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33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并为其在中国翻译史上定位,不单单是一个学术史问题。
因为技术问题既不是鲁迅翻译中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部分,也不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主导方向。
必须看到,翻译作为两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活动,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正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
文化发展的方向规约着翻译的历史,翻译是文化转型的中介和缩影。
所以不站在文化史的高度就不足以看清翻译的方向,就不足以评价翻译家的历史地位。
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巨人,指示着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的发展方向,是其历史时代翻译主流的代言人。
因此,从探寻近现代翻译史的大致走向及鲁迅翻译和翻译批评的特质入手,对其作出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评价,是重新走近鲁迅世界、走近历史,把握中国文化转型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之路:中国近现代翻译思想发展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被拉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这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相遇,中国人面对强势的西洋文明节节败退。
这个败退的过程是以军事上的失利为开端的,随着历史的展开,中国的精英们逐渐地承认了自己原有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落后,也渐渐承认了西方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先进性。
翻译的发展即是与这一认同的演进过程同步的。
中国人每承认一项自己的不足,赞叹西方文化于此项的先进性时,就在这一方面进行大量的翻译引进,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和环节展开的。
因此,功利性追求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思想起点。
首先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思想基点的。
洋务派兴办兵工厂、造船厂,希望不改变中国文化的制度和观念层面,仅仅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即能以后者保卫前者。
基于此,其时的翻译也是为这一思想所规约的。
著名的“江南制造局”不仅引进和制造近代机器,而且成为近代翻译的重要基地。
当然,翻译的重点在兵工、科技类书,著名的翻译家有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傅兰雅、伟烈亚力、林乐知等。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简析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是一种从语言学、文学理论和社会学个体学的三者视角来对翻译进行检验和质疑的中心思想。
这一理论的核心原则是保留原文的内容。
如果写作者的信息没有完整地被传输到读者那里,那么,翻译就会失败,原文和译文之间就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
另外,应当把原文在文化-语言上的特色完整地传输出去,把一种语言重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却仍然能够令读者得到同样的感受和经历。
在翻译时,应当结合批评性和创造性,充分考虑所有相关文化背景,做出恰当地审美选择,保障读者能够从原文中得到精神引领的体验,而不是仅仅机械的字面翻译,因此,翻译者应当根据不同语境、不同文化背景对原文进行彻底剖析,从而进行相应的翻译工作。
综上所述,纽马克翻译批评理论强调了传播者必须不加改动完整地传输原文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翻译中必须考虑文化背景的重要性,而非仅仅机械的字面翻译。
第34 课翻译批评--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步骤一、翻译批评的方法翻译批评应采用"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剖析相结合的批评方法"(许均,袁筱一:"试论翻译批评",《翻译学报》,1997 年第1 期),换言之,批评者既要见树又要见林,切不可将二者分割开来。
这里所说的林(宏观视野)既可以理解是语篇的整体结构和全部思想内容,也可理解为包括语篇、超越语篇结构的拌语言要素、超语言要素以及相关社会因素等内容。
由于翻译不能脱离社会,因此翻译批评同样也不能脱离社会,必须按社会的规范去进行翻译批评。
这里所说的树(微观剖析)是指语篇范围内的词语、句子、段落、语义、修辞手法、文体等个体单位内容。
下面仅列举马红军的一段翻译批评实例:It was a typical summer evening in June, the atmosphere being in such delicateequilibrium and so transmissive that inanimate objects seemed endowed with two orthree senses, if not five. 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ear and the far, and anauditor felt close to everything within the horizon. The soundlessness impressed heras a positive entity rather than as 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 It was broken by thestrumming of string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Chapter 19)毫无疑问,对英美读者而言,原文语言优美自然,对景物的描述细腻生动。
