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礼仪教案公开课资料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握手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握手作为一种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2. 学习正确的握手方式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运用握手礼仪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握手礼仪的概述握手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社交礼仪,是人们交流和表达友好的方式之一。
握手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手的简单接触,还代表着互相尊重、友好和信任。
2. 握手的重要性握手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连接和关系,尤其在正式的场合如商务会议、面试、学术交流等中,握手具有特殊的意义。
正确的握手方式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沟通效果。
3. 正确的握手方式- 保持干燥和清洁:握手前应保持双手干燥和清洁,不要有任何湿气或污渍。
- 注重均衡:握手时要保持握力适度,不要用过大或过小的力量握手。
- 注意握手时间:握手时间应该适中,通常在两三秒钟为宜。
- 注意握手姿势:应该与对方使用同样的握手姿势,通常是右手与右手相握。
- 与握手说话:在握手的同时,可以与对方进行问候或寒暄,显示出热情和友好。
4. 握手礼仪的实践-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握手礼仪的角色扮演,让他们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正确的握手。
- 场景模拟:设计各种不同场景,如商务会议、面试、社交聚会等,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下运用握手礼仪,并进行模拟演练。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握手礼仪的重要性和正确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究。
2. 角色扮演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握手礼仪。
3.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设计各种场景,学习如何在不同的场合运用握手礼仪。
四、教学过程1. 介绍握手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并由学生讨论和分享看法。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正确的握手方式和技巧。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握手情景,包括商务会议、面试等。
4.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和演示不同场景下的握手礼仪,进行互动和反馈。
5.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握手礼仪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正确的握手方式和技巧。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握手礼仪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掌握握手的基本姿势、力度、时间以及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运用握手礼仪,提升个人形象和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1. 握手的正确姿势和力度。
2. 握手的顺序和场合应用。
3. 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在不同场合下灵活运用握手礼仪。
2. 针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的人进行握手时的差异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握手礼仪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交往中,是否注意过握手礼仪?二、讲授新课1. 握手的正确姿势和力度- 两人相距约一步,上身稍向前倾。
- 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
- 双方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3秒左右。
- 男士之间握手可适当用力,以示热情;男女之间握手力度不宜过大。
2. 握手的顺序- 职位高的人与职位低的人握手,应由职位高的人先伸手。
- 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先伸手。
- 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先伸手。
- 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先伸手。
- 老师与学生握手,应由老师先伸手。
- 社交场合的先到者与后到者握手,应由先到者先伸手。
- 主人待客时应先伸手,与来访客人握手;客人告辞时,应由客人先伸手。
3. 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 忌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 忌用“三明治”式握手(即双手握单手)。
- 握手时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进行简单的问候、寒暄。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握手礼仪。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3. 学生上台展示握手礼仪,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握手礼仪的心得体会。
3. 提问:如何将握手礼仪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观察并记录周围人的握手礼仪,思考如何改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握手礼仪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握手礼仪的自觉性。
握手礼仪教案内容握手是一种常见的社交礼仪行为,一次简单握手能够传递出友好、尊重、信任或祝贺等信息。
在职场、商务交往、社交活动等场合,握手礼仪的正确运用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下是一份关于握手礼仪的教案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握手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一、教学目标:1.认识握手礼仪的重要性;2.了解握手礼仪的基本原则;3.学习握手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二、教学内容:1.揭示握手的意义和作用;2.分析握手礼仪中的基本原则;3.指导学生正确握手的姿势和动作;4.练习握手的场景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引入课堂话题:你们是否知道握手在社交交往中的重要性?你们是否经常与他人握手?你们是否认为握手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行为?步骤二:讲解握手的意义和作用(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或PPT之类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握手的意义和作用,包括:2.表示尊重:握手是一种礼貌的行为,通过握手可以向对方表达尊重和认可。
3.传递信息:握手能够传递出友好、信任、祝贺等信息,能够让人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和善意。
步骤三:分析握手礼仪中的基本原则(20分钟)教师系统地介绍握手礼仪中的基本原则,包括:1.自信和真诚:握手时保持自信和真诚的态度,微笑并与对方眼神交流。
2.注意力和力度:在握手过程中要注意与对方保持适度的力度,既不要用过轻的力度让对方感觉敷衍,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造成对方不适。
3.时间和持久:握手的时间和持久度要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4.注意卫生:握手前要确保双手干净,尽量减少有异味或湿润的情况,以避免给对方不舒服的感觉。
