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26)
- 格式:pdf
- 大小:587.03 KB
- 文档页数:3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题及答案(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影响熟料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A.一次游离氧化钙B.二次游离氧化钙C.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镁D.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钠2、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16%,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A.矿渣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复合硅酸盐水泥D.硅酸盐水泥3、以下哪种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A.降低液相粘度B.减少液相量C.降低烧成温度D.缩短烧成带4、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各个品种的初凝时间均不得早于()A.45分钟B.55分钟C.60分钟D.390分钟5、和硅酸盐水泥相比,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如下那个性质较差()A.耐水性B.后期强度C.抗冻性D.泌水性6、引起硅酸盐水泥熟料发生快凝主要原因是()A.C3S水化快B.C3A水化快C.C4AF水化快D.C2S水化快7、水泥产生假凝的主要原因是()A.铝酸三钙的含量过高B.石膏的掺入量太少C.磨水泥时石膏脱水D.硅酸三钙的含量过高8、根据GB/T175-2007,下列指标中属于选择性指标的是()A.KH减小,SM减小,铝率增大。
B.KH增大,SM减小,铝率增大。
C.KH减小,SM增大,铝率减小。
D.KH增大,SM增大,铝率增大。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一般在()A.50-80℃B.80-100℃C.100-150℃D.150-200℃10、国家标准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中SO3()A<3.5%B≤3.5%C<4.0%D≤4.0%11、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A P·SB P·OC P·FD P·C12、国家标准规定骨质瓷的热稳定性为()A.140℃B.160℃C.180℃D.200℃13、一般来说,凡烧成温度降低幅度在()以上者,且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的烧成方法可称为低温烧成。
A.40-60℃B.60-80℃C.80-100℃D.100-120℃14、炉温为1250-1400℃的电炉,电热体可采用()。
学年第二学期《无机材料测试技术》考试试卷A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1、第一个发现X射线的科学家是伦琴教授,第一个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的科学家是爱迪生。
2、莫塞来定律反映了材料产生的线谱频率与其原子序数的关系。
3、同一元素的入Kα1、入Kα2、入Kβ的相对大小依次为___β<α1<α2________;能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反过来________。
(注:用不等式标出)。
4、X射线分析技术的方法有:粉末法,;劳厄法、转晶法、四园衍射法、等倾魏森堡。
5、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成像主要有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
6、。
7、XRD、TEM、SEM、DTA、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差热分析法。
8和电磁透镜。
9、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中常用X射线谱仪有波长色散谱和能量色散谱。
波普分析元素范围为4Be~92U,分辨率为5eV能谱分析范围为11Na~92U,分辨率为145~155eV..10、测角仪在采集衍射图时,如果试样表面转到与入射线成30°角,则计数管与入射线所成角度为120°;能产生衍射的晶面,与试样的自由表面呈关系。
二、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K系辐射:如果原子最内层的K层一个电子被激发掉,而由邻近的L层的电子跃入填补,则辐射Kα;由M层电子跃入填补K层则辐射Kβ;由Kα,β,γ......共同形成的为K系辐射2、洛伦兹因数:表示掠射角对衍射强度的影响。
等于1/Sin²θCosθ.3、热重分析:TG,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待测样品的质量与温度变化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用来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组份。
4、景深和焦深:把透镜物平面允许的轴向偏差定义为透镜的景深。
把透镜像平面允许的轴向偏差定义为透镜的焦深。
5、激发电压:在特征X射线中,当X射线管电压加大到某一临界值V时,高速运动的电子动能足以将阳极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激发出来,这个电压叫做激发电压。
三、问答题与计算题(共40分,每题8分)1、如何选用滤波片材料和X射线管?实验中选择X射线管的原则是为避免或减少产生荧光辐射。
济南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原料、燃料及预处理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及配料计算
配合料的制备与加工
煅烧、烧成与熔化
冷却
制品加工
第三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化性能
[学习要求]熟练掌握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及物化性能;掌握陶瓷的物理性能,了解陶瓷增韧原理;掌握玻璃的基本物化性质。
[考试内容]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的物化性能
第二节陶瓷的物理性能
第三节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四章其他胶凝材料和新材料
[学习要求]了解石灰、石膏等其他胶凝材料,了解复合材料工艺及新材料。
[考试内容]
第一节其它胶凝材料
第二节复合材料工艺
