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调度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21
水利工程中的水库调度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水库作为储存和调节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其合理的调度管理对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库调度的概念、水库调度管理的重要性、水库调度流程以及水库调度管理中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水库调度概述水库调度是指根据水库储存容量、入库径流情况以及下游需水情况等因素,对水库的蓄水和泄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以满足下游水需求和其他水利工程的需要。
水库调度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项用水需求的同时,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库调度管理的重要性1. 经济效益:水库调度管理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水情变化,调整蓄水和泄水方案,优化供水计划,以实现最大效益的水资源利用。
2. 生态环境:通过水库调度管理,可以合理控制下游河流的排水量和流速,维护河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并维持生态平衡。
3. 水灾防治:水库调度管理可以对洪水进行有效控制和调度,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保障下游农田的安全。
三、水库调度流程1. 资料收集:收集并分析入库径流、下游需水等资料,并建立相关数据库。
2. 预测模型建立: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径流情况进行预测。
3. 调度方案制定:根据水库蓄水容量、入库径流预测以及下游需水情况,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
4. 实施调度:按照调度方案,对水库的蓄水和泄水进行操作和管理。
5. 调度效果评估:定期评估和调整调度方案,以及监测蓄水和泄水的效果。
四、水库调度管理中面临的挑战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水文情势不稳定,对水库调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调度策略。
2. 多因素协调:水库调度管理需要协调考虑入库径流、下游需水、生态环境等多个因素,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3. 不确定性:水库调度管理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洪水预报的准确性、降雨预测的精度等,需要预案和应急措施来应对不确定性事件。
水库调度基础知识水库调度是指通过合理地控制水库的入库和出库流量,以实现对流域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活动。
水库调度的目标主要是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并最大程度满足流域的水源供应、防洪调度、发电等多种需求。
本文将介绍水库调度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调度模式。
一、水库调度的基本原理水库调度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流域的水资源情况、需水情况以及水库的储水容量等因素,合理地安排水库的入库和出库流量,以实现对流域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控。
水库调度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库容分配:即根据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和需水情况,合理地安排水库的储水容量,并将其分配给不同的需求方,如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等。
2. 出库控制:根据各项需求以及水库出库能力,合理地控制水库的出库流量,以满足流域的各项需水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下游地区的可能影响。
3. 防洪调度:水库调度应考虑到流域可能发生的洪水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调度措施,以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二、水库调度的影响因素水库调度涉及到很多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水库蓄水情况:水库的蓄水量和水位对于调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水库的蓄水情况,可以决定如何安排入库和出库流量,以满足不同的需水需求。
2. 流域降水情况:流域的降水量对水库调度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如果流域降水量较大,水库可适当增加出库流量以防止水库过饱和;而如果流域降水量较少,则需要减少出库流量,保证水库的供水能力。
3. 下游需水情况:下游地区的需水情况也是水库调度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根据下游地区的用水需求进行合理的调度,以满足不同用水需求。
三、水库调度的常见模式水库调度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来选择,常见的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保证水库的安全调度:该模式主要以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为目标,合理控制出库流量,防止水库过饱和或过流,确保水库的正常工作。
2. 多目标综合调度:该模式主要考虑到流域的多项需求,如供水、灌溉、发电等,通过优化入库和出库流量,使水库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各项需求。
水库调度工作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库调度管理,规范水库调度工作流程,保障水库安全运行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水库调度工作是指根据水库特性和水源情况,合理安排、调度水库储水和泄水,保障水库安全、提高水库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三条水库调度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水资源调度合理、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科学制定调度计划,动态调整调度方案,做到科学、严谨和有效。
第四条水库调度工作应与其他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水库在水资源保障和调度中的作用,确保水库调度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章调度组织机构第五条水库调度工作由水库管理单位统一组织,设立水库调度中心。
水库调度中心设立调度岗、监测岗、通信岗、信息处理岗等专业岗位。
第六条水库调度中心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保障水库运行安全。
第七条水库调度中心负责编制水库调度方案,及时发布调度信息和通知各相关单位。
