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润滑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22
润滑系的工作原理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润滑剂在摩擦表面形成润滑膜,使摩擦表面之间的接触减小,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和摩擦磨损。
润滑剂可以是油、脂、液体或固体,其选择要根据工作条件和需要进行考虑。
润滑系统通常由润滑剂、润滑油泵、润滑油管路、油箱、滤清器、油冷却器等组成。
润滑剂被泵送到摩擦表面,当润滑剂进入接触面之间的微小间隙时,它们会承受足够的压力,形成一个薄膜,将摩擦表面分隔开来。
润滑膜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以及适当的温度。
当润滑剂被泵送回油箱时,通过滤清器去除固体颗粒和污染物,确保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
润滑系统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分隔原理:润滑剂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分隔摩擦表面,减少直接接触和摩擦力;
2. 负载分配原理:润滑剂的高压力推动下,润滑膜承受负载,均匀分配在接触表面上,减小局部应力和磨损;
3. 冷却原理:润滑剂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器散热,降低摩擦温度,防止零件过热和膨胀;
4. 清洁原理:润滑剂通过油路中的滤清器去除固体颗粒和污染物,保持润滑系统的清洁,减少磨损和故障的发生。
综上所述,润滑系统通过润滑剂形成润滑膜,以分隔、负载分配、冷却和清洁的原理来保持摩擦表面的良好润滑和工作。
这种工作原理可以降低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真空泵润滑方式
真空泵的润滑方式主要有两种:
1. 冷却润滑:多数类型的真空泵都是通过冷却润滑来保证运行
的稳定和延长寿命。
冷却润滑一般是在真空泵的内部加入一定量的润
滑油,通过润滑油的循环来实现冷却和润滑的效果。
润滑油在运行过
程中扮演着降低摩擦、冷却泵体和密封件的作用。
冷却润滑一般适用
于大功率、高速度和高温度的真空泵。
2. 干式润滑:干式润滑是指不使用润滑油的润滑方式,适用于
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真空泵,例如需要避免油污染的场所。
干式润
滑一般采用无油干式真空泵或者使用特殊的润滑材料,如固体润滑材
料或气体润滑材料。
干式润滑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润滑油对产品的污染,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切削冷却润滑剂的作用原理切削冷却润滑剂是在切削过程中用于降低切削温度、减轻切削力、改善切削表面质量和延长刀具寿命的一种特殊液体或气体。
它主要通过冷却和润滑切削区域来实现其作用。
首先,切削冷却润滑剂的冷却作用是通过吸收和带走切削区域的热量来降低切削温度。
在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往往会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在高速切削和重负荷切削的情况下。
切削液以其较高的热容和导热系数,可以快速吸收切削区域产生的热量,然后带走并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切削区域的变形和热裂纹的产生,提高切削加工的精度,并延长工件和刀具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切削温度对工件表面硬度的影响,防止切削过热引起表面损伤和质量问题。
其次,切削冷却润滑剂的润滑作用是通过形成润滑膜来减轻切削力和摩擦,从而降低切削过程中的摩擦热量和切削力。
在切削区域形成润滑膜,可以有效分离工具与工件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摩擦与磨损,并降低接触面上的摩擦系数。
润滑膜可以防止金属间的相互接触和磨损,减少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热量的产生,降低工具磨损和切削力的大小。
润滑剂还可以形成较大的切削角度和光滑的切削面,提高切削质量和表面粗糙度。
同时,润滑剂还可以辅助切屑的形成和排出,减少切削阻力和断切屑的可能性,提高切削效率和工件质量。
另外,切削冷却润滑剂还可以起到清洗和防锈作用。
切削过程中,切削液可以清洗切削区域的切屑和金属颗粒,防止其在切削区域积聚,降低堆积的切削阻力,提高切削效率。
同时,切削液中加入一些防锈剂可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防止刃口生锈和刀具表面氧化腐蚀。
最后,切削冷却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加工性和环境安全。
切削液的成分可以根据加工材料和切削条件进行选择,确保切削液与加工材料的相容性和加工效果。
同时,切削液的安全性也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总之,切削冷却润滑剂通过冷却和润滑切削区域,能够降低切削温度、减轻切削力、改善切削表面质量和延长刀具寿命。
润滑的的基本原理一、润滑的作用(1)减磨作用:在相互运动表面保持一层油膜以减小摩擦,这是润滑的主要作用。
(2)冷却作用:带走两运动表面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以及外界传来的热量,保证工作表面的适当温度。
(3)清洁作用:冲洗运动表面的污物和金属磨粒以保持工作表面清洁。
(4)密封作用:产生的油膜同时可起到密封作用。
如活塞与缸套间的油膜除起到润滑作用外,还有助于密封燃烧室空间。
(5)防腐作用:形成的油膜覆盖在金属表面使空气不能与金属表面接触,防止金属锈蚀。
(6)减轻噪音作用:形成的油膜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两表面直接接触,减轻振动与噪音。
(7)传递动力作用:如推力轴承中推力环与推力块之间的动力油压。
二、润滑分类1.边界润滑两运动表面被一种具有分层结构和润滑性能的薄膜所分开,这层薄膜厚度通常在0.1µm以下,称边界膜。
在边界润滑中其界面的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薄膜的性质,其摩擦系数只取决于摩擦表面的性质和边界膜的结构形式,而与滑油的粘度无关。
2.液体润滑两运动表面被一层一定厚度(通常为1.5μm~2μm以上)的滑油液膜完全隔开,由液膜的压力平衡外载荷。
