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 画人像 ▏人美版 (4)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7
美术教学设计《画人像》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
这是在四年级《猜猜我是谁》之后的一个人物写生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正面人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住抓住正面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线进行人物造型的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名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的特征。
增加学生对实际作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人物面部的三停五眼和人物常有的表情,并通过学生上台的表情体验五官在各种表情中发生的变化。
教师适时的在黑板上进行简笔画表现各种表情。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观察人物特征的方法,掌握用线表现正面人物头像特征的速写知识、速写方法、步骤并运用线画一幅人物的肖像。
2、技能目标:能观察到人物的基本特征,并用线条大胆地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概括、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
3、情意目标:对人物画有学习的兴趣,乐意和同学分享画人像的经验。
通过画肖像人物,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二、学生分析:尽管学生之间很熟悉,但是,他们对各自特征的认识却不够深入,常常缺乏细致的观察和准确地把握。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同学的特点,在观察、了解不同的人物的脸型、五官、表情等不同的特点,学习捕捉人物特征,养成观察习惯,学习画家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猜猜他是谁?(成龙、赵本山、姚明)2、讲授新授(1)观察头像特征速写:是写生的一种方式,要通过观察,在短时间里用流畅的线条画出事物的大体形状、基本特征。
而画人像速写要仔细观察人物头部的基本特征。
(2)1. 脸形2. 五官3. 发型脸形:观察自己的同桌是什么脸型五官:观察自己的同桌五官位置用尺子量一量,你的同桌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子底部;鼻子底部到下巴底部距离。
第2课画人像(教案)一、教学内容1.了解人物头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2.掌握人物头部的基本画法3.了解面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4.掌握面部特征的基本画法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头部构成的基本规律2.掌握画人物头部的基本技法和方法3.了解面部特征构成的基本规律4.掌握画面部特征的基本技法和方法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部和面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2.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头部和面部特征的画法和技巧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入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如何画人物头像。
你们知道人物头部有哪些特征吗?(询问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回答并补充:“人物头部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发型、等。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人物头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人物头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比较重要,在画人物头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人物头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1)头的构成人物头部由头颅和脖颈组成,头颅由颅骨、面颅、眼眶和牙齿组成。
而头顶分为上、下两半,下半部分由前额、眼眶、鼻子和嘴巴组成。
(2)头的比例关系人物头部的比例关系大约是头顶占头部的1/3,脸颊和下巴占2/3左右。
眼睛的位置在头顶的中线处,鼻子的位置是从头顶到下巴的下一半处,嘴巴则在下巴的下方约1/3处。
教学内容2:人物头部的基本画法(1)画头的轮廓用铅笔画出头部的大概形状和轮廓。
轮廓线遵循前述的比例关系,不要画得过大或过小。
(2)画头发根据人物的年龄特征、发型等,描绘头发。
头发质地不同,厚薄也不同,绘画时应注意画出头发的层次感。
(3)画眼睛眼睛是人物头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传感出角色的情感和精神特征。
描绘眼睛的方式主要是按顺序画出眉毛、眼眶和眼睛珠。
眼睛要表现出光影效果。
(4)画鼻子鼻子形状也是人物的标志性部分之一。
它的轮廓也比较复杂,画法要按照实际的结构绘制出来。
(5)画嘴巴嘴巴的形状不同,大小也不一样,要根据实际的特点进行绘制。
教学内容3:面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面部特征是人物头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2课画人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画人像》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的第二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人像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神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人像绘画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著名的人像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时,往往容易忽略人物的主要特征,导致作品缺乏个性和神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捕捉人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人像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捕捉人物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神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展示人像绘画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现人物特征。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人像绘画实践,相互交流和借鉴,提高绘画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人像作品,引发学生对人像绘画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人物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捕捉人物的主要特征。
同时,教师现场绘画,展示人像绘画的步骤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人像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神态。
教案:第2课画人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画人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像的基本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像的基本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人像的比例和结构。
2. 人像表情的刻画。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人物头像图片、绘画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人物头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像的特点,引发学生对人像绘画的兴趣。
2. 基本画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人像的基本画法,包括比例、结构、表情等,让学生对人像绘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人像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像绘画基本画法1. 比例:头身比例、面部比例2. 结构:头部结构、面部结构3. 表情:眼神、鼻子、嘴巴、耳朵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人像绘画作品,要求比例准确、结构清晰、表情生动。
2. 写一篇绘画心得,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培养绘画人才,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奠定基础。
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接下来,我将对这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人物头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像的特点,引发学生对人像绘画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头像,如明星、画家、历史人物等,让学生观察他们的面部特征、表情、发型等。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2课画人像》教案1一. 教材分析《画人像》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2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画人像。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讲解和丰富的图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像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人像的比例、结构、线条运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人体比例、结构、线条运用等方面的认识。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人体比例、结构、线条运用等方面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人像绘画技巧。
