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L藏角藏棱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3
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
魔方F2L(First Two Layers)是魔方还原中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F2L的目标是将魔方上两层的四个角块和四个棱块还原到正确位置,同时完成第一层的还原。
在F2L的还原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忆一些公式和技巧,以便更快速、更高效地完成还原。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F2L公式记忆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F2L还原的基本原理。
F2L还原的关键是要将角块和棱块一次性放到正确的位置,而不是先放角块再放棱块,或者先放棱块再放角块。
因此,我们需要记忆一些公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是角块的还原。
对于每一个F2L的情况,我们可以记忆一个公式来将角块放到正确的位置。
这些公式通常是由一系列转动魔方的步骤组成,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记忆和掌握这些公式。
在实际还原中,我们可以根据角块的位置和朝向来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操作。
接下来是棱块的还原。
和角块一样,我们也可以针对不同的F2L情况记忆相应的公式来将棱块放到正确的位置。
同样地,通过反复练习,我们可以熟练地掌握这些公式,并在实际还原中灵活运用。
除了记忆公式,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提高F2L的还原速度和效率。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预先观察F2L情况,提前规划操作步骤,以减少多余的转动;我们还可以通过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速度,以便更快地进行转动操作。
总的来说,F2L的公式记忆方法是一个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提高F2L还原的速度和准确度。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F2L公式记忆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F2L的还原技巧,提高还原的效率和水平。
F2L 只有二个基本规律,学起来并不难摘自魔方吧论坛:F2L 法,是First two Layer 的英文缩写,意思是对底层的角块、中层的棱块一次性还原。
F2L 有41 种基本手法,但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寻的。
如果您掌握其精神,不背下来也能做到“立即还原”,当然,这要建立在大量的炼习的基础上,否则,速度就难以上去了。
从底角与中棱一步法中的公式规律来看,其基本方法是将相关的棱块与角块组合在一起,形成1×1×2 的组合块,再一并归位还原。
因此,找到两者相连的捷径是关键。
底角与中棱没有连成一体,不外乎三类情况,我们可以分别用下列三种方式还原:1、切位相连法:当底角与中棱处于同一层面,色面相错,旋转90°可使这两个魔方块色面相连,形成1×1×2 的组合块,再将组合块转至应归位的对应位置,见图1、2 。
2、同向相连法:当底角与中棱处于同一层面,且色面同向时,调整位置使之相连,形成1×1×2 的组合块,再将组合块转至应归位的对应位置,见图3、4 。
3、底色切位法:当底角块的底面色朝上时,有下图5-8 四种典型情形。