此时两运动表面不直接接触,摩擦只发生在液膜界内的滑油膜内,使表面间的干摩擦变成液体摩擦。
其润滑性能完全取决于液膜流体的粘度,而与两表面的材料无关,摩擦阻力低、磨损少,可显著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这是一种理想的润滑状态。
1)液体动压润滑动压润滑由摩擦表面的几何形状和相对运动,借助液体的动力学作用,形成楔形液膜产生油楔压力以平衡外载荷。
如图5-1所示,在正常运转中,只要供油连续,轴颈就会完全被由润滑油动力作用而产生的油楔抬起,同时在轴承与轴颈之间形成一定偏心度,轴颈所受负荷由油楔中产生的油压所平衡。
此油楔的形成与其产生的压力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图5-1 楔形油膜的形成(1)摩擦表面的运动状态:转速越高,越容易形成油楔。
(2)滑油粘度:粘度过大,则难以涂布。
(3)轴承负荷:负荷越高,越难以形成油楔。
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和各冷却循环发动机润滑系统是车辆内部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人体的心脏一样,负责为发动机各部件提供润滑和冷却。
正是因为有了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才能正常运转,并且保持稳定的温度。
在整个润滑系统中,包括了发动机油、机油泵、滤清器、热交换器和管路等组成部分。
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无疑就是发动机油了,它就好比是人体的血液一样,流动在整个润滑系统中。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发动机油的作用。
发动机油不仅要能够为各个机械运转部件提供充分的润滑,使得发动机内部各零部件能够减少摩擦并且减少磨损。
同时还要具备抗磨耗、抗氧化、抗乳化等多种性能,以保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够保持润滑性。
发动机油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冷却。
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发动机油不能及时地带走这些热量,就会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因此,发动机油不仅要有良好的润滑性,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散热性。
我们来探讨一下机油泵和滤清器的作用。
机油泵主要负责将发动机油从油底壳吸入,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
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产生的旋涡效应,使得发动机油能够被顺利吸入并且输送。
如果机油泵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发动机内部各零部件无法得到及时的润滑,从而增加磨损和热量。
滤清器则主要负责将发动机油中的杂质和金属屑过滤掉,保证发动机油的清洁度。
如果发动机油里面的杂质和金属屑过多,就会导致机油泵和管路堵塞,从而影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转。
热交换器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热交换器主要是通过发动机冷却液来带走发动机油产生的热量,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温度。
当发动机油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时,就会通过油冷管道输送到热交换器中,然后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带走这些热量。
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发动机内部的温度,并且保证发动机油的润滑性能。
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管路了。
管路主要负责将机油输送到发动机内部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然后将使用过的机油排泄出来。
数控机床加工中的润滑与冷却技巧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润滑与冷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润滑与冷却可以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加工中润滑与冷却的技巧。
首先,润滑是数控机床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主要用于减少机床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提高机床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润滑操作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正确选择润滑剂。
润滑剂的选择应根据机床的工作条件和材料来确定。
常见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适用于高速旋转零件和高温工况,而润滑脂适用于低速大负荷工作条件。
第二,润滑剂的添加要适量。
过量的润滑剂会导致零件表面积聚过多的润滑剂,影响加工质量。
因此,在添加润滑剂时,要根据机床的工作条件和加工目标来调整润滑剂的用量。
第三,定期更换润滑剂。
润滑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和污染,从而降低其润滑性能。
因此,定期更换润滑剂是保持机床良好运行状态的必要步骤。
其次,冷却是数控机床加工中保证工件和工具温度稳定的重要手段。
恰当的冷却可以防止工件和工具过热,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冷却技巧:第一,使用冷却液。
冷却液可以有效地吸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温度。
常用的冷却液有水溶性和油性冷却液。
水溶性冷却液适用于一般加工,而油性冷却液适用于高温加工。
第二,适当控制冷却液的流量。
流量过大会造成冷却效果不佳,流量过小则无法有效冷却。
因此,针对不同的加工任务,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冷却液的流量。
第三,保持冷却液的清洁。
