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说课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775.00 KB
- 文档页数:12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看了佛洛依德的这本著作,还未全部看完,一个好的哲学家总会与读者产生许多共鸣,疏漏之处还请海涵。
我的理解是由于人的精神状态较弱时另一种精神意念的入侵导致梦的形成的,即是人在入睡时,精神等同其他身体器官一样都需要休息,但由于精神状态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它的深浅状态在于我们自身器官的休息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梦境的形成是由于我们自身某些精神思想还未完全消灭,甚至可以说就是在我们睡眠的时候精神状态都是时刻存在的,但是这种精神状态不像我们清醒的时候那么强烈,它可以抗拒其他一些精神意念的入侵,而在我们进入睡眠状态的时候这种精神状态开始消弱,这个时刻其他隐藏我们心中的精神意念开始入侵我们的精神状态,这些精神状态可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某些强烈意愿,他们在这个时刻占据了我们精神的主导。
但是由于我们本身自身原有的精神状态依旧存在,所以我们在梦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自己有两种精神状态,一种就是自身梦境存在的精神意念,而另外一种就是我们自身的精神状态,所以我们做梦的时候才会时常感觉自身所处的状态真真假假,无法叛变,这正是因为有两种精神状态的存在,才导致了我们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一种精神状态才是真实的.书中佛洛依德曾经举了几个例子来试图解析梦的含义,他的方法是将整个梦境回忆还原,然后通过对每个细节,每个人物逐一的分析来试图揭开梦的真实含义,但是在我看来我认为这样的方法依旧是有欠妥的地方,首先就是梦的回忆还原这个在我个人看来就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梦的深刻程度不一而同,它们的还原根本不能像佛洛依德所说的那么详细,甚至到每个人说了什么话,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梦境是无法完全还原的。
我们所记得的最多只能是梦境的大致,而很难出现一个完整体,为什么会出现梦境无法完全还原的现象,我起初认为是我们个人入眠的深浅程度所影响的,我现在无法确定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因为入眠的深浅程度很难有测量的标准,所以我现在认为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入眠做梦的两种精神状态下的相互干扰所导致的,首先在入眠时,我们已经是处于休息状态了,包括大脑在内,因此这个时候我们的记忆能力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在由于有两种精神状态的控制下,我们就更无法集中注意到梦的内容了。
通过《梦的解析》了解潜意识与心理疾病引言《梦的解析》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书深入探讨了梦境及其背后的隐藏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梦的解析》的分析,探讨如何从中了解潜意识,并以此了解心理疾病。
什么是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人类具有一个无意识的部分,即潜意识。
这个部分存储着我们不自觉且通常无法察觉的欲望、冲动和情感。
通过分析梦境,我们可以揭示并理解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或压抑的内在冲突。
梦境和心理疾病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内心深处存在着各种欲望和压抑情感,在个体无法直接面对或表达它们时,它们会通过梦境途径进入我们的意识。
因此,通过分析梦境内容和符号可以揭示患者的内心冲突和问题,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线索。
分析梦境弗洛伊德提供了一种分析梦境的方法,即将梦境拆解成不同的符号和象征,然后探究它们背后隐藏的意义。
他特别强调对于性欲望和与之相关的符号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个体在梦中表达了哪些欲望、压抑情感以及对现实生活中事件的反应。
心理疾病与潜意识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心理疾病是由无法合理化或解决潜意识冲突引起的。
通过分析病人的梦境和从中找到隐藏在其中的象征性信息,医生可以帮助病人提取并面对他们内心深处的挑战。
这样做有助于揭示并减轻因未解决冲突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结论《梦的解析》为我们提供一种深入了解潜意识和心理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分析梦境,我们可以揭示隐藏的欲望和压抑情感,并帮助病人从中解决内心冲突。
这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和个体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是关于如何通过《梦的解析》了解潜意识与心理疾病的内容编写,旨在向读者介绍弗洛伊德梦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希望能够给读者对该主题提供一些初步的了解和启发。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与梦的解析梦作为人类的一种心理现象,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中,潜意识和梦的解析无疑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他的研究揭开了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的秘密,展现出人们梦境背后的真实含义。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表达人内心欲望和冲突的一种方式。
在他看来,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次,潜意识是意识之下的深层,隐藏了人的许多欲望和冲突。
梦便是潜意识内容的一种显现。
要解析梦的真实含义,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些方法。
