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温度,热量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15.59 KB
- 文档页数:2
温度\内能\热量辨析作者:王秀勤来源:《新课程·中学》2011年第02期温度、内能和热量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而由于三个概念比较抽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讲述得不够深入,致使同学们在认知上常常存在偏差。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认清三个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温度温度的概念起源于人们对物体冷热的感觉,它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物体温度的高低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情况密切相关: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所以,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中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量,含统计意义。
温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物体所处状态的状态量。
对温度只能说“是多少”“升高多少”“降低多少”。
二、内能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物体温度变化时,内部分子运动的速度大小也发生变化,所以分子的动能发生变化,内能也会变化。
另外,物体状态、体积变化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弱也会改变,分子势能发生变化,从而使物体的内能变化。
所以,物体内能大小是由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来决定的。
温度越高,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同样,一个物体的状态改变了,它的内能也会随之改变。
而且,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的,因此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永远不会为零。
内能通常也叫热能。
从物理意义来说,内能也是物体的一个状态量。
对内能只能说“有”“大”“小”“增大”“减小”。
三、热量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由此可见,热量是过程量,它总是伴随着热传递的过程。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量有关。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是错误的。
内能、比热容辅导一、对知识的理解(一)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引起温度的变化。
物体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吸收或放出了热量;物体吸热或放热,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变化,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二)对公式Q = c m△t的理解1、当c 、m一定时,Q与△t成比。
2、当c 、△t一定时,Q与m成比。
3、当m 、△t一定时,Q与c成比。
4、当Q 、△t一定时,m与c成比。
5、当Q、m一定时,△t与c成比。
6、当Q 、c一定时,m与△t成比强调:c是物质的比热容,只与物质的有关,而与Q、m、△t 。
计算物体吸放热时要注意:△t是物体温度的,而不是物体的温度。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的理解1、热传递的实质是。
并且两物体存在。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与的转化。
并且两物体存在。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能转化为能;典型例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能转化为能;典型例子。
二、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某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散热器中水的质量为5kg,水的温度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是J.2、冬天手冷时,人们总喜欢双手搓几下就感觉暖和,这是利用使手的内能增加.3、质量为80kg的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排汗0.7kg,假如汗水均从身上蒸发掉而没有流掉,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约℃,内能改变了J.人体主要成分是水,可认为人的比热容和水的相等,每千克汗水汽化所需吸收的热量为2.4×106J.4、摩擦生热的过程实质上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5.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这是由于做功,使锯条的内能,温度。
6、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会,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内能会。
内能热量温度关系辨析一.从概念上分析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量:是指物体之间存在温差,使物体之间的能量产生传递,所以说热量是一种过程量,所以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不可以说“含有”“具有”.而该传递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二.辨析区别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联系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2.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3.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液体沸腾时,温度的不变,内能增加.还有外界对物体做功.4.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5.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6.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练习.判断.1、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热量.( )2、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4、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它的温度就会升高.( )5、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解析1.×.因为物体温度升高,除了热传递,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2..×.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内能增加,温度不变.3.√.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4.×.晶体熔化现象.5.×.液体沸腾,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6.×.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增加.。
物理中温度、内能和热量关系探讨概要: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
其中,内能和温度是状态量;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增加”等词来描述,常用“吸收”或“放出”来搭配。
要解决有关这三者的中考题,还要掌握热传递的概念、内能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所以这里题得分率不高。
解决这类题,明确三个物理量的概念是关键,还要辨析其物理意义才能突破。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从概念可以看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转移的那部分内能。
内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高温物体减少的内能叫放出的热量,低温物体增加的内能叫吸收的热量。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具有”或者“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够说“增加”或者“减少”多少热量,通常表达为“吸收”或者“放出”多少热量。
一、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辨析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其含义。
