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导学案 自主学习单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6
《窃读记》《窃读记》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我能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课前热身】林海音出生在1918年,在她小时侯那个年代,读书是有钱人的享受,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读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
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也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读。
虽然林海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但是贫困的经济状况还是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她是怎样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林海音的读书经历。
【预习导学】(课前15分钟完成)一、单元扫描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本组教材就以“我爱阅读”为专题。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我们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窃读记》优秀导学案(S版六年级下册)25 窃读记(第一课时)课堂寄语: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学习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结构。
了解“我”在书店窃读的不便之处。
学习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
学习难点:了解“我”在书店窃读的不便之处。
学法指导: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读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时,要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自学本课生字、词语。
3.结合预习,说一说对课题的理解。
(1)窃读:(2)记:(3)交流资料,认识作者。
(窃读者)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在书店窃读时,有哪些不便之处?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5.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给课文分段。
(在难点处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班级:六年级班小组: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1.文本再现。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 交流自主学习。
(1)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
(2)展示生字、词语以及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
二、准备班内展示,明确任务你们组准备让谁来展示第几题?用怎样的方式展示?三、交流探索,成果展示1. 展示第1题。
(提示其他同学做好评价)2. 展示第2题,可以读出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
3. 展示第3题,解题、认识人物。
4. 展示第4题,“我”在窃读时,有哪些不便之处?(以学困生展示为主,优秀生补充)5. 学生针对刚才的问题提出疑惑,师生共同归疑。
四、课堂小结在书店窃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不仅在精神上承受着害怕遭到书店老板驱逐的担忧与恐惧,而且在肉体上也承受着饥肠辘辘与腰酸腿麻的痛苦。
1、窃读记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1、知识准备:(4分钟)2、揭示课题:(1分钟)3、自学目标:(1分钟)(学习想高效、目标不可少)A、正确熟练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窃读的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B、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自学内容(9分钟)(学习要高效,自主学习很重要)1)学习课文第①段,放学后作者急匆匆的感到这里是为了到这里来吃饭吗?。
二、合作探究(集体展示)、(12分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第③段中用了“跨、踮、挤、”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说明了书店里非常多,表达了“我”对读书的渴望之情,2)第④段中“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把比作,形象的表达了“我”强烈的求知欲。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本文的句“快乐”指的是: ; “惧怕”指的是: 。
3)第⑦“我”为什么喜欢下雨天呢“?4)第⑨段中“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第⑩段中“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中。
“吃饭长大的”指。
“读书长大的”指。
三、教师点拨(难点剖析)(5分钟)1、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窃读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喝对知识的渴望。
2、根据“忧、急、贪、苦、难、智、酸、甜”这几个字,在2—9段找出描写作者当时窃读滋味的句子四、当堂检测(重点突出)(成绩要想好,练笔不可少)(8分钟)1、课文以“”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了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顺序和“我”藏身于众多顾客中、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我”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
二、辨字组词。
梦()贪()赡()碌()婪()贫()檐()绿()三、給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A光彩;B完了;C只,单;D露着;E明亮;F景物。
1《窃读记》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
2.能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习重点感知文章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①结合导学案,关注学习目标,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可在书上批注(不少于3处),并独立完成“预习作业"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
②针对预习训练和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注意教师的点拨。
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出错的地方要用红笔及时纠错。
1。
填写拼音或汉字。
众目睽睽..( )尴.()尬煞.( )有介事踉踉..( )跄跄 jī cháng()辘辘( )qīng pén()大雨 diàn( )起脚尖支chēng(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难堪尴尬难受), (涨羞映)红了脸.②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想法念头) (逼迫催)使我再度停下来.③有时我(挨靠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④我慌忙把眼睛(放搁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
二、交流展示问题1:“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⑴偷;⑵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⑶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在本文标题《窃读记》中,“窃”的含义是什么?题目《窃读记》如何理解?问题2: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
快速默读全文的1——14自然段,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概括一下。
假装询问价钱—→()—→( )-→以雨天避雨为借口问题3: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林海音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教师点拨】三、引导探究探究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又是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1、《窃读记》导学案【导学提示】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扎实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读精彩语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激情投入,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 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2. 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并认真做好批注。
本文的批注不少于4处,并写出你的理解。
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4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一、预习·导学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两遍,在书中用“”找出本课的生字,用“”画出本文的四字词,用“﹌”线画出描写……的句子,用“﹋”线画出描写……的动作词等。
用铅笔写出自己的体会,并过好下面的字词关和读文关。
(一)字词关:1、字(1)自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画出下列生字词,多读几遍,再把带点字的拼音及词语抄写一次,可别抄错哦!qiâchǎo guōdiǎn窃.读()炒.菜()锅.勺()踮.起()yâyōâlán腋.下()哎哟.()饿.狼()贪婪.( )jùchōng yán zhòu惧.怕()充.足()屋檐.()皱.起()wǎn suān chēng guì一碗.()酸.痛()支撑.()书柜.()lù饥肠辘辘..()(2)正确地读出下面的生字和词语,并给字再组一个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再多读几遍。
窃.(窃.读)()炒.(炒.菜)()锅.(锅.勺)()踮.(踮.起)()哟.(哎哟.)()饿.(饿.狼)()惧.(惧.怕)()充.(充.足)()檐.(屋檐.)()皱.(皱.起)()碗.(一碗.)()酸.(酸.痛)()撑.(支撑.)()柜.(书柜.)()2、词: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窃读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读准“腋、婪、”等7个字音,学会“窃、惧”14个字。
2、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内容,能说出和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和写出作者在窃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归纳出作者窃读的滋味,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4、体验阅读的快乐,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对照课后生字表,边读边在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连词联句多读几遍。
