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118.56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数量关系从一年级开始,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讲明白,把类型分清楚,使学生清晰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中的数量关系,将是关键的一环。
也是为今后解答复合应用题打好基础的重要一步。
在小学教学基本类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中,可分为十一种:加法2种;减法3种;乘法2种;除法4种。
现分述如下:一、加法的种类:(2种)1.已知一部分数和另一部分数,求总数。
例:小明家养灰兔8只,养白兔4只。
一共养兔多少只?想:已知一部分数(灰兔8只)和另一部分数(白兔4只)。
求总数。
列式:8+4=12(只)答:(略)2.已知小数和相差数,求大数。
例:小利家养白兔4只,灰兔比白兔多3只。
灰兔有多少只?想:已知小数(白兔4只)和相差和(灰兔比白兔多3只),求大数。
(灰兔的只数。
)列式:4+3=7(只)答:(略)二、减法的种类:(3种)1.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
例:小丽家养兔12只,其中有白兔8只,其余的是灰兔,灰兔有多少只?想:已知总数(12只),和其中一部分数(白兔8只),求另一部分数(灰兔有多少只?)列式:12—8=4(只)2.已知大数和相差数,求小数。
例:小强家养白兔8只,养的白兔比灰兔多3只。
养灰兔多少只?想:已知大数(白兔8只)和相差数(白兔比灰兔多3只),求小数(灰兔有多少只?)列式:8-3=5(只)3.已知大数和小数,求相差数。
例:小勇家养白兔8只,灰兔5只。
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想:已知大数(白兔8只)和小数(灰兔5只),求相差数。
(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列式:8-5=3(只)三、乘法的种类:(3种)1.已知每份数和份数。
求总数。
例:小利家养了6笼兔子,每笼4只。
一共养兔多少只?想:已知每份数(4只)和份数(6笼),求总数(一共养兔多少只?)也就是求6个4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列式:4×6=24(只)本类应用题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学生分清份数与每份数两者关系,计算时一定不要列反题。
不得改变两者关系。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11 种基本数量关系加法的种类:(2种)1. 已知一部分数和另一部分数,求总数。
例:小明家养灰兔8 只,养白兔 4 只。
一共养兔多少只?想:已知一部分数(灰兔8 只)和另一部分数(白兔 4 只)。
求总数。
列式:8+4=12(只)2. 已知较小数和相差数,求较大数。
例:小利家养白兔 4 只,灰兔比白兔多3只。
灰兔有多少只?想:已知较小数(白兔 4 只)和相差数(灰兔比白兔多 3 只),求较大数(灰兔的只数)。
列式:4+3=7 (只)减法的种类:(3种)1. 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
例:小丽家养兔12 只,其中有白兔8 只,其余的是灰兔,灰兔有多少只?想:已知总数(12 只),和其中一部分数(白兔8 只),求另一部分数(灰兔的只数)。
列式:12-8=4(只)2. 已知较大数和相差数,求较小数。
例:小强家养白兔8只,养的白兔比灰兔多 3 只。
养灰兔多少只?想:已知较大数(白兔8 只)和相差数(白兔比灰兔多 3 只),求小数(灰兔的只数)。
列式:8-3 =5(只)3. 已知较大数和较小数,求相差数。
例:小勇家养白兔8 只,灰兔 5 只。
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想:已知较大数(白兔8 只)和较小数(灰兔 5 只),求相差数(白兔比灰兔多的只数)。
列式:8-5=3(只)乘法的种类:(2种)1. 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
例:小利家养了 6 笼兔子,每笼4 只。
一共养兔多少只?想:已知每份数( 4 只)和份数( 6 笼),求总数(一共养兔的只数),也就是求6个4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列式:4×6=24(只)本类应用题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分清份数与每份数两者的关系,计算时一定不要列反,不得改变两者关系。
即“每份数×份数=总数”。
不可以列式“份数×每份数=总数”。
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白兔有8只,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 2 倍。
灰兔有多少只?想:白兔有8 只,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 2 倍,也就是求2个8是多少。
二、基础知识:小学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工效、工时、工作总量的关系;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关系.产量问题: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主要是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种数量关系。
要完成的任务叫工作总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叫做工作效率。