这四个公式虽有不同,但还原的思路是一样的:首先,对准棱块侧面颜色的位置,并将该棱块旋转至中层;再旋转顶层的底角使之与中层的棱块形成1×1×2 的组合块,并将组合块旋转归位;最后调整还原被转乱了的其他方块。
可见,底色切位法实际上是切位相连法衍生出来的方法。
因此,只要掌握了“切位相连法”、“同向相连法”,你就掌握了F2L法的精神实质,你就能轻易完成它。
但显然,底角与中棱的组合远不止上述所列情形。
如,图9、10,1×1×2 的非顺色的组合块,这种情形还有多种方位的组合。
而还原这种组合块,首先要考虑折开非顺色的组合块,最好是重新构造如切位相连法的状态。
这样可以用较少的步骤完成还原。
F2L理解
层先(初级)中的情况:基本情况:
(A) 角块底色指向两侧
棱角都在顶层
1.顶面颜色不同,已隔开距离:藏棱或藏角,顶面旋转90°
2.顶面颜色相同,已隔开距离:藏角,顶面旋转180°
3.顶面颜色不同,棱角相连:
藏角,顶面旋转180°
藏角,顶面旋转90°或者做①U’ R U’ R’②y' U R U R
①②
4.顶面颜色相同,棱角相连:藏棱,顶面旋转90°
棱块在二层,角块在顶层:先使棱角分开,
①如果角块移向了棱块左侧,藏角后顶面旋转90°同时使棱块向角块方向移动;
②如果角块移向了棱块右侧,藏角后顶层旋转180°
(B) 角块底色向上
1.棱块在二层:重复RUR’U’抽出后复原
对好棱角,抽出后复原
2.棱块在顶层
a.棱角已隔开距离:使棱块侧面的颜色与中心块对齐,向其应在位置的异侧藏棱,顶
层旋转180°合并棱角
b.棱角相连:藏角。
顶层旋转180°,转化成a中情况
(C)角块在底层
1.棱块在二层:抽角,同时棱角隔开距离,转化为A中情况
→
→
2.棱块在顶层:
(1)将角块转至顶层可以与棱块组合,直接复原
(2)将棱块侧面的颜色与中心块对齐,藏棱,同时将角块移动至顶层,顶面旋转90°使角块向远离棱块方向移动
本人水平有限,如果各位发现文中有错误,欢迎提出指正。
By Me丶随风☆
2011-1-31。
F2L四向手法case 公式备注1FR:(RU2R’U)2y'(R’U'R)FL:(L'U2LU’)2y(LUL’)BR:(R’U2RU')2y(RUR’)BL:(LU2L’U)2y'(L’U’L)做到整体转时,空槽前后换位Uy’同时做即dU’y即d'2FR:(URU'R')(FR’F'R)FL:(LULU)(LU’L’U’L’)BR:(RURU)(RU’R’U’R’)BL:(U2F’)(L2U’L2U)(L'2F)2、3棱在左右以五四运动为主棱在前基本层先法棱在后U2,180度为主3FR:(R’U'R’U')(R’URUR’)FL:(U’L’UL)(F'rUr’)BR:(U2F)(R2UR2U’)(R'2F’)BL:(L’U’L’U')(L’ULUL')4FR:(RUR’U’)(RU’U’R’U’)(RUR')FL:(L’U)(LU’)(L’U2)(LU’)(L'UL)BR:(R’U)(RU’)(R’U2)(RU’)(R'UR)BL:(LUL'U')(LU2L'U’)(LUL')4、8棱正确归位,角在正确槽但方向错误,翻白用并列格式,翻异用交叉格式,都有个2。
8FR:(RU’R’U)(RU’U’R’U)(RU’R')FL:(L’U’LU)(L'U2LU)(L'U’L) BR:(R'U'RU)(R'U2RU)(R'U’R) BL:(LU’L’U)(LU2L'U)(LU’L’)5FR:(RU’R’U')(RU’R’U)y’(R’U’R)FL:(L’ULF)(RU2R’F’)BR:R2y’(R'U'RU)y(RU’R)BL:(LU’LU)y’(RU’R’F2)5、9棱方向错误,空槽在前,交叉手法棱角分离,翻白藏角,翻同角追棱。
“攻防躲避战”F2L理解教程By---黑夜此教程主要讲述的是藏角和藏棱两个技巧。
F2L是通过藏角或藏棱以及转动U层的方式实现合并角块和棱块的目的在刚开始学F2L的时候,不要盲目地去背公式。
其实效果不大,学F2L主要是学会藏角和藏棱,F2L的公式都是离不开藏角和藏棱。
所以学会了藏角和藏棱,基本上你都学会F2L的公式了。
在学会以后,若觉得不太顺手,可以有选择性地挑选顺手公式加以优化。
好。
现在进入正题:F2L一共有3种基本情况1、角块与棱块都在顶层上,且在顶面上的颜色不同如图→它还有另外一种方向,如→2、角块与棱块都在顶层上,且在顶面上的颜色相同如图→另一种方向→3、角块与棱块都在顶层上,且角块在顶面上的颜色是底色此情况分两种①如图→另一种方向→②如图→另一种方向→这3种情况都必须先熟练的。
