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练经典习题一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学设计课程概述这是一堂关于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数学课程,适用于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本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口算巩固两位数减法,掌握不退位减法的方法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目标1.会用不退位减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数学问题;2.了解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方法;2.能够进行两位数减法,并口算正确;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引入1.教师出示 35 和 21 两个数字让学生进行口算,进而引出两位数的减法。
2.教师出示 63 - 28 的计算题并让学生口算,引出不退位减法。
3.教师出示两个数字 56 和 39,让学生分别用借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进行计算,了解差别与优缺点。
第二部分:讲解1.教师讲解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2.教师介绍如何从实际中找到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场景,如:花园里有 45 条草,昨天除去了 23 条,请问还剩多少条草?第三部分:实践1.教师出示题目:43 - 36 = ?要求学生写下计算过程,并核对答案。
2.教师出示题目:78 - 24 = ?要求学生写下计算过程,并核对答案。
3.教师出示题目:91 - 58 = ?要求学生写下计算过程,并核对答案。
第四部分:拓展1.教师出示问题:我原来有 97 颗糖果,但是我送给朋友了 34 颗,请问还有多少颗糖果?学生回答后要求应用到不同的数字计算之中。
2.教师提出新问题:我原来有 56 球,但是送给了小朋友 24 个,请问还有多少个球?要求学生口算并回答问题。
教学评估1.老师观察全班学生的口算过程,并纠正错误的方法或观点。
2.教师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评估,检查学生对于不退位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1.学生普遍掌握了两位数减法(不退位)的口算方法,但还需要加强练习。
2.部分学生对于不同场景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严谨,需要在下一次课程中强调。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导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导学目标: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情境图让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导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一、预习学案1、口算25-2= 36-3= 86-4= 75-3=25-20= 36-30= 86-40= 75-30=2、用竖式计算25+31= 42+36= 35+12=二、导学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海水退潮以后,小朋友来到大海边,不仅捉螃蟹捉虾,还进行了其它有趣的活动,他们又在干什么呢?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回答:小朋友们在沙滩上用贝壳摆了漂亮的图案,摆了轮船、小帆船、海鸥。
3、问:你发现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发现数学信息:(1)摆轮船用了47个贝壳。
(2)摆帆船用了32个贝壳。
(3)摆海鸥用了11个贝壳。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 )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2)摆海鸥比摆帆船少用几个贝壳?(3)摆轮船比摆海鸥多用几个贝壳?(4)摆海鸥和摆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5)摆轮船和摆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6)摆轮船和摆海鸥一共用多少个贝壳?(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探究"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多少个贝壳? "( 1 )探究学习:①问:求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怎样列式?板书: 47-32=②小结:求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就是求47比32多多少?①猜想: 47减32得多少?②验证: 47减32到底得多少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摆一摆;③组内交流。
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练习(导学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课前导入1.1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这是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的课程内容。
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学习这个内容:一是有关概念的学习,二是有关技巧的练习。
1.2 学生自主思考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二、知识点讲解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不允许个位数减完后十位数产生退位的情况。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例如,22-14= :2 2- 1 4-------减法的方法是先从个位开始计算,相减得出8,然后再从十位开始计算,2减1等于1,因此答案是8个1,即8。
再例如,56-38=:5 6- 3 8------首先从个位开始计算,6减8等于8-6=2,然后从十位开始计算,5减3等于2,因此答案是18。
三、练习题在练习题中,我们将通过反复练习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逐步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提升他们的计算水平。
