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玉米的鉴别
- 格式:pdf
- 大小:73.55 KB
- 文档页数:1
黑色玉米的鉴别黑色玉米的鉴别1、色泽鉴别进行玉米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玉米样品在散射光下进行观察。
良质玉米——具有各种玉米的正常颜色,色泽鲜艳,有光泽。
次质玉米——颜色发暗,无光泽。
劣质玉米——颜色灰暗无光泽,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
2、外观鉴别进行玉米外观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在纸上撒一层,在散射光下观察,并注意有无杂质,最后取样品用牙咬观察质地是否紧密。
良质玉米——颗粒饱满完整,均匀一致,质地紧密,无杂质。
次质玉米——颗粒饱满度差,有破损粒,生芽粒、虫蚀粒,未熟粒等,有杂质。
劣质玉米——有多量生芽粒,虫蚀粒,或发霉变质、质地疏松。
3、气味鉴别进行玉米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于手掌中,用嘴哈热气立即嗅其气味。
良质玉米——具有玉米固有的气味,无任何其他异味。
次质玉米——微有异味。
劣质玉米——有霉味、腐败变质味或其他不良异味。
4、滋味鉴别进行玉米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进行咀嚼品尝其滋味。
良质玉米——具有玉米的固有滋味,微甜。
次质玉米——微有异味。
劣质玉米——有酸味、苦味、辛辣味等不良滋味黑玉米的功效和作用黑玉米是玉米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籽粒角质层不同程度地沉淀黑色素,外观乌黑发亮。
黑玉米的功效和作用如下:1、提高身体免疫力黑玉米中的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是普通玉米的六到八倍,而且它含有的氨基酸有十几个不同品种上,它们都是人类身体正常代谢的必须成分,其中赖氨酸的含量最为出色,它进入人体能提高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对提高身体免疫力作用比较明显。
2、降压降脂黑玉米中有多种微量元素存在,像钾以及铁和锌等就是黑玉米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特别是钾这种物质的含量特别高,人们每天食用一百克黑玉米,就能满足身体对钾的需要,另外人们食用黑玉米以后还能抑制身体对钠的吸收,因此食用黑玉米也能减少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生,对心脏病和血体有很大的好处。
3、护肤美容黑玉米中最诱人的元素当为黑色素。
众所周知,黑色入肾,可有效地改善肝、心、脾、胃“五脏”功能,使之良性循环;能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脂质堆积,平衡人体肥瘦,使人保持最佳体形,能有效地防止可见光和紫外线的辐射,防止不良色素沉积,护肤美容,使人青春常在。
玉米的挑选技巧
挑选玉米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技巧:
1. 外观:选择玉米时,应该注意观察其外观。
外皮应该光滑、均匀,没有明显的破损或斑点。
2. 颜色:成熟的玉米通常具有鲜亮的黄色或白色。
选择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颜色。
3. 大小:尽量选择大小适中的玉米。
过大的玉米可能过糯,而过小的玉米可能缺乏肉质。
4. 手感:挑选玉米时,可以用手轻轻按压玉米表面。
如果玉米感觉坚实而有弹性,那么它是新鲜的玉米。
5. 穗丝:挑选玉米时,可以观察其穗丝的状况。
新鲜的玉米穗丝应该是黄绿色的而不是褐色的。
此外,穗丝应该有一定的湿润感,而不是干燥脆弱。
6. 味道:可以轻轻掀开玉米外皮,闻一下玉米的味道。
新鲜的玉米应该有甜味,而不是发霉或无味的。
综上所述,挑选玉米时应该注重外观、颜色、大小、手感、穗丝及味道等因素,
以选择质量好、新鲜的玉米。
关于粮食“新粮陈粮”鉴别的研究摘要根据国家政策性粮食质价政策,收购的粮食必须是年度生产的新粮。
色泽、气味正常。
各品种粮食新陈鉴别主要通过感官、试剂、品质检测等方法进行。
关键词:新粮入库关节新陈粮鉴别一、粮食新陈鉴别方法1、稻谷:新产稻谷一是具有新鲜稻谷的色泽和气味,无霉变等异味;二是原则上没有黄粒米,但由于收割和保管产生的黄粒米,米粒颜色较浅,粒面没有陈旧深斑;三是谷外糙米粒面光滑,无斑痕。
收购库点对收购的疑似陈粮,采用愈创木酚反应法,根据着色时间长短,反应产物的深浅,依此判定粮食的新鲜度。
2、玉米:新产玉米一是不得有色变粒(根据辖区玉米制质量调查结果,当地确实存在另当别论);二是生霉粒主要为粒面生霉,一般情况下无霉变粒;三是经过烘晒处理后热损伤粒不得大于0.5%;四是一般情况下无虫蚀粒(田间和储存期间区别)。
