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61.13 KB
- 文档页数:3
兔病毒性出血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名称】兔病毒性出血病(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兔病毒性出血病俗称兔瘟,也称为兔坏死性肝炎、兔X病.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病。
它是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本病于1984年初,首先在我国江苏等地爆发,以后蔓延到全国部分地区。
此后,在墨西哥、欧渊大部分国家也报道了类似的疾病。
病原本病由病毒引起,病毒的形态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结构,浮力密度为1.33--1.34 g/cm3。
目前,关于病毒的分类地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认为病毒核酸是DNA,属于细小病毒,但是有些学者认为是RNA 病毒,归属于小RNA病毒,欧洲大部分学者认为是RNA病毒,归于嵌杯状病毒属。
本病毒无囊膜,外径为30—35 nm之间。
在病兔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可见呈线性排列的类病毒粒子,其直径大约在25—30nm之间。
本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能力,特别是人的O型红细胞,对牛,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绵羊的红细胞也有一定的凝集反应。
病兔的许多组织器官内都含有较多的病毒,其中,以肝脏、脾脏的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肺脏和肾脏器官。
本病毒能刺激兔体产生血凝抑制抗体。
关于本病毒的体外培养,目前尚无成功的报道。
本病毒能抵抗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在pH 3条件下作用lh或50℃处理lh,仍有感染性。
本病毒可被1% NaOH灭活,0.4%甲醛在40℃或37℃条件下能够杀死全部病毒,但仍能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
流行病学本病毒只感染兔而发病,其它动物不敏感。
在兔中尤其以长毛兔最敏感。
本病的发病率达90%以上,病死率为76%--100%。
病兔的病料悬液经皮下,肌肉、滴鼻,口服接种健康兔均可发病,病兔大部分或全部死亡,康复的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病兔、死免、隐性传染兔为主要传染源。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预防兔的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
因此本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
兔对巴氏杆菌特别易感,但本病多呈急性,亚急性发生,很难早期发现和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发生死亡,对养兔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流行特点30%~75%的养兔上呼吸道黏膜和扁桃体都带有巴氏杆菌,但无症状.当各种因素,如气温突变、饲养管理不良、长途运输、污秽、潮湿、拥挤、圈舍通气不良、营养缺乏等。
使兔机体抵抗力降低时都可成为本病暴发的因素,使体内巴氏杆菌大量繁殖,增强毒力,从而引发本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较多见,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成兔和仔兔均有发病。
2、临床症状急性一般见不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呆立不动,体温升高在40℃以卜,呼吸困难,流浆液性脓性鼻液。
有时打喷嚏和咳嗽,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闱被毛潮湿,粘结,如病菌侵入眼、耳、皮下等。
可引起结膜炎、中耳炎、皮下脓肿及乳腺炎,粪便稀软,有时下痢。
3、剖检变化主要表现在全身性出血、充血和坏死。
鼻粘膜充血,出血;并附有粘稠的分泌物,肺严重充血、出血、水肿;有的有纤维素性胸膜炎变化;心内膜炎出血斑点;有的有纤维素附着,肝肿大,淤血、变性,并常有许多坏死小点;肠黏膜充血、出血;胸腹腔有较多淡黄色液体。
4、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很难作出诊断,还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才能最后确诊。
4.1涂片检查采取病变组织、水肿液等。
作涂片,经姬姆萨或瑞氏染色、镜检,见有多量两端钝圆,呈两极深染的短小杆菌。
4.2细菌分离培养将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37。
C培养24h,见有细小、湿润、圆形、微隆起,露珠状菌落,在折光下检验时呈现蓝绿色或桔红色荧光。
4.3动物接种实验取器官组织--Jb块用无菌生理盐水做成1:5的乳液,吸取上清液0.2mL,腹腔接种于小白鼠,于18~24h死亡。
兔子巴氏杆菌病如何防治兔子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
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表现为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脓肿、睾丸炎、全身性败血症等病症。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细小,卵圆形的短杆菌。
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在阳光照射和干燥的情况下迅速死亡,一般常用的消毒药都能将该菌杀死。
[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
引进带菌兔是发生和流行本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当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兔舍过分拥挤以及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作用下,易引起本病的暴发。
本病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或伤口感染。
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一般发病率20%-70%,死亡率20%-50%。
(2)病状①传染性鼻炎。
