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礼仪教案公开课资料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握手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握手作为一种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2. 学习正确的握手方式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运用握手礼仪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握手礼仪的概述握手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社交礼仪,是人们交流和表达友好的方式之一。
握手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手的简单接触,还代表着互相尊重、友好和信任。
2. 握手的重要性握手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连接和关系,尤其在正式的场合如商务会议、面试、学术交流等中,握手具有特殊的意义。
正确的握手方式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沟通效果。
3. 正确的握手方式- 保持干燥和清洁:握手前应保持双手干燥和清洁,不要有任何湿气或污渍。
- 注重均衡:握手时要保持握力适度,不要用过大或过小的力量握手。
- 注意握手时间:握手时间应该适中,通常在两三秒钟为宜。
- 注意握手姿势:应该与对方使用同样的握手姿势,通常是右手与右手相握。
- 与握手说话:在握手的同时,可以与对方进行问候或寒暄,显示出热情和友好。
4. 握手礼仪的实践-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握手礼仪的角色扮演,让他们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正确的握手。
- 场景模拟:设计各种不同场景,如商务会议、面试、社交聚会等,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下运用握手礼仪,并进行模拟演练。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握手礼仪的重要性和正确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究。
2. 角色扮演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握手礼仪。
3.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设计各种场景,学习如何在不同的场合运用握手礼仪。
四、教学过程1. 介绍握手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并由学生讨论和分享看法。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正确的握手方式和技巧。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握手情景,包括商务会议、面试等。
4.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和演示不同场景下的握手礼仪,进行互动和反馈。
5.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握手礼仪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正确的握手方式和技巧。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握手礼仪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掌握握手的基本姿势、力度、时间以及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运用握手礼仪,提升个人形象和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1. 握手的正确姿势和力度。
2. 握手的顺序和场合应用。
3. 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在不同场合下灵活运用握手礼仪。
2. 针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的人进行握手时的差异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握手礼仪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交往中,是否注意过握手礼仪?二、讲授新课1. 握手的正确姿势和力度- 两人相距约一步,上身稍向前倾。
- 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
- 双方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3秒左右。
- 男士之间握手可适当用力,以示热情;男女之间握手力度不宜过大。
2. 握手的顺序- 职位高的人与职位低的人握手,应由职位高的人先伸手。
- 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先伸手。
- 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先伸手。
- 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先伸手。
- 老师与学生握手,应由老师先伸手。
- 社交场合的先到者与后到者握手,应由先到者先伸手。
- 主人待客时应先伸手,与来访客人握手;客人告辞时,应由客人先伸手。
3. 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 忌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 忌用“三明治”式握手(即双手握单手)。
- 握手时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进行简单的问候、寒暄。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握手礼仪。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3. 学生上台展示握手礼仪,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握手礼仪的心得体会。
3. 提问:如何将握手礼仪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观察并记录周围人的握手礼仪,思考如何改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握手礼仪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握手礼仪的自觉性。
握手礼仪教案内容握手是一种常见的社交礼仪行为,一次简单握手能够传递出友好、尊重、信任或祝贺等信息。