今年玉米质量中等品以上比例较高,为防止混入陈粮,对收购四、五等级的玉米,要做重点质量和品质检测。
3、大豆:新大豆颜色发黄,有明显豆腥味,一般情况下无热损粒(红眼豆),豆粒面光洁。
陈大豆颜色发白,无光泽,水分一般低于当地新粮平均水分,破碎粒附有陈旧霉斑等。
二、用感官几种鉴别方法1、感官鉴定:稻谷、玉米、大豆具有各品种固有的色泽和气味,无异味。
新产玉米一般少有色变粒(根据今年辖区玉米质量调查结果,判断当地的玉米新陈)。
2、色泽鉴定:鉴定时,将试样置于散射光线下,肉眼鉴别全部样品的颜色和光泽是否正常。
3、气味鉴定:①取少量试样,嘴对试样呵气,立即嗅辩气味是否正常②将试样放入密闭器皿内,在60-70度的温水杯中保温数分钟,取出,开盖嗅辩气味是否正常。
4、品味鉴定:成品粮应做成熟食品,尝其味道是否正常。
正常的粮食、油料均具有固有的颜色、光泽、气味和口味。
鉴定结果以“正常”或“不正常”表示之。
对不正常的应加以说明。
三、用化学鉴别方法在收购过程中发现有质量争议的疑似陈粮,可参照GB5492-85附录《粮食新陈试验》进行检验和判定。
优良玉米种子识别方法-粮食品种植物若要生长的好,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
大多数农民朋友在购买种子、化肥时都很迷茫不知道怎样选择能够科学合理,笔者根据多年服务‘三农’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仅供广大的农民朋友参考。
要选择优良的玉米种子,既要选择好的品种,又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因为不同的气候以及不同的土壤成分,适合生长的种子是有所区别的,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种子,分享一下笔者的经验。
一、要学会鉴别玉米种子的新旧在玉米不包衣的情况下如何鉴别种子的新旧1.“嗅”;陈种子有类似于发霉的味道,闻起来有股陈旧的气息,而新种子没有,新种子味道新鲜。
2.颜色;陈种子色泽发汚,发灰,看起来暗淡无光,而新种子有光泽,看起来更加的金黄富有饱满度。
3.胚芽;就是玉米脐,用手抠新种子含水多饱满,而陈种子则含水量特别少,而且外表看起来显得很干瘪。
4.破碎粒;新种子碴面新鲜,陈种子破碴面灰暗发霉。
5.发芽试验;将新旧种子分成同样数量的两份,分别置于清水中,数天后,新的优良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生命力旺盛,而陈旧的种子或者质量差的种子则发芽率低,发芽短小,生命自弱。
二、要选择引进优良种子优良种子应该是:籽粒均匀,杂质少净度99%、发芽率95%芽势90%、纯度98%用电泳的方法检验种子纯度、含水量≦14%、引辽宁一带的种子由于气候的原因它的生育期多5天,引黑龙江一带的种子生育期要早5天,最好引进纬度相同地方的种子。
三、购买玉米种子应注意的事项1.秋收前到地里看玉米的长势,看高度,籽粒是否饱满,是否抗病虫,是否秃尖,活秆成熟,根系是否发达等,收获后看哪种品种的产量高,注意品种的名字,以便来年的种植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好的种子保存起来,这样既可以节省来年选种的时间,又可以确保来年种下的种子是优良的种子。
2.要选高抗、活杆成活、经过审定的品种。
高抗品种包括:抗玉米螟,大斑病,玉米丝黑穗,君子兰病,白化病。
玉米色泽气味判定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玉米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之一。
它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选购玉米时,色泽和气味是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玉米色泽和气味判定标准。
首先来说玉米的色泽。
玉米的色泽是反映其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其品质好坏的重要依据。
正宗的优质玉米应该有饱满的颗粒和鲜明的颜色,通常是鲜黄色或白色。
色泽光亮鲜艳,没有斑点或者变色的情况,表明玉米品质较好,口感也更加鲜美。
玉米的颗粒应该饱满丰满,没有破损或者空心的现象,颗粒之间应该均匀分布,没有凹凸不平或者结块的情况。
玉米的气味也是判定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宗优质的玉米应该有清香的味道,没有任何异味或者发霉的气味。
在闻玉米时,应该能够闻到淡淡的玉米味,而且味道应该纯正自然,而不是刺鼻或者刺激性的味道。
如果玉米有异味或者发霉的气味,就说明玉米可能已经变质或者受到污染,这样的玉米不宜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玉米的色泽和气味还受到储存条件和保存方式的影响。
在储存玉米时,应该选择通风干燥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的环境,以免影响玉米的色泽和气味。
