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7
《李时珍》综合资料之一《李时珍》综合资料之一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李时珍是我国有杰出贡献的古代科学家代表之一,他撰写的《本草纲目》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的事迹和成就为世人所传颂。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重实践、重调查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事业而忘我探索、不辞劳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于立志学医,课文侧重叙述了李时珍学医的目的。
关于撰写《本草纲目》,则是本文叙述的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发现旧药物书中的缺点——上山采药、调查研究——用27年写成《本草纲目》。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清楚明了、重点突出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要使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同时,继续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李时珍的事迹、言行来表现李时珍性格、品质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诊费、职业、救死扶伤、病症、有效、情况、严寒酷暑、拜访、品尝、判断、纲目、书籍、译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学医,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4.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例析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读懂自然段。
为了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花了几年时间作了充分的准备。
《李时珍》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李时珍》。
(2)了解李时珍的生平和主要成就,了解《本草纲目》的价值。
(3)学会查找和运用相关资料,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评价人物,提高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学习李时珍实事求是、执着追求的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人类造福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李时珍》的朗读与理解。
(2)李时珍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3)《本草纲目》的价值。
2. 教学难点:(1)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
(2)如何评价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兴趣。
(2)简介李时珍的生平和成就,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李时珍》,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李时珍的形象。
3. 课堂讲解:(1)讲解李时珍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讲解《本草纲目》的价值和影响。
4.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
5. 评价人物:(1)引导学生评价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2)学生分享对李时珍的敬仰之情。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时珍的成就和贡献。
(2)引导学生课后思考,深入探究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李时珍》,熟读成诵。
2. 结合课内学习,搜集更多关于李时珍的资料,了解其在医学领域的其他贡献。
1. 学生朗读课文《李时珍》的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表现。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李时珍的了解程度。
4. 学生对李时珍精神品质的评价,以及对其价值观的认同。
《李时珍传》文言文李时珍传原文及翻译:一、原文:李时珍,字东壁,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
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
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
读书十年,不出户庭。
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
富顺王壁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日附于和气汤。
王感悟立适。
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
世子暴厥,立活之。
荐于朝,授太医院判。
一岁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臣幼苦赢疾,长成钝椎,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篡述诸家,心弹厘定。
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
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
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尊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爱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弘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重修,长史苏恭增。
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绍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
夷考其间,瑕疵不少。
有当析而混者,女萎,二物并为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南星、虎杖,一物而分为两种,生姜、薯蔬,莱也,而列草品;槟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之天,不能辨其种类,三,日用之蔬,罔克的其质名,黑豆、赤救大小同条,芒消、硝石,水火混注,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寇氏《衍义》之舛谬:黄花即钩吻,旋花即山姜,陶氏《别灵》之差讹,欧浆、苦胆,草果重出,掌氏之不审。
二、翻译: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
医书《本草》所载药物,自神农所传止有三百六十五种,梁代陶弘景增加三百六十五种,共七百三十种,唐代苏恭增加一百一十四种,宋代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到掌禹锡、唐慎微等人,先后增补,合计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当时认为诸药齐备。
然其中品类既繁,名称杂乱,或一物分为二三种名称,或二物混为一种,时珍深以为不当。
他又多方采集,删繁补缺,历经三十年,查阅八百余家医书,三易其稿而成书,名为《本草纲目》。
该书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2023年《李时珍》教案三篇《李时珍》教案篇1教学重点:1.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学习他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
2.体会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1 了解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2 结合课文明白完善的意思。
3 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一、导入1.(课件)自读全文,思考:你对李时珍有了哪些了解?2.哪个内容是最主要的?(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3.哪几段写了这一过程?(35)二、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每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说说。
(原因过程结果)2.原因是什么?自读第3自然段,概括说说旧书有几个缺点?(不全、不细、不对)3.为什么说比较完善,不说十分完善?比较是相对谁说的?4.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完善的理解?(更全、更细、更准)5.默读课文4、5自然段,李时珍是怎么做的?你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特别受感动,画下来。
(课件)(上万里、千百个数字说明什么?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数字说明方法?(27年,几国)这些数字说明什么?(课件)再读三、总结1.这27年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是坚持不懈的过程。
(课件)2.把你心中的感动用以下句式说说:(课件)3.作者怎样评价他?(板书:伟大)《李时珍》教案篇2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
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教学思路: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教学生字词教学资料:李时珍(1515—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4岁随父学医。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李时珍》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李时珍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了解李时珍的重要性和贡献。
教学内容:1. 向学生简单介绍李时珍的背景和生平。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探究欲望。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李时珍吗?你们对他有什么了解?2. 教师简要介绍李时珍的背景和生平,引发学生兴趣。
3. 提出问题:李时珍为什么重要?他有哪些贡献?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李时珍的生平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李时珍的生平事迹。
2. 培养学生对李时珍的尊敬和敬佩之情。
