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观察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10月21日观察对象:龙浦、嘉诚观察场景:娃娃家观察情景简单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我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介入并加以引导,使矛盾化解,保证了游戏活动正常开展,又不影响幼儿游戏情绪!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班级:中3班教师:蔡瑞瑞时间:区角名称:美术区观察对象:黄玮琪、林钲乐观察过程:黄玮琪和林钲乐就跑到美工区,开始进行"指印画"。
黄玮琪很熟练的用手指沾着颜料,根据作品需要运用着"平按、侧压、转压、点印"的技巧。
一会儿,白色的画纸就呈现了春天的景象。
然后用湿抹布擦干净手,再画下一景物。
在绘画过程中能将物品放回原位保持画面整洁,操作熟练。
在她一旁的林钲乐情绪高涨,操作步骤也很有序,但由林钲乐对黄玮琪难说"你会印这个小女孩的胳膊吗?帮帮我吧!" 黄玮琪(思考了一下)"给我,我会"。
"你怎么弄得?教教我吧。
" 林钲乐兴奋又带着祈求说。
"你这样就行了",黄玮琪边说边又画了一次。
"我试试吧",说着就迫不及待的手沾颜料画起来,画的没有黄玮琪快、好,但也画出了基本特征还是不错的。
活动结束音乐响起时,两人有序整理材料,(按标记收放。
)将作品整齐的摆放在站牌上,并主动洗手。
行为分析:1.孩子已具备基本的绘画技能的能力,且已学会自己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
在孩子进行思考时,教师"不参与",是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幼儿独立性与自主性、合作性的培养。
2.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行为可以说是孩子日常活动的再现,积累孩子们一定的活动技能经验,展现出她们养成的良好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幼儿区域活动的规则性。
教育策略:1.在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这样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合作意识。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五篇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1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幼儿在美工区玩橡皮泥的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今天的美工区提供了橡皮泥,让幼儿自由制作。
庞静文拿了自己的橡皮泥坐了下来,简单的玩耍之后,她发现了自己盒子里的示范纸:制作西瓜。
只见她边看着图示边开始照着样子开始制作,她先用白色、黑色、红色和绿色团成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接着把绿色和白色搓成细条,然后用红色制作西瓜果实,可是尝试了好长时间也没办法拼成功。
这是我适时进行指导,“是不是条条太长了呢?”很快,庞静文就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制作出一个非常可爱的小西瓜。
案例分析:庞静文是个个性安静的孩子,平时有事都不愿意说,特别是在活动中,喜欢一个人去完成任务。
并且,身为大班幼儿已经具备遇到困难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了,所以作为老师不能够一味地插手,直截了当地帮起解决,但可以适时地给予语言上的提示,让她更有自信地去制作。
采取措施:1.区域材料的充实。
2.老师的适时指导。
观察反思:在自主性区角游戏中,教师要关注孩子,观察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走在孩子的前面,给予适时的指导。
教师简单的言语提示去能引导孩子去大胆探索。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2片段:在今天的语言活动《看云去》开展之前,我把小静请到了身边,拉着她的小手,亲切的与其交谈.我问:“小静,喜欢上管老师的课吗?”她微笑着点点头,“管老师可喜欢小静上课时认真的样子呢,管老师一直希望能看到你举手发言,好想听小静回答问题,你愿不愿意呀?”她说:“愿意.”“恩,管老师最喜欢在课上积极动脑,大胆举手发言的孩子了,你认真听清问题,想到了什么就可以举手说,大声的告诉大家,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大胆地表达就是勇敢的好孩子,懂吗?”她点点头.在活动中,当问及:“你刚才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和“如果请你把云朵画下来,你准备怎么画?”时,小静也积极举手,终于能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大大的突破,我及时用她喜欢的图形宝宝奖励了她,她的笑容更甜美了.分析:小静是个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平时就默默无闻,多数只与固定几个幼儿交流.在教育活动中,更难见到她举手发言,有时被点到名字后,就一副害羞的样子,站着不说话.平时我也力图不断的引导她大胆回答,却多是以失败告终.指导策略1.我为她的进步感到欣慰,当然今后我也会继续持之以恒地鼓励支持王静,帮助她形成积极动脑,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相信她的自信心会在教师的一再鼓励下逐渐建立,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不同发展、表现、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支持,才能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2.借助这个实例,鼓励教育其他不敢大胆表达的孩子也要积极勇敢,参加各项活动,增强自信心.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3区域活动时间,#进入美工区区角。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表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表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表
个案活动观察记录分析区角观察个案记录表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情况
今天区角活动时,李瑞宏小朋友很快就进入了益智区,熟练的拿起了一盘积木,把积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
接着他拿了小方块积木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垒高。
过了一会儿,他把小方块积木全部都垒了起来。
他看了看桌子,发现没有了,就开始东张西望,我发现他
有点心不在焉了。
这时,我看到李瑞宏又去拿了一盘其他的玩具玩起来了……
观察分析
我在观察他是在瞎玩,还是有目的的在操作。
如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有所转移,就应及时介入,启发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继续进行建构。
措施与结果
在幼儿刚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没有进行指导。
