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乳没利多卡因缓释贴膜的制剂工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3.45 KB
- 文档页数:2
复方利多卡因贴膜最正确镇痛帖敷时间的实验研究复方利多卡因贴膜最正确镇痛帖敷时间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贴膜在皮下穿刺时到达最正确镇痛效果的帖敷时间。
方法选择昆明种小白鼠80只,分空白对照组和实验1,2,3,4,5,6,7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不用贴膜直接穿刺;实验组:碱化皮肤、去毛、去脂、分别贴敷贴膜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60min后穿刺。
比照观察分析8组不同帖敷时间的小白鼠的局部皮肤反响和在皮下穿刺时的扭体次数进行镇痛效果测定,以了解复方利多卡因贴膜在穿刺时到达最正确镇痛效果的帖敷时间。
结果各组小白鼠帖敷部位皮肤均未出现苍白、红斑、水肿等局部反响;空白对照组的小白鼠警觉性高,反响灵敏,穿刺时扭体反响快速且频率较高,实验1组即贴膜帖敷5min后穿刺小白鼠扭体次数相对空白组有所减少,但仍然反响灵敏,实验2组帖敷10min后穿刺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实验3组帖敷15min后穿刺,小白鼠扭体次数大幅减少,反响相对较弱,和实验1,2组比拟有显著差异,和实验4,5,6,7组比拟差异不大,镇痛效果相当。
结论实验说明,复方利多卡因贴膜没有导致组织炎性反响和过敏反响,对动物扭体有抑制作用,有效减免穿刺疼痛,最正确镇痛穿刺的帖敷时间是大于等于15min。
关键词:贴膜镇痛;时间目前临床工作中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患者治愈疾病需要承受静脉输液、肌注、胸穿、腹穿等治疗性穿刺疼痛,给患者造成疾病以外的二次治疗性疼痛创伤,为此,笔者为有效减轻患者穿刺疼痛,设计并研制了以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作为基质的复方复方利多卡因贴膜。
为找到贴膜的在穿刺时到达最正确镇痛效果的最短帖敷时间,笔者对小白鼠作镇痛实验,以期为使贴膜在不影响工作时间、效率、流程的情况下平安广泛应用于临床奠定根底,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受试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80只,体重18~22g,雌雄各50%。
利多卡因缓释药膜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利多卡因缓释药膜的研究【背景】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具有快速麻醉和短效的特点,但局麻后常常出现的副作用和局部麻醉的持续时间较短等问题也制约着其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利多卡因缓释药膜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缓释药膜是指将药物以膜的形式包裹起来,通过控制药物在膜内的溶解度和渗透性,实现药物缓慢释放的目的,从而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利多卡因缓释药膜,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缓释性能以及相关生物学效应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研究内容】1. 利多卡因缓释药膜的制备:选取合适的聚合物、药物添加剂等原料,采用溶液浸渍、涂布等方法制备利多卡因缓释药膜,并对药膜的厚度、形貌、药物的负载量等进行测试。
2. 利多卡因缓释药膜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对药膜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分子在膜内的分布、晶体结构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3. 利多卡因缓释药膜的缓释性能研究:利用透析袋、离体组织等体外实验方法,对药膜的缓释性能和药物在不同体液中的释放动力学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对不同型号的药膜进行局部麻醉效应和副作用的评估。
4. 利多卡因缓释药膜的应用前景探讨:结合目前利多卡因缓释药膜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探讨利多卡因缓释药膜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具体的推广和应用策略。
【研究意义】利多卡因缓释药膜是一种新型的局麻药剂形,可大大减少利多卡因常常出现的副作用,同时也能延长局部麻醉的持续时间,对临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为利多卡因缓释药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技术应用价值。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含有利多卡因或其药用盐的局部外用贴片剂。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给药的外用制剂,其是在柔软的背衬上层压粘合剂层的外用制剂,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含有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增粘剂树脂和软化剂,并且在其中混合作为有效成分的利多卡因。
本技术提供的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药物的透皮吸收速率,其能够渗透完整皮肤达到真皮层实现浅表镇痛,较短时间即可发生应用效应,药物更快的发挥局部麻醉作用,起效快,效果好。
技术要求1.一种含有利多卡因或其药用盐的局部麻醉外用贴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在柔软的背衬上层压粘合剂层的局部用贴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10~50重量%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20~50重量%的增粘树脂、10~50重量%的软化剂、抗氧剂、填充剂、作为有效成分的利多卡因5~10重量%;其中SIS的具体型号为JSR5505P或JSR5000中的1种或2种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利多卡因或其药用盐的局部麻醉外用贴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5 %的L-薄荷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利多卡因或其药用盐的局部麻醉外用贴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为脂环族饱和烃树脂或萜烯树脂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的混合物,萜烯树脂和氢化松香甘油酯按重量份计的比例为1:1~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利多卡因或其药用盐的局部麻醉外用贴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剂为液体石蜡或液体石蜡和聚丁烯的混合物,液体石蜡和聚丁烯的混合物中二者按重量份计的比例为3:1~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利多卡因或其药用盐的局部麻醉外用贴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T或维生素E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利多卡因或其药用盐的局部麻醉外用贴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碳酸钙、高岭土中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体外透皮研究贺亚静;武学鑫;周洁;沈腾;贺吉香【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 vitro percutaneous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lidocaine cream, and the consistenty of in - vitrope-rcutaneous with the Emla cream. Methods The concentration of lidocaine and prilocaine in receptor fluid was quantified by HPLC. The in - vitro percutaneous experiments of compound lidocaine cream through rat abdomen skin were perfromed by modified Franz′s cell. Results There were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area and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0. 224 - 16. 8 μg / mL for lidocaine, andin the range of 0. 192 - 14. 414 μg / mL for prilocaine.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Percutaneous characteristicsof lidocaine and prilocaine accord with zero order kinetics equation. The flux oflidocainefor test and control creamis (274. 6 ± 30. 25) μg / (cm2·h)and (266. 4 ± 21. 56 )μg / (cm2·h), and the flux ofprilocainefor test and control creamis (314. 2 ± 31. 08)μg / (cm2 ·h) and (309. 4 ± 23. 08) μg / (cm2 ·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by t - test statis-tics. Conclusion In vitropercutaneous patternare consistent for test and control compound lidocaine creams.%目的: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体外透皮规律,并与国外上市产品(商品名 Emla)比较离体透皮效果的一致性。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73470.2(22)申请日 2018.10.09(71)申请人 北京德默高科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生物医药园孵化器910(72)发明人 谢文委 律嵩 何双江 程楠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代理人 王文君 陈征(51)Int.Cl.A61K 9/70(2006.01)A61K 47/32(2006.01)A61K 31/167(2006.01)A61P 29/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稳定的高载药利多卡因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高载药利多卡因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贴剂包括背衬层、保护层,以及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中间的高分子基质层。
所述高分子基质层包含活性成分利多卡因和不含官能团的丙烯酸压敏胶。
所述贴剂中活性成分利多卡因以细小微粒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基质中,抑制了利多卡因的重结晶,能够长期稳定保存;且具有更快的药物释放速递和更短起效时间。
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费用便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CN 109316469 A 2019.02.12C N 109316469A1.一种含利多卡因的透皮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分子基质层;所述高分子基质层包含活性成分利多卡因和不含官能团的丙烯酸压敏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利多卡因的透皮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团是指不与利多卡因发生反应的官能团;优选包括羧基、羟基、环氧基、磺酸基、氨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利多卡因的透皮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包括丙烯酸高分子,所述丙烯酸高分子能通过加工而具有压敏胶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含利多卡因的透皮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包括二聚体高分子、三聚体高分子和多聚体高分子;或者,可用于制备所述丙烯酸压敏胶的单体包括丙烯酸酯、丙烯酸酰胺;或者,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包括由丙烯酸单体和非丙烯酸单体形成的二聚物或多聚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239201.9(22)申请日 2020.11.09(71)申请人 北京中泰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102101 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开发区风谷路四路8号院17号楼1层101室(72)发明人 鲍亚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代理人 周娓娓 晁璐松(51)Int.Cl.A61K 31/167(2006.01)A61K 31/7048(2006.01)A61K 9/12(2006.01)A61K 47/32(2006.01)A61K 47/02(2006.01)A61P 15/08(2006.01)A61P 