教学内容:1. 李时珍的出生背景和家庭环境。
2. 李时珍的学术成就和医学贡献。
教学活动:1. 教师详细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学术成就和医学贡献。
2. 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评估方式:1. 检查学生的笔记和听讲情况。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的内容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本草纲目》的兴趣和重视。
教学内容:1. 《本草纲目》的编写背景和目的。
2. 《本草纲目》的内容和结构。
3. 《本草纲目》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详细介绍《本草纲目》的编写背景和目的。
2. 教师讲解《本草纲目》的内容和结构。
3. 教师强调《本草纲目》的特点和影响。
评估方式:1. 检查学生的听讲和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李时珍的医学贡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和成就。
2. 李时珍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详细介绍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和成就。
2. 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评估方式:1. 检查学生的笔记和听讲情况。
《李时珍》读后感《李时珍》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时珍》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李时珍》读后感1近两天,我看了《李时珍》这本书。
书中的药圣李时珍这一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时珍是个药圣,创写出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
有一次,他为了研究武当山的仙果,于是冒险来到这里,从山上采来了几颗榔梅,带回乡研究,他翻遍了书籍,终于了解了榔梅的奥秘:其实榔树就是榆树,只是可以止渴、清神罢了。
李时珍的毅力让我感动。
李时珍在和那些道士们医学见解不同下发生过激烈的争吵,但他却不会被道士的见解所迷惑,还信任自己的医术,成功救了许多人,他救人从来不收医药费,还给那些穷人赠送粮食,他觉得:医生是为人们治病的,没有必要收取药费。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更加敬佩李时珍,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他艰辛攀爬高山采集草药的身影;仿佛看见了他夜里写书的身影。
我从《李时珍》这本书体会到做人一定要成为有毅力、有耐心、有见解的人。
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李时珍》读后感2《李时珍》这篇文章写的是李时珍成长的故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很早以前,在苏州瓦硝坝的中医李月池家,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李时珍。
李时珍从小就热爱医学,在家的后院里缠着爸爸问这问那,那是因为爸爸家的后院里有很多草药。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时珍一天天地长大,他八岁时,后院的草药全被他认完了,但是他认为这还不够,还要继续人,他爸爸没办法,就只好带他去山上见识见识各种草药,父亲每次实地讲解草药以后,小时珍都记在心里,而且他的记忆力很好,父亲再问他时,他都能回答正确。
就这样,李时珍长大后,把《本草经》修改成了《本草纲目》。
读完《李时珍》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很多知识,特别是知道了李时珍从小热爱医学,爱得如痴如醉,平时总是缠着父亲不放,勤奋学习,记住了很多花草的药性、用途。
《李时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
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名人,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2、生发言(略)3、谈到李时珍时,师: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课前我们布置大家收集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自己准备一下,再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4、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5、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锁定李时珍,一起去了解李时珍,感受他光辉的一生。
6、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老师请五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
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
(2)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3、出示词语,比赛读。
诊费鄙视患者记载积累编写疑难病症对症下药严寒酷暑本草纲目4、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词方法?重点:(1)完善:完美。
(2)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3)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4)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5)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三、再读课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1、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全文讲什么。
《李时珍》观后感《李时珍》观后感7篇《李时珍》观后感1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时著名的医生,他创作了一本《本草纲目》,这部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不能比的。
《本草纲目》还真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典啊!李时珍的爸爸李言文是当地著名的医生,李时珍小时候很喜欢医学。
长大后,因为想修订旧本草书里的话多错误,他到太医院去当医生,可是,有人说他是“草泽医生”要修本草是“狂妄”之举,李时珍的希望落空了,就辞职回了家乡。
经过了27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每种药物都详细地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儿、功用和采集、制作的方法。
还附有1160幅插图,这些图形象逼真,使人很容易辨认。
还收集了11000多个药方,并对各种药物的如何使用,也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得到成功。
《李时珍》观后感2今天,我看了《李时珍》这部电影。
讲的是:那时候的《本草纲目》已经几百年没有修订了,并且错误百出,许多人因药方子开错了而丧命。
李时珍知道了人们的疾苦,他决定重修《本草》为民造福。
一次,李时珍治好楚王儿子的病,他不要任何钱财,只要朝廷能重修《本草》,可朝廷拒绝了他。
于是,李时珍决定靠自己来完成这项工作。
他亲自去深山老林寻找药材,陪同一起去的人有他的徒弟-庞宪、他的好友-魏大爷。
经过他们十几年的艰辛付出,《本草纲目》初稿终于编好了。
可是,山上的道士说他们摘了神草—曼陀罗,就把修订好的《本草纲目》给烧了,魏大爷也在保护《本草纲目》初稿时不小心掉到山崖下摔死了。
李时珍又要重新开始编订《本草》,最后经过千辛万苦,李时珍编订好了《本草纲目》,他却因过劳而死。
他死后,他的事迹被一代又一代人们所传颂!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李时珍本来可以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可他却为了人类的疾苦去修订《本草纲目》。
我们要学习他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以苦为乐、甘为付出的品德;学习上,我要学习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李时珍》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李时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材分析《李时珍》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
那么,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呢?首先,他行医的目的就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救死扶伤”,他立志行医,“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由于家里世代行医和父亲的影响,幼小的李时珍耳闻目睹了病人的疾苦和医生妙手回春的高尚,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
其次,李时珍做医生后,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了旧药物书的缺点,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药物书”。
所谓“完善”,就是要克服旧的药物书不全、不细、有错的缺点,让书中药物尽可能记载得多一些,详一些,准一些,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历时27年,经过了充分准备,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
作为医生,李时珍深知吃错了药的严重后果,但为了让病人吃着更安心,让后人从他的书中借鉴正确的药方,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啊!由于他的努力,《本草纲目》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
由此看出,李时珍这样伟大的人,创作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把每个自然的内容都与“伟大”一词联系在一起去理解,就可以深入理解什么是“伟大”和李时珍“怎样伟大”了。
二、教法介绍本课教学按照“读书内化”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法:“以自读为轴,以自问为经,以自悟为纬。
”每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
在读的训练中,突出了三点:一、读的目标具有层次性。
从训练步骤看,“通读”要求“读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精读”要求“读懂”,能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表达思想的一些方法,有感情朗读;“熟读”要求“读熟”,语速上能够熟读成诵,语调上能够抑扬顿挫,语感上能够体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