之后当我发现孩子对于本次活动的兴趣有所减弱时,我就及时用启发性的语言进行了引导,为他寻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幼儿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6篇(1)《幼儿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者:__________________幼儿园名称:_______________区角名称: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时间段:________________观察目的: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结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项目:1.学习目标/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活动的主要学习目标或者培养的技能。
2.活动环境:区角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该区角的摆设、物品和工具的布置情况。
环境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该区角的安全性、卫生状况和幼儿使用物品的安全性。
3.幼儿参与情况:幼儿数量:__________________幼儿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幼儿对该活动的兴趣表现。
幼儿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幼儿在该活动中的合作情况。
4.教师引导情况:教师角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教师在该活动中的角色扮演。
引导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教师在该活动中使用的引导方式和教学策略。
如果有个别指导的情况,描述教师对特定幼儿的个别指导方式和内容。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一、观察目的
本观察记录表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幼儿园各个区域的活动情况,以帮助老师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估和指导。
二、观察内容
以下是各个区域的观察内容:
1. 游戏区域
观察幼儿在游戏区域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 幼儿选择游戏玩具的方式和偏好
- 幼儿与其他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
- 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程度
- 幼儿在游戏中展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
2. 体育区域
观察幼儿在体育区域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度
- 幼儿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程度
- 幼儿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 幼儿对体育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情况等
3. 艺术区域
观察幼儿在艺术区域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 幼儿参与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的兴趣和投入度
- 幼儿对颜色、形状、纹理等艺术元素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幼儿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情况
- 幼儿展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
4. 阅读区域
观察幼儿在阅读区域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 幼儿对图书的选择和翻阅方式
- 幼儿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幼儿通过阅读活动展示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 幼儿通过阅读活动培养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等
三、观察时间和记录
观察时间:每周一次,持续观察一学期。
观察记录:请在以下表格中记录每个区域的观察情况。
四、评估和指导
根据观察记录,老师可以针对每个幼儿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帮助老师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注意:以上观察记录仅作为参考,具体内容和观察指标可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刘玉婷、张欣怡
班级:小班
观察区域:建构区
观察者:苏瑞玲
过程描述:
下午,又到了进建构室游戏的时间了,在老师简单地说了几句话,提了几个要求之后,孩子们高兴地向着自己喜欢的积木奔过去了。
吴子奥和王晟宇两个人在大的泡沫积木前开始把地上的积木抢到自己的面前。
王晟宇把积木一个一个长的、短的垒高了,倒下来了继续垒。
吴子奥把拿到的积木随意的放在一边,找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积木斜边放在地上,然后再放上一个长方体积木,人就往这两个积木上一坐,两脚分开就像平时骑木马一样,把两个积木往前移。
一会儿撞到地上的积木,一会儿,王晟宇搭的“高楼”又被撞塌了。
王晟宇急的对着吴子奥直嚷:“不要撞我的积木呀。
”我走过去一瞧,先表扬了吴子奥的“木马”,然后说:“木马”可要遵守交通规则呢,不然可要被交警拦住罚款了呢。
听了我的话,吴子奥说:“我没地方走啊。
”王晟宇抢着说:“你可以往这边空的地方走呀。
”
分析孩子对积木的兴趣非常感兴趣,特别是看到和平时在桌上搭建的小积木不同的大型泡沫积木,孩子们总是喜欢先抢着在自己边上放许多,孩子的独占心理比较强。
在游戏中,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不会寻找适当的位置进行游戏,从而影响了其他同伴的正
常游戏,产生了矛盾。
教师适时的介入,及时引导孩子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都很积极。
改进措施:
1、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巩固幼儿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意识,鼓励幼儿有谦让精神,教师适时表扬鼓励。
2、交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方法,让幼儿明白有问题时可以大家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1. 填表日期:[日期]2. 观察区域:[区域名称]3. 观察者:[姓名]4. 观察时间:[具体时间段]5. 观察内容:本次观察主要关注幼儿园的某个区域活动情况,记录幼儿在该区域的活动表现,包括幼儿的行为特点、合作能力、学习兴趣等。
下面是本次观察记录的具体内容:5.1 幼儿园区域:描述该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包括设施、装饰、材料等。
5.2 幼儿的行为观察:记录幼儿在该区域活动时的行为表现,包括以下方面:•基本动作:观察幼儿在该区域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等。