在职场、商务交往、社交活动等场合,握手礼仪的正确运用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下是一份关于握手礼仪的教案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握手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一、教学目标:1.认识握手礼仪的重要性;2.了解握手礼仪的基本原则;3.学习握手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二、教学内容:1.揭示握手的意义和作用;2.分析握手礼仪中的基本原则;3.指导学生正确握手的姿势和动作;4.练习握手的场景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引入课堂话题:你们是否知道握手在社交交往中的重要性?你们是否经常与他人握手?你们是否认为握手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行为?步骤二:讲解握手的意义和作用(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或PPT之类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握手的意义和作用,包括:2.表示尊重:握手是一种礼貌的行为,通过握手可以向对方表达尊重和认可。
3.传递信息:握手能够传递出友好、信任、祝贺等信息,能够让人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和善意。
步骤三:分析握手礼仪中的基本原则(20分钟)教师系统地介绍握手礼仪中的基本原则,包括:1.自信和真诚:握手时保持自信和真诚的态度,微笑并与对方眼神交流。
2.注意力和力度:在握手过程中要注意与对方保持适度的力度,既不要用过轻的力度让对方感觉敷衍,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造成对方不适。
3.时间和持久:握手的时间和持久度要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4.注意卫生:握手前要确保双手干净,尽量减少有异味或湿润的情况,以避免给对方不舒服的感觉。
步骤四:指导学生正确握手的姿势和动作(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演示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握手的姿势和动作,包括:1.姿势:站立姿势要端正,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握手前要抬起手臂与对方平面。
2.动作:双方交叉握手时,要主动伸出右手,与对方手掌相对,然后轻轻用力握住,保持其中一只手稍微转动,表现出真诚和尊重的姿态。
小学生礼仪握手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掌握正确握手的姿势。
2.学会在正式场合、商务活动等场合适当使用握手礼仪。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正确握手的姿势。
2.学习礼仪握手的具体内容和适用场合。
三、教学难点:1.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握手礼仪。
2.掌握不同握手姿势的意义和用法。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学。
2.互动交流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1.握手姿势的正确性。
握手时,要先向对方打招呼,确认对方的身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然后先伸出手来,张开手掌向外,手指间不能相互交叉,掌心要向上,中指、食指、拇指分别和对方的中指、食指、拇指分别相对,握手时要保持手腕和手臂的平面姿势,不能抬高或低下,以示尊重,这是握手的正确姿势。
2.礼仪握手的具体内容和适用场合。
(1)握手礼仪的用途:握手礼仪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如商务活动、会议、社交场合等。
它是一种表达尊重、问候、合作和友好的方式。
(2)握手礼仪的种类:握手礼仪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轻握:轻握是指用温和而轻柔的方式握手,表示友好、温情和亲密。
2.强握:强握是指用力握住对方的手,表现力强、积极、有信心。
3.捉手:捉手是指手的位置靠近彼此,手力较强,表现出一种亲密、兴奋的心情。
4.竖握:竖握是指垂直握住对方的手,表现出一种镇定、认真、自信的性格特点。
(3)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1.握手时,要瞬间给予对方力度,但不宜过度。
2.握手时,要注意身体的姿态,不要弯曲腰背。
3.握手时,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安静,不要过于激动或捉狂。
4.握手时,要注意面部表情的舒适。
5.握手时,要注意口吐清晰、用词得体,不要说话咬字不清或语无伦次。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对握手礼仪的介绍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了正确握手的姿势。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各种握手礼仪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学会在各种场合使用握手礼仪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教学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礼仪握手的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用得自如、恰如其分。
教你握手和鞠躬礼仪(一)握手礼见面时通常要握手,握手也是离别时的礼节。
拒绝握手是很不礼貌的。
握手虽然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握手的动作是很有讲究的。
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是表示尊重和友好。
男女之间,男方要等女方先伸出手后才能握手。
如果女方不伸手,男的就只能点头或鞠躬致意。
如果男性是女性父辈的年龄,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
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离别时,应由客人先伸手,表示再见。
主人先伸手就等于催客人离开,是很不礼貌的。
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长者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
平辈相见先伸手者有礼。
握手时让妇女、长辈、领导人先伸出手,就是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把是否握的主动权让给他们,以避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握手有力度,表示诚意和感激之情,但不要握痛对方的手;也不可抓住对方的手使劲摇动。
而漫不经心,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力度,不仅对别人是轻蔑、失礼,而且也表现了自己缺乏教养。
对女性握手切不可过猛。
一般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或用手指接触对方的掌心即可。
握手时间一般3秒~5秒,时间太短表现不出热烈情绪,老朋友相见,握手时间可长些,和女子握手不宜太久。
对长者握手时要稍弯腰,对一般人握手时虽不必弯腰,但也不要腰板笔挺,昂道挺胸,给人造成无礼的印象。
