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市高考试题试卷评析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3上海高考语文一、背景介绍2013年的上海高考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也是考生们迎接大学入学的重要一关。
其中,语文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2013上海高考语文科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题型、难度、命题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二、试题分析1. 题型设置2013上海高考语文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题型:•阅读理解: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主旨、细节和作者意图。
•改错题:考生需要纠正文中存在的语法、标点和用词错误。
•概括大意: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概括出文本的主旨和要点。
•作文: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独立的作文。
•完成句子: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填写恰当的词语或短语,使句子完整和通顺。
2. 难度分析根据考生的反馈和专家的评价,2013上海高考语文科目整体来说难度适中。
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选材广泛,内容涉及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
其中,有的文章涉及较为抽象的哲学思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改错题部分,考查了考生对语法、标点和用词的准确运用。
有的改错题设置了难度较大的语法错误,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语言分析和辨别能力。
概括大意部分,考生需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和信息总结。
其中,有的文章难度偏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
作文部分,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话题展开写作。
整体而言,作文题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考生可以借助举例、引用等方法来充实作文内容。
完成句子部分,考查了考生对词语用法的理解和运用。
有些句子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语境推测能力和词汇综合运用能力。
3. 命题特点2013上海高考语文科目的命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面广泛:试题选材涵盖了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命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当代价值观。
•注重思维能力:试题强调考生的思辨和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综合评价能力:试题通过多种题型的设置,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语言运用能力。
2013年上海高考试卷评析贴近考生实际启发思辨能力——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特点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工作的原则是:遵循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命题的准确性和测量的科学性,体现二期课改理念,切实做到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的。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本次考试的阅读材料文风朴实,贴近学生,注重文本的思想性和启迪作用。
如《舒卷的粉墙》不只是简单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某种精神,更应是通过物质性来研究精神性,教给考生一种新眼光和新方法,这与二期课改重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五篇选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相应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机整合成为一种“正能量”的引导,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滋养。
二、阅读试题的编制今年的试卷全面均衡地设置测量目标,精心设计试题,做到题干表达清晰,要求明确,减少其他因素对考生答题及评卷的影响和干扰,以更准确地考查某测量目标。
如题21要求考生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主人公的“主要”品质,“一个”和“主要”两词的限制,使本题与以往同类试题相比,能更准确地考查考生抓住“主要”内容、加以高度概括的能力,在评卷时,也可以规避考生写很多词语、以面盖点来获得分数的应试技巧效应。
在评分标准方面,今年还为部分试题编制了评分量表,有利于评分的准确科学。
三、作文试题的设计今年的作文题目延续了上海作文近年的人文关怀和思辨特征,题目注重要求考生思考对象的厚度和深度,以期准确、深入、全面地考查考生思维素质和表达水平。
作文题目的材料和指示语放在一起能带给考生一系列问题: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现象合理吗?这样的现象在我身上是怎样体现的?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该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引发的思考并不是平面铺开的,而是线型深入的空间。
即使当考生在某一问题上立足,对他所选定问题的思考仍有线型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材料能很好完成对思维素质的考查。
而这些思考所要求的品质,紧贴考生生活。
对大部分考生而言,材料提示的现象在学习、生活中都能看到或感觉到,而对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时期的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来说,对这现象的思考也许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上海卷解析1.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理解词语的含义,先理解词语所在段落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词语的具体意思。
文章第二段用对比的手法分析油画、中国画的具体表现方式:油画是“展开”、中国画是“敛合”。
从“油画完成后被嵌入硬质的四边画框……体现出对静态空间的占有意识”等语句可以看出,油画的“展开”是全方位的、全部的表现出油画的所有内容。
由此可以得出“展开”的意思应该是“全幅的呈现”。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理解语句的作用注意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内容上注意分析语句表达的意思,结构上注意分析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等。
这句话解释中国画的“敛合”体现的意义:放弃空间、隐含时间性。
从上文看,这句话承接上文对油画的解说;从下文看,这句话引出下文对卷轴体现的时间性的解说等。
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3.【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解题思路】概括文段要点和段落大意要注重对语段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这段话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卷轴的形制使观看者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第二层,从具体看画过程解说欣赏卷轴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的空间。
由此可以看出,文段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第一层,即卷轴的形制使得观看它成为历史性过程。
4.【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衔接的能力。
B【解题思路】把握语句的顺序,注重分析方框前后的内容和题干中五句话之间的关系。
第四段中,方框前语句的意思是“敛合”是收藏的基本动作,由此可以推测,方框中的内容中第一句应该与“收藏”相关;分析题干中的五句话,与“收藏”相关或能够与前文衔接的是②③等,然后分析四个选项:假定②作为首句,分析①④与之是否衔接;假定③是首句,分析②⑤的衔接情况。
一般这样分析之后,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也要注重分析方框后的内容,判定④⑤与后文联系紧密的是哪一句等。
5.【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2013年上海卷高考语文和答案释解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应该正确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大重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地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
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
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
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
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 B)=P(A)+P(B).●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B)=P(A)P(B).●如果在1次试验中某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是P n(k)=C knp k(1-P)n-k.●柱体体积公式:V=sh,其中s表示柱体底面积,h表示柱体的高,●锥体体积公式:V=13sh,其中s表示锥体底面积,h表示锥体的高.●球体体积公式:V=343R π,其中R 表示球体的半径.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56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不等式021xx <-的解为 .2.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23430a a a a +++=,则23a a += .3.设m ∈R ,()2221i m m m +-+-是纯虚数,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m = .4.若2011x =,111x y=,则x y += .【答案】3【解析】易得3x y +=【考点定位】考查行列式的运算,属容易题。
5.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2220a ab b c ++-=,则角C 的大小是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6.某学校高一年级男生人数占该年级学生人数的40%.在一次考试中,男、女生平均分数分别为75、80,则这次考试该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 .7.设常数a ∈R .若52a x x ⎛⎫+ ⎪⎝⎭的二项展开式中7x 项的系数为-10,则a = .8.方程91331xx+=-的实数解为 .9.若1cos cos sin sin 3x y x y +=,则()cos 22x y -= .【答案】79-【解析】由题意知:1cos()3x y -=∴()()()27cos 22cos 2()2cos 19x y x y x y -=-=--=-【考点定位】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二倍角公式及计算,属中档题。
