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举办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比赛
- 格式:pdf
- 大小:654.86 KB
- 文档页数:1
我校围绕“干部以师为本,把服务送给您———干实事;教师以生为本,把欢笑送给您———比质量”为主题,要求干部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意识中解脱出来,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体系,以关爱、理解、尊重为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2.变管理教师为发展教师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学校管理者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满足教师较高层次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让教师在创造中体验成功、体验荣誉、体验成就。
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只是被动的管理对象,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本体性知识得不到拓展,条件性知识得不到提升,实践性知识得不到总结与创新。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更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保障。
我校通过开展“推进课堂文化变革,打造高效尚美学堂”活动,不断完善和发挥《武汉市体育馆小学尚美学堂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推进“高效、安全的尚美学堂”的建设工程,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树立全面、均衡和多元的学生发展观,树立绿色科学的质量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通过“尚美学堂建设工程”的目标引领和达成,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抓好基础性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在“课内比教学”和“体小教育讲堂”“体验式教研”“体小论文沙龙”活动中超越自我,形成特色。
学校在总结提炼教师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武汉市体育馆小学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创造多种机会和多元发展平台,引导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提升,加强优秀教师教学学术成果的推介和宣传。
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淡化“竞技运动”,树立“健康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当下教育教学理念之一,因此本文以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为主题,通过梳理相关文献阐述了小学体育学科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科融合;教学跨学科教学是当前素质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课程中跨学科学习是指让学生综合运用除体育学科外至少一种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融合是交叉、合作的过程,通过有趣生动的理论与形式多样的实践相融合,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可行性分析教育是一个整体,体育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把关注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运动知识、教授技术动作要领及安全知识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力度,让教师明白了学科之间的互通性,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重要的学科课程,承载着体育育人的使命。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综合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
体育作为交叉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跨学科融合度很高,可以为课堂增加新的生机和活力,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一)小学体育课堂中融入数学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在小学教学中是一门基础学科,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
数学的实践研究成果可以推动体育的全方位发展,而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能为数学的规律和现象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将数学知识与体育技能相融合,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例如常见的“喊团报数”的游戏一直深得学生的喜欢,游戏开始时,学生绕圈自由行走,当教师下口令说数字时便快速组团,不能达到规定人数的将被淘汰。
第一届全国中学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整理资料(小学组)目录1、田径: 1——72、篮球: 8——9345671时,2341摆起,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跳出,落地时小腿前伸,用两脚跟着地,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2、教材的潜在价值和重点、难点潜在价值:A、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弹跳力和协调性。
B、作为急行跳远动作和提高腿部爆发力量的辅助手段重点:两脚用力蹬地跳起难点:动作协调用力轻巧落地3、学生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A、蹬地不充分纠正方法:双脚起跳跃过横放的小垫子;跳上体操蹬或跳箱盖或台阶。
B、起跳后折小腿纠正方法:语言提示学生,练习时两脚后蹬的用力方向是向后、向下,腿要充分蹬直,展髋后再收腹提臀;原地双脚起跳收大腿练习。
