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8.09 MB
- 文档页数:44
统编版高中政治《全面依法治国》优质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全面依法治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9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第1课时《全面依法治国》。
详细内容如下:1. 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3.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2. 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增强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认识;3. 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
2. 教学重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讲解新课:(1)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全面依法治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全面依法治国2. 内容:(1)含义、意义和原则;(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3)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4)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PPT课件•依法治国概述•依法治国的核心原则•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经济建设•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依法治国的挑战与前景01依法治国概述依法治国的定义与内涵依法治国的定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依法治国的内涵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政治保障依法治国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完善的法制环境,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秩序。
经济基础依法治国通过公正、公开、透明的法律手段,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社会稳定依法治国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国际形象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的历史与发展历史渊源01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中国历史上也有丰富的法制实践。
发展历程02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探索,到改革开放后的法制体系逐步完善,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中国的依法治国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
未来展望03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02依法治国的核心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宪法至上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因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而有所偏袒。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