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常见害虫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31
农田虫子种类及介绍
农田中常见的虫子种类有很多,它们可以对农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田虫子种类及其介绍:
1. 豆蚜,豆蚜是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大豆、绿豆、豌豆等作物。
它们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会导致植物叶片萎缩、生长迟缓,严重时甚至导致减产。
2. 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棉花的幼苗和嫩叶,造成叶片被咬食、叶片变黄枯萎,严重时会影响棉铃的形成和发育。
3. 稻飞虱,稻飞虱是稻田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吸食水稻的汁液为生,会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化、卷曲、凋萎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4.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茎部和穗部,造成叶片被啃食、玉米穗被蛀食,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
5. 蔬菜食叶害虫,蔬菜种植中常见的食叶害虫有甘蓝夜蛾、菜青虫等,它们以蔬菜叶片为食,会导致叶片被啃食、卷曲、变黄,严重时会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所述仅是农田中常见的一些虫子种类及其简要介绍,针对不同的虫害,农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知识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是文山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水稻栽培面积在90万亩左右,在我州发生的病虫害主要种类有稻瘟病、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恶苗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粘虫等。
一、稻瘟病(一)识别:由于病菌侵入的时间和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因此,有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区别。
1.苗瘟三叶期前,芽、芽鞘出现水渍状斑点,秧苗接近地面上的部位变黑,有灰色霉层。
三叶期后在叶片上产生短纺锤形至梭形病斑,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灰绿色或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生有灰绿色的霉层。
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
2.叶瘟三叶期后的秧苗及成株的叶片上都可发生,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很快扩大。
一般在分蘖盛期盛发,严重发生时,远望发病田块如火烧过似的。
病斑有四种类型。
(1)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渍状,无光泽,多而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型,叶片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的灰色霉层。
多在阴雨多湿,氮肥施过多,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发生。
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
条件不适转化成慢性型。
(2)慢性型最初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或褐色小点,以后形成梭形病斑,病斑褐色,中心灰白色,外有黄色晕圈,褐色环死线穿过病斑向两头延伸。
天气潮湿时,病斑边缘或背面也常有灰色霉层。
(3)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局限在叶脉间。
多在抗病品种中下部叶片出现。
条件适合时,有的会转化成慢性病斑。
(4)白点型在气温很高的情况下,在感病品种的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或短梭形的白色小斑。
条件适合时可以转成急性型。
3.节瘟一般发生在剑叶下第一、二节,节上生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成环状扩展,最后使整个节部变成黑色,造成茎杆节部弯曲或折断。
4.穗颈瘟初期在穗颈上出现小的淡褐色斑点,边缘有水渍状的褪绿现象。
以后病部向上、下扩展,颜色加深,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造成瘪谷甚至白穗。
5.谷粒瘟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中部灰白色,以后使整个谷粒变成暗灰色的秕谷。
农作物病虫害种类有哪些
病虫害防治是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的很多地方主要是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其能够在短时间里控制病虫害,但是却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农作物化学物质残留等很多问题,那主要虫害的种类有哪些呢?危害植物的虫害有昆虫、螨类、软体动物等,国内已知的害虫约400种,北方常见的有40种
人们通常把为害各种植物的昆虫和螨类等称为害虫,把由它们引起的各种植物伤害称为虫害。
虫害的特点是为害速度快,损失程度重,防控难度大。
农业害虫主要包括为害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大豆、向日葵、蔬菜、果树等栽培植物的多种昆虫和螨类,昆虫种类繁多,是农作物遭受虫害中最多的种类。
昆虫的分类地位,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33个目,其中,有9个目与农业密切相关。
直翅目如蝗虫、蝼蛄;半翅目即蝽象类同翅目包括蚜虫、叶蝉、飞虱等;缨翅目即蓟马类;鞘翅目即各种甲虫类鳞翅目即蛾类、蝶类膜翅目即蜂类、蚁类;双翅目即蚊、蝇、虻类脉翅目如草蛉、蚁蛉等,脉翅目都是捕食或寄生蚜虫、螨虫、叶蝉、飞虱及其他小虫的益虫。