这是一种常见的病型,其临诊特征是有浆液性、粘液性或牯液脓性鼻炎、副鼻窦炎。
由于分泌物刺激鼻粘膜,病兔常用前爪擦揉外鼻孔,使局部被毛潮湿、缠结,打喷嚏,咳嗽,鼻塞音,甚至呼吸困难。
②地方流行性肺炎。
病初表现为食欲不振和精神沉郁,常以败血症而告终,很少见到明显的肺炎临床症状。
③中耳炎型。
单纯的中耳炎不出现临诊症状,当感染扩散到内耳和脑都时,可出现斜颈症状,感染严重的病例,兔向一侧滚转,难以采食、饮水。
如果感染扩展到脑膜或脑组织,则可出现运动失调或其他神经症状。
④败血症型。
病兔精神萎靡,废食,呼吸急促,体温40℃以上,鼻腔有浆液性、粘性分泌物,有时出现腹泻,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者24小时内,长者1-3天死亡。
⑤其他病型。
家兔表现为生殖器官感染、眼结膜炎和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脓肿。
(3)病变。
鼻腔内积有大量鼻汁,由浆液性变成粘液性以致粘液脓性,急性病例上呼吸道粘膜充血和出血,气管粘膜充血,有多量红色泡沫。
肺充血、出血和水肿或发生肺炎、胸膜肺炎变化。
心内膜有出血斑点。
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和出血。
肠道牯膜充血和出血。
胸腹腔内均有淡黄色积液。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侏儒海棠兔(详情介绍)
兔兔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春末夏初时是最多见的,所以在这个季节需要更加注意预防。
2-6月龄的兔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如果爆发这种病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就会导致全群覆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一、症状:
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
急性型发病最急,病兔呈全身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往往未及发现任何征兆就突然死亡。
亚急性型又称地方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胸膜肺炎症状,病程可拖延数日甚至更长,病兔体温高达40℃以上,食欲废绝、精神委顿、腹式呼吸,有时出现腹泻。
慢性型的症状依细菌侵入的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鼻炎、中耳炎、结膜炎、生殖器官炎症和局部皮下脓肿。
二、预防:
夏季兔舍尤其要注意通风良好,搞好兔舍内外环境卫生,控制饲养密度,减少或杜绝鼠患,定期消毒。
在兔群中要及时清理、隔离、淘汰打喷嚏、患鼻炎、中耳炎和脓性结膜炎的病兔。
定期注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或二联苗,一年2~3次。
病情严重的兔场可以加强免疫,每次注射用两倍剂量。
三、治疗:
可肌肉注射氟哌酸,每日两次,每次0。
5~1毫升,连续5日为一疗程,或用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
日两次,连续5日为一疗程;亦可用卡那霉素或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药物注射,或点眼或敷用眼药膏。
有条件的兔场,可分离病原做药敏试验后,选用高敏药物防治效果更佳。
兔巴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措施、防治方法1. 引言兔巴氏杆菌病(Tularemia),也被称为野兔热或兔热病,是一种由兔巴氏杆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的特征是具有潜伏期短、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治疗措施和防治方法。
2. 兔巴氏杆菌病症状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与感染途径、感染剂量和宿主免疫等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皮肤感染皮肤感染是兔巴氏杆菌病最常见的感染形式之一。
病人通常会在感染部位出现小的皮肤炎症,并出现红肿、水疱和溃疡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伴随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2.2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兔巴氏杆菌病的另一常见感染形式。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咳血等症状。
这种感染形式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肺炎,并且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他人。
2.3 淋巴结感染淋巴结感染是兔巴氏杆菌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在感染后的几天或几周内,淋巴结可出现肿胀、疼痛和红斑。
严重的淋巴结感染可能会导致淋巴腺坏死。
2.4 其他感染形式除了上述常见的感染形式外,兔巴氏杆菌病还可以引起其他身体系统的感染,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这些感染形式的症状因受累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 兔巴氏杆菌病治疗措施对于兔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3.1 药物治疗兔巴氏杆菌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
治疗过程一般持续2至3周。
3.2 对症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外,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也是必要的。
例如,对于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液体补充和镇痛药物等方式进行缓解。
3.3 外科治疗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对于淋巴结感染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包括淋巴结穿刺引流和淋巴结切除等。
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名称】巴氏杆菌病 (Pasteurellosis)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lda)引起的。