握手时面部要反映出真挚的笑容,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千万不要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东张西望或和他人说话。
握手须用右手,伸出左手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
握手时如果戴着手套,男子应该先脱下右手手套再握手,妇女和地位高的男子可以戴手套握手。
为表示更加亲切的尊重对方,用右手握后,左手加握,但男子对女子一般不用。
(二)鞠躬礼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用来表示对别人的恭敬而普遍使用的一种礼节,现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
鞠躬礼分两种:一种是三鞠躬,也称最敬礼。
鞠躬前应脱帽(摘下围巾),身体立正,目光平视。
鞠躬时,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成九十度,然后恢复原状,这样连续三次。
中职学校商务礼仪课程教案2.2握手礼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商务礼仪》教材第二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握手礼仪展开,包括握手的起源、握手的方式、握手的场合、握手的顺序以及握手时应注意的细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握手的起源和握手礼仪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礼仪素养。
2.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握手方式和技巧,能够在实际商务场合中运用。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注重细节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握手的顺序和握手时应注意的细节。
教学重点:正确的握手方式和握手礼仪在实际商务场合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商务场合握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握手在商务场合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握手的起源、握手的方式、握手的场合、握手的顺序以及握手时应注意的细节。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实际商务场合为例,讲解如何正确握手,以及在不同场合下如何运用握手礼仪。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握手练习,互相观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握手方式。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握手礼仪在实际商务场合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克服握手时的紧张情绪。
六、板书设计1. 握手的起源2. 握手的方式3. 握手的场合4. 握手的顺序5. 握手时应注意的细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段关于握手礼仪的商务场合对话。
2. 答案示例:A:您好,我是李明,很高兴认识您。
B:您好,我是王华,也很高兴认识您。
您的握手很有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握手礼仪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加强练习,提高熟练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握手礼仪,拓展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握手的顺序2. 握手时应注意的细节3. 握手礼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一、握手的顺序1. 年长者优先:在与多人握手时,应先向年长者伸手。
力》,由此引导新课。
(二)、观察图片、导入新课(5分钟)1、观察图片2、提出问题: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做的正确吗?引出任务:请你来教法国总统握手让学生观察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发现。
(三)、设置任务、展开课程(25分钟)一、握手有哪些要求?(根据表格由第一组学生代表总结)(教学重点)手右手,四指并拢脚立正上身略向前倾面部表情微笑,目视对方双方距离一步左右教师补充握手口诀:大方伸手、虎口相对、目视对方、面带微笑、力度适中。
二、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握手的姿势(请第二小组代表总结)其他同学观看,指出优缺点。
三、握手的顺序原则(请第三小组代表总结)(教学难点)观看漫画,各小组讨论:他们为什么不高兴?仪操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根据礼仪规范,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一般应当遵守“尊者先伸手”的原则,应由尊者首先伸出手来,位卑者只能在此后予以响应,而绝不可贸然抢先伸手,不然就是违反礼仪的举动。
其基本规则如下:1、主人与客人-------主人先伸手2、长辈与晚辈--------长辈先伸手3、女士与男士--------女士先伸手4、上级与下级----------上级先伸手5、身份高者与身份低者-----------身份高者先伸手教师补充:尊者先伸手原则公务场合:职位身份高低社交休闲场合:年龄、性别、婚否四、观看图片,讲解握手的禁忌(请第四小组代表总结)在人际交往中,握手虽然司空见惯,看似寻常,但是由于它可被用来传递多种信息,因此在行握手礼时应努力作到合乎规范,并且避免违反下述失礼的禁忌。
回答问题听讲笔记观察评价学1、不宜用左手握手。
2、不宜握手用力过度。
3、不宜与异性握手用双手。
4、不宜坐着握手。
5、不宜交叉握手。
6、不宜带着手套握手(除非社交场合戴薄纱手套的女士和身穿军服的军人)(四)小组竞赛、情境模拟(35分)设置四组不同情境,结合上节课学过的介绍礼仪以及其他商务礼仪,请各小组根据引领的情境,可合理补充添加相关内容,进行练习,确定方案后展示。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好朋友握握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好朋友握握手”的含义。
2.通过模仿学会“好朋友握握手”。
3.能够应用“好朋友握握手”在日常交往中,表达友谊、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情感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在交往中的礼仪意识,增强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活动名称:好朋友握握手2.活动流程(1)热身环节老师问一些关于“友谊”的问题,例如“你们认为什么是好朋友?”,“朋友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等等。
激发幼儿对友谊的意识以及在游戏之后做一个小反思。
(2)主体环节1.老师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