此外,螨类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下的蛛形纲、蟀螨目,也可为害多种植物,如红蜘蛛等。
在害虫防治实践中,首先要正确识别益虫和害虫,能够很好地利用益虫和控制害虫。
其次要掌握昆虫的一般形态
特征及其生长发育规律,找到昆虫生活的弱点对其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业部公布17种一类作物病虫害如何防治近日,农业部公布了17种一类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保护和生产效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针对这17种作物病虫害进行详细的防治介绍,以期对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1.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为了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 选择抗病品种,增加抗性。
- 利用生物防治,如菌剂、微生物制剂等。
- 及时清除病叶和病茎,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2.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农民应注意以下防治方法:- 隔年轮作,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蓄。
- 注重田间管理,控制草本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繁殖。
- 使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提高小麦的抵抗力。
- 合理灌水,避免湿润环境助长病菌的繁殖。
3. 大豆缺铁性黄化对于大豆缺铁性黄化,农民应注意以下措施:-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肥料类型,增加土壤中铁元素的含量。
- 控制土壤酸碱度,保持适宜的pH值,有利于植物吸收铁元素。
- 注意大豆播种密度,合理控制株间距,以降低植株之间的竞争。
4. 蔬菜番茄斑点病蔬菜番茄斑点病是蔬菜种植中常见的病害,以下是防治方法:- 配合轮作栽培,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 浇水要适量,避免过湿环境造成病害的传播。
- 选择抗病品种,提高番茄的抵抗力。
- 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梗,控制病害的扩散。
5. 果树炭疽病果树炭疽病是影响果树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
防治措施如下:- 清除果园周围的野生寄主植物,减少病源来源。
- 修剪病枝,保持树冠开阔,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
- 使用合适的农药,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与发病季节进行喷洒。
6. 瓜果蔬菜蚜虫瓜果蔬菜蚜虫对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较大的危害,以下是防治方法:- 采用性信息素引诱剂进行监测和诱杀。
- 利用天敌生物如瓜实蝇、瓜卷叶蛾等,进行自然控制。
- 喷洒适量的农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治。
7. 水稻稻飞虱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以下是防治方法:- 合理控制水田灌水,避免形成高湿环境。
常见病虫害病虫害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给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农民的收益。
为了有效防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和防治方法。
1. 病害1.1 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灰霉病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病害,对多种作物如葡萄、蔬菜等造成损害。
它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引起叶片、果实和茎部的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的灌溉、通风和病害防治药剂的使用。
1.2 黄曲叶病(黄曲条纹)黄曲叶病是一种由引起的作物病害,对烟草、蔬菜等造成重大损失。
它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弯曲和条纹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种、严格的检测和药剂处理。
1.3 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病害,对柑橘、苹果等造成危害。
它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引起果实的黑斑和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修剪植株、清除病害果实和喷洒病害防治剂。
1.4 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叶菜类病害,对番茄、葫芦等造成损害。
它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引起叶片和茎部的白粉状菌斑。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病叶、调整温湿度和施用病害防治剂。
2. 虫害2.1 蚜虫(Aphids)蚜虫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害虫,对多种作物如蔬菜、水果等造成危害。
它们通过吸食作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迟缓和叶片变形。
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如引入天敌)和药剂处理。