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非常敏感,可表现为传染性鼻炎(rh- initis)、肺炎(pneumomia)、中耳炎(otitis)、结膜炎(conjunct- ivitis)、子宫脓肿(pyomCtra)、睾丸炎(orchitis)、脓肿病灶(absc- esses)及全身败血症(septieemia)等形式,常引起大批死亡和发病,是宗兔的一个主要细菌性疾病。
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呈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短杆状,大小为1--1.5μm×0.25--0.5μm,呈现双极染色,无鞭毛。
在鲜血或血清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以形成光滑型(S型)、粗糙型(R型)或粘液型(M型)菌落,分离物连续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时,菌落可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一种形式,但是以粘液型菌落的致病力最强,其它两种毒力较弱.Cater利用血凝和间接血凝试验区别多杀性巴氏杆菌的12个血清型,他利用此种方法建立了5种抗原型,并分别命名为A、B、C、D、E型,在兔体当中以前四种为多见。
多杀性巴氏杆菌存在于病勉的病变局部、内脏器官、血液及健康家兔的体表、上呼吸道粘膜及扁桃体内。
该菌对外界不利条件抵抗力不强,在直接阳光和干燥的情况下迅速死亡。
一般常用的消毒药都能将该菌杀死。
1%福尔马林、1%石炭酸、1%漂白粉、0.1%升汞等溶液,经3—5 min即能杀死该菌。
加热至75C或56℃经45~60min该菌也可死亡。
该菌在粪便中能生存一个月左右,在兔体内能生存三个月左右。
流行病学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以及多雨闷热潮湿的季节发病较高。
本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一般发病率从20%--70%不等。
由于在一般条件下一些家兔携带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当把这种带菌的家兔引入兔群后,可能使易感兔感染。
如何防治兔巴氏杆菌病?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造成很大的损失。
巴氏杆菌病是养兔业和许多其他经济动物的一大危害。
本病的临诊症状常常在应激时出现,35%~75%的家兔鼻黏膜及扁桃体带有本菌,故本病遍布全球,我国各地均有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据资料统计,巴氏杆菌病是引起9周龄至6月龄兔死亡的重要原因。
危害严重,值得高度重视。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造成很大的损失。
巴氏杆菌病是养兔业和许多其他经济动物的一大危害。
本病的临诊症状常常在应激时出现,35%~75%的家兔鼻黏膜及扁桃体带有本菌,故本病遍布全球,我国各地均有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据资料统计,巴氏杆菌病是引起9周龄至6月龄兔死亡的重要原因。
危害严重,值得高度重视。
1.预防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病特点,平时的预防措施主要应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和防暑防寒,减少或消除降低机体抗病能力的因素,并定期进行动物舍及运动场消毒,杀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为了选择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种兔和鉴定无病兔群,常采用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的间接荧光抗体,对鼻拭子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兔血清中的抗体进行筛选。
兔场应自繁自养,严禁随便引进种兔。
新引进的兔,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并需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确认健康者方可引进入场。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严禁异种畜禽进入,以杜绝或减少传染来源。
对兔群必须经常进行临诊检查,将流鼻涕、打喷嚏、鼻毛潮湿蓬乱、结膜炎、斜颈病的兔子及时检出,隔离饲养、治疗或淘汰。
应用兔巴氏杆菌灭活菌苗预防注射,可用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菌苗或兔病毒性出血症一巴氏杆菌二联组织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
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灭活菌苗,30日龄以上家兔,每兔皮下或肌肉注射l 毫升,间隔14日后,再注射1毫升,免疫期半年,每兔每年注射4次。
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病防治
叶玮
【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
【年(卷),期】2024(51)1
【摘要】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一种急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疾病,病兔以喉头、气管、肺出血,肝、脾、胃瘀血、肿大及有点状出血为特点。
兔巴氏杆菌病亦称兔出血性败血症,病兔临床上有中耳炎、鼻炎、肺炎、生殖器官炎症以及全身性败血症等不同表现。
兔瘟并发巴氏杆菌病会在兔群中急速传播,引发大量死亡。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叶玮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9.15
【相关文献】
1.肉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2.肉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和曲霉菌的诊治
3.长毛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4.肉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5.病兔呼吸困难、腹泻、鼻腔中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流出......长毛兔病毒性出血症引发巴氏杆菌病该怎么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