3.1 基础练习1.76-54=2.98-63=3.89-31=4.40-16=5.79-48=6.26-14=7.35-18=8.68-52=9.57-29=10.47-23=3.2 拓展练习1.72-38=2.95-41=3.87-54=4.61-35=5.87-23=6.89-45=7.76-57=8.94-62=9.82-29=10.53-42=四、总结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通过练习题的训练,我们能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提升自己的计算水平。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尤其需要仔细审题,注意不退位,避免计算错误。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理解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并在日常练习中不断巩固提升自己的计算水平。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熟练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探究新知(1)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将被减数和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减,如果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则从前一位借1当10,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3. 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出示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提高练习出示一些稍微复杂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延伸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略)五、教学反思(略)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根据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材编写,适用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连位数不退位》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情境图让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课前准备情境图、计数器、小棒。
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去大海边看一看(出示情境图)瞧,他们在干什么?(指名说)他们分别用了多少贝壳?(指名说)2、谈话:看了这幅图片你想知道什么?预设:(1)摆轮船和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2)摆轮船和海鸥一共用多少个贝壳?(3)摆帆船和海鸥一共用多少个贝壳?(4)摆轮船、帆船和海鸥一共用多少个贝壳?(5)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摆帆船比轮船少用几个贝壳?)(6)摆轮船比海鸥多用几个贝壳?(摆海鸥比轮船少用几个贝壳?)(7)摆帆船比海鸥多用几个贝壳?(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二、新课学习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是爱提问的孩子!先来解决这一个问题:1.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谈话: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预设: 47-32= (板书)(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谈话:请同学们先来自己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想好之后,然后把自己的方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注意小组长发挥作用,每位同学都要参与。
(2)说一说。
谈话: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说一说你们小组想出了哪些方法?学生想出的方法可能有:预设:① 40-30=10 7-2=5 10+5=15(你是怎么想的?用十位减十位,个位减个位)② 47-30=17 17-2=15(你把32分成了30和2,为什么这样分?——减整十数好减)③ 47-2=45 45-30=15④用竖式 4 7-3 2 (通过学习加法的竖式,)1 5谈话:你认为竖式计算要注意些什么?预设: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要从个位算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两位数减连位数不退位》资料
重难点突破建议:
突破建议:(1)将加法笔算的算理和算法进行迁移。
先做几道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然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将笔算加法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笔算减法中;
(2)结合圆片的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如: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
(3)说说计算的结果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个位上相减得“0”不能省去,如果没写,两位数就变成了一位数;十位如果是最高位,相减得到的“0”要省掉,因为最高位上写0没有意义,这里也不需要占位。
(4)设计三种不同类型的不退位减法算式,如:76—6、76—60、76—66,通过分析它们的异同点,进一步感受减法笔算时相同数位对齐的重要性。
1。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不退位的计算是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我先用图片引入,展示一些减法运算的实际情况,比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吃掉了5个,他还剩下几个苹果?这样同学们就能直观地理解减法的意义。
然后我会讲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讲解,比如23减12,我会从个位数开始减,3减2等于1,2减1等于1,所以23减12等于11。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步骤,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我会给同学们留下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让同学们回家后自己计算,第二天我会收上来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情况,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如果有必要,我会在下一节课进行复习。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三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学习,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新课时,我使用了图片来展示一些减法运算的实际情况。
这个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还不太理解,通过图片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减法的意义。
比如,我展示了小明有12个苹果,他吃掉了5个,他还剩下几个苹果的情景。