第三节发展中的新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一般在( C )A.50-80℃B. 80-100℃C. 100-150℃D.150-200℃16、干燥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坯体变形的阶段是( B )A. 升速干燥阶段B. 等速干燥阶段C. 降速干燥阶段D. 平衡阶段17、改善泥浆流动性一般不用NaOH作稀释剂的原因是(B )A. 碱性太强B. Ca(OH)2溶解度较大C. Mg(OH)2溶解度较大D. 与泥浆中其它物质发生反应20、釉与玻璃的不同之处是( D )A. 各向同性B. 无固定熔点C. 具有光泽D. 含较多的Al2O3四、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熟料冷却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急冷?答:熟料冷却的目是: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1分)降低熟料温度,便于熟料的运输、储存和粉磨;(1分)部分回收熟料出窑带走的热量,预热二、三次空气,从而降低熟料热耗,提高热利用率。
(1分)急冷是为了防止或减少C 3 S的分解;避免β-C 2 S转变成γ-C 2 S;改善了水泥安定性;(1分)使熟料C 3 A晶体减少,提高水泥抗硫酸盐性能;改善熟料易磨性;可克服水泥瞬凝或快凝。
(1分)3、什么是泥浆触变性?解释泥浆触变性产生的原因。
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止后逐渐恢复原状。
(2分)黏土类矿物大多数是板状颗粒,在板面上往往带负电荷,而端面处带有一定的正电荷,端——板面相互吸引,形成棚架结构.很多水被包围在棚架中,不能自由流动,(2分)所以泥浆的流动性差.这种结构对着搅动而逐步打开,一旦静止时又渐渐恢复.(1分)4、影响泥浆压滤效率的因素(1)压力大小压力大小和加压方式。
一般来说,送浆压力与压率速度成正比,但随着泥层的增厚,毛细管曲折,阻力加大,会降低压滤速度。
(1分)(2)加压方式。
开始压滤时,用低的压力,以免泥层颗粒间的毛细管减少和滤布孔堵塞。
济南大学201 ~201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考试试卷(A 卷)课 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 授课教师 考试时间 考试班级学 号 姓 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游离氧化钙2、压制成型3、玻璃澄清剂4、粘土可塑性5、物理钢化玻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根据各氧化物在玻璃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可将其分为、 和 三类。
2、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和 称为硅酸盐矿物; 和 称为熔剂矿物。
3、基本的施釉方法包括、 和 三种。
4、坯料与釉料组成的表示方法有四种、 、第1页,共2页…………………………………………装…………………………订…………………………线………………………………………………………答……………题……………不……………要……………超……………过……………此……………线………………和 。
5、国家标准规定的活性混合材料有以下三类 、和 。
6、陶瓷坯体的烧成过程可分为 、 、 和四个阶段。
7、在喷雾干燥造粒工艺中,影响粉料性能和干燥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和 。
8、影响水泥水化的因素主要有 、 、 、和 。
三、问答题(共40分)1、确定陶瓷配方的依据有哪些?(5分)2、影响玻璃熔化过程的因素有哪些?(6分)3、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后要进行冷却的目的是什么?为何生产实践中要采用急速冷却?(8分)4、分析普通平板玻璃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10分)第2页,共2页…………………………………………装…………………………订…………………………线…………………………5、试述钙质原料在玻璃、陶瓷、水泥生产中的作用。
(11分)四、计算题(10分)某水泥厂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aO 为63%、SiO 2为21%、Al 2O 3为6%、Fe 2O 3为4%,试计算该熟料的KH 、SM 及IM 。
(10分)第3页,共2页……………答……………题……………不……………要……………超……………过……………此……………线……………………………答……………题……………不……………要……………超……………过……………此……………线………………。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考试————————————————————————————————作者:————————————————————————————————日期:工艺学一、名词解释1.澄清剂:凡在玻璃熔制过程中能分解产生气体,或能降低玻璃黏度,促进排除玻璃液中气泡的物质称为澄清剂。
(作用:排除气泡。
)2.烧成:通常是指将初步密集定形的粉块(生坯)经高温烧结成产品的过程。
其实质是将粉料集合体变成致密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烧结体,如砖瓦、陶瓷、耐火材料等。
3.玻璃形成体:能单独形成玻璃,在玻璃中能形成各自特有的网络体系的氧化物,称为玻璃的网络形成体。
4.玻璃中间体:一般不能单独形成玻璃,其作用介于网络形成体和网络外体之间的氧化物,称之为中间体.5.玻璃调整体:凡不能单独生成玻璃,一般不进入网络而是处于网络之外的氧化物,称为玻璃的网络外体。
它们往往起调整玻璃一些性质的作用。
6.凝结时间: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流体状态发展到较致密的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凝结时间。
7.坯、釉适应性:坯、釉适应性是指熔融性能良好的釉熔体,冷却后与坯体紧密结合成完美的整体不开裂、不剥脱的能力。
8.玻璃熔化:玻璃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转变为化学组成均匀的、无气泡的、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
9.IM:铝率又称铁率,其数学表达式为: IM = Al2O3/Fe2O3 铝率表示熟料中氧化铝与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熔剂矿物中铝酸三钙与铁铝酸四钙的比例。
10.SM:硅率,又称为硅酸率,其数学表达式是:SM=SiO2/(Al2O3+Fe2O3) 硅率是表示熟料中氧化硅含量与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也表示了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例。
11.石灰饱和系数KH:是熟料中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钙(C3S十 C2S)所需的氧化钙量与全部二氧化硅理论上全部生成硅酸三钙所需的氧化钙含量的比值。
12.萤石含率:萤石含率指由萤石引入的CaF2 量与原料总量之比,即:萤石含率=萤石含量×CaF2含量/原料总量×100%13.水泥硬化:凝结过后,水泥浆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坚硬的固体,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
81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一、考试要求①闭卷笔试,可以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等相关考试工具;②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学习要求] 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作用与发展趋势,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基本特性与研究内容,熟练掌握水泥、陶瓷与玻璃的定义、分类与特性。
