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 格式:xls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3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业课教学大纲(理论部分)课程名称:《财务管理》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版本编号:第二版参考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编写人员: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二、教学目标三、适用专业与年级四、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五、课程学时、学分六、课程主要内容七、课堂讲授及作业布置第二部分学时分配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第一模块财务管理课程介绍第二模块财务管理概述第三模块财务报表分析第四模块货币时间价值第五模块证券价值评估第六模块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第七模块风险与收益第八模块杠杆效应与资本结构第九模块股利政策第十模块融资方式第十一模块流动资产管理第十二模块财务预测与短期融资计划第十三模块财务管理实验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财务管理是一门主干专业课,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金融市场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和掌握货币时间价值、证券价值评估以及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理解资产定价技术;理解和掌握资本结构、股利政策、公司融资方式等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流动资产管理、财务计划编制等理财技术。
三、适用专业与年级《财务管理》适用于财经院校各专业财务管理的教学。
特别应作为我院教师组织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复习考试的依据。
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四、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列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编写的,该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为《财务管理习题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2版)。
本教学大纲由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反复认真讨论修订,最后由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查定稿。
五、课程学时、学分本门课程理论部分周学时3,总理论课时54。
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合计4学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财经类专业授课系(部):会计系学时(学分):68执笔人签字: 审核人签字: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需要具备经济数学、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管理学原理等基础知识。
它与管理理论的关系很密切,并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中部分内容与管理会计交叉而难以确定归属。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运作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⑴财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原则;⑵财务预测、预算、分析等财务管理基础知识;⑶资金筹措、运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⑷利润分配的基本原理; 企业并购财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参照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编写,可将本课程的学习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相结合。
课程的作用: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前导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管理学基础》.2。
后续(相关)课程:《审计》、《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二)课程基本理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全面树立现代财务管理岗位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们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以发展和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为中心,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生活、实现就业、能够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简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属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对拓展学生的财务管理视野,提高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高级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了解企业集团、跨国公司、中小企业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掌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并购决策的思想和方法、财务战略制定的要求、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跨国并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等,使学生具备正确分析和处理较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企业财务战略
1.企业战略
2.企业财务战略
重点和难点是企业财务战略制定
第二讲企业并购
1.企业并购的目的、类型、动因
2.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3.企业并购后的整合
4.反收购策略
重点和难点是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第三讲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1.企业集团概述
2.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
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4.企业集团业绩考评
重点和难点是企业集团业绩考评体系的构建
第四讲跨国公司财务管理
1.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概述
2.外汇风险管理
3.跨国公司投资、融资及利润分配管理
4.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现状分析
重点和难点是外汇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第五讲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第六讲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1.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
2.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四、学时分配。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务管理课程代码: INDE2018英文名称: Financial and Costing Management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5学期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工程经济、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后续课程:无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窦云霞大纲执笔人:窦云霞大纲审核人:杨宏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财务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也是管理类其他专业和经济类部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
它以 "企业"为对象,以管理学原理为基础,阐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财务管理的含义,目标和特点,认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懂得各种财务活动的联系以及财务活动同其他经济活动的联系;在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各种业务方法,具有一定的财务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为经营决策服务,并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难点内容:∆)1、总论(3学时)1.1财务管理的概念1.2财务管理的目标1.3企业组织形式与财务经理1.4财务管理的环境目标及要求:1)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目标;2)熟悉企业组织形式与财务管理环境。
讨论内容:1.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6学时)2.1货币时间价值2.2风险与报酬2.3证券估值目标及要求:1)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概念及算法;2)掌握风险与报酬的关系★;3)掌握证券估值的方法★。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04)一、培养目标根据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精神,按照三峡大学“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色,制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方案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现代管理方法,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向管理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与特色本专业以公司理财为平台,以投、融资为主导,以财务策划与分析为核心,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注重会计信息开发与利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背景、精通财务与会计规则、依托金融市场和电子网络技术,具备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融资知识和现代经济环境下的会计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证券保险、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投融资、会计、财务咨询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性强、理论水平高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特色: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工程项目的财务决策与管理能力培养。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①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会计学、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②熟悉我国现行会计、计算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能独立从事会计核算,并且能够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及财务管理软件。
③掌握基本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评价方法,能较好处理管理事务。
三、学位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管理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法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 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2.毕业最低学分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全部规定内容学分180学分,其中:通识核心课程51学分;素质拓展课程20学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31学分;专业核心课程40学分;专业拓展课程38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三峡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一、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设置—依据会计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开设该课程会计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能熟练掌握财务管理方法和理论;能熟练掌握企业筹资、投资的渠道和方式;会运用金融工具计算财务管理的相关指标;能合理编制财务预算;能正确进行财务决策。
2.课程定位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专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的核心职业能力。
《财务管理》课程是依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所开设的一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
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课程位置《财务管理》课程以《会计职业基础》、《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政与金融》、经济法》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是进一步学习《证券投资》、《资产评估》、《税收筹划》、《会计报表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
4.课程目标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脑子灵、懂管理、善经营、会动手、身心好、讨人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淮安、面向江苏,为中小企业培养“讲诚信、重操守、负责任,精算善管”的适应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该课程总体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专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的核心职业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熟悉《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公司法》等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法规;2.能合理筹集资金,正确投资决策,有效营运资产,规范收益分配等财务主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