2013年高考物理(上海卷)本试卷共7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8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答案:B解析: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都能传输能量,选项B正确。
2.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答案:C解析: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有电子从锌板逸出,锌板带正电,选项C正确ABD错误。
3.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A)传播速度不同(B)强度不同(C)振动方向不同(D)频率不同答案:D解析: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
4.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回复力答案:B解析: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加速度相同,位移相同,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速度,选项B正确。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答案解析一阅读1.【答案】全幅呈现或整幅完全展现【解析】根据上下文语境,“被嵌入硬质的四边画框”,“对静态的空间的占有意识”可以推知“油画”被“展开”应该是“全幅呈现或整幅完全展现”。
【提示】科普类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概说)——分(具体)——总(概说)”式、“分(具体)——总(概说)”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
科技小品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特别是关联词和代词。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2.【答案】画线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油画的装饰方式体现静态空间占有的内容,引出下午关于卷轴所隐含的时间性要求的阐释。
【解析】这个句子处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一般来说在文章中间部分,结构上多数是起过渡的作用,关键是此题一定要答出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此句和空间的关系是承接上文的,和时间的关系是下文陈述的内容。
【提示】科普类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概说)——分(具体)——总(概说)”式、“分(具体)——总(概说)”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
科技小品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特别是关联词和代词。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3.【答案】卷轴的形制使观看长幅横式卷轴作品成为历时性过程。
卷轴的形制使长幅横式卷轴作品的观看由时间控制。
【解析】第三段由四句话组成,第二句的开头是“具体而言”,显然这是对第一句的展开说明,是更为具体的解释的内容,所以应该从第一句话概括出一条内容。
而第一句中“使观看成为一个历时性的过程”是对前面的各种因素的一个总结,所以应该把这句筛选出来。
第三句要注意“因而”这样总结性的表示词,第四句“这是此类卷轴作品与静态展示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别”,“这是”指代的内容在前面,因而第三句话更为重要,是答题的区间。
2013年上海市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56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4分)不等式<0的解为.2.(4分)在等差数列{an }中,若a1+a2+a3+a4=30,则a2+a3=.3.(4分)设m∈R,m2+m-2+(m2-1)i是纯虚数,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m=.4.(4分)已知,,则y=.5.(4分)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a2+ab+b2-c2=0,则角C的大小是.6.(4分)某学校高一年级男生人数占该年级学生人数的40%,在一次考试中,男,女平均分数分别为75、80,则这次考试该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7.(4分)设常数 a∈R,若(x2+)5的二项展开式中x7项的系数为-10,则 a=.8.(4分)方程的实数解为.9.(4分)若cosxcosy+sinxsiny=,则cos(2x-2y)=.10.(4分)已知圆柱Ω的母线长为l,底面半径为r,O是上底面圆心,A,B是下底面圆周上两个不同的点,BC是母线,如图,若直线OA与BC所成角的大小为,则=.11.(4分)盒子中装有编号为1,2,3,4,5,6,7的七个球,从中任意抽取两个,则这两个球的编号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12.(4分)设AB是椭圆Γ的长轴,点C在Γ上,且∠CBA=,若AB=4,BC=,则Γ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13.(4分)设常数a>0,若9x+对一切正实数x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14.(4分)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记以A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以C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若i,j,k,l∈{1,2,3},且i≠j,k≠l,则的最小值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2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5分)函数f(x)=x2-1(x≥0)的反函数为f-1(x),则f-1(2)的值是( )A. B. C.1+ D.1-16.(5分)设常数a∈R,集合A={x|(x-1)(x-a)≥0},B={x|x≥a-1},若A∪B=R,则a的取值范围为( )A.(-∞,2)B.(-∞,2]C.(2,+∞)D.[2,+∞)17.(5分)钱大姐常说“好货不便宜”,她这句话的意思是:“好货”是“不便宜”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18.(5分)记椭圆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为Ωn(n=1,2,…),当点(x,y)分别在Ω1,Ω2,…上时,x+y的最大值分别是M1,M2,…,则Mn=( )A.0B.C.2D.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4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19.(12分)如图,正三棱锥O-ABC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1,求该三棱锥的体积及表面积.20.(14分)甲厂以x千克/小时的速度匀速生产某种产品(生产条件要求1≤x≤10),每一小时可获得的利润是100(5x+1-)元.(1)求证:生产a千克该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为100a(5+)元;(2)要使生产900千克该产品获得的利润最大,问:甲厂应该选取何种生产速度?并求此最大利润.21.(14分)已知函数f(x)=2sin(ωx),其中常数ω>0.(Ⅰ)令ω=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Ⅱ) 令ω=2,将函数y=f(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y =g(x)的图象.对任意a∈R,求y=g(x)在区间[a,a+10π]上的零点个数的所有可能.22.(16分)已知函数f(x)=2-|x|,无穷数列{an }满足an+1=f(an),n∈N*(1)若a1=0,求a2,a3,a4;(2)若a1>0,且a1,a2,a3成等比数列,求a1的值(3)是否存在a1,使得a1,a2,…,an,…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a1,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3.(18分)如图,已知双曲线C1:,曲线C2:|y|=|x|+1,P是平面内一点,若存在过点P的直线与C1,C2都有公共点,则称P为“C1-C2型点”(1)在正确证明C1的左焦点是“C1-C2型点“时,要使用一条过该焦点的直线,试写出一条这样的直线的方程(不要求验证);(2)设直线y=kx与C2有公共点,求证|k|>1,进而证明原点不是“C1-C2型点”;(3)求证:圆x2+y2=内的点都不是“C1-C2型点”2013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56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4分)不等式<0的解为0<x<.【分析】根据两数相除商为负,得到x与2x-1异号,将原不等式化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到原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原不等式化为或,解得:0<x<,故答案为:0<x<【点评】此题考查了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利用了转化的思想,是一道基本试题.2.(4分)在等差数列{an }中,若a1+a2+a3+a4=30,则a2+a3=15 .【分析】根据给出的数列是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1+a4=a2+a3,结合已知条件可求a2+a3.【解答】解:因为数列{an }是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有:a1+a4=a2+a3,由a1+a2+a3+a4=30,所以,2(a2+a3)=30,则a2+a3=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中项概念,在等差数列中,若m,n,p,q,t∈N*,且m+n=p+q=2t,则a m +an=ap+aq=2at,此题是基础题.3.(4分)设m∈R,m2+m-2+(m2-1)i是纯虚数,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m=-2 .【分析】根据纯虚数的定义可得m2-1=0,m2-1≠0,由此解得实数m的值.【解答】解:∵复数z=(m2+m-2)+(m-1)i为纯虚数,∴m2+m-2=0,m2-1≠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得到 m2+m-2=0,m2-1≠0,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4.(4分)已知,,则y= 1 .【分析】利用二阶行列式的运算法则,由写出的式子化简后列出方程,直接求解y即可.【解答】解:由已知,,所以x-2=0,x-y=1所以x=2,y=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阶行列式的展开式,考查了方程思想,是基础题.5.(4分)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a2+ab+b2-c2=0,则角C的大小是.【分析】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C,将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求出cosC的值,由C为三角形的内角,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C的度数.【解答】解:∵a2+ab+b2-c2=0,即a2+b2-c2=-ab,∴cosC===-,∵C为三角形的内角,∴C=.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6.(4分)某学校高一年级男生人数占该年级学生人数的40%,在一次考试中,男,女平均分数分别为75、80,则这次考试该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78 .【分析】设该年级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这次考试该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a,根据“平均成绩×人数=总成绩”分别求出男生的总成绩和女生的总成绩以及全班的总成绩,进而根据“男生的总成绩+女生的总成绩=全班的总成绩”列出方程,结合高一年级男生人数占该年级学生人数的40%,即可求出这次考试该年级学生平均分数.【解答】解:设该班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这次考试该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a.