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单价问题:购买物品一共需要的钱交总价,一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三、例题解析:例1:去年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千克,一共产粮多少千克今年退耕还林土地减少了5亩,由于采用了新的种子,每亩产量提高了50千克,问今年年产量比去年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例2:已知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个36元,篮球比排球每个多10元,足球比排球每个多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练一练:学校买了18个篮球和20个足球,共付了490元,每个篮球14元,每个足球多少元例3:商店以每双12元购进200双凉鞋,卖到还剩下10双时,除去购进这批凉鞋的全部开销外还获利260元,问:这批凉鞋的售价是多少元例4:一个筑路队要筑1680米长的路。
已经筑了15天,平均每天筑60米。
其余的12天筑完,余下的平均每天筑多少米例5:两工程队分别修同样长的一段路,甲队每天修680米,18天竣工;乙队每天比甲队多修136米,多少天竣工练一练:锅炉房运进一批煤,计划每天烧250公斤,可烧90天;实际每天节约25公斤,实际烧了多少天例6:某工程队修路,36人8天可以完成1440米,照这样进度,45人修路1350米,需要多少天例7:要修一条长300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300米,乙队每天修200米,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分析:两人共同完成,那么工作效率应该是两人工作效率之和,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共同工作所需时间)例8:甲、乙两队同时开凿一条长770米的隧道。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6、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8、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慢车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0、收入-支出=结余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量的计量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计量单位一致。
名数;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含有一种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
复名数: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
×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低级单位的名数÷进率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4个季度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练习:填空(1). 1时30分=()时40分=()时时=()分0.7时=()分平方米=()平方分米125克=()千克2 立方分米=()升=()毫升10 吨=()吨()千克()元=50元8角1分(2).1米∶10厘米=()∶()=()∶()100毫升∶1升=()∶()=()∶ ()(3).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姓名:时间:产量问题: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单产量=总产量÷数量数量=总产量÷单产量工程问题: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单价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路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1、去年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千克,一共产粮多少千克?2、学校买了18个篮球和20个足球,共付了490元,每个篮球14元,每个足球多少元?3、一个筑路队要筑1680米长的路。
已经筑了15天,平均每天筑60米。
其余的12天筑完,余下的平均每天筑多少米?4、两工程队分别修同样长的一段路,甲队每天修680米,18天竣工;乙队每天比甲队多修136米,多少天竣工?5、锅炉房运进一批煤,方案每天烧250公斤,可烧90天;实际每天节约25公斤,实际烧了多少天?6、某工程队修路,36人8天可以完成1440米,照这样进度,45人修路1350米,需要多少天?7、要修一条长300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300米,乙队每天修200米,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8、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12把椅子,共付2154元,每把椅子75元。
每张桌子多少元?9、少先队员参加环保活动,8人3 小时拾垃圾1680克,照这样计算,15个人4小时可以拾垃圾多少克?10、修一条长3000米的公路,甲队独修10天可以完成,乙队独修15天可以完成。
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11、一个蓄水池,蓄水500立方米,第一根水管每分钟出水45立方米,第二根出水管比第一根每分钟多出水35立方米,两管合开,几分钟能把满池水放完?12、修整一条水渠,原方案由18人修,每天工作8小时,12天可以完成任务。
由于急于灌水,要求8天完成,并且又增加6人,问每天要工作几小时?13、张教师买了3个同样的篮球用了132元,他想再买12个这样的篮球,还需多少钱?14、一艘轮船从甲地运货物到乙地,去时的平均速度是35千米/小时,用了6小时,按原路返回时用了7小时〔1〕这艘轮船从甲地到乙地共航行了多少千米?〔2〕按原路返回时轮船平均速度是多少?15、一辆汽车上山的速度为36千米/时,行驶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11种基本数量关系加法的种类:(2种)1.已知一部分数和另一部分数,求总数。
例:小明家养灰兔8只,养白兔4只。
一共养兔多少只?想:已知一部分数(灰兔8只)和另一部分数(白兔4只)。