在保存玉米时,最好选择透气性好的容器或者袋子,避免玉米受潮发霉。
也应该避免与有异味的食材或者化学气体接触,以免影响玉米的味道。
玉米的色泽和气味是选购玉米时重要的判定依据。
合格的玉米应该具有饱满光亮的颗粒和清新的香味,呈现出正宗的玉米风味。
在选购玉米时,可以通过观察玉米的色泽和闻其气味,来判断玉米的品质好坏,避免选购到变质或者受污染的玉米。
在储存和保存玉米时,也应该注意保持玉米的色泽和气味,避免影响其口感和品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选购和保存玉米,享受美味的玉米食品。
【字数统计:512】第二篇示例:玉米色泽气味判定标准玉米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其色泽和气味是判断玉米品质和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玉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一、品种鉴定1. 观察法:根据玉米的外观特征,如粒形、粒色、粒度等,对品种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测法:采用基因测序等手段,对玉米样本进行DNA分析,以确定其品种。
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1. 杂质检验:按照规定,通过实验室检验,对玉米中的杂质进行定量分析。
2. 不完善粒检验:按照规定,对玉米中的不完善粒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其质量。
三、水分含量检验1. 烘干法:按照规定,采用烘干法对玉米水分进行测定。
2. 快速法:采用快速干燥设备或红外线干燥法等快速测定方法,以获得近似的玉米水分含量。
四、容重检验按照规定,使用容重器对玉米的容重进行测定。
容重反映了玉米的密度和营养价值,是评估玉米质量的重要指标。
五、玉米粗脂肪含量检验按照规定,通过实验室测定,对玉米中的粗脂肪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粗脂肪含量是评估玉米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六、玉米粗蛋白质含量检验按照规定,通过实验室测定,对玉米中的粗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粗蛋白质含量是评估玉米营养价值的又一重要指标。
七、玉米粗纤维含量检验按照规定,通过实验室测定,对玉米中的粗纤维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粗纤维含量是评估玉米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八、玉米淀粉含量检验按照规定,通过实验室测定,对玉米中的淀粉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淀粉含量是评估玉米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九、玉米赖氨酸含量检验按照规定,通过实验室测定,对玉米中的赖氨酸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赖氨酸含量是评估玉米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十、玉米黄曲霉素含量检验按照规定,通过实验室测定,对玉米中的黄曲霉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其含量是评估玉米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黄曲霉素含量超过规定限量,则不应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如何鉴别新旧玉米
一、形态区别法
与玉米新种子相比,陈种子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干燥,种子自身呼吸养分消耗,往往颜色较暗,没有光泽。
再看种子胚部,新种子胚部软,用手掐其胚部角质少,粉质较少,而陈种子胚部硬,胚部角质少,粉质较多。
观察有无虫口、虫卵。
用手搅拌种子,看手上是否沾有粉末,如沾有粉末或有虫口、虫卵,证明是陈种子,反之是新种子。
二、生理识别法
将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查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新种子发芽率高,胚芽粗壮,而陈种子发芽率低,胚芽纤细。
三、化学法
用160倍红墨水溶液浸泡种子15分钟,观察种胚的染色程度,未被染色或染色较浅的是新种子,染色较深的是陈种子。