2.老师引导幼儿如何和别人握手,手掌要轻轻相碰,目光要注视着对方,同时要对对方说声“你好”。
3.老师让幼儿两两对着面,进行握手练习,关注舒适看对方的眼睛体验互相的握手4.幼儿在小组内分别练习握手,并让幼儿互相评价,提出进一步的改进。
(3)合作环节幼儿围成一个大圈,进行握手练习,每个幼儿在完成握手动作的同时说出一句表达友谊的话语,例如“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哦”,“我们是好朋友,一起玩真好”等等。
幼儿可以想自己觉得符合友情的话语进行表达。
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在练习握手的过程中加强提高自我的理解和表达。
(4)小结环节老师请幼儿共同梳理好朋友握握手的意义,以及学到了什么。
三、教学反思本次的公开课教学以握手活动为主线,以和动物学习和强调轻轻握手,看对方眼睛,相互问好做前提。
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们情感投入高,通过游戏提高了他们对于友谊的认识,对于礼仪,在交往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践。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这个环节结合其他的涉及到礼貌、交际等的内容(如其他交际语言等)进行进一步综合。
这样既扩展了幼儿们认识的广度,也促进了幼儿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针对于教学情况与结果,可以继续引导,在班级的日常生活中强化与巩固这些礼仪操作,让幼儿们在平时的交往中更加自然地运用到这些技能上,从而增强自己的生活能力和交际才能。
《握手礼仪》教案
讲课人:刘丽娜班级:13酒店管理
拟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模拟训练法,提问讨论法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对握手礼仪的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握手礼仪中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借以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做好理论指
导。
2、操作技能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通过一些情景设置让
学生根据情景设置的任务去获得握手礼仪中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3、态度与情感目标:通过握手礼仪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学习
以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1、行握手礼时的伸手顺序。
2、行握手礼时所要注意的要点。
3、行握手礼时的禁忌。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握手的使用场景及方法,借而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上网查找资料,查阅相关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有一种礼仪,不用说话就能显示出热情友好的待人之道,如果运用得当,它能进一步增添别人对你的信赖感,但是它也能在你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之间泄露你的教养秘密,它就是我们见面时最常用的握手礼。
与人握手时,谁应该先伸手呢?握手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握手礼仪。
二、握手礼仪的起源
握手礼来源于原始社会。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素不相识的人,为了表示友好,就赶紧扔掉手里的打猎工具,并且摊开手掌让对方看看,示意手里没有藏东西。
后来,这个动作被武士们学到了,他们为了表示友谊,不再互相争斗,就互相摸一下对方的手掌,表示手中没有武器。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动作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握手礼。
三、案例分析引入知识点
张先生与王小姐在公园相遇,由于好久没见,张先生大方、热情地向王小姐伸出手去,想与王小姐握手,谁知王小姐却不将手伸出来与之同握,甚至将手放进裤袋里。
张先生只好尴尬地摸着自己的手。
如果你是张先生或者王小姐,你会怎么做呢?
学习要求:
分组展开讨论在这个情景中,交往双方有些什么问题?说出理由,应该如何处理,哪一种做法更好。
四、握手礼仪的讲究
(一)、握手的场合(问答法)
请同学回答人们一般在哪些场合行握手礼?
1、见面或告别
2、祝贺或慰问
3、表示尊重
(二)、握手的前后顺序(讨论法)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握手时谁应先伸手?
1、在常规情况下:位高者居前
男士与女士:女士先伸手
上级与下级:上级先伸手
长辈与晚辈:长辈先伸手
已婚女士与未婚女士:已婚女士先伸手
2、家里或单位来了客人:
客人到达时,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
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表示感谢
3、一个人与多个人握手时的顺序
(1)、由尊而卑
(2)、由近及远
(3)、按顺时针方向
小结:与人握手时顺序最重要,一定要弄清楚伸手的顺序。
快速抢答练习:
场景一:
王明(男)与张艳(女)毕业两年后路遇,谁先伸手?
场景二:
你受到校长的接见,谁先伸手?
场景三:
你带同学去表姐家做客,表姐与你同学见面后,谁先伸手?告辞时,谁先伸手?场景四:
你路遇同学的母亲,谁先伸手?
(三)、握手的手位(模拟演示法)
请同学两两模拟演示握手的标准手位
1、身体以标准站姿站立;
2、上体略前倾;
3、右手手臂前伸,肘关节屈;
4、手掌垂直于地面,拇指张开,四指并拢微向下倾。
(四)、握手的时间和力度
1、握手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3—5秒钟,最长不超过30秒钟。
时间过短,有敷衍了事的嫌疑;时间过长,会让人尴尬。
2、握手的力度
稍许用力,握力在2公斤左右。
男士之间握手,用力稍重一些;女士之间握手,用力较轻一些;男士与女士握手,不可用力较重。
(五)、握手时要寒暄
1、与人握手时要讲话
欢迎光临;久仰久仰;一路平安
2、要以表情进行配合
双目注视对方
五、握手时的禁忌(问答法)
请同学回答,与人握手时应注意什么?
1、心不在焉
2、伸出左手
3、戴着手套
4、交叉握手
六、任务情景训练(检验效果):
小张是刚到公司工作的业务员,这天在公司内遇到了公司总经理,小张立即跑过去,向总经理问好,并伸出双手,去握住总经理的手,却看见总经理微蹙眉头,面露不悦之色,小张很纳闷,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
小组讨论:小张和领导在握手时候有何不妥之处,应该如何处理,抽2~3个小组代表上台试演,全班同学评议。
七、布置作业:
1、握手时应该遵守的礼仪是什么?
2、握手时在仪态上有什么讲究?
板书设计
握手礼仪
一、握手礼仪的起源
二、握手礼仪的讲究
(一)、握手的场合
(二)、握手的前后顺序
(三)、握手的手位
(四)、握手的时间和力度
(五)、握手时要寒暄
三、握手礼仪的禁忌
1、心不在焉
2、伸出左手
3、戴着手套
4、交叉握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