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共27页
文题解读
1.阅读文题,猜猜看,“愚公移山”告诉了我 们关于本文的哪些信息。
本文的主人公是“愚公”;本文讲述了 一个关于“移山”的故事;作为一个故事,应 该交代“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 如何移山的,最后山被移走了吗等情节。
第13页/共27页
文题解读
2.初读文章,读准字音。 仞( rèn ) 惩( chéng) 塞( sè ) 迂( yū ) 荷( hè ) 厝( cuò ) 孀妻(shuāng) 始龀( chèn ) 智叟( sǒu ) 穷匮( kuì ) 亡以应( wú ) 箕畚( jīběn)
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 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 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著 有《列子》。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 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列 子》中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的 “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都远远早于西 方的同类学说。
第18页/共27页
文意解读
设疑二:愚公为何要移山?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1)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之迂”。 (2)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山体庞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人员少: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劳动艰苦:“叩石垦壤”。 工具简陋:“箕畚”。 路途遥远:“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第2页/共27页
文题背景
【创作背景】
《愚公移山》题目即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 容,表明文章记叙了一个老人带领全家每天挖山 不止,最后感动天帝,用神力把山移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