第八条水库调度中心应定期组织调度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水库调度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九条水库调度中心应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保障水库调度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水库调度中心与水库管理单位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水库运行情况,有效协调水库调度工作。
第三章调度工作流程第十一条水库调度工作应按照水库特性和水源情况,制定具体的调度计划,并及时发布给相关单位。
第十二条水库调度工作应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变化,灵活调整调度方案,确保水库运行安全。
第十三条水库调度工作应与水文监测、气象预报等单位紧密配合,及时掌握水源情况,科学制定调度计划。
第十四条水库调度工作应建立健全水库调度信息系统,保障调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五条水库调度工作应加强与周边地区和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第四章调度工作规范第十六条水库调度工作要做到科学、准确、及时,切忌盲目行动和侥幸心理。
第十七条水库调度工作要保证水位和库容数据的准确性,及时调整调度方案。
第十八条水库调度工作要根据水库特性和季节环境变化,合理调整调度参数,保障水库安全。
水库调度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水库调度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水库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级水库调度管理活动。
第三条水库调度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水库调度管理主要目标是保障水资源的供应,防止水灾、干旱和水污染等灾害事故的发生,优化水电能源的调度和利用。
第二章水库调度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水库调度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科学规划:根据水库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库调度方案。
(二)合理调度:根据水库水情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灵活调整水库蓄水量和放水量,保障水资源的供应和环境生态的平衡。
(三)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的水库监测与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水情、水库调度等信息。
(四)法律依据: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水库调度管理的各项措施。
第三章水库调度管理的程序第六条水库调度管理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方案制定:水库调度管理机构根据水库的特点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水库调度方案。
(二)方案审批:制定的水库调度方案需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调度实施:水库调度管理机构按照批准的水库调度方案,进行水库的蓄水、放水等调度操作。
(四)监测评估:对水库调度管理的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措施。
第四章水库调度管理的责任第七条水库调度管理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水库调度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水库调度管理机构负责水库水情的监测和分析,制定和执行水库调度方案。
第九条水库调度管理机构应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确保水库调度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水库调度管理机构应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公众对水库调度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一条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二条水库调度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与水库调度管理工作有关的违法违规行为,若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追究相应责任。
水库调度管理方案一、方案目的水库调度管理方案旨在合理安排和调配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计划,以满足不同需求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的需求,保障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原则1. 综合考虑多方需求:在制定水库调度计划时,应充分综合考虑供水、灌溉、发电、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需求,确保各项需求的合理满足。
2. 透明公正原则:水库调度管理应遵循透明公正原则,确保决策过程的公开和信息的透明,舆论和利益相关方能了解和参与。
3. 灵活调整原则:随着时代和需求的变化,水库调度管理应保持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随时调整水库的调度计划。
4.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水库调度管理的重要内容,应优先考虑生态需求,确保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措施1. 蓄水期管理在蓄水期,水库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蓄水。
具体措施如下:- 确保供水安全:根据供水计划,合理分配蓄水量,保证城市及农村的用水需求。
- 灌溉用水供应:根据农田用水需求,制定灌溉计划,并合理安排蓄水,确保农田灌溉用水的供应。
- 生态保护:在蓄水期,考虑河流的生态需求,确保河道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 发电需求:根据电力需求和优先级,合理安排蓄水量,保证发电的可持续发展。
2. 放水期管理在放水期,水库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放水。
具体措施如下:- 防洪减灾:根据降雨和气象预报,及时控制水库水位,合理放水,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 水生态环境维护:根据下游生态需求和河道健康状况,合理排放水量,维护下游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 水质保护: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调整放水量,保护水库水质,减少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的风险。
- 生态补水:对下游水生态系统的水量需求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适量补水,保护和恢复下游河道生态。
