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线索型”阅读教学的类型和有效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321.50 KB
- 文档页数:7
线索教学法是一种以线索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的线索,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应用线索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一、利用时间线索在高中英语阅读中,一些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这时可以利用时间线索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张时间轴,将文章中提到的时间点标注在时间轴上,让学生根据时间顺序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二、利用空间线索空间线索是指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来组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一些文章是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叙述的,这时可以利用空间线索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张地图或示意图,将文章中提到的地点标注在地图或示意图上,让学生根据空间位置的变化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三、利用逻辑线索逻辑线索是指文章中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一些文章是按照逻辑关系来组织段落和内容的,这时可以利用逻辑线索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文章的大致框架,将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标注在框架中,让学生根据逻辑关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四、利用情感线索情感线索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一些文章是按照情感变化来组织内容和结构的,这时可以利用情感线索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文章的情感主线,将每个段落所表达的情感标注在主线上,让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综上所述,线索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利用时间线索、空间线索、逻辑线索和情感线索等不同的线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加强对线索教学法的应用和研究,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引言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1. 预览法预览法是一种快速了解文章结构和主题的方法。
学生可以先浏览文章的标题、标点符号、段落标题和开头结尾,从中获取信息并推测出文章的大致内容。
这有助于提前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阅读理解做好准备。
2. 猜词法猜词法是指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语的含义。
当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可以通过前后文的线索来猜测其含义,从而不影响对文章整体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并提供一些策略,如研究词根、前缀和后缀,以及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等。
3. 划线法划线法是一种帮助学生找到文章关键信息的方法。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铅笔或者荧光笔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关键词或者核心句子。
这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4. 对比法对比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不同观点、事实或论点的方法来加深理解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含有不同观点或对比材料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观点,提炼出主要论点,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 后读问答法后读问答法是通过提出问题来测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这有助于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不足之处。
结论以上介绍了几种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包括预览法、猜词法、划线法、对比法和后读问答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一)、bottom-up approach自下而上模式:即生词短语→单句理解→段落理解→全文理解,强调阅读中的语言形式。
(二)、top-down approach 自上而下模式:即全文理解→段落理解→短语单句→生词短语,强调语篇和语义的理解。
(三)、interactive approach互动式模式:也是现阶段教师采取较多的阅读模式。
首先运用“自上而下模式”让学生带着生词阅读短文,获取信息,然后再用“自下而上模式”让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语言知识。
基于这种阅读教学理论,教师一般采取“三段式”阅读教学。
即: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1、pre-reading(1)、guess (title,pictures),brainstorm→ prediction,reading expectation (2)、questions about the main idea → reading with a purpose2、while-reading(1)、fast reading ( silent reading,skimming,scanning,topic sentence)→ main idea(2)、careful reading → ( questions,matching,multiple choice,analysis)3、post-reading(1)、language points learning(研究课中,作课教师一般将此步骤略去,留在下节课处理)(2)、comprehensive activities (discussion,role play,retelling,exercises,writing etc.)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作者:叶淑芳珠…文章来源:人教社点击数:369 更新时间:2/17/2008 摘要:本文试图用图式理论来解释阅读过程,并分析学生不能阅读材料的原因,探讨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及提出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设想,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创建新的图式知识,使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中巧用线索解读文本
在英语阅读中,巧用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
线索是指文本中的暗示、信息和提示,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推测出作者的意图、主题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巧用线索解读文本的方法和技巧。
1.关注词汇线索
在阅读时,注意关键词汇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有关文本的信息。
特定的形容词和副词可以揭示出作者对某个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具体的名词和动词可以提供关于描述和行动的线索。
