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曲突者-曲突徙薪》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2
《曲突徙薪》原文及翻译《曲突徙薪》原文及翻译下文是关于《曲突徙薪》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文言文阅读训练——曲突徙薪》曲突徙薪【原文】客有过1主人者,见其灶直突2,傍3有积薪4。
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徙5其薪;不者6,将有火患。
”主人嘿然7不应。
俄而8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9。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10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11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12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13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14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注释】 ? 过:拜访。
? 直突:烟囱是直的。
突,烟囱。
? 傍:同“旁”,旁边。
? 积薪:堆积的柴草。
? 徙:迁移,移走。
? 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
? 嘿(m ò)然:不说话的样子。
嘿,同“默”。
? 俄而:不久。
? 息:同“熄”,灭。
? 灼(zhuó )烂者:被火烧伤的人。
灼,烧。
11 而不录:却不邀请。
而,却;录,录用,此处指邀请。
12 乡(xià ng)使:当初如果。
乡,同“向”,从前;使,假如。
13 亡:通“无”,没有。
14 寤:同“悟”,醒悟,明白。
【译文】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
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
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启示】寓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然,消除产生事故的因素。
曲突徙薪文言文译文赏析曲突徙薪文言文译文赏析“曲突徙薪”的原义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曲突徙薪文言文译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弱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今茂陵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
乡使弗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
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
“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翻译】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
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
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制止。
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则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候的费用,臣下也不会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大祸。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而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嘉许其‘弯曲烟囱、移走柴薪’的远见,使他居于‘焦头烂额’者之上!”主人明白了,并把客人请了过来。
曲突徒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第一篇:曲突徒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曲突徙薪意思是曲:形做动,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火。
把烟囱改建成弯,把灶旁柴草搬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曲突徒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译文:说有一个造访主人客人,看到主人炉灶烟囱是直,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
不然话,会有发生火灾忧患。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邻人。
被火烧伤人在上位,其他各自以功劳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那个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忧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注释:1.过:拜访。
2.突:烟囱。
曲突,使烟囱弯曲。
3.徙:迁移4.薪:柴草5.更:更改,改变。
6.不(fǒu)者:如果不这样话。
不:同“否”,否则。
7.且:将要。
8.嘿(mò)然:不说话样子。
嘿,同“默”。
9.应:应答。
10.俄而:不久。
11.息:同“熄”,灭。
12.灼(zhuó)烂者:被火烧伤人。
灼,烧。
13.次:按次序。
14.坐:同“座”,座位。
15.录:采纳,引申为邀请。
16.乡(xiàng)使:先前假使。
乡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
17.亡(wú):通“无”。
18.为:当作,作为,认为。
曲突徙薪文言文译文赏析曲突徙薪文言文译文赏析“曲突徙薪”的原义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曲突徙薪文言文译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弱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今茂陵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
乡使弗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
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
“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翻译】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
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
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制止。