3. 应急管理在发生突发水害、旱灾、地震等异常情况时,应急管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及时有效的响应和水库调度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水库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水库调度管理制度一、水库调度管理的基本原则1、水库调度管理应遵循公平、科学、安全、合理、高效的原则,综合考虑水文气象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各项水资源利用目标。
2、水库调度管理应按照不妨碍水库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为前提条件,综合运用水情、气象、工程及环境数据资料,确保调度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水库调度管理应采取分区调度、分季调度、分年调度的原则,强调对水库水情及降水、蒸发等气象条件的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确保调度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水库调度管理应强调与上、下游水库、河流和其它水工程的联合运行和协调管理,兼顾整个流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5、水库调度管理应加强对人为活动对水库水量的影响和危害的防范,实行水库安全责任制度,搞好水库安全监测、预警、预案及应急处理工作。
二、水库调度管理的基本内容1、水库调度管理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水文气象条件及水库工程特点,制定水库调度方案和年度、季度、旬度的调度计划。
2、水库调度管理应充分利用水文、气象、工程、环境等数据资料,通过水情分析、气象预测和水库调度模拟等手段,确定实际的调度决策。
3、水库调度管理应建立水文监测系统,及时准确监测和收集降水、河流入流、水库入流、出流、库水位及河道水位等水情变化数据。
4、水库调度管理应建立气象监测系统,及时准确监测和收集气温、降水、蒸发、湿度、风力风向等气象变化数据。
5、水库调度管理应建立水库工程运行监测系统,及时准确监测和收集水库工程的运行状态、设备运行情况、设施完好率等工程运行数据。
6、水库调度管理应加强对人为活动对水库水量的影响和危害的防范,做好水库安全监测、预警、预案及应急处理工作。
7、水库调度管理应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有关水情、气象、水库调度等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单位、群众通报水情变化和有关调度决策。
8、水库调度管理应及时总结水情、气象、调度信息,分析调度效果,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调度管理手段和方法。
水利局水库管理部门水库调度与运行管理水利局水库管理部门是负责水库调度与运行管理工作的机构,其职责是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合理调度和高效利用。
水库调度与运行管理涉及到水库的日常运维、水位调控、洪水调度、旱情抗灾以及水库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水库调度与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工作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进行探讨。
一、水库调度与运行管理的重要性水库是重要的水资源调节和控制工程,其合理调度与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水库的安全运行。
合理调度可以充分发挥水库的调节功能,保障下游灌区、城市用水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同时,调度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抗旱和防止干旱等灾害的发生。
因此,水库调度与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二、水库调度与运行管理的工作内容1. 水库日常运维水库日常运维包括巡查、监测、维护和设备管理等方面。
巡查工作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库存在的问题,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监测工作要对水库的水位、流量、泄洪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水库的运行状况;维护工作包括水库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设备管理要保障水库设备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提高运行效率。
2. 水位调控水位调控是水库调度的核心工作之一,其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控制水库水位。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水库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调度方案,保证水库蓄水和泄水的平衡,满足下游的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3. 洪水调度洪水调度是在洪水发生时对水库进行水位调控,减轻洪水灾害的程度。
水库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预报和水库的蓄水情况,及时调整水库的泄洪量,以确保洪水的安全、合理和有效排放。
4. 旱情抗灾旱情抗灾是指在干旱时期对水库进行合理调度,保障下游的用水需求。
水库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干旱程度和水库蓄水情况,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包括减少水库的供水量、优化供水计划等,确保下游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5. 水库安全管理水库安全管理是水库调度与运行管理的基础工作。
水利工程中的水库调度与水资源管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水利工程的调度和水资源的管理至关重要。
水库调度是指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水库的蓄水、放水和泄洪等活动,以实现水资源的更好利用。
水资源管理则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水资源进行规划、分配和保护,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水库调度水库调度是对水库的蓄水和放水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
水库调度的目标是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满足灌溉、供水、发电等多种需求,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水库调度应考虑到气候变化、水量变化、水库容量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调度方案。
1. 蓄水期调度蓄水期调度是指在降雨丰富或者河流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水库的蓄水活动。
蓄水期调度应充分考虑降雨量、来水量、库容等因素,确保水库在雨季或洪水期能够储存足够的水量,并注意防止水库溃坝的风险。
