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河南省医学学术带头人出国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4.71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重点中医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1.10.01
•【字号】豫中医〔2011〕43号
•【施行日期】2011.10.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政医管
正文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重点中医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方案》的通知
豫中医〔2011〕43号
各省辖市卫生局(中医管理局)、省直医疗单位: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豫政〔2010〕22号),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医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我省中医药继承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我省中医临床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省中医管理局决定实施重点中医学科(专科)带头人培养项目,现将《河南省重点中医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培养对象申报及初步遴选。
确定培养对象推荐人选后,以省辖市为单位将申请表及相关原始资料于11月
10日前报省中医管理局业务处。
省直医疗单位直接报送。
二〇一一年十月日。
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科研产出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尹姗姗;崔长征;王凯旋;郭金玲【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53)005【摘要】目的:对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2011至2015年的科研产出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依据"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基于文献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将其中代表科研产出的12个指标[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厅级项目、中华医学奖、省级奖励、厅(局)级奖励、发明专利、SCI论文、中华期刊论文、核心期刊论文、国家级期刊论文、专著]纳入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因子,以各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评价科研产出能力.以综合得分为因变量,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筛选科研产出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该样本KMO抽样适度测量值为0.678;共提取出"论文""发明专利""专著成果"和"科研项目"4个公因子,特征根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80.88%.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大学直属附属医院"(β=0.268,P<0.001)、"是否博士研究生导师"(β=0.363,P=0.025)、"是否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常委及以上任职"(β=0.306,P=0.017)是科研产出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成功建立了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科研产出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总页数】4页(P626-629)【作者】尹姗姗;崔长征;王凯旋;郭金玲【作者单位】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计划科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会郑州450003;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郑州450001;河南省医学会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相关文献】1.河南省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效果评价 [J], 郭金玲;王宇明2.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出国培训项目绩效评价 [J], 郭金玲3.科研魅力在于探索未知——记浙江大学生物物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华跃进 [J], 蔡巧玉4.迎校庆河南中医学院重点学科巡礼河南省重点学科——中医骨伤学科 [J],5.河南中医学院重点学科巡礼——内科学科4次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五轮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结题报告刘颖 周磊 张红卫 陈建设 许汴利[摘要] 目的 总结第五轮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情况,为制定河南省疟疾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0年各项目县疟疾防治工作资料,汇总分析。
结果 四年共治疗疟疾病人和疑似疟疾病人41452人次,主动病例侦查480次,疫点处理200次,各级项目督导11791次。
结论 项目的实施推进了疟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全球基金; 疟疾项目[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 in Henan district and provide scienti fic evidence for Henan to establish a program and measures for mala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Data on malaria prevention work in 15 counties during 2006~2010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malaria control were evaluated. Results During 2006-2010,totally 41452 malaria cases had been treated;480 active case detections,200IRS,11791M&E activities had been conducted. Conclusion Works of malaria control are developed by carrying of the program.[Key words] Global fund; Malaria第五轮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自200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项目覆盖6个市15个县227个乡镇,目标人群为900万人,覆盖人群为1000万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河南省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其前身是1977年成立的外伤科教研室,隶属于中医系,承担中医外科学和中医伤科学的教学任务,1984年与外科教研室分开成为伤科教研室,1986年筹建骨伤专业,1993年成立骨伤系,后院系合一,于2002年成立骨伤学科,200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人。
学科下辖骨伤病区2个,开放床位85张,为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方向硕士学位培养点,学科拥有硕士生导师8名(含兼职导师),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名、医学博士4名、硕士10名、在读博士6名,及主治医师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设有专病门诊,月门诊量达2000人次,先后派多名医生护士外出进修深造骨伤科先进诊疗技术,治疗手段独特,护理规范,教学成绩优良。
以专科、专病、专药,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为特色治疗风格,拥有基本条件完善的实验室、临床实训室、资料室和信息检索中心及与之相配套的价值1000余万元的大型医疗、实验与信息设备。