•探索和观察:观察幼儿在该区域的探索欲望和观察能力,是否主动观察材料、环境等。
•创造力和想象力:观察幼儿在该区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如玩具组合、自主游戏等。
•互动和合作:观察幼儿在该区域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和合作情况,是否与他人分享、交流合作等。
5.3 学习兴趣:观察幼儿在该区域的学习兴趣,包括以下方面:•游戏选择:记录幼儿在该区域选择的游戏或活动内容,观察其对不同游戏的兴趣程度。
•持续时间:观察幼儿在该区域的活动持续时间,判断对某种活动的喜爱程度。
•专注度:观察幼儿在不同活动中的专注程度,是否能持续关注并参与其中。
•学习动力:观察幼儿在该区域的学习动力,是否愿意主动探索、尝试新事物。
6. 观察结果和分析:根据观察所得,对幼儿的行为特点、合作能力、学习兴趣等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
包括以下内容:6.1 幼儿的行为特点:根据观察,总结出幼儿在该区域活动时的行为特点,如活跃程度、脾气表现、安静或外向等。
6.2 合作能力:根据观察,分析幼儿在该区域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和合作情况,包括合作意识、分享精神、帮助他人等。
6.3 学习兴趣:根据观察,分析幼儿在该区域的学习兴趣,包括对不同游戏或活动的兴趣程度、专注度和持续时间等。
7.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建议:根据观察结果和分析,提出对该区域活动的改进和优化建议,包括以下方面:•设施和装饰:针对区域的设施和装饰,提出改进或增加新的元素的建议。
活动区域观察记录表大班标题:大班活动区域观察记录表日期:XXXX年XX月XX日观察者:XXX被观察对象:大班幼儿(共30名)观察时间:上午9:00-10:30观察地点:幼儿园活动区域一、观察目的本次观察旨在了解大班幼儿在活动区域的行为表现,包括社交互动、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以便为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观察记录1. 社交互动:在活动区域,大部分幼儿都能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共同玩耍。
其中,10名幼儿表现出较强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5名幼儿较为内向,需要鼓励其参与集体活动。
2. 创造力:在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20名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创造力,能够独立完成作品;5名幼儿需要引导才能发挥创造力;另外5名幼儿对这类活动不感兴趣,需要尝试其他方式激发其兴趣。
3.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困难时,如拼图、搭建积木等,15名幼儿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0名幼儿需要他人协助;5名幼儿容易放弃,需要鼓励其坚持尝试。
三、分析评价根据观察记录,大部分幼儿在活动区域的表现积极,具备一定的社交互动、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指导:1. 对于领导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给予更多机会发挥组织能力,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2. 对于内向的幼儿,可以通过个别交流、鼓励参与等方式提高其自信心;3. 对于创造力较低的幼儿,可以提供更多创意素材,引导其发挥想象力;4. 对于容易放弃的幼儿,可以设置适当难度的任务,鼓励其挑战自我,培养毅力。
四、总结与建议通过观察记录表,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在活动区域的表现,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建议定期对幼儿进行活动区域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区域: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观察对象:中班幼儿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水平,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建构区观察记录在建构区,几个小朋友正在用积木搭建“城堡”。
小明和小红合作得非常默契,他们先商量好城堡的大致结构,然后分工搭建。
小明负责搭建城墙,他认真地挑选着积木,一块一块地拼接起来,动作熟练而专注。
小红则负责搭建城堡的塔楼,她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搭建方法,最终找到了一种最稳固的方式。
在搭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城墙的高度不够,无法支撑塔楼。
小明思考了一会儿,提出可以在城墙下面再增加一层积木。
经过尝试,这个方法果然奏效,他们的城堡越来越壮观。
然而,旁边的小刚却显得有些孤单和无助。
他一直在独自搭建,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计划,积木总是倒塌,他的情绪也逐渐变得低落。
这时,老师走过去,引导小刚先观察其他小朋友的搭建方法,再和他一起讨论如何制定搭建计划。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刚重新开始,逐渐找到了搭建的乐趣。
观察分析:小明和小红在合作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他们能够明确分工,共同解决问题,这表明他们在社会交往和问题解决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小刚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了挫折感,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他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老师的适时介入和引导,帮助小刚学会了观察和思考,提高了他的问题解决能力。
建议:1、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小明和小红分享他们的合作经验,鼓励其他幼儿学习合作。
2、为小刚提供更多的搭建练习机会,帮助他积累经验,提高搭建技能。
3、在建构区投放一些搭建示例或图片,启发幼儿的创意和思路。
美工区观察记录美工区里,小朋友们正在用彩纸、剪刀和胶水制作手工。
小花选择了制作一只蝴蝶,她先用彩纸剪出了蝴蝶的翅膀形状,然后用胶水仔细地粘贴起来。
在装饰翅膀的环节,她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用彩色笔在翅膀上画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中重要的自主学习和游戏活动形式,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进行本次观察记录。
二、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2、了解幼儿在不同区域中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3、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认知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观察时间具体时间四、观察地点中班教室的各个区域,包括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图书区和角色扮演区。
