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及效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5
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及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训练组介入早期康复护理,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训练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61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幸存者中约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规范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有决定性的作用。
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脑卒中患者60例,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ct或mri确诊脑出血31例,脑梗死89例,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
训练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岁。
脑出血16例,脑梗死44例;左侧偏瘫32例,右侧偏瘫28例。
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4岁。
脑出血15例,脑梗死45例;左侧偏瘫29例,右侧偏瘫31例。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和并发症预防常规护理,训练组介入早期康复护理。
观察指标:在患者入院第1周和出院前,对两组采用brunnstrom6级评价法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1],运用修订的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次评定由同1人员完成。
结果训练组与对照组康复护理训练前后的brunnstrom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barthel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见表1。
经x2检验,出院前与第1周相比,两组间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间比较,对照组不如训练组。
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摘要】早期康复护理能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对早期护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分为以下几步:首先确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时间节点,建立良好的姿势和观念;其次要确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和方法;最后要明确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各个阶段。
所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为患者的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基础护理;主动性;康复训练1 引言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姿势和观念,为患者今后肢体康复和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一旦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进行肢体康复护理,调查显示,脑功能康复工作最好的时机是2-3个月之内,只有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我们可在3天内进行患者康复训练和诊断治疗。
2 脑卒中偏瘫患者初步诊疗2.1 患者心理方面诊疗脑卒中患者一般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病的,对于疾病还没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卧床不起还需要别人照理,都害怕以后康复不了在没人照顾或给家人添麻烦。
患者心理就会出现绝望,无助,对生活没有信心,所以对病人心理护理是康复成功的保证。
医护人员应于患者多交流,使病人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争取早日出院,患者亲人也要和医务人员多沟通和配合,只有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配合好了病人的心理才会得到更好的治疗。
2.2 急性期康复护理急性期是病人病情还没有确诊之前,脑卒中只要病情稍微稳定一些,就可以对患者进行体能康复训练,进行适量的变化体位和轻度的按摩,病人意识还在模糊期加上情绪很不稳定关键是要看病人配不配合治疗。
2.2.1 良好的姿势有助于治疗。
病情平稳以后,神经学病情得到控制后两天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或减轻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抽筋表现,每两小时翻身一会,保持抗痉挛体位。
2.2.1.1 仰卧位头枕枕头不要有过伸、侧卧把病人后背垫高,防止肩后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上肢伸展稍外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髋垫起以防止后缩,患股外侧垫枕头以防止大腿外旋。
偏瘫患者脑卒中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行为活动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神径系统不再进展48小时后,进行护理干预,以使其功能尽早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有效降低致残率。
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而试验组fma和mbi得分都高于对照组。
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使致残发生率降低,使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脑卒中造成的肢体功能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护理干预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脑血管病发病率巳越居第三位,而脑卒中幸存者中,四分之三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降低,日常生活需要他人护理,从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1资料与方法1.1选择7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85岁。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1.2方法1.2.1对照组一般治疗加常规护理及筒单的功能锻炼方法指导。
1.2.2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灸.理疗.穴位注射.心理疏导.康复训练指导。
1.3评定指标采用fma评定,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采用mbl评定adl能力,分别对治疗前和康复训练4周后进行评定。
3护理干预3.1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起病初期患者可出现恐惧焦虑[1]担心肢体功能障碍影响今后的生活能力,护士在早期要注意与患者交流沟通,开导患者,并且要用其他患者的病历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要说服其家属在患者面前不能暴露出焦虑紧张情绪,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易[2]。
加强巡视,每天巡视关心患者不少于6次。
3.2功能锻炼3.2.1肢体后摆放,头转向患侧,一个枕头置于肩下面,保持肩部向前抬起,上肢放在枕头上,肘和腕伸直,一个枕头置于髋关节下面以防止骨盆缩回或向后降和腿向外旋。
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康复护理分析目的探讨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临床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对78例临床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关节松动护理、防褥疮护理、防感染护理,按护理规范对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
结果78例患者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72例无并发症,4例发生肩手综合征,4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结论对脑卒中肢体偏瘫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疗效显著。
标签:脑卒中;失语;康复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ac cient),是一组突然起病且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脑出血及脑梗死。
1987年调查全国29个省市579万余人,发现我国脑血管病患病率高达245.58/100000,死亡率77.15/100000,近年来其发病率仍在上升,且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威胁人类生命和致残的重要杀手之一。
偏瘫是脑卒中的常见症状之一,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常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行走不利,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我科自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共收治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采用了综合康复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2007年10月~2008年10月经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21例;年龄46~80岁。
脑梗死48例,脑出血30例;左侧偏瘫52例,右侧偏瘫26例;上肢肌力<Ⅲ级46例,下肢肌力<Ⅲ级37例,均无意识障碍,左侧肢体偏瘫发病时间1~7d,住院天数20~30d。
所有病例均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结合CT、MRI检查确诊,病情趋于稳定。
2综合康复护理2.1心理护理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由于恢复慢、活动受限而不同程度的产生悲观失望、精神忧郁、烦躁焦虑等各种心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有45例患者得到了显效的护理效果,15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护理效果。
结论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其实就是指脑中风,脑卒中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缺血性脑卒中,一种为出血性脑卒中。
脑中风是一种对人体危害严重的疾病,而且复发率、死亡率都较高,患有该种疾病的患者会损失一定程度的劳动力,所以对该病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护理得好将会减少患者的伤残率,避免疾病的复发,还可以较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否则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病痛折磨,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进行康复护理。