玉米新旧国标对比时间:2009-11-182363次随着我国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内玉米供需状况的转变、玉米精深加工和粮食企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上所处于的不利地位,1999年版玉米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此情况下,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满足消费和新形势下流通体制的需要,保护农民种粮收益,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质量,国家粮食局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的统一计划安排,组织有关大学、科研机构、质检机构和有关专家对1999年实施的《玉米》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
根据2009年第3号(总第143号)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GB 1353-2009 《玉米》于09年3月28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09年9月1日正式实施。
该项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玉米新国标的实施或将对今年的玉米收储产生一定影响。
一、新国标的主要特点与1999年旧国家标准相比,2009年新的玉米国家标准修订主要内容有六项:1、调整了等级级数和指标,增加等外级。
玉米依然是按照容重定等,等级由3个调整为5个,并增加了等外级。
五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国际玉米标准相一致,有利于我国玉米参与市场竞争。
2、修改了容重测定方法。
容重测定在使用现有容重器的前提下,新标准将排气砣置于插板下改为排气砣置于插板上。
3、调整了不完善粒指标。
在考虑到机械收割、脱粒及干燥等对商品玉米不完善粒的影响,以及参考主要生产国家玉米标准的基础上,将不完善粒最大限量指标由原来不分等级一律为5.0%,调整为1~5等分别为≤4%、≤6%、≤8%、≤10%、≤15%。
4、增加了水分大于18%的玉米容重测定方法。
为解决水分大于18%玉米容重测定问题,在新标准中增加了附录B《玉米快速干燥降水设备技术条件及操作方法》,通过实验室快速干燥降水设备和快速水分测定仪,将玉米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按照附录A测定玉米容重。
关于玉米不完善粒检验的有关规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定规定了玉米不完善粒中未熟粒、烘伤粒和污染粒(烟熏粒)的判定指标和检验方法。
本规定适用于收购、调运、储存、销售、加工和出口的商品玉米。
2、判定指标2.1 粒面:指玉米颗粒的正反两面,不包括侧面和顶面。
2.2 长度:指玉米颗粒的基部到冠部的长度。
3、未熟粒籽粒不饱满,颜色呆白、瘪缩、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3.1 呆白粒:粒面全部颜色呆白、无光泽的颗粒。
3.1.1 检验:检验时用小刀将被检粒切开,在自然光下观察有无角质。
3.1.2 归属:有角质的颗粒归属为完善粒,无角质的归属为不完善粒。
但整批玉米为粉质种白玉米的,以瘪缩项作为判定归属的依据。
3.2 瘪缩粒:籽粒不饱满,粒面皱缩、凹陷的颗粒。
3.2.1 检验:在自然光下观察被检粒的瘪缩情形和程度。
3.2.2 归属:a 冠部瘪缩的颗粒归属为不完善粒。
b 冠部不瘪缩,基部只有一面瘪缩的颗粒,瘪缩部分长度小于本颗粒长度2/3的归属为完善粒,大于或等于2/3的归属为不完善粒。
c 冠部不瘪缩,基部两面都瘪缩的颗粒,两面瘪缩部分都小于本颗粒长度1/2的归属为完善粒,只要有一面瘪缩部分长度大于或等于本颗粒长度1/2的归属为不完善粒。
3.3 既颜色呆白又瘪缩的颗粒,分别按上述规定检验,分类归属。
4、烘伤粒籽粒经过烘干,胚或胚乳变为深褐色的颗粒。
4.1 检验:检验时用小刀剥去被检粒的表皮,在自然光下观察胚和胚乳的变色情况。
4.2 归属:剥皮后胚或胚乳无深褐色变化的颗粒归属为完善粒,有深褐色变化的颗粒归属为不完善粒。
5、污染粒(烟熏粒)籽粒因烘干被污染,粒面呈黑色部分大于本颗粒单面面积1/2的颗粒。
5.1 检验:在检验不完善粒的试样中,不加挑选地数出100粒,再从这100粒中拣出污染粒计数。
5.2 污染粒数大于5%时,该批玉米要降低一个等级。
5.3 污染粒数小于或等于5%时,不降低等级,但要按本规定“4、烘伤粒”进行检验,分类归属。
形容玉米老了坏了的句子玉米老了坏了后,外表开始出现裂纹,颜色变得不均匀。
原本金黄的玉米粒变得泛黄、发黑,口感变得枯涩。
玉米在老化后,外表看起来不再光滑,而是变得皱巴巴的。