4、教学手段A、跟随教师做弹性屈伸练习BCDEF1234123、重点:双腿直腿依次快速过杆难点:内旋下压4、保护与帮助:1)摆放垫子2)把杆换成橡皮筋练习5、易犯错误:1)双腿依次缓慢过杆2)屈膝过杆6、纠错:1)适当降低杆的高度,击掌提示音2)摆动腿触悬挂物7、组织教法:1)左右跨跳橡筋带2)跨跳低架3)跳高接力游戏三、原地单手肩上推实心球(朱德明老师整理)1、动作方法:A、正对推掷方向:面对推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手持球于肩上,左手轻扶球,推掷时,先身体右转,左肩对准推掷方向,右腿弯曲,左腿在前伸直,重心落在右腿上,肘关节抬起稍低于肩,然后右腿用力蹬地,向左转体挺胸,重心前移,同时用力将球推出。
B、学会正确投掷和全身协调用力的方法C、作为侧向推铅球动作学习的辅助练习重点:肘关节抬起,用力推球难点:持球动作,推拨3、学生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A、推球时没有抬起肘关节纠正方法:语言提示抬起肘关节。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身后帮助托起肘关节。
B、蹬地无力,转髋送肩不够纠正方法:教师语言提示推球注意蹬地转髋,送肩。
让学生自己一手推髋做蹬地转体练习。
C、出手角度低纠正方法:要求学生将球推过适当高度和适当距离的横线。
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十六所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部分)六十年代初,根据周总理指示,旨在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的“外语学校”开始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相继创办。
1、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1959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北外附校)成立。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北外附校)直属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外语特色的寄宿制学校。
学校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占地面积7.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8万平方米。
校内环境幽雅、设施完善,拥有一流的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田径场、游泳馆、学生餐厅、学生公寓等教学配套设施。
校内还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讯系统以及图书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各种专用教室及设备,是目前北京市硬件最好的中小学之一。
/。
2、天津外国语学校:创建于1964年,学校占地面积近百亩,建筑面积5万平米。
教职工23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占教师人数的40%,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18%,在校学生2600余人。
现为天津市直属重点中学,天津市首批示范校,3A校,全国外国语学校副理事长校。
原来周总理的翻译、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任名誉校长。
学校现开设英、日、德、法、西五个语种,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文理并重精通外语的复合型、外向型、国际型预备人才。
/index.aspx3、郑州外国语学校:创建于1983年7月,学校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164.7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教职工167人,学生1900人。
网址:/websites/index.jsp4、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外附中创办于1963年,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建国以后首批成立的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是上海市教委评定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2009年荣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示范学校”称号,并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德育先进学校和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沙洋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规程细则一、广播体操、武术操1.比赛内容广播体操:《七彩阳光》;武术操:《英雄少年》。
2.比赛方式代表队抽签分成二组依次进行比赛,每组8个代表队。
为代表队引导牌 O 为参赛队员二、队列队形1.比赛内容在一个25m*15m 的场地范围内,2分钟内完成指定内容。
指定内容包括原地和行进间两部分内容,各项指定的具体内容至少出现一次。
原地内容:立正、稍息、看齐、一列成二列及还原、一列成三列及还原。
行进间内容:队列练习:跑步走,立定。
行进间齐步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向后转走。
队形练习:行进间齐步左转弯走、右转弯走、左后转弯走、右后转弯走(自选其中两项)。
从指定起始位置开始,到将本队带回到起始位置结束。
指定内容可自主编排,融入完整比赛中,应充分利用指定场地,避免偏场。
在完成指定内容前提下,可增加内容以提高精彩程度,自主增加的内容如出现错误也相应扣除错误分。
2.比赛方式以各代表队为参赛单位。
每队指定一名队员为指挥员,其余所有参赛教师为练习者。
队列队形比赛开始时的队伍为面向裁判席的一列横队。
进行方式:比赛开始后由指挥员将本队带入场地的指定起始位置。
在起始位置以一列横队开始,以一列横队回起始位置结束。
3.比赛要求队列队形比赛前和结束时指挥员必须向裁判长报告,报告时裁判长须起立。
队列队形比赛前报告:指挥员应跑步至裁判席报告,指挥员:“报告裁判长,××××代表队队列队形比赛准备完毕,请指示”裁判长:“开始”。
指挥员:“是”。
指挥员跑步至队列前开始队列队形比赛。
队列队形比赛结束后报告:指挥员应跑步至裁判席报告,指挥员:“报告裁判长,××××代表队队列队形比赛已经完毕,请指示”。
裁判长:“退场”。
指挥员:“是”。
指挥员跑步至队列前指挥队伍退场。
4.动作规格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军发〔2010〕23号。
附件:
湖北省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评分细则
集体项目队列实作评分细则Array
场地规格:25m*10m
