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教学设计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790.50 KB
- 文档页数:11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学会多媒体作品的整体规划;知道多媒体作品的设计过程:内容设计;结构设计和版面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制作流程,亲历信息集成的工程;能够围绕主题,积极参与学习和研究过程,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学会分享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养成引用出处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体会设计规划作品的必要性及重要性2.学会规划与设计作品难点:学会多媒体作品内容的设计规划教法与学法1.对比体验优秀和失败作品,指出作品设计与规划的必要性。
2.以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为学习指南,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3.采用任务驱动法,模仿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的规划与设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选某一主题,对其作出规划与设计。
教学内容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布置任务激发兴趣教师:同学们都参与了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逢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汇报之际,活动课程的每一位指导老师要请活动小组向全校师生及外校客人汇报你们各自的活动成果。
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汇报成果呀?大家想得很全面,这些方式都是可行的。
用计算预设:文字介绍,展示活动照片,制作展板,制作电子演说文稿……学生情绪高涨,希望尽快投入到制作作品中去。
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出本单元的任务——利用计算机来展示成果,既经济,现场表现力又好。
今天每个组能否利用计算机,运用你们已经掌握的技术来给全校师生和外校观摩老师做一个活动成果展示呢?机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第二环节认识、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教师展示: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来看到一幅往届学生作品(存在典型漏洞的作品)与获奖作品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无论从内容设计还是美工设计等方面,明显要逊色许多。
这些问题都是在往届同学完成作品后才发现的,在制作过程中浑然不知。
同学们,这次我们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为母校作宣传——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教学设计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周玳珈二、教材、教学对象分析本课节选《信息技术基础》3.3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333规划与设计”。
从课前对教学对象的调查和对教材的分析中不难得出:高一学生在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技能,他们制作过电子报刊,已了解一般作品开发的基本流程,并具备了一定的作品版面设计能力。
但在本章《多媒体作品的加工与表达》中,更强调基本的软件工程思想,体现在本节内容中就是围绕需求在多媒体作品创作前期从整体上进行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及其运用,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规划学习工作及利用恰当的方法与工具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进行数字文化作品创作时,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急于动手创作而忽略前期的规划与设计,导致作品制作后期工作不易开展或作品效果不理想。
为了让学生能够较轻松的且有重点地掌握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原来内容较多的五个方面:整体规划、内容设计、结构设计、版面设计、工作计划,调整为:根据老师提供的任务情景和已分类的现成素材,规划作品的结构,即主题和栏目,以及设计作品的版面,即布局。
这样,学生可以从一个较高的角度去专心关注与构思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版面而不是具体内容和其他细节三、教学思路开发一个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作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使学生在开发多媒体作品时不是急着动手制作而是把多媒体作品创作过程视为产品开发,从需求出发,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去构思作品的整体的结构与版面,并运用恰当的工具和技术实现,以此为后期工作打好基础,本人决定采用以下策略:以真实情景任务为驱动、以优秀案例分析为启发、以结构图、版面布局图、Powerpoint及其模板和母版技术为方法和工具技术,围绕以下线索组织学习活动: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进行前期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
掌握对多媒体作品进行结构规划和版面设计的一般方法,如画结构图和版面布局图。
第一课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概念和多媒体作品的主要制作步骤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集体交流等方式,联系以往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一件事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大胆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多媒体作品制作的主要步骤。
教学难点:多媒体作品的概念和平常的应用。
教学资源:收集以往学生制作的多媒体作品或者老师自己制作的作品。
软件涉及Power Point、Flash、Dreamweaver、Authorware、课件大师等。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和应用1、教师播放优美的多媒体作品,类型涉及多媒体演示文稿、多媒体课件、网页、动画等,学生欣赏。
2、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3、板书课题,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4、学生阅读“1.1多媒体作品”,自己勾画重点,抽生交流:⑴多媒体和多媒体作品分别指什么?常见的多媒体作品有哪些?⑵多媒体作品有些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点?⑶多媒体作品的应用范围很广,你能举几个例子吗?5、教师小结多媒体作品的概念和应用,可以补充一些多媒体作品应用的例子。
活动二:认识多媒体创作工具1、谈话:要制作多媒体作品要具备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一般情况下,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和WINDOWS操作系统是基本配置。