求总数。
列式:8+4=12(只)2.已知较小数和相差数,求较大数。
例:小利家养白兔4只,灰兔比白兔多3只。
灰兔有多少只?想:已知较小数(白兔4只)和相差数(灰兔比白兔多3只),求较大数(灰兔的只数)。
列式:4+3=7(只)减法的种类:(3种)1.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
例:小丽家养兔12只,其中有白兔8只,其余的是灰兔,灰兔有多少只?想:已知总数(12只),和其中一部分数(白兔8只),求另一部分数(灰兔的只数)。
列式:12-8=4(只)2.已知较大数和相差数,求较小数。
例:小强家养白兔8只,养的白兔比灰兔多3只。
养灰兔多少只?想:已知较大数(白兔8只)和相差数(白兔比灰兔多3只),求小数(灰兔的只数)。
列式:8-3=5(只)3.已知较大数和较小数,求相差数。
例:小勇家养白兔8只,灰兔5只。
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想:已知较大数(白兔8只)和较小数(灰兔5只),求相差数(白兔比灰兔多的只数)。
列式:8-5=3(只)乘法的种类:(2种)1.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
例:小利家养了6笼兔子,每笼4只。
一共养兔多少只?想:已知每份数(4只)和份数(6笼),求总数(一共养兔的只数),也就是求6个4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列式:4×6=24(只)本类应用题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分清份数与每份数两者的关系,计算时一定不要列反,不得改变两者关系。
即“每份数×份数=总数”。
不可以列式“份数×每份数=总数”。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白兔有8只,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2倍。
灰兔有多少只?想:白兔有8只,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2倍,也就是求2个8是多少。
列式:8×2=16(只)除法的种类:(4种)1.已知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
一、应用题常用数量关系:1、平均数问题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一般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乙速度4、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5、价钱问题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6、工作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7、产量问题单产量×面积=总产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总产量÷面积=单产量8、植树问题⑴在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栽树棵数=间隔数+1⑵在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二、平面图形的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正=4a面积=边长×边长S正=a×a2、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长=2(a+b)面积=长×宽S长=ab3、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平=ah4、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三=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5、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 h÷2三、单位及进率(1)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1千米(km)=1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dm)1分米=10厘米(cm)1厘米=10毫米(mm)(2)面积计量单位及进率:1平方千米(k㎡)=100公顷(ha)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d㎡)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c㎡)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3)体积容积单位及进率:1立方米(m³)=1000立方分米(dm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cm³)1立方分米=1升(L)1立方厘米=1毫升(mL)。
1、青山果园收获了300箱苹果和260箱梨。
一辆卡车每次能运40箱,这辆卡车要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总箱数÷每次运的箱数=运的次数总箱数是300+260=560(箱);每次运的箱数是40箱,第一步先求总箱数:300+260=560(箱),第二步用总箱数÷每次运的箱数求出运的次数:560÷402、上衣一件48元,裤子一条36元,买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付多少元?700元最多可以买几套这样的衣服?单价×数量=总价单价(一套衣服的价格):一件上衣的价格+一条裤子的价格;套数是5套,第一步先求单价(一套衣服的价格):48+36=84(元),第二步用单价×数量求出总价:84÷53、五一班有40人,五二班有38人,两个班一共借书234本。
平均每人借书多少人?借书总本数÷总人数=平均每人借书的本数总本数是234本,总人数是40+38=78(人),第一步先求总人数40+38=78(人),第二步用借书总本数÷总人数求出平均每人借书的本数:234÷784、一班捐款210元,二班捐款270元,如果补助每名贫困儿童60元。