首先,他强调分析梦的时候要注意梦中的细节。
因为梦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蕴含着特定的含义,只有详细分析才能找到其中的线索。
其次,弗洛伊德认为,梦的真正的含义是通过“替代”和“移位”来表达的。
所谓“替代”指的是梦中的某个对象或人物代表着内心的欲望对象,而“移位”则是指梦中的情节和人物的排列顺序不是按照现实生活的顺序出现,而是进行了一定的变换。
通过“替代”和“移位”,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得以释放。
再次,弗洛伊德还强调了梦中的符号和象征的重要性。
梦中的一些符号和象征往往背后有着深层含义,只有通过对这些符号和象征的解析,才能真正了解梦中的意义。
这也需要分析者具备一定的文化和背景知识。
弗洛伊德的梦解析理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一些人认为,弗洛伊德的解释过于主观化,没有代表性,饱含了他个人的观点和价值观。
然而,无论引发怎样的争议,弗洛伊德的梦解析理论仍然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潜意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梦的解析上,它还涉及到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面。
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的概念为人们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人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行为,为什么人的行为会受到潜意识的驱使。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也给了一些问题一个新的视角。
比如,为什么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重复一些错误的选择和行为模式?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无意识地追求着一种无法实现的梦想?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潜意识的角度来解释。
总的来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与梦的解析理论为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梦的解析梦一:梦见在吃东西,但是一颗牙齿松动了,我碰了碰它,感觉好像要掉下来了,嘴里的东西都不敢往下咽了,但是我又继续吃东西,那颗牙齿似掉非掉的感觉很难受,最后终于掉下来了,然后,我感觉好像所有的牙齿都要掉下来了,那种嘴里吃着东西,但是牙齿松动的感觉真的糟透了,于是我开始照镜子,所有牙齿都快离开我的牙龈了,最后,牙齿都掉光了。
*解析:整个梦描述的都是牙齿要掉光的感觉,有害怕,有纠结,有绝望。
弗洛伊德在《释梦》一书中明确指出,梦见掉牙齿象征家里有人去世的说法是荒谬而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象征着心理的阉割。
第一个可能是梦见掉牙来源于生理的刺激,可能是我白天的牙龈肿痛的直接反应。
第二个可能是我的人际交往存在着问题,成语“口齿伶俐”是形容一个人与人交往时非常的会说话,所以牙齿是和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有联系的,而牙齿掉了可能就象征着与人交往出现了问题。
在现实中,我也一直存在着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
第三个可能是掉牙齿象征着我想减肥。
牙齿可以咀嚼食物,而牙齿掉了意味着不能咀嚼。
肥胖和吃东西有关,而牙齿掉了说明不能多吃了,所以自然会瘦。
女孩们永远不会对自己的体重满意,我也是如此,每次照镜子都觉得自己又胖了,因此每次都下定决心要少吃东西,这可能是梦见掉光牙齿的原因之一。
第四个原因可能是原来坚定的信念有所动摇。
牙齿是我们身体最坚固的东西,心理上与它相关的有信念、传统、价值观等,所以梦见掉光牙齿可能与现实中我的某些信念动摇有关。
梦二:在餐厅吃饭,看了看决定吃粽子和包子,但是包子太贵了,我用很沙哑的声音问卖饭的师傅,多少钱,他说一共6.2,我觉得很贵,又问粽子多少钱,他说粽子2块,包子4.2,于是我只要了一个粽子,然后买了碗小米粥就去找座位,发现桌子排列的跟平常也不一样,很整齐,看上去很干净,但是仔细一看,座位上都是别人撒的小米粥,我找了很长时间的座位,最后小心翼翼的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了,然后同学A和很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B来了,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吃完准备要离开时,A发现自己坐在一个很脏的座位上,裤子都脏了,于是我们三个嫌弃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1、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而)达成。
2、“心理症焦虑”均起源于性生活,而且多为其原欲由正常的对象转移而无所发泄。
也就是说:“焦虑之梦”的内容多与性有关,也就是这种内容中所附的“性欲”转化而产生“焦虑”。
3、梦的材料:(1)梦总是以最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为内容。
(2)梦选择材料的原则完全迥异于醒觉状态的原则,而专门找一些不重要的次要的被轻视的小事。
(3)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印象所左右,而往往把那段日子的细节,那些在醒觉时绝对记不起来的小事重翻旧账地搬出来。
4、梦的来源:(1)一种最近发生而且在精神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而直接表现于梦中。
(2)几个最近发生而且有意义的事实,于梦中凝合成一个整体。
(3)一个或数个最近而具有意义的事情,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印象来表现。
(4)一个对做梦者本身甚具意义的经验(经过回忆及一连串的思潮),而经常在梦中以另一最近发生但无甚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
5、当一女性梦到摔下来,多半是有“性”的意味在里头——变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
6、每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经验有关。
梦很可能是一个愿望的达成隐蔽了另一愿望的达成,需要经过最后层次分析,才能找出那最早时期的某种愿望的达成。