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则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候的费用,臣下也不会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大祸。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而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嘉许其‘弯曲烟囱、移走柴薪’的远见,使他居于‘焦头烂额’者之上!”主人明白了,并把客人请了过来。
【初中文言文阅读】《曲突徙薪》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曲突徙薪原文客存有过⑴主人者,见到其灶直胫⑵,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⑹为曲胫,离⑷徙⑶积薪⑸,不⑺者且⑻存有火患!”主人默⑼然不应当⑽。
俄而⑾果起火,邻里共救回之,幸而得息⑿。
于是杀死牛设宴,谢其邻人,灼烂者⒀是下行,余各以功次挤(14),而脱漏言(15)曲突者。
人曰主人曰:“乡(16)并使听到客言,一千斤牛酒,终亡(17)火患。
今论功而恳请宾,‘曲突徙薪’亡(17)恩泽,焦头烂额为(18)上客鬼神?”主人实乃(19)寤(20)而恳请(21)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写作练习1.文中四处横线必须插入恰当的词,依次恰当的一项就是()a.焉尔因以b.然之以而c.焉尔因且d.然之以且2.指出下面两句中的通假字。
①不则且存有火患(“”通在“”)②曲突徙薪亡恩泽(“”通“”)3.译者以下两句。
①不则将有火患。
②焦头烂额为上客。
4.“主人乃悟而请之”,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a.必须首先非常感谢存有先见之明的人。
b.不该忘掉告诫过自己的人。
c.更要感激进忠言的人。
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
参考答案1.b2.①“不”通在“否”②“亡”通在“并无”3.①否则将有火灾②头和额都烧焦了的人为上等客4.d二:1.表述以下句中加点字:①乡居里中人哀而救之()②于是杀死牛设宴()③余各以功次坐()④今论功而恳请宾()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这则寓言说了人们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①同情②内府③按照④介词,表中润色关系2.①(你)要让烟囱拐个弯,把柴草放远点,不然的话,你家将有火灾隐患。
②当初如果听从客人的劝告,不用杀牛摆酒席,也不会发生火灾。
3.不注重别人的忠告和抨击,往往可以存有后患。
注释1.过:造访。
2.突:烟囱。
曲突,使烟囱弯曲。
3.徙:搬迁,拆掉。
4.远:使……远离5.积薪:沉积的柴草。
6.更:更改,改变。
7.不(fǒu)者:如果不这样的话。
汉书《曲突徙薪》原文及翻译原文: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汉书,霍光传】选自《汉书霍光传》译文: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
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
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注释:1.过:拜访。
2.突:烟囱。
曲突,使烟囱弯曲。
3.徙:迁移4.薪:柴草5. 更:更改,改变。
6.不(fǒu)者:如果不这样的话。
不:同“否”,否则。
7.且:将要。
8.嘿(mò)然:不说话的样子。
嘿,同“默”。
9.应:应答。
10.俄而:不久。
11.息:同“熄”,灭。
12.灼(zhuó)烂者:被火烧伤的人。
灼,烧。
13.次:按次序。
14.坐:同“座”,座位。
15.录:采纳,引申为邀请。
16.乡(xiàng)使:先前假使。
乡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
17.亡(wú):通“无”。
18. 为:当作,作为,认为。
19.乃:于是,就。
20.寤(wù):同“悟”醒悟,觉悟。
[3]21.请:邀请。
《曲突徙薪》阅读练习及答案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1题。
(14分)
曲突徙薪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①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忘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书三上,辄报闻②。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③,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④,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⑤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注释】①害:妒忌,怨恨。
②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
③突:烟囱。
④上行háng上位,坐上席。
⑤乡:通“向”,先前的意思。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而又行以逆道.(▲)(2)宜.以时抑制(▲)
(2)臣闻客有过.主人者(▲)(4)终亡.火患(▲)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曲突徙薪原文及翻译曲突徙薪原文及翻译曲突徙薪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霍光传》,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曲突徙薪原文及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
曲突徙薪原文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翻译: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
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
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注释:1、过:拜访。
2、突:烟囱。
曲突,使烟囱弯曲。
3、徙:迁移4、薪:柴草5、更:更改,改变。
6、不(fǒu)者:如果不这样的话。
不:同“否”,否则。
7、且:将要。
8、嘿(mò)然:不说话的样子。
嘿,同“默”。
9、应:应答。
10、俄而:不久。
11、息:同“熄”,灭。
12、灼(zhuó )烂者:被火烧伤的人。
灼,烧。
13、次:按次序。
14、坐:同“座”,座位。
15、录:采纳,引申为邀请。
16、乡(xiàng)使:先前假使。
乡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
17、亡(wú):通“无”。
原文:昔者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今世之学者,多辩少实,吾恐其类楚人,以坚盾与利矛自陷于穷途也。
曲突徙薪者,适见救火者。
曰:“吾闻曲突,遗其薪,则火患可除也。
”救火者曰:“不若因举而曲之。
”对曰:“曲突之中,安知无火?”救火者曰:“曲突之中,虽无火,犹可备不虞也。
”于是曲突徙薪,而家无火患。
吾闻之,曲突徙薪,火患可除;举火者,祸始矣。
为人者,亦犹是也。
祸之作,自其易避也;福之生,自其难图也。
是以圣人避祸于未形,而图福于未兆。
故能处其实,而避其害,身安而国昌。
译文:从前,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
”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任何东西都能穿透。