根据题意可知:75x+80y=(x+y)×a,且=40%.所以a=78,则这次考试该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78.故答案为:7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解答此题的关键:设该班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成绩、人数和总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7.(4分)设常数 a∈R,若(x2+)5的二项展开式中x7项的系数为-10,则 a=-2 .【分析】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得二项展开式中的第r+1项,令x的指数为7求得x7的系数,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的展开式的通项为Tr+1=C5r x10-2r()r=C5r x10-3r a r令10-3r=7得r=1, ∴x7的系数是aC51∵x7的系数是-10,∴aC51=-10,解得a=-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是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的工具.4 .8.(4分)方程的实数解为log3【分析】用换元法,可将方程转化为一个二次方程,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即可得到实数x 的取值.【解答】解:令t=3x(t>0)则原方程可化为:(t-1)2=9(t>0)4可满足条件∴t-1=3,t=4,即x=log3即方程的实数解为 log4.34.故答案为:log3【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的存在性,利用换元法将方程转化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但在换元过程中,要注意对中间元取值范围的判断.9.(4分)若cosxcosy+sinxsiny=,则cos(2x-2y)=-.【分析】已知等式左边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求出cos(x-y)的值,所求式子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后,将cos(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cosxcosy+sinxsiny=cos(x-y)=,∴cos(2x-2y)=cos2(x-y)=2cos2(x-y)-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0.(4分)已知圆柱Ω的母线长为l,底面半径为r,O是上底面圆心,A,B是下底面圆周上两个不同的点,BC是母线,如图,若直线OA与BC所成角的大小为,则=.【分析】过A作与BC平行的母线AD,由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得到∠OAD为.在直角三角形ODA中,直接由得到答案.【解答】解:如图,过A作与BC平行的母线AD,连接OD,则∠OAD为直线OA与BC所成的角,大小为.在直角三角形ODA中,因为,所以.则.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解法,是基础题.11.(4分)盒子中装有编号为1,2,3,4,5,6,7的七个球,从中任意抽取两个,则这两个球的编号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分析】从7个球中任取2个球共有=21种,两球编号之积为偶数包括均为偶数、一奇一偶两种情况,有=15种取法,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从7个球中任取2个球共有=21种,所取两球编号之积为偶数包括均为偶数、一奇一偶两种情况,共有=15种取法,所以两球编号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属基础题,其计算公式为:P(A)=,其中n(A)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为基本事件总数.12.(4分)设AB是椭圆Γ的长轴,点C在Γ上,且∠CBA=,若AB=4,BC=,则Γ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由条件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出C的坐标,再根据点C在椭圆上求得b值,最后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由题意知,2a=4,a=2.∵∠CBA=,BC=,∴点C的坐标为C(-1,1),因点C在椭圆上,∴,∴b2=,∴c2=a2-b2=4-=,c=,则Γ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解三角形,以及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13.(4分)设常数a>0,若9x+对一切正实数x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 .≥a+1,【分析】由题设数a>0,若9x+对一切正实数x成立可转化为(9x+)min利用基本不等式判断出9x+≥6a,由此可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到所求的范围≥a+1, 【解答】解:常数a>0,若9x+≥a+1对一切正实数x成立,故(9x+)min又9x+≥6a,当且仅当9x=,即x=时,等号成立故必有6a≥a+1,解得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本题是基本不等式应用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4.(4分)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记以A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以C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若i,j,k,l∈{1,2,3},且i≠j,k≠l,则的最小值是-5 .【分析】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不妨记以A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以C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再分类讨论当i,j,k,l取不同的值时,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计算的值,从而得出的最小值.【解答】解:不妨记以A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以C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如图建立坐标系.(1)当i=1,j=2,k=1,l=2时,则=[(1,0)+(1,1)]•[((-1,0)+(-1,-1)]=-5;(2)当i=1,j=2,k=1,l=3时,则=[(1,0)+(1,1)]•[((-1,0)+(0,-1)]=-3;(3)当i=1,j=2,k=2,l=3时,则=[(1,0)+(1,1)]•[((-1,-1)+(0,-1)]=-4;(4)当i=1,j=3,k=1,l=2时,则=[(1,0)+(0,1)]•[((-1,0)+(-1,-1)]=-3;同样地,当i,j,k,l取其它值时,=-5,-4,或-3.则的最小值是-5.故答案为:-5.【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等基本知识,考查考查分类讨论、化归以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2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5分)函数f(x)=x2-1(x≥0)的反函数为f-1(x),则f-1(2)的值是( )A. B. C.1+ D.1-【分析】根据反函数的性质,求f-1(2)的问题可以变为解方程2=x2-1(x≥0).【解答】解:由题意令2=x2-1(x≥0),解得x=所以f-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把求函数值的问题变为解反函数的方程问题.16.(5分)设常数a∈R,集合A={x|(x-1)(x-a)≥0},B={x|x≥a-1},若A∪B=R,则a的取值范围为( )A.(-∞,2)B.(-∞,2]C.(2,+∞)D.[2,+∞)【分析】当a>1时,代入解集中的不等式中,确定出A,求出满足两集合的并集为R时的a的范围;当a=1时,易得A=R,符合题意;当a<1时,同样求出集合A,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得到a的范围.综上,得到满足题意的a范围.【解答】解:当a>1时,A=(-∞,1]∪[a,+∞),B=[a-1,+∞),若A∪B=R,则a-1≤1,∴1<a≤2;当a=1时,易得A=R,此时A∪B=R;当a<1时,A=(-∞,a]∪[1,+∞),B=[a-1,+∞),若A∪B=R,则a-1≤a,显然成立,∴a<1;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并集及其运算,二次不等式,以及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熟练掌握并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7.(5分)钱大姐常说“好货不便宜”,她这句话的意思是:“好货”是“不便宜”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分析】“好货不便宜”,其条件是:此货是好货,结论是此货不便宜,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若p⇒q为真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充分条件;“好货不便宜”,其条件是:此货是好货,结论是此货不便宜,由条件⇒结论.故“好货”是“不便宜”的充分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题.18.(5分)记椭圆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为Ωn(n=1,2,…),当点(x,y)分别在Ω1,Ω2,…上时,x+y的最大值分别是M1,M2,…,则Mn=( )A.0B.C.2D.2【分析】先由椭圆得到这个椭圆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再由三角函数知识求x+y的最大值,从而求出极限的值.【解答】解:把椭圆得,椭圆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x+y=2cosθ+sinθ,∴(x+y)max==.∴Mn==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极限,椭圆的参数方程和最大值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三角函数知识的灵活运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4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19.(12分)如图,正三棱锥O-ABC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1,求该三棱锥的体积及表面积.【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正三棱锥O-ABC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1,由此入手,能够求出此三棱锥的体积及表面积.【解答】解:∵O-ABC是正三棱锥,其底面三角形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其面积为,∴该三棱锥的体积==;设O′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则OO′⊥平面ABC,延长AO′交BC于D.则AD=,O′D=,又OO′=1,∴三棱锥的斜高OD=,∴三棱锥的侧面积为×=2,∴该三棱锥的表面积为.【点评】本题考查三棱锥的体积、表面积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合理地化立体问题为平面问题.20.(14分)甲厂以x千克/小时的速度匀速生产某种产品(生产条件要求1≤x≤10),每一小时可获得的利润是100(5x+1-)元.(1)求证:生产a千克该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为100a(5+)元;(2)要使生产900千克该产品获得的利润最大,问:甲厂应该选取何种生产速度?并求此最大利润.【分析】(1)由题意可得生产a千克该产品所用的时间是小时,由于每一小时可获得的利润是100(5x+1-)元,即可得到生产a千克该产品所获得的利润;(2)利用(1)的结论可得生产1千克所获得的利润为90000(5+),1≤x≤10.进而得到生产900千克该产品获得的利润,利用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解答】解:(1)生产a千克该产品所用的时间是小时,∵每一小时可获得的利润是100(5x+1-)元,∴获得的利润为100(5x+1-)×元.