田径类评分细则
武术类项目评分细则
场地规格:10m*5m
体操类评分标准
一、跳马“分腿腾跃”评分细则
男子纵箱分腿腾跃—1.35米;女子山羊分腿腾跃—1.25米)
二、“技巧”评分细则
女子
其他教材类评分细则
教材内容;场地规格:4m*4m)
教学讲解能力评分细则
教学讲解包含:讲解技术动作的要领、讲解技术动作的重难点、讲解突破学习该技术动作重难点的教法学法、并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讲解纠错、保护与帮助,回答评委提问等,教学讲解类似于一节课基本部分的教学小片段,教师可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可视其他4名教师为学生组织教学,还可设计简单的小教具
说明:
1、18—20分为优秀,16—17分为良好,15—12分为合格。
2、总时间为6—8分钟,不足或超时均扣分(每一分钟扣1分)。
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结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结果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黄石市教育局承办的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于2014年11月13至15日在黄石市第七中学举行。
本届技能比赛,全省16个市、州和江汉油田共选派了170名教师参赛。
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了小学组一等奖25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26名;中学组一等奖25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26名,以及团体总分奖代表队前10名。
各市、州高度重视本届技能比赛,精心组织当地和学校的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技能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级比赛,为比赛的精彩有序、积极向上、安全圆满作出了积极努力,经大会组委会决定,授予各参赛单位优秀组织奖。
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希望各地和学校认真总结,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全员参与的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武活动,激励广大体育教师自觉提高业务技能,强化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把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附件:— 2 —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结果一、团体总分奖第一名:武汉市第二名:黄石市第三名:襄阳市第四名:十堰市第五名:宜昌市第六名:恩施州第七名:仙桃市第八名:潜江市第九名:孝感市第十名:荆门市二、个人等次奖小学组(85名)一等奖(25名)袁文婷武汉市洪山区青峰小学邵鹏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刘时蔚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徐国源黄石市中山小学杜梅襄阳市襄州区实验小学向珊大冶市金湖株林小学汤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三角湖小学都剑桥十堰市东风小学赵小红仙桃市第三实验小学王莉莉宜昌市伍家岗区杨岔路小学王博宜昌市伍家岗小学孔晓阳咸丰县实验小学雷鸣十堰市实验小学— 3 —黄华襄阳市松鹤路小学王俊十堰市柳林小学王慧慧潜江市渔洋小学石文黄石市特殊教育学校郑朋杰沙洋县马平小学卢辉十堰市五堰小学刘时柏潜江市浩口小学胡玉贤襄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樊菲孝感市实验小学曾岑恩施市四方坪小学王海仙桃市荣怀学校罗成宜城市南营小学二等奖(34名)杜飞十堰市人民小学郭军天门市麻洋小学石倩怡黄石市老虎头小学龙凡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发区光谷第二小学王陈潜江市浩口三才小学周昆明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张涛荆州市实验小学宫凯宜昌市开发区深圳路小学聂梅仙桃市实验小学方宝珠襄阳市第四十四中小学甘旭麻城市福田河学校廖辉江汉油田外国语小学— 4 —殷正操仙桃市下查埠小学曾袁淑松滋市老城小学甘世梅建始县实验小学张晶咸宁市实验小学张建华来凤县实验小学王勇嘉鱼县舒桥小学彭迎麻城市实验高中冯明伟孝昌县邹岗方集小学乐文静鄂州市实验小学田鹏荆门市掇刀区双泉小学谭继梅当阳市庙前镇中心小学万芳仙桃市陈场中心小学胡洋鄂州市梁子湖莲花学校李诚成恩施市武商小学刘娟通城县荻田小学毛庆忠广水市长岭岗巷小学黄鑫鄂州市吴都小学熊昕荆州市沙市区关沮一小程丽娟麻城市职教集团程伟广水市郝店镇小学张楚江汉油田外国语小学肖丽鄂州市吴都小学三等奖(26名)门亮大冶市滨湖学校彭威巍潜江市浩口小学— 5 —毛翩鄂州市西山街办梁新屋小学喻进麻城市华英学校鲁璐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小学杨海荣钟祥市长寿路学校戴静汉川市新堰小学吴文婷广水市郝店高楼小学徐韬大悟县三里镇小学景灵麻城市集美学校王慧广水市广办第一小学张琼天门市实验小学陈翠芹钟祥市第八中学胡雅莉天门市白茅湖小学魏路桥天门市佛子山小学彭林钟祥市冷水中学沈淑嫦崇阳县白霓镇大市小学熊巧巧安陆市烟店小学吴仕林通城县左港小学明瑞祥荆州市实验小学张亚岚潜江市后湖小学李昕天门市拖市小学胡高成广水市李店中心小学王福军江汉油田向阳小学郑薇江汉油田江汉职业技术学校周聪钺江汉油田实验小学— 6 —中学组(85名)一等奖(25名)张鹏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周汉明黄石市第二中学郑辉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董峰襄阳市第五中学叶茜泷武汉市外国语学校曾露十堰市第九中学刘伟宜城市第三中学唐庆麻城市英杰学校关晓龙恩施市第一中学柯秀阳新县五一农场学校张小林黄石市城市职业高中张俊霞仙桃市三伏潭中心学校周莉莉武汉市二桥学校万重阳武汉市汉铁初中李维洋十堰市第二中学胡友林黄石市第七中学周天平鄂南高级中学吴大庆钟祥市第一中学向星来凤县大河中学姚廷伟宜昌市第六中学刘芳仙桃市第一中学毛新月襄阳市竹条中学— 7 —成健黄石市有色一中唐华勇荆门市石化中学毕丽琳孝昌县卫店镇中学二等奖(34名)顾勇襄阳市第五中学汤堃孝感高级中学张祚成十堰市车城高级中学李小伟潜江市渔洋中学杨书宇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陈明燕麻城市第一中学武方松滋市实验中学李静钟祥市职业高中毛胜利麻城市华英学校朱荣晶恩施市职业高中彭荣应城市第一中学郑惠月潜江市浩口苏港中学刘美玲潜江市总口中学徐俊杰仙桃市实验高级中学何志博利川市铜锣初中刘犇荆州市荆州区南门中学邱忭鄂州市泽林中学孙维克天门市麻洋中学贺兆红汉川市马口中学柳再加天门市竟陵高级中学程冬英宜昌市第五中学— 8 —邓鹏随县第一中学姚德萍麻城市第一中学郑孝青石首市南岳高级中学周超咸宁市咸安区宝塔中学肖贝贝枣阳市白水中学方洪咸宁市咸安区官埠中学陈骁钟祥市兰台中学杜玲霞通城县四庄中学闵朝定荆州市沙市六中张伟咸宁市咸安区横沟高中王斌麻城市第一中学张小娟孝感市汉川第二中学卢鹏飞天门中学三等奖(26名)左妮鄂州高级中学余鑫圣潜江市曹禺中学肖显天门市石河中学邢悦十堰市第一中学王强潜江市老新中学龚德妙恩施市舞阳中学夏世伦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罗高苗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朱江江汉油田广华中学汪军华仙桃市第九中学王静沙洋县马良中学— 9 —胡旭辉鄂州市蒲团中学周艳丽秭归县第二中学邓兵兵江汉油田广华中学关士千江汉油田广华中学张新贵鄂州市石山中学王华随县第一中学代芸天门市九真中学陈海生随县柳林中心学校张泽斌江汉油田广华初级中学梅传忠鄂州市胡林中学田波涛随县柳林中心学校高威洪湖市第一中学刘江涛随县柳林中心学校陈启涛仙桃市第三中学梁毅江汉油田油建学校— 10 —。