F2L中许多情况都是通过藏角和藏棱来转换成上述的3种基本情况。
①and②这2种是特殊情况,层先的时候都应该会了吧。
①②这两种都是应该合并好了,才需要3步就能把它插入到该槽中在把它插入到正确的槽中前,要注意不要破坏已经做好的槽。
①把合并块插入到槽中的拧法:U’F’UF (F2L的公式是可以多变的,若是觉得不顺可以修改一下)拧法示意图:②拧法:URU’R’示意图:这两种也要记好。
接着。
开始讲解藏角和藏棱。
运用藏角或藏棱时,要注意避免将做好的槽打乱。
在实际操作中,要简化F2L的情况,就离不开藏角或藏棱。
如第1种基本情况:它的另一种方向要把它转变成就要用到藏角操作:U’RUR’U其中就把角块藏到了底层去。
再通过转U层来把棱块换位然后再把角块转回来。
就转变成这种情况第2种基本情况:也是用藏角的方式来合并它操作:UF’U2 FU’开头两步把角块藏下去,再通过转动U层180度,将棱块移动到角块上面,再把角块转回来,就合并了。
操作完后:它的情况就是这种,简化成这种情况就相当简单了。
它的另一种方向:虽然是棱块位置不同了,但也一样的。
1右归顺:(RUR‵U‵)(RUR‵)2右归逆:(R U‵R‵U)(R U‵R‵)3左归顺:y‵(R‵U R U‵)(R‵UR)4左归逆:y‵(R‵U‵R U)(R‵U‵R)规律总结:三四个字母和一二个字母相反,五六个字母和一二个字母相同。
右为R开头,R‵结尾。
左为R‵开头,R结尾。
右就没有整体转,左就有y‵整体转。
顺第二个为U,逆第二个为U‵。
单棱归位:5左棱归位:(U R U‵R‵)y‵(U‵R‵U R)6右棱归位:y‵(U‵R‵U R)y(U R U‵R‵)7单棱换色:(R U‵2 R‵U)2 y‵(R‵U‵R) 基本型:8右接应型:RUR‵9左接应型:y‵(R‵U‵R)规律总结:右为R开头,R‵结尾。
左为R‵开头,R结尾。
右就没有整体转,左就有y‵整体转。
第二个字母同第一个字母的顺逆转向。
连接体型:10右连接体:U R U‵R‵11左连接体:y‵(U‵R‵U R)规律总结:右前两个顺转,后两个逆转。
左前两个逆转,后两个顺转。
右就没有整体转,左就有y‵整体转。
单角旋转:12单角顺转:(R U‵R‵U)(R U‵2)(R‵U R U‵)R‵13单角逆转:(R U R‵U‵)(R U‵2)(R‵U‵R U)R‵规律总结:单角旋转都是R开头,R‵结尾。
顺转第二个字母为U‵,逆转第二个字母为U。
红的两处是对称的,红的内部前两个字母和后两个字母顺逆转向是相反的。
单角旋转(棱色反):14角顺转:R2 y(R U R‵U‵)y‵(R‵U R‵)15角逆转:(RU‵R)y(U R U‵R‵)F216左同色(上异色):U‵(RUR‵)U(RUR‵)17右同色(上异色):U‵(R U‵R‵U)y‵(R‵U‵R)18右单角穿过(棱正确):U‵(R U‵R‵)U2(R U‵R‵)19左单角穿过(棱正确):U‵(R U‵2 R‵U)(RUR‵)20交错颜色单角穿过(棱正确):(R U R‵U‵)2(RUR‵)规律总结:左右穿过都要先U‵,交错不用最简单。
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
魔方F2L(First Two Layers)是魔方还原的第二步,也是整个还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F2L是指将魔方顶层的四个角块和四个棱块还原到正确的位置,并且使它们与中心块的颜色相匹配。
在F2L还原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忆一系列的公式,以便快速、高效地完成还原。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F2L还原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F2L还原是通过组合棱块和角块的方法来完成的,而这些组合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系列的公式。
