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会计科目
- 格式:xl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一、总则1.目的和依据:明确本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以确保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
2.适用范围:规定本制度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和管理,明确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3.核算对象:明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包括财政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
二、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1.会计科目: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需要,设置一级、二级、三级等会计科目,并明确各科目的核算内容。
2.科目使用说明:对每个会计科目进行详细说明,包括科目代码、科目名称、核算内容、使用方法等。
三、会计凭证和账簿1.会计凭证:规定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填制要求等,以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账簿:规定账簿的种类、格式、登记要求等,以确保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四、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1.会计核算程序: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包括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
2.会计核算方法: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等。
五、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1.会计报告:规定会计报告的内容、格式、编制要求等,以确保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信息披露:规定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时间等,以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六、内部控制和监督1.内部控制:规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包括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审批权限等,以确保会计核算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2.监督检查:规定监督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等,以确保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七、附则1.解释权:规定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属,以避免产生歧义或争议。
2.生效日期:规定本制度的生效日期,以明确制度的执行时间。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设置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个会计要素。
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共设置会计科目 34 个。
其中资产类 11 个,负债类 4 个,净资产类 5 个,收入类 7 个,支出类 7 个。
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表一、资产类1 101 国库存款:各级总预算会计在国库的预算资金(含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存款。
2 102 其他财政存款:各级总预算会计未列入“国库存款”科目反映的各项财政性存款,包括财政周转金、未设国库的乡(镇)财政在专业银行的预算资金存款以及部分由财政部指定存入专业银行的专用基金存款等。
3 104 有价证券:各级政府按国家统一规定用各项财政结余购买有价证券的库存数。
4 105 在途款:决算清理期和库款报解整理期内发生的上下年度收入、支出业务及需要通过本科目过渡处理的资金数。
5 111 暂付款:各级财政部门借给所属预算单位或其他单位临时急需的款项。
6 112 与下级往来:与下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
7 121 预拨经费:财政部门预拨给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列为预算支出的经费。
8 122 基建拨款:拨给经办基本建设支出的专业银行或拨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部门的基本建设拨款和贷款数。
直接拨给建设单位的基本建设资金,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9 131 财政周转金放款:财政有偿资金的拨出、贷付及收回情况。
10 132 借出财政周转金:上级财政部门借给下级财政部门周转金的借出和收回情况。
11 133 待处理财政周转金:经审核已经成为呆账,但尚未按规定程序报批核销的逾期财政周转金转入和核销情况。
二、负债类12 211 暂存款:各级财政临时发生的应付、暂收和收到不明性质的款项。
13 212 与上级往来:与上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
14 222 借入款: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国家法律、国务院规定向社会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举借的债务。
上下级财政之间临时性借垫款,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15 223 借入财政周转金:地方财政部门向上级财政部门借入有偿使用的财政周转金。
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对照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是指在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会计制度。
新旧制度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会计科目的设置方面。
下面将通过详细对比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差异,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一、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差异1.预算科目的调整新制度对预算科目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支出经济分类”、“预算拨款经济分类”等旧制度中的一些科目。
同时,增加了“预算经济分类”、“预算科目”等新的科目。
这一调整,使得新旧制度中的预算科目数量和分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2.会计科目的调整新制度对会计科目进行了调整并重新编码,与旧制度的会计科目相比,增加了一些新的会计科目,如“预算收入”、“预算调整”、“全口径预算收支”等。
同时,对一些旧制度中存在的重复和冗余的会计科目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3.会计科目编码的调整新制度对会计科目编码进行了调整,将旧制度中的三位编码调整为四位编码,以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管理和分析的需要。
下面是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对照表:旧制度会计科目新制度会计科目1001账户资金1001预算收入1003借款资金1003借款资金......2001预算拨款收入2001预算拨款收入2003预算调整收入2003预算调整收入......3001管理费用3001管理费用3003社会保障支出3003社会保障支出......4001无偿调拨资金4001无偿调拨资金4003预算调整支出4003预算调整支出......5001预算项目5001预算项目5003项目款打印费5003项目款打印费......6001入库资金6001入库资金6003计划调拨资金6003计划调拨资金......7001物资销售收入7001物资销售收入7003资产转让收入7003资产转让收入......8001非税收入8001非税收入8003行政事业性收费8003行政事业性收费......9001负债科目9001负债科目9003所有者权益科目9003所有者权益科目......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设置存在较大差异。
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讲解
其次,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范了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核定。
会计分录是财政总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制度对会计分录的要求更加细致,清晰阐述了各个环节的核算要求和凭证的编制要求,提高了凭证的质量和准确性。
再次,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账簿进行了调整和统一、新制度取消了原有的主账簿和辅助账簿,引入了科目扩展表和业务明细账,有效减少了会计账簿的冗余和重复,并提高了数据采集和信息整合的效率。
最后,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范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
新制度明确了财政总预算报表的内容、格式和报送要求,强化了预算执行信息的披露和公开,增加了预算执行结果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了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总之,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财政举措,对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效能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加强财政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动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同时,新制度的落地需要财政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优化,以适应财政预算管理的新要求和挑战。