2. 平水期调度平水期调度是指在降雨量较少或者干旱季节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水库的放水活动。
平水期调度应根据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发电等需求,以及水库的来水情况,合理安排水库的放水,保证水库的水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尽量减少对下游环境的影响。
3. 泄洪调度泄洪调度是指在洪水期,根据洪水情况和水库的容量,合理安排水库的泄洪活动,以减缓洪峰流量,避免洪水对下游地区的灾害。
泄洪调度应根据不同的洪水情况,制定相应的泄洪方案,并密切与下游沿岸地区的联系,及时通知和协调。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主要是对水资源进行规划、分配、保护和合理利用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同时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规划与分配水资源管理应制定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包括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合理配置、优化利用等方面。
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各地区的水资源分配方案,确保水资源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2. 保护与治理水资源管理需要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与治理,保证水质的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减少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水库调度管理规定一、总则水库调度管理是指根据水库特点和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措施,确保水库运行安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的管理活动。
为规范水库调度管理,保障水库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库结构的安全稳定,制定本水库调度管理规定。
二、管理机构1. 水库调度管理委员会水库调度管理委员会是负责水库调度管理的决策机构,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
委员会负责制定水库调度方案、定期评估水库调度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
2. 水库调度管理部门水库调度管理部门是具体负责水库调度管理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水库调度计划、收集和分析水文数据、定期检查水库设施状况、维护水库安全等工作。
三、水库调度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水库调度应以保障水库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为首要原则。
要加强对水库设施的巡视和检查,及时处理设施故障,确保水库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2. 综合利用原则水库调度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资源需求,协调解决农业、工业、民生用水等各个领域的需求,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综合利用。
3. 可持续发展原则水库调度应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相结合,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水库调度计划1. 编制水库调度管理部门应根据水库特点和需求,制定水库调度计划。
调度计划应包括水库汛限水位、调度分层和水库放水方案等内容。
2. 审批水库调度计划应送交水利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应重点考虑水库安全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确保调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调度措施1. 汛期调度在汛期,水库应根据降雨情况和来水情况及时采取调度措施,确保水库安全,避免洪水灾害。
2. 旱季调度在旱季,水库应根据旱情和用水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调度,保障水资源供应,同时注意防止干旱灾害。
3. 节水调度水库调度还应注重节约用水和优化供水结构,通过改善农田灌溉方式、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等手段,实现节水目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六、责任与监督1. 责任划分水库调度管理部门应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水库调度运行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库调度管理,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类水库的调度运行管理,包括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水库。
第三条水库调度运行应遵循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综合利用、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发挥水库在防洪、供水、发电、灌溉等方面的作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第四条水库调度运行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调度运行管理制度,确保水库安全、高效、环保运行。
第二章调度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水库调度运行管理应设立专门的调度管理机构,负责水库调度运行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调度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库调度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组织制定水库调度运行规程和应急预案;(三)负责水库运行调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四)负责水库水位、雨情、水情的监测和预报;(五)负责水库泄洪、发电、供水等调度工作;(六)负责水库调度运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七)组织调度运行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八)履行其他调度管理职责。
