
“人”的两条腿为什么要分开,而不是并在一起?因为只有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才能疾步行走。
如果两条腿同时起步,都争着向前、互不相让,结果是谁都无法行走。
“人”字多像一个三岔路口——人生岔路口无处不在,关键在于选择。
不同的命运因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走出不同的人。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题解】今年的中考作文题,在形式上,秉承了近些年的命题方式: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组合。
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Section targeting 2019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卷面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2019年5月8日9时17分,“祥云勇士”把奥运圣火送到珠穆朗玛峰峰顶,这表明中国人民正履行着对世界的郑重承诺,显示出中国人民勇樊世界高峰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履”字的读音:(1分)(2)选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改为(1分)(3)填入选段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雄心勃勃B.慷慨激昂C.趾高气扬D.奋发图强2.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横线处。
(2分)①人这一生如意的遇到的事情,恐怕连自己也数不清,②学会限制自己的情绪,在己是一种涵养,对人是一种公德。
①②3.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B.朱自清,现代散文家,字佩弦,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背影》和《春》。
C.话剧《茶馆》中的王利发是一个“吃俸禄”的八旗子弟。
D.《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4.走近名著。
(4分) 某中学进行“阅读课外名著”的知识竞赛,假设你是参赛选手,下面是你抽到的题目:题目一:根据下面提示回答问题。
(2分)A.两部小说的作者属同一国籍。
B.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小时候都历经苦难,都是以作者本人为创作原型。
C.其中一部小说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和身体瘫痪的情况下完成的。
请写出以上两部小说的名称:《》《》题目二: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仙台留学时遇到的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