如果存放不当,老化的玉米会变得潮湿,开始出现霉斑,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老化的玉米口感变得干硬,不易咀嚼,让人感到不舒适。
玉米老了坏了后,营养价值也大幅下降,失去了原本的甜味和香气。
玉米老化后,它的品质会明显下降,很难再用来做出美味的玉米食品。
老化的玉米失去了原本的清新甜味,口感变得涩苦难咀嚼。
由于老化的玉米中的糖分已经转化成淀粉,因此口感变得粉糯,不再新鲜可口。
玉米老化后,可能会发霉变质,含有毒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老化的玉米变得黄色、干燥、脆弱,表皮甚至会脱落,严重影响口感。
玉米老化后,它的外观不仅不再美观,而且也很难清洗,让人感到很不方便。
老化的玉米口感涩苦,味道淡薄,无法满足人们的食欲。
以下是形容玉米老了坏了的句子:1. 玉米看起来枯萎无力,已经过了食用期。
2. 这些玉米已经开始腐烂了,不能再食用了。
3. 玉米表面开始出现黑斑、腐烂和霉斑,不宜再食用。
4. 这些玉米已经变得发黄、松软,质量已经严重下降。
5. 玉米已经失去了它的新鲜味道,口感变得非常枯燥。
6. 这些玉米因为过老,已经丧失了原有的营养价值。
7. 玉米的颜色变暗,且质地变软,已经无法煮熟。
8. 这些玉米的外壳已经开始裂开,已经不能再食用了。
9. 玉米开始变得枯黄,质感也变得粘糊,已经过了保质期。
10. 这些玉米已经开始发霉,有强烈的异味,不能再食用。
注意:食用过期的食物可能对身体有害,请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方式。
玉米色泽气味判定标准
玉米的色泽和气味是判断其新鲜程度和品质的重要标准。
首先,我们来谈谈色泽。
新鲜的玉米通常具有鲜艳的黄色或者白色,而且
表皮应该光滑而有光泽。
如果玉米的颜色暗淡或者出现斑点,可能
意味着它已经过了最佳食用期或者受到了损坏。
此外,玉米粒应该
饱满而且排列整齐,没有明显的空隙或者变形。
接下来是气味。
新鲜的玉米应该具有清甜的气味,类似于玉米
的天然香味。
如果玉米散发出不正常的气味,比如发霉、腐烂或者
发酵的味道,这很可能意味着玉米已经变质。
另外,如果玉米散发
出化学品或者其他异味,也可能意味着它受到了污染或者存储不当。
总的来说,新鲜的玉米应该具有鲜艳的色泽,清甜的气味,而
且没有明显的瑕疵或者异味。
当选择玉米时,我们应该注意这些标准,以确保选购到高质量的产品。
同时,在存储和食用玉米时,也
要注意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以免影响食用体验和营养价值。
希望
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鉴别玉米质量作者:唐文富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第6期唐文富(吉安县畜牧兽医局,江西吉安 343100)1 质量标准衡量玉米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水份、杂质、霉变粒、容重、不完善粒、色泽、气味等。
1.1 水份含水量和温度决定玉米的储藏期限,水份12%~14%的玉米在0℃~30℃范围内安全储存时间均超120 d,长期储存的玉米水份应<14%。
1.2 杂质杂质应<1%。
杂质对玉米安全储存影响较大,由于杂质呼吸能力和吸湿性强,能增大粮食水份,使玉米在保管过程中容易发生虫霉。
1.3 霉变粒即霉变粒数占玉米抽检总粒数的比例,要求<2%,玉米表面有黑点或黑斑的叫霉变粒。
1.4 容重即每升玉米的质量,容重越大,说明籽粒饱满。
一等玉米≥710 g/L,二等玉米≥685 g/L,三等玉米≥660 g/L,<660 g/L为等外玉米。
1.5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粒和热损伤粒。
1.6 色泽正常玉米色黄或偏红。
1.7 气味正常的玉米有一股玉米清香味,无异味。
烘干玉米有一股烤玉米糊香味。
霉玉米有一股霉味,经过熏蒸杀虫后的玉米,有一股杀虫剂药味。
生虫变质的老玉米有一股氧化味。
2 质量等级(见表1)产地不同质量不同。
正常年份,东北内蒙古玉米容重最高。
通辽和赤峰玉米基本在二等以上,一等占到90%;吉林玉米70%以上为二等;黑龙江玉米质量一般,60%~70%能达三等;辽宁玉米50%能达二等;但玉米容重受年景影响较大;华北、山东和河北玉米基本在二等以上。
杂质:东北玉米普遍杂质少,一般<1%,河南、山东多数地方玉米除杂不干净,杂质偏多,河北石家庄一带玉米几乎无杂质。
不完善粒:东北玉米在烘干过程中易造成破碎普遍>5%:华北玉米多数在<2%。
3 感官判定方法3.1 观颜色,较好的玉米呈黄色且均匀一致,无杂色玉米。
3.2 随机抓一把玉米在手中,嗅其有无异味,目测饱满度、杂质、霉变的比例,可初步判断其质量。
如何鉴别玉米的好坏
玉米含丰富的钙、磷、镁、铁、硒等,及维生素A、B1、B2、B6、E和胡萝卜素等,还富含纤维质。
玉米对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那么在平时购买玉米的时候,大家该如何鉴别玉米的好坏呢?