第三章调度运行原则与程序第七条水库调度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确保水库安全运行,防止洪水灾害和工程安全事故;(二)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水量水质等因素;(四)遵循水量分配原则,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水库水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八条水库调度运行程序:(一)编制水库调度运行计划,包括汛期调度计划、非汛期调度计划等;(二)根据水库水位、雨情、水情等信息,制定调度方案;(三)组织实施调度方案,确保调度指令的执行;(四)监测调度效果,及时调整调度方案;(五)调度运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第四章调度运行管理与监督第九条水库调度运行管理应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的职责,确保调度运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试论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的有效方法9篇第1篇示例:水库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其运行管理及调度对于保障周边地区的供水、防洪和灌溉等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有效进行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成为水利工作者和管理者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的关键在于及时获取水文数据,准确预测水情变化。
建设完善的水文监测与预警体系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安装水文监测设备、卫星遥感技术等手段,实时监测水位、流量、雨量等水文数据,并借助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水情预警信息,指导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
二、科学制定水库运行方案水库运行方案是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的重要依据,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运行。
制定水库运行方案时应考虑周边地区的用水需求、气象变化、季节变化等因素,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水库运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对水库的出库、蓄水和泄洪等运行策略进行调整,以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三、加强水库巡查与维护水库是一个复杂的水利工程,其设施和设备需要定期巡查和维护,以确保水库的正常运行。
应建立健全的水库巡查与维护机制,定期对水库的大坝、闸门、排水设备等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加强水库设备的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水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加强水库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技术支持水库管理人员是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的重要主体,其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水库的运行效果。
应加强水库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
为水库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水库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只有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科学制定水库运行方案、加强巡查与维护、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有效地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为周边地区的供水、防洪和灌溉等提供可靠保障。
一、总则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维护水库安全,保障水库下游生态环境,特制定本调度管理制度。
二、水库调度管理机构1.水库调度管理机构由水利部门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水库调度管理工作。
2.水库调度管理机构设立水资源调度部、安全监测部、应急处置部、信息通报部门等。
三、水库调度原则1.以保证下游生态环境和农田用水为基本原则。
2.以稳定水库水位、防洪和供水为主要目标。
3.合理调度水库蓄水量,根据水情变化灵活调整水位。
四、水库调度流程1.水文预报:水库调度管理机构定期发布近期水文预报,采集水文数据并及时更新水情。
2.水情分析:根据水情数据分析水库的蓄水量,并与流域上下游的水文关系结合分析,预测未来水情情况。
3.水库调度决策:根据水情分析结果,制定水库调度方案,确定合理蓄水量和放水量,并通知相关单位执行。
4.实施调度:水库调度管理机构组织实施蓄、放水计划,监测水库水位和流量,确保执行调度方案。
5.信息通报:水库调度管理机构定期向流域内的相关单位和居民发布水情信息,提醒防洪和供水注意事项。
五、水库蓄水管理1.根据不同季节和水情情况,制定蓄水计划,合理分配不同水库的蓄水量。
2.在干旱季节,水库蓄水量要进行保证供水。
六、水库泄洪管理1.根据防洪标准,制定泄洪管理方案,合理分配泄洪流量,确保下游安全。
2.水库泄洪时,应及时通知下游相关单位和居民,做好防洪工作。
1.水库调度管理机构定期检查水库设施,确保水库安全。
2.对于出现水库险情,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保障水库安全。
3.水库底泥清理和植物生长清除工作,定期开展,保证水库蓄水和供水功能。
八、水库应急处置1.水库调度管理机构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水库险情,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置,保障水库安全。
2.在水库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居民,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九、水库信息共享1.水库调度管理机构与流域内地方政府、水利部门、气象部门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共享水情、气象等信息。
水库调度填空选择题:水库控制运用指标:主要校核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正常蓄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死水位水库实际运行中采用的特征水位有:允许最高水位(当年)、防洪限制水位(当年)、汛期末蓄水位、兴利下限水位概念:水库调度包括防洪调度与兴利调度两个方面。
目的是实现预定的调度目标,在保证水库安全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效益水库防洪调度是指利用水库的调蓄作用和控制能力,有计划地控制调节洪水,以避免下游防洪区的洪灾损失和确保水库安全。
水库兴利调度是指对天然来水、用水、水库调蓄水三者之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蓄水放水方式,达到充分利用水源,最大限度发挥兴利效益。
水库抗洪能力是指在某一库水位下能够抗御多大洪水不出险情。
防洪调度方式包括泄流方式、泄流量、泄流时间、闸门启闭规则等。
(1)下游有防洪要求的调度。
包括:固定泄洪调度方式、防洪补偿调度方式、防洪预报调度方式三种。
固定泄洪调度。
对于下游防洪区(控制点)紧靠水库,区间流量确定时,水库可按一级或多级固定泄洪运用。
防洪补偿调度(或错峰调度)。
