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营养及喂养指导流程图.doc
- 格式:doc
- 大小:71.01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一)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一、目的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
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三、内容与方法(一)访视次数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
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
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1.问诊(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
2.测量(1)体重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计零点。
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2)测量方法:称重时新生儿取卧位,新生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
使用杠杆式体重计称重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新生儿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
儿童心理咨询技术规范碍 (13)睡 行 症 ......... .......................... 13 睡 惊 或者 夜 惊 (14)梦 魇 ..................... 15 抽 动障 碍 ..................... 16 脑 性瘫 痪 (17)儿童体格发育专项技术规范儿童体格发育 (20)体重 (20)高 (21)围 (21)围 (21)围 ................................... 21 骨 骼 和 牙 的 发育 ............................... 21 小儿体格发育的评价 (22)儿童营养咨询与喂养指导诊疗常规营养评估方法 ........................................ 24营养评价的时间 ............................... 24母孚L 喂养的优点和断孚L 时间 .......................... 24 辅食添加的时间和种类 ............................ 24 食物添加的现代营养观 ............................ 25 及时添加转奶期食物的原因 .......................... 25 开始添加转奶期食物的时间 .......................... 25 怎 样 添 加 转 奶 期 食物 ........................... 25 喂 养行 为 ................................... 25 影响喂养行为的因素 ............................... 26 喂 养 行 为 问 题 干 症............. ..................... 3 学 习 障 碍 ............. .................... 5 情绪 障 碍 ...................... .. (6)焦虑症 .................. (6)恐 怖 症 ..... . (8)社 交 恐 怖 症 .............. ................ 9 学 校 恐 怖症 ........ ...................... 9 抑郁 症 ... .10瘴 症 ............. .................... 11 屏 气发 作 ............. .................. 12 睡 眠障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症)................... 1孤独 身长(身高) 量 .. .……20 上、下部20坐扰............................. 26婴幼儿常见进食问题及不良后....................... 27 婴幼儿营养简单计27儿童每日所需矿物质量27营养不良性疾病 (28)营养不良 (28)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也是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发育行为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儿童保健流程图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0—6岁儿童健康管理流程图出院后一周内新生儿访视∣∣∣→到新生儿家中进行,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观察家居环境,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
测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根据具体情况,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
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补种。
发现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满月健康儿管理(28天)——→在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
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童 3月龄6月龄系 8月龄 12月龄→统 18月龄24月龄管 30月龄36月龄理∣在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服务内容:询问两次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意外伤害、口腔、中医、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在6、12、24、36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体检,无禁忌症可接种疫苗。
健康管理中发现的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儿童应当分析原因,中重度儿童要专案管理,给出指导或转诊建议。
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时↓48月龄段 60月龄—→72月龄每年一次服务。
散居儿童的服务应在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在幼儿园。
内容包括询问两次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附件4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福建省卫生厅二○一○年九月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卫生保健和教养方法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进行定期、动态、系统的观察和了解,早期发现儿童缺陷与残疾以及其它影响儿童健康的不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并对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减少致残性损伤,降低婴幼儿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具体内容:第一部分:儿童各期保健和健康教育第二部分:儿童体格检查第三部分:儿童体格发育评价第四部分:小儿生长发育监测第五部分:儿童五官和心理保健第六部分:儿童常见病防治第七部分:高危儿专案管理第八部分:儿童保健资料管理第一部分儿童各期保健和健康教育根据小儿年龄的增长以及解剖生理特点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将小儿时期划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
1.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不满28天;2.婴儿期:出生至不满1周岁;3.幼儿期:1周岁至不满3周岁;4.学龄前期:3周岁至6周岁;5.学龄期:6周岁至12周岁;6.青春期:女童的青春期为11~12岁到17~18岁,男童为13~15岁到19~21岁。
儿童保健工作的主要对象是0~6周岁儿童,重点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
一、新生儿期保健(一)新生儿保健的重要性:新生儿初离母体,从子宫内生活转到外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新生儿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抗感染的能力弱,如果护理不当,容易患病,且病情变化快,容易由轻变重,死亡率高。
新生儿早期(生后第一周)是由宫内过渡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也是生命的最脆弱期。
因此,做好新生儿期保健非常重要。
(二)新生儿保健具体内容:1.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72小时后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0-6岁儿童营养及喂养指导流程图 记录孕产期健康状况
记录喂养现状
产科新生儿 新生儿科出院新生儿 高危儿 健康儿童
生长评估
膳食行为
膳食营养分析 相关辅助检查 实验实检查
喂养不当 营养性疾病 消化、内分泌、
遗传代谢等
其他疾病
正常 转科、转院
治疗
喂养规划 营养及喂
养指导 建立专案管理 蛋白质-能量
营养不良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 喂养指导 监测管理 铁剂治疗
喂养指导
监测管理 维生素D 治疗 喂养指导 监测管理 超重/肥胖 监测管理 喂养指导
结案。
0-6 岁儿童营养及喂养指导流程图
产科新生儿新生儿科出院新生儿高危儿健康儿童
记录孕产期健康状况
记录喂养现状
正常喂养不当
喂养规划营养及喂
养指导
蛋白质 - 能量
营养不良
喂养指导
监测管理
生长评估
相关辅助检查膳食行为
实验实检查
营养性疾病消化、内分泌、
遗传代谢等
其他疾病建立专案管理
转科、转院
治疗
营养性缺铁维生素 D缺乏超重/肥胖性贫血性佝偻病
铁剂治疗维生素 D治疗
监测管理喂养指导喂养指导
喂养指导结案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