因此,记忆这些公式是非常关键的。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种基于图像记忆的F2L公式记忆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将F2L公式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比如角块在右上角、右下角、左上角、左下角的情况,以及棱块在前面、后面、左侧、右侧的情况等。
然后,我们可以将每种情况对应的公式用图像进行联想,比如将公式的每一步与一个具体的图像进行关联,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记忆和应用这些公式。
其次,我们可以将F2L公式进行分组记忆。
将具有相似特征或者相似步骤的公式进行分组,然后分别进行记忆。
比如将所有角块在右上角的情况对应的公式进行分组,将所有棱块在前面的情况对应的公式进行分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公式。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F2L公式的记忆。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些公式,并且在实际还原过程中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应用这些公式。
可以通过模拟还原、虚拟魔方或者实际魔方进行练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还原速度和准确度。
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记忆F2L公式,比如制作记忆卡片、编写记忆笔记、制作记忆图表等。
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地进行记忆和复习,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质量。
总之,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是魔方还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记忆方法和反复练习,我们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这些公式,并且在实际还原过程中得心应手。
轻松掌握魔方CFOP之F2LF2L(first 2 layers)是CFOP里面非常重要的部分,F2L是在完成底层十字后,把底层的角块和中层的棱块合在一起进行还原,熟练掌握F2L能显著提高魔方还原的速度,进20秒的关键就在这里了。
CFOP一共有119个公式,其中F2L有41个公式(57个OLL,21个PLL),F2L的公式还是蛮多的,这41个公式也只是基本情况,还有很多非标准的情况,所以抛开死记硬背吧,本文将带你理解每个公式里蕴含的内在原理,轻松掌握F2L。
F2L简单来说,就是把某个槽位的角块和棱块组合在一起形成棱角对,一次性地完成两个块的归位,这样原本需要8次才能分别完成的角块和棱块归位变成了4组棱角对的归位,当然就提高了速度。
这里把41个公式分成10种情况来一一进行讲解,公式和图片参考了“爱魔方”网站的相关资料,其中有部分公式比较难以理解,我换成了其它便于理解的公式。
1.2.3.4.5.6.7.8.9.10.I1I2T1T2基本的四种情况已经讲完了,这四种情况必须要非常熟练地掌握,因为其它的情况最终都是要转化成这四种基本情况。
PS:可以注意到这四种基本情况里,角块和棱块都是在顶层的,因此对于各种非标情况,比如棱块在不正确的槽位时,可以先把角块和棱块形成与基本情况一样的相对位置后进行还原,最终角块和棱块会形成四种基本情况之一,在顶层进行位置调整后再还原。
R1R2U1U2V1V2Q1Q2S1S2J1J2L1L2K1K2G1G2H1H2B1B2C1C2D1D2A0N1N2M1M2E1E2F1F2A1A2by 只想慢慢懂你22.11.19。
三阶魔方F2L公式研究及记忆方法三阶魔方F2L(First Two Layers,第一层和第二层)是三阶魔方速解的关键步骤,也是很多魔方爱好者初学阶段感到困难的部分。
F2L 的目的是将第一层的四个角块和第二层的四个边块归位,使其处于正确的位置和方向。
