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新版)湘教版《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特点。
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
2.外向型经济、区际联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条件和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资料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法、读图分析法、联系法与比较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一)地理位置深圳和珠海在珠江三角洲,而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屏幕上出现珠江三角洲位置图。
哪位同学说一下珠江三角洲的位置。
珠江三角洲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请同学们利用地图分析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和“气候分布”图,利用已有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属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
回答珠江三角洲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
活动后,由学生得出结论:珠江三角洲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总结:强调位置和改革开放的政策。
播放一段关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材料。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老师解释相关定义:外向型经济是指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的某国或某地区的经济体系。
外向型经济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
狭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
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后,逐步将经济发展的目标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外向型经济。
需要明确的是,不要求掌握外向型经济的规范概念,而是要求运用有关资料,如文字材料、地图、照片、数据和相关案例等,来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应落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上。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感悟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3.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分析与评价区域地理位置方法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珠江三角洲作为祖国的“南大门”特殊的地理位置。
2.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1.珠江三角洲作为祖国的“南大门”特殊的地理位置。
2.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几个城市的图片,教师提问它们连接起来将构成怎样的几何图形?你了解这个地方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它。
学生听、回答二、提出问题学生学习(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_______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与_______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地形以_______为主,气候类型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珠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___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是由珠江沿岸的_____、_____、佛山、_____、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_______。
它的范围比珠江三角洲。
学生小组探究1.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读图独立思考,用抢答的方式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范围,教师总结并指出最早回答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环节活动内容我的教案集备反思学习目标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运用教材提供的数据计算并说明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特点,并了解港澳地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与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理解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学习重点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运用教材提供的数据计算并说明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特点,并了解港澳地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与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学习难点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理解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基本保障课堂学(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播放1997.7.1,香港回归的视频播放,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应当好好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引出“一国两制”政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特别行政区1.“一国两制”政策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_______行使主权,成立了_______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_______行使主权,成立了_______特别行政区。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的政策,_______实行社会主义制度,_______实行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
2位置和范围习(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_______东西两侧,与_______省相邻。
(2)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附近的很多岛屿组成。
澳门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3.宝贵的城市建设用地香港地区为了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现状,采取了“上天”______________,和“下海”______________两种扩展方式。
珠江三角洲本讲主题1.优越的地理环境2.外向型经济的壮大3.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重难点易错点解析一、优越的地理环境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
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中国的“南大门”;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肈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肈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
2.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特征据图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
找出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
阅读广州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判断广州的气候类型,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特征。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1.对外开放的条件2.外向型经济增长迅速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
外向型经济一例根据下列材料,从出口产品和出口额两个方面,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1978年,东莞市主要出口产品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约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95%;1990年,主要出口产品为轻纺产品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其中轻纺产品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一半以上;2010年,出口产品主要为工业产品,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等。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不同年份的出口额。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
创办于1957年,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广交会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贸易,还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配套服务。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4题;共32分)1.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的优势是()A. 先进的技术B. 雄厚的资金C.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D. 管理经验1.【答案】C【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的优势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故选:C【点评】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理解“前店后厂”的意义,即可解答,要牢记。
2.我国的“南大门”指的是()A. 珠江三角洲B. 澳门C. 长江三角洲D. 香港2.【答案】A【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故选:A。
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牢记即可。
【点评】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3.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是()A. 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B.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C. 丰富的人力资源D. 自然资源丰富3.【答案】A【解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位于本区的经济特区有深圳和珠海,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属于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我国的南大门。
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教材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基本地理知识,同时也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珠江三角洲的具体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珠江三角洲的空间认识,并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等,掌握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及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2.难点:珠江三角洲如何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珠江三角洲的地图,使学生对其地理位置、产业布局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图片,使学生对其产业特点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3.讨论分析法:通过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等方式,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课标分析】本节授课内容为初中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条课标不要求掌握外向型经济的规范概念,而是要求运用有关资料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在影响。
因此,教师教学中应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指导学生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以及外向型经济优越性;二是运用有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外向型经济的特点,以及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材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一个先导与样板的作用。
本节教材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2部分内容,具体知识结构如下:【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差异,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他们来说,要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好本节课知识。
《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洲区域的范围。
【过渡】珠江三角洲区域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它具有着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优势条件。
二、导学探究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天时是指国家的优惠政策。
【承接】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除了“天时”这一条件,还有哪些有利条件?让学生自学课本51-52页,完成:问题一、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特点?(纬度和海陆)问题二、珠江三角洲区域的自然条件特征(地形、气候、河流)1.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举手抢答,说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师总结归纳。
2.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形、水系图”,“亚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举手抢答,说出珠江三角洲的地形、水系和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