同义词和反义词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
2.注意上下文线索
上下文线索是指一句话或一段话中其他词语和句子的提供的线索。
通过分析上下文中的其他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出某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一些生词或难词可能会在上下文中得到解释,或者通过类似的词语来帮助我们理解。
3.寻找逻辑线索
逻辑线索是指逻辑关系和推理过程中的线索。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论证的结构。
作者可能会使用转折词语来表达对比、前后关系或条件关系;作者也可能使用因果关系来表达原因和结果。
4.分析语法线索
语法线索是指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关系来理解文本。
语法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从而理清文本的逻辑关系和主题。
通过分析主谓宾关系可以找到句子的核心词和主要信息。
5.观察非语言线索
非语言线索是指文本中除了语言之外的其他线索。
图表、图像和插图可以提供更加直观和具体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字体、标点符号和排版方式等也可能会传达一些特殊的含义和信息。
英语阅读教学的线索与细节摘要: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英语阅读文章的线索和细节对于英语阅读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同于一般的快速或浏览式阅读,而是基于理解文章总的线索和细节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材料的线索;材料的细节;阅读理解力任何一篇英语文章或段落都有一个主题思想。
这一主题思想是通过文章或段落中某一句子加以概括的,这样的句子叫主题句(topic sentence)。
贯穿各主题句的线索就是文章情节的发展过程,是读与知的思路,也是阅读英语文章,获取信息的关键。
要正确地理解英语文章,提高阅读理解力,就必须遵循文章发展的思维模式,从宏观理论层次上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当我们把握文章线索以后,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却没有真正地理解文章。
要真正地理解文章,阅读时必须注意文章的细节。
细节是指文章中细小的情节。
它对于正确理解原文、进行综合思维和判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细节信息是分布在由单词组成句子,由句子组成段落,由段落组成的篇章中。
细节信息又由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两个层面构成。
一、线索是文章的主线,它贯穿句子、段落和篇章掌握文章的线索就是抓住文章的主线。
在阅读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模式,快速掌握文章的线索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
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
按这个模式,英语阅读过程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探析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阅读教学的目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英文材料。
这需要掌握英语的词汇、语法、语篇等知识,并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解决阅读障碍。
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指读者在阅读时所采用的思考和操作的过程。
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材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阅读策略:1. 预读:在阅读材料前,先浏览文章题目、段落标题、图片和图表等,以获得文章大意和关键信息。
2. 提问: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者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展开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分析: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语言、结构和主题等方面。
学生可以在阅读后,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概括文章主旨和主要观点。
4. 推理:让学生推断文章中未明确陈述的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文章中的线索推断答案,从而加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5. 尝试: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尝试使用新的阅读策略,比如比较、解释、归纳和联想等。
通过这些尝试,学生可以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教学方法英语阅读教学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1. 推崇整体教学法:教师应该将教学对象阅读的整个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包括预测、预测根据猜测、预测的验证、确认以及理解等。
2. 鼓励自主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
3. 应用基于任务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要求学生完成特定的阅读任务,例如回答问题、汇报文章主题、发表评论等。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增强阅读技能和思考能力。
4. 强调交际性教学:语言的实际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材料,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掌握语言和语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注重词汇教学: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学生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对于理解一篇文章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表教学、词汇练习、词汇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词汇能力。
2.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动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话题或与学生相关的主题来作为阅读材料,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3.引导学生运用上下文推测词义:阅读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教师可以提醒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来猜测词义,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阅读策略,如预测、问题提问、主旨句概括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6.系统化的阅读训练:定期进行阅读理解的练习和评估,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还可以使用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进行分层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7.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通过适当的训练和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流畅性。