当水库距下游防洪区(控制点)较远,区间面积较大,区间的洪水较大,采用补偿调度(或错峰调度)方式,确保下泄流量加上区间来水,小于下游防洪控制点允许的安全泄流量防洪预报调度:是利用准确预报资料进行预泄、腾空部分防洪库容,增加水库调蓄能力的调度方式。
(2)下游无防洪要求的调度当下游无防洪要求时,应以满足水库工程安全为主进行调度。
包括正常运用方式、非常运用方式两种情况的泄流方式。
正常运用方式。
可以采用设计洪水位作为控制运用的判别指示。
按照预先制定的运用方式(一般为变动泄流,闸门逐渐打开)蓄泄洪水。
非常运用方式。
当库水位已达到、超过设计洪水位时,可自由泄流方式或启动非常益洪道等方式,以控制发生校核洪水时库水位不超过校核洪水位。
1、我国已建成水库总库容约为5400亿立方米。
?2、我国水电总装机超过1亿千瓦(约占20%)、美国(约占82%)、德国(约占73%)、加拿大(约占65%)?3、中国水资源总量多:约2.8×104亿m3 ,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水库调度运行管理要求与措施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是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工作。
对于水库管理部门来说,需要针对不同水库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调度运行管理要求与措施,实现水库调度运行的有效管理,以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一、水库调度运行管理要求1.确保水库安全运行水库是重要的水利工程,涉及到水力学、建筑、土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因此在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水库的坝体、溢洪道、排洪设施、下游防洪设施等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2.合理运用水资源水资源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水库调度运行管理中,合理运用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合理的调度安排可以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避免浪费和过度利用。
3.适应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在水库调度运行管理中,需要考虑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和调度方案,适应气候变化的特点。
4.科学决策水库调度运行管理需要科学决策作为基础。
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灵活的调度方案,以及大数据模式进行预测,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措施1.保证水库坝体的安全水库坝体是保障水库运行安全的核心设施。
在调度运行管理中,应定期对水库坝体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
同时还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水库坝体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隐患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2.适应气候变化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水库的调度运行管理需要适应性措施。
可以采用预测模式对气象变化、水位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和预测,制定适应性调度方案,确保水利工程稳定安全运行。
3.科学制定调度方案水库调度方案是调度运行管理的核心,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调度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水库的水情、气情、环境情况、社会经济情况等多个方面,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实行节水措施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调度运行管理中需要节约利用。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库调度和管理中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一、水利部工作人员的职责1.制定水库调度计划:水利部工作人员根据水库的功能定位和水资源供需情况,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水库调度计划,确保水库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监测水库水情:水利部工作人员负责监测水库的水位、流量、水质等水情信息,及时掌握水库的蓄水量和调度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水库调度提供依据。
3.调度水库放水:根据上游的水位、下游的需水量、水库的蓄水量等因素,水利部工作人员制定具体的水库放水方案,确保上下游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并协调解决可能的水资源争端。
4.管理水库效益:水利部工作人员要负责评估水库的效益,包括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提高水库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5.研究水库调度方案: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水库的调度方案,优化水资源利用,提高水库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6.开展水库巡查和检修:水利部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水库进行巡查和检修,检查水库的设施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水资源的正常调度。
二、水利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1.数据收集和分析:水利部工作人员首先要收集和整理水库的相关数据,包括水库的水位、流量、蓄水量等信息,以及上游和下游的水资源供需情况。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水库的调度提供依据。
2.制定调度计划:水利部工作人员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制定水库的调度计划。
计划中要包括水库放水的时间、流量、持续时间等具体要求,并考虑到上下游的需水量和水质要求等因素。
3.调度执行和监测:水利部工作人员将制定的调度计划传达给水库管理部门,并监测调度执行过程中的水位、流量、水质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调度计划,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与相关部门协调: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包括上下游水利部门、水电部门、环保部门等,以共同解决水资源供需平衡、水环境保护等问题。
水利工程中的水库调度与运行水库作为重要的水利设施,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库调度与运行是指根据水库的功能和责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管理、利用和调节水库水资源。