9/14(2006.01)A61P 17/02(2006.01)A61P 29/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复方利多卡因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利多卡因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利多卡因0.2~3.5份、丙胺卡因0.2~3.5份、0.1M氢氧化钠1~3.5份、抛射剂2~35份、聚乙烯醇1~17.6和芦丁衍生物0.1~1.75份;本发明在不含渗透剂和表面活性剂成分情况下,通过释放碱基形式的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到皮下层,又因使用聚乙烯醇在皮肤表面形成薄膜,减少了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用量,增强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又因治疗男性早泄主要是抑制阴茎海绵体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使平滑肌松弛,从而增大血流量;本发明添加了芦丁衍生物,通过改善毛细血管功能,增加其弹性及通透性,避免了传统利多卡因类药物长期使用造成的血管渗血等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CN 112274498 A 2021.01.29C N 112274498A1.一种复方利多卡因气雾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利多卡因0.2~3.5份、丙胺卡因0.2~3.5份、0.1M氢氧化钠1~3.5份、抛射剂2~26份和聚乙烯醇1~17.6份。
利多卡因外用膜剂的制备摘要:目的掌握小量制备膜剂的方法。
熟悉常用成膜材料的性质和特点[1]。
方法采用手工刮板法制备利多卡因外用膜剂制备。
结果膜剂外观完整光洁,厚度一致,色泽均匀,有明显气泡。
结论膜剂除主药和成膜材料,还需加入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等)。
关键词:膜剂;利多卡因;成膜材料Preparation of Lidocaine topical film formers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film former master miniprep method.Familiar with common film-forming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1]. Methods for preparing topical film formers hand scraper prepared lidocaine. Complete results of the film former appearance and smooth,uniform thickness, uniform color, with a clear bubble. Conclusion Inaddition to the main drug film formers and film materials, the need to add plasticizers (such as glycerol, sorbitol, etc.).Keywords: film formers; lidocaine; film material利多卡因是医用临床常用的局部麻药,1963年用于治疗心率失常,是目前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及各种心脏病并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震颤的首选药。
膜剂的厚度,一般为0.1~0.2mm,可供口服、口含、舌下给药,眼结膜囊内、阴道内及体内植入,皮肤和粘膜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等多种给药途径。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209250A[43]公开日2008年7月2日[21]申请号200610148059.0[22]申请日2006.12.27[21]申请号200610148059.0[71]申请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0001上海市复兴东路2号共同申请人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72]发明人周建伟 王燕 熊洁[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王巍[51]Int.CI.A61K 31/167 (2006.01)A61K 9/06 (2006.01)A61K 47/34 (2006.01)A61P 23/02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54]发明名称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及制备工艺[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及制备工艺。
本发明选用新的乳膏配方和工艺。
本工艺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其配方和工艺合理、稳定,该方法克服了原有工艺的不足,可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产品在临床使用时可以缩短麻醉时间,大大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200610148059.0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每1000克:利多卡因 25g丙胺卡因 25g卡波姆934 2-30g氮酮 10-100g吐温--80 10-30g10%氢氧化钠水溶液 5-10g加纯化水至 1000g。
2.一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取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在30-45℃水浴条件下,搅拌直至熔化为均一透明液体,即低共熔物,备用;2)取卡波姆934加总量95%的纯化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胀,搅拌均匀使成透明胶体,并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胶体的p H值至8-10;3)将上述胶体转移至乳化锅,加入吐温-80,搅拌均匀,加入的低共熔物及氮酮,搅拌至乳化均匀;4)测量pH值,使之为8-10,加纯化水至配方量,继续搅拌至乳化均匀;5)测定含量,pH,粒径;6)灌装;7)包装。
复方双层缓释药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研究目的:对复方双层缓释药膜的制备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分析。
方法:复方双层缓释药膜制备、应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例。