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46-78岁,平均年龄:60岁,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性条件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其中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按摩护理和锻炼护理。
1.2.1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出现反应迟钝、肢体瘫痪、说话不清晰的现象,会使患者产生焦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丧失对疾病治愈的信心。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述,告诉患者这种疾病应该产生的症状,患者的病情和经过治疗可以达到的效果,让患者逐渐消除恐惧的心理,正确的面对目前自身的情况,相信只要通过医生的治疗和自己的锻炼完全可以战胜疾病。
引导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锻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的病例,使其具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家属在患者面前不要讲一些消极的话语,不要让患者动怒,经常讲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故事,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利于对病情的恢复。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及效果分析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偏瘫。
而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极大。
本文将就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
一、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1. 早期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患病后的早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康复训练手段,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比如进行主被动训练,促进患肢活动,防止肌肉萎缩;进行平衡训练,增强患者的平衡感,减少跌倒的风险等。
2. 心理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心理抚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调整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3. 日常护理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需要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全方位的护理。
包括帮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帮助患者进行床位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合理搬动患者,减少并发症等。
4. 营养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合理搭配营养餐,确保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比如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营养;合理控制脂肪的摄入,预防血管堵塞等。
5. 床旁训练对于不能离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床旁训练。
包括进行肌力训练、关节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以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3. 预防并发症日常护理和床旁训练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比如通过合理的床位翻身和搬动训练,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出现褥疮;通过适当的肌力训练和关节功能训练,可以降低患者的肢体肌肉萎缩的风险。
4. 促进营养吸收营养护理可以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适当的营养搭配可以促进患者的肌肉恢复和机体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5. 提高生活质量综合上述各项措施的效果,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心理状态的调整,患者可以更快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自理能力,减少对家人的依赖,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与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32例给予对照组者作为对照组,32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3.6±1.4)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9.8±0.8)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卒中偏暗患者中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肢体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10-2018.10。
分为两组,32例给予对照组者作为对照组,32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者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8例、14例,年龄跨度为54-84岁,平均为(67.2±2.3)岁。
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15例,年龄跨度为55-85岁,平均为(67.6±2.4)岁。
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早期康复护理时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需要在发病后的3个月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其是最佳护理时机,在这个阶段患者脑功能恢复最快。
(2)病情评估需要在患者入院的时候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处理,及时了解患者偏瘫情况,对患者脑血管疾病进行详细了解,告知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3)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摆放体位,为了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压疮的发生,需要每隔1-2小时更换1次体位。
在坐卧位中,等到患者意识清醒后,各项体征趋于稳定,可以开展坐卧位护理,有效的预防腰背肌萎缩情况,对患者心肺功能进行改善,对肺部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
中外医疗2017 NO.20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临床医学DOI:10.16662/ki.1674-0742.2017.20.102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与效果分析黄祖成^2,陈登钟1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物理治疗部,福建福州350003曰2.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摘要]目的分析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0月一2016年10月该院收治 的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护理。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 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Fugl-M eyer、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 arth e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为Fugl-M eyer、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 分别为(49.25±28.52)分、(15.28±11.14)分和(48.61±25.22)分。
观察组为(57.61±33.62)分、(15.24±12.33)分和(56.34±33.21)分(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3.00 %,观察组为93.00%。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髙(P<0.05)。
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疾病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曰偏瘫曰早期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7)07(b)-0102-03 Analysis of Method and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HUANG Zu-cheng1,2,CHEN Deng-zhong11.Departm ent of Physical Treatm ent, Affiliated Rehabilitation H 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3 C hina;2.Fujian Rehabili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3 China[A bstract] O 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 iplegia. M e thods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 iplegia adm 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0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the clinical treatm 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 esults Before treatm ent, 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Fugl-M eyer, nerve function defect degree and Barthel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after treatm ent, the Fugl-M eyer, nerve function defect degree and Barthe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49.25±28.52)points,(15.28±11.14)points,(48.61±25.22)points and (57.61±33.62)points,(15.24±12.33)points,(56.34±33.21)points(P<0.05), and the treatm 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53.00 % and 93.00% (P<0.05). C onclusion The im plem 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recovery treatm 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 iplegia in the early stag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motor ability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and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K ey w ords] Stroke; Hem iplegia;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脑卒中的发生主要因为患者脑血管阻塞或者突发 性爆裂,引起血液循环障碍[1]。