科目编号会计科目名称科目编号会计科目名称1001国库存款3001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1003国库现金管理存款*3002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1005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300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结余△1004其他财政存款3007专用基金结余1003国库现金管理存款*3031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6有价证券3033预算周转金1007在途款3005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1081待发国债3081资产基金1021借出款项*3082待偿债净资产1036其他应收款*1031与下级往来4001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11预拨经费4002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036其他应收款*400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1036其他应收款*4007专用基金收入1045应收主权外债转贷款*4041债务收入2015其他应付款*4042债务转贷收入1045应收主权外债转贷款*4011补助收入1041应收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4012上解收入1071股权投资*4013地区间援助收入1022应收股利*4021调入资金4031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1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4005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2015其他应付款*2017应付代管资金*5001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012与上级往来5002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2091已结报支出500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2022借入款项*5007专用基金支出2027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5041债务还本支出2015其他应付款*5042债务转贷支出2022借入款项*5011补助支出2027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5012上解支出2022借入款项*5013地区间援助支出2027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5021调出资金2001应付短期政府债券*5031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1应付长期政府债券*5021调出资金2026应付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5005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2045其他负债*五、支出类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一、资产类二、负债类三、净资产类四、收入类。
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
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是指国家财政部门为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和决
算等财务管理活动,制定的以总预算为主的会计制度。
该制度于2014年正式实施,对于优化财政管理、提升预算编制及执行的效率、提高
财政预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下列三个方面:
1. 以总预算为主。
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不再将收支分开核算,而是
以总预算为主要核算对象,实现预算与账务合并管理。
这有利于提高
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透明度,加强预算控制和调配。
2. 强化预算控制。
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强化了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控制,要求对预算编制必须坚持科学、规范、公开和自负盈亏的原则。
对于执行预算中的超预算、少预算、冗余预算等问题,财政部门将加
强监管,确保预算准确执行。
3. 加强执行管理。
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对预算的执行管理作了进一
步明确规定,强调预算上下至关重要的监督职能,防止出现违规现象。
同时,制度规定了多种预算调整、结转、储备等方式,使财务管理更
加灵活和高效。
综上所述,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在改革财政管理、完善预算编制办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加强预算控制和执行管理,也对于加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期望该制度可以进一步优化完善,为国家财政管理提供更好的保障。
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讲解《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是财政部颁布的管理会计制度,旨在规范和统一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工作。
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详细讲解。
该制度首先明确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财政部直属单位、各级地方财政部门以及其他财政预算管理的单位。
这样的规定保证了各级政府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提高了财政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该制度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预算收入核算、预算支出核算、预算内调整核算、预算外资金核算等。
通过明确预算会计核算的项目和方法,可以保证各项预算资金的全面统计和分类,提高了财政核算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此外,该制度还规定了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时间节点和要求。
例如,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在每年年底前完成上一年度的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工作,并及时上报相关报表和信息。
这样的规定可以保证财政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决策者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支持。
同时,该制度还对财政总预算会计监督和信息披露进行了明确。
通过设立专门的财政总预算会计监督机构,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审计,有效遏制和预防财政违规行为的发生。
另外,该制度还规定了财政总预算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和方式,包括公开披露、内部共享和相关部门查询,提高了财政信息的可获取性和可使用性。
最后,该制度还对追究财政违规责任进行了明确。
对于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的财政违规行为,将进行纪律处分和法律追究。
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强化财政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对于规范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具有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规范。
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可以提高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财政信息,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此外,该制度还强化了财政违规责任追究,从源头上防止了财政违规行为的发生。
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提升财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科目使用分析简介会计科目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财政总预算中,会计科目的使用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科目代表了资金的流动和支出。
本文将分析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科目的使用情况,包括收入科目、支出科目和管理费用科目。
收入科目收入科目是指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所有收入。
这些渠道包括税收、贷款和其他资金来源。
在财政总预算中,收入科目通常是按来源进行分类,如税收收入、借款收入等。
收入科目在财政总预算中的使用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形势。
例如,在经济萎缩期间,税收收入可能会下降,政府需要寻找其他来源来弥补收入缺口。
在过去的几年中,政府的收入科目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方面。
这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但是,如何平衡收入和支出是财政预算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支出科目支出科目是政府在财政预算中支出资金的类别。
这些支出类别通常是按照政府的职能、政策和目标等因素进行分类。
例如,教育、国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类别。
在财政总预算中,支出科目的使用情况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政府的政策目标可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教育和卫生条件,或者是保障国家安全和防范外部威胁。