学科带头人李慧英,女,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2006年河南中医学院获硕士学位,在读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到郑州骨科医院及北京积水潭医院专科医院进修两年。
毕业后一直从事骨伤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擅长中药辨证施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骨折等,独立操作骨科多项手术治疗,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关节镜微创技术、颈腰椎脊柱病手术、内外固定治疗骨折等。
先后到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多次被邀请在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专题讲座,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6部,参加科研8项,获科技成果奖7项,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
附件一编号“5451”项目进展调查表N 单位:N1科室:A 个人基本情况表A1 姓名:A2 出生日期:年月日A3 性别 ( ) 1.男 2.女A4 职称 ( ) 1.正高 2.副高 3.中级 4.初级A5 学历 ( )1.博士2.硕士3.本科4.大专5.大专以下A6 从事专业:A7联系方式A7a电话(办) :A7b 手机 :A7c E-mail:B 项目完成情况B1 您承担项目的计划年度 ( )1.2006年2.2007年3.2008年4.2009年5.2010年B2与境外联系人的关系( )1.同学2.亲戚3.老师4.朋友5.网上联系6.其它B3 目前您项目的进展 ( )1.没进展2.正在联系出国3.在国外培训中4.培训结束回国5.回国并已应用B4 您原计划学习培训的国别 ( )1.美国2.加拿大3.法国4.英国5.澳大利亚6.瑞典7.韩国8.日本9.香港 10.其它若B3回答3、4或5:B5 您实际学习培训的国别 ( )1.美国2.加拿大3.法国4.英国5.澳大利亚6.瑞典7.韩国8.日本9.香港 10.其它B6 若培训国别有变动,原因B7 您在国外培训的起止日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B8 项目完成情况( )1.按计划完成2.延迟完成3.不能完成B9 若项目没有进展或进展延迟,原因为 ( )1.培训项目变化2.境外机构接纳问题3.个人因素4.单位问题5.其它B10 您原计划学习培训的时间为 ( )1. 3个月2. 6个月3. 12个月4. 其它B11 若已经培训结束回国,您实际学习培训的时间为 ( )1. 3个月2. 6个月3. 12个月 4 .其它B12 若有改变,原因:B13 若已经培训结束回国,但目前所学技术尚未应用,其原因为 ( ) 1.回国时间短 2.正在准备有望开展 3.硬件条件不够4.需要助手5.技术没学好6.其它B14 经过努力,单位是否有条件开展该技术 ( ) 1.是 2.否B15 预计开展时间为月后。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豫卫国际〔2010〕45号)各省辖市卫生局、有关医学高等院校、省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各援非医疗队:近些年来,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并积极承担援外医疗队的派遣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在人员选审、培训、派遣、国内外管理、解决队员后顾之忧等方面做出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派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疗队员。
我省广大援外医疗队员在气候炎热、缺水少电、疾病流行、药械缺乏、交通和通讯不便、甚至政局动荡的艰苦环境中,时刻牢记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发扬救死扶伤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为配合我国的整体外交、增进我国同受援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宣传、弘扬援外医疗队员的国际人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省援外医疗工作,经研究,决定对郑州市卫生局等10个“全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张战利等10名“全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为我国援外医疗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各地、各单位、全体医务人员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模范事迹,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支持和完成援外医疗任务,为履行国际义务,为我国的外交和卫生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全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附件:全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一、先进集体名单1、郑州市卫生局2、洛阳市卫生局3、新乡市卫生局4、南阳市卫生局5、周口市卫生局6、漯河市卫生局7、商丘市卫生局8、河南省肿瘤医院9、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0、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二、先进个人名单1、援埃塞俄比亚第15批医疗队:张战利王剑乔中会2、援赞比亚第15批医疗队:张点红苏楠邓钧王文明3、援厄立特里亚第6批医疗队:张进跃刘营杰李凤仙——结束——。
《中国医院管理》第30卷第12期(总第353期)2010年12月推荐层次1组2组3组学历博士副博士学士合计博士博士后博士学士合计国外频数(名)000011708百分比0000100.012.587.50100.0省外频数(名)2114608210百分比50.025.025.0100.0100.0080.020.0100.0表1引进人才来源、学历情况推荐层次1组2组3组合计人数471829平均年龄78.5052.4348.5053.59F 39.591P <0.001*表2引进专家年龄分析*表示3组专家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Renliziyuanguanli为了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河南省卫生厅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河南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以下简称“创新人才工程”),相关政策出台后,全省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响应。
现对全省申报的引进国外、省外人才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全省各单位的申报材料。
本年度申报包括引进人才、培养本省人才2部分内容。
其中引进人才主要根据学术成就、业务能力等分为第一、第二、第三3个层次,对应分为1、2、3组。
第一层次(1组)相当于国家最高水平人才,第二层次(2组)居中,第三层次(3组)相当于省级学科带头人水平。
各层次人才均制定了申报条件。
本次引进人才均为柔性引进,即每年到引进单位工作1~6个月。
1.2分析方法对申报者中拟引进的国外、省外3个层次(3个组)的人才,从年龄、学历、学科专业及科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科研情况主要包括近5年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获得的国家级科研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内容。
1.3数据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检验采用F 检验,显著性水准α=0.05。
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王慧慧;李向旭;聂伟;关方霞;雷霖;尹姗姗;胡凯【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2(021)004【总页数】4页(P475-478)【作者】王慧慧;李向旭;聂伟;关方霞;雷霖;尹姗姗;胡凯【作者单位】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2006年,河南省启动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及高新技术引进计划,以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高新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河南省卫生技术水平和卫生科技能力的快速提升,即为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简称为5451工程)。
