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景岗山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景岗山小学语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节语文课,主题是《景岗山的春天》。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景岗山春天的自然景色,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描写春天的词汇和句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春天景色的描绘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对春天景色的描写。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感悟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景岗山的春天》。
2. 相关春天景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景岗山春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 简单介绍景岗山的地理位置和春天的特点。
2. 课文阅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 阅读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3. 课文讲解-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春天景色的描写手法。
-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互动讨论- 分组讨论课文中描述的春天景色,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分享。
-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拓展延伸- 展示其他春天景色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描述。
-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
6. 课堂小结-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春天景色的描写要点。
- 强调学生对春天的感悟和表达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要求使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手法。
六、板书设计- 景岗山的春天- 地理位置- 春天特点- 描写手法:比喻、拟人七、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学生的理解程度。
- 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这节课,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下册课文井冈山笔记在革命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了新中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中国共产党用光辉的业绩谱写了壮丽的诗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惊天动地的奇迹!“三湾改编”是毛泽东同志为改变中国革命被动局面的伟大创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
它不仅是毛泽东同志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一生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的光辉典范,而且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它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经验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走向新生活的历史见证。
1927年10月9日蒋介石在南昌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以来第一次全面进攻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地区的反革命武装暴动“井冈山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经了三湾改编、会昌起义、四湾改编等重大历史事件,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象征与缩影。
红军战士在毛主席指挥下,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
井冈山人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创造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勇于牺牲精神。
一、第一自然段“你听,远处传来了枪声;你看,远处又有了枪声;你瞧,前方又有了枪声……”我们走在通往湖南井冈山的公路上,两旁的树上挂满了果实和红旗。
“那是什么?”我们抬头仰望夜空,发现空中有一只巨大的风筝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
“风筝”是风筝的意思:风筝飞翔了,可以放飞天空。
我们又看到了远处的一座山:山顶上一座雄伟的大烟囱。
一支工农革命军胜利地占领了这里;那根烟囱像一根粗壮异常的大动脉……它们在蓝天下形成了巨大图案,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这时我们又走进了一个“大森林”:五彩缤纷的森林里有许多高大威严的树木,郁郁葱葱;山上栖息着许多野鸡和野兔。
景阳冈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
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店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
”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武松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来。
”武松道∶“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
”店家道∶“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武松道∶“怎么叫做;三碗不过冈”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
过往客人都知道,只吃三碗,就不再问。
”武松笑道∶“原来这样。
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
”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
店家赶出来叫道∶“客官哪里去?”武松站住了问道∶“叫我做什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武松道∶“什么榜文?”店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官府限期叫猎户去捉。
冈下路口都有榜文,教往来客人结伙成对趁午间过冈,其余时候不许过冈。
单身客人一定要结伴才能过冈。