同时,我们还需要要专门的多媒体写作软件,也叫做多媒体创作工具。
2、学生交流:你所知道的多媒体创作工具有哪些?师生评价。
3、学生从“1.2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中勾画出书上写出的几个常用软件的软件名,教师教读。
并补充其他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如课件大师、方正奥思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展示这几种软件的界面。
活动三:了解多媒体作品创作的过程1、学生分组阅读“1.3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法”,全面了解多媒体作品创作的过程。
教师巡视,了解分组学习情况,记录突出问题。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章的内容,是后面章节中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础。
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主要根据主题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用流程图和故事板来分析和设计多媒体作品,在此基础上,重新整理作品的素材,并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创作工具,为下一节制作多媒体作品做准备。
二、课时
2课时(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运用作品的流程图和故事板来分析和设计多媒体作品
(2) 了解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功能及类型
2. 过程与方法
(1) 知道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法
(2) 明确多媒体作品规划的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验多媒体作品制作时进行需求分析和全面规划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对多媒体作品制作时进行需求分析和全面规划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3) 养成根据不同多媒体作品设计的要求,适当选择多媒体集成工具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内容及方法。
2. 难点
作品结构图设计和制作的具体步骤。
1、学生对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比较兴趣,但是由于水平差异性比较大,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进行制作,今后应该注重学生的水平差异性进行分层次教学。
2、学生认识上存在误区,认真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只在软件操作过程,而忽略了其它问题,比如作品的规划,整体设计等,今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素养。
3、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时间,让他们练习。
《我为母校作宣传——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教学设计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周玳珈一、教学概况二、教材、教学对象分析本课节选《信息技术基础》3.3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3.3.3规划与设计”。
从课前对教学对象的调查和对教材的分析中不难得出:高一学生在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技能,他们制作过电子报刊,已了解一般作品开发的基本流程,并具备了一定的作品版面设计能力。
但在本章《多媒体作品的加工与表达》中,更强调基本的软件工程思想,体现在本节内容中就是围绕需求在多媒体作品创作前期从整体上进行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及其运用,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规划学习工作及利用恰当的方法与工具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进行数字文化作品创作时,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急于动手创作而忽略前期的规划与设计,导致作品制作后期工作不易开展或作品效果不理想。
为了让学生能够较轻松的且有重点地掌握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原来内容较多的五个方面:整体规划、内容设计、结构设计、版面设计、工作计划,调整为:根据老师提供的任务情景和已分类的现成素材,规划作品的结构,即主题和栏目,以及设计作品的版面,即布局。
这样,学生可以从一个较高的角度去专心关注与构思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版面而不是具体内容和其他细节。
三、教学思路开发一个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作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使学生在开发多媒体作品时不是急着动手制作而是把多媒体作品创作过程视为产品开发,从需求出发,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去构思作品的整体的结构与版面,并运用恰当的工具和技术实现,以此为后期工作打好基础,本人决定采用以下策略:以真实情景任务为驱动、以优秀案例分析为启发、以结构图、版面布局图、Powerpoint及其模板和母版技术为方法和工具技术,围绕以下线索组织学习活动: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进行前期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
掌握对多媒体作品进行结构规划和版面设计的一般方法,如画结构图和版面布局图。
《我为母校作宣传——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教学设计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周玳珈
一、教学概况
二、教材、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节选《信息技术基础》3.3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3.3.3规划与设计”。
从课前对教学对象的调查和对教材的分析中不难得出:高一学生在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技能,他们制作过电子报刊,已了解一般作品开发的基本流程,并具备了一定的作品版面设计能力。
但在本章《多媒体作品的加工与表达》中,更强调基本的软件工程思想,体现在本节内容中就是围绕需求在多媒体作品创作前期从整体上进行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及其运用,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规划学习工作及利用恰当的方法与工具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进行数字文化作品创作时,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急于动手创作而忽略前期的规划与设计,导致作品制作后期工作不易开展或作品效果不理想。
为了让学生能够较轻松的且有重点地掌握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原来内容较多的五个方面:整体规划、内容设计、结构设计、版面设计、工作计划,调整为:根据老师提供的任务情景和已分类的现成素材,规划作品的结构,即主题和栏目,以及设计作品的版面,即布局。