《河南中医论著栏目》作者简介:陈军军,女,(1976.7-),本科学历,护师,从事理疗工作。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及效果分析陈军军济宁市弟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111[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方法:抽选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临床早期康复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结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护理满意率等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
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Methods:selected in March 2012 - in April 2014, our hospital receives in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number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outine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of patients clinical basic nursing, clinical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outcome.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life quality and movement function,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such as differences in (P < 0.05). Conclusion: the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 patients' clinical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ffect is outstanding, ca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s worth using.Key words: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由各种因素共同导致,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临床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度过急性危险期后,将近一半以上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偏瘫,降低生活质量,给自身家庭带来严重影响[1]。
因此,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针对性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
下面,本文将我院所接收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成员,分别实施不同程度护理措施,旨在探讨早期康复干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抽选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40例,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位于50-70岁阶段内,平均(56.3±2.3)岁;病程位于1-4个月阶段内,平均(2.2±0.2)个月;该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5例,高中学历患者15例,初中学历患者12例,小学学历患者8例;干预组患者40例,包括: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位于52-75岁阶段内,平均(57.9±2.9)岁;病程位于2-5个月阶段内,平均(3.3±0.3)个月;该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6例,高中学历患者16例,初中学历患者13例,小学学历患者5例。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临床诊断(1)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疾病诊断,均经CT确诊;(2)排除精神异常、药物过敏等患者;(3)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实验,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方法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即待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临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1.3.1心理护理由于脑卒中疾病发病急,患者很难接受短时间内身体变化,再加上偏瘫后需长时间卧床休养,由家属全程照顾,会产生增加家庭负担心理,甚至悲观厌世,影响临床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内心想法,从而制定个性化措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2];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借助通俗易懂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病发原因、治疗效果等,让患者在了解疾病知识的同时,树立战胜病魔信心,调整最佳状态接受临床治疗。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全程配合,进而更好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3.2康复训练(1)体位摆放。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体位,一般来说,除急性期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养外,其余患者均为仰卧位或健康肢体侧卧位,将头部抬高25度,保证呼吸畅通;(2)肢体被动训练。
脑卒中患病肢体分为0级、I级、II级,针对不同等级患者,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训练方法锻炼患者肢体,每天3-4次,初次训练时间为10分钟,随后逐渐增加至30分钟,被动训练幅度应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循序渐进,以免加大疼痛度;(3)主动训练。
让患者交叉自身五指,健康肢体一侧在下方,用健康肢体带动病变肢体,尽量向上拉举,鼓励患者进行腰部肌肉训练、上下肢训练等,主动训练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时间为20分钟,每天1-3次;(4)按摩。
临床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按摩患者病变肢体,确保动作轻柔、缓慢,禁止使用强烈、刺激性手法,针对肌肉张力相对较高患者来说,可借助安抚性手法进行按摩,叮嘱患者放松自身肌肉,而肌肉张力低患者则采用揉捏手法[3];(5)日常生活训练。
脑卒中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生活训练,包括:站立、行走、穿衣、吃饭等,同时,还应鼓励患者进行写字、翻纸张等训练,该训练可随时练习。
此外,护理人员应按时帮助患者翻身,并轻柔拍打患者背部,患者取侧卧位时,护理人员应将手指并拢后拍打,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震动患者气道,以便预防肺炎,减少肺部感染[4-5]。
1.4观察项目(1)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指标变化,标准:借助生活质量量表判定患者指标变化,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借助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判定,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标准:借助医院制定护理满意调查表,总分处于90分以上为满意,总分位于70-90分之间为一般,总分低于70分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x±s 对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期生活质量、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性不鲜明(P>0.05),护理后评分转变,干预组患者转变程度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
详细见表1数据。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运动功能评分比对(分,⎺x±s)组别例数生活质量运动功能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对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
详细见表2数据。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对 (n ,%)3讨论脑卒中为临床常见性病症,临床早期常见病症为偏瘫,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害生命健康。
因此,科学、有效康复护理意义重大。
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具有一定的决定性,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时康复训练,可预防肌肉萎缩,降低临床并发症。
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
说明: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1]陈丽.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8(07):30-32.[2]李金萍,刘增军,丁海敬,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2(07):747-749.[3]许凤莲,叶兰芬.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14(01):163-164. (n ) 护理前 护理后护理前 护理后 干预组常规组tP 40 40 36.78±11.12 37.89±11.67 0.436 0.664 80.01±9.78 60.43±12.21 7.916 0.000 32.87±8.99 32.43±9.44 0.213 0.832 77.89±12.45 60.98±12.43 6.079 0.000组别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率 干预组常规组X 2P40 40 20 10 18 22 1 8 97.5%(39/40) 80.0%(32/40) 6.135 0.013[4]郑芝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36(22):5208-5209.[5]石瑞兰,安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西部医学,2009,18(02):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