因此生产a千克该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为100a(5+)元.(2)生产900千克该产品获得的利润为90000(5+),1≤x≤10.设f(x)=,1≤x≤10.则f(x)=,当且仅当x=6取得最大值.故获得最大利润为=457500元.因此甲厂应以6千克/小时的速度生产,可获得最大利润457500元.【点评】正确理解题意和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是解题的关键.21.(14分)已知函数f(x)=2sin(ωx),其中常数ω>0.(Ⅰ)令ω=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Ⅱ) 令ω=2,将函数y=f(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y =g(x)的图象.对任意a∈R,求y=g(x)在区间[a,a+10π]上的零点个数的所有可能.【分析】(1)特值法:ω=1时,写出f(x)、F(x),求出F()、F(-),结合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可作出正确判断;(2)根据图象平移变换求出g(x),令g(x)=0可得g(x)可能的零点,而[a,a+10π]恰含10个周期,分a是零点,a不是零点两种情况讨论,结合图象可得g(x)在[a,a+10π]上零点个数的所有可能值;【解答】解:(1)f(x)=2sinx,F(x)=f(x)+f(x+)=2sinx+2sin(x+)=2(sinx+cosx),F()=2,F(-)=0,F(-)≠F(),F(-)≠-F(),所以,F(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f(x)=2sin2x,将y=f(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y=2sin2(x+)+1的图象,所以g(x)=2sin2(x+)+1.令g(x)=0,得x=kπ+或x=kπ+(k∈z),因为[a,a+10π]恰含10个周期,所以,当a是零点时,在[a,a+10π]上零点个数21,当a不是零点时,a+kπ(k∈z)也都不是零点,区间[a+kπ,a+(k+1)π]上恰有两个零点,故在[a,a+10π]上有20个零点.综上,y=g(x)在[a,a+10π]上零点个数的所有可能值为21或20.【点评】本题考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函数的奇偶性、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的判断,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结合图象分析是解决(2)问的关键22.(16分)已知函数f(x)=2-|x|,无穷数列{an }满足an+1=f(an),n∈N*(1)若a1=0,求a2,a3,a4;(2)若a1>0,且a1,a2,a3成等比数列,求a1的值(3)是否存在a1,使得a1,a2,…,an,…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a1,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1)由题意代入式子计算即可;(2)把a2,a3表示为a1的式子,通过对a1的范围进行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根据a1,a2,a3成等比数列可得关于a1的方程,解出即可;(3)假设这样的等差数列存在,则a1,a2,a3成等差数列,即2a2=a1+a3,亦即2-a1+|2-|a1||=2|a1|(*),分情况①当a1>2时②当0<a1≤2时③当a1≤0时讨论,由(*)式可求得a1进行判断;③当a1≤0时,由公差d>2可得矛盾;【解答】解:(1)由题意,代入计算得a2=2,a3=0,a4=2;(2)a2=2-|a1|=2-a1,a3=2-|a2|=2-|2-a1|,①当0<a1≤2时,a3=2-(2-a1)=a1,所以,得a1=1;②当a1>2时,a3=2-(a1-2)=4-a1,所以,得(舍去)或.综合①②得a1=1或.(3)假设这样的等差数列存在,那么a2=2-|a1|,a 3=2-|2-|a1||,由2a2=a1+a3得2-a1+|2-|a1||=2|a1|(*),以下分情况讨论:①当a1>2时,由(*)得a1=0,与a1>2矛盾;②当0<a1≤2时,由(*)得a1=1,从而an=1(n=1,2,…),所以{an}是一个等差数列;③当a1≤0时,则公差d=a2-a1=(a1+2)-a1=2>0,因此存在m≥2使得am =a1+2(m-1)>2,此时d=am+1-am=2-|am|-am<0,矛盾.综合①②③可知,当且仅当a1=1时,a1,a2,…,an,…成等差数列.【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函数特性、等差关系等比关系的确定,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强,难度较大.23.(18分)如图,已知双曲线C1:,曲线C2:|y|=|x|+1,P是平面内一点,若存在过点P的直线与C1,C2都有公共点,则称P为“C1-C2型点”(1)在正确证明C1的左焦点是“C1-C2型点“时,要使用一条过该焦点的直线,试写出一条这样的直线的方程(不要求验证);(2)设直线y=kx与C2有公共点,求证|k|>1,进而证明原点不是“C1-C2型点”;(3)求证:圆x2+y2=内的点都不是“C1-C2型点”【分析】(1)由双曲线方程可知,双曲线的左焦点为(),当过左焦点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满足左焦点是“C1-C2型点”,当斜率存在时,要保证斜率的绝对值大于等于该焦点与(0,1)连线的斜率;(2)由直线y=kx与C2有公共点联立方程组有实数解得到|k|>1,分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不存在和斜率存在两种情况说明过远点的直线不可能同时与C1和C2有公共点;(3)由给出的圆的方程得到圆的图形夹在直线y=x±1与y=-x±1之间,进而说明当|k|≤1时过圆内的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2无公共点,当|k|>1时,过圆内的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2有公共点,再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列式得出k的范围,结果与|k|>1矛盾.从而证明了结论.【解答】(1)解:C1的左焦点为(),写出的直线方程可以是以下形式:或,其中.(2)证明:因为直线y=kx与C2有公共点,所以方程组有实数解,因此|kx|=|x|+1,得.若原点是“C1-C2型点”,则存在过原点的直线与C1、C2都有公共点.考虑过原点与C2有公共点的直线x=0或y=kx(|k|>1).显然直线x=0与C1无公共点.如果直线为y=kx(|k|>1),则由方程组,得,矛盾.所以直线y=kx(|k|>1)与C1也无公共点.因此原点不是“C1-C2型点”.(3)证明:记圆O:,取圆O内的一点Q,设有经过Q的直线l与C1,C2都有公共点,显然l不与x轴垂直,故可设l:y=kx+b.若|k|≤1,由于圆O夹在两组平行线y=x±1与y=-x±1之间,因此圆O也夹在直线y=kx ±1与y=-kx±1之间,从而过Q且以k为斜率的直线l与C2无公共点,矛盾,所以|k|>1.因为l与C1由公共点,所以方程组有实数解,得(1-2k2)x2-4kbx-2b2-2=0.因为|k|>1,所以1-2k2≠0,因此△=(4kb)2-4(1-2k2)(-2b2-2)=8(b2+1-2k2)≥0,即b2≥2k2-1.因为圆O的圆心(0,0)到直线l的距离,所以,从而,得k2<1,与|k|>1矛盾.因此,圆内的点不是“C1-C2型点”.【点评】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系在一起的综合题在高考中多以高档题、压轴题出现,主要涉及位置关系的判定,弦长问题、最值问题、对称问题、轨迹问题等.突出考查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属难题.。
[讲座信息]冲刺2014中高考“赢在精锐”名师公益讲座高考物理试卷简析紧扣考纲先易后难今年整份试卷的知识点占比、阅读量、难易比例等都严格按照2013年上海卷考试手册来出题,所以给人一种常规试卷的感觉。
整份试卷试题难易比例合适,而且紧扣考纲的先易后难特色,基本上每种题型的最后几题才有一定难度。
做题比较多的同学会发现有些题很熟,但是选项上进行了改变。
如第7题:在一个 U原子核衰变为一个 Pb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A)6次(B)10次(C)22次(D)32次给新高三学生忠告:很多学生会选择题海战术,这固然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更好的方法是多题一解、举一反三,当然这对学生的要求有点高,可能需要一个好的老师来给到拓展衍生。
当然,今年的考题中也有非常规题型的出现。
如第19题: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
已知A点高度为h,山坡倾角为,由此可算出()(A)轰炸机的飞行高度(B)轰炸机的飞行速度(C)炸弹的飞行时间(D)炸弹投出时的动能给新高三学生忠告:在上海的模拟卷都做的差不多了的时候,不妨做些外地的试题,很多题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当然,在选题过程中,最好让老师帮忙看一下,题目不要出现超纲。
今年压轴题的考察点有所变化。
如第33题:如图,两根相距l=0.4m、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端与阻值R=0.15的电阻相连。
导轨x>0一侧存在沿x方向均匀增大的稳恒磁场,其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变化率 k=0.5T/m,x=0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0.5T。
一根质量m=0.1kg、电阻r=0.05的金属棒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
棒在外力作用下从x=0处以初速度v0=2m/s沿导轨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不变。
求:(1)同路中的电流;(2)金属棒在x=2m处的速度;(3)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安培力做功的大小;(4)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外力的平均功率。
2013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2、(2分)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3、(2分)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A、传播速度不同B、强度不同C、振动方向不同D、频率不同4、(2分)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回复力5、(2分)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6、(2分)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A、在下摆过程中B、在上摆过程中C、摆到最高点时D、摆到最低点时7、(2分)在一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A、6次B、10次C、22次D、32次8、(2分)如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A、B、C、D、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3分)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A、半径变大B、速率变大C、角速度变大D、加速度变大10、(3分)两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等势面如图所示,已知A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若位于a、b处点电荷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 a和q b,则()A、a处为正电荷,q a<q bB、a处为正电荷,q a>q bC、a处为负电荷,q a<q bD、a处为负电荷,q a>q b11、(3分)如图,通电导线MN与单匝矩形线圈abcd共面,位置靠近ab且相互绝缘、当MN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A、向左B、向右C、垂直纸面向外D、垂直纸面向里12、(3分)在车门报警电路中,两个按钮开关分别装在汽车的两扇门上,只要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报警灯就发光、能实现此功能的电路是()A、B、C、D、13、(3分)如图,足够长的直线ab靠近通电螺线管,与螺线管平行、用磁传感器测量ab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大致图象是()A、B、C、D、14、(3分)一列横波沿水平绳传播,绳的一端在t=0时开始做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经过时间t(<t<T),绳上某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则在2t时,该点位于平衡位置的()A、上方,且向上运动B、上方,且向下运动C、下方,且向上运动D、下方,且向下运动15、(3分)已知湖水深度为20m,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 