语文五年级下册六井冈山预习1、1护士对刚出院的病人说:“欢迎您再来!”她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22.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让绿色生活成为时代文明的标签,需要激发出每个人的环保热情,建设美丽中国,每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B.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正确答案)C.峰会期间,青岛市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D.精明的行销人员,会尽力让所有的行销元素都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3、63. 下列选项中,加双引号字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单选题]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斗”折蛇行C、“箬篷”覆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正确答案)4、1《我的空中楼阁》中写道: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这句话是说小屋不仅仅是物,还是作者理想境界的化身,是作者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思想感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狭隘(ài)言简意赅(hài)B、笑靥(yǎn)心宽体胖(pán)C、脸颊(jiá)诲人不倦(huǐ)D、酝酿(niàng)一蹴而就(cù)(正确答案)6、“睿智”的“睿”的正确读音是“ruì”。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8、1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景阳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教学难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1、播放《好汉歌》,导入新课2、师:你知道这首歌曲是那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吗?那么关于《水浒传》你还知道多少?(出示课件:作者介绍)3、看得出同学们对《水浒传》感兴趣。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
今天我们锁定这一百零八位中的一位,一同走上景阳冈,来认识一位打虎英雄—武松。
(出示课件:武松的资料)。
4、初步了解了他,那么我们接下来通过一篇课文更进一步深入认识他(板书课题:景阳冈)【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和资料链接激发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好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下面请同学们赶快进入课文吧,边读边想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培养同学们的阅读概括能力。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当中出现了不少生僻字,大家认识吗?(课件出示:字)2、生字这一关同学们轻而易举就通过了,那么词这一关呢?(课件出示:词)3、谁能说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哪几个过程?(课件展示)⑴喝酒——喝酒十八碗——执意要过冈⑵上冈——知道真有虎——不愿回酒店⑶打虎——机敏躲虎击——打虎显神力⑷下冈——担心再有虎——步步挨下冈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设计意图:理清课文顺序,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
】四、根据阅读提示,深入了解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6《景阳冈》导学案知识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
(注:此导学案仅作为疫情防控时期指引学生线上学习使用,学生使用与否,遵从个人自愿原则)
南宁市万秀小学2019-2020年度下学期学科学习导学案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
分别用了:①哨棒打虎、②赤手空拳打虎
(2)武松是怎样赤手空拳打虎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圈出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语。
动作词语:抡劈揪按踢提(同学们可以试着想象当时的画面。
)品词:描写武松赤手空拳对付老虎的经过时,抓住了“揪、按、踢、提、打”这几个动作进行细节描写,用词非常准确,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3)再读以下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
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
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害怕、紧张)
三、内容梳理:
四、延伸阅读:
请同学们课后读读《水浒传》,与英雄好汉们交朋友吧!。
井冈山课文知识点作者介绍:施耐庵(约1296-约1370)(1296年-1372年),名耳,字伯阳,又名子安,又字肇瑞,谱名彦端,斋号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
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
书中人物介绍:武松山东清河县人。
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
他于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因此远近闻名。
在反击官府围剿和攻城夺府的战斗中,他勇敢坚定,是梁山义军的主要将领之一。
我会写:冈:gāng(山冈、冈峦、景阳冈)饥:jī(饥饿、饥渴、饥寒交迫)碟:dié(碟子、碟片、碗碟)俺:ǎn(俺们、俺村、俺家)榜:bǎng(榜文、榜书、榜眼)杖:zhàng(拐杖、手杖、扶杖而行)申:shēn(申请、申时、申辩)兼:jiān(兼职、兼任、德才兼备)勿:wù(勿用、勿要、勿说)拖:tuō(拖车、拖着、拖延)悉:xī(熟悉、知悉、悉心)肋:lèi(肋骨、两肋、肋下)坠:zhuì(坠崖、坠落、坠马)膛:táng(胸膛、炉膛、开膛破肚)截:jié(两截、截断、截然不同)我会认:倚:yǐ(倚靠、倚门、倚马千言)箸:zhù(举箸、火箸、箸子)绰:chāo(绰起、绰刀)擒:qín(擒捉、擒贼、束手就擒)踉:liàng(踉跄)跄:qiàng(踉踉跄跄)呵:ā(呵呀)胯:kuà(胯下、胯骨、腰胯)霹:pī(霹雷、晴空霹雳)雳:lì(青天霹雳)咆:páo(咆哮)哮:xiào(哮喘)锤:chuí(铁锤、捶打、千锤百炼)泊:pō(湖泊、血泊、梁山泊)形近字:饥(饥饿)机(机会)恰(恰当)拾(拾起)府(政府)符(符合)榜(榜样)傍(傍晚)谋(计谋)煤(煤炭)喘(喘息)端(端正)多音字:绰:chuò(绰号)chāo(绰起)呵:hē(呵呵)ā(呵呀)挑:tiǎo(挑战) tiāo(挑选)泊:pō(湖泊)bó(停泊)近义词:咆哮——怒吼奇怪——古怪滋味——味道吓唬——恐吓诡计——阴谋耻笑——嘲笑酥软——松软恰好——正好踉踉跄跄——摇摇晃晃反义词:好心——恶意耻笑——赞扬敞开——关闭光滑——粗糙酥软——僵硬踉踉跄跄——稳稳当当理解词语:【筛酒】斟酒。
景岗山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齐心协力”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井冈山是“英雄的山,美丽的山”.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想象作者在黄洋界所看到的壮观的景色,了解作者在黄洋界哨口看到的,体会作者的联想.
2欣赏图,并配上解说词.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
1井冈山的图片以及资料介绍,风光录象.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指导读题目.
2展示资料,简单的介绍井冈山.
3教师导入:我们今天就一起随着作者走进着迷人的仙境.
二播放录象,整体感知美.
1播放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井冈山的美丽.
