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计算机入门
- 格式:ppt
- 大小:474.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1课初识计算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2学情分析三上年级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初识电脑》,学生对电脑还不大熟悉。
3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和正确用手握鼠标。
4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这节是什么课呀?(这节是《信息技术》课,也就是大家平常说的电脑课。
) (二)、电脑的组成同学们,我们知道电脑吗?(电脑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三)、电脑是由哪些硬件组成?学生对电脑的硬件组成不熟悉,可能会说显示器、键盘、鼠标等,教师可以简单提示一下。
(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机箱,电源,散热器,网卡,声卡,光驱,显示器,鼠标,键盘等。
其中网卡,声卡一般是使用主板上集成的,不用另外买;当然也有独立的。
) (四)、我们看到的电脑是由哪些大的部件组成?1、老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等部件,还提示笔记本电脑。
2、它们各起什么作用?(这一点大多数学生可能会讲得出来)(五)、怎样起动电脑?(按一下电源开关就能开机)(六)、怎样是关机呀?点击“开始”会弹出“关闭计算机”,再选择里面的“关机”就能自动关机。
对于电脑的关机,老师要给学生强调,不能用手直接按开机的电源开关按键来关机。
(七)、手怎样握鼠标?告诉学生鼠标上有左键右键和中间的滚轮,食指点左键,中指点右键,用滚轮时也用食指;告诉学生目标确定时单击左键、选择目标时单击右键。
(八)、电脑的桌面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电脑的桌面图标。
(九)、为什么要学《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课只是上电脑玩游戏吗?2、我们为什么要上《信息技术》课?为了使我们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拥有信息的多少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准确地鉴别信息、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
告诉学生我们为什么要上信息技术课(学习信息技术就是让我们学会更好地去获得信息,筛选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对其加以整理利用,最后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作为一名小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将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它的组成和功能,并初步认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通过芝麻开门,我们将迈出信息技术的第一步。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输出结果的工具。
计算机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是指电子设备,而软件是指用于控制硬件运行的程序。
二、计算机的组成1. 主机: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组成。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储存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2. 输入设备:用于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3.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例如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
4. 存储设备:用于永久保存数据和程序,例如硬盘、U盘、光盘等。
三、计算机的功能1. 运算功能:计算器是计算机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它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存储功能:计算机可以将各种数据和程序存储在内存和硬盘中,以备随时使用。
3. 控制功能:计算机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执行各种操作,并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4. 交互功能:计算机可以通过输入设备接收用户的指令,通过输出设备向用户展示结果,并与用户进行实时的交互。
四、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给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各种功能。
五、小结在这节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还学习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打开了信息技术的大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1课初识计算机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能够列举出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计算机主要是由各种部件组成的。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增加认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如各种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工控机等。
3.能够描述各种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
4.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打开显示器电源→打开主机电源→启动系统→进入Windows 桌面,知道计算机正常启动后会进入Windows系统。
5.认识Windows桌面的主要组成部分。
6.认识电源开关标志。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各种不同计算机的电源开关标志,知道虽然计算机不一样,但标志是相同的。
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术语表述计算机各部件名称。
2.能够使用“U盘”、“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术语表述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
3.能够使用“我的文档”、“我的电脑”、“桌面”、“开始按钮”等术语表述Windows桌面元素。
4.能够尝试找到电源开关并打开、关闭电脑。
情感目标1.直观感受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2.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3.通过亲历计算机的启动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第一课,学生开始学习时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对此学科非常的感兴趣,好奇心很强。
有极少数同学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非常陌生,有畏惧感,不敢尝试。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在能力方面也获得发展。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准确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名称。
难点感受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动画导入1.媒体,播放《熊出没》动画视频。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片中的熊大熊二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吗3.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