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1例_杨艳
- 格式:pdf
- 大小:67.81 KB
- 文档页数:1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治疗【关键词】克林霉素;不良反应1 临床资料1.1克林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腹泻常见,食道粘膜损伤少见,腹泻的发生率为10%-30%,发病机理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和肠道正常菌群紊乱有关,严重并发症伪膜性肠炎(PMC)发生率为1%-2%[6],据报道:口服引起PMC的发生率比注射给药高3-4倍,一般在老年及危重患者中常见。
典型的病症一般在给药后4-6小时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成粘液脓血样。
大便涂片可见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直肠镜检可见结肠粘膜有白到黄色浊斑,有时伴有明显的溃疡,与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相似,PMC并发症与剂量无关,通常不超过1周,如诊治拖延,易导致病情严重[3]。
1.2过敏反应常见的反应为药疹、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瘙痒、严重者发展为过敏性紫癜,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均可引起,主要与患者有否药物过敏史有关。
1.3泌尿系统主要为血尿、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蛋白尿可能与克林霉素体内高血浆蛋白结合率有关。
1.4局部反应肌肉注射后,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
长期静脉滴注可能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1.5呼吸系统喉水肿、呼吸困难、胸闷、憋气等。
1.6皮肤粘膜症状该症状较为常见,患者偶可出现多行性红斑,Stevens—johnson或Lyell综合征[3]。
1.7血液系统口服或肌注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血小板缺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也可引起溶血,一般较严重,需及时治疗。
1.8肝功能异常。
有些患者应用克林霉素后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但无肝病毒指标,多数为一过性,停药后即可消失。
近期资料表明: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肌肉注射时损伤局部肌肉,同时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结果有关,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
但克林霉素主要在肝中代谢,因此乙肝患者及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应慎用。
1.9其他不良反应1.9.1神经系统,克林霉引起神系统的ADR有癫痫、精神分裂症、麻木、抽搐等。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致迟发型过敏反应 1例关键词克林霉素迟发型过敏反应药疹中国图书分类号 R453.2病历报告患者女,23岁。
因发热、咽痛伴全身乏力1天来我院门诊就诊。
否认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7.3℃,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咽部充血红肿,双侧颌下淋巴结触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9.0×109,中性粒细胞比值79﹪。
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0.6g(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3100201-3)加入生理盐水250ml(福鼎康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72602)静脉滴注,2/天,共3天。
首次给药4小时后,患者胸背部及四肢皮肤出现粟米样浅红色斑丘疹及片状红斑,无水疱、糜烂、渗出,伴有瘙痒、灼烧感。
追问病史无特殊饮食史,考虑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过敏所致,遂停药。
给予地塞米松1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天,随访2天,患者皮疹消退,瘙痒症状缓解。
诊断:迟发型过敏性药疹。
讨论患者既往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排除过敏性体质可能。
该批号药品既往无不良反应,排除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因素。
该患者应用剂量亦为常规剂量,单独应用该药品后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因此考虑由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所致迟发型过敏性药疹。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去羟基氯代化合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似,适用于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所致的中重度感染。
由于其抗菌效果强,吸收好,常规应用不需要皮试,因而成为基层医疗单位较为常用的抗菌药物,特别是对青霉素和头孢类过敏的患者。
但与此同时,其不良反应往往会受到基层军医的忽视,就诊时病史采集不详细,使用中缺乏良好的监护,用药后忽视随访观察等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1]。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⑴过敏反应如皮疹、过敏性休克[2]、发热、剥脱性皮炎[3];⑵胃肠道损害如食管炎、恶心、呕吐、腹泻;⑶泌尿系统损害如血尿、蛋白尿;⑷神经系统损害如晕厥,癫痫等[4]。
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自查报告:
近日,我在使用克林霉素治疗感染时,出现了过敏反应。
在服
用克林霉素后不久,我开始出现皮疹、瘙痒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这
些症状持续了一段时间。
经过就医后,医生确认了这是克林霉素引
起的过敏反应。
在此次过敏反应发生后,我深刻意识到了过敏反应的严重性。
过敏反应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我
决定在以后的用药过程中,更加注意药物的成分和可能的过敏反应。
同时,我也会及时向医生咨询,以确保自己的用药安全。
通过这次过敏反应的经历,我意识到了药物过敏反应的危害性,也更加重视了个人用药安全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篇报告,提醒大
