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新高考对动态分析会.ppt - 巩固基础知识、 关注当前热点.
- 格式:ppt
- 大小:288.00 KB
- 文档页数:34
2009年福建高考各学科变化动态分析明年高考是我省实行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之后的第一届高考。
考生在面对这一场高考时,一定想知道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新高考究竟“新”在哪里,它们与旧高考又有什么区别。
3日,本报与福州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2009年高考动态分析会”,特邀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课题组和指导组的名师,就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为考生作现场分析。
语文:(数学:往下查看中间部分)最大的变化是增加“选做题”福州八中高级教师丘实真指出,新课程实行“学分制”,就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新”在有了两套教材。
考生要注意,不管新教材也好,旧教材也好,它们的目的都在于培养语文素养和答题能力。
多年来语文高考除默写以外,从不考课本内容,因而学习新旧教材对考生参加高考影响不大。
明年高考语文科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卷形式等方面与往年基本相同。
局部会有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要增加“选做题”,目的是落实对“选修课”的考查。
丘老师告诉考生,考试肯定会有变化,但不会很大。
尽管明年的考试说明还没有出来,但为了让考生明确复习方向,丘老师做了一些预测。
今年我省语文试卷一共6大题18小题,大题有:1.现代文阅读;2.文言文阅读、3.文化经典阅读和古诗鉴赏、文学名著阅读,4.现代文学作品阅读,5.语用题、6.作文。
丘老师认为,明年语文卷,1、2两题的变化应该不大,考生的训练形式应以内容理解和多做选择题为好。
文言文阅读是各地试题中较为稳定的一部分内容,肯定会考。
对文言文,考生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准备,关键要打好基础,有较强的语感。
“文化经典阅读”是我省特有的考题,才考3年,马上就变的可能性不大。
我省“文化经典”着重要求考生阅读《论语》《孟子》和《庄子》。
2006年和2007年都是考《孟子》,今年则是把《孟子》和《论语》各取一句,明年是否会考《孟子》还很难说。
三部作品中,总体来看《孟子》较为浅显,多考也有一定的道理。
现在时间还充裕,建议考生尽量全面准备。
新高考工作总结汇报ppt标题:新高考工作总结汇报ppt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XX高中的XX老师,今天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学校在新高考改革中所做的工作及其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学校紧紧围绕新高考改革的目标,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并重的原则,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和经验,现将在此向大家详细介绍。
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学校从新高考改革的需求出发,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一方面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调整优化了课程设置,充分发挥科学实验、艺术素养等课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团队合作、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优化选课体系,增强个性化教育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我们学校对选课体系进行了优化,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课程选择。
通过学生的兴趣与特长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制定了个性化选课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资源。
此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优化评价体系,发展全面素质评价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评价要求,我们学校积极推行全面素质评价,突破传统的考试模式,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除了传统的笔试,我们学校加大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开展了一系列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任务。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形成了全面科学的评价结果。
四、加强师资培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新高考改革中,我们意识到师资的重要性,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家和教学专家,建立了多元化、全方位的师资培养体系。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新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并将所学所得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及其应对目录一、新高考改革概述 (2)1. 新高考改革背景 (3)2. 新高考改革目标 (4)二、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 (4)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6)2. 考试科目设置与高中课程衔接问题 (7)3. 高考评价体系不完善 (9)4. 考生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问题 (10)5. 政策执行力度与教师培训问题 (11)三、应对新高考改革的策略 (12)1.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14)2. 完善考试科目设置与高中课程的衔接 (15)3. 构建科学的高考评价体系 (16)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问题 (17)5. 提高政策执行力度与加强教师培训 (18)四、案例分析 (19)1. 成功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地区或学校案例 (21)2. 新高考改革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经验教训 (21)五、结论与展望 (23)1. 新高考改革的成效与影响 (24)2. 对未来新高考改革的建议与展望 (25)一、新高考改革概述新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公平。
该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础,对高考制度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主要涉及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方式的创新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的完善等方面。
新高考改革旨在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更加科学、公正的机制。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新高考改革也面临一些实际困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新高考改革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调整考试科目的设置以更好地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考试内容以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新考试方式以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水平,以及完善招生录取机制以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等。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促进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新高考改革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