1.0×105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m/s2,ρ=1.0×103kg/m3)()A、12.8倍B、8.5倍C、3.1倍D、2.1倍16、(3分)汽车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线运动,途中通过一块沙地、汽车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为恒力,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汽车在驶入沙地前己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匀速运动到驶出沙地后的一段时间内,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A、B、C、D、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7、(4分)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为1.5×10﹣6m,功率为5.0×10﹣3W的连续激光、已知可见光波长的数量级为10﹣7m,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该激光器发出的()A、是紫外线B、是红外线C、光子能量约为1.3×10﹣18JD、光子数约为每秒3.8×1016个18、(4分)两个共点力F l、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B、F1、F2同时增加10N,F也增加10NC、F1增加10N,F2减少10N,F一定不变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19、(4分)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已知A点高度为h,山坡倾角为θ,由此可算出()A、轰炸机的飞行高度B、轰炸机的飞行速度C、炸弹的飞行时间D、炸弹投出时的动能20、(4分)图为在平静海面上,两艘拖船A、B拖着驳船C运动的示意图、A、B 的速度分别沿着缆绳CA、CB方向,A、B、C不在一条直线上、由于缆绳不可伸长,因此C的速度在CA、CB方向的投影分别与A、B的速度相等,由此可知C 的()A、速度大小可以介于A、B的速度大小之间B、速度大小一定不小于A、B的速度大小C、速度方向可能在CA和CB的夹角范围外D、速度方向一定在CA和CB的夹角范围内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本大题中第22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21、(4分)放射性元素衰变为,此衰变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用此衰变过程中发出的射线轰击,可得到质量数为22的氖(Ne)元素和另一种粒子,此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22、(4分)选做一题A、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2v0/3射出、则物块的速度为,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B、若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之比为T1:T2=2: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23、(4分)如图,在:半径为2.5m的光滑圆环上切下一小段圆弧,放置于竖直平面内,两端点距最低点高度差H为1cm、将小环置于圆弧端点并从静止释放,小环运动到最低点所需的最短时间为s,在最低点处的加速度为m/s2、(取g=10m/s2)24、(4分)如图,电路中三个电阻R l、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R、2R和4R、当电键S1断开、S2闭合时,电源输出功率为P0;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源输出功率也为P0、则电源电动势为;当S1、S2都断开时,电源的总功率为、25、(4分)如图,倾角为37°,质量不计的支架ABCD的D端有一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A点处有一固定转轴,CA⊥AB,DC=CA=0.3m、质量m=lkg 的物体置于支架的B端,并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BD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B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为保证支架不绕A点转动,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若增大F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s(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取sin37°=0.6,cos37°=0.8)五、实验题(共24分)26、(3分)演示地磁场存在的实验装置(由环形线圈,微电流传感器,DIS等组成)如图所示、首先将线圈竖直放置,以竖直方向为轴转动,屏幕上的电流指针(填:“有”或“无”)偏转;然后仍将线圈竖直放置,使其平面与东西向平行,并从东向西移动,电流指针(填:“有”或“无”)偏转;最后将线圈水平放置,使其从东向西移动,电流指针(填:“有”或“无”)偏转、27、(6分)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下测量、(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Ω、(2)将待测元件(额定电压9V)、蓄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多用表、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b)所示、添加连线,使电路能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本实验中使用多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档(填:“直流电压10V”或“直流电压50V”)、28、(8分)如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0.420m不变、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飞行时间t和水平位移d,记录在表中、(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h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d与其初速度v0成关系,与无关、v0(m/s)0.741 1.034 1.318 1.584t(ms)292.7293.0292.8292.9d(cm)21.730.338.646.4(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发现理论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3ms、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另做了这个实验,竟发现测量值t′′,但二者之差在3﹣7ms之间,且初速度越大差依然大于自己得到的理论值t理值越小、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29、(7分)利用如图装置可测量大气压强和容器的容积、步骤如下:①将倒U形玻璃管A的一端通过橡胶软管与直玻璃管B连接,并注入适量的水,另一端插入橡皮塞,然后塞住烧瓶口,并在A上标注此时水面的位置K;再将一活塞置于10ml位置的针筒插入烧瓶,使活塞缓慢推移至0刻度位置;上下移动B,保持A中的水面位于K处,测得此时水面的高度差为17.1cm、②拔出橡皮塞,将针筒活塞置于0ml位置,使烧瓶与大气相通后再次塞住瓶口;然后将活塞抽拔至10ml位置,上下移动B,使A中的水面仍位于K,测得此时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差为16.8)(1)若用V0表示烧瓶容积,p0表示大气压强,△V示针筒内气体的体积,△p1、△p2表示上述步骤①、②中烧瓶内外气体压强差大小,则步骤①、②中,气体满足的方程分别为、、(2)由实验数据得烧瓶容积V0=ml,大气压强p0=Pa、(3)(单选题)倒U形玻璃管A内气体的存在A、仅对容积的测量结果有影响B、仅对压强的测量结果有影响C、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有影响D、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无影响、六、计算题(共50分)30、(10分)如图,柱形容器内用不漏气的轻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容器外包裹保温材料、开始时活塞至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1,容器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等、在活塞上逐步加上多个砝码后,活塞下降到距容器底部H2处,气体温度升高了△T;然后取走容器外的保温材料,活塞位置继续下降,最后静止于距容器底部H3处:已知大气压强为p0、求:气体最后的压强与温度、31、(12分)如图,质量为M、长为L、高为h的矩形滑块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上表面光滑,其右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外力击打滑块左端,使其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向右的速度v0,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地、求小球落地时距滑块左端的水平距离、32、(12分)半径为R,均匀带正电荷的球体在空间产生球对称的电场;场强大小沿半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E0已知,E﹣r曲线下O﹣R部分的面积等于R﹣2R 部分的面积、(1)写出E﹣r曲线下面积的单位;(2)已知带电球在r≥R处的场强E=,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该均匀带电球所带的电荷量Q为多大?(3)求球心与球表面间的电势差△U;(4)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负电荷在球面处需具有多大的速度可以刚好运动到2R处?33、(16分)如图,两根相距l=0.4m、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端与阻值R=0.15Ω的电阻相连、导轨x>0一侧存在沿x方向均匀增大的稳恒磁场,其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变化率k=0.5T/m,x=0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0.5T、一根质量m=0.1kg、电阻r=0.05Ω的金属棒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棒在外力作用下从x=0处以初速度v0=2m/s沿导轨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不变、求:(1)电路中的电流;(2)金属棒在x=2m处的速度;(3)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安培力做功的大小;(4)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外力的平均功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题目分析: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有横波,也有纵波、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衍射、干涉是波所特有的现象、试题解答:解:A、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有横波也有纵波。
2013年高考英语上海卷试题点评听力这些年来,上海卷听力部分的难度一直稳中有升。
上海卷听力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十段短对话、两篇短文和两段长对话。
下面分别进行点评。
短对话:考查领会弦外之音的能力短对话虽然短,但对考生的要求却不低。
考生不仅需要理解短对话的主旨大意,还需要通过对话中的重要细节和具体事实推断出说话者的意图。
3. A. Promising. B. Isolated.C. Crowded.D. Modern.【听力原文】M: Hi, Grace.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W: It's so beautiful and peaceful. But it's really far away from everything.Q: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hometown?【解析】很明显,男士所说的话只是引出话题,女士的回答才是关键。