第33 课翻译批评--翻译批评原则一、什么是翻译批评?翻译批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某一译作所作的评价。
这种评价必须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杜绝胡批乱评和感想式的点评,应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系统地去观察和分析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必须尽可能做到客观、科学和公正。
从事翻译批评的人必须对翻译本身,对它的实质、可行性、原则、方法、目的、作用等基本问题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他不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而且应当同时是一"译者、译文阅读者、译文分析家、翻译理论家与翻译史家"(Berman,1995)(许钧,袁筱一:"试论翻译批评",《翻译学报》1997年第1 期)。
翻译批评就其目的而言可分为两类:1)为欣赏而作的翻译批评;2)为纠正错误而作的翻译批评。
前者重在分析出自优秀翻译家笔下的模范之译作,评价其艺术价值、所遵循的翻译原则及采用的相关技巧,意在立为范文,为翻译界同行或初学者视为楷模而学之;后者则重在剖析粗制滥造之译作,分析并纠正其中的错译和误译,意在警示他人以此为鉴。
不过,这两类翻译批评并不能截然分开,因为二者之间有时也会出现互相交叉的现象(如为欣赏而作的翻译批评有时也带有一点有关误译或败笔的批评)。
翻译批评就其思想方法而论可分为3 类:1)功能性批评(functional approach), 2)分析性批评(analytical approach)和3)对比性批评(comparativeapproach)。
功能性批评在分析和评论译文时较为笼统,其重点在整个译作的思想内容而不顾及语言细节。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个主观的批评方法,类似老师凭印象给学生打分。
分析性批评则是较为细致客观的剖析,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每一语段和段落都会对照原文加以对比和分析,错误的译文被分门别类地挑出来加以评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好的译文挑出来加以褒扬。
文学翻译批评在当今世界,文学翻译一直受到热烈的关注和研究,它与新闻、日常交流等文字翻译有很大的区别。
它既是一门理论性的活动,也是一种艺术,需要良好的文学天赋。
而文学翻译批评则专门研究和评估已发表的文学翻译的质量,从而给出建议和改进翻译质量的建议。
文学翻译批评通常涉及到一系列的理论叙述和实践活动,它不仅要求评估者有足够的文字知识和文学翻译知识,还要求他们拥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技巧及文学分析能力,以评估文学翻译的质量。
文学翻译批评有四个基本步骤:对源语文本进行分析、审查和解释;评估译者翻译技巧和思维方式;比较目的语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差异;以及综合评价整个翻译过程及翻译质量。
第一步,对源语文本进行分析、审查和解释:为了实现准确、高质量的翻译,评估者首先需要对原文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它的文体、语言特征、文化背景、内在意义等;通过联想思考,发现原文的潜在含义,完善翻译理解;探究语义的变化,关注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以便正确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第二步,评估译者翻译技巧和思维方式:文学翻译要求译者要具备良好的思维逻辑和大量的背景知识,以便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表达准确、通顺,体现作者的文字风格和思想。
评估者需要关注翻译的思维方式、语义选择、概念定义、词汇选择、文章整体结构、文体特色等,以评估译者的翻译技巧。
第三步,比较目的语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差异:评估者还需要比较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差异,包括句式、文采、人称用法、语义误读、逻辑结构等。
比较这些差异,以发现文学翻译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第四步,综合评价整个翻译过程及翻译质量:最后,评估者需要综合评价整个翻译过程及翻译质量,对翻译的语言、思维方式、风格和质量等进行评价,给出翻译改进的建议和修改意见。
最后,文学翻译批评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评估工作,一方面要求评估者有足够的文学、文学翻译和评价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评估者考虑文化差异,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从而获得更准确、完整和高质量的翻译评价结果。
经典英美文学的译文批评与赏析之方法经典英美文学的译文批评与赏析之方法在我国,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品赢得部分中文作家和学者普遍认可,本文浅谈谈经典英美文学的译文批评与赏析之方法,欢迎阅读。
【摘要】通过使用中文进行英美经典文学的翻译,也让越来越多人的开始认识和了解经典的英文文学作品,但是因为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的翻译方式也让翻译的文本呈现出不同的赏析内涵,以及不同的翻译理念。
本次研究就针对翻译批评和赏析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希望掌握其中的内涵价值。
【关键词】经典英美文学译文批评赏析方法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在满意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同时开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层面的享受。
伴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典的西方文学在我国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的迫切需求。
但是,因为西方文学经典在创作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体系与我国人民的母语体系存在很大差别,所以需要在语言结构和内涵上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