2.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绘画心得。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提高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2课画人像》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人物图片素材4.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人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幻灯片呈现教材内容,讲解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比例、结构、线条运用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人像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绘画心得,总结人像绘画技巧。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不同风格的人像绘画。
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审美情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像绘画的重要知识点。
第2课画人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绘制人像,包括人物的基本比例、面部特征、发型、服装等方面的绘画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像绘制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像绘制的基本比例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4.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人物比例的掌握和绘画技巧的应用。
2. 面部特征和表情的表现。
3. 人物动态和姿势的绘制。
教具学具准备:1. 绘画纸张、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2. 人像绘制的基本知识挂图或示范图。
3. 人体模型或人像照片等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人像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人像绘制的基本知识。
2. 理论讲解:讲解人物的基本比例、面部特征、发型、服装等方面的绘画技巧。
可以通过挂图或示范图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展示人像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可以邀请一位学生作为模特,进行现场绘制示范。
4. 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人像绘制的练习。
可以提供一些人物照片或人体模型作为参考,让学生进行模仿或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和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板书设计:1. 第2课画人像2. 主体部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部分。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幅人像作品,可以是模仿或创作。
2. 要求学生注意人物比例、面部特征、发型、服装等方面的绘画技巧。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人像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示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像绘制的技巧。
教案名称: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画人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头像的基本绘画方法,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头像的欣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了解人物头像的绘画步骤。
2. 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和气质。
3. 欣赏经典的人物头像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基本绘画方法,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如何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和气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注意他们的外貌特征和表情。
2. 提问:你们能用简单的线条把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画出来吗?二、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10分钟)1. 讲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人物头像的绘画步骤。
2. 示例演示如何绘画人物头像,讲解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三、实践与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绘画一个人物头像。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板书设计:《画人像》1. 基本结构2. 绘画步骤3. 抓住主要特征作业设计:1. 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用画笔把他们画出来。
2. 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名人,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然后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形象。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让他们学会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人物的外貌和表情。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人像▏人美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和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知识与技能:理解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掌握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对人物特征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实践。
具体内容包括:1. 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介绍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包括人物肖像画的特点和意义。
2. 人物肖像画的技巧:讲解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3. 人物肖像画的实践:让学生进行人物肖像画的实践,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2. 教学难点:人物特征和情感的表现,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和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投影仪、白板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人物肖像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通过PPT和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人物肖像画的特点和意义。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人物肖像画的实践,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人像▏人美版2. 内容: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实践。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完成一幅人物肖像画。
2.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技巧,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和情感。
《画人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人物肖像画的方法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准确的抓住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并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象人物肖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分析、讨论、演示和创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美术创作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领悟孝道、热爱自己的父母,做具有中华美德孝心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人像的画法和表情特征,在创作中领悟孝道,达到感情升华。
2.教学难点画自己父母肖像时能否准确地抓住特征和神态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设计一.情趣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明星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并和现在图片进行对比,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行学习。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视频上的照片都是哪一些明星小时候的照片呢?请仔细观察他们都有什么特征?学生观察并讨论。
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画人像二.自主探究,讲授新课。
1.探究人物脸形讲解三庭五眼的美术比例知识。
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同桌的五官,教师讲解“三庭五眼”的知识,出示示意图。
提问:你知道五官的位置是怎么确定吗?它对我们画人像有什么帮助吗?学生观看课件具体分析、观察人物的五官比例并得出结论,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绘画人物上。
2.教师出示人物表情的视频图片。
师:三庭五眼只是画人物的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去画人物肖像难免会千篇一律,因此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和表情,这样画出来的人物肖像就会不同,各具形态了。