而女士的回答中有个转折词but,要格外注意but之后的内容。
女士说她的家乡离哪里都远,说明那里有些与世隔绝,故选B。
短文:考查捕捉事实信息的能力听力部分的短文通常为一篇个人陈述和一篇介绍说明型文章,只有2011年两篇皆是介绍说明型文章。
该部分重点考查考生能否有效获取短文中的事实信息。
虽说短文文章篇幅较长,对于考生的短期记忆是个挑战,但这部分的录音会放两遍,所以考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做好笔记来帮助解题。
例如第11题。
11. What was the speaker's previous job?A. A book publisher.B. A company manager.C. A magazine editor.D. A school principal.【解析】题目问说话人的previous job,可以猜测说话人一定会提及自己目前的工作或将来的工作来作为干扰,因此要认真听取与previous job相关的内容。
2013高考上海卷65-68 分析AFor some people, music is no fun at all. About four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is what scientists call “amusic.” People who are amusic are born without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or reproduce musical notes(音调). Amusic people often cannot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ongs. Amusics can only hea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notes if they are very far apart on the musical scale.(65这一段对音乐盲及音乐盲的特征作出了详尽的描述)As a result, songs sound like noise to an amusic. Many amusics compare the sound of music to pieces of metal hitting each other. Life can be hard for amusics. Their inability to enjoy music set them apart from others. It can be difficult for other people to identify with(认可) their condition. In fact, most people cannot begin to grasp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amusic. Just going to a restaurant or a shopping mall can be uncomfortable or even painful. That is why many amusics intentionally stay away from places where there is music. However, this can result in withdrawal and social isolation. “I used to hate parties,” says Margaret, a seventy-year-old woman who only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she was amusic. By studying people like Margaret, scientists are finally learning how to identify this unusual condition.Scientists say that the brains of amusic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brains of people who can appreciate music. The difference is complex, and it doesn‟t involve defective hearing. Amusics can understand other nonmusical sounds well. They also have no problems understanding ordinary speech. Scientists compare amusics to people(把...比作) who just can‟t see certain colors.(66音乐盲并非听不见,而是对音乐的感受不像常人,好比色盲,不能辨认某种或某些颜色一样,因此可以认定此处的defective hearing指的是听觉缺陷)Many amusics are happy when their condition is finally diagnosed(诊断). For years, Margaret felt embarrassed about her problem with music. Now she knows that she is not alone. There is a name for her condition. That makes it easier for her to explain. “When people invite me to a concert, I just say, …No thanks, I‟m amusic,‟” says Margaret. “I just wish I had learned to say that when I was seventeen and not seventy.”(67文章最后一句虚拟语气的句子加上这一段第一句,道出了Margaret 的愿望)(335 words)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amusics?A. Listening to music is far from enjoyable for them.B. They love places where they are likely to hear music.C. They can easily tell two different songs apart.D. Their situation is well understood by musicians.66. According to paragraph 3, a person with “defective hearing” is probably one who ______.A. dislikes listening to speechesB. can hear anything nonmusicalC. has a hearing problemD. lacks a complex hearing system67. In the last paragraph, Margaret expressed her wish that ______.A. her problem with music had been diagnosed earlierB. she were seventeen years old rather than seventyC. her problem could be easily explainedD. she were able to meet other amusics68.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concerned with?A. Amusics‟ strange behaviours.B. Some people’s inability to enjoy music.C. Musical talent and brain structure.D.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amusics.认识、解读一些人患有所谓的“音乐盲”。
2013年上海市秋季高考理科数学一、填空题 1.计算:20lim______313n n n →∞+=+【解答】根据极限运算法则,201lim3133n n n →∞+=+.2.设m R ∈,222(1)i m m m +-+-是纯虚数,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________m =【解答】2220210m m m m ⎧+-=⇒=-⎨-≠⎩. 3.若2211x xx y y y=--,则______x y +=【解答】2220x y xy x y +=-⇒+=.4.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应边分别为a 、b 、c ,若22232330a ab b c ++-=,则角C 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解答】2222222323303a ab bc c a b ab++-=⇒=++,故11cos ,arccos 33C C π=-=-.5.设常数a R ∈,若52a x x ⎛⎫+ ⎪⎝⎭的二项展开式中7x 项的系数为10-,则______a =【解答】2515()(),2(5)71r r r r aT C x r r r x-+=--=⇒=,故15102C a a =-⇒=-.6.方程1313313x x-+=-的实数解为________ 【解答】原方程整理后变为233238034log 4x x x x -⋅-=⇒=⇒=.7.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os 1ρθ=+与cos 1ρθ=的公共点到极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解答】联立方程组得1(1)12ρρρ-=⇒=,又0ρ≥,故所求为12+. 8.盒子中装有编号为1,2,3,4,5,6,7,8,9的九个球,从中任意取出两个,则这两个球的编号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__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解答】9个数5个奇数,4个偶数,根据题意所求概率为252913118C C -=.9.设AB 是椭圆Γ的长轴,点C 在Γ上,且4CBA π∠=,若AB=4,BC =,则Γ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解答】不妨设椭圆Γ的标准方程为22214x y b +=,于是可算得(1,1)C ,得24,23b c ==. 10.设非零常数d 是等差数列12319,,,,x x x x 的公差,随机变量ξ等可能地取值12319,,,,x x x x ,则方差_______D ξ=【解答】10E x ξ=,|D d ξ=.11.若12cos cos sin sin ,sin 2sin 223x y x y x y +=+=,则sin()________x y += 【解答】1cos()2x y -=,2sin 2sin 22sin()cos()3x y x y x y +=+-=,故2s i n ()3x y +=. 12.设a 为实常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97a f x x x=++,若()1f x a ≥+对一切0x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答】(0)0f =,故011a a ≥+⇒≤-;当0x >时,2()971a f x x a x=+-≥+ 即6||8a a ≥+,又1a ≤-,故87a ≤-. 13.在x O y 平面上,将两个半圆弧22(1)1(1)x y x -+=≥和22(3)1(3)x y x -+=≥、两条直线1y =和1y =-围成的封闭图形记为D ,如图中阴影部分.记D 绕y 轴旋转一周而成的几何体为Ω,过(0,)(||1)y y ≤作Ω的水平截面,所得截面面积为48ππ,试利用祖暅原理、一个平放的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得出Ω的体积值为__________【解答】根据提示,一个半径为1,高为2π的圆柱平放,一个高为2,底面面积8π的长方体,这两个几何体与Ω放在一起,根据祖暅原理,每个平行水平面的截面面积都相等,故它们的体积相等,即Ω的体积值为221228216πππππ⋅⋅+⋅=+.14.对区间I 上有定义的函数()g x ,记(){|(),}g I y y g x x I ==∈,已知定义域为[0,3]的函数()y f x =有反函数1()y fx -=,且11([0,1))[1,2),((2,4])[0,1)f f --==,若方程()0f x x -=有解0x ,则0_____x =【解答】根据反函数定义,当[0,1)x ∈时,()(2,4]f x ∈;[1,2)x ∈时,()[0,1)f x ∈,而()y f x =的定义域为[0,3],故当[2,3x ∈时,()f x 的取值应在集合(,0)[1,2](4,)-∞⋃⋃+∞,故若00()f x x =,只有02x =.二、选择题15.设常数a R ∈,集合{|(1)()0},{|1}A x x x a B x x a =--≥=≥-,若A B 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A)(,2)-∞(B)(,2]-∞ (C)(2,)+∞(D)[2,)+∞【解答】集合A 讨论后利用数轴可知,111a a ≥⎧⎨-≤⎩或11a a a≤⎧⎨-≤⎩,解答选项为B .16.钱大姐常说“便宜没好货”,她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的()(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解答】根据等价命题,便宜⇒没好货,等价于,好货⇒不便宜,故选B .17.