家在用药过程中要警惕药物过敏反应,及时求医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静滴克林霉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报道
罗万美;李定兰;杨敏
【期刊名称】《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20)004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许多新合成的抗生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些药物无需作过敏试验就可直接应用于病人。
医护人员在用这些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尤其对存在肝肾功能损害及药物过敏者应慎重。
我科曾收治一例慢性肾衰患者,因其对青霉素及磺胺药物过敏。
而用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导致迟发性过敏反应。
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254-254)
【作者】罗万美;李定兰;杨敏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内四科,四川,成都,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内四科,四川,成都,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内四科,四川,成都,6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5
【相关文献】
1.静滴头孢曲松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报告 [J], 吴友清
2.1例静滴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迟发过敏反应的报道 [J], 徐爱英
3.克林霉素致儿童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 [J], 张浩;许金凤
4.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静滴致迟发性严重过敏反应1例 [J], 孔飞飞;沈洁;韦庆;谭
兴起;郭良君
5.静滴阿洛西林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 [J], 田宏;兰云;邓代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克林霉素引起的死亡事件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它能对人体感染的多种致病原产生杀伤作用,相对其他抗生素而言,克林霉素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就是伪膜性肠炎了,临床上因为注射克林霉素死亡的案例还是比较少见的。
虽然是这样,但是就在前几天一家诊所却发生了一起因为静脉输注克林霉素死亡的案例。
案例一名女性患者,因扁桃体发炎,到诊所里输液,患者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都有过敏史,所以诊所医生便给她输了克林霉素,就在输注一半的时候,患者出现了休克的症状,诊所医生便将患者送到医院抢救,但是因为路上耽误了些时间,送到医院时患者已经死亡。
案例分析1、虽然克林霉素的说明书上明确的写者: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不宜用青霉素者本品可用作替代药物。
但是,据统计分析得出,在克林霉素过敏性休克引起死亡的病例中,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占50%,足以说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发生克林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几率较大,死亡率也较高。
2、克林霉素大剂量用药,不仅会引起肾功能异常、血尿、急性肾衰竭,还可以导致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严重的还会引发心跳骤停。
3、不易与地塞米松合用,因为二者联合用药会导致低钾血症的发生。
措施1、为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时,应先了解患者有无过敏史,以及对哪些药物过敏。
2、输注克林霉素时要按说明书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及滴速。
3、输注克林霉素时,应巡视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4、要备好抢救药物。
药物用法及用量1、成人:中度感染0.6-1.2g/日,可分2次(每12小时1次)、3次(每8小时1次)或4次(每6小时1次)给药;严重感染:1.2-2.4g/日,可分2次(每12小时1次)、3次(每8小时1次)或4次(每6小时1次)给药或遵医嘱。
2、儿童:中度感染15~25mg/kg/日,可分3次(每8小时1次)或4次(每6小时1次)给药;严重感染25-40mg/kg/日,可分3次(每8小时1次)或4次(每6小时1次)给药或遵医嘱。
克林霉素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潘凤军;杨永茂;谢芳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9(8)4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全身红斑3d,伴水疱2d于2008年8月19日入院。
患者6d前因牙痛,在当地诊所静脉点滴克林霉素、甲硝唑注射液(剂量、生产厂家不详)4d,牙痛好转。
于8月16日夜晚头面、颈、躯干出现密集点状红斑,按之退色.伴痒。
17日诊为“药疹”,停用上述药物,予静脉点滴地塞米松10mg、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肌注扑尔敏注射液1支,但皮疹继续增多,并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皮疹深红,并出现水疱,皮肤触痛,继用上述药物无效。
8月19日入我院。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总页数】1页(P256-256)
【作者】潘凤军;杨永茂;谢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巴彦淖尔015000;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巴彦淖尔015000;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巴彦淖尔0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5
【相关文献】
1.继发呼吸道烟曲霉菌感染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J], 张思; 刘小扬; 张建中; 蔡林; 周城
2.小剂量甲氨蝶呤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一例 [J], 魏威胜; 张娇
3.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J], 王霜;王小川
