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创工业集团计划扩大PA12产量
- 格式:pdf
- 大小:92.18 KB
- 文档页数:1
尼龙新材料/特种尼龙发展展望一、特种尼龙定义及分类常规尼龙,一般是指PA6、PA66两大常见品种。
常规尼龙改性后强亲水性、不耐高温、透明性差等等。
聚合时引入新的合成单体,得到一系列特种尼龙,主要分为高温尼龙、长碳链尼龙、透明尼龙、生物基尼龙以及尼龙弹性体等等。
目前,特种尼龙主要包括长链尼龙和高温尼龙。
其中,长链尼龙占据了主导地位,是重复单体数量超过10的尼龙,产品主要包括PA12、PA11、PA610、PA612、PA410、PA1010和PA1012。
高温尼龙是一种高度结晶的尼龙,产品主要包括PA46、PA4T、PA6T/6、PA6T/66、PA6T/6I、PA6T/6I/66、PA6T/DT、PA6T/66/DT、PA9T和PA10T。
目前成熟的工业化高温尼龙品种有PA46、PA6T、PA9T和PA10TPA46一般是指DSM特有产品;PA4T、PA6T共聚物、PA 9T、PA10T、PA11T、PA12T等等因为含有苯环结构,耐温升高可以归类为PPA,是半芳香族聚酰胺。
(更具体分类可见后续介绍)二、特种尼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特种尼龙市场规模约25.3亿美元。
据Polaris Market Research预测,2026年全球特种尼龙市场规模将达到3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3%。
汽车和运输行业对轻质材料的需求增大是特种尼龙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力之一。
图表:2016-2020年全球特种尼龙市场规模下游应用方面,特种尼龙主要应用于汽车与运输领域、电气与电子领域。
在汽车与运输领域,特种尼龙的需求主要是来自对PA12、PA11、PA4/6和PA6/12产品的需求,因为这些产品可以满足汽车零部件高耐热的需求。
预计到2025年,汽车市场占特种尼龙市场的37%以上。
家用电子产品,移动电子产品,智能设备,电气元件和家用产品对导热塑料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的特种尼龙年复合增长率达6.7%。
从产业格局看化工系列之四:PO1未来三年供需迎来变局环氧丙烷(PO)是丙烯下游第三大化学品,全球产能超过1000万吨,可以说是标准的大宗化学品,然而PO的景气周期却与其他大宗化工品有很大差异。
11、12年是上一轮化工周期的顶部,之后在15、16年跌到了最低点,当时绝大多数企业,甚至是许多行业龙头企业都陷入亏损,但是PO的价差和业内企业的盈利仍保持在比较好的水平。
从供需平衡表看,过去几年国内PO的产能虽然一直有增长,但始终无法完全满足需求,每年都还有几十万吨的进口量。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国内一直没有解决PO三条工艺路线各自的技术问题,导致无法大规模扩张。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前期国内工艺路线的限制可能将被打破,PO将会迎来一轮扩产周期,而且各种生产工艺的盈利能力将大幅分化,行业格局会发生很大改变。
1.1长期高景气源于工艺门槛PO主要有氯醇法、共氧化法和HPPO法三种工艺,目前国内的产能占比分别为56%、32%和12%,其中共氧化法根据副产物又分为PO/MTBE工艺、PO/SM工艺和没有副产物的CHP工艺。
氯醇法是国内占比最大的工艺,国内企业对于技术已经完全掌握,但是由于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含氯三废,污染非常严重。
所以国内很早就严禁新增氯醇法产能,14年之后不仅没有新装置投产,还在环保高压下退出了一些,15-18年国内PO产能复合增速仅2.3%。
相对于氯醇法,共氧化法和HPPO法虽然环保方面优势很大,但是国内企业在技术方面一直没有实现自主。
国内现有的两套HPPO法装置是吉神(30万吨)和中石化长岭(10万吨),分别于14年和15年投产,但投产至今始终没有实现稳定生产,开工率一直处于低位。
吉神的技术来自赢创和伍德,该工艺包在全球范围内有多套成功运行的装置,所以我们认为技术本身应当不存在重大问题。
但由于在国内第一套装置的运行就不成功,导致HPPO工艺在国内的推广举步维艰,多个前期规划的项目都进展缓慢。
共氧化法与HPPO法的处境又不太相同,国内很早就建设了中海壳牌和镇海利安德巴塞尔两套PO/SM装置,又在15年和17年分别投产了万华和金陵亨斯曼两套PO/MTBE装置。
过氧化氢在化学品合成中的主要应用发展现状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是一种淡兰色、无味的粘稠液体,熔点- 43℃,沸点150.2℃。
在0℃时密度为1.4649kg/m3。
可以与水任意比例相混溶,还能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醇、醚、酯和胺。
过氧化氢分解时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水和氧。
光和热能加速双氧水的分解。
纯净的双氧水溶液比较稳定,但浓度高于65%的双氧水与有机物接触易引起爆炸,可用作炸药,更高浓度双氧水可用作火箭燃料或其组份。
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作为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氧剂、聚合物引发剂和交联剂,过氧化氢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造纸、军工、电子、医药、环境保护等行业。
1 过碳酸钠(Na2CO3·1.5H2O2)1969年在日本首先投入工业化生产,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并投入生产。
据有关统计,中国过碳酸钠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中国过碳酸钠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情况过碳酸钠作为彩漂助剂应用于日化行业。
过碳酸钠兼有过氧化氢性质,可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纺织、造纸、环境保护等行业。
过碳酸钠的制备均以碳酸钠和双氧水为原料,利用氢键形成碳酸钠与过氧化氢的加成化合物,按工艺不同分为干法和湿法。
1.1干法该法采用喷雾的方法将溶有稳定剂的高浓度过氧化氢直接喷淋到涌动的无水碳酸钠固体上,干燥后得到产品。
该法工艺简单、产率高、无三废排放,但对技术条件要求苛刻、设备复杂、能耗较高。
目前仅为国外少数大型化学公司采用。