掌握F2L的公式和记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魔方的解法速度和效率。
F2L的公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第一层的角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另一类是将第二层的边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
每类公式又分为多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操作。
1. 角块公式:R U R' U' F' U F U R U' R'记忆方法:将公式分解为多个部分,如R U R' U'、F' U F、U R U' R',然后分别记忆每个部分,将它们组合起来。
2. 边块公式:R U R' U R U' R' U' F R U R' U' R U' R' F'记忆方法:将公式分解为多个部分,如R U R' U、R U' R' U'、F R U R' U'、R U' R' F',然后分别记忆每个部分,将它们组合起来。
3. 角块边块组合公式:R U R' U' F' U F U R U' R' U R U' R' F'记忆方法:将公式分解为多个部分,如R U R' U'、F' U F、U R U' R'、U R U' R'、F',然后分别记忆每个部分,将它们组合起来。
三阶魔方F2L公式研究及记忆方法三阶魔方F2L(First Two Layers,第一层和第二层)是三阶魔方速解的关键步骤,也是很多魔方爱好者初学阶段感到困难的部分。
F2L理解记忆教程诸葛徐徐编写201406 F2L,即同时复原魔方前两层,这一步对提速起着重要作用,很多初学者跟我一样,对公式的记忆与判断非常难理解。
为了便于大家掌握F2L,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标态的41种单向手法做一下讲解。
先来研究一下,当底面十字做好后,角棱形成的1*1*2正确结合体存在的情况,如图:1 2 3 4棱角顶层结合,白色朝左棱角顶层结合,白色朝右棱在中层,角在顶层结合,白色朝上棱在中层,角在底层结合,白色朝下下面我们在此基础上,再衍生出三种情况,如图:RU后转变成1,红十字棱上来接应,RUR’归位。
F’U’后转变成2,蓝十字棱上来接应,F’U’F归位。
转变成3,棱红色在上原理一样。
设法将棱放到中层,错误卡位(将棱边色对正后朝反方向转)。
很显然,情况3、4,都可以转化为1或2(其中4指的是结合体不在正确的空槽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3因为是白色朝上,所以棱是错误卡位的,与4正好相反。
最后,我们提炼出几种常见的有用组合,如图:顶面同色:藏角顶面异色:停角顶面白色:藏棱基本情况甲甲镜像基本情况乙乙镜像基本情况丙丙镜像U R U’ R’U’ F’ U F R U R’F’ U’ F URU2R’URU’R’U2F’U’FU’F’UF 根据棱角顶面颜色,分为甲乙丙三种情况:顶面同色、顶面异色、顶面白色。
并由此引出藏角、停角、藏棱三个动作。
下面说明一下:藏角、停角、藏棱这三个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棱角分离,重新调节相对位置。
停角:就是转90度,使角由顶层转到底层。
藏角:特殊的停角,在停角的同时,必须确保角的白色不能朝下。
藏棱:特殊的停棱,就是转90度,使棱由顶层反方向转到中层,错误卡位。
停棱:就是转90度,使棱由顶层转到中层。
简单点记:棱角随便停,藏角不藏白,藏棱反方向。
另外,不管是藏(停)角还是藏(停)棱,均需注意,不能破坏已做好的槽,可通过转动上层或下两层,使角(棱)、空槽位于转动面的两侧,尽量使用R面,转变成顺手手法。
速拧魔⽅F2L观察与预判⽼司机⽼车——稳F2L是魔⽅速拧中的重要⼀步⽽观察和预判⼜是重中之重⼩编看到了⼀篇写得很不错的教学分享给⼤家建议收藏慢慢看F2L的观察与预判(本⽂全部以⽩底FR槽为例,其他槽位原理相同。
公式编号参考魔神宝典)⼀、观察F2L是CFOP中最重要的⼀步。
F快,还原速度肯定不会慢。
在进⾏F2L的过程中应以连贯为重,⼿速为轻。
所以观察能⼒的⽋缺是sub20最⼤的绊脚⽯。