这样,学生可以从一个较高的角度去专心关注与构思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版面而不是具体内容和其他细节。
三、教学思路
开发一个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作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使学生在开发多媒体作品时不是急着动手制作而是把多媒体作品创作过程视为产品开发,从需求出发,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去构思作品的整体的结构与版面,并运用恰当的工具和技术实现,以此为后期工作打好基础,本人决定采用以下策略:以真实情景任务为驱动、以优秀案例分析为启发、以结构图、版面布局图、Powerpoint及其模板和母版技术为方法和工具技术,围绕以下线索组织学习活动: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进行前期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
掌握对多媒体作品进行结构规划和版面设计的一般方法,如画结构图和版面布局图。
掌握对多媒体作品实现结构规划和版面设计的常见工具技术,如Powerpoint 及其模板与母版技术。
能够对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效果进行初步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创作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与工具技术完成多媒体作品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经历多媒体作品的整体规划设计过程,掌握多媒体前期开发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与工具进行学习工作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
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表达个性、表达观点的能力。
激发参与数字文化创作的意识与热情。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多媒体作品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
多媒体作品结构规划与版面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常见工具技术。
【教学难点】
根据创作需求,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工具技术对多媒体作品进行高效的、有创造性
的规划与设计。
六、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评价
采用学习过程性成果评价、最终性成果评价与学习态度评价相结合,教师点评、小组互评和小组自评相结合。
其中:
对学习过程性成果采用师评与互评——教师在小组操作的过程中进行巡堂观察和及时点评,教师对个别有代表性的小组学习过程性成果进行课堂展示,并与各小组一起进行口头评价。
对学习终结性成果及学习态度采用自评——各小组使用《课后评价表》对学习终结性成果和学习态度进行自我评价。
《课后评价表》
九、教学反思
1.作为驱动的主题任务,考虑了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又易于操作
这里,本人结合近期我校即将开展的83周年校庆活动,以“我为母校作宣传”为口号,以“汕头侨中欢迎您”为参考主题,邀请同学们制作多媒体作品向届时到访的校友、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展示新时期侨中风貌。
因为主题任务具有真实情景、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学生能够很快进入任务。
2.采用案例分析法解决本课的首要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数字文化创作中不急于动手而是首先明确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这是本节课首先要解决的教学重点,也是决定后续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人通过提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的优秀多媒体作品作范例,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分析这些作品,进而理解在作品开发前期进行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1.好的多媒体作品为什么能让人
留下深刻印象?(主题明确、栏目内容反映主题、风格独特);2.这些作品在制作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主题、基于主题的若干栏目结构,以及统一的版面布局)。
因为提供了具体的思考问题,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炼出重要的观点,即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
3.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分层教学策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与创新的能力高一的学生已具备制作简单电子作品的经历,为保证全体学生均能理解并实现对自己多媒体主题作品的规划与设计又让大部分学生能主动思考如何做得更科学、更独特,本人将使用结构图、版面设计图和运用Office自带模板实现对作品的规划与设计作为全体学生的基础任务,而将加载教师提供或另行上网下载模板作为进阶任务,将运用母版视图实现更高效、更独具风格的设计作为高级任务。
各任务难度梯度渐进,从课堂效果看大部分学生都能选择进阶任务或挑战高级任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得到提高。
附:
“结构图范例”
“版面布局范例”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课堂导学案
班级姓名&座号& 一、基础知识
模版:特殊的一类演示文稿,扩展名为.pot。
应用模板可快速生成风格统一的演示文稿。
用于提供演示文稿的格式,如配色方案、字体样式、母版样式等。
模板既可以使用Office自带的现成模板,也可以从网上下载,还可以利用母版自己另行设计。
母版:能控制基于它的所有幻灯片的文本、背景、日期及页码格式。
设置一次,以后的每一页全部都相同,起统一、美观的作用。
利用母版可以制作具有自己风格的演示文稿模板。
每个演示文稿提供了一个母版集合,包括:幻灯片母版、标题母版、讲义母版、备注母版。
二、操作指引
1.观摩案例,明确多媒体作品结构规划与版面设计的必要性。
2.理解任务情景,浏览老师提供的《新时期的汕头华侨中学》中的图文素材。
3.同桌2位同学一小组,讨论并确定合作多媒体作品的主题和栏目。
4.使用结构图完成多媒体作品的结构规划,可参考教材P60。
注意:每个同学确定的栏目不要少于三个,不要超过五个。
5.参考案例和教材P61,小组讨论并确定合作多媒体作品的版面布局。
版面布局可以使用横幅、目录和正文三层的结构。
各小组选择以下版面布局示例中的一种或重新设计:
版面布局示例如下:
你的版面设计:1.选择示例()(填序号)或2.重新设计:
6.小组将规划的结构和设计的版面实现在多媒体作品中。
运行Powerpoint,新建演示文稿,使用以下方法实现:
幻灯片母版
标题母版
三、评价指引
1.课堂评价
在完成绘制结构图、制定版面布局图和将它们实现在电脑的过程中,老师会随时给予各小组及时的巡堂点评,也会将有代表性的学习过程性成果进行展示并邀请同学们一起点评,你们可以在这些环节中,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分析与思考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成果,积极交流意见和建议,并在这些评价环节后再次调整或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2.课后评价
各小组使用《课后评价表》对本小组完成的学习成果和在课堂中表现的学习态度进行自我评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