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的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701.00 KB
- 文档页数:30
地基基础种类1. 引言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承载和传递建筑物的荷载到地下土层中。
地基基础种类的选择在工程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建筑物的荷载特点以及其他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类型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基础种类,包括浅基础、深基础和特殊基础,并分别对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详细阐述。
2. 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地下部分埋深较浅,荷载主要通过承载层土层传递的地基基础。
常见的浅基础类型包括筏型基础、板型基础和隔离墩基础。
2.1 筏型基础筏型基础是一种承载力较大的浅基础,通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它通过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布到整个基础面积上,降低地基承载力引起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筏型基础的特点如下:•适用场所:适用于软弱土层、高地下水位或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场所。
•结构形式:筏型基础通常是水平扩展的、与建筑物整体连接的大型平板,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施工要求:施工时需要对筏型基础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定承载力和稳定性,需要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和倾斜。
2.2 板型基础板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浅基础形式,适用于荷载较小、地基承载能力较高的建筑物。
它通过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承载层土壤上,分散荷载并减小地基应力。
板型基础的特点如下:•适用场所:适用于地基土层较好、荷载较小的场所。
•结构形式:板型基础通常是方形或矩形的平板,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施工要求:施工时需要保证基础平整、水平,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以确保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3 隔离墩基础隔离墩基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浅基础,用于建筑物与地下管线或其他结构物之间的隔离。
它通过在建筑物下部设置隔离墩,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隔离墩上,再由隔离墩传递到地下承载层。
隔离墩基础的特点如下:•适用场所:适用于建筑物与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存在冲突的场所。
•结构形式:隔离墩基础通常是柱状的墩体,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基础按埋置深度可以分为——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
浅基础埋深≤5m(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深基础埋深>5m(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不埋板式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浅基础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筏形基础。
深基础分为:桩基础、沉箱基础、混合基础、连续墙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A 条形基础(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为连续的带形,也叫带形基础。
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
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是,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
另外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
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当地基条件较好,基础埋置深度较浅时,墙承式的建筑多采用带形基础,以便传递连续的条形荷载。
B 独立基础独立式基础呈独立的块状,形式有台阶形,锥形,杯形等。
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
主要用于柱下。
在墙承式建筑中,当地基承载力较弱或埋深较大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亦可采用独立式基础。
地质复杂的地区也要用到灌注桩,管桩等基础,多用于排架厂房。
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人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
C 满堂基础分为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D 桩基础按基础的形式分类可分为:带形基础、独立式基础和联合基础。
独立式基础呈独立的块状,形式有台阶形,锥形,杯形等。
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
主要用于柱下。
在墙承式建筑中,当地基承载力较弱或埋深较大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亦可采用独立式基础。
地质复杂的地区也要用到灌注桩,管桩等基础,多用于排架厂房。
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人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
房建基础类型图解一:基础形式(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型基础、桩基础)1、条形基础:概念: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
按上部结构分为和柱下条形基础。
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是,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
另外横向配筋为要紧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是散布钢筋。
要紧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对基础承载力要求不高的砖混结构。
2、独立基础:概念:独立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3种。
独立基础经常使用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
材料通常采纳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
当柱为现浇时,独立基础与柱子是整浇在一路的;当柱子为预制时,通常将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用细石混凝土嵌固,现在称为杯口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一:一样只座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可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
独立基础若是座落在几个轴线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且长方向的一样布置在下面。
长宽比在3倍之内且底面积在20 m2之内的为(独立桩承台)。
适用范围:一样适用于楼层较矮的多层框架结构衡宇。