4.康复新液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7例临床分析 [J], 李刚刚;赵文伟
5.阿奇霉素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J], 孙彩虹;周展超;宗文凯;盛楠;常宝珠;顾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克林霉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张浩[1],许金凤[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室[2]安徽蚌埠233004)患儿,女,6岁。
2005年6月10日因“急性阑尾炎”入住当地医院普外科,入院体检,肺功能未见异常。
肝肾功能:ALT30.6I U·L-1,BUN3.5mmol·L-1,Cr102.2umol·L-1。
术前常规给予5﹪GS 250ml加头孢派酮1.0g,ivd,bid。
术后停用头孢派酮,改用5﹪GNS 250ml加克林霉素0.3g,ivd,bid,继续抗感染治疗四天,患儿无不适反应,同时Vc、B6、氯化钾等·静脉辅助治疗。
术后六天出院,患儿全身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大腿、前胸尤为明显,皮疹呈多形性红斑,不规则圆圈形、三角形,面部有水肿出现,患儿无发热、皮肤搔痒及其他不适。
急转我院会诊,初步诊断:过敏性药疹,药物不良反应。
立即卧床休息,给予抗过敏、营养神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第三天症状逐渐消褪,面部水肿症状消除。
第五天治愈出院。
考虑患儿几日连续使用皮质激素,为防止症状的反弹,出院代药强的松片,交代减量使用强的松片的服法。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克林霉素的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
克林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口服后腹泻虽多见,但一般较轻,偶可表现为伪瞙性肠炎,这种由艰难梭菌外毒素引起的严重腹泻也可发生于其他抗菌药物的疗程中[1]。
文献记载,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多行性红斑等症状[2]。
笔者网上查询2000年至2004年药物不良反应,未见克林霉素致迟发性皮疹、多形性红斑的报道。
患儿使用剂量在正常范围内,只用了四天,尽管时间短但是在使用克林霉素三天后出现了以皮疹多形性红斑为主要症状的不良反应。
此病例提示,克林霉素作为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有出现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有交叉过敏的现象,过敏反应有迟发性。
克林霉素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庄江能;崔丙权
【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
【年(卷),期】2003(021)005
【摘要】@@ 1临床资料rn男,36岁,因上肢外伤,于2002年12月15日来我院就诊,给予缝合手术.医嘱: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和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苏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0.6g,1h后患者开始感觉下肢皮肤瘙痒,迅速波及躯干和颜面部,同时双下肢发现如小米粒样红色丘疹,又约30min后奇痒难忍,皮肤丘疹逐渐增多,遍及全身,直至面部,有的融合成片,高出皮肤,且伴有双眼睑和面部肿胀,病人无发热、呼吸困难等不适.
【总页数】1页(P311-311)
【作者】庄江能;崔丙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医院,云南,思茅,665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医院,云南,思茅,6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978.1
【相关文献】
1.1例克林霉素磷酸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与护理 [J], 李玉梅;王敏;胡敏
2.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J], 徐巧玉
3.1例克林霉素致严重过敏反应的探讨 [J], 杨静;高太虎;王旭红;严虹霞
4.盐酸克林霉素和克林霉素磷酸酯致肾损害的比较 [J], 邱波;解华;田月洁
5.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J], 徐巧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克林霉素的副作用
克林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但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克林霉素的常见副作用:
1. 胃肠道反应:克林霉素可能引起腹泻、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
这些反应通常在用药开始后数天内发生,一般不严重,但有时可能导致严重的腹泻和胃炎。
2. 过敏反应:某些人对克林霉素可能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和水肿等。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休克,需要立即就医。
3. 肝毒性:某些人在使用克林霉素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肝酶升高和肝功能衰竭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4. 中枢神经系统效应:少数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后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晕厥和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注意安全,并及时告知医生。
5. 心脏功能异常:极少数人使用克林霉素后可能出现心脏功能异常,如心跳过快或心脏节律不齐等。
如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请注意,这只是克林霉素的一些常见副作用,并非所有使用者都会出现。
如果出现不适或其他疑问,建议立即向医生咨询。
克林霉素致神经阻滞不良反应1例发表时间:2010-09-29T11:55:37.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6期供稿作者:黄如德[导读] 对于其神经阻滞不良反应,说明书都有提到,我们也见有很多报导。
黄如德(乐清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浙江乐清 325615)【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6-0181-01 1.病历介绍患者女38 岁因“胸闷,全身乏力十余分钟”抬入急诊科。
患者因咽喉部疼痛2日在当地诊所予克林霉素0.6入液静脉滴注,完毕后出现胸闷,感全身乏力不适, 不能独立行走,无呼吸困难,无大汗,无黑矇,予以地塞米松5mg,然后立即送我院。