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武汉市第二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七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1.01.21•【字号】武教办〔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武汉市第二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七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市属大中专院校,局直属有关单位:现将《武汉市第二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七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教育局2021年1月21日武汉市第二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七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根据工作安排,决定开展市第十七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
旨在通过教师大培训、大比武,助力中青年教师更快更好成长,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一、竞赛主题喜迎建党百年,践行教育初心二、竞赛宗旨展示教师风采,比拼教育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促进教育发展。
三、竞赛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广泛参与和层层选拔;坚持注重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实际能力。
四、参赛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45周岁以下(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从事教学工作满三年的在职教师。
曾在教师五项技能竞赛市级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竞赛。
五、竞赛组别和学科(一)竞赛组分为高校、中职、中学、小学、幼儿园5个组别。
(二)竞赛学科不作限制。
六、竞赛内容和方式竞赛内容为教学设计、教学演示、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和综合展示五项。
(一)教学设计参赛者根据给定教学内容,现场设计规范、完整的文本教学预案,并制作PPT 课件,时间为120分钟。
现场提交上述材料打印稿。
参赛者不得携带任何参考资料和存储电子资料的设备(包括手机)。
竞赛现场不提供网络,提供计算机和相关应用软件、打印机、纸张。
在阳光中运动在快乐中学习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武汉市教育局武教基[2007]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意见》,武教体卫艺[2007]8号《关于印发武汉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教体卫艺[2007]13号《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主动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有效配合全市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现将我学校在这两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自查,报告如下:一、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保障“阳光体育运动”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有效落实。
1、成立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明确方向,加强指导。
2、根据市有关精神,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
严格按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学科课程、校本课程、活动类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设施、有督导、有成效,每学期有新排课程总表。
学校每学期均根据市区级教育局颁发的学校课程开设标准,严格落实,既不多开课程,不少开课程,严把课程关、课时关,尤其注重活动课程及体育课程的设置,并能科学规划。
将课程总表、班级课表、作息时间表作到“三表”上墙,及时向社会、教师、家长公布,接受各级部门监督,广泛听取意见。
二、加强师德教育,形成教师工作自觉性。
1、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意见》,《关于印发武汉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明确工作的重要意义。
2、结合师德宣传教育,开展广泛学习交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3、深入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明确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学校的每位教师关爱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做到减负不减效,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严格执行市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设课程的前提下,严格督查落实情况。