7、在所有后来变成为心理症的病人,父母多半在其孩提时代的心理占有很主要的角色。
对双亲中之一产生深爱而对另一方深恨形成了开始于童年的永久性的心理冲动,同时也很重要地形成了日后心理症的来源。
8、很可能我们早就注定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而第一个个仇恨暴力的对象却是自己的父亲。
9、梦的象征:(1)皇帝和皇后通常是代表梦者的双亲,而王子和公主则代表梦者本人。
伟人和父亲都被赋予同样的高度权威性;(2)所有的长的物体——如木棍、树干及雨伞(打开时则形容竖阳)、指甲挫(和其擦上擦下之动作有关)及用来开门的钥匙等也许代表男性性器官,那些长而锋利的武器如刀,匕首和矛亦是一样。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导读引言: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梦的解析理论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并探讨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第一章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的基本概念1.1 梦的本质和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的表达方式,是人类内心深处欲望和冲突的显现。
梦具有隐藏的性质,通过解析梦境可以揭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1.2 梦的解析方法弗洛伊德提出了多种解析梦境的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梦的符号解析和梦的意义解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深入探索梦中隐含的心理活动。
第二章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的实践应用2.1 临床心理学中的梦的解析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在临床心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解析患者的梦境,心理学家可以了解患者的内心冲突和潜意识欲望,从而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2.2 梦的解析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梦的解析不仅在治疗中有用,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通过解析自己的梦境,个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欲望,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成长。
第三章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的争议与发展3.1 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的批评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有人认为梦的解析存在主观性和不可证伪性等问题,对其可靠性产生了质疑。
3.2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的发展尽管受到争议,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仍然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心理学家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拓展,使其更符合科学的要求。
结论: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为我们理解梦境和内心世界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通过解析梦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欲望,并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尽管受到一些争议,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仍然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隐意与本能: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我们的一切知识常常和意识联系着。
甚至我们能够认识无意识,也只是通过把这转换为意识的方法。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的实质在于解析特种意识的某些结构,这些结构的形成根源于无意识材料的影响。
那这些结构是什么呢?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对于无意识来说,直接通往意识和前意识的大门是封闭着的。
检查员在门槛上守卫着,然而,我们也已知道,一切被压抑的本能并没丧失其能量,所以,常常竭力冲向意识。
它们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部分采用妥协和变形的方法。
凭借这一方法,它们来蒙骗检查员的警惕性。
当然,被压抑本能的变形和伪装在无意识区域中完成。
它们一出现,就哄骗了检查员,从而进入意识。
在意识中,它们是不被发觉的。
研究者正是从这里,从意识之中发掘它们并且加以分析。
所有这些妥协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种:•1.病态结构:歇斯底里病症、呓语的思绪、恐惧症、日常生活的病态现象,如:遗忘名字、失言、笔误等。
•2.正常结构:梦境、神话、艺术创作,哲学的、社会的、乃至政治的思想等,也就是说,人的整个思想意识创作方面。
这两种结构的界限是不稳定的。
因为常常很难说明,正常结构在哪结束,病态结构又始于何方。
弗洛伊德把最主要的研究花在梦境上。
解释梦境形象的实际方法就成了整个精神分析的拿手好戏。
弗洛伊德把梦境区分为两个方面:•1.显意(manifester Inhalt),指梦境的形象。
它们一般来自最近几天的模糊印象。
我们容易回想起来,并且希望把它们告诉别人。
••2.隐意(Iatente Traumgedanken),指那些害怕意识境界,并巧妙地用显梦的形象来加以伪装的欲望。
意识常常料想不到其本质。
如何揭示这一隐意,也就是说,怎样解析梦呢?针对这一点,弗洛伊德提出了“自由联想”的方法(freie Einfalle)或者由所析梦的显象而产生的自由联想(freie Assotiationen)。