这些捐款可以补助多少名贫困儿童?捐款总数÷每名贫困儿童补助款=补助贫困儿童人数捐款总数是210+270=480(元),每名贫困儿童补助款是60元,第一步先求捐款总数:210+270=480(元),第二步用捐款总数÷每名贫困儿童补助款求出补助贫困儿童人数:480÷605、四一班买了150朵花,四二班买了162朵花,两个班一共有78人。
平均每人买了多少朵花?花的总朵数÷总人数=平均每人买的朵数花的总朵数是150+162=312(朵),总人数是78人,第一步先求花的总朵数:150+162=312(朵),第二步用花的总朵数÷总人数求出平均每人买的朵数:312÷786、印刷厂有一批图书要打包,故事书有500本,科技书有350本。
应用题1、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一)常见的数量关系:1、收入-支出=结余2、单价×数量=总价3、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速度×时间=路程5、工效×时间=工作总量6、本金×利率×时间=利息7、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发芽率8、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税率(二)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2、用未知数χ表示所求数量,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并写出答案。
2、简单应用题的例题及计算过程类型例题及计算过程一步加法1、学校养7只白兔,5只黑兔,一共养多少只兔? 7+5=12(只)答:一共养12只兔。
一步减法2、学校养白兔、黑兔共12只兔,黑兔有5只,养白兔多少只? 12-5=7(只)答:养白兔7只。
一步乘法1、4米带子,每米2角钱,一共用了几角钱?2×4=8(角)答:一共用了8角钱。
2、有5个苹果,梨的个数是苹果的6倍,梨有几个?5×6=30(个)答:梨有30个。
一步除法1、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6÷3=2(个)答:每盘2个。
2、学校里栽了85棵柳树,栽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倍。
栽杨树多少棵?85÷5 = 17(棵)答:栽杨树17棵。
3、有12 只小鸡,3只小鸭,小鸡只数是小鸭只数的几倍? 12÷3=4 答:小鸡的只数是小鸭只数的4倍。
有余除法7支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是剩几支? 7÷3=2(支)…1(支)答:每人分2支,还是剩1支。
两步加法1、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1)白兔有多少只?10+6 = 16(只) 2)一共养多少只?10+16 = 26(只)答:一共养26只兔。
分数除法应用题(一步应用题)教学内容:P37—P38 例1教学目标:1.会分析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会列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一步应用题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的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能力重难点:重点:根据乘法关系列出方程难点:弄清列方程的道理教学方法:引导发现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导入1.找准数量关系式(1)已经行了全程的3/5(2)一个长方形,宽是长的7/8(3)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10/11引导学生抓关键句,找准单位“1”,准确的写出数量关系式(1)全程×3/5= 已经行了的路程(2)长×7/8= 宽(3)女生人数×10/11= 男生人数2.一个儿童体重3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3/5,他体内的水分重多少千克?(1)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2)列式计算(3)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二.新授1.教学例1,问题一(1)挂图出示例1,医生的话①确定信息,已知条件②写出相应的数量关系(2)出示例2挂图,小明的话①又能多了解到什么信息?、②写出的数量关系是?(3)探究问题一: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①要求小明的体重,我们应该选用哪两个条件?用哪个数量关系式?②画线段图,比较导入中的线段图③有什么联系,区别?④分析数量关系a.提示: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可以知道小明体重和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之间的关系?b.正确选择后,连读有关条件和问题⑤列方程解答注意:学生未知数设的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⑥检验订正学生板演并口述检验过程(二)探究例1问题二: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要求爸爸的体重需要的已知条件是什么?(2)画线段图,明确单位“1”(3)画两条线段图,两种不同事件进行的比较。
(4)学生同桌合作完成解答(5)集体交流,订正,检验(三)小练习P38 “做一做”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巩固联系1.P40 T1—2学生独立完成主要强调条件里包含了多余条件四.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解这类应用题的根据是什么?五.作业布置P40 T3 P41 T7—8板书设计:分数除法的一步应用题例1 :(1)(2)小明的体重×4/5= 小明的体内水分的质量爸爸的体重×7/15=小明的体重 4/5x=28 7/15x=35x=28÷4/5 x=35÷7/15 x=28×5/4 x=35×15/7x=35 x=75 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1、求几与几的和用加法计算如:7与86的和是多少?2、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如:7个86相加,和是多少?3、(1)已知一个部分数和另一部分数,求总数用“+”一个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2)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求用“—”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4、比多比少的问题,要找准大数和小数。