要练好观察,你必须做到:1.熟悉整个魔⽅的配⾊⽅案2.⽆错盲拧41个标准case3.有⼀定空间想象能⼒1.F2L case在⾮⽬标槽位快速判断(标准公式解决⾮标⽤)P.S.运⽤标态公式解决⾮标原理——组合部分与标态相同,插⼊部分改变。
①⾓块棱块都在U层这个⼀眼就能看出来,看不出来说明你基本功还不到家。
②只有棱块在U层⑴底⾊在D⾯:层先的公式解决之。
⑵底⾊不在D⾯:通过侧⾯的颜⾊判断case,同⾊⽤转化为F2L1,3(公式编号)异⾊转化为F2L2,4再插⼊正确槽位。
例侧⾯颜⾊(圈⾥的)相同,转化为F2L3侧⾯颜⾊不同,转化为F2L2③只有⾓块在U层通过棱块⽅向判断,⽅向指棱块颜⾊的朝向,例如红绿棱——红绿为正确,绿红为错误。
例中只举出底⾊在F⾯情况,其他情况转化的原理相同。
例红绿棱块⽅向正确对应F2L16红绿棱块⽅向错误对应F2L18④⾓块棱块都不在U层转化为①,②,③解决之。
2. 排除法①找⾓块棱块时直接过滤含有顶⾊的块。
②做完⼀组之后记住,在有⼀个公共⾯的两组F都完成时⾃动过滤公共⾯,例如红绿和红蓝两组F完成后,⾃动过滤含有蓝⾊棱块。
③胆⼤敢猜,棱块⾓块都分别只可能在8个位置,这⾥没有,肯定在那⾥呗。
3. 三⾊定则的简单推导圈⾥的两个颜⾊相同证明是邻槽⾓块(= =这⼀点似乎有点废话。
囧)⼆、预判1.最后三步对块的影响⼏乎所有的标态F2L公式的结尾都可以归结为三步,即F2L1,2,3,4,⽽每组F2L不管开始的⼏步怎样,最终决定另⼀⾓块或另⼀棱块的⾊相与位置的都是这三步。
“基本情况要熟悉,棱块中层特殊记。
藏角棱顶最容易,棱顶藏棱有规律。
”——一首概括整个方法的歌诀,看完整个方法自然有所体会:)特别提示:帖子比较长,并不是方法复杂,而是我要详细地说明方法的来龙去脉,如果理解了之后,甚至只需要看我文章中红字部分标出的寥寥几行结论,就可以完成F2L,感谢各位版主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让我更有动力去完成这个帖子。
附件里有一个供大家复习的PPT,又新添加了一个针对41种F2L情况的简要解析,下载之后如果觉得还不错,别忘了支持哦,呵呵!我想很多初学者都跟我一样,熟练掌握了魔方入门玩法之后都对高级玩法跃跃欲试。
但是看到那么多复杂的公式,尤其是F2L的公式,往往望而却步。
我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进行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特别想与跟我一样徘徊在高级玩法门口的朋友分享,不要被浩繁的公式吓到,万变不离其宗,随我来:)在学习之前你需要两样东西,一是魔方,二是耐心,只要耐心地看完整个帖子,我想肯定会对你有所裨益的。
F2L公式的难点一个是公式本身比较长,不易理解,二是初始状态比较繁杂,往往我们要对着魔方在教程中找来找去,而且有的情况还是教程中某种情况的镜像,我这里讲述的过程兼顾了镜像,提醒大家每种方法都要按照镜像体会一遍。
为了讲述方便,首先要进行定义,F2L的每一步就是要把一对角块和棱块的组合还原,定义:归位角块:需要进行还原的角块。
归位棱块:与归位角块匹配的棱块。
停角位:角块上的底面颜色进行暂时停留的位置。
如附件图中所示。
行角位:角块上的底面颜色隐藏过程经过的位置。
藏角位:角块上的底面颜色隐藏的位置。
藏棱位:棱块上的侧面颜色隐藏的位置。
角结合体:归位角块与归位棱块形成的结合体。
棱结合体:底面十字四个棱块与对应的中心块形成的结合体。
好,下面我们介绍一下F2L的灵魂,也就是两种基本情况(情况甲乙),以及由灵魂情况衍生的两种情况(情况丙丁),另外还有两个动作(藏角和藏棱)。
理解F2L,首先要理解两种基本情况的还原方法,因为所有的F2L最后都要归于基本情况的还原,或者直接进行到基本情况还原过程中的某一步。
魔方高级玩法F2L公式的记忆技巧(最终5篇)第一篇:魔方高级玩法F2L公式的记忆技巧魔方高级玩法F2L公式的记忆技巧对于F2L公式的记忆方法是:“左右镜像,忽略本型”的八字方针。
“左右镜像”是指对于左右对称的情况就记一种。
所以我这里常看到L,而原著中少见;另外原著中转两层的较多(小写字母r、d 等),这里尽量回避。
“忽略本型”不是不要本型,这里是指记忆高级玩法公式之前已经掌握了这里提到的两个基本形态(简称“本型”);这两个本型不禁掌握,而且相当熟练。