正确的水库调度与运行可以使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目的。
一、水库调度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水库调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具体目标包括:保障生产生活用水、防洪、发电等。
2.原则:水库调度的原则主要包括:综合谋划、合理利用、平衡供需、节约用水、科学调度和社会公平。
二、水库调度的内容和步骤1.内容:水库调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调度规划、调度计划和调度实施。
其中,调度规划是对水库调度的长期发展目标、原则和措施进行总体规划;调度计划是按照调度规划,具体安排和部署水库的调度工作;调度实施是具体实施调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库调度。
2.步骤:水库调度的步骤主要包括:数据收集与分析、调度方案制定、调度实施与监测和调度效果评价。
其中,数据收集与分析是获取各种相关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调度方案制定是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调度实施与监测是根据调度方案进行具体操作,并监测调度效果;调度效果评价是对调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三、水库运行的要点和管理1.运行要点:水库运行的要点主要包括:安全运行、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和发挥水库多功能性。
具体要求包括:严格执行水库安全运行制度、合理调节水位和水量、加强水库巡查和维护、保护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和提高水库水质。
2.管理措施:水库运行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运行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完善巡查和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改善水库管理机制。
四、水库调度与运行中的挑战和对策1.挑战:水库调度与运行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库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等。
水库调度管理第 1 条: 水库调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1. 在确保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按设计确定的任务、调度原则合理安排水库的蓄、泄、供水方式,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效益,发挥水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调频、调峰和事故备用作用。
2. 合理调度水库,提高电厂经济运行水平。
第 2 条: 水库运行1. 水电站水库设计的开发任务、水文特性和功能经济指标(如正常高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等)是指导水电厂运行调度的依据,运行时必须遵照执行。
未经批准不得任意改变。
2. 水库调度应与水文气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做好水文预报工作,随时掌握雨情、水情,合理安排水电厂机组的开机方式。
3. 依据系统实际情况和各水库综合利用部门的要求,编制水库调度计划,发挥水电站水库最大经济效益。
4. 水库调度计划的编制,应采用保证率和水文气象预报相结合的方法,所采用保证率一般可在70-75%,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计划要留有余地,根据实际的来水和水位情况及时调整。
5. 水调人员应根据雨情、水情及水库下游的情况,对水库运用方式和发电安排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及时调整水库运行方式。
第 3 条: 水库控制运用基本原则1.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综合利用最大效益,当安全与兴利二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
2. 水库运行应以水库调度图为依据,水库调度应充分利用水头和水量,提高水量利用率。
丰水期水电尽量要安排多发,减小弃水。
枯水期水电一般担任电力系统调峰和事故备用,有计划消落水位,防止多用超发,除特殊情况外,水库水位不得低于死水位以下运行。
3. 在汛期应严格执行规定的防洪限制水位,当超过防洪限制水位时,水库的蓄、泄由水库所在地区的防汛指挥部(地区三防)调度。
水库拦截洪水尾巴必须经防汛管理部门批准,并备案。
4. 水库防洪限制水位以下,由中调调度。
5. 水库运行中,如发现水工建筑物有险情,或遇重大水情有可能超过防洪限制水位,或泄流超过下游允许的安全泄流量等重大问题时,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当超过容许时间尚未得到上级批复时,为了保护水电工程和设备及上下游的安全,水电厂有权先行处理,但应立即报告上级及中调值班调度员。
第 4 条: 水库调度工作制度1. 各水电厂每年十月底前,应根据水文气象预报和历史资料分析,编制下一年度水库调度计划(包括主设备检修计划),并报中调。
中调应根据各水电厂的发电计划及系统电力电量平衡的要求制定水库调度计划。
2. 各水电厂应在每年汛前和汛末,根据当时水文气象预报情况,重新提出本水库调度计划的修改意见报中调,中调应相应修改水库调度计划。
3. 各水电厂每日十时前,应将本日八时的水库上、下游水位,平均入库流量,发电用水量,单位耗水率,溢(泄)流水量,水量损失值及降雨量等报中调,必要时应按中调要求内容增报。
4. 各水电厂每月22日前,应提出下月份水库调度计划(含水量预报修正值及水库运行方式)。
每月5日前按规定表格内容填好上月份水库管理统计表及水电厂生产情况表报中调。
5. 每年元月10日前,应按规定表格填写本厂水库上年度水库运行资料报中调及对本厂年度运行情况进行的总结报中调,10月15日前中调依据系统水库调度情况参照各厂水库运行情况进行总结。
6. 各水电厂均应建立水库调度技术档案不断积累水库运行资料,对水库运行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汛期水库调度风险分析研究评述(1)摘要:风险分析的方法已有多种,它们在考虑因素、输入信息、计算量以及适用对象上各有不同,进行汛期水库调度风险分析时,应结合本领域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特点,比较和改进现有的方法。
关键词:风险分析汛期水库调度研究方法1研究进展可靠性与风险是两个互补概念,前者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40年代,用概率论研究机器设备的维修问题;后者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最早是由军工生产部门提出。
到80年代初,可靠性和风险分析理论逐步形成一门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理论体系较完整的边缘科学。
在水资源工程中可靠性概念应用早于风险,例如在水库调度中,人们早就用发电保证率、灌溉保证率等概念方法评价水库运行策略的优劣。
风险分析在70年代后期才渗透到水资源研究领域,并最早在美国水资源开发中得以应用。
1984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了asi 高级研究所,专门从事水资源工程的可靠性与风险研究,并提出了水资源工程可靠性与风险的研究框架和系统理论、方法及评价指标。
目前世界各国对水资源工程中的风险决策以及水资源系统运行的风险分析都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2,3〕。