1.内能和温度的辨析物体温度变化,内能一定会变化。
上述可知,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大(或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或减少),因此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或减少)。
所以,物体温度变化时,分子的动能就会发生变化,物体的内能就会变化。
物体的内能变化,温度不一定变化。
根据内能的概念可知,内能受质量、温度和体积以及状态因素影响,所以物体的内能变化,其他影响因素变化引起的,而温度并没有变化。
例如,晶体的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于要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内能不断增加;晶体的凝固过程,由于不断向外界放出热量,所以内能减小,而温度保持不变。
2.内能和热量的辨析首先,内能是一个状态量,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其次,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那部分内能,热传递过程中改变物体内能,即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
热量跟温度的关系:物体吸热(或放热),不一定引起温度变化。
因为只有两物体间
有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发生内能转移,内能变化的多少叫热量。
用公式计算,热量跟
物质的质量、比热、变化的温度有关,跟初温和末温无关。
在物态变化时,如晶体熔化或
凝固,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要吸收或放出热量。
物体温度变化,不一定吸热或放热。
因为发生改变物体内能存有两种方法:热传递过程,必须稀释或释出热量,温度变化,内能变化;作功发生改变物体内能,不须要稀释或释出热量。
初中物理:温度、内能和热量解读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说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少同学都觉得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确实如此,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密切相关,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因而不少同学对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总是感到模糊不清,不易掌握.1.三者的概念区别(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说“升高”、“不变”或“降低”,但温度不能传递,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2)热量: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总是伴随着热传递而出现,是一个过程量,因而热量是与热传递过程相联系的物理量,若没有热传递的发生,就谈不上热量,故也就不能说一个物体“有多少”或“含有多少”热量,而只能说“吸收了”或“放出了”多少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J).(3)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是能的一种形式,从宏观看,物体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从微观看,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总的来说,当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2.三者的辨证关系要揭示三者的辨证关系,可用两个“一定”和四个“不一定”来对它们进行总结.(1)两个“一定”①物体的温度变化,其内能一定变化.因为物体的温度改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也随之改变,故内能也会改变.所以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加(减少).②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改变.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就是发生了热传递.而热传递则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在不考虑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少.(2)四个“不一定”①物体内能改变,其温度不一定改变.晶体在熔化(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过程中必须吸收(或放出)热量,晶体由于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其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晶体物质在熔化(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过程中温度却是不变的.但非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物体内能改变,其温度不一定改变.②物体内能改变,不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物体内能的改变除了吸收或放出热量(即热传递)这种途径之外,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③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不一定引起温度变化.晶体在熔化(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过程中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的,但其温度却是不变的.④物体的温度改变,不一定是吸收或放出热量.做功也是改变物体的温度(内能)途径之一,因而物体的温度改变不一定是由吸收或放出热量所致.3.三者的联系热量、温度和内能三者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热”有关,日常生活中的“热”不但可表示温度,还可表示热量和内能.例如:“今天气很热”中的“热”是表示温度;“蒸发吸热”中的“热”是表示热量;而“摩擦会生热”中的“热”则是表示内能.在这三个量中,温度与内能是状态量,而热量则是一个过程量.例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在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解析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答案 D例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解析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A选项说法不正确;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也越大,B选项说法正确;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越大,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能说“吸收了“或”放出了”多少热量,热量不能说“含有”、“具有”.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少,可能是对外做了功,也可能是放出了热量,D选项说法不正确.答案 B。
温度热量内能关系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二、知识总结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温度、内能、热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
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3.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
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三、跨越障碍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
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正确答案:(A)、(B)、(C)。
2.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中考物理知识点: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物理知识点: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技法点拨】
正确理解温度、内能、热量的含义,温度和内能是状态量,而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伴随着热传递的产生而出现、终止后消失;物体本身并没有热量,不能说某
个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更不能说“比较”两物体热鱼的多少,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鱼.