冷却液容易受到切屑和杂质的污染,影响冷却效果和加工质量。
定期清洗冷却液循环系统,更换新的冷却液是保持冷却液清洁的有效方法。
最后,在润滑与冷却技巧中,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工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运行速度和进给量。
过高的运行速度和进给量会导致过度热量生成,增加机床的摩擦和磨损。
第二,定期检查润滑和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
检查润滑和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机床的正常运行。
冷却系习题1.填空题(1)根据所用冷却介质的不同,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可分为式和式两种。
(2)发动机水冷却系统由装置、装置和装置三部分组成。
(3)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冷却装置由、、等组成。
(4)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强度调节装置由、、等组成。
(5)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水温显示装置由等组成。
(6)发动机冷却液的循环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
(7)发动机用散热器一般由、和等组成。
(8)发动机用离心式水泵主要由、、等三部分组成。
(9)发动机用风扇离合器有式、式和式,其中式应用最广泛。
(10)散热器的维修主要内容包括、和。
2.判断题( )(1)发动机过热会使充气效率降低。
( )(2)发动机过热会使发动机早燃和爆燃的倾向减小。
( )(3)发动机过热会使润滑条件恶化,加剧零件的磨损( )(4)发动机过热会使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造成零件变形或损坏。
( )(5)发动机过冷会使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温度太低,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增加。
( )(6)发动机过冷会使润滑油的粘度增大润滑改善,零件的磨损减小。
( )(7)发动机过冷会使未汽化的燃料冲刷摩擦表面(如气缸壁)上的油膜或稀释润滑油,加重零件的磨损。
( )(8)点火时间过晚会造成发动机过冷。
( )(9)混合气过稀会造成发动机过热。
( )(10)若散热器中的水垢过多会造成发动机过冷。
( )(11)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风扇属于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 )(12)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节温器属于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 )(13)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散热器属于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 )(14)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百叶窗属于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 )(15)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水温传感器属于水温显示装置。
( )(16)采用膨胀水箱把冷却系变成了一个暂时性的封闭系统。
( )(17)采用膨胀水箱避免了空气的不断进入,减小了对冷却系内部的氧化腐蚀。
( ) (18)采用膨胀水箱使冷却系中的水汽分离,使压力处于不稳定状态。
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1.冷却水循环:冷却水通过水泵被抽送到发动机内部,经过散热器冷却后再回到发动机。
2.热量传递:冷却水在发动机内部吸收和带走部分热量,同时发动机也会引入新鲜空气进行燃烧。
3.散热器冷却: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通常由许多平行的金属片和铜管组成,通过与外界空气的对流来散热。
4.风扇散热:当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无法通过散热器散热时,风扇会自动启动,通过引入足够的冷空气提高冷却效果。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可通过冷热交换来实现,同时还需要有适当的冷却剂,如冷却水,并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监测并控制冷却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润滑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润滑油保持发动机各部件的摩擦表面之间的隔离,减少磨损和能量损失。
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油泵、油杯、滤清器、油冷却器、密封件和油管等部件。
下面介绍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1.油泵循环:油泵通过机械力或电力驱动,将润滑油从油杯中抽送到发动机各部位,并保持油压的稳定。
2.滤清器:润滑系统中的滤清器可以有效去除油中的杂质,确保油质的清洁。
3.润滑油循环:润滑油通过油管流动到发动机各部分,比如曲轴连杆轴承、活塞环、气缸壁等摩擦部位。
4.热交换:润滑油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吸收部分热量,并通过油冷却器进行散热,以保持油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在运转中将润滑油均匀地涂覆在发动机各个关键部件上,以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部件间的摩擦磨损。
同时,润滑系统还起到冷却发动机的作用,使得摩擦部件的温度得到控制,提高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
在汽车发动机中,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冷却系统冷却发动机后,润滑系统将润滑油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