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市第二十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五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成绩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8.01.17•【字号】•【施行日期】2018.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市第二十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五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成绩的通报各区教育局,市属大中专院校,局直属学校:根据团市委等七部门《关于举办武汉市第二十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武团联〔2017〕13号)精神,市教育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服务教育中心工作,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激励中青年教师练技能,强素质,组织开展了市第二十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五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
全市3万余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校、区两级竞赛活动,149名教师参加了市级决赛。
决赛分为高校(包括成人高校、高职)、中职、中学、小学、幼儿园5个组别进行,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演示、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和综合展示五个项目的激烈角逐,共产生硚口区崇仁路小学俞秋明等一等奖获得者14名,市第六中学刘祺等二等奖获得者20名,武汉商学院聂晶晶等三等奖获得者16名,市旅游学校王芳等优秀奖获得者99名,洪山区街道口幼儿园彭伟等竞赛单项奖获得者34名,市常青第一中学工会等优秀组织奖获得单位11个(具体名单附后)。
通过全市教师五项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我市广大优秀中青年教师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追求卓越的教育情怀,体现了他们良好的发展潜能和综合素养。
希望获奖选手和单位不断进取,再创佳绩。
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对标先进,立足岗位,提升素养,增强本领,为武汉教育改革发展和“三化”大武汉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武汉市教育局2018年1月17日附件武汉市第二十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五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获奖名单一等奖(14人)俞秋明硚口区崇仁路小学(小学组状元)汪琴女市常青第一中学(中学组状元)汪磊市实验幼儿园(幼儿园组状元)罗正丽女市第三职业教育中心(中职组状元)胡春红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高校组状元)童蕊女江汉大学彭敏女市供销商业学校张颖女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苏敏女市第十一中学蔡涛女新洲区第一中学王瑞女华师一附中初中部邹郢女武汉小学华雨辰女青山区钢花小学姜凤女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幼儿园二等奖(20人)刘祺市第六中学龚业莉女江汉大学周思思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高淼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罗振华市第一轻工业学校罗吴尹女市供销商业学校丁弦女市艺术学校叶娜女市第一商业学校卢琴女同济附中吴娜女黄陂区第一中学熊鹰市马房山中学邓伟省武昌实验中学黎晨女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周瑶佳女市陈家墩学校俞晶女洪山区武珞路金地分校刘晶女江夏区第一小学刘玉琦女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汤金梅女汉阳区楚才小学彭伟洪山区街道口幼儿园秦纤女汉阳区玫瑰第二幼儿园三等奖(16人)聂晶晶女武汉商学院朱蒋帅武汉商学院陈洁女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赵莉女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罗贤市仪表电子学校田璐女市吴家山第三中学魏冰冰女黄陂区第一中学罗璇女市七里中学李格女江夏区实验高中方孝灵女市第二十九中学樊金兰女硚口区东方红小学陈颖女江夏区明熙小学陈贝女市光谷第一小学左春莉女新洲区阳逻街第四小学胡敏女武汉常青阳光幼儿园钟旌蔡甸区直属幼儿园优秀奖(99人)王芳女市旅游学校刘畅女江汉大学刘源泉江汉大学熊昕女江汉大学陈思思女武汉商学院沈忻女武汉商学院袁亮武汉商学院孙伶俐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郭晓雯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王栗娟女武汉城市职业学校魏芬女武汉城市职业学校耿遐女武汉城市职业学校宋晓晴女武汉城市职业学校占晓军武汉城市职业学校王忆娟女江汉大学闵强市财贸学校黄靖女市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徐晋霞女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江婷女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童姝女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徐莹女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邱爽女市交通学校张生强市交通学校琚兰兰女市仪表电子学校刘麦琪女市第一商业学校闸祺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李凌慧女武汉机电工程学校陈丽女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程明女武汉市财政学校罗丹女市财政学校胡丽萍女市第二卫生学校杨艳华女市农业学校徐海英女市第一轻工业学校舒婕女市第二初级中学余歌女市七一华源中学(民办学校)高蓓女市第二中学龚丹进市第一初级中学樊金莲女市友谊路中学郑宏女市第二十三初级中学殷玉琪女市第三中学佘功忠省武昌实验中学刘晓霞女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刘郁女市蔡家湾中学张琛女市第四十九中学余芷莹女市武钢三中徐志远女武汉