明确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另外,内能大小还与分子个数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准确把握三者的联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与液体沸腾时,虽吸热但温度不变;反之,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不一定吸热,因为可能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相关推荐:中考物理知识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内能温度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温度和热量之间有很多相互关联的关系,它们都是可以在物体与温度、热量之间互相
影响的物理量。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很明显。
首先,让我们谈谈关于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热量是温度变化的标志,它通常描述
为热能的流动。
当同一物质的温度上升的时候,它的热量也会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因此,温度和热量之间存在着正比例的关系,从cgs单位到SI单位也是如此。
其次,温度和热量不仅是正比例关系,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某种量的等式关系。
简单来说,当温度升高时,它的热量也会相应升高,这就是热量与温度的等式关系。
它可以用如
下公式表示:$$Q=mc_p \Delta T$$ 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_p表示比容
热容,$\Delta T$表示物质的温度变化。
最后,温度和热量还有另一种关系,即温度和热量流动的关系。
当两个物体间温度差
异越大,它们之间的热量流动就会越多,例如较热的物体会向较冷的物体释放热量,反之
亦然。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之间的温度差异越大,它们之间的热量流动就会越多。
综上所述,温度和热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其中的相互关系,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它们的关系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化学反
应的基础,为人类生活和了解宇宙行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一点也受到了科学家广
泛的关注和认可。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温度、内能、热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很多同学常常理解不好,容易出错。
一、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两个不同状态间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可以说,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现阶段主要掌握与温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
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
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也可能减小(想一想为什么?)。
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对外做功多少,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多少。
(4)内能与机械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机械能是指整个物体发生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分子动能;分子间总是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总有分子势能,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即内能不可能为零。
机械能可以为零。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温度、内能、热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很多同学常常理解不好,容易出错。
一、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两个不同状态间可以比较温度的上下。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局部子的无规那么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可以说,温度是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集中表达,对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现阶段主要掌握与温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
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
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也可能减小〔想一想为什么?〕。
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二、联系:〔1〕温度与内能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
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
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2〕温度与热量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剧烈程度。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物体具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也就谈不上“热量〞。
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姓名:对温度、内能、热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1)对概念的理解.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
2.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
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
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
另外要注意的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因此我们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2)三者的关系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
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温度很低的物体没有内能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例4关于物体的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其温度就会升高(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能就增大(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热量就增加(D)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热量就越多例5 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判断题: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2、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3、3、同一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4、同一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5、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收热量()6、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7、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8、0℃的冰块内能为0J ()9、温度越高,分子内能越大()10、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11、内能较大的物体,温度一定较高()12、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13、内能越大的物体,所含热量越多()14、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16、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16、物体内能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17、温度从高温的物体向低温的物体传递()18、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一定升高()巩固练习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2、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
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梳理:1、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2、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一定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一定放出热量;3、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内能减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4、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减小,则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5、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6、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7、如果对物体做功,则物体内能一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则物体温度一定降低。
过关检测: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2、关于内能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水的内能大于1g水的内能B.0℃水比100℃水具有的热量一定少C.内能的多少决定于它吸热或放热的多少D.物体吸热或放热多少,它的内能就增加或减少多少3、关于内能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 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 0℃的冰与0℃的水内能相等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对物体做功D、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可能不升高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8、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9、关于热量、温度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10、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B.温度是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C.温度是物体所含热量多少的标志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11、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D.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1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没有内能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13、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1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5、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没有吸热和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16、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不一定增加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可能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1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1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1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热运动一定加剧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0、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内能、热量和温度
内能、热量和温度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
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一、三者之间的区别
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般用“具有、增加或减少”表示内能,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
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
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1)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2)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改变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
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3) .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物体温度变化,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变化,分子动能变化,则内能变化
(4) 物体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其他因素(质量和状态)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如:一杯50℃的水,其内能不一定比一桶10℃的水的内能大。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亮度物体内能的变化,所以他们具有相同的物理单位,都用焦耳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整个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中体现。
它是一个状态量,用“高低”表示。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内能变化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用“吸收”和“放出”表示。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晶体的熔化或凝固,液体的沸腾,气体的液化等状态变化过程中,虽有吸热或放热,但达到了熔点、凝固点、沸点,物体的温度不再变化,保持不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1.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2.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一定吸收热量;
3.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4.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5.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6.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其中①和⑥是正确的,而②、③、④、⑤都是错误的。
②的错误是,物体的温度升高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③的错误是,物体的内能增大,若是同时物体发生了物态变化(比如熔化),则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④的错误是,物体的内能增大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⑤的错误是,物体吸收热量的同时,若物体发生了物态变化(熔化),则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区别: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即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跟温度的高低、体积大小都有关系。
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因此与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不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一个物体有内能,但不能说其具有热量或者含有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只能用热量来表示;
联系:物体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
,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可以总结为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其内能就一定改变,但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概念辨析法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
方法指南:
①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②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
③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0℃的冰变成0℃的水;也不一定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⑤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⑥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