3:筏形(板)基础:概念: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又比较弱时,用简单的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这时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经受在一块整板上,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称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由于其底面积大,故可减小基底压强,同时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并能更有效地增强基础的整体性,调整不均匀沉降。
筏形基础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一样依照地基土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及施工条件等确信。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底板是一块厚度相等的钢筋混凝土平板。
板厚一样在~之间。
平板式基础适用于柱荷载不大、柱距较小且等柱距的情形。
底板的厚度能够按升一层加50mm初步确信,然后校核板的抗冲切强度。
建筑物基础类型及其适用条件在建造建筑物时,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根据不同的场地和建筑物类型,基础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建筑物基础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一、浅基础浅基础是最常见的基础类型,它是一种较为简单、较少使用材料的基础,一般用于轻型建筑物、中小型建筑物以及非承重墙体等。
浅基础又可以分为简单基础、条形基础、单柱基础等。
1.简单基础简单基础也被称为短柱基础,其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它通常是一个混凝土方块,有一个或几个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
简单基础适用于基础面积不大,且土质好的场地。
2.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由一排混凝土条组成的基础,其形状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而定。
一般适用于轻型建筑物、中小型建筑物以及非承重墙体等,土质应该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单柱基础单柱基础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一个小方块和一个混凝土柱组成,适用于单独的架空建筑物和房屋等轻型建筑。
二、深基础相对于浅基础,深基础就要复杂得多。
一般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桥梁、高层建筑等,深基础又可以分为桩基础和板桩基础。
1.桩基础桩基础是利用长钢筋或混凝土柱将建筑物重力传递到较深的土层,从而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
桩基础通常适用于沙土、砾石层和岩石层等场地。
根据桩的材料不同,桩基础又可以分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和预制桩基础等。
2.板桩基础板桩基础是由一系列排列在地下,固定到地面上方的大型钢板构成,适用于一些土质不好和产生沉降的地层。
地下深层中的土壤通过钢板的挤压而变硬,形成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优势的基础。
板桩基础比较适合于重载结构的建筑物、市政工程和海上平台等。
三、悬挂基础悬挂基础也叫吊索基础,是将建筑物的重量通过吊索向周围的支撑点传递,然后再由这些支撑点向地面传递。
悬挂基础适用于场地空间狭小、荷载大、地质条件差等情况下,但是它的设计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致计算。
建筑设计知识:建筑基础有哪些类型建筑基础有哪些类型?从基础的材料及受力来划分,可分为刚性基础(指用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抗压强度大、而抗拉强度小的刚性材料做成的基础)、柔性基础(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抗压、抗拉强度均较大的基础)。
从基础的构造型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基础的构造特点。
(一)刚性基础由于刚性材料的特点,这种基础只适合于受压而不适合承受弯矩、拉拉力和剪力,因此基础剖面尺寸必须满足刚性条件的要求。
一般砖混结构房屋的基础常采用刚性基础。
1.砖基础用做基础的砖,可采用页岩烧结砖,其强度等级一般在MU10以上,砂浆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M5。
基础墙的下部要做成阶梯形,以使上部的荷载能均匀地传到地基上。
阶梯放大的部分一般叫做大放脚。
砖基础施工简便,适应面广。
为了节省大放脚的材料,可在砖基础下部做灰土垫层。
2.毛石基础一般采用未经雕琢成形的石块,不小于M5砂浆砌筑。
毛石形状不规则,一般应搭板满槽砌筑。
毛石基础厚度和台阶高度均不小于100mm,当台阶多于两阶时,每个台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150mm。
为便于砌筑上部砖墙,可在毛石基础的顶面浇铺一层60mm厚、C10的混凝土找平层。
毛石基础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但整体性欠佳,故有震动的房屋很少采用。
3.毛石混凝土基础为了节约水泥用量,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基础,可以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20%~30%的毛石,这种基础叫毛石混凝土基础。
毛石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
当基础埋深较大时,也可用毛石混凝土作成台阶形,每阶宽度不应小于400mm。
如果地下水对普通水泥有侵蚀作用时,应采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混凝土。
(二)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柔性基础一般指钢筋混凝土基础。
这种基础的做法需在基础底板下均匀浇筑一层素混凝土垫层,目的是保证基础钢筋和地基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以免钢筋锈蚀,而且还可以作为绑扎钢筋的工作面。
常见基础类型和构造一.浅基础一) 扩展基础1.无筋扩展基础2.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二) 柱下条形基础三)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四) 筏形基础五) 箱形基础六) 壳体基础二.深基础一) 桩基础二) 沉井基础一.浅基础按结构形式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等。
一) 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
分无筋和钢筋两种。
1.无筋扩展基础定义:无筋扩展基础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刚性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特点:抗压强度高,抗拉、抗剪强度低。
组成:可由两种材料叠合组成,如上层砖砌体下层混凝土。
适用: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1)砖基础定义:采用砖砌体材料砌筑而成。
要求:首层室内地面以下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即±0.000标高以下);底面以下一般设垫层,垫层多为素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
砌筑方式:等高式(两皮一收式),不等高式(二一间隔收)两皮一收式:每层台阶为2皮砖高度120mm挑出1/4砖长(即60mm)二一间隔收式:台阶面宽为1/4砖从底层起一层高度为2皮砖(120mm)其上一层的高度为1皮砖(60mm)以上以依次类推,间隔选用相同的高度尺寸(2)灰土或三合土基础灰土基础:定义: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充分拌和,分层铺筑夯实或压实面成的基础。
材料要求:石灰:新鲜的块灰或生石灰粉。
使用前经过1-2d的充分熟化并过筛,粒径不大于5mm。