本节的公式中都是通过“本型”过渡完成的,所以忽略本型后便于“抓住主要矛盾”。
1、两个基本型:a、底角与中棱同色相连接型(后面简称“相接”或“接”,动词用“接站”)(U R U' R');b、底角与中棱异色错位呼应型(后面简称“呼应”或“应”)R')(R U 对于的情况,原著公式为:y'(U' R' U R)。
而我用y (U'L‘UL),使用“左右镜像”就不用记了。
后面对于左右对称的情况,这里只介绍一种。
2、阶层型:它是普通玩法第三步的情况(即底角已归为),其实它是基本型的组合应用。
(U' F' U F)(U R U' R')或(R' U' R' U')(R' U)(R U R)前两型在普通玩法中常见,不是本篇的讨论重点。
3、底角在顶层,朝向侧面型:口诀:上走迎头,远角接应。
注:同色(在一面)为远接,异色为近应。
应用:先迎着底角底色的方向在上层旋转(下例中底角底色都朝前,所以用U',若朝右则用U);推至下一步竖面的远角,转竖面使底角下底;旋转上层,回转竖面,使其成为基本型的一种(使用注释的原则)。
适应种类:这个型适应的种类较多(05、06、07、08、09、10、15、16、17、18、21、23,注:括号中的数字是指原公式对应的号码,以下同。
6种F2L的快速技巧1.排除法。
很多初学者再完成了一组F2L后就到处找下一组F2L,其实如果你完成了一组F2L后,你就不需要看该组所在的位置了,而去看上面和其他空挡。
例如,你完成了BL的一组F2L后,你就不需要看BL那部分了,你要看上面和FR,FL,BR这几个位置。
如果你完成了BL和BR 的两组F2L后你就可以只看正面和上面就能找到FR和FL这两组F2L了。
2.棱块定公式方向。
如图所示的魔方,只要蓝红色的棱块在中层4个位置上是图中的情况,那么不管蓝红白角块的位置和颜色朝向就可判断出:只需要转动LRU这三个面就能完成FR的这组F2L。
如果棱块不是在中层4个位置上的情况,那就需要转F面或换向来做F2L。
如果蓝红色的棱块在顶层4个位置是图中的情况,那需要通过正面的颜色来判断。
下图举个例子:如图所示棱块的蓝色朝上,当蓝色或绿色为正面时,那可以判定当BL,BR,FL为空挡或是没有任何空挡时,只需转动LUR面就能做F2L。
BL为空挡:RULUL’U2R’BR为空挡:U’R’URU’RUR’FL为空挡:UL’ULURUR’没有任何空挡:RU’RU2R2U’R2U’R2当红色或橙色为正面时,上面的情况就需要整体转动魔方来做F2L了,蓝红色的棱块在顶层4个位置的情况的判断规律是:当棱块朝上的颜色和正面的颜色一致或是对面色时(如蓝绿色相对,红橙色相对),那就可以只转LUR来完成F2L,反之则不然。
你可以参考我写的文章:。
来练习判断技巧,再举1个实际还原魔方的例子。
打乱步骤:B' L D B U2 B2 R B F D' L' B2 F'如图。
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把不换向的定义为A,换向的定义为B。
观察后发现除了蓝红色棱块是A以外,其余3个棱块都是B,如果做其余3个B的话,那么原来的A会变成B这显然浪费了时间,所以先做A,具体步骤:FR:LUL’RU’R’当做完FR后你会发现原来的3个B没有发生变化,这时只要随便做一个Y或Y’那这3个B都会变成A,这意味整个F2L中只换了一次方向。
在理解F2L 的过程中,对藏棱藏角有些心得,想把这些东西写出来,一是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整理,更好的理解,毕竟本人是个才学了几天,还没进1分钟的菜菜菜鸟,二也是给那些仍在与F2L 拼搏的人一条思路,集思广益嘛。
理解的F2L 毕竟和公式流有些不同,有些解法不是最优解,也不一定顺手,但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还是很强大的,本人才疏学浅,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By-----逝去的骑马人 F2L 中 我一般是把相应的角块和棱块转动到上层,通过藏棱藏角的方法来还原