相反,润滑系统的热交换也有助于降低冷却系统的温度。
两个系统的协同工作保证了发动机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行,提高了汽车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总之,发动机冷却系统通过冷却介质带走发动机内的热量,而润滑系统通过润滑油减少发动机各部件的摩擦和磨损。
机械设计中的冷却与润滑技术优化在机械设计中,冷却与润滑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优化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中冷却与润滑技术的优化方法。
一、冷却技术的优化在机械设备运行中,过热是一个常见问题,过高的温度对于机械部件的正常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冷却技术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1. 选用适当的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的选择对于机械设备的冷却效果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水是一种常用的冷却介质,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和成本效益。
然而,对于高温工况下的机械设备,水的冷却效果可能不足以满足需求。
此时,可以考虑使用高温油或者冷却剂来提高冷却效果。
2. 冷却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也会对冷却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冷却系统设计应该考虑到流路的优化、散热表面的扩大以及冷却风扇的选用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冷却系统的效率。
3.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冷却技术优化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温度控制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并避免部件过热造成的故障。
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及时监测和调节设备的温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二、润滑技术的优化润滑技术在机械设备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优化润滑技术可以减少磨损、降低能耗,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1. 选用合适的润滑剂润滑剂的选用与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在高温、高负荷或者高速运行的机械设备中,应选择具有较高抗磨、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的润滑剂。
同时,还应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选择适当的黏度和润滑剂类型。
2. 润滑系统的设计润滑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流路的优化、润滑剂的分配均匀性和油品循环的效率等因素。
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润滑剂的使用效率,减少能耗,并延长润滑剂的使用寿命。
3. 润滑剂监测与维护定期监测润滑剂的质量和状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定期更换润滑剂并进行设备的润滑维护是保证润滑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和维护,可以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最少量润滑剂”加工我们一直都通过在散热器中填充冷却液而保持轿车冷却。
在制造业中也适合实施同样的处理,其中经常采用冷却液来解决机床、刀具和工件热稳定性问题,同时还用它来排屑。
但是冷却液是否对每个加工过程都一样是必须的?在一个加工过程的寿命周期操作成本中,冷却液成本大约占15%。
这种成本不断上升。
它包括与采购、过滤、分离、处置以及EPA(美国环保局)记录保存等有关的成本。
冷却液处置的成本已经高出其初始成本,并且这种成本还在继续上升。
对于冷却液的使用、处置和劳动保护,人们正在酝酿更加严格的法规。
因此,湿式加工中的冷却液是一个严峻的经济问题。
采用“最少量润滑剂”加工,或称MQL,正作为一种节省成本和符合环保要求的加工过程而替代某些湿加工过程。
MQL可以大大降低冷却液成本,同时保护工人和环境。
它还可以改善刀具寿命和表面粗糙度--尽管刀具寿命通常是应用湿加工方式所考虑的原因。
MQL可以保证更好的寿命,原因有二:(1)对于给定操作可以规定润滑的最佳浓度,(2)消除切削液中悬浮的硅粒子污染。
MQL加工过程适合铸铁,也适合铝加工。
加工中所涉及的几个关键包括精密控制润滑剂混合系统、维持热稳定性、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和排屑等。
润滑剂的控制对所配置的润滑剂量进行控制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过程需要不同的润滑量。
例如,铣削是一种表面操作,它需要最少量润滑。
深孔钻削是一种需要不同润滑水准的操作。
而对于攻丝和螺纹切削操作需要第三等级的润滑,因为其表面压力高。
MQL混合系统的目的是提供精确量的悬浮微粒。
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直径被保持到精确公差范围内以保持最佳加湿和润滑属性。
在针对MQL设计的机床中,润滑性可以用零件程序中改变悬浮微粒的量和持续时间的参数加以控制。
早期以这种方式采用油气混合物的尝试失败了,因为在高速情况下会出现油气分离现象。
但是,新的系统已经被证明在维持润滑性方面如湿加工一样有效。
一个实例是Cross Hüller的“Specht Duo”,一种建造用于湿式或MQL操作的两主轴CNC生产模块,其中带有精密分配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如何润滑?发动机内部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零件,如曲轴主轴颈与主轴承、凸轮轴颈与凸轮轴承、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面等等,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工作环境恶劣,它们之间需要有适当的润滑,才能降低磨损,延长发动机的寿命。