这样同学们就能直观地理解减法的意义,他们能够看到实际的物品减少了,数量也减少了。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连位数不退位》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情境图让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课前准备情境图、计数器、小棒。
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去大海边看一看(出示情境图)瞧,他们在干什么?(指名说)他们分别用了多少贝壳?(指名说)2、谈话:看了这幅图片你想知道什么?预设:(1)摆轮船和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2)摆轮船和海鸥一共用多少个贝壳?(3)摆帆船和海鸥一共用多少个贝壳?(4)摆轮船、帆船和海鸥一共用多少个贝壳?(5)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摆帆船比轮船少用几个贝壳?)(6)摆轮船比海鸥多用几个贝壳?(摆海鸥比轮船少用几个贝壳?)(7)摆帆船比海鸥多用几个贝壳?(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二、新课学习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是爱提问的孩子!先来解决这一个问题:1.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谈话: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预设: 47-32= (板书)(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谈话:请同学们先来自己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想好之后,然后把自己的方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注意小组长发挥作用,每位同学都要参与。
(2)说一说。
谈话: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说一说你们小组想出了哪些方法?学生想出的方法可能有:预设:① 40-30=10 7-2=5 10+5=15(你是怎么想的?用十位减十位,个位减个位)② 47-30=17 17-2=15(你把32分成了30和2,为什么这样分?——减整十数好减)③ 47-2=45 45-30=15④用竖式 4 7-3 2 (通过学习加法的竖式,)1 5谈话:你认为竖式计算要注意些什么?预设: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要从个位算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不退位)》资料
差之毫厘
1962年,美国发射了一艘飞往金星的“航行者一号”太空飞船。
根据预测,飞船起飞44分以后,9800个太阳能装置会自动开始工作;80天后电脑完成对航行的矫正工作;10天以后,飞船就可以环绕金星航行,开始拍照。
可是,出人意科的是,飞船起飞不到四分钟,就一头栽进大西洋里。
这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当初在把资料输入电脑时,有一个数据前面的负号给漏掉了,这样就使得负数变成了正数,以致影响了整个运算结果,使飞船计划失败。
一个小小的负号,竟使得美国航天局白白浪费了一千万美元、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1。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10.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不进位、不退位)及应用一、填空。
(每空2分,共20分)1.72比42多( ),比38少26的数是( )。
2.在□里填数字,使算式成立:1□+□4=45。
3.在〇里填上“>”“<”或“=”。
45+20〇23+45 13+25〇16-666-50〇25-4 36-3〇22+754-20〇17+20 15+22〇64-33二、选择。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一家艺术馆规定每天限40人参观,上午有12人参观,下午又有26人参观,符合规定吗?( )①符合②不符合③无法确定2.小明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22”算成了“-22”,结果是45,那么正确的结果应是( )。
①23 ②45 ③893.一辆公交车上有38人,到站后下车8人,上车10人,现在车上的人数和38人相比,结果是( )。
①少了②多了③一样多4.一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比7多1,个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数减去( )是7。
①80 ②82 ③72三、计算。
(共40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2分,共16分)27+50= 53-43= 15+40= 38-21=27+2= 49-20= 86-6= 45-20= 2.列竖式计算。
(每小题6分,共24分)58+21= 71+24= 92-32= 66-50=四、解决问题。
(共28分)1.阳光小学的部分学生参加了学校开展的环保宣传活动。
下面是一~三年级学生参加活动的人数情况。
(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9分)(2)三年级参加活动的学生比二年级多多少人?(9分)2.岸上有25人,水里有34人。
一共有79个救生圈,给每人发1个,还剩多少个?(10分)答案一、1.30 122.1 3 【提示】本题考查不进位加法中已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及其中某个数位上的数字,求完整的加数。
1□+□4=45,和的个位上是5,即□+4=5,所以加数个位的方框里应填1;和的十位上是4,即1+□=4,所以加数十位的方框里应填3。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习题
一、基础过关
1.66—52= 77—33= 38—22= 69—52= 78—21= 68—46= 38—25= 85—33=
2.用竖式计算。
88—42= 95—22= 45—23= 76—22=
二、综合训练
1、连一连
32 41
99—58 75—43 65—33 78—37 88—47 99—58 2.排队
17—12 28—13 45—14 98—23 56—21
> > > >
三、拓展应用。
1、鸭子98只,鸡45只,鸡比鸭少几只?
2 小明给小刚8块糖后,两人都有16块糖,算算他们原来各有多少块?
3、1班和2班共59名学生,1班26名,2班有多少名学生?
4、公共汽车上共有33人,到车站下去12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
5、猜一猜
数字A说:“我减去13就是60.”
数字B说:“我加上20就是42.”
数字A和数字B各是多少?
6
小兔子比小鸡多找到几朵花?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 14 44 16 17
57 22 13 52
2. 46 73 22 54
二、综合训练
1. 32 41
99—58 75—43 65—33 78—37 88—47 99—58
2.98—23 > 56—21 > 45—14 > 28—13 > 17—12 三、拓展应用
1.98-45=53(只)
2.小明:16+8=24(块)小刚:16-8=8(块)
3.59-26=33(名)
4.33-12=21(人)
5、数字A:60+13=73 数字B:42-20=22
6、36-23=13(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