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5. 天气与生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科学-四年级下册-打印版5.天气与生活一、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天气与生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天气与人类的关系,设计两个活动。
其中活动1“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天气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剧烈的天气变化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等问题,从中使学生对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有更深入地了解。
活动2“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分别从局部的城市热岛效应和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两个方面,说明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学生通过对北京这个城市案例的气温数据分析,对城市的热岛效应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确能够对天气造成一定的影响。
科学在线从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说明人类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已经相当广泛和严重。
拓展活动则帮助学生通过调查,切实感受到人类活动对天气影响的存在。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天气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本课重点和难点是分析图表,了解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对天气造成了影响。
二、教学建议活动1: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活动由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导入,所以,教师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有关天气与人、天气与人们生活、工作方面的资料和图片,以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在活动中,学生小组根据各自收集到的资料和图片,讨论天气与健康、天气与体育、天气与交通、天气与心情等方面的问题。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讨论。
其间,教师展示一些关于灾害性天气的资料和一些有益于生活生产的天气,启发学生意识到天气对我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谁最关心天气”是一个考验学生逻辑推理的环节,没有统一的答案。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或许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要说的结果,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帮助。
活动2:人类活动受天气的影响这个活动和活动1的思考角度恰好相反。
活动1中天气影响人,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活动2中的人影响天气学生在理解上就会有困难。
5.天气与生活一、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给人、动物、植物的生活造成影响,人可以利用不同天气做不同的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描述自己对不同天气的感受,并能注意听别人的发言;通过小设计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提出至少一种改进生活用品的简单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天气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树立学生关怀自然的意识,形成关注自身行动对环境的影响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人类对天气的改变和适应。
三、教学用具各种天气活动的照片、挂图、录像等资料、制作材料和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是什么天气?(学生回答)(教师)这样的天气,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入正题)天气与我们密切相关,关系人们的衣食住行。
同学们知道天气变化对我们的哪些影响呢?(学生发言)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对不同天气环境对人类影响的分析区别,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不同情景下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作用。
如晴天、下雪、微风、大风、干旱、雷雨、雾、绵绵细雨、暴雨、连阴雨等情景,都比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选择进行。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后,对其观点进行总结。
具体情况视学生的回答而定,但一定主意要让学生明白,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有好有坏,即使同一天气状况,对不同的人类活动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
(承转)我们知道了天气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影响,于是古人是“靠天吃饭”,即使到了现代,也得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预报天气带给我们的影响。
那么,我们人类的活动会不会对天气也会产生影响呢?(学生回答)会。
(教师)那么大家说说人类的活动会对天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发言)(教师)大家有没有去过农村(或城市)?那里给你的什么感觉?(学生)讲述自己的感觉。
(教师)其实农村的天气环境要比城市好得多,那里没有那么多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汽车,更没有那些污染大气的工厂。
所以,人类对农村天气的影响也不如城市明显。
天气与生活【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查询有关天气资料,培养搜集整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会合作。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知道科学探究必须尊重证据。
3.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天气符号,能记录天气情况。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查询有关天气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会合作。
【教学难点】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人类对天气的改变和适应。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自学探究、启发式谈话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搜集几幅自己最喜欢的天气的图片,准备展示、介绍给同学们。
2.搜集、询问有关天气的谚语。
3.调查、了解不同的天气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搜集相关的图片及资料。
教师准备:补充、搜集不同天气的美丽图片、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的图片、影像及资料,气象学家的故事,有关天气的谚语等教学资源,查找、验证、选择相关网站,如:中国气象影视信息网、新浪网天气预报、天气在线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交流: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谁来说一说?设计意图:结合今天的天气让学生说一说,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与科学紧密联系。
2.学生自由描述后,教师引出问题:你喜欢这样的天气吗?为什么?3.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天气?把你搜集到的图片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设计意图:学生一边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一边介绍。