例如,倒计时挑战、速读练习等。
8.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文章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9.建立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将阅读作为日常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意识。
10.创设英语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室和学校创设良好的英语阅读环境,设置英语角、图书角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分享阅读体会。
11.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将阅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和知识。
通过以上策略的运用,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激发他们在阅读中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解析语境线索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张海丽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19年第12期张海丽英语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许多学生都对英语阅读教学带有畏惧心理。
语境理论告诉我们,根据语境线索猜测词义,可以在阅读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所以,许多教师都提倡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立足于语境理论,通过语境线索解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继而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突破口。
那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该如何运用语境线索来教学呢?文章结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和特点,在此给出了答案。
1. 做好概念解释,让学生知其然和所以然语境,即语言的环境。
语言和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在语言理解和学习中,我们需要从语言环境的角度去分析、解读语言,这也是我们理解、掌握语言的一个捷径。
在英语阅读中,单词、词组的意义,与语境密切相关。
许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语境线索去猜测单词的含义。
而常见的语境线索有定义和描述性线索,近义词线索,问答线索,因果关系线索等等。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概念解析,让学生对语境线索有所认识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在一篇文章内,许多内在的东西都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的。
所以,在阅读理解中,我们需要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主旨和大意,对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再根据问题或者抓住关键词去寻找语境线索,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和判断问题,直至得到正确的答案。
如2010年浙江高考C篇是一篇关于计算机的说明文,文中有句“The term “multitasking” originally referred to a computer’s ability to carry out several tasks at one time.”结合定义信号词组referred to(提到)和several tasks可以猜测,multitasking一词的含义是“多重任务处理”。
这样,借助语境线索,学生虽然不知道词的含义,但是他们却可以从其他词/词组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一、采用语言表达“故事”的方式进行阅读绘本中的故事通常是以情节、人物、环境等为主要构成要素,通过一系列的线索展开描述,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教学中,可以先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详细描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然后再进行阅读。
对于一些故事情节较为复杂的绘本,可以采用分段式的阅读,让学生逐步理解故事脉络,慢慢沉浸到故事情节中。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文字,理解故事内容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观察故事中的绘画、图片、图片字幕等,并且理解文字的含义。
可以通过将图片或图文合一进行展示,让学生围绕图片或文字进行问题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开故事的谜团。
对于一些困难的单词和短语,还需要逐一解释,确保学生完全理解。
三、开展“题目”与“故事”相结合的课堂活动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绘本中的情节内容,编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发挥想象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阅读及语文综合能力。
四、开展互动式阅读活动教师在阅读绘本时,可以在关键处采取暂停阅读方式,让学生积极贡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共同参与阅读活动。
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经验。
五、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利用绘本的影音功能,制作课件、视频,向学生展示绘本中的内容,提供观察和思考的时机。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以上就是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有帮助的参考。
真正做到阅读教学化、有趣化、互动化,通过绘本阅读,打开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高中英语阅读是英语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考试中占比较大的一个考察点。
如何有效的开展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高中英语阅读的特点、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有效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特点高中英语阅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可以涉及多种文学形式,例如新闻报道、历史事件、科学文献、小说等。
2.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如词汇量、语法语法、语篇结构等。
3. 常常会涉及到复杂的语境和词汇,需要学生进行推测和归纳,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
4. 阅读材料长度较长,需要学生具备持久阅读的毅力和耐力。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设计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注意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学习话题等方式,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 设计活动性阅读教学课堂。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阅读笔记分享等多种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英语阅读水平。