但作为水资源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水库调度,其风险概念和分析方法80年代才提出,研究刚刚起步。
近年来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4〕。
傅湘等用概率组合方法估算了水库下游防洪区的洪灾风险率,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大型水库汛限水位风险分析模型;冯平等研究了汛限水位对防洪和发电的影响,通过风险效益比较定量给出了合理的汛限水位;谢崇宝等分析了水库防洪风险计算中水文、水流及水位库容关系的不确定性,研究了水库防洪全面风险率模型应用问题;梁川以极差分析法进行防洪调度风险评估;王本德等〔5〕建立了水库防洪实时风险调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水库下游防洪效益与水库风险两个目标,又在论述水库预蓄效益与风险分析的必要性和主要困难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种风险率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一种以经济效益与风险率为目标的水库预蓄水位模糊控制模型及求解方法;田峰巍等提出了依据典型联合概率分布函数的风险决策方法。
李国芳和覃爱基采用频率分析方法,对水利工程经济风险分析方面进行探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随着矩分析方法和熵理论的日臻完善,可将信息熵、概率论和风险估计结合起来,建立最大熵风险估计模型。
李继清等〔6〕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将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系统划分为防洪、发电、灌溉(供水)效益子系统,辩识出风险因子,通过两种风险组合方式,建立最大熵模型,得到系统经济效益的风险特性。
2风险分析的一般方法〔5~10〕<>2.1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是通过对风险主体进行实际调查并掌握风险的有关信息。
动态与静态结合是指调查既要了解主体的现状,又要了解过去,又要归纳总结,预测它的未来。
就水资源系统而言采用调查法对有些问题并不适宜,如水库调度风险问题。
2.2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它是从系统整体性出发,通过研究风险主体内部各方面的关系、风险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风险主体同风险环境的关系等,确定风险系统的目标,建立系统整体数学模型,求解最优风险决策,建立风险利益机制,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处理。
该方法适用广泛,从理论上讲是较科学、理想,但应用难度大。
2.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2.3.1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定性风险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风险可测度很小的风险主体。
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法、矩阵分析法和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美国咨询机构兰德公司首先提出,主要是借助于有关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来对风险加以估计和分析。
在水资源系统中有些不确定性因素难以分析、计算,因此该法在水库调度风险决策中具有实用价值。
2.3.2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定量风险分析方法是借助数学工具研究风险主体中的数量特征关系和变化,确定其风险率(或度)。
(1)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风险分析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水库调度中可靠性与风险率的最为有力的工具,如过去对水库运行的发电保证率和灌溉保证率等的计算均是建立在该基础上的。
该基础理论和方法也适宜于解决风险率的计算。
根据水库调度中风险的特点,以下介绍4种方法:①采用典型概率分布函数计算风险率在水库调度中,影响风险主体的不确定性风险变量(或随机变量)大都服从一些典型的概率分布,如三角形分布、威布尔分布、正态分布、高斯分布、伽玛分布、皮尔逊ⅲ型分布等。
因此用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积分便可分析计算决策指标获取的可靠率或风险率指标,该法计算简单且精度也可基本满足要求。
②依据贝叶斯原理计算风险率设b1、b2、…、bn是一组互斥的完备事件集,即bi互不相容,则有∑bi=ω,又设p(bi)>0,则对任一事件a,设p(a)>0,则有:p式中,p(bi)为先验概率(已知)或事前概率;p(a/bi)是与先验概率相关的条件概率(已知);p(bi/a)是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引起bi 发生的概率,为后验概率(未知)。
在水库调度中当bi为水库放水,a为影响水库放水的入库水量和库水位,则p(bi/a)为水库在已知入库水量和库水位的条件下,水库放水的概率。
同理,可对水库放水的风险率进行计算。
③风险度分析法用概率分布的数学特征如标准差σ或σ-半标准差,可说明风险的大小。
σ或σ-越大则风险越大,反之越小。
因为概率分布越分散,实际结果远离期望值的概率就越大。
σ=(dx)1/2=((xi-mx)2/(n-1))1/2或σ-=(dx)1/2=((xi-mx)2p(xi))1/2σ是仅统计xi<mx或xi>mx。
用σ、σ-比较风险大小虽然简单,概念明确,但σ-为某一物理量的绝对量,当两个比较方案的期望值相差很大时可比性差,同时比较结果可能不准确。
为了克服用σ-可比性差的不足,可用其相对量作为比较参数,该相对量定义为风险度fdi,即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方差系数):fdi=σi/mx=σi/μi风险度fdi越大,风险越大,反之亦然。
风险度不同于风险率,前者的值可大于1,而后者只能小于等于1。
④离散状态组合法此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给出各风险变量的离散型估计值;然后按照概率组合原理由这些离散的估计值来推求结果出现的大小及其可能性。
该法属穷举的范畴,当风险变量较多,且每个风险变量的离散状态个数较多时,就存在“维数灾”。
但在风险变量个数较少,每个风险变量内有发生或不发生两种状态即三项分布的情况下,用这种方法分析风险十分有效。
(2)基于马尔柯夫过程的风险分析法水库调度中的入库径流过程一般服从于马尔柯夫过程(马氏过程)。
马氏过程是一类变量之间和相互关联影响的非平稳随机过程,其基本特性是无后效性。
因此可用马氏过程状态转移概率来推求水库调度中风险变量相互影响的风险率计算问题。
用马氏过程已成功地推求了水库调度方案的发电可靠率(保证率)。
(3)蒙特卡洛模拟法(mc法)此法是目前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投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影响工程经济效果的风险变量依各自的分析分别进行随机取样,然后用各变量的随机值来计算经济评价指标值,这样对每个变量随机地取一次样就可以计算出经济评价指标的一个随机值,要作出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其实现的累积概率的关系曲线,需要多次的重复试验,且随随机风险变量的增多,其重复模拟计算的次数也要增多,需借助计算机进行计算。
另外,这种方法难以解决各个风险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且要求给出各个风险变量的概率分布曲线,在统计数据不足时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