机油作为发动机的“血液”,对发动机油具有润滑、冷却、清洗、密封和防锈等作用,定期地更换机油对发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
机油主要存储在油底壳中,当发动机运转后带动机油泵,利用泵的压力将机油压送至发动机各个部位。
润滑后的机油会沿着缸壁等途径回到油底壳中,重复循环使用。
反复重复润滑的机油中,会带有磨损的金属末或灰尘等杂质,如不清理反而加速零件间的磨损。
所以在机油油道上必须安装机油滤清器进行过滤。
但时间过长,机油一样会变脏,因此在车辆行驶一定里程后必须更换机油机滤。
●发动机是如何冷却的?发动机除了要有润滑系统减少零件间的摩擦外,还必须要有个冷却系统,适时将受热零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以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发动机冷却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方式,现在一般车用发动机都采用水冷式。
发动机水冷式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气缸盖水套等部分组成。
那是怎么进行冷却的呢?主要通过水泵使环绕在气缸水套中的冷却液加快流动,通过行驶中的自然风和电动风扇,使冷却液在散热器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再次引入到水套中,周而复始,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
其实冷却系除了对发动机有冷却作用外,还有“保温”的作用,因为“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节温器实现发动机冷却系“大小循环”的切换。
什么是冷却系统的大小循环?可以简单理解为,小循环的冷却液是不通过散热器的,而大循环的冷却液是通过散热器的。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空压机线 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空压机线 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冷却润滑系统组成:润滑油、油分罐、温控阀、油冷却器、油滤、断油 阀等空压机线 油温控制示意图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温控阀冷却器油滤油气分离罐 动作温度:175℉ / 190℉主机空压机线 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润滑油的作用有哪些???1. 冷却 2. 润滑 3. 密封 4. 降噪空压机线 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润滑油性能说明——粘度润滑油的粘度表征油品的稀稠程度,2mm /s)表示一般用40℃和100 ℃的运动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剧烈程度用粘度指数表示,粘度指 数越大越好粘度会随着氧化变质而增加,变化率(40 ℃)超过10%时应 换油空压机线 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润滑油性能说明——酸值酸值用来衡量润滑油的酸度, 一般1g油消耗的KOH的量表示(mgKOH/g)酸值是控制润滑油精制深度和评定油品含酸量的重要指标, 酸值过高会腐蚀零部件酸值一般会随着氧化变质而增加,酸值增加值超过0.2mg/g时 应换油空压机线 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润滑油性能说明——其它闪点是润滑油挥发性和安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 闪点主要与粘度大小或组分轻重有关(高粘度、重组分的油闪点高,但其中的胶质、沥青质也会多,易积炭)倾点:油品在低温下会凝固。
油品在冷却到不能流动,但一升温又可流动的这个临界温度点叫“倾点”。
同样,“倾点”也是油品使用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抗乳化性:润滑油与水分混合乳化,损害润滑,并增加油气分离的难度抗发泡性:油的泡沫进入循环会破坏润滑油膜,并淹没分离芯影响油气分离空压机线 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润滑油的成分成 分:基本成分 (Basestock) 91%-94%添加剂6%-9%( 抗氧化剂 / 防腐剂 / 耐磨剂 / 黏度增强剂 / 防 发泡剂 / 金属钝化剂 )空压机线 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按工艺按油基成分名称举例 使用者主要特点与 Sullube 比较石油基 Petroleum 矿物油oil二酯基 DiesterGA 4K GA 8K SSR Coolant易形成油胶油泥,闪点低,热传导率低约 Atlas10%,寿命短90%,排气含油量大Atlas 多用于往复式压缩机,遇水降解形成含乙醇和酸的油泥,热传导率低约10%,与密 I.R封件兼容性很差润聚酯基 PolyolEster滑Ultra coolant I.R油聚乙二醇基Polyglycol分合成油SullubeSullai 聚乙二醇、聚戊四醇酯合成r类烃基 Hydrocarbon易形成油胶油泥,闪点低,热传导率低, 寿命短,排气含油量大4-6倍加氢烃基HTHydrocarbonHD Roto Fluid SRF-1/4000Atlas 会形成油胶油泥,闪点低,热传导率低,Sullai 寿命短50%,排气含油量较大r脂肪烃基 PAOGA FG H-1FAtlas 最常用,会形成油胶油泥,闪点较低,热传导率低约10%,排气含油量较大 I.R长效油 硅基 Silicone24KTSullai 超长寿命r空压机线 油胶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空压机线 油胶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空压机线 bbs.air-co寿m力p螺.cn杆空压机润滑油冷却润滑系统及常见故障SRF 1/4000Sullube24KT加氢烃基油 成分类别(HT Hydrocarbon)聚乙二醇/ 聚戊四醇酯 ( Polyglycol / PolyolEster )硅基油 (Silicone)新油 颜 色 使用后金黄 金黄绿 棕红透明 透明正常使用 期4000 h8000 h长效特性硅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