引领进一步学生分析人像的表情特征(喜、怒、哀、乐、愁)3.教师出示画家的人像速写,并展示速写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如何用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肖像。
学生观察人物细节特征并领会其方法。
4.教师出示一些小朋友画自己的爸爸妈妈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观察。
5.出示第一个作业要求:仔细回想爸爸或妈妈的容貌,为他(她)画一张像,然后让同学们认一认你画的是谁,听一听他们对你画的作品有什么意见。
画人像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这是四年级《猜猜我是谁》之后的一个人物写生,引导学生如何抓住对正面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进行人物造型的能力。
小伙伴每天在一起学习,相互之间非常熟悉,他们对同学的性格特点也十分了解,因此,本课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尽管学生之间很熟悉,但是他们对各自特征的认识却不够深入,常常缺乏细致的观察和准确把握。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学生的特点,在观察、了解不同的人物的发型的基础上,感受人物的脸型、五官、表情等不同的特点,学习捕捉人物特征。
养成观察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如何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能用线表现自己的同学。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五、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多媒体等。
学生:作业纸,细的记号笔。
六、教学过程:。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画人像▏人美版一、教学内容和要求1. 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画人像,了解人物的五官构造和基本比例,熟练掌握线条的运用与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教学要求•熟悉人物的五官结构,理解基本比例关系•熟练掌握线条的形态和性质,能够细致地描绘人物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使其创造出多样的人物形象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的五官构造和基本比例,熟练掌握线条的运用与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想象力和观察能力2. 教学难点•掌握人物五官的基本比例关系•熟练掌握线条的形态和性质,能够细致地描绘人物形态三、教学策略本课采用多方位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其在学习中渐渐实现自我价值,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的:1.创设课堂情境,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给予学生较大的绘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提高其绘画水平和技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重点介绍人物的五官构造和基本比例关系,线条的形态和性质,以及具体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己的绘画技巧。
2. 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通过演示具体的绘画技能和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 实践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绘画,自由创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感受到绘画的乐趣,提高其绘画水平和技能。
五、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物五官的组成、线条的形态和性质,以及绘画技巧和方法。
2. 教师演示通过教师亲自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掌握五官的组成、线条的形态和性质,以及具体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操作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实践绘画,自由创作,并分享彼此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方法•学生的作品评比•互评互鉴•兴趣表现和学习成果七、教学内容附加说明此次课程是五年级美术课的第二节课,主要面向学生,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人物形态,为其今后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技能。
教案标题:《画人像》课程:美术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人物肖像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观察人物并进行创作教学准备:1. 教材: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2. 教学工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提问:你们对人物肖像画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人物肖像画家?二、基本技巧和方法(10分钟)1. 讲解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构图、比例、线条、光影等。
2. 示范如何使用铅笔勾勒人物轮廓,如何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进行渲染和上色。
3.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特征和表情,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三、观察人物并进行创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或教师,注意他们的外貌特征、表情和姿态。
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和情感,进行人物肖像画的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肖像画的重要性和技巧。
2. 提问:你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认为人物肖像画最重要的是什么?3. 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进行人物肖像画的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基本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对人像特征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进行人像绘画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人像特征的把握和表现。
3. 线条、色彩在人像绘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2. 人像特征的把握和表现。
四、教学难点:1. 线条、色彩在人像绘画中的运用。
2. 创作具有个性的人像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人像绘画的范例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3.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等展示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的人像绘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示范:讲解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分析。
3.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人像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分析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人像绘画,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九、评价方式:1. 学生作品的评价:构图、线条、色彩、表现力等方面。
2. 学生参与度的评价:课堂表现、练习态度等方面。
十、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为一课时。
2. 后续课程将继续深入讲解人像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十一、教学资源:1. 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
2. 优秀的人像绘画作品图片。
十二、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示范法: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分析。
3. 练习法: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人像绘画练习。
十三、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人像绘画作品,拓宽视野。
第二课画人像
导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了解学习如何用线条表现正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的不同特点,能用线来表现人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导学重难点:
导学重点:
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导学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课前准备:
有关的人物图片、课件、图画纸、彩笔等
导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变化无穷的脸》,由此导出学习内容——《画人像》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生:(观看)
师:我们看到了一张变化无穷的脸,孩子们,好不好看呐?生:(笑)好看
师:我们虽然不能像视频中的人一样,但是我们能够通过观察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人像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程就是——《画人像》
学习探究
板块一(相貌特点)
学生看图猜人,并试着理解人物相貌的特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自画像,请你们来猜猜看,画中的这个人,她是谁?