3. 为学生提供多个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准备多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如短文、纪实、小说等等,并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类型,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和细节分析方法,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技巧和能力。
4. 引导学生有步骤地阅读文本。
文本是英语阅读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步骤地阅读文本,例如第一遍读整篇文章、第二遍读文本细节、第三遍总结文章中的重要内容等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1. 利用前置知识激活学生阅读。
在英语阅读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主题、语境、词汇及术语等等,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激活学习,帮助他们有效地理解并阅读文本。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
英语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引导讨论、情景模拟、故事叙述等多种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帮助他们激发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章“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课型的分类——阅读教学何云霞1.英语目标教学的多元化:语言知识和文化,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需要和能力。
这种多元化的目标不可能在一堂课中同时完成,否则一节英语教学课就可能因目标多元并存而使有限时间内的每一个目标只是一带而过,使得课堂教学重心不突出,目标落实都到位,教学过程支离破碎,没有整体结构,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
2.课型分布与定位P166表格“阅读教学”,与我们的课题密切相关,也是我们着力研究得比较多的方面,今后要花跟多的时间去细细阅读,内化和运用。
●通过对这一章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更进一步明确阅读教学的定位和操作:阅读的价值是通过阅读获得信息,了解异域文化;学生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词汇量,增前语感,提高语言水平。
●阅读的价值:1. 能够直接满足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信息,了解异域文化的需求;2. 通过阅读,学生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
●明确了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三方面的能力:一是阅读技能方面: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猜词勇气和能力;通过关键词的掌握,推断句子内容;确定段落的主题句,通过了解主题及了解整篇作品的主旨大意;通过阅读标题或第一段,形成对全篇内容的预测。
二是阅读能力训练方面:领会作品的意图和交际功能。
作品功能有多种多样,有提供信息,发出指令,提出请求、邀请、劝说、警告等。
教师课选择不同题材、体裁的作品,让学生阅读后做一些归类练习。
把握作品的结构,帮助读者顺利完成阅读。
教会学生识别主旨句和论据的能力,在此尤为重要。
弄清作品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别语篇黏合手段和语篇标记的能力。
三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理解训练非语言因素,指与文字信息相关的图片、表格以及通过图片所展现的人物特征、行为、动作、表情等。
英语阅读教学的线索与细节摘要: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英语阅读文章的线索和细节对于英语阅读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同于一般的快速或浏览式阅读,而是基于理解文章总的线索和细节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材料的线索;材料的细节;阅读理解力任何一篇英语文章或段落都有一个主题思想。
这一主题思想是通过文章或段落中某一句子加以概括的,这样的句子叫主题句(topic sentence)。
贯穿各主题句的线索就是文章情节的发展过程,是读与知的思路,也是阅读英语文章,获取信息的关键。
要正确地理解英语文章,提高阅读理解力,就必须遵循文章发展的思维模式,从宏观理论层次上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当我们把握文章线索以后,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却没有真正地理解文章。
要真正地理解文章,阅读时必须注意文章的细节。
细节是指文章中细小的情节。
它对于正确理解原文、进行综合思维和判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细节信息是分布在由单词组成句子,由句子组成段落,由段落组成的篇章中。
细节信息又由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两个层面构成。
一、线索是文章的主线,它贯穿句子、段落和篇章掌握文章的线索就是抓住文章的主线。
在阅读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模式,快速掌握文章的线索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
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
按这个模式,英语阅读过程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模式有哪些引言: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模式,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
一、问题导入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级和中级英语学习者。
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然后提问:“根据图片,你认为文章会谈论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来猜测文章的主题,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预测猜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标题、首段或图片等信息展开预测和猜测,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推测和预测能力。
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读文章的标题以及首段,然后问学生:“你认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可以根据题目和首段的提示进行猜测,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三、上下文理解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高级英语学习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的信息推断单词或短语的意思,加深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推断生词的含义,并与词汇表的解释进行比较,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主题词替换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中级和高级英语学习者,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主题词在文章中搜索同义词或近义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