土料: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粉质粘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使用前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配合比:石灰与土的体积比一般为2:8或3:7。
施工要求:一步灰土,每层虚铺厚度200-250mm,夯至100-150mm后再铺上一层。
可铺2-3步,即厚度300或450mm。
三合土:定义:由石灰、砂和骨料(矿渣、碎砖或碎石)按体积比1:2:4或1:3:6加水泥混合而成。
厚度:不应小于300mm。
基础的类型: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 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所用的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及抗剪强度偏低。
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a称为刚性角。
在设计中,应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目的: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础材料。
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
常用的有:砖基础。
灰土基础。
三合土基础。
毛石基础。
混凝土基础。
毛石混凝土基础。
1)大放脚为保证基础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不至发生破坏。
2)灰土基础灰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并与其他材料基础共用,充当基础垫层。
3)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一般多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和四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
4) 毛石基础具有强度较高、抗冻、耐水、经济等特点。
5)混凝土基础常用于地下水位高,受冰冻影响的建筑物。
6)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一定体积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
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
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OO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2.按构造分类(1)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单独基础。
单独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类型。
2)墙下单独基础。
墙下单独基础是当上层土质松软,而在不深处有较好的土层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而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2)条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承重墙基础的主要形式。
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做成无肋式;肋式的条形基础条件:地基在水平方向上压缩性不均匀,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
基础与垫层的划分基础与垫层的划分基础和垫层是建筑工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建筑物的结构和稳定性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基础和垫层通常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适应不同类型建筑物的需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础与垫层的划分。
一、基础1.1 基础概述基础是指承载整个建筑物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土壤中的结构部件。
它是建筑物最底部的结构部件,通常由混凝土或钢材等坚固材料制成。
基础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1.2 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埋置在地面上较浅处(一般小于3m)的承重结构。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隔离墩式浅基础:这种浅基础通常用于单独立柱或墙体上,它由一组独立的隔离墩组成,每个隔离墩下面都有一个混凝土基础。
(2)连续墩式浅基础:这种浅基础通常用于多个柱子或墙体上,它由一组连续的隔离墩组成,每个隔离墩下面都有一个混凝土基础。
(3)板式浅基础:这种浅基础通常用于轻型建筑物上,它由一块大型的混凝土板组成,整个建筑物的重量都通过这个混凝土板传递到地下土壤中。
1.3 深基础深基础是指埋置在地面下较深处(一般大于3m)的承重结构。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桩式深基础:这种深基础通常用于较大的建筑物或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上,它由一根或多根桩子组成,每根桩子都需要钻入到更加坚固的地质层中。
(2)梁式深基础:这种深基础通常用于桥梁等大型工程上,它由一组横向连接在一起的钢筋混凝土梁和纵向垂直于梁的桩子组成。
(3)箱式深基础:这种深基础通常用于高层建筑或地下建筑物上,它由一组相互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箱子组成,每个箱子都需要钻入到更加坚固的地质层中。
二、垫层2.1 垫层概述垫层是指铺设在基础之上的一种结构部件,它可以平衡基础和地面之间的高度差,并起到分散荷载和保护基础的作用。
垫层可以分为刚性垫层和弹性垫层两种类型。
2.2 刚性垫层刚性垫层是指由较硬材料制成的铺设在基础之上的结构部件。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砖石垫层:这种刚性垫层通常由砖头或石头等坚硬材料制成,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并分散荷载。
基础分类1、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2、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
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 者称为深基础。
3、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4、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满堂基础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各种基础的解释1)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2)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
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3)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4)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5)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
按构造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6) 筏形基础:筏形基础形象于水中漂流的木筏。
井格式基础下又用钢筋混凝土板连成一片,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换句话说,单位面积地基土层承受的荷载减少了,适合于软弱地基和上部荷载比较大的建筑物。
7) 箱形基础:当筏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
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8)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
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
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