为全面考核该工程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制定该工程考核指标体系,现将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做一阐释。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5451工程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及高新技术的依托单位及学术带头人。
1.2 研究步骤1.2.1 文献研究:搜集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多个数据库关于卫生系统人才考核指标的文献,收集评价的理论框架。
1.2.2 理论模型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结合国内外对人才考核的相关研究和理论框架,最终确定符合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1.2.3 确定咨询专家名单:选择在全国卫生系统有重要影响、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被业内广泛认可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等相关领域的专家。
这些专家对创新人才考核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2.4 制订指标及专家咨询: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及5451工程的相关要求,制订考核指标。
以专家咨询表的形式向20名专家咨询关于备选指标的意见。
每位专家咨询的过程和结果互不干扰。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度河南省学术技术带
头人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豫政办[2007]36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7.05.16
【实施日期】2007.05.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度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名单的通知
(豫政办〔2007〕36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发〔2004〕9号)精神,省人事厅、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科协进行了2006年度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工作。
经省政府批准,刘占举等129名同志为2006年度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现将名单印发给你们。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管理与服务工作,并按规定落实好有关待遇。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五月十六日 2006年度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名单。
2006-2010年河南省医学学术带头人出国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分析王宇明;郭金玲;李立;尹姗姗【摘要】2006年,河南省启动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及高新技术引进计划,5年投入4 000万元,选派500名左右高素质卫生人员出国培训,学习先进的医疗卫生技术,引进100个左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熟高新技术,尽快提升河南省的卫生技术水平和卫生科技能力(简称为5451工程).为加强项目管理,客观了解、分析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出国培训项目完成情况,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投资效益,为科技项目管理提供依据,本文对2006年至2010年出国培训项目进行问卷调查.【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2(021)001【总页数】2页(P112-113)【作者】王宇明;郭金玲;李立;尹姗姗【作者单位】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会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2006年,河南省启动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及高新技术引进计划,5年投入4 000万元,选派500名左右高素质卫生人员出国培训,学习先进的医疗卫生技术,引进100个左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熟高新技术,尽快提升河南省的卫生技术水平和卫生科技能力(简称为5451工程)。
为加强项目管理,客观了解、分析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出国培训项目完成情况,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投资效益,为科技项目管理提供依据,本文对2006年至2010年出国培训项目进行问卷调查。
1 材料与方法1.1 评价指标立足科技常用的统计指标,根据5451工程项目特点,参考相关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1-3]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指标,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经费支持情况、项目延迟原因等方面。
1.2 方法根据评价指标设计调查表,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问卷调查表,统一回收。
医学培训情况汇报
近年来,医学培训工作在我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评估医学培训情况,特进行本次医学培训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们对医学培训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调整。
我们针对不同科室的医生,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临床技能培训、学术研究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培训等方面。
通过不断地调研和调整,我们确保了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使医生们能够获得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培训。
其次,我们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和实效性。
除了传统的讲座和学术交流,我们还引入了案例讨论、模拟手术、技能操作等形式,使医生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以致用,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同时,我们还鼓励医生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再次,我们加强了对医学培训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对医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监督。
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评估,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加强了对医学培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医学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医学培训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
我们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享医学培训资源,引进国际先进的医学培训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医学培训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总的来说,医学培训工作在我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医学培训工作的投入和管理,不断完善和提升医学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提高医生们的临床技能和学术水平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