2、熟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成语;边读边用笔在描写作者窃读过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下面打上着重号。
3、借助词典,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窃读”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内容,能说出和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搜集有关“读书”、“书籍”的名人名言或名人读书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互动】1、看拼音写词语qiè dú chāo guî diān qí jiǎo è láng chïng zù( ) ( ) ( ) ( ) ( )wū yán shū guì xí wǎn( )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皱起眉头(zhîu 、zhîng )腿真算啊(suān、 sān)饥肠辘辘(lù、lîu 支撑(chēn chēng)腋下(yè yì)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心()急切()贪婪()担忧()惧怕()隐藏()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窃读记》第一课时导学单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预习任务: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
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
预习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qiâdǔcháo caìwūyán( ) ( ) ( ) ( )2、窃:1、偷2、偷偷地《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
2.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
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来闯关:1、听写词语。
(10个)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离()体语( ) 戏()相()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窃读记》第二课时导学单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的热爱、求知的的渴望并受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自主学习一、读课文,感悟读书的乐趣。
1、默读课文,看看那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2、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五年级语文上册1《窃读记》导学案
课文类型_精读课文主备人—姚启英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合作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
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2.解释带点的词语。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
..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
..的滋味!
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
..再读下去
的时候,我会知趣
..地放下书走出去。
3.填空
课文以_______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1、《窃读记》导学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我爱读书课型:精读课课时:共两课时主备人:岳俊玲新郑市黄水路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主备人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2.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
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
选择这篇课文作为五年级的语文的第一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3.学情分析这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假期中孩子们读过许多书籍,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都可以加以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读书,了解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养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上教师的检查及有重点地指导,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第一课时)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读出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喜忧参半、乐大于忧,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第二课时)4、通过圈点、勾画,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第二课时)学习重难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1.窃读记主备人:王艾芳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知识链接一:结构化预习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查---查着工具读划---划着重点读写----写着感想读记---记着内容读练---练着习题读思----思着问题读知识链接二: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她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自由轻声快速读课文,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自己有什么感受?2.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4.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自主完成,规范书写。
一、给下面词语中画“”的字注音。
窃读()踮着()腋下()贪婪()惧怕()屋檐()皱眉()饥肠辘辘()唾沫()二、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窃读:饥肠辘辘:贪婪:三、整体把握。
1.本课写了一件什么事?2.请你用几个词说说文中主人公给你留下的印象.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都很棒,只要你们认真读课文后,独立思考,大胆交流,小组合作,这些“拦路虎”一定会烟消云散。
(朗读课文)1.默读课文,看看那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1 窃读记导学案1、窃读记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窃读、惧怕、充足、屋檐、支撑、炒菜、锅勺、踮起脚、哎哟、饥饿、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
2、通过自读、品读、悟读,体会窃读的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重点)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与好处。
(难点)二、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将课文读通、读顺,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上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三、知识链接: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小英子在北京长大。
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课前积累读书词语:一目十行、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囫囵吞枣自主学习一、我会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二、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三、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以为线索,以“我”、两个场景的插入,表现了。
我还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可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去概述。
)四、通过细读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五、我知道课文都哪些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我要抄写这样的句子,。
1、《窃读记》导学案麦市中学葛激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体会作者热爱读书、渴望求知、渴望理解的情感,激发阅读的兴趣;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体味成长过程的苦和乐,乐观地走好每一步。
学习过程一、有感情地自读课文1、读准下列字音:涔涔.()尴尬..()()众目睽睽.()..()()踉跄2、理解下列词,并识记:尴尬: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众目睽睽: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
煞有介事:指装模作样,像真有那回事似的。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声。
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3、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在二、三部分开头都有较明显的标志,请根据这些标志将课文分层,并概括其意。
①开头——,写“我”“窃读”遭遇的侮辱和尴尬。
②这部分开头的标志是,写。
③这部分开头的标志是,写。
二、点读课文(品读文章典型句段)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
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神态描写淋漓尽致……。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2、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愧而尴尬,涨红了脸。
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
3、(我在书店“窃读”,突然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地问价钱。
4、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5、(下雨天,我找理由在书店“窃读”)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6、(我正在“窃读”,一个店员过来招呼)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
7、(我在书店找昨天看过的书)“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8、“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吞食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