1.2 湿法该法在一定温度下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与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混合,添加适量的稳定剂,在间歇式或连续式结晶反应器中反应、结晶、分离、干燥后得到产品。
该法设备简单、投资少、技术成熟。
目前国内外生产过碳酸钠普遍采用该法。
2 过氧化尿素(CO(NH2)2·H2O2)也是1969年在日本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中国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
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扩大)暨2020年年度工作会议顺利召开本刊讯(夏耀玲 张玉环 报道) 9月16日~17日,由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主办,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雷诺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拓世工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新乡新亚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密东盛纸业有限公司、济南赢创动力机械(轴承)有限公司、河南黄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协办的“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扩大)暨2020年年度工作会议”在郑州市郑州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华美达酒店顺利召开。
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河南省总工会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主任杨世超,河南省政府国资委综合与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陈晨,江苏省造纸行业协会会长牛庆民、秘书长刘克,山东省造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赵振东,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翠梅,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福刚、范婷女士,湖北省造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顿志强,福建省纸业协会秘书长陈德强,浙江省造纸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郑梦樵,中华纸业杂志社副社长史韶惠、主任张玉环等领导、嘉宾、造纸及相关行业1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分别由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夏耀玲和理事长耿海燕主持。
河南省政府国资委综合与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陈晨宣读了河南省政府国资委对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选举新一届理事会的批复。
第六届会员大会审议并通过了耿海燕理事长做的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河南省造纸行业取得的主要业绩,回顾了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完成的主要工作,并对下一届理事会工作提出了建议;审议并通过了由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超峰做的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财务报告、新乡鸿泰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史世功做的《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章程》修订议案、理事长耿海燕做的《协会会员会费收取和使用的规定》、新乡新亚纸业现场FOCUS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伟做的“关于提名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选举总监票人、监票人、计票人”提案;会上宣读了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的选举结果并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及领导成员。
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中国氢能产业链概述 (2)三、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现状 (4)3.1 氢气的制备技术 (5)3.2 氢气的储存技术 (7)3.3 氢气的运输技术 (8)3.4 氢气的应用技术 (9)四、中国氢能产业链发展趋势 (10)4.1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 (12)4.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2)4.3 产业链协同与整合优化 (13)五、具体案例分析 (14)5.1 先进的氢气制备技术案例 (16)5.2 氢气储存技术创新案例 (17)5.3 氢气运输技术进展案例 (18)5.4 氢能应用示范项目案例 (19)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20)6.1 技术难题与挑战 (22)6.2 产业规模与成本问题 (23)6.3 安全风险与监管问题 (24)七、前景展望与建议 (25)7.1 发展前景展望 (26)7.2 行业建议与对策 (27)7.3 未来研究方向重点 (28)八、结论 (30)一、内容综述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应对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扶持,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档将对当前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的现状进行梳理,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包括氢气制取、储存、运输和应用等环节。