”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这个人无法回答。
因为既不能被穿透的盾和任何东西都能穿透的矛,是不能同时存在于世上的。
现在世上的学者,大多只会辩论而缺乏实际行动,我担心他们就像那个楚国人,用坚固的盾和锋利的矛将自己陷入困境。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人看到烟囱弯曲,柴草放在旁边,就对救火的人说:“我听说如果将烟囱改直,并把柴草搬开,就可以消除火灾的隐患。
”救火的人说:“不如趁机将烟囱改直。
”对方回答说:“烟囱中虽然没有火,但谁知道会不会发生火灾?”救火的人说:“烟囱中虽然没有火,还是可以预防万一的。
”于是,他们改直了烟囱,搬开了柴草,家里再也没有发生火灾。
我听说,如果提前将烟囱改直,并搬开柴草,就可以消除火灾的隐患;如果等到火势已经起来,那就已经是灾难的开始。
做人也是如此。
灾祸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容易忽视的地方;而幸福的到来,往往是因为难以预料的事情。
因此,圣人能在灾祸还没有显现时就预防它,在幸福还没有到来时就规划它。
所以,他们能够身处实际,避免祸害,从而身体安康,国家昌盛。
昔者,郑人有归,其妻问之曰:“吾闻易子而教之者,其为不善者鲜矣。
易子而教,其善者必多矣。
子岂易子而教乎?”郑人曰:“吾闻之,曲突徙薪,远水不救近火。
吾家之突曲,薪积于旁,且为火所及。
吾是以去薪,改突,以求无患也。
”译文:古时候,有一个郑国人从外面回来,他的妻子问他:“我听说那些交换孩子来教育的人,他们做坏事的人很少。
交换孩子来教育,那么他们孩子中善良的人一定很多。
你难道也是交换孩子来教育吗?”郑人回答说:“我听说这样一句话,曲突徙薪,远水不能救近火。
我们家里的烟囱是弯曲的,柴火堆放在旁边,万一发生火灾,就可能波及到我们家。
所以我决定搬走柴火,改修烟囱,以避免可能发生的灾难。
”《曲突徙薪》一语双关,字面意思是指将烟囱修直,把柴火移开,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预防灾祸的发生。
这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曲突徙薪的寓意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郑人通过曲突徙薪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预防,防患于未然。
对于可能发生的危险,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事故的发生。
2. 事前规划,未雨绸缪。
曲突徙薪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在面临问题之前,要提前做好规划,有备无患。
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应对自如。
3. 勇于改变,积极进取。
郑人面对家中烟囱弯曲、柴火堆积的情况,敢于改变现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曲突徙薪的现实意义1. 安全生产。
在现实生活中,曲突徙薪的故事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生产安全,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2. 家庭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曲突徙薪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关注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为家庭成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3. 个人成长。
曲突徙薪的故事启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才能不断成长,走向成功。
三、曲突徙薪的启示1. 勇于担当。
曲突徙薪文言文译文赏析曲突徙薪文言文译文赏析“曲突徙薪”的原义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曲突徙薪文言文译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弱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今茂陵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
乡使弗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
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
“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翻译】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
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
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制止。
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则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候的费用,臣下也不会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大祸。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而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嘉许其‘弯曲烟囱、移走柴薪’的远见,使他居于‘焦头烂额’者之上!”主人明白了,并把客人请了过来。
曲突徒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曲突徒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曲突徙薪”的原义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曲突徒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译文:说有一个造访主人客人,看到主人炉灶烟囱是直,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
不然话,会有发生火灾忧患。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邻人。
被火烧伤人在上位,其他各自以功劳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那个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忧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注释:1.过:拜访。
2.突:烟囱。
曲突,使烟囱弯曲。
3.徙:迁移4.薪:柴草5.更:更改,改变。
6.不(fǒu)者:如果不这样话。
不:同“否”,否则。
7.且:将要。
8.嘿(mò)然:不说话样子。
嘿,同“默”。
9.应:应答。
10.俄而:不久。
11.息:同“熄”,灭。
12.灼(zhuó)烂者:被火烧伤人。
灼,烧。
13.次:按次序。
14.坐:同“座”,座位。
15.录:采纳,引申为邀请。
16.乡(xiàng)使:先前假使。
乡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
17.亡(wú):通“无”。