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谢玉聪女汉南区东城垸中学王海丽女武汉开发区一中柯贵女武汉为明学校魏峰蔡甸区奓山中学韩希女蔡甸区幸福路中学何培女江夏区求实中学董凤娇女江夏区乌龙泉中学吴冬晖女黄陂区第三中学杨梦珊女黄陂区第二中学漆君秀女新洲区实验中学付天赐新洲区第一中学石宇飞女市光谷实验中学孙师女市常青树实验学校曾淑君女市常青第一学校季青女市砺志中学黄莉女武汉外国语学校李蓉女武汉外国语学校夏雪女江岸区鄱阳街小学朱洁女江岸区新村小学宁帅女江岸区黄陂路小学肖琼女江汉区华苑小学陈茜女江汉区航空路小学饶玖女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吴娟女市积玉桥学校方婉妮女武昌区付家坡小学胡琴女青山区建设一路小学唐婷女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付郧华女武汉开发区实验小学易正杰武汉开发区三角湖小学唐雯女市金银湖小学吴红艳女蔡甸区第三小学张玲女黄陂区前川街前川第一小学彭嫣女武汉盘龙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王芬女新洲区邾城街第二小学宋倩倩女市光谷第四小学何凤仙女东湖风景区华侨城小学韩露女市常青实验小学姚远女市常青第一学校彭莹女武汉外国语学校李想武汉小学刘畅女江岸区实验幼儿园李静女江汉区大兴路幼儿园钱一鸣女硚口区幸福幼儿园曾倩雯女武昌区机关幼儿园戴梓祎女武昌区乃园幼儿园张凝女青山区第二幼儿园刘艳芳女东西湖区九坤幼儿园蔡文心女蔡甸区奓山中心幼儿园陈薇薇女江夏区机关幼儿园李盛奇女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张慧女新洲区直机关幼儿园陈晶女市常青童馨幼儿园张觅女市常青童梦幼儿园单项奖(34人)(教学设计项目)高校组第一名胡春红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第二名童蕊女江汉大学第三名高淼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中职组第一名罗正丽女市第三职业教育中心第一名彭敏女市供销商业学校(并列)第三名张颖女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中学组第一名苏敏女市第十一中学第二名蔡涛女市新洲区第一中学第三名王瑞女华师一附中初中部第三名黎晨女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并列)第三名魏峰蔡甸区奓山中学(并列)小学组第一名俞秋明硚口区崇仁路小学第一名邹郢女武汉小学(并列)第三名华雨辰女青山区钢花小学幼儿园组第一名汪磊市实验幼儿园第二名姜凤女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幼儿园第三名秦纤女汉阳区玫瑰第二幼儿园(教学演示项目)高校组第一名胡春红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第二名童蕊女江汉大学第三名朱蒋帅武汉商学院中职组第一名罗正丽女市第三职业教育中心第二名彭敏女市供销商业学校第三名张颖女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中学组第一名苏敏女市第十一中学第二名汪琴女市常青第一中学第三名卢琴女同济附中小学组第一名华雨辰女青山区钢花小学第二名俞秋明硚口区崇仁路小学第二名邹郢女武汉小学(并列)幼儿园组第一名汪磊市实验幼儿园第二名姜凤女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幼儿园第三名秦纤女汉阳区玫瑰第二幼儿园(教学反思项目)高校组第一名胡春红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第二名童蕊女江汉大学第三名高淼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中职组第一名罗正丽女市第三职业教育中心第一名彭敏女市供销商业学校(并列)第三名罗吴尹女市供销商业学校中学组第一名魏峰蔡甸区奓山中学第二名蔡涛女新洲区第一中学第二名卢琴女同济附中(并列)小学组第一名华雨辰女青山区钢花小学第二名俞秋明硚口区崇仁路小学第三名邹郢女武汉小学幼儿园组第一名汪磊市实验幼儿园第二名姜凤女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幼儿园第三名钱一鸣女硚口区幸福幼儿园(综合展示项目)高校组第一名童蕊女江汉大学第二名龚业莉女江汉大学第三名胡春红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中职组第一名丁弦女市艺术学校第二名彭敏女市供销商业学校第三名罗振华市第一轻工业学校中学组第一名苏敏女市第十一中学第二名刘祺市第六中学第三名蔡涛女新洲区第一中学小学组第一名俞秋明硚口区崇仁路小学第二名华雨辰女青山区钢花小学第三名樊金兰女硚口区东方红小学幼儿园组第一名汪磊市实验幼儿园第二名彭伟洪山区街道口幼儿园第三名钟旌蔡甸区直属幼儿园(案例分析项目)高校组第一名周思思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第二名高淼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第二名聂晶晶女武汉商学院(并列)中职组第一名彭敏女市供销商业学校第二名罗正丽女市第三职业教育中心第二名叶娜女市第一商业学校(并列)中学组第一名汪琴女市常青第一中学第二名田璐女市吴家山第三中学第二名魏冰冰女黄陂区第一中学(并列)小学组第一名俞秋明硚口区崇仁路小学第二名樊金兰女硚口区东方红小学第三名邹郢女武汉小学幼儿园组第一名姜凤女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幼儿园第二名汪磊市实验幼儿园第三名彭伟洪山区街道口幼儿园优秀组织奖(11个)市常青第一中学工会硚口区教育工会汉阳区教育工会青山区教育工会洪山区教育工会新洲区教育工会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工会武汉小学工会市实验幼儿园工会市供销商业学校工会市中专学校工会联谊会。
武汉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武汉市第二十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六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的补充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7.08•【字号】•【施行日期】2019.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武汉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武汉市第二十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六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的补充通知各区教育工会,市属大中专院校和局直属单位工会:现将武汉市第十六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市级决赛第一轮竞赛时间为2019年9月14日、15日(周六、日),第二轮竞赛时间为10月12日、13日(周六、日)。
二、竞赛地点第一轮竞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湖分校(地址:丁字桥南路)。