在数列{}n a 中,21n n a =-,若一个7行12列的矩阵的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i j i j i j a a a a a =⋅++,(1,2,,7;1,2,,12i j ==)则该矩阵元素能取到的不同数值的个数为()(A)18(B)28(C)48(D)63【解答】,21i ji j i j i j a a a a a +=⋅++=-,而2,3,,19i j += ,故不同数值个数为18个,选A .18.在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ABCDEF 中,记以A 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12345,,,,a a a a a ;以D 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12345,,,,d d d d d.若,m M 分别为()()i j k r s t a a a d d d ++⋅++ 的最小值、最大值,其中{,,}{1,2,3,4,5}i j k ⊆,{,,}{1,2,3,4,5}r s t ⊆,则,m M 满足().(A)0,0m M => (B)0,0m M <>(C)0,0m M <=(D)0,0m M <<【解答】作图知,只有0AF DE AB DC ⋅=⋅> ,其余均有0i r a d ⋅≤,故选D .三、解答题19.(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2,AD=1,A 1A=1,证明直线BC 1平行于平面DA 1C ,并求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C 11A【解答】因为ABCD-A 1B 1C 1D 1为长方体,故1111//,AB C D AB C D =,故ABC 1D 1为平行四边形,故11//BC AD ,显然B 不在平面D 1AC 上,于是直线BC 1平行于平面DA 1C ;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即为点B 到平面D 1AC 的距离设为h考虑三棱锥ABCD 1的体积,以ABC 为底面,可得111(12)1323V =⨯⨯⨯⨯= 而1ADC ∆中,11AC DC AD ==132AD C S ∆= 所以,13123233V h h =⨯⨯=⇒=,即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为23.20.(6分+8分)甲厂以x 千克/小时的速度运输生产某种产品(生产条件要求110x ≤≤),每小时可获得利润是3100(51)x x+-元.(1)要使生产该产品2小时获得的利润不低于3000元,求x 的取值范围;(2)要使生产900千克该产品获得的利润最大,问:甲厂应该选取何种生产速度?并求最大利润.【解答】(1)根据题意,33200(51)30005140x x x x+-≥⇒--≥ 又110x ≤≤,可解得310x ≤≤ (2)设利润为y 元,则4290031161100(51)910[3()]612y x x x x =⋅+-=⨯--+ 故6x =时,max 457500y =元.21.(6分+8分)已知函数()2sin()f x x ω=,其中常数0ω>; (1)若()y f x =在2[,]43ππ-上单调递增,求ω的取值范围;(2)令2ω=,将函数()y f x =的图像向左平移6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的图像,区间[,]a b (,a b R ∈且a b <)满足:()y g x =在[,]a b 上至少含有30个零点,在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a b 中,求b a -的最小值. 【解答】(1)因为0ω>,根据题意有34202432ππωωππω⎧-≥-⎪⎪⇒<≤⎨⎪≤⎪⎩(2)()2sin(2)f x x =,()2sin(2())12sin(2)163g x x x ππ=++=++ 1()0sin(2)323g x x x k πππ=⇒+=-⇒=-或7,12x k k Z ππ=-∈,即()g x 的零点相离间隔依次为3π和23π,故若()y g x =在[,]a b 上至少含有30个零点,则b a -的最小值为2431415333πππ⨯+⨯=.22.(3分+5分+8分)如图,已知曲线221:12x C y -=,曲线2:||||1C y x =+,P 是平面上一点,若存在过点P 的直线与12,C C 都有公共点,则称P 为“C 1—C 2型点”.(1)在正确证明1C 的左焦点是“C 1—C 2型点”时,要使用一条过该焦点的直线,试写出一条这样的直线的方程(不要求验证);(2)设直线y kx =与2C 有公共点,求证||1k >,进而证明原点不是“C 1—C 2型点”;(3)求证:圆2212x y +=内的点都不是“C 1—C 2型点”.【解答】:(1)C 1的左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x =C 1交于()2±,与C 2交于(1))±,故C 1的左焦点为“C 1-C 2型点”,且直线可以为x = (2)直线y kx =与C 2有交点,则(||1)||1||||1y kxk x y x =⎧⇒-=⎨=+⎩,若方程组有解,则必须||1k >; 直线y kx =与C 2有交点,则2222(12)222y kx k x x y =⎧⇒-=⎨-=⎩,若方程组有解,则必须212k < 故直线y kx =至多与曲线C 1和C 2中的一条有交点,即原点不是“C 1-C 2型点”。
201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1)﹣(6)题。
①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图象、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性特征和存在方式。
如果对中国传统的“卷轴”这一装裱方式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性特征常常是文化精神的某种映射。
②把卷轴和西方油画的装饰形式进行比较,两者的不同显而易见。
油画完成后被嵌入硬质的四边画框,意味着一种强制性的“展开..”,体现出对静态的空间的占有意识。
而中国书画所采用的卷轴形制,则自然引出一个“敛合”的结果。
敛合意味着对空间尽可能的放弃,却隐含了时间性的要求。
③卷轴提供的形制,保障了舒卷的权力和自由,而在长幅横式的卷轴作品中,舒卷过程本身就是观看活动的一个介入因素:它拒绝对全幅作即时性的呈现,而对观看范围进行必要的控制,使观看成为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具体而言,这类作品展示时,作品左侧部分随着观看的进行被陆续打开,与此同时,右侧部分则被不断收起,观看者视野所及,就是“舒”和“卷”所呈现的自然范围(约为一个手臂的长度)、这种观看方式,要求作品在展示过程中体现出“段落感”,以使观看者视野中的图象保持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不完全重复的空间,这样的段落空间是逐步呈现和不断变换的,因而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之下的空间。
这是此类卷轴作品与静态展示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别。
④考察卷轴的敛合形制,我们会进一步联想到收藏的行为,因为敛合也正是收藏的一个基本动作。
卷轴所支持的敛合形制,可使作品避免因长期暴露在空气和光线中而受到损伤,也暗示了对作品时间性要求的尽力满足。
⑤敛合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还可能是对观看者进行挑选的一种方式。
卷轴的形制所隐含的既不是无条件的展示,也不是全然不允许观看,它暗示着古代士大夫艺术活动中那种“限制性”的观赏。
“更起粉墙高百尺,莫令门外俗人看”,宋人孙少述这两句诗对理解这个问题或许有点帮助。
2013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2013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56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4分)计算:$\lim\limits_{n\rightarrow\infty}\frac{1}{n^2}\sum\limits_{k=1} ^{n}k\sqrt{n^2+k^2}$考点:数列的极限。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数列极限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lim\limits_{n\rightarrow\infty}\frac{1}{n^2}\sum\limits_{k=1}^{n}k\sqrt{n^2+k^2}=\lim\limits_{n\rightarrow\infty}\frac{1}{n}\sum\limits_{k=1}^{n}\frac{k}{n}\sqrt{1+\frac{k^2}{n^2}}$int_{0}^{1}x\sqrt{1+x^2}dx=\frac{2}{3}(1+\sqrt{2})$故答案为:$\frac{2}{3}(1+\sqrt{2})$。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极限的求法,属基础题。
2.(4分)设$m\in R$,$m^2+m^{-2}+(m^2-1)i$是纯虚数,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m=-2$。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纯虚数的定义可得$m^2-1=0$,$m^2-1\neq0$,由此解得实数$m$的值。
解答:$\because$复数$z=(m^2+m^{-2})+(m-1)i$为纯虚数。
therefore m^2+m^{-2}=0$,$m^2-1\neq0$,解得$m=-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得到$m^2+m^{-2}=0$,$m^2-1\neq0$,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2013高考英语上海卷及解析上海英语试卷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Section A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1.W: Can you describe what you do?M: I wash office building windows. I go high up in the basket to reach the windows.Q: What is the man’s job?A. A basketball player.B. A laundry worker.C. A window washer.D. A rock climber【答案】C. A window washer.【解析】这是一道事实细节题。
从对话中可知,男士清洗办公楼的窗户。
所以选项为C,他是个窗户清洁工。
关键词句:I wash office building windows;to reach the window.2.M: Should we go out or eat in tonight?W: I am too tired to do any cooking.Q: 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A. She is not hungry.B. She wants to cook.C. She is not tired.D. She wants to dine out.【答案】D. She wants to dine out.【解析】这是一道推理题。
贴近考生实际启发思辨能力——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特点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工作的原则是:遵循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命题的准确性和测量的科学性,体现二期课改理念,切实做到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的。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本次考试的阅读材料文风朴实,贴近学生,注重文本的思想性和启迪作用。
如《舒卷的粉墙》不只是简单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某种精神,更应是通过物质性来研究精神性,教给考生一种新眼光和新方法,这与二期课改重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五篇选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相应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机整合成为一种“正能量”的引导,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滋养。
二、阅读试题的编制今年的试卷全面均衡地设置测量目标,精心设计试题,做到题干表达清晰,要求明确,减少其他因素对考生答题及评卷的影响和干扰,以更准确地考查某测量目标。
如题21要求考生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主人公的“主要”品质,“一个”和“主要”两词的限制,使本题与以往同类试题相比,能更准确地考查考生抓住“主要”内容、加以高度概括的能力,在评卷时,也可以规避考生写很多词语、以面盖点来获得分数的应试技巧效应。