五、观察对象中班全体幼儿六、观察内容及分析(一)建构区1、观察情况在建构区,几个幼儿正在用积木搭建城堡。
_____小朋友一开始独自搭建,但很快就发现自己无法完成复杂的结构,于是主动向旁边的_____求助:“我们一起搭好不好?”_____欣然答应,两人开始合作。
他们一边交流想法,一边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最终成功搭建出了一座漂亮的城堡。
2、分析在建构活动中,幼儿能够主动寻求合作,并且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体现了他们在社会交往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良好发展。
同时,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搭建方法,也锻炼了他们的空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工区1、观察情况美工区的_____小朋友选择了绘画活动。
她一开始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然后在太阳下面画了一些小花和小草。
接着,她又开始给画面上色,在选择颜色时,她犹豫了一会儿,最终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粉色和绿色。
完成作品后,她自豪地向旁边的小伙伴展示,并讲述自己画中的故事。
2、分析从_____小朋友的绘画过程可以看出,她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选择颜色时的犹豫,反映出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决定。
向小伙伴展示作品并讲述故事,也锻炼了她的语言表达和分享能力。
(三)益智区1、观察情况益智区的_____和_____正在玩拼图游戏。
他们先观察了拼图的整体图案,然后开始从边缘部分入手。
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摘要:一、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定义与作用1.定义: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是对学生在生活区域内活动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2.作用:帮助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二、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内容1.基本信息:学生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2.活动时间:观察记录的时间范围。
3.活动地点:生活区域的活动场所。
4.活动内容:学生在生活区域内的具体活动。
5.行为表现: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
6.评价与建议: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的使用方法1.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时间、地点和内容。
2.实施观察:观察员在指定时间和地点进行观察,记录学生在生活区域的活动情况。
3.记录数据:将观察到的学生行为表现详细记录在表格中。
4.数据分析: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和需求。
5.提出建议:根据分析结果,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四、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的意义1.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2.发现学生的行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3.评估教育效果,调整教育策略。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正文: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在生活区域内的活动情况,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定义、内容、使用方法及其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定义与作用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是对学生在生活区域内活动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这种记录表,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生活区域内的活动,了解他们的作息规律、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二、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内容生活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中班建构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班级:中班
活动区域:建构区
观察对象:XXX
性别:男
年龄:4岁
观察目标:
1.观察幼儿在建构区活动中是否能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2.观察幼儿在建构过程中是否有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按照搭建要求进行操作,并注意安全问题。
观察记录:
1.幼儿进入建构区后,迅速选择了一些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积木,并开始搭
建。
2.在搭建过程中,XXX主动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共同完成一个大型建
筑。
3.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展现出了很好的创新思维,他们使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
建出了一个独特的建筑,该建筑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创意性。
4.在搭建过程中,XXX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他告诉其他小朋友不要把积木放在
嘴里,避免误吞导致危险。
5.最后,幼儿们的作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伴的赞赏,XXX表现出了自豪和
满足的表情。
观察结论: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XXX在建构区活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他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作品,同时也展现出了很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XXX 还特别注意安全问题,这表明他在活动中具备了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体来说,XXX在建构区活动中表现优秀,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