2指名说说自己观后的心理感受,并用下面的句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井冈山,你----------------------------------------------我-----------------!
3教师小结:是呀,这如同仙境的井冈山不知吸引了多少的中外游客!接下来,我们就去读一读作者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神话般的世界.
三配乐自由读,整体感知,掌握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并播放音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1)读通课文,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崇山峻岭,盘旋而上,慕名已久,
山势巍峨,峰峦峻拔,郁郁葱葱,逶迤前行.
2想一想: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
(2)大家齐读.
3指名反馈下列词语的意思.
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
盘旋而上:课文指汽车沿着公路环绕着向上飞奔.
慕名已久:指作者仰慕井冈山已经很久了.
山势巍峨:形容黄洋界山势高大雄伟的样子.
峰峦峻拔:形容山峰高大挺拔.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逶迤前行:形容河流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4分段情况:
第一部分?(1)写我们乘车来到井冈山.
第二部分(2—4):写我们在黄洋界所看到的美丽景象.
第三部分(5—6):写我们在黄洋界所产生的联想.
四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井冈山有什么特点?把相应的词语用﹏﹏﹏画出来.
(2)“车在飞奔,心在飞奔,我们正赶往……”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结合信息窗,说说为什么把井冈山称作“革命摇篮”.
2指名反馈。
(1)井冈山“崇山峻岭、涓涓清泉”。
(2)“车在飞奔,心在飞奔,我们正赶往……”表现了作者急切地想到达井冈山的心情。
(3)1927年,毛泽东、朱德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因而把井冈山称作“革命摇篮”。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井冈山,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1979年前,毛泽东、朱德在这里创立伟业,将红色火种点燃,厚重的历史赋予她成功的山、英雄的山;大自然的造化,赐予她奇峰绵绵、飞瀑流泉,美丽的风光,赋予她灵性的山、奇美的山。
正如作者所说的“井冈山如此美丽,仿佛仙境一般。
”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想象作者在黄洋界上看到的壮观的景象,以及作者在黄洋界哨口看到的以及产生的联想。
2总结全文,拓展练习,给黄洋界的景色自己解说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具准备:
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去欣赏井冈山中最有名的黄洋界的壮观景象。
二、继续学文。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黄洋界云海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学生描述。
3出示课文有关语句。
站在黄洋界上举目远眺,只……像大海中的点点岛屿。
4比较自己描述的与课文写的,那句好?说说理由。
(课文写得好。
课文把云海比作大海,把云海中显露的山峰比作岛屿;把白茫茫的云海比作拍岸的波涛、徐徐飘飞的烟波。
形象而动地写出黄洋界上壮观的云海景象。
)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在脑海中想象.思考:大峡谷美在哪里?
2齐读这一段.
3指名反馈.
(“两旁山坡上……可见血红的杜鹃花.”从色彩上体会大峡谷的美;“特别耀眼的……逶迤前行.”用细长的银蛇比喻谷底的溪涧,写出了溪涧在阳光的照射下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4教师小结:
(三)体会作者观察方法.
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有远及近)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在黄洋界哨口看到什么?又联想到什么?
2指名反馈.(看到了炮台和纪念碑,联想到当年军民齐心协力击溃敌军的故事;看到了枝繁叶茂的黄槲树,联想到毛泽东的乡音和朱德的扁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崇敬地,回忆地)
三、拓展延伸,说井冈山.
1教师导:多美的井冈山呀,难怪作者会不禁地赞叹:井冈山,英雄的山,美丽的山.看着满山苍翠,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不禁陶醉了.
2指导朗读这一句.
3学生读课文,找出和这句呼应的句子.(指名反馈:井冈山如此美丽,仿佛仙境一般.)
4教师:读了课文,你想对井冈山说什么呢?
井冈山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5教师:谁能不夸井冈山的美丽景色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这些景色吗?
四、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同学们,游览井冈山,既可以瞻仰革命前辈的战斗业迹,又可以饱览景色绮丽的无限风光.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游览一番.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说一说红军的故事.
板书设计:
17井冈山
举目远眺云海壮观
井冈山向下看大峡谷美丽热爱和赞美(黄洋界)看到:炮台、纪念碑、黄槲树对老一辈革命家在哨口联想:军民故事、毛泽东的乡音、朱德的扁担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