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古代一种 既可以说明、 , 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 的文体。
自主复习一
1、背诵两篇课文。 2、看注释与笔记,熟记词语 解释。 3、正确翻译、背记课文,并 能直译 (温馨提示:直译——忠于原
文意思的翻译。)
2、重点字词检查
(要求:写在课堂听写本上,只写序号,直接作答。)
1 有仙则名 著名、出名 2 有龙则灵 灵异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更有说服力;画龙点睛,总结 全文;与开头“惟吾德馨”照应,强调自己甘居陋室, 做个君子;以反问作结,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起兴,类比。
1.出淤泥而不染, 找 濯清涟而不妖, 出 文 中 2.中通外直, 描 不蔓不枝, 写 莲 的 3.香远益清, 句 子 4.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长环境
风度气质
菊、牡丹 (衬托)
莲
托物言志
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同时也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理解性默写
(1)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 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 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 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文章的主旨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异:《陋室铭》运用了起兴 和类比的方式。以山水起兴,与 陋室类比,点明主旨。《爱莲说》 则运用衬托,以菊正衬,以牡丹 反衬,突出了莲的高尚品质。
——课文内容
找 1.苔痕上阶绿, 出 草色入帘青。 描 写 2.谈笑有鸿儒, 陋 往来无白丁 室 的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子 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