在评分标准方面,今年还为部分试题编制了评分量表,有利于评分的准确科学。
三、作文试题的设计今年的作文题目延续了上海作文近年的人文关怀和思辨特征,题目注重要求考生思考对象的厚度和深度,以期准确、深入、全面地考查考生思维素质和表达水平。
作文题目的材料和指示语放在一起能带给考生一系列问题: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现象合理吗?这样的现象在我身上是怎样体现的?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该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引发的思考并不是平面铺开的,而是线型深入的空间。
即使当考生在某一问题上立足,对他所选定问题的思考仍有线型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材料能很好完成对思维素质的考查。
而这些思考所要求的品质,紧贴考生生活。
对大部分考生而言,材料提示的现象在学习、生活中都能看到或感觉到,而对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时期的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来说,对这现象的思考也许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教学中对他们的思考进行引导,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考生的这些思考来考查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表达应用能力。
培养数学素养促进理性思维——2013年上海高考数学卷特点2013年上海高考数学卷的试题,本着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原则,着重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以倡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
试卷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考查考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整卷的计算量不大,思维量却不小,综合看来体难度适宜。
有些试题突出基本方法;有些试题融合不同的知识点;有些试题涉及概念本质;有些试题具有生活背景。
同时,试卷体现了文、理科考生在考查内容、要求以及认知能力上的区别。
尽管有些试题题干一样,但设问不同,理科试题相对侧重于抽象思维能力的考查,而文科试题则相对侧重于直观理解能力的考查。
加强基础、弱化应试教学是数学命题的出发点。
试卷中不仅有源于教材、方法基本的试题,而且还设计了一些题材新颖、有一定逻辑推理能力要求的试题,期望减少过多的重复操练,引导学生尽可能将精力放在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上,以提高数学素养。
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虽然抽象,却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试卷中既有对生产实际的数学应用,又有对实际背景的数学抽象。
希望学生在认识到数学的严谨性的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逻辑性。
在互联网时代,记忆性的知识基本可以依靠网上搜索,而理性思维则不然。
培养理性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试卷中设置了一部分试题,它们的解答不能仅仅依赖于记忆性的知识,更需要深入的分析。
试卷鼓励中学数学教学在课程标准的范围内,对一些概念的实质进行必要的分析,把一些直观的对象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鼓励考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及其关联,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材新颖广泛注重语言运用——2013年上海高考英语卷特点2013年上海高考英语卷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一、试卷选材新颖、题材广泛,关注学生的知识面2013年高考英语卷在试题的选材上力求内容新颖、题材广泛、体现时代要求。
一是题材广泛、信息量大,涉及到心理、经济、健康、新科技及社会科学诸多领域;二是体裁多样,有故事、应用文及说明文等;三是语言地道,所用语言、素材均取材于英美人真实的生活场景、报刊和书籍,使考试所用语言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的语言相一致,从而能更真实地测试出考生的语言能力。
因此,试卷有利于全面真实地测试考生的语言能力,使擅长于阅读不同题材或体裁的考生均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同时,试卷还要求学生除了课本知识以外,必须注重平时拓展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
二、试卷结构严谨、难点分布合理,体现考核的公平性今年的高考英语试卷除注意难易比例以及各语篇之间的坡度外,还特别注意了难点的分布。
除语法继续坚持“基础、常见、实用”的语言知识考核原则外,突出了语法知识在语境中的应用。
同时,把难题分散到各大题,让能力不均衡的考生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失分较多;也为在听、说、读、写方面有不同特长的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有助于实现考核的公平性原则。
三、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有利于素质教育试卷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对能力要求指向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1.词汇考核。
除了考核学生基础词汇的词义、词性外,今年的考题更加侧重考核学生在语境中对词汇的理解,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利用真实语境进行教学。
2.实用文阅读考核。
除了考核学生对文本的基本理解外,今年的考题更加注重英语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性,有利于引导教师平时适当选用各种英语题材进行阅读教学,学以致用。
3.简答题考核。
除了考核学生对基本信息的获取能力外,今年的考题更加注重检测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归纳、表述等能力。
4.汉译英考核。
除了常规考查学生的基本翻译能力(如单词拼写、词汇搭配、举行运用等)之外,如单词拼写、词汇搭配、句型运用等,今年的考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的习惯表达、尤其注重中英文表达上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引导教师平时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训练的同时,注重汉英表达差异,使英语表达更为地道。
5.写作考核。
除了一如既往考查学生准确和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外,今年的写作考题减轻了学生审题压力,注重了对学生文章的结构要求,题目既规定了要求,又不乏灵活性,给予考生充分的发挥余地。
2013年英语卷在考查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适应语言测试的趋势,也注重考核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力;通过丰富的考核内容,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发挥的平台,全卷视野开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试卷的难度总体与近几年持平,保持中等偏易。
调整结构内容注重思维能力——2013年上海高考政治卷特点2013年上海高考政治卷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词:变革与稳定。
变革主要体现为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而在紧抓热点问题、保持适中难易度和区分度以及注重能力考查等方面则秉持政治卷的一贯风格。
一、变革2013年政治试卷变革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
1.结构变革2013年政治试卷发生了比较大的结构性变革。
从考试题型看,去除了不定项选择题,试卷由单选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和论述题四个部分构成;从考查内容看,三个学段的基础型课程内容所占总分比例发生了变化,其中高一、高二年级由32%调整为35%,高三年级由26%调整为30%;从测量目标看,考查能力的权重发生了变化,其中识记能力由15%调整为5%、理解能力由20%调整为15%、分析说明能力由35%调整为50%。
2.内容变化2013年政治试卷在内容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对时事内容的考查由原来侧重识记能力改为侧重分析和评价能力,使试卷从纯粹对识记的考查演化为在此基础上,运用学科知识、原理和能力要求,分析和评价时事内容的考查;其次,论述题由政治常识改为经济常识,这一调整既适应了考纲“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展开论述的能力”的要求,又适应了对经济常识考查的社会需求;再次,各部分的题量和分值配比变化较大。
单选题的考查内容由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三部分构成,题量由去年的20题变为30题,分值也由每题2分改为3分。
此外,各部分分值配比也发生变化,除了单选题由42分调整为90分外,简答题由25分调整为32分,分析说明题由36分调整为12分,论述题由20分调整为16分。
二、稳定2013年政治卷除了上述结构和内容的变化之外,其他内容基本保持稳定。
1.紧抓热点问题。
试卷以热点问题为切入口,考查考生对学科基本知识、原理的识记、理解、分析说明、综合运用和评价能力。
从重大的时政热点看,第35题和第31题考查了发生在我国的两件大事,即党的十八大、十二届全国人大;在国际问题上,第32题从对外贸易、时代潮流和国家利益角度,要求考生回答我国加强与金砖国家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
从重大的经济热点看,“营改增”是近一年来的经济热点问题,第18题对此进行了考查;在我国成为被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的背景下,第20题考查对反倾销的理解;第26、27题分析城市废旧家电的处理问题。
从重大的社会热点看,第36题从政府和市场如何做的角度考查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第29题以物联网番茄的生长过程图示为材料,考查食品安全问题;第2题和第15题考查建设“美丽中国”,其中第2题以人民政协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视角考查政协的职能,第15题以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寻找数据资料的方式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第6题考查城市古建筑保护的方案设计;第25题考查对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认识;第5题考查对上海市推广家庭医生制度这一做法的意义的理解。
从重大的科技热点看,第13题考查了“3D”技术,第28题考查了物联网技术。
2.保持相对稳定的难度和区分度。
为了适应试卷结构和内容变革的需要,试卷对于难度有一个总体把控,即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在区分度上做了一些努力。
首先,从整体上看,不出偏题、怪题,利于考生发挥;其次,从利于考生入手的角度看,试卷的每部分实行从易到难的梯度排列。
强化史料解读引导现实关怀——2013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特点2013年上海高考历史卷在继承近年来上海历史卷命题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即注重教科书已有命题资源的挖掘;强化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构建历史知识与现实关怀的桥梁。
一、注重教科书已有命题资源的挖掘命题避免偏、怪、难题,避免使用艰深难懂的史料;依据教科书和《考试手册》,密切结合考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水平是命题的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本次命题充分挖掘教科书已有的命题资源,以平实通俗的文字表述检测考生历史学习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