汉书《曲突徙薪》原文及翻译原文: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汉书,霍光传】选自《汉书霍光传》译文: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
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
’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
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注释:1.过:拜访。
2.突:烟囱。
曲突,使烟囱弯曲.3.徙:迁移4.薪:柴草5. 更:更改,改变。
6.不(fǒu)者:如果不这样的话。
不:同“否”,否则。
7.且:将要。
8.嘿(mò)然:不说话的样子.嘿,同“默”。
9.应:应答。
10.俄而:不久。
11.息:同“熄”,灭。
12.灼(zhuó)烂者:被火烧伤的人。
灼,烧。
13.次:按次序。
14.坐:同“座”,座位。
15.录:采纳,引申为邀请。
16.乡(xiàng)使:先前假使。
乡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17.亡(wú):通“无”。
18。
为:当作,作为,认为。
19.乃:于是,就。
20.寤(wù):同“悟"醒悟,觉悟。
原文:曲突徙薪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译文:曲突徙薪意思是曲:形做动,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火。
把烟囱改建成弯,把灶旁柴草搬走。
说有一个造访主人客人,看到主人炉灶烟囱是直,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
不然话,会有发生火灾忧患。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邻人。
被火烧伤人在上位,其他各自以功劳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那个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忧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注释:1.过:拜访。
2.突:烟囱。
曲突,使烟囱弯曲。
3.徙:迁移4.薪:柴草5.更:更改,改变。
6.不(fǒu)者:如果不这样话。
不:同“否”,否则。
7.且:将要。
8.嘿(mò)然:不说话样子。
嘿,同“默”。
9.应:应答。
10.俄而:不久。
11.息:同“熄”,灭。
12.灼(zhuó)烂者:被火烧伤人。
灼,烧。
13.次:按次序。
14.坐:同“座”,座位。
15.录:采纳,引申为邀请。
16.乡(xiàng)使:先前假使。
乡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
17.亡(wú):通“无”。
18.为:当作,作为,认为。
19.乃:于是,就。
20.寤(wù):同“悟”醒悟,觉悟。
21.请:邀请。
古诗文阅读—《曲突徒薪》(10分)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旁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②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③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④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论功而请赏,‘曲突徒薪’无恩泽,焦面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①突:烟囱②嘿:同“默”,不说话。
③灼(zhuó):被火烧伤④录:邀请。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①客有过主人者()②曲突徙薪()③客谓主人更为曲突()④乃寤而请之()小题2: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不录言曲突者B.焦面烂额为上客通计一舟为人五C.能以径寸之木余各以功次坐D.乃寤而请之乃大惊小题3:翻译句子: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2分)小题4: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参考答案:小题1:拜访搬走告诉明白小题2:A 小题3: 当初如果听从客人的劝告,不用杀牛摆酒席,也不会发生火灾。
小题4:参考:①不重视别人的忠告和批评,往往会有后患。
(要学会认真考虑别人提给你的建议)②不要忘记和感谢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言之成理即可)小题1:试题分析:“过”在古文中作“拜访”义,还有《过故人庄》,“徙”在句中是“搬走”,是从“迁”的本义中引申出来的。
“谓”,在古文中常用作“对……说”,“寤”通“悟”。
小题2:试题分析:B项中“为”一是“作为”二是“有”;C项中“以”一是“用”二是“据”;D项中“乃”一是“才”二是“竟然”。
A项中“而”都是“却”的意思。
小题3:试题分析:“向”,在古文中有“原来”的意思,句中义为“当初”,“使”意为“如果”“费”本义为“花费”,句中要译意“杀牛摆酒席”,“终”意为“最终”,“亡”意为“没有”,“患”意为“灾祸”。
《言曲突者|曲突徙薪》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言曲突者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mò,默)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①灼烂(烧伤)者在于上行(háng,行列),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②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傍有积薪②、远徙其薪③、不者,且有火患④、而不录言曲突者⑤、乡使听客之言⑥、终亡火患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①②3、《汉书》,东汉人班固所著。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与、《后汉书》、合称“四史”。
4、“主人”家发生火灾后,论功请客为什么没有想到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客”。
5、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48 1、①同“旁”,旁边②、xǐ,移③、否④、邀请⑤、假使⑥、无2、
①被烧伤的人都坐在上席,其余的人也按出力的大小依次入座,却没有请那个建议他改灶搬柴的客人。
②、今天,你论功请客,(怎么可以忘记那位劝你改灶搬柴的朋友呢?)难道提出预防意见的人没有功劳,只有救火受伤的人才能当上宾吗?” 3、《史记》《三国志》4、人们往往重视抢救,而忽视预防;重视筋骨之劳,
而忽视筹划之功。
5、做什么事情,都应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这十分重要。
如果文中的“主人”能听从“客”的劝告,防患于未然,家中就不会失火,也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告诫人们重视抢救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忽视预防;在重视筋骨之劳之时,更不要忽视筹划之功。
译文
我听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
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
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