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词,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同义词,然后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五、多感官体验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任何英语学习者,教师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材料,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英语阅读的乐趣和兴趣。
示例: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英语音频或视频,学生在听或看的过程中,跟随文本进行阅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语感。
结论:以上所述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模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来灵活运用。
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策略,让他们在英语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提高。
英语阅读中巧用线索解读文本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词汇量、了解语法结构、培养语感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理解困难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文章或者长篇小说。
如何巧用线索解读文本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英语阅读中巧用线索解读文本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寻找关键词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会成为理解的障碍。
我们需要在阅读的时候注重寻找关键词,比如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通过找到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从而有助于整体理解文章。
二、注意上下文有时候生词在上下文中会有解释或者提到类似的词汇,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推测生词的意思。
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我们遇到了一个不认识的生词,我们可以通过前后的句子来推测这个词的意思。
我们也可以通过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等来帮助理解上下文的意思。
三、注意语法结构语法结构在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语法结构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意思。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谓一致等语法结构在英语阅读中是非常常见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语法结构来更好地理解文章。
一些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固定短语等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语言现象,通过对这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意思。
四、注意时间线索文章中的时间线索对于理解文章的意思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时间线索,我们可以知道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跨度、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在一篇故事类的文章中,通过时间线索我们可以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事件的发展顺序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
语境线索是指文章中涉及到的文化、历史、地理、人物关系等方面的线索。
在阅读一些具有历史背景或者文化内涵的文章时,我们需要注重寻找这些语境线索,通过这些线索来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一篇描述中国古代文化的文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英语阅读教学法介绍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
词汇教学应当花费少量时间,选择最佳技法、力争达到较好效果,词汇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语篇教学,英语语篇按文体(genre )分为记叙文(narrative )、描述文(description )、政论文(argumentation )、释义文(exposition )等。
这些文体又分别应用于新闻报道、广告、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
因此,阅读文语篇教学,根据文体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方案,是较好的切入口。
目前文献中常见的三种阅读理论模式,是从上至下模式、反应---- 补偿模式。
这种模式和框架显得太宽泛,不易在教学中把握,笔者在教学中将上述模式灵活运用,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文体特点,以及“文化”内涵,进行了几种教学法的探索,效果良好。
语篇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在于阅读文教学应是课内外创设条件,让学生自我进行语言习得,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而非传统的紧扣教材教什么内容的问题,阅读文中创设条件主要应是课堂训练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 gap 消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确定性);训练要准确,又要流畅,难易适度,由易到难激发兴趣;制造让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而非每错必纠。
(一)整体教学法:文章的主旨大意就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文章的教材、取材都依据文章中心。
因此,我们可以抓中心、析标题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发散,真正在阅读教学中既能放开又能收笼,既抓大又放小。
着手的主要内容:①main idea ②title ③topic sentence文章无定式。
但文章有章法。
英语文章尤为明显。
其常见的写作模式:模式 1 、Introduction (present situation)Background information Topic sentence …… Body …… supporting detail short summary (Prediction) Opinion Conclusion suggestion solution recommendation (call for action)模式 2 、Topic sentence …… Introduction …… supporting detail …… the sisstatement Topic sentence (Mai or point one …… supporting detail Body Topic sentence (Mai or point two …… supporting detail Conclusion short summary模式 3 、General introductory remarks Introduction narrow controlling idea Topic sentence …… supporting detail( examples 、reasons 、arguments) …… concluding remarks Conclusion Restatement of controlling idea中学英语SB Ⅱ(上)Lesson34 (Saving the earth )SB Ⅱ(上)Lesson6 No smoking, please 写作模式遵循了模式2 进行信息选择,有利于培养独立阅读、独立写作的能力,至于其他要求便水到渠成。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一)、bottom-up approach自下而上模式:即生词短语→单句理解→段落理解→全文理解,强调阅读中的语言形式。