[考试内容]第一节材料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类第二节典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简介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四节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五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的研究内容第六节典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简介第二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原理[学习要求] 熟练掌握钙质原料、石英类原料、粘土类原料、长石类原料的组成、分类及在典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掌握其他原料的种类及作用;掌握原料及其预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典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并能运用数学计算进行原燃料的配料计算;掌握陶瓷坯料的制备与加工;掌握干燥方法与原理;熟练掌握煅烧、烧成与熔化的定义及过程;掌握水玻陶的冷却方式及原理。
[考试内容]第一节原料、燃料及预处理第二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及配料计算第三节配合料的制备与加工第四节煅烧、烧成与熔化第五节冷却第六节制品加工第三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化性能[学习要求] 熟练掌握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及物化性能;掌握陶瓷的物理性能,了解陶瓷增韧原理;掌握玻璃的基本物化性质。
[考试内容]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的物化性能第二节陶瓷的物理性能第三节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第四章:其他胶凝材料和新材料[学习要求] 了解石灰、石膏等其他胶凝材料,了解复合材料工艺及新材料。
[考试内容]第一节其它胶凝材料第二节复合材料工艺第三节发展中的新材料三、参考书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王琦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复习与思考一1.材料的定义?材料是能够用以加工有用物质的物质。
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非氧化物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3.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区别?⑴一般来说,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化学组成以及化学键上与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明显不同。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主要为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非氧化物等物质,其化学键主要为离子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为单质金属元素或一种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化学键为金属键;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以C、H、O为主要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聚合物其化学键为共价键。
⑵从力学性能上,金属材料有延展性,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弹性,而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却没有;从电学性能上,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而无机非金属绝大多数是绝缘体;从结构上,金属材料有自由电子而无机非金属材料没有自由电子且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金属材料抗拉强度高,而无机非金属材料抗拉强度低。
(以第一点为主)4.无机非金属的特性?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没有自由电子(石墨除外);高硬度;高熔点;较好的耐化学腐蚀能力;绝大多数是绝缘体;制成薄膜时大多是透明的;一般具有低导热性;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微笑。
5.为什么金属材料有延展性,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弹性,而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却没有?金属材料有延展性是因为其含有自由电子,可以移动;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弹性是因为高分子材料多为链状,可以扭曲;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却没有是因为其化学键主要为离子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而共价键有方向性。
6.为什么绝大多数原料都需要破碎?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绝大多数是质地坚硬的大块状物料。
为了均化、烘干、配料等工艺过程的需要进行破碎。
考研复试题库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一、晶体结构与缺陷1、解释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晶格、晶胞、晶格常数等,并举例说明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如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等)。
2、讨论晶体中的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等)、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晶界、相界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计算晶体中的空位浓度和间隙原子浓度,以及它们与温度的关系。
二、材料的固相反应1、阐述固相反应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步骤。
2、分析影响固相反应速率的因素,如反应物颗粒大小、温度、压力等。