生:是老师自己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画像中的这个人是老师自己的呀?生:各抒己见,如:老师的头发(发型)等等
师:看来,你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其实,你们观察到的发型、脸型和五官等都属于一个人的相貌。
板块二(相貌特点)
把收集到的孩子们不同脸型的照片和相应的脸型形状做一个分析,学生了解有哪些不同的脸型,体会各种不同脸型应该如何去表现,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学生用手指去测量和验证结论。
师:刚才孩子们看到了老师的脸是圆圆的,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的脸是什么形状的呢?看看我们班上有哪些独具个性的脸!
展示图片1:同学1:
师:这是我们班上谁的脸?
师:谁可以用自己的话形容形容这位同学的脸部形状——“圆脸”;
展示图片2:同学2: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形容形容这位同学的脸部形状——“U型脸倒水滴型脸”;
展示图片3:同学3: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形容形容这位同学的脸部形状——“多边形脸”;
展示图片4:同学4: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形容形容这位同学的脸部形状——“倒水滴型脸”。
师:孩子们都概括得很准确,再来看看,我们每个人的小脸上还长着五官,谁能一口气说出是哪五官?
生:眼睛、鼻子、嘴、耳朵和眉毛
师:孩子们说的又快又准确!
板块三(相貌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五官和长相具有特点的明星的和他(她)的漫画肖像。
师:我们班上今天来了几位大腕明星,看看他是谁?
生:姚晨
师:画家抓住了姚晨同学嘴特别大的特点画出了她的漫画肖像师:再看看这是谁
生:李咏
师:画家抓住了李咏同学脸特别长的特点画出了他的漫画肖像师:再看看这又是谁
生:葛优
师:画家抓住了葛优同学光头的特点画出了他的漫画肖像
师:(总结)所以抓住人物的特点画人像是非常重要的!
板块四(相貌特点)
让学生根据课件上的人像猜出同学的名字
师:其实,我们班上也有小明星,猜猜看他们都是谁?
(展示教师画的学生人像)
板块五(表情特点)
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情景,体会和表演喜怒哀乐等的表情特点。
展示老师的表情特点图片,欣赏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图片,为学生创作积累素材。
师:人像中除了长相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人物的表情。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给出三个特定的场景,你们自己来表演人物的表情。
谁愿意来?(挑选三个孩子上台来表演)
师:(场景一)当你数学得了满分的时候,你会是怎样的表情?(生1)
生1:(高兴得大笑)
师:(场景二)当你同桌在没有经过你的允许拿走了你的笔时,你又会使怎样的表情?(生2)
生2:(生气)
师:(场景三)正当你悠闲地走在放学路上,却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摔得很疼时,你会是怎样的表情呢?(生3)
生3:(疼得哭泣)
师:我们用掌声谢谢这三位同学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诠释了几种不同的表情,那该如何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表情特点呢?师:(展示图1)这是老师生气时的表情;(展示图2)这是老师看到孩子们不断进步,感到十分欣慰时的表情;(展示图3)这是老师感到惊讶时的表情。
师:所以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表情,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人间百态——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图片。
师:(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喜怒哀乐,当你遇到一件令你高兴的事情时,此刻你可以尽情的享受快乐;当你感到哀伤,此刻你也可以尽情的哭泣,我们的人生会有各种不同的滋味,酸甜苦辣,一应俱全。
只有你一一地品尝过之后,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板块六
作业:为自己或者你的亲人,或者为同桌画一幅人像。
要求:
1、突出人物的五官特征,注意人物五官的比例位置
2、突出人物的表情特点,清楚表现人物的情绪和状态。
板块七
优秀作品展示并进行简单地陈述:“我画的是※※,※※的什么地方最突出,最有特点,※※在什么时候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师(总结):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不同的人的不同面部特征,也领略了人间百态。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生活中有一双擅于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美的眼睛,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我们美丽的生活。
三、拓展延伸
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画出人物喜怒哀乐等的各种表情特点。
四、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课题《画人像》
关键字词句
五、导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