(二)、top-down approach 自上而下模式:即全文理解→段落理解→短语单句→生词短语,强调语篇和语义的理解。
(三)、interactive approach互动式模式:也是现阶段教师采取较多的阅读模式。
首先运用“自上而下模式”让学生带着生词阅读短文,获取信息,然后再用“自下而上模式”让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语言知识。
基于这种阅读教学理论,教师一般采取“三段式”阅读教学。
即: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1、pre-reading(1)、guess (title,pictures),brainstorm→ prediction,reading expectation (2)、questions about the main idea → reading with a purpose2、while-reading(1)、fast reading ( silent reading,skimming,scanning,topic sentence)→ main idea(2)、careful reading → ( questions,matching,multiple choice,analysis)3、post-reading(1)、language points learning(研究课中,作课教师一般将此步骤略去,留在下节课处理)(2)、comprehensive activities (discussion,role play,retelling,exercises,writing etc.)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作者:叶淑芳珠…文章来源:人教社点击数:369 更新时间:2/17/2008 摘要:本文试图用图式理论来解释阅读过程,并分析学生不能阅读材料的原因,探讨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及提出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设想,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创建新的图式知识,使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线索梳理图表这个表格概括了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时和阅读后,以及在每个阶段中的具体方法。
阅读前的方法主要是帮助学生预习文章,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
阅读时的方法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主要包括关注细节、理解词汇、找出关键信息、理解段落和逻辑推理。
阅读后的方法则是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后,英语阅读就成为了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更详细的英语阅读教学梳理,以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和理解英语文章。
阅读前阅读前准备是英语阅读的重要一步。
学生需要了解文本类型、主题和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阅读前准备方法。
确定阅读目的:学生应该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了解文化、提高语言能力还是为了娱乐。
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时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文章。
预测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标题、副标题、插图、图片、字体和布局等来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以及找到与自己已有知识的联系。
建立背景知识:学生应该先了解文本主题相关的词汇、背景和文化知识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增强阅读的信心和理解能力。
阅读时阅读时是理解英语文章的关键步骤。
学生需要使用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和策略来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技巧:扫描、略读、详读。
扫描:学生可以通过快速扫描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段落结构、标题、图表等内容,以获得整体印象。
这有助于学生快速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略读:学生可以通过略读文章,了解文章的重点信息,快速获取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同时也可以寻找可能出现的生词和难点。
详读:学生可以通过详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每个细节和信息。
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对生词、难点进行更详细的学习。
标记重点信息:在阅读文章时,学生应该标记重要信息、难点词汇、生词等。
英语“线索型”阅读教学的类型和有效模式作者:谭光文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7年第03期[摘要]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全篇文章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线索来把握全文的主旨,做到准确快速理解全文,这就是所谓的“线索型”阅读教学。
“线索型”阅读教学可分为时间线索类、空间线索类、逻辑线索类和情感线索类四大类。
教师可通过“读前引导—快读任务布置,初显文章线索—细读任务布置,确定文章线索—读后回顾线索—技巧总结”的“五步走”模式开展“线索型”阅读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线索型;阅读教学;类型;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4203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全篇文章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线索来把握全文的主旨,做到准确快速理解全文,这就是所谓的“线索型”阅读教学。
英语新课标中有这样的要求:把握文章正确的逻辑关系,能够分析和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文章结构及把握作者思路,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中所谓文章的逻辑关系和作者思路,就是文章的主线和脊柱,即“线索”。
因此,要达到准确有效的阅读理解,把握文章的线索很重要。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通过对具体课文的教学实例,分别从四个角度总结出了“线索型”阅读教学的类型,同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线索型”阅读教学的类型“线索型”阅读教学中,线索的把握因文章的题材和体裁而定,大致可分为时间线索、空间线索、逻辑线索和情感线索这四类。
(一)时间线索类以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为例,阅读部分作者Elias以自身在不同年代的亲身经历来衬托叙述了曼德拉的生平事迹。
把握住时间这个线索,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
对于这篇文章的阅读训练笔者设计如下:Scan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make a timeline of Elias’ life.1940:1948:1952:1963:1967:1994:Keys:Elias was born → began school → left school → went to Mandela for advice →helped Mandela blow up government buildings → got out of prison,found a job and lost the job → got a job once again from Mandela(二)空间线索类以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 ”为例,Reading 和 Using Language 部分的阅读文章是一篇游记,叙述了李黛予和刘倩去加拿大看望表兄妹的旅途见闻。