结果:复方双层缓释药膜为黄色半透明薄膜,有一定的韧性,具有明显的冰片及人工牛黄的清香气;复方双层缓释药膜、养阴生肌散组,总有效率分别达98%、84%,尤以复方双层缓释药膜临床效果良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该膜制备工艺简单,止痛迅速,对缩短溃疡期,促进愈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非常确切,具有可行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復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科及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病因极其复杂使得治疗方法与剂型较多[1-7],但治疗效果并不能达到理想要求。
因此,笔者经多方考证筛选、生产了复方双层缓释药膜,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复方双层缓释药膜处方及主要组成处方:冰片,人工牛黄,替硝唑,盐酸达克罗宁,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醇(PV A17-88),吐温-80,甘油,糖精钠,蒸馏水。
各配比以重量份数组成。
1.2 制备工艺按处方量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加适量蒸馏水浸泡24h解,同样称取处方量聚乙烯醇(PV A17-88)分加适量蒸馏水浸泡24 h,将两种溶解液合并制备成膜材料浆液。
称取处方量的替硝唑置乳钵中加液制成调和剂,按处方称取冰片,人工牛黄,盐酸达克罗宁,吐温-80,甘油,糖精钠,褚份加入调和剂中并调均匀,加入上述成膜材料浆液中充分混匀所得混悬液,置(60±5)℃水浴保温30 min泡得膜料。
将膜料倾入预先消毒并涂有少量液体石蜡的玻璃板上,于净化工作台上平铺成膜,50 ℃烘干或自然干燥至不粘手。
用同样方法浸泡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醇(PV A17-88)制得混合浆液,轻轻铺于上法制得的药膜上,干燥后起膜。
复方乳没利多卡因缓释贴膜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复方乳没利多卡因缓释贴膜的镇痛药效。
方法:利用小鼠热板法实验以舔后足所需时间作为小鼠的痛阈值来验证疗效。
结果:复方乳没利多卡因缓释贴膜剂大、中、小剂量在给药后10min、30min、1h、3h、4h、14h、24h、32h与给药前比较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1h和3h时镇痛作用较明显,在1h大、中剂量组的痛阈与给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时间段镇痛作用不明显(P>0.05)。
结论:复方乳没利多卡因缓释贴膜有明显的止痛治疗作用,并且其中1-3h时镇痛作用较明显,镇痛效果最好。
关键词:缓释贴膜;镇痛;热板法实验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lieving pain about slow-release patch of compound recipe of frankincense and myrrh and lidocaine in mouse model.Methods:to check the effect through the time of the mouse licking metapedes in the hot plate experiment as the pain threshold.Result:the role of slow-release patch of compound recipe of frankincense and myrrh ang lidocaine in large dose,middle dose and small dose group was all increased at time 10min,30 min,1h,3h,14h,24h,32h,espelially at 1h and 3h.At 1h,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the pain threshold of the large dose and middle dose group mouse compared to the no-olosage mouse.(p﹤0.05).the role of relieving pain was not significant at the rest time(p﹥0.05).Conclusion:the slow-release patch of compound recipe of frankincencse and myrrh and lidocaine has significant role in relieving pain,especially at time 1h,3h. Key words:slow-release patch,relieve pain hot-plate experiment.利多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属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具穿透力大、作用快、播散广和性质稳定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的理想局部麻醉药之一[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110160770.2(22)申请日 2021.02.05(71)申请人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辰大街678号(72)发明人 杨林红 阚洪玲 董建军 陈柏秀 李锋 田昕 刘晓云 王太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唐颂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5代理人 刘伟 任玮静(51)Int.Cl.A61K 9/06(2006.01)A61K 47/36(2006.01)A61K 47/24(2006.01)A61K 31/167(2006.01)A61P 23/02(2006.01)A61P 29/00(2006.01)(54)发明名称利多卡因乳膏、制备方法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多卡因乳膏、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所述利多卡因乳膏包括活性成分利多卡因、油相组合物和水相组合物,所述水相组合物包括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和第三透明质酸或其盐,所述油相组合物包括氢化卵磷脂,所述的乳膏在使活性成分利多卡因快速透皮产生镇痛效果的同时控制释药速度,将血药浓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上,使利多卡因在发挥局部镇痛作用的同时,避免血药浓度过高产生的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6页CN 112704662 A 2021.04.27C N 112704662A1.一种利多卡因乳膏,其包括活性成分利多卡因、油相组合物和水相组合物,所述水相组合物包括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和第三透明质酸或其盐,所述油相组合物包括氢化卵磷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多卡因乳膏,其中,所述水相组合物还包括1,3‑丙二醇、甘油、黄原胶和尿囊素;优选的,所述油相组合物还包括聚乙二醇‑6硬脂酸酯、十六十八醇、生育酚乙酸酯、矿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羟苯甲酯和羟苯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