查体:T37.0℃ P88次/分 R20次/分 BP130/86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及罗音,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稍低,病理征未引出。
初步诊断:克林霉素致神经阻滞。
予以吸氧, 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静推,地塞米松5mg,能量合剂滴注等,查心电图,血电解质,15分钟后再次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观察至完全正常出院。
2.讨论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去羟基氯代化合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临床上主要用于厌氧菌和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舌炎、肛门瘙痒等,亦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如药物性皮疹、荨麻疹等,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
另可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等。
对于其神经阻滞不良反应,说明书都有提到,我们也见有很多报导。
克林霉素穿透正常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差,在脑组织中不易达到有效浓度,但用药剂量过大亦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克林霉素对突触前、受体及神经肌肉均有阻断作用,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滞的作用,导致骨骼肌软弱和呼吸肌抑制或麻痹。
中国药物警戒第7卷第9期2010年9月September,2010,Vol.7,No.9注射用克林霉素致味觉异常1例张岩(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江苏无锡214002)中图分类号:R916.693;R994.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29(2010)09-0571-01作者简介:张岩,男,硕士,临床心血管药理学。
病例:患者,女,48岁。
因“痛经34年,进行性加重3月余”,于2009年7月31日收入我院妇泌科。
经检查诊断为: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宫颈赘生物、宫颈炎。
患者既往曾行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术,否认药物过敏史及其他疾病史。
查体:体温(T )37.0℃、脉搏(P)68次/分、呼吸(R )18次/分、血压(BP )133/90mmHg (1mmHg =0.133kPa ),余无异常。
妇科B 超示:子宫肌层不均伴肌瘤。
患者入院各项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
8月3日患者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给予头孢匹胺(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502)1g 、奥硝唑(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906171)100mL ,1日2次,静脉滴注抗炎治疗。
8月5日患者T 37.9℃,偏高,遂改为氯化钠注射液250mL+头孢美唑(天京新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402)2g 、氯化钠注射液250mL+克林霉素(海南利能康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11263,规格:0.6g )0.6g ,1日2次,继续静脉滴注抗炎治疗。
8月7日患者静脉滴注克林霉素后感严重口腔苦味感,伴口腔麻木感等不适症状,故立即停克林霉素,未采取其他药物对症治疗,症状逐渐缓解。
患者继续使用头孢美唑2g 静脉滴注,1日2次,抗炎治疗至次日,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3日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讨论: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及参考文献,发现头孢匹胺的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荨麻疹、瘙痒及发热等过敏症状,极少数患者可有喉头水肿、双硫仑样反应和口腔炎等。
克林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关键词】克林霉素;过敏反应1 病例简介患者,男,3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08年6月28日来我院就诊。
既往无用药过敏史。
给予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457,规格0.45g,产品批号:0801004)0.9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约剩余30ml左右时,皮肤出现红色针头大小的皮疹,以颈、前胸及皮肤皱折处出现,伴有瘙痒感。
呼吸未见异常,消化系统亦未见异常。
立即给予停止对该患者用药,未给予抗过敏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约1h后过敏症状消除。
2 讨论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7 - 位羟基被Cl-取代的半合成衍生物。
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t1/2约8h)[1]。
具有抗菌活性强、广谱等特点。
临床上主要用于厌氧菌和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伪膜性肠炎致最严重的并发症。
亦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如表现为药疹、皮疹[2]、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发展为过敏性紫癜[3]等。
另可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等。
该患者既往无任何药物过敏史,查询该批药品对其他患者的应用,未见异常,排除了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因素。
应用剂量亦为常规剂量。
因单独应用该药品治疗,出现皮肤过敏症状,过敏反应由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所致较为肯定。
克林霉素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又不用做皮试,在临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其不良反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果能够合理用药,密切观察,及时抢救,这些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测和减轻的。