在氢气制取方面,中国已经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煤制氢、天然气重整和水电解制氢技术,其中煤制氢技术尤为成熟。
在氢气储存和运输方面,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液化氢储罐、氢气管道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降低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成本。
在氢气应用方面,中国已经将氢能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交通等多个领域,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尤为迅猛。
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氢气制取技术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提高转化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
氢气储存和运输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确保氢气的安全、高效输送。
国内蛋氨酸产品即将面世,未来格局如何?博亚和讯:近年来全球蛋氨酸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在《2010中国氨基酸及蛋白原料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希杰生化本部长金喆河分析,2009年全球蛋氨酸产量71.5万吨,需求约70万吨,预计2010年全球的蛋氨酸需求73.1万吨。
而日本住友公司预计2010年全球的蛋氨酸需求达到75.5万吨。
未来对蛋氨酸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市场供应的厂家高度集中在国外几大厂家,我国始终未能突破重围,但是近两年我国蛋氨酸也在蓬勃发展,尤其是今年,投产厂家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在技术上、厂家实力上也不容小视。
且听我们一一道来。
蛋氨酸简介:蛋氨酸,又名甲硫氨酸,是含硫氨基酸。
鱼粉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而一般植物性蛋白质中的蛋氨酸含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特别是最常用的大豆饼粕中较缺乏蛋氨酸。
所以蛋氨酸是饲料最易缺乏的一种氨基酸,在各种配合饲料中蛋氨酸往往是第一或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对禽和高产奶牛,一般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猪,一般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蛋氨酸原料药有2种:药用级(L-蛋氨酸)和饲料级(DL-蛋氨酸)。
随着国内饲养业高速发展,国内对DL-蛋氨酸的需求正以几何级数增长。
由于DL-蛋氨酸合成工艺有一定难度,故过去几年来我国DL-蛋氨酸进口呈高速增长态势。
DL-蛋氨酸分为固体和液体两大类,在我国市场上主要以固体粉末剂为主。
蛋氨酸目前得生产方法多采取化学合成的方法。
其生产原料主要是石油下游产品合成得丙烯醛、甲醇及硫化氢等。
目前,市场销售的蛋氨酸有4个品种,分别为固体蛋氨酸、液态羟基蛋氨酸(MHA)、液体蛋氨酸钠盐和固体羟基蛋氨酸钙盐。
其中固体蛋氨酸和MHA用量分别占据世界市场的前两位。
在美国蛋氨酸市场主导产品是MHA,固体产品占次要地位。
而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不过液体产品也逐渐被市场认识并接受,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国外发展状况:在国际市场上,蛋氨酸主要由几家欧美和日本公司所垄断,而我国蛋氨酸产品方面虽然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实际未有自身供应的产品,一直受制于国外厂家,按进口数量计,日本、德国、法国、比利时和西班牙成为我国五大蛋氨酸供货国。
一.环氧丙烷的简介:环氧丙烷,又名氧化丙烯、甲基环氧乙烷,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原料,是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腈的第三大丙烯类衍生物。
其结构式为:环氧丙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低沸易燃液体,具有类似醚类气味;环氧丙烷工业产品为两种旋光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
凝固点-112.13℃,沸点34.24℃,相对密度(20/20℃)0.859,折射率(nD)1.3664,粘度(25℃)0.28 mPa?S。
与水部分混溶[20℃时水中溶解度40.5%(重量);水在环氧丙烷中的溶解度12.8%(重量)],与乙醇、乙醚混溶,并与二氯甲烷、戊烷、戊烯、环戊烷、环戊烯等形成二元共沸物。
有毒,对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可损伤眼角膜和结膜,引起呼吸系统疼痛,皮肤灼伤和肿胀,甚至组织坏死。
环氧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和各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中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弹性体、胶粘剂和涂料等的重要原料,各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化工、农药、纺织、日化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环氧丙烷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我国环氧丙烷(PO)产业发展受技术水平、环保因素、原料供应等三方面影响,部分装置一直难以满负荷生产,2001年以后,国内PO产能、产量增幅均不是很大,而同期聚氨酯等下游消费领域需求则保持高速增长,国内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见表1、表2。