3、举例说明固相反应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三、相图与相变1、解读二元相图(如共晶相图、包晶相图等),能够确定相区、相变点和相变过程。
2、解释相变的基本概念,如一级相变、二级相变,并举例说明。
3、运用相图知识分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控制。
四、无机材料的成型与烧结1、描述常见的无机材料成型方法(如注浆成型、压制成型、挤出成型等)及其优缺点。
2、阐述烧结的定义、驱动力和基本过程。
3、讨论影响烧结的因素,如烧结温度、保温时间、气氛等,并说明如何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优化材料的性能。
五、玻璃与陶瓷材料1、介绍玻璃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解释玻璃的通性。
2、分析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制备、成型、烧结等环节)。
3、比较玻璃和陶瓷材料在结构、性能和应用方面的异同。
六、水泥材料1、简述水泥的组成和分类。
2、解释水泥的水化反应过程和硬化机制。
3、分析影响水泥性能的因素,如熟料矿物组成、石膏掺量等。
七、复合材料1、定义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列举常见的类型(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等)。
2、讨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制和界面性能对材料整体性能的影响。
3、举例说明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八、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1、描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常见的性能测试方法,如力学性能测试(拉伸、压缩、弯曲等)、热性能测试(热膨胀、热导率等)、光学性能测试等。
2、解释材料表征的常用技术,如 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的原理和应用。
材料工艺性能与实验期末复习重点1.火山灰反应:材料本身不具备水硬性,但是在碱性条件下,其水硬性能够被激发,发生水化反应产生强度。
2.当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建筑工程遇到硫酸盐侵蚀的条件,应如何调整?答:⑴减少熟料中的C 3A 的含量;⑵增加活性混合才掺量,减少水化产物中Ca(OH)2的含量;⑶增加水泥细度,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致密度;⑷使用抗硫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
3.水泥的三个率值:石灰石饱和系数、硅率、铝率。
IM 铝率又称铁率,其数学表达式为: IM = Al 2O 3/Fe 2O 3 铝率表示熟料中氧化铝与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熔剂矿物中铝酸三钙与铁铝 酸四钙的比例。
硅率表示熟料中氧化硅含量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
(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比例。
)32322O Fe O Al SiO SM += 232328.235.065.1SiO O Fe O Al CaO KH --=石灰饱和系数KH 是熟料中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钙(S C S C 23+)所需的氧化钙量与全部二氧化硅理论上全部生成硅酸三钙所需的氧化钙含量的比值。
(即KH 表熟料中二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形成硅酸三钙的程度.4.碳酸钙滴定值的测定意义及测定原理:⑴测定原理:水泥生料中所有的碳酸盐(包括碳酸钙、碳酸镁)均能与标准盐酸溶液作用,生成相应的盐与碳酸(又分解为CO 2与H 2O ),然后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盐酸,根据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数与浓度、计算生料中的碳酸钙的滴定值。
⑵测定意义:○1水泥生料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提供所需的CaO 量,以确保熟料中形成足够的C 3S ;○2控制生料中CaO 含量,亦即控制KH ;○3控制生料成分的均匀性;○4是对生料质量控制的主要项目之一,可以很好地控制水泥的连续化生产。
5.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钙是指熟料中没有以化合状态存在而是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又称游离石灰(f-CaO )。
考研复试题库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是一门研究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性能、应用以及相关工艺过程的学科。
对于考研复试来说,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份较为全面的考研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1、玻璃退火玻璃退火是指消除玻璃制品在成型或热加工后中残留的内应力,以提高玻璃制品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的工艺过程。
2、水泥熟料水泥熟料是以石灰石和粘土、铁质原料为主要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制成生料,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半成品。
3、陶瓷烧结陶瓷烧结是指陶瓷生坯在高温下的致密化过程,通过物质迁移,使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孔隙减少,从而提高陶瓷的强度和致密度。
4、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抵抗高温作用而不损坏的材料。
5、微晶玻璃微晶玻璃是通过控制玻璃的晶化过程而制成的一类含有大量微晶相和玻璃相的多晶固体材料。
二、简答题1、简述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破碎与预均化;生料制备(包括粉磨和均化);熟料烧成(在水泥窑中进行);水泥粉磨与包装。
在原料破碎与预均化阶段,将石灰石、粘土等原料破碎,并通过预均化堆场使原料成分均匀。
生料制备中,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粉磨,并进行均化处理,以保证生料成分的稳定。
熟料烧成是关键步骤,生料在水泥窑中经过高温煅烧,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成水泥熟料。
最后,将熟料与适量石膏等混合粉磨,制成水泥成品。
2、玻璃的主要成型方法有哪些?玻璃的主要成型方法包括:吹制法、压制法、拉制法、浇注法和浮法等。
吹制法常用于制造空心玻璃制品,如瓶、罐等。
压制法适用于生产平板玻璃和较厚的玻璃制品。
拉制法可用于生产玻璃纤维和细管等。
浇注法常用于制造光学玻璃和大型制品。