应该让自己的心理获得充分的自由,应该减弱我们意识的阻抗和批评程度:无论什么,即便是最荒诞的、乍一看和所析梦没有任何关系的思想和形象都让它进入大脑。
弗洛伊德对梦境的解释一、弗洛伊德关于梦境解释的基本理论1. 潜意识愿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愿望的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许多被压抑的愿望,这些愿望由于受到社会道德规范、伦理等因素的抑制,不能在清醒状态下得以实现。
而在睡眠状态下,意识的审查作用相对松弛,潜意识中的愿望就会通过伪装的形式出现在梦中。
例如,一个人在白天可能压抑了对某种美食的强烈渴望,因为他正在节食或者处于不适合进食该美食的场合,在梦中他可能就会梦到自己在尽情享受这种美食。
2. 梦的伪装机制- 梦的内容往往不是潜意识愿望的直接表达,而是经过了伪装。
这是因为潜意识愿望如果直接表达,会受到意识的抵制。
弗洛伊德提出了“凝缩”“移置”“象征”等梦的伪装机制。
- 凝缩:是指梦将多种潜意识的愿望或想法融合成一个单一的意象或情节。
例如,梦中的一个人物可能融合了现实生活中多个人的特征,他的外貌可能部分像A,行为方式像B,说话风格像C等。
- 移置:是指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或欲望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一个人对自己的上司有愤怒情绪,但由于害怕被解雇而不能直接表达,在梦中他可能会把这种愤怒转移到一个与上司有相似特征的动物或者虚构人物身上。
- 象征:梦会使用象征来表达潜意识内容。
例如,男性生殖器可能象征为长而尖的物体,如剑、笔等;女性生殖器可能象征为容器,如盒子、洞穴等。
这些象征不是绝对的,不同的文化和个人经历可能会有差异。
3. 梦的解析方法- 弗洛伊德强调自由联想在梦的解析中的重要性。
当梦者回忆起梦的内容后,要对梦的各个元素进行自由联想,不要有任何的限制或审查。
通过这种自由联想,梦者可以追溯到梦的元素背后隐藏的潜意识愿望。
例如,梦者梦到了一座房子,那么他就要从这座房子开始联想,想到房子的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可能与自己过去的经历、情感有什么联系,可能是小时候住过的房子,或者是与某个重要事件相关的房子。
二、对弗洛伊德梦境解释理论的评价1. 积极意义- 开创了梦的研究新领域:弗洛伊德之前,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理论。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1.梦是愿望的满足
2.梦的伪装
一个内容痛苦不堪的梦,其实可以解析它仍然是愿望的满足
梦之伪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Censorship)的作用
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而)满足
3.梦的材料与来源
(一)梦总是以最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为内容
(二)梦选择材料的原则完全迥异于醒觉状态的原则,而专门找一些不重要的次要的被轻视的小
(三)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印象左右,二往往把那段日子的细节,那些在醒觉时绝对记不起来的小事重翻旧账的搬出来
梦的来源:
(1)一种最近发生而且在精神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而直接表现于梦中
(2)几个最近发生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实,于梦中凝合成一个整体
(3)一个或数个最近而具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印象来表现
(4)一个梦者本身甚具意义的经验(经过回忆及一连串的思潮,而经常在梦中以另一种最近发生但无甚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
每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经验有关
梦的记忆所具有的三个特点:
(1)梦的内容多半以不重要的事为显意
(2.3)梦内容多选用最近的以及孩提时代的资料
肉体上的刺激:由外物引起的客观上存在的感官刺激;仅能主观觉察到的感官内在的兴奋状态;以及由内脏发出的肉体上的刺激。
梦的解析与弗洛伊德一:梦是愿望的达成梦是愿望的达成。
但在梦的状态下,心理检查机制仍发挥相当作用,使能欲望不能赤裸裸地表现自己。
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表现,以逃避检查。
二:梦的改装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能冲动(从质上说是性欲冲动)趁人睡眠时以伪装的形式骗过有所松懈的心理检查机制而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
如果说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
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
”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
公式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
为了说明这种“变相的改装”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两种科学假设:“我们须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psychicinstance)或谓倾向(ten—dency)、系统(system)、心理力量(psychicalforces),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
”同时,再作“一个合理的假设:‘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而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从为意识所接受,而必须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它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界。
三:梦的素材与来源他的梦的理论一开始便围绕着潜意识问题,将梦分为“显意”和“隐意”1、介绍了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无甚关系的印象,如关于植物学专论的梦与分析;2,、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3、如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4、一些典型的梦,诸如尴尬的赤身裸体的梦、亲友之死的梦、考试的梦等。