1、色泽鉴别
进行玉米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玉米样品在散射光下进行观察。
良质玉米——具有各种玉米的正常颜色,色泽鲜艳,有光泽。
次质玉米——颜色发暗,无光泽。
劣质玉米——颜色灰暗无光泽,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
2、外观鉴别
进行玉米外观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在纸上撒一层,在散射光下观察,并注意有无杂质,最后取样品用牙咬观察质地是否紧密。
良质玉米——颗粒饱满完整,均匀一致,质地紧密,无杂质。
次质玉米——颗粒饱满度差,有破损粒,生芽粒、虫蚀粒,未熟粒等,有杂质。
劣质玉米——有多量生芽粒,虫蚀粒,或发霉变质、质地疏松。
3、气味鉴别
进行玉米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于手掌中,用嘴哈热气立即嗅其气味。
良质玉米——具有玉米固有的气味,无任何其他异味。
次质玉米——微有异味。
劣质玉米——有霉味、腐败变质味或其他不良异味。
4、滋味鉴别
进行玉米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进行咀嚼品尝其滋味。
良质玉米——具有玉米的固有滋味,微甜。
次质玉米——微有异味。
劣质玉米——有酸味、苦味、辛辣味等不良滋味。
怎么挑选甜玉米
怎么挑选甜玉米
导语:玉米是我们平时饭桌上的美食,它的口感很好,吃起来很香甜,关键的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下面是怎么挑选甜玉米,欢迎参考!
煮玉米的`方法很简单,所以几乎大家都喜欢吃玉米,然而玉米也分很多品种,有鲜的、老的、白的、黄的、红的。
在购买的时候由于不知道玉米的味道好不好,所以大家都很发愁,害怕买回去又老又不还吃。
下面针对大家的困惑来解决如何挑玉米这一问题。
1、外表颜色
一般大家是根据自己的口味来买的,市场上白色的是糯玉米,黄色的是甜玉米,也有白黄相间的也是甜玉米,这两种主要是甜度不一样。
2、水分
不管什么东西,吃嫩的是大家的爱好,可以用手指抠一下玉米粒,如果水分贱出的多说明玉米还很嫩,如果水分少,几乎没有,说明玉米已经老了。
或者可以看看玉米粒的饱满的还是瘪的,也可以判断玉米的水分程度。
3、玉米粒的量
在市场上,有些玉米粒相对少,而且一般都不好吃,而且水分少、糖分少,如果玉米粒排列非常整齐。
而且颗粒多,那么一般相对会好吃些。
4、玉米粒的透明度
可以用肉眼看到玉米粒是否透明,如果透明,那么水分相对多,而且较嫩,煮起来会很好吃,但如果颗粒不透明,那么表示玉米已经老了。
水分会很少,而且吃起来也不会甜。
玉米不同阶段的外形特征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生长发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外形特征。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玉米在不同阶段的外形特征。
第一阶段是种子发芽期。
在这个阶段,玉米种子会脱落外壳,发芽生长。
我们可以观察到,种子发芽后,会长出一根嫩绿色的幼苗。
这个幼苗由一个坚实的胚芽和一对嫩绿色的子叶组成。
子叶会展开,向外延伸,以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阶段是幼苗期。
在这个阶段,玉米幼苗会逐渐变高,叶片也会逐渐变大。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幼苗的叶片是呈剑形,长而尖,颜色为嫩绿色。
幼苗茎身上有很多细小的绒毛,这是保护幼苗不受伤害的一种适应性特征。
第三阶段是苗期。
在这个阶段,玉米植株会形成多叶期,叶片的数量逐渐增多。