下面讨论的情况都是把角块已经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了(也就是除底色外,其余2色所对应的面之间) 本人一般把情况归为两大类,即【1】棱块和角块连在一块 【2】棱块和角块分开,而每种情况中又分为三小类(1)棱块角块的顶面颜色一致 (2)棱块角块的顶面颜色不一致 (3)底色在顶面 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情况讨论
【1】棱块和角块连在一块
(1)棱块角块的顶面颜色一致
这里要排除两种特殊情况,就是顶面颜色一致,侧面颜色也一致
这两种情况可以使用公式U R U' R'(U' F' U F ) 直接归入槽中
下面讨论的是普通情况
这种情况一般使用藏棱 我是这样判断藏棱的方向的 旋转角块和棱块所在的那层,旋转后
保持角块在棱块上方就行,也就是朝棱块那边转,然后再把角块转到左上角(UBL 角),两种情况角块都是放在这个角,然后把棱块转回来(怎么转过去的就怎么转回来),把角块调整到正确的位置,这样就转化为一种比较简单的情形 类似
或 这种情况比较简单,我称之为基本情形,应该都知道
怎么做了(就是直接转过去,然后就转换为上面的特殊情形了)
(2)棱块角块的顶面颜色不一致
这种情况下用藏角,目的是为了把角块和棱块分开,我们以角块顺着棱块的方向转动顶层,比如说左图是U,右图是U',然后把角藏下去,左图是FLD(不知道专业术语是不是这么叫,随便啦,明白意思就行),右图是BRD
下面我说下这个棱块应该停留的位置,我是这么进行理解和记忆的,首先观察底色的朝向,
①若是底色朝前,棱块应该和角块藏角的位置前后相对,拿左图来说,
角块藏角的位置是FLD,我们只考虑角块棱块的前后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这个角块在前面,那么棱块就应该放到后面去,然后把角块转回来(藏角的逆操作),然后就转换为上面所说过的基本情形。
②若底色朝右,棱块所停得位置应该和角块左右相对,也就是说底色
向前是考虑前后,向右时考虑左右,我觉得还是很好记的,以右图为例,角块藏角位置是BRD,只考虑左右关系,所以棱块应该放在左面,把角块转回来,转换为我们所熟知的基本情形。
说上面这个主要是为了能快速放对棱块的位置,我开始的时候就是老找不到位置,很浪费时间,这种相对应的关系应该很方便记忆
(3)角块底色在顶面
这种情况用藏棱,这其中有些区分,就是棱块侧面颜色是否和中心块一致,下面得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不一致时:有点类似(1)中所用的步骤,把棱藏下去,然后把角块转离藏棱时所在的这个
旋转面,然后把棱转回来,这样就会转变成第二大类的第一种情况(角块和棱块不在一块时,角块棱块顶面颜色一致,接下来会介绍)
②一致时:把棱转下去(藏棱)然后转动顶层,角块所停得位置还是开始所介
绍的那种左右前后相对应,藏棱时往左转的,角块就放右边,藏棱时往后转的。
角块就放前面(注意角块不能放在藏棱时所转动的那个旋转面上,要不棱块转回来时会破坏角块的位置),把棱块转回来,就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基本情形了
【2】角块和棱块不在一块时
(1)角块和棱块顶面颜色一致
这种情况使用藏角,藏角的方向和底色朝向有关,底色朝前时,向后藏角(BRD),底色朝右时,向左藏角(FLD),先旋转顶层,将角块转到要藏角位的正上方,然后具体情况来进行F’或R将角块藏下去,接着处理棱块位置,把棱块放在靠近角块的位置,但不要在角块的旋转面上,然后将角块转回来,棱块和角块就组合到一块了,接下来就是很简单的情形,上面已经介绍过了,我就不多说了(2)角块和棱块颜色不一致
这两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基本情形,无需再进行藏角和藏棱,我们就是要把下列这两种情况转换为这种基本情况
这两种情况无论向哪边藏角都行,就是棱块的位置要和你藏角的方向相反,藏角的方法和上面说的一样。
(3)角块底色在顶面
藏棱:将棱块的侧面颜色对齐所对应的中心块,将棱块转下去(不是往空槽转),再将角块转
到棱块上面,这样角块和棱块就组合到一块了,接着把角块和棱块同时转上来,变成我们熟悉的
情况了
想说的基本就这些了,我用藏角藏棱的时候基本都是把不处于顶层的角
块和棱块转上来在进行处理,其实有很多情况都可以藏角到空槽位了,大家自己理解摸索下吧,有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