梦的思想和梦的内容乃是有如两种语言对于同一内容的两种描述;或者说得更清楚一点,梦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像是把梦的思想译成了另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必须通过原文和译文的比较来弄清这种表现形式的符号和构成规律。
对于梦的问题,弗洛伊德提出了几个观点:
1.梦是一种精神活动。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
也就是说,梦是因愿望而起的,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
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
即如果一个人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实现自己的某个愿望,那么,他会在梦中得到满足。
注:不管梦的内容乍看是如何地不幸,其结果均仍为愿望的达成。
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歪曲面)达成。
2.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
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千方百计要突破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
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休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
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
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
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3.弗洛伊德认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
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精神质病的心理学”。
因为他在解释梦和精神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
他总是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
”通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可以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
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来自潜意识。
梦既不是灵魂的显现也不是上帝的启示,而是人类早年实践活动的浓缩品和沉淀物。
分析自我的梦—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分析自我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把梦看作神谕、或一种肉体上的疾病或内在障碍的变现或一种灵感的、创造力的启示。
而现在,经过弗洛伊德的研究,梦的解析也成为研究人类心理的科学。
使古老的占梦迷信实现了向科学释梦的伟大转变。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认为,大脑皮层的抑制的扩散产生了睡眠,但由于还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以致形成了梦。
这是对梦的生理机能的解释。
至于梦为什么会有种各奇特的内容呢?这是属于梦的心理解释的问题。
弗洛伊德指出,"梦,并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它是完全有意义的精神现象" 。
可以说,弗洛伊德释梦的相关内容对人们理解梦有创造性的贡献。
一、关于弗洛伊德释梦理论的基本观点(一)梦的来源弗洛伊德说:“梦中的愿望究竟源于何处?...对于此种意愿,我想到三种可能的起源:①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的,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以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
②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到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
③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
”除此之外,弗洛伊德还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
(二)梦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即做梦)共有四种基本过程(或者说是四种工作方式):第一种过程是“压缩作用”,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也就是说,显梦是隐义的一种“简略的译本”。
第二种过程是“转移作用”,即:一方面,将隐义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把梦的思想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
“梦的转移作用和梦的压缩作用是两个主要负责塑造梦的工匠。
”第三种过程是戏剧化,即“梦中的描述手段”,就是把思想翻译成为视觉意象,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欲望。
第四种过程是润饰,即“二级加工”,这是指醒后把梦中颠倒的材料再加以条理化,使其更能掩饰真相。
简析弗洛伊德之《梦的解析》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在后来的《超越快乐原则》中,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显示愿望满足。
)。
不过,由于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让人难堪,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
在梦中,潜意识比清醒时放松了此项职责,但是仍然在关注,于是潜意识被扭曲其意义,以通过审查。
同样,梦中的形象通常并非它们显现的样子,按照弗洛伊德所说,需要用潜意识的结构进行更深的解释。