同时,茎身也会逐渐变粗壮,高度也会进一步增加。
苗期的玉米植株叶片颜色转变为深绿色,此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光合作用能力。
在这个阶段,玉米植株会增加养分吸收,为后期的生长打下基础。
第四阶段是拔节期。
在这个阶段,玉米植株会进入拔节期,茎身急速伸长,节位逐渐增多。
同时,玉米植株的叶片逐渐展开,呈现出真正的玉米特征。
拔节期的玉米植株会呈现出浓绿色的叶片,茎身变得粗壮有力。
第五阶段是抽穗期。
在这个阶段,玉米植株会形成花序,抽穗并开花授粉。
抽穗期的玉米植株会在其茎顶部长出一根高大、向上延伸的穗,穗上分布着大量的花序。
花序由雄花和雌花组成,雄花位于穗的顶部,雌花位于穗的中下部。
第六阶段是籽粒形成期。
在这个阶段,玉米植株的花序会逐渐凋谢,同时会结实,形成玉米籽粒。
籽粒的形成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在籽粒形成期,玉米植株的果穗会逐渐变粗壮,籽粒内部逐渐充实。
最终,玉米植株进入成熟期。
在这个阶段,玉米植株的果穗完全成熟,籽粒内部充实而丰满。
此时,外面的果皮会变为金黄色、乳白色或其他颜色,果穗的顶部会变得干燥,呈现出全面成熟的特征。
通过对玉米不同阶段的外形特征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
【玉米】玉米的质量鉴别方法(感官鉴别法)粮食人必须懂!收藏玉米的质量鉴别方法(感官鉴别法)(一)玉米类型与品种:玉米属颖果,有八个品种。
按籽粒形状,胚乳的结构及择的有无,可分为:马齿种、硬质种、腊质种。
软质种、甜质种、甜粉种、爆裂种和有浮种八种。
一般说来;马齿型玉米的特征是顶部凹陷,籽大,产赞高而品质欠佳。
硬质种玉米为古老品种。
籽粒外部全为角质淀粉,籽粒小,品质较好。
(二)玉米粒色和品质:玉米有黄色,白色,紫色,红色。
有粳性、糯性两种,糯性玉米剖开呈粉状不透明,粳性玉米呈半透明玻璃状。
注;旱玉米( 春种) 籽大饱满,不完善粒少,色泽鲜明,胚芽整齐,水分低。
晚玉米( 夏种) 籽粒略小于早玉米,色泽正常,胚芽较整齐,水分在同等情况下要大于早玉米。
(三)玉米感观鉴定方法:1.玉米色泽、气味鉴定:玉米具有它的固有色泽和气味。
如果脱粒后水分高,不及时晒干,遇上连续阴雨,容易发高热、生发、生芽、变质等情况中现。
凡发过高热的玉米,色泽发暗,光泽正常与正常籽粒显著不同。
气味失去了固有新鲜味。
2.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感观鉴定:黄曲霉毒素B1是强致癌物质。
(1) 含黄曲霉玉米的特征:据化验分析,严重黄曲霉的玉米籽粒呆白无光泽,重量减轻,胚部破损、发黑,破损处有大量黄绿色霉菌孢子,这种玉米每粒含黄曲霉毒素B1约2 微克。
轻度霉变的玉米籽粒胚部暗淡,结构疏松,破损或虫蚀处有少量黄绿色霉菌孢子,这种玉米每粒含黄曲鑫毒素B1约0 .5微克。
轻微霉变的玉米籽粒胚部瘪缩,胚乳破损,较正常籽粒小,这种玉米一般每粒含黄曲霉毒素B1约0 .01微克左右。
(2) 检验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感官鉴定难于定量。
从玉米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后的外观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估计出一批玉米的污染程度。
第一、用手抓一把玉米,仔细观察该批玉米色泽正常与否,上下翻动看籽粒是否干洁、饱满. 完整。
破损,虫馋等要挑出单独检验。
一看破损、虫蚀的部位是否在胚部,二看胚部结构是否疏松,三看破损,虫蚀处是否有霉菌孢子,四看胚部色泽是否有暗淡,呆白,发黑,发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