第二轮竞赛:另行通知三、竞赛安排高校、中职、中学、小学、幼儿园参赛选手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第一轮竞赛。
每位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教学演示和教学反思三个项目在同一天连续完成。
获得第二轮参赛资格选手的综合展示按抽签顺序进行比赛,案例分析统一安排时间完成。
四、竞赛办法1.教学设计中小学组选手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2019学年度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和教辅材料工作的通知》(武教基〔2018〕19号)文件规定的教材版本(小学1-6年级,初、高中非毕业年级),其他组别根据其教学教材和内容,在竞赛组织者给定的章节和提供的比赛环境下,现场制作本节课的教学预案和PPT课件;竞赛现场不提供互联网,统一使用Office2007和部分专业课必须的系统软件;比赛时只能带一本无任何标记的教材进入考室(教材由选手自行准备),不允许带任何参考资料、不允许带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包括手机),违者作舞弊处理。
2.教学演示教学演示内容与教学设计内容一致,演示时可以选择使用自己比赛时制作的PPT课件。
3.教学反思教学演示后,选手在计算机上现场完成课后反思,现场不提供互联网络。
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第十三批市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评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2.09.29•【字号】•【施行日期】2022.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第十三批市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评定工作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市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有关局直属单位: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育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将开展第十三批市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评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定范围和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社会力量办学)、教学研究机构在职教师和教研人员。
各学校、教学研究机构领导干部,一直未中断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工作,且在本专业学科领域有一定学术建树和影响的,也可参加评定。
二、评定名额第十三批市级学科带头人合计评定230名,优秀青年教师合计评定460名,其中单列农村学校市级学科带头人30名、优秀青年教师60名。
申报评定实行限额推荐、差额评定。
各区应严格按分配的名额推荐(见附件1),学校正职领导推荐比例控制在10%以内,教研员控制在5%以内,农村学校市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指标专项专用。
省、市直属和高等学校附属中小学校幼儿园(教研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区教育局分配适当名额;中职学校、市属高校推荐名额,由市教育局职成教处、高等教育处结合实际分配。
三、评定条件市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评定条件见附件2。
四、评定程序(一)个人申报。
单位公开有关通知文件,组织符合条件、有参评意愿的教师向所在单位申报。
(二)单位评议推荐。
单位组织由本单位领导、教师代表组成的评议组,对申报人员按照评审条件进行评议,确定推荐人员,组织填写相关表格。
将推荐人员及其《综合材料一览表》在单位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按属地或归口上报区教育局或上级主管部门。
(三)区级考评推荐。
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18年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8.01.02•【字号】•【施行日期】2018.0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18年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局直属中小学: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加强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的要求,现将我市经审查批准的2018年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予以公布,并就有关要求重申如下,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严格竞赛项目设立凡面向我市中小学校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均须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全市中小学生竞赛项目的设置,必须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科学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宏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目标,严格控制学科类和义务教育阶段竞赛。
对违背素质教育要求、法律关系不明晰、组织管理不规范、集中针对同一对象、以营利为目的的5类竞赛活动不予批准。
按照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严格控制竞赛项目的要求,2018年全市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共计9项。
(见附表)二、严格竞赛组织管理各主(承)办单位要认真组织经批准的市级竞赛活动项目,确保学生安全和竞赛质量。
赛前,须向市教育局报送竞赛组织方案,并严格按审定的方案实施。
竞赛活动必须有正常的经费来源,面向学生的收费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
竞赛过程中,须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管。
赛后,必须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总结报告及获奖情况统计表。