表1 2005年我国PO消费结构%消费领域比例消费领域比例聚醚多元醇84.76醇醚1.87PG/DM C7.78表面活性剂等3.27碳酸丙烯酯2.33表2 2001-2005年我国PO市场供需状况统计万t/a年份产能/万t.a-1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20 01 47.633.03.6忽略36.6 90.220 02 49.032.05.3忽略37.3 85.820 03 49.041.411.6 0.1 52.9 78.320 04 55.543.019.10.1 62.0 69.420 05 55.551.315.11.0 65.4 78.420 06E 95.569.012.1.0 80.0 85.0随着中海壳牌25万t/a装置、山东石大胜华4万t/a、天津大沽6万t/a扩建装置、山东东大3万t/a等装置的投产,截至2006年末我国PO产能已增长至95.5万t/a,同比增长72%。
一.环氧丙烷的简介:环氧丙烷,又名氧化丙烯、甲基环氧乙烷,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原料,是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腈的第三大丙烯类衍生物。
其结构式为:环氧丙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低沸易燃液体,具有类似醚类气味;环氧丙烷工业产品为两种旋光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
凝固点-112.13℃,沸点34.24℃,相对密度(20/20℃)0.859,折射率(nD)1.3664,粘度(25℃)0.28 mPa?S。
与水部分混溶[20℃时水中溶解度40.5%(重量);水在环氧丙烷中的溶解度12.8%(重量)],与乙醇、乙醚混溶,并与二氯甲烷、戊烷、戊烯、环戊烷、环戊烯等形成二元共沸物。
有毒,对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可损伤眼角膜和结膜,引起呼吸系统疼痛,皮肤灼伤和肿胀,甚至组织坏死。
环氧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和各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中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弹性体、胶粘剂和涂料等的重要原料,各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化工、农药、纺织、日化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环氧丙烷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我国环氧丙烷(PO)产业发展受技术水平、环保因素、原料供应等三方面影响,部分装置一直难以满负荷生产,2001年以后,国内PO产能、产量增幅均不是很大,而同期聚氨酯等下游消费领域需求则保持高速增长,国内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见表1、表2。
表1 2005年我国PO消费结构%消费领域比例消费领域比例聚醚多元醇84.76醇醚1.87PG/DM C7.78表面活性剂等3.27碳酸丙烯酯2.33表2 2001-2005年我国PO市场供需状况统计万t/a年份产能/万t.a-1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20 01 47.633.03.6忽略36.6 90.220 02 49.032.05.3忽略37.3 85.820 03 49.041.411.6 0.1 52.9 78.320 04 55.543.019.10.1 62.0 69.420 05 55.551.315.11.0 65.4 78.420 06E 95.569.012.1.0 80.0 85.0随着中海壳牌25万t/a装置、山东石大胜华4万t/a、天津大沽6万t/a扩建装置、山东东大3万t/a等装置的投产,截至2006年末我国PO产能已增长至95.5万t/a,同比增长72%。
第七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 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是上海具有传统发展优势的重要产业,产业链配套完整,技术研发实力突出,国内市场领先优势明显。
在国际环境变化、世界石油化工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上海发展转型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优化提升行业结构,通过推动产业发展转型,确立新的产业发展优势,在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发挥新的重要作用。
一、2011年发展概况2011年,虽然全球经济缓慢复苏、需求有所恢复,但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全市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呈现总量平稳增长、增速明显下滑、盈利空间大幅缩小的发展特征。
日趋明显的下行趋势使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转型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推动产业战略转型,不断强化行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产出平稳增长2011年,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在上年行业整体复苏的大背景下,产出总量平稳增长,增速明显下降,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95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产值占六59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的18.3%,比重较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的12.2%,提高0.8个百分点。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37.67亿元,增长14.5%,占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的17.5%,占全市工业的11.8%,分别比上年提高0.9和0.7个百分点。