一、批评与赏析1.大众理解角度的翻译批评和赏析。
根据我国中文语言体系的理解范畴和认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文学研究工作者对于翻译批评和赏析两种研究体系的概念理解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因为翻译批评和翻译赏析的概念存在相似的内容,所以需要深入的进行分析和理解才能够掌握两种概念的内涵。
这两种翻译文学的概念存在很高的专业性,翻译批评在我国英汉翻译词典中的解释为相关的翻译工作者通过一些固定的翻译参考标准进行外文内容和词语的翻译,与此同时应当关注文本翻译的文学质量,通过文学翻译和理解的模式翻译出需求的文学文本,并针对翻译的文本进行翻译价值的全面评估。
2.文学中的翻译批评。
从文学翻译批评的工作角度进行分析,针对翻译的文学作品和原作者的思维进行深入的体会和理解,才能够达成翻译批评和赏析的需求。
很多时候不能够完全的理解和掌握翻译文学原作者的思维,就需要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通过联系常这个文学作品、翻译文本工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在翻译文学作品中体会其文学价值和内涵,这也是翻译批评工作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翻译批评导论翻译批评导论翻译批评作为一项关键性的翻译能力,是翻译评论中的重要方面。
它指的是对翻译产品进行批判性的、有意义的反馈意见,力求改进和提升整体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翻译批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批评翻译。
为什么翻译批评很重要?翻译批评是改善翻译质量的重要手段。
由于翻译过程既受到源语言的影响也受到目标语言的影响,因此可行性、清晰度、逻辑连贯性等方面的问题常常出现。
翻译批评可以帮助翻译者感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翻译批评还有助于提高翻译领域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批评和改进中引领翻译行业发展。
如何批评翻译?1.对照原文对翻译产品进行批评之前,先要根据原文核对翻译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理解原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译文的事实是否准确的传达了信息。
2.分析翻译的语言质量翻译的语言质量主要指的是语法、拼写、标点、用词等各方面的正确性、清晰度和流畅度。
其中,用词准确以及译文的流畅度要特别关注。
批评者应该指出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建议。
3.注意网上机器译在现代信息时代,机器翻译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直接翻译整个文本,从而节省大量时间。
然而,机器翻译还不能完全代替人工翻译,品质依旧是它所无法达到的。
4.尊重翻译者批评者不应该忽略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尊重翻译者。
在批评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批评不应该跨越语气和个人尊严。
总之,翻译批评作为翻译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翻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翻译批评的创意和建议,能够帮助翻译者识别和改进他们的弱点,增强他们的语言和翻译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翻译领域的品质以及社会认可度。
翻译批评与赏析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翻译专业本科二年级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学习翻译批评与赏析知识,掌握翻译批评与赏析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为学生将来从事翻译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翻译批评与赏析的基本规律和方法;2.能够分析翻译作品的优缺点,评价翻译作品的质量;3.能够理解和应用翻译批评与赏析的术语和概念;4.认识业内的一些知名翻译家和作品,了解翻译行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5.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三、教学内容1.翻译批评与赏析概论•翻译批评与赏析的定义、范畴和特征;•翻译批评与赏析的目的和意义;•翻译批评与赏析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2.翻译批评方法•对比法、评分法、评审法、评论法等翻译批评方法;•采用何种翻译批评方法,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的翻译批评案例分析和讨论。
3.翻译赏析方法•语言美学、文化美学、认知美学等翻译赏析方法;•翻译赏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的翻译赏析案例分析和讨论。
4.翻译史纲•欧洲翻译史、中国翻译史、日本翻译史等;•翻译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业内知名翻译家的作品和风格等。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2.讨论课:学生负责讨论案例,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3.课堂演讲:学生分组进行综述性演讲和分析性演讲;4.个人作业: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撰写读书笔记和翻译练习等;五、教材参考1.许渊冲等著,《翻译批评与赏析》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课程讲义和课件;3.相关学术文献和翻译作品。
六、考核与评价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讨论和演讲等各项活动成绩,占总成绩30%;2.期末论文: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分析翻译作品,并进行批评或赏析,占总成绩70%;3.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