浮法是目前生产平板玻璃的主要方法,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等优点。
3、陶瓷坯料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在陶瓷坯料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原料的选择和配比,应根据陶瓷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并确定合理的配比;原料的细度和粒度分布,会影响坯料的成型性能和烧成质量;添加剂的使用,如增塑剂、粘结剂等,以改善坯料的成型性能;坯料的混合均匀程度,直接影响陶瓷制品的性能一致性。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考试试题)知识点一硅酸盐材料1.下列我国古代优秀艺术作品中,所用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商代司(后)母戊鼎B.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C.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D.三国青瓷羊形烛台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产C919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C.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腐蚀、抗氧化等优点D.瓷器的青色可能来自于氧化铁(Fe2O3)3.下列有关硅酸盐产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泥具有水硬性B.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C.玻璃有固定的熔沸点D.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产品4.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3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
下列有关普通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可用于生产光学仪器和各种器皿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知识点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5.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电脑芯片“龙芯一号”的问世,填补了我国计算机制造史上的一项空白。
下列对晶体硅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B.晶体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C.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但是它提炼工艺复杂,价格昂贵D.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故它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导电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既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也可以和HF溶液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B.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制备硅酸凝胶C.石英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D.陶瓷的烧制不涉及化学变化7.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硅被用于计算机芯片,工业制粗硅的反应原理为SiO2+C Si+CO2↑B.合金的熔点、硬度都低于成分金属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硅酸盐材料D.无色透明的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8.纯二氧化硅可用下列流程制得。
济南大学201 ~201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卷评分标准(含参考答案)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 任课教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凝结时间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流体状态发展到较致密的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凝结时间。
2、可塑成型可塑性是指粘土与适量水混炼后形成泥团,在外力作用下,可塑造成各种形状而不开裂,当外力去除后,仍能保持该形状不变的性能。
3、玻璃调整体凡不能单独生成玻璃,一般不进入网络而是处于网络之外的氧化物,称为玻璃的网络外体。
它们往往起调整玻璃一些性质的作用。
常见的有Li2O,Na2O,K2O,MgO,CaO,SrO,BaO等。
4、粘土触变性粘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在静置以后变稠或凝固,当受到搅拌或振动时,粘度降低而流动性增加,再放置一段时间后又能恢复原来状态,这种性质称为触变性。
5、坯釉适应性坯釉适应性是指熔融性能良好的釉熔体,冷却后与坯体紧密结合成完美的整体不开裂、不剥脱的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玻璃熔体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有 气泡 、 条纹 和 结石 三类。
2、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有氧化钙 、氧化硅 、氧化铝和氧化铁四种化学组成。
3、从外观质量来区别,常用的釉料可以分为 透明釉 、 颜色釉 和 艺术釉 三类。
4、调整陶瓷坯料性能常用的添加剂分为 粘结剂 、 解凝剂 和 润滑剂 三类。
5、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主要有 游离氧化钙 、 方镁石 和 石膏掺量 。
6、注浆坯料应满足的质量要求包括 流动性好 、悬浮性好 、触变性适当和 滤过性好 。
7、玻璃的熔化过程可以分为烧结体的形成 、玻璃液的形成 、玻璃液的澄清 、玻璃液的均化 以及 玻璃液的冷却五个阶段。
8、硅酸三钙的水化过程可以分为 初始水解期 、 诱导期 、 加速期 、衰减期 和稳定期五个阶段。
三、问答题(共40分)1、何谓陶瓷烧成制度?拟定烧成制度的依据有哪些?(7分)陶瓷的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3分),合理的烧成制度是保证获得优良产品的必要条件,拟定陶瓷烧成制度的依据有:(1)坯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形状变化(1分);(2)坯体形状、厚度和入窑水分(1分);(3)窑炉结构、燃料性质、装窑密度(1分);(4)烧成方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