弗洛伊德首先回顾了此前关于分析梦的科学著作,他认为虽然有趣但是不够充分。
然后他记述了许多梦,来阐明他的理论。
他许多最重要的梦是他本人的—他的方法开始于分析他的梦“Irma's injection” —但是也有许多来自病人的个案研究。
弗洛伊德进行分析的许多来源来自文学作品,该书本身更多的是一次文学分析的自觉尝试,超过心理学研究的成分。
弗洛伊德在此首次讨论了后来发展的恋母情结理论。
起初该书的销量极低—经过许多年才卖出600册。
弗洛伊德对该书的修订至少有8次,在第3版中增加了很大的篇幅,鼓励梦的解析就是直接搜寻阴茎等性的标志的想法(如.(例如:“陡坡、阶梯和楼梯,上去和下来,是性行为的象征符号。
”体现了威赫姆·斯特科的影响。
后来心理分析学者表示这一部分受到了挫折,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放弃,转而使用更全面的方法。
普遍认为,该书是他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弗洛伊德这样说到他的作品,“Insight such as this falls to one's lot but once in a lifetime.”编辑本段梦与心理学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你说“各种梦”的意思?我们有七个身体:肉体的、以大的、魂魄的、精神的、灵性的、宇宙的和涅槃的。
每一个身体都有自己的梦的类型。
在西方的心理学中,肉身被认为是意识的,其他身体被认为是无意识的,魂魄身则被认为是集体无意识的。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对于许多人来说,梦是一种谜一般的存在,它既陌生又神奇,留下的那种莫名的感觉令人困惑不已。
但是,在20世纪,朱利叶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以梦的解析研究为主,并发表了大量有关梦的文章,拓宽了我们对梦的理解。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观点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最有名的观点有“总体梦解释”和“异化梦解释”两个观点,它们是弗洛伊德最经典的梦解释理论。
一、总体梦解释总体梦解释是弗洛伊德最有名的梦解释之一,它指出梦中所表达的内容都是梦者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而梦境中出现的各种形象都是梦者对自己潜意识的投射。
弗洛伊德认为,梦中出现的图象都是梦者不断抵抗的两种冲突在潜意识中的影响,这一潜意识的影响即所谓的“冲动”,它是梦者不断抑制的冲动,以及内心欲望的影响,也是梦者不断抑制的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梦当中不是幻想,而是精神发展上最重要的潜意识活动,梦也是梦者对自己潜意识的一种正确认知。
二、异化梦解释异化梦解释是弗洛伊德的另一种受欢迎的梦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梦中的内容不仅代表梦者潜意识,它还可以包含梦者一些未曾披露的思想,也就是异化的思想。
异化的思想并不是单纯的梦的解析,而是梦者在梦中表达的一种心理反应,比如健康的恐惧感、抑郁感等,这些情绪掩埋在梦者深处,而在梦中却得以表达。
此外,异化梦解释也可以帮助梦者理解梦中出现的一些奇怪的形象,进而帮助梦者明白自己的内心情绪。
三、结论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研究开创了新时代,拓宽了人们对梦的理解,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梦的内涵,更好地掌握自我。
他在梦的解释中将精神发展作为基础,运用总体梦解释和异化梦解释来深入地研究阐释梦,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因此,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可以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其深远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浅谈佛洛依德《梦的解析》摘要: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首先对1900年以前的关于梦的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其次,又论述了自己对梦的本质、形成、作用等的看法;最后,达到本书的意图:告诉读者,梦是可以解释的,并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佛洛依德;《梦的解析》我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叙述,在总结弗洛伊德观点的同时,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困惑。
一、梦的本质: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愿望就是它之所以产生的动机。
我赞成弗洛伊德的梦是欲望的满足。
所有的梦都不是无意义的,都从显意或者隐意表现了人的一种本能,是对人在现实生活中希望却得不到的心愿的一种补偿。
当我们白天在受到一定的事情的刺激的时候,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愿望,白天在现实世界里的自我受到刺激或是压抑,总是会反映在夜间的梦里,在夜间,代表自我的意识的防范机能较为薄弱,代表前意识的本我通过潜意识,用梦进行了本能欲望的满足。
比如,在鲁迅《故乡》中,“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这是《故乡》的最后一句话,在主人公我也就是鲁迅,重回故乡,又遇童年伙伴后发生的这样一个梦,主人公回到故乡,发现小伙伴闰土已经不是记忆中的那个紫红少年,心中产生了深深的失望,这种失落感刺激到了主人公。
于是,在夜里,他在朦胧中看到沙地,看到圆月,都是对童年的一种追忆,现实让他失望,而作为幻想的梦让他回到过去那个和闰土捉小鸟雀的夜。
二、梦的伪装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会进行伪装后进入人们的意识。
每个人的梦都是由两种精神力量(冲动或者系统)控制的,其中一种力量表现为梦的愿望,而另一种力量则对梦的愿望进行审查,而且强迫其发生变形。
第一种力量对于梦来说是一种创造力量,而第二种梦是一种抵抗力量。
梦在从前意识进入意识时,要通过潜意识,潜意识对于梦具有一种审查作用,这种审查,是潜意识所具有的道德的审查,这种审查是我们在社会下形成的固有的羞耻观、道德感,而违背道德规范,伦理的前意识为了顺利进入梦中,会通过变形、移置、象征等一系列的伪装逃避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