1.学校和学生参加经批准的竞赛活动,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条件强行要求学校或学生参加,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以教学班为单位集体参加。
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选择参加相关竞赛。
中小学竞赛参赛对象为小学3年级及以上学生。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四上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部编版基础知识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1.下面是某小学教师的年龄记录.37、23、26、23、32、24、28、34、23、41、26、27、20、34、27、22、42、24、50、48、34、40、46、37、25、38、37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岁数合计 20﹣29 30﹣39 40﹣49人数(1)教师年龄最小的是岁,最大的是岁,他们相差岁.教师年龄在范围内的人数最多.(2)根据上表制成统计图.2.在条形统计图中,如果每格表示20万人,则80万人要画( )格,半格表示( )人.3.看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幅( )统计图。
(2)光明小学图书室上周学生借阅各类图书一共( )本。
(3)( )图书借阅的最多,( )和( )差不多。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五位同学参加掷球比赛的成绩统计图(1)上图中竖轴每格代表( )米,小平的成绩是( )米。
(2)成绩最好的是( ),成绩是( )米。
5.下图是某校兴趣小组参加学生人数情况统计图。
看图回答问题:(1)图中每一小格代表( )人。
(2)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 )人,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 )人。
6.看图填空。
(1)每小格代表( )人。
(2)( )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多,( )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少。
(3)四年级近视的人数比二年级多( )人,三年级近视的人数比六年级少( )人。
7.希望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设如下五项球类活动。
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学生最喜欢的球类活动统计图(1)每个格代表( )人。
(2)每名同学最喜欢一个项目,共调查了( )名同学。
(3)喜欢( )的人数最多,喜欢( )的人数最少。
作者: 曹继锋
作者机构: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中学,433000
出版物刊名: 中国学校体育
页码: 38-3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中小学体育教育;湖北省教育厅;技能比赛;教师教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教育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体育卫生
摘要:2013年12月27-28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湖北省教育厅、湖北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湖北大学举行。
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的30只代表队共18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湖北省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鄂教体艺[2011]7号【发布部门】湖北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1.04.19【实施日期】2011.04.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湖北省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鄂教体艺〔2011〕7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建设,提高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体育教师队伍,组队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活动,经研究决定,举办湖北省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以下简称技能竞赛)。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本届技能竞赛活动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十堰市教育局承办,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和湖北省体育理论学会协办。
二、为保证本届技能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竞赛活动期间,由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的有关人员及各市、州领队组成“湖北省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组委会”,统一负责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在组委会的领导下,成立评审委员会,负责竞赛活动的各项评审工作。
三、本届竞赛活动以各市、州和林区为单位组队参加,参赛对象是中小学校的专(兼)职体育教师。
竞赛活动的时间、地点及组队办法、报名办法和竞赛办法等按照《竞赛规程》(附后)的有关规定执行。
各地要按照《竞赛规程》的要求,在省级竞赛活动前,组织举办本地区的竞赛活动,并将组织竞赛活动的文件资料在省级竞赛活动前,分别报我厅体卫艺处和省教学研究室。
四、各地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参赛教师的指导,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省级竞赛活动。
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竞赛活动,提供参加竞赛活动的基本保障。
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提供学习、展示和观摩的机会,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