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在全市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生产增速下滑明显(见图71)。
从2011年月度产出情况看(见图72)前三季度,石化行业的生产增速持续下滑,从四季度开始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
图71 2007—2011年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图72 2011年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月度产值增速情况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69 (二)盈利能力面临严峻挑战2011年,上海市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的同时,共实现利润总额116.91亿元,比上年下降50.7%,亏损面达16.8%,比上年扩大4个百分点。
八大国际会议一、达沃斯经济论坛WEF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其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
由于在瑞士小镇达沃斯首次举办,所以日后也称其为“达沃斯论坛”。
此外,论坛还有各种性质的会员制组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传媒和学术等领域。
论坛的参与者主要是各国政界和经济界的高层领导人、企业首脑以及著名专家,宗旨是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并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论坛所探讨的议题逐渐突破了纯经济领域,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也成为论坛讨论的主要内容。
近10多年来,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多在论坛上得到反映。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是联合国难民组织(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缩写为UNHCR,受联合国委托指导和协调世界范围内保护难民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行动。
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设在瑞士日内瓦。
中国为联合国《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其议定书缔约国之一,是难民执委会成员。
中国积极参加难民署会议,支持难民署难民国际保护工作。
2010年9月,难民署高级专员古特雷斯访华。
二、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 Summit),简称G7,是七个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会晤的机制。
1994年7月世界上较为发达的七个国家七国首脑会议在那不勒斯召开,21世纪,俄罗斯正式加入该组织,改称西方八国首脑会议,简称G8。
八国首脑会议中的一些成员国希望把中国、印度等五国加入,但是日本认为中国参加可能会影响他的地位,不同意中国和印度的加入。
赢创工业集团德国赢创集团(EVONIK)是一家跨国工业集团,在全球拥有约41000名员工,业务遍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
在化工、能源和房地产行业均位于领先地位。
赢创工业集团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中国生产特种化工产品。
赢创(EVONIK)目前在大中华区主要致力于化工业务。
一、赢创集团(EVONIK)简介赢创集团化学业务主要从事特种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广泛的产品线,从汽车制造到制药行业,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客户提供各种创新解决方案。
特种化学品是实现产品创新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赢创集团开发的各种材料、配方和技术可为客户产品创造附加值,并增强其竞争优势。
赢创(EVONIK)目前在大中华区主要致力于化工业务。
2002年11月在北京成立的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在华业务的母公司,为赢创在中国的盈利性增长提供了资源和竞争优势。
此外,从2002年底至今,对赢创在大中华区的业务版图进行了系统性地扩张。
今天,赢创的化工业务在大中华区已经拥有了19家企业和15个生产基地。
2008财年, 赢创在大中华区的员工数达到4000名,销售额超过8.2亿欧元。
赢创集团计划中期将这一数字提高至20亿欧元。
赢创是一家源自德国的创新型国际工业集团,拥有员工39,000名,业务遍及全球。
赢创集团在化工、能源及房地产领域都位居市场领先地位。
赢创集团的优势在于变革创新、术业专攻、自我更新和值得信赖。
赢创集团为诸如能源效率、健康及营养、全球化技术发展等全球三大趋势提供解决方案,使赢创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赢创遵循清晰的现代化价值管理原则,重视盈利性增长和价值的创造。
赢创集团的运营范围涵盖三大业务领域:化工、能源和房地产。
业务运营由8个业务部门负责开展,并直接向管理层报告。
位于德国埃森的总部主要负责整个集团的战略管理。
业务部门和总部享有一个共同的服务中心,后者为整个集团提供各项服务;如采购、财务等。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赢创就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从此揭开了中国业务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