参考文献[1] 伍学能,侯爱东.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致剧烈腹痛与血尿1例[J].抗感染药学,2008, 5(1):63.[2] 刘嵘.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致皮疹眼睑充血[J].药物不良反应,2003 ,4 :272.[3] 鞠文建,张曙光,顾世照. 盐酸克林霉素致过敏性紫癜1 例[J].医药导报,2002 ,21 (12) :806.。
限制,无论是躯体、心理还是人际关系问题,都能得到便捷和周到的服务。
2.2 全科医师的角色转换 据统计,目前所有到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只有5%左右真正需要接受专科医师的诊治,而人群中80%~90%甚至更多的基本健康问题,可以由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来处理。
随着全科医疗的发展,全科医师将逐步担当起医师、健康监护人、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等重要职责。
(1)医师:负责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包括疾病的早期发现、干预康复与终末期服务,以及急、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与会诊转诊等。
(2)健康监护人:负责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危险因素。
(3)咨询者:提供健康与疾病的咨询服务,耐心聆听患者的感受,解答各种健康问题,指导服务对象进行自我保健。
(4)教育者:利用各种活动和其他灵活方式,对服务对象随时进行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保证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并定期进行教育效果评估。
(5)卫生服务协调者:当患者需要时,及时为其提供协调性服务,包括动用社区、社会和各级各类医疗保健资源;与医院和专科医师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
3 我们的具体做法
我部服务保障的人群包括离退休老干部、现役军人、家属、职工等,由于保障的主体大部分为健康人群,因此预防保健凸显其重要性,亚健康的防治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医学继续教育,定期选送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在已取得全科医师资格的医师帮带下,通过制定3~5年规划全面培养全科医师,目前大部分医师已取得全科医师资格,服务保障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特别是逐步引进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如保障对象通过拨打“门诊电话”即可得到责任医师的诊疗预约、健康知识咨询等服务;为本单位全部人员建立了健康档案,全方位记录个人健康状况相关资料,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家庭情况、主要病情记录、定期健康查体记录、主要慢性病管理记录、预防接种记录等。
另外,我部还专门成立了数支由全科医师、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采取医师负责制,实行“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医疗巡诊、健康宣教等日常工作,为患者提供家庭护理、送药上门、接送输液患者等特色服务。
医务人员与服务保障对象建立了更加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为实施整体健康维护与评价、开展连续性健康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确立了“群体预防、综合保健、个性诊疗、主动服务”的正确理念,基本实现了服务模式从坐诊诊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突出“治未病”、健康饮食、抗衰老的研究与指导,实施健康评估、疾病预警和动态监测,真正将基层医疗保健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收稿:2013-11-02 修回:2014-01-19 编校:张林平)
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
·短篇个案·
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1例
杨 艳,董 萱,翟 敏
[关键词]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97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9736(2014)05-0582-01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2岁。
因鼻内不适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
查体:无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经耳鼻咽喉镜及影像学检查,诊
作者单位:710054 陕西西安,解放军第451医院药剂科(杨 艳,董 萱,翟 敏)
断为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
行鼻息肉摘除及下鼻甲部切除术。
术后给予盐酸克林霉素静脉滴注约20min,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抽搐等症状。
立即停止给药,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异丙嗪50mg肌内注射,20min后症状消失。
后改为依替米星注射液及替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2 讨 论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敏感阳性球菌及厌氧菌引起的感染,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的首选药物。
本例仅使用克林霉素后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抽搐等症状,故考虑为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
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在使用克林霉素时应做到:(1)静脉给药时避免剂量过大、浓度过高、滴速过快;(2)实行剂量个体化,老年和中度以上肝功能损害患者避免使用;(3)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收稿:2013-11-02 修回:2014-01-05 编校:杨永岐)
·
2
8
5
·人民军医2014年5月1日 第57卷 第5期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Vol.57,No.5,May,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