记住两句话:大数比小数多,小数比大数少。
已知小数和相差数,求大数用“+” 小数 + 相差数 = 大数已知大数和相差数,求小数用“—” 大数—相差数 = 小数已知大数和小数,求相差数用“—” 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5、倍数问题,关键要找准一份数,谁的几倍,谁就是一份数。
(1)一份数知道,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份数×倍数 = 另一个数(2)一份数不知道,求一份数用“”÷另一个数÷倍数 = 一份数(3)一份数知道,求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用“÷”另一个数÷一份数 = 倍数6、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用“×”每份数×份数 = 总数已知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用“÷” 总数 ÷ 份数 = 每份数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用“÷” 总数÷每份数 = 份数7、(1)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 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时间=速度(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8、1吨=1000千克 1千克(kg)=1000克(g) 1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 1分米(dm)=10厘米(cm)9、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10、1年有12个月。
一年级应用题公式大全
以下是一年级部分应用题公式:
1.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2. 利润与折扣公式:
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3.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由于应用题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难以整理完全,建议查阅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在解答有些应用题时,可以用图示来帮助我们理解数量关系。
【例1】亮亮和华华各自有一些硬币,如果亮亮把自己的硬币给华华4枚,两人的硬币就同样多了。
亮亮原来比华华多几枚硬币?
【分析与解】解答这道题,关键要理解题意,弄清“亮亮把自己的硬币给华华4枚,两人的硬币就同样多了”这句话的数量关系。
假设亮亮在给华华硬币之前,华华的硬币数为0,那么,给硬币以后的数量可用下图表示:
亮亮现在的硬币:○○○○(这是给出4枚后余下的)
华华现在的硬币:○○○○(这是亮亮给的4枚)
从图示看出:如果华华把4枚硬币还给亮亮,那么“亮亮原来比华华多的硬币”就有两个4枚(一个是他给华华的4枚,另一个是他留给自己的4枚;只有这样,他给出4枚后,两人的硬币数量才会同样多)。
所以,“亮亮原来比华华多的硬币数”为:
36
4+4=8(枚)
答:亮亮原来比华华多8枚硬币。
【例2】哥哥和弟弟都有一些画片,如果哥哥把他的画片给弟弟5张,他的画片就比弟弟少2张,哥哥原来比弟弟多几张画片?
【分析与解】假设在给画片前,弟弟的画片数为0,那么,给画片后数量关系画图表示如下:
哥哥现在的画片:□□□
弟弟现在的画片:□□□□□
从图示看到,哥哥给了弟弟5张画片,自己留下的比给出的少2张,所以,他自己留下的画片数是:5-2=3。
因此,这道题的解答有两步:
5-2=3(张)3+5=8(张)
答:哥哥原来比弟弟多8张画片。
甲乙两个盒子各装一些皮球,如果
从甲盒拿走6个皮球放到乙盒中,乙盒
就比甲盒多2个皮球。
甲盒原来比乙盒多几个皮球?
练一
练
37。
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4组数量关系
部分整体关系(2种)
相差关系(3种)
份总关系(3种)
倍数关系(
3
种)
求和(求整体)
+
部分整体关系
求剩余(求部分)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求差)-
相差关系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大数)+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求小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求几个几是多少) ×
例:有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6
一共需要几块? 3
个6是几
份总关系 (每份数 份数 总数) (平均分除)÷ 例: 有27朵花,平均分给3每人几朵? 把27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包含除) ÷ 例: 有27朵花,每个小朋友分3可以分给几个人?
求27里面有几个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
(求几倍数)
倍数关系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
(求倍数)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
(求一倍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