2.2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斜纹夜蛾是一种常见的农田害虫,对棉花、大豆等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它们主要以幼虫为害,啃食作物叶片和嫩芽。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的田间管理、轮作制度和适时的药剂处理。
2.3 霜虫(Helicoverpa armigera)霜虫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对多种作物如玉米、番茄等造成严重损害。
它们主要以幼虫为害,啃食作物叶片和果实。
防治方法包括灯光诱捕、灌溉和虫害防治药剂的使用。
2.4 茎蛀虫(Chilo suppressalis)茎蛀虫是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对水稻的茎部造成严重危害。
常见害虫防治笔记一、介绍1.1 害虫的定义害虫是指对农作物、园艺植物、林木、家庭和公共卫生等造成威胁和危害的昆虫、螨虫、蛛形虫和其他有害生物。
害虫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和损失。
1.2 害虫的分类常见的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螨虫、飞虱、粉虱、蚁虫等,在农业、园艺和家庭中都是较为常见的害虫。
它们会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咬食叶片、危害植物的根系等方式给植物带来危害。
1.3 害虫防治的重要性害虫防治是农业生产、园艺种植和家庭卫生的重要环节。
害虫的繁殖和传播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引发疾病传播等问题。
因此,采取有效的害虫防治措施是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的关键。
二、常见害虫及其特征2.1 蚜虫蚜虫常见于农作物和园艺植物中,多以群体形式出现。
其特征包括小型体形、体液吸食性和较强的繁殖能力。
蚜虫汁液吸食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会引起植物生长受阻。
2.2 螨虫螨虫主要包括红蜘蛛、黄蜘蛛等。
它们常见于花卉、果树和蔬菜上。
螨虫以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其特征是体形微小、繁殖能力强。
螨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脱水、干枯,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2.3 飞虱飞虱主要侵害果树、蔬菜等作物,其特征是能够跳跃和飞行。
飞虱以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导致植物叶片凋萎、叶缘焦枯。
同时,飞虱还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容易引发植物病害。
2.4 粉虱粉虱常见于花卉、果树和蔬菜上。
它们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会引起植物凋萎。
粉虱还是许多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加重了植物病害的危害程度。
三、害虫防治的方法3.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其他抑制剂来控制害虫数量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手段包括引入天敌、释放寄生性昆虫、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和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等。
3.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数量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化学防治手段包括喷洒农药、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精准喷洒等。
然而,化学防治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需要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危害。
二、小麦防治小麦病害1.锈病。
小麦锈病是真菌病原引起的病害,是小麦生产上的最大威胁。
分条锈、叶锈和秆锈,其防治标准是:返青期条叶锈病叶率为5%、抽穗前后叶条锈病率为100,4、扬花灌浆期秆锈病秆率为1%-5%。
在达到防治标准时,在发病初期应立即进行防治。
常用药剂为667平方米12.5%特普唑WPl5—30克、或15%粉锈宁WP50-'40克、或200/6粉锈宁EC40-50毫升、或15%粉锈宁WP50—60克+50%杀螟松30毫升,混合施药兼治吸浆虫、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2.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的病原茵是禾谷布氏白粉茵,为害小麦后,小麦光合作用降低,千粒重降低而减产。
返青期病株率15%或病叶率15%即达到防治标准。
常用药剂有50%托布律聊或700,4甲基托布津WPl000倍、25%多茵灵WP500倍,或667平方米15%粉锈宁WP50~H)克、200,4粉锈宁EC40~50毫克、或粉锈宁+杀螟松防治。
3.赤霉磊。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危害小麦是在小麦开花时花药开始形成穗腐,又称红头稳,籽粒干秕减产严重。
在田间发现病株率和病穗率达1%一3%应立即防治,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第一次喷药最佳期是从小麦初花期至成花期,即5%-50%小穗开花。
据有关资料记载多茵灵和托布津效果较好。
常用药剂是667平方米80%多茵灵WP50克、或40%多茵灵WPl00克、或25%多茵灵WP200克、或80%多茵灵25%克+15%粉锈宁25克、或70%甲基托布津wP和500,4乙基托布津WP,两种都是75—100克。
4.纹枯病。
小麦纹枯痛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病原茵为禾谷丝核茵和立枯丝核茵,危害茎蘖,穗粒减少,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小麦在返青拔节期病株率达15%左右应立即防治,常用药剂是667平方米5%升茵霉素ECl00~150毫升、或20%粉锈宁EC40,--50毫升、或20%稻脚青WPl25克拌细土或100,4稻宁WPl25克拌细土、或50%朴海因3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