主人公乘火车横穿加拿大,一路上,看到加拿大的自然美景和野生动物。
我们可以以旅行路线为线索,以点带面,通过对途经重要地点的自然人文景色(配以典型的图片)和风俗的了解,来了解整个加拿大的主要城市、风土人情等。
阅读训练设计如下:Draw the route of the travel in Canada and make marks on the map on page 33.Vancouver → Rocky Mountains → Calgary → Thunder Bay → Lake Superior → Toronto → Montreal1.VancouverDescribe Vancouver using the following words: warmest, beautiful, surround, ski,sail, forests, wet, trees, measure.2.Rocky MountainsWhat can you catch sight of in Rocky Mountains?3.CalgaryWhat happens at the Calgary Stampede?What did they see and do in Toronto?5.MontrealWhat did they see and do in Montreal?What three things show that Montreal is a French city?(三)逻辑线索类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4 “Making the news” 中“Using Language” 的阅读文章“Getting the Scoop”是一篇典型的以逻辑为线索的训练文章。
文中从头条新闻的写作到新闻出版的整个过程,叙述了一份新闻报纸制作的各个步骤。
只要抓住了其中各步骤的逻辑关系,就能很好地分析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在学生阅读前,我布置了以下阅读任务:Read the passage to find out the writing and printing process for a news article. Then complete the chart below.Keys:1.The reporter writes his story.2.The senior editor checks the evidence.3.The copy editor edits the piece and design the main headline and smaller heading.4.Polish the article style.5.The chief editor reads it and checks the evidences again.6.The news desk editor works on all the stories and photos and set the pages.7.Process film negatives.8.Print the newspaper.(四)情感线索类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中“Using Language” 的阅读文章生动地讲述了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亨利·亚当斯到餐馆用餐遭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备受关注的有趣故事。
作者用诙谐的笔调描绘了餐厅老板等人前后情感态度的变化,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者的丑恶嘴脸。
阅读时只要抓住其中情感变化的线索,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就不难理解了。
在进行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我是这样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的:Read the play passage carefully, then try to find out how the owner, the waiter and the hostess of the restaurant change their feeling when the story goes on. At last fill the chart below.What Henry doesHow the owner, the waiter and the hostess feel1.enters the restaurant with poor appearance2.orders the food3.takes the same order again4.takes out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5.leaves the restaurantKeys:1.The owner thinks that Henry is poor and meets him not warmly.2.The owner and the waiter worry he has not enough money for the bill.3.They feel they have to take a chance.4.They all are shocked, and doubtful, then flatter Henry.5.They are respectful to Henry and all bow as Henry leaves.二、“线索型”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光掌握文章阅读线索的类型还远远不够。
要想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还需根据学生理解力发展的阶段来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笔者运用以下“五步走”的模式,收效颇丰。
现作一介绍。
(一)读前引导在让学生开始读一篇短文之前,先告诉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根据什么样的变化或发展来写作的,如时间进程、空间变化、逻辑渐进、情感变化、人和物的变化等。
如此可使学生带着探究任务去发掘文章线索,这对于后期的线索整理和形成有着预热的作用。
(二)快读任务布置,初显文章线索读前引导后,让学生进行3分钟左右的快速阅读。
在此阶段,教师可适当布置简单的阅读练习,让学生在读后完成。
如可布置一两个问题或两三个单项选择题,但练习内容一定要紧扣文章的主要发展(即文章的主线),先不要顾及细节,从而逐步将文章线索突显出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初步把握了文章线索,也对全文主旨有了大致了解。
以“Canada-‘The True North’”为例,该文以空间变化为线索来行文:Vancouve r→Rocky Mountains→Calgary→Thunder Bay→Lake Superior→Toronto→Montreal.为此,在快读阶段我为学生设置了以下练习:1. Where do the girls start and where do they leave for?2. What important place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三)细读任务布置,确定文章线索进入细读环节,教师可布置与文章线索发展有关的一些细节练习。
True or False 练习或单项选择题均可,但一定要针对文章线索的发展环环相扣地设计。
与此同时,可设置一些结构图式练习,让学生读后填写。
至此可使全篇文章的行文线索得到整理和形成,学生已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还是以“Canada-‘The True North’”为例,细读练习布置如下:True or False Exercises.() 1. Li Daiyu and Liu Qian firstly Arrive in Vancouver.()2.Calgary is famous for stampede.()3.Onethird of the world’s total salty water is in the Great Lakes.()4.Toronto is the biggest and most wealthy city in Canada.()5.In Montreal, people everywhere were speaking English.Keys:1. T2. T3. F4. T5. FStructure Graph:(四)读后回顾线索在读完全文后,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全部线索进行梳理和回顾,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行文思路及内容进行全面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