步骤四:指导学生正确握手的姿势和动作(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演示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握手的姿势和动作,包括:1.姿势:站立姿势要端正,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握手前要抬起手臂与对方平面。
2.动作:双方交叉握手时,要主动伸出右手,与对方手掌相对,然后轻轻用力握住,保持其中一只手稍微转动,表现出真诚和尊重的姿态。
小学生礼仪握手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掌握正确握手的姿势。
2.学会在正式场合、商务活动等场合适当使用握手礼仪。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正确握手的姿势。
2.学习礼仪握手的具体内容和适用场合。
三、教学难点:1.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握手礼仪。
2.掌握不同握手姿势的意义和用法。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学。
2.互动交流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1.握手姿势的正确性。
握手时,要先向对方打招呼,确认对方的身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然后先伸出手来,张开手掌向外,手指间不能相互交叉,掌心要向上,中指、食指、拇指分别和对方的中指、食指、拇指分别相对,握手时要保持手腕和手臂的平面姿势,不能抬高或低下,以示尊重,这是握手的正确姿势。
2.礼仪握手的具体内容和适用场合。
(1)握手礼仪的用途:握手礼仪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如商务活动、会议、社交场合等。
它是一种表达尊重、问候、合作和友好的方式。
(2)握手礼仪的种类:握手礼仪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轻握:轻握是指用温和而轻柔的方式握手,表示友好、温情和亲密。
2.强握:强握是指用力握住对方的手,表现力强、积极、有信心。
3.捉手:捉手是指手的位置靠近彼此,手力较强,表现出一种亲密、兴奋的心情。
4.竖握:竖握是指垂直握住对方的手,表现出一种镇定、认真、自信的性格特点。
(3)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1.握手时,要瞬间给予对方力度,但不宜过度。
2.握手时,要注意身体的姿态,不要弯曲腰背。
3.握手时,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安静,不要过于激动或捉狂。
4.握手时,要注意面部表情的舒适。
5.握手时,要注意口吐清晰、用词得体,不要说话咬字不清或语无伦次。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对握手礼仪的介绍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了正确握手的姿势。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各种握手礼仪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学会在各种场合使用握手礼仪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教学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礼仪握手的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用得自如、恰如其分。
《握手礼仪》教案
讲课人:刘丽娜班级:13酒店管理
拟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模拟训练法,提问讨论法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对握手礼仪的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握手礼仪中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借以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做好理论指
导。
2、操作技能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通过一些情景设置让
学生根据情景设置的任务去获得握手礼仪中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3、态度与情感目标:通过握手礼仪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学习
以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1、行握手礼时的伸手顺序。
2、行握手礼时所要注意的要点。
3、行握手礼时的禁忌。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握手的使用场景及方法,借而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上网查找资料,查阅相关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有一种礼仪,不用说话就能显示出热情友好的待人之道,如果运用得当,它能进一步增添别人对你的信赖感,但是它也能在你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之间泄露你的教养秘密,它就是我们见面时最常用的握手礼。
与人握手时,谁应该先伸手呢?握手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握手礼仪。
二、握手礼仪的起源
握手礼来源于原始社会。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素不相识的人,为了表示友好,就赶紧扔掉手里的打猎工具,并且摊开手掌让对方看看,示意手里没有藏东西。
后来,这个动作被武士们学到了,他们为了表示友谊,不再互相争斗,就互相摸一下对方的手掌,表示手中没有武器。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动作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握手礼。
三、案例分析引入知识点
张先生与王小姐在公园相遇,由于好久没见,张先生大方、热情地向王小姐伸出手去,想与王小姐握手,谁知王小姐却不将手伸出来与之同握,甚至将手放进裤袋里。
张先生只好尴尬地摸着自己的手。
如果你是张先生或者王小姐,你会怎么做呢?
学习要求:
分组展开讨论在这个情景中,交往双方有些什么问题?说出理由,应该如何处理,哪一种做法更好。
四、握手礼仪的讲究
(一)、握手的场合(问答法)
请同学回答人们一般在哪些场合行握手礼?
1、见面或告别
2、祝贺或慰问
3、表示尊重
(二)、握手的前后顺序(讨论法)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握手时谁应先伸手?
1、在常规情况下:位高者居前
男士与女士:女士先伸手
上级与下级:上级先伸手
长辈与晚辈:长辈先伸手
已婚女士与未婚女士:已婚女士先伸手
2、家里或单位来了客人:
客人到达时,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
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表示感谢
3、一个人与多个人握手时的顺序
(1)、由尊而卑
(2)、由近及远
(3)、按顺时针方向
小结:与人握手时顺序最重要,一定要弄清楚伸手的顺序。
快速抢答练习:
场景一:
王明(男)与张艳(女)毕业两年后路遇,谁先伸手?
场景二:
你受到校长的接见,谁先伸手?
场景三:
你带同学去表姐家做客,表姐与你同学见面后,谁先伸手?告辞时,谁先伸手?场景四:
你路遇同学的母亲,谁先伸手?
(三)、握手的手位(模拟演示法)
请同学两两模拟演示握手的标准手位
1、身体以标准站姿站立;
2、上体略前倾;
3、右手手臂前伸,肘关节屈;
4、手掌垂直于地面,拇指张开,四指并拢微向下倾。
(四)、握手的时间和力度
1、握手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3—5秒钟,最长不超过30秒钟。
时间过短,有敷衍了事的嫌疑;时间过长,会让人尴尬。
2、握手的力度
稍许用力,握力在2公斤左右。
男士之间握手,用力稍重一些;女士之间握手,用力较轻一些;男士与女士握手,不可用力较重。
(五)、握手时要寒暄
1、与人握手时要讲话
欢迎光临;久仰久仰;一路平安
2、要以表情进行配合
双目注视对方
五、握手时的禁忌(问答法)
请同学回答,与人握手时应注意什么?
1、心不在焉
2、伸出左手
3、戴着手套
4、交叉握手
六、任务情景训练(检验效果):
小张是刚到公司工作的业务员,这天在公司内遇到了公司总经理,小张立即跑过去,向总经理问好,并伸出双手,去握住总经理的手,却看见总经理微蹙眉头,面露不悦之色,小张很纳闷,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
小组讨论:小张和领导在握手时候有何不妥之处,应该如何处理,抽2~3个小组代表上台试演,全班同学评议。
七、布置作业:
1、握手时应该遵守的礼仪是什么?
2、握手时在仪态上有什么讲究?
板书设计
握手礼仪
一、握手礼仪的起源
二、握手礼仪的讲究
(一)、握手的场合
(二)、握手的前后顺序
(三)、握手的手位
(四)、握手的时间和力度
(五)、握手时要寒暄
三、握手礼仪的禁忌
1、心不在焉
2、伸出左手
3、戴着手套
4、交叉握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