近年来,我国的支出科目重点集中在以下领域:教育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在财政总预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政府会逐年增加教育投入,以改善教育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
政府会逐年提高社会保障支出,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事业。
政府会逐年提高医疗卫生支出,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科技领域科技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政府会逐年增加科技领域的投入,以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费用科目在财政总预算中,管理费用科目通常是指政府管理行政机构和公共服务所需的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支出。
管理费用科目在财政预算中的使用情况往往会因政府监管要求、政策决策等因素而不同。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新增会计科目浅析作者:王岩刘智宏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07期《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至今已十年有余,这期间,财政部国库司根据改革需要,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的科目进行了补充,新增了九个会计科目,主要包括:《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财库[2001]54号)中规定增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编码103)、“已结报支出”(科目编码213),《财政部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会计核算的通知》(财库[2007]23号)中规定增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科目编码30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科目编码40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科目编码50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科目编码516),《关于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后涉及有关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财库[2010]41号)中规定增设“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科目编码323)、“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科目编码423)、“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科目编码523)。
一、“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和“已结报支出”“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和“已结报支出”是为适应国库集中支付而设置的。
“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账户是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要用到的资产性质的账户,用于核算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在代理银行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的业务。
贷方登记财政国库支付机构当天发生的财政直接支付资金数,借方登记当天国库单一账户存款划入冲销数,当日资金结算后,余额为零。
“已结报支出”是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使用的负债性质的账户,用于核算财政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存款资金已结清的支出数额。
贷方登记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当天与财政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存款资金已结清的支出数,借方登记年终转账数。
当天业务结束后,本科目余额应等于已结清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之和。
年终转账时,将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计入的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等结转入该账户的借方。
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解释
财政总预算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划和预算编制的核心工具。
它包括
了一系列会计科目,这些科目用于记录和跟踪政府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1. 政府收入科目:政府收入科目用于记录政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所收到的各种
收入。
这些收入可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政府债务等。
例如,所得税、增值税、关税收入等都是政府收入科目的一部分。
2. 政府支出科目:政府支出科目用于记录政府在财政预算执行中的各项开支。
这些支出可以包括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等多个领域。
例如,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工资福利支出等都是政府支出科目的一部分。
3. 资本预算科目:资本预算科目用于记录政府在财政预算执行中用于资本性支
出的资金。
资本预算通常涉及长期项目,如道路建设、桥梁修复、设备购置等。
这些预算科目可以提供对资本支出的详细记录和追踪。
4. 公共财政科目:公共财政科目是指政府预算执行中的一类特定科目,用于记
录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
例如,教育经费、社会保障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等都属于公共财政科目。
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的使用和管理对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经济发
展至关重要。
准确记录和跟踪各项收入和支出能够帮助政府掌握财政状况、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为公众提供透明度和问责制。
因此,对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的解释和理解对于政府的财政决策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摘要: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是指在协调财政收支、优化资源配置的背景下,结合国家财政改革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的一种新的预算会计管理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意义、特点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意义1. 促进财政预算管理的规范化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建立可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通过明确的会计规定和流程,可以提高财政预算收支的透明度和规范度,减少非法经费流转和滥用财政资金的行为,保护财政预算的合法权益。
2. 实现财政资源的高效配置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实现财政资源的高效配置。
通过精确统计和分析财政预算的收支情况,可以及时调整预算方案,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达到经济运行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促进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建立是财政改革的重要一步。
通过规范预算会计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可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增强财政部门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推动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特点1. 系统性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预算编制、决算核算、预算执行等多个环节。
它不仅关注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还注重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财政决策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2. 统一性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具有统一性,意味着各级政府、各个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都要按照相同的规则进行操作。
这种统一性不仅可以提高财政管理的一致性和协同性,还可以减少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的成本。
3. 灵活性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动。
在制定预算准备和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预算管理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三、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难题在实施财政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可能面临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