教师在学生小组交流完之后,多请几名学生把图片拿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解。
这样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情境,又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言、乐于交流的心理品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谈话: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介绍得也很精彩。
对于天气你们还了解了哪些?是怎样知道的?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交流与分享,能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5.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及掌握信息的渠道,教师加以肯定和鼓励。
二、新课学习1.课前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天气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天气与生活》小学自然科学知识应用教案教案《天气与生活》小学自然科学知识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观察天气变化。
2. 难点:分析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符号卡片、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记录本、笔、收集有关天气的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天气现象。
(2)提问: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探究天气现象(1)分组讨论: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各有哪些特点?(2)教师总结:晴天阳光充足,气温较高;阴天多云,阳光较少;雨天有降水,气温较低;雪天有降雪,气温较低。
3. 实验活动:制作简易天气仪(1)学生分组,按照实验步骤制作简易天气仪。
(2)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展示成果,分享实验心得。
4. 调查活动:天气与生活(1)学生分组,调查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整理调查结果。
(3)各小组展示调查结果,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应对措施,如雨天带伞、雪天穿防滑鞋等。
(3)教师总结: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五、课后延伸1. 学生继续观察天气变化,记录每天的温度、降水等信息。
2. 设计一个天气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2. 通过实验和调查活动,评价学生对天气变化对生活影响的分析能力。
3. 关注学生在课后延伸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天气与生活【教材分析】本课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并树立在各种天气下的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天气的变化;2.了解天气变化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3.了解在各种天气情况下的安全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中通过组织讨论,老师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树立在事故易发天气下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认识大自然,同时了解各种天气下的自我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1.天气的变化;2.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在各种天气下怎样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素材。
2.学生:做一个关于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小调查,收集天气变化的照片等其他材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天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天气的变化给我们呈现出一个美丽的大自然,有时阳光明媚,有时倾盆大雨,有时骄阳似火,有时银装素裹。
结合生活,你认为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二)探究新知活动一:天气的变化1.老师提问: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谁来说一说?你喜欢这样的天气吗?为什么?或者是你最喜欢怎样的天气?2.同学回答。
3.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
那么你们在你最喜欢的天气里都喜欢干什么呢?4.同学回答。
5.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天气,每种天气下每个同学喜欢做的事情也是不同的,比如晴天喜欢跑步,阴天喜欢在家看电视,你们发现了吗?天气其实是在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活动二:天气影响生活每天每时每刻天气都在变化,每种天气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讨论吧!1.天气对我们有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2.同学回答。
3.老师小结:同学们的讨论很充分,早晚天气各不同,注意保暖,天气热要多喝水,等等,那么你们知道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里的天气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吗?都说一说你在这些季节里喜欢做什么事情。
《天气与生活》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会如何根据天气预报做出合理安排,提高应对不同天气情况的能力。
一、导入活动1. 讨论:请学生谈谈天气对他们平时生活的影响,比如晴天时他们喜欢做些什么,下雨时又会有什么不便的地方。
2. 观看视频:播放一个关于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天气与生活之间的干系。
二、进修内容1. 天气的种类:介绍不同的天气类型,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让学生了解各种天气的特点和影响。
2. 天气预报的重要性:讲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查看天气预报,做出相应的生活安排。
3. 应对不同天气的方法:传授学生如何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和活动,提高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1. 天气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观察,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观察报告。
2. 天气预报练习:让学生查看当天和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分析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制定一份合理的生活计划。
3. 天气情景表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天气情景表演,让他们扮演在不同天气下应对生活的情景,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总结反思1. 总结进修内容:回顾本节课进修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应对不同天气情况的方法。
2. 反思提问: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天气预报做出合理安排,如何应对突发天气变化等。
五、拓展延伸1. 天气科普知识: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天气科普知识,了解更多关于天气的信息。
2. 制作天气预报卡片:让学生动手制作天气预报卡片,每天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六、作业安置1. 完成天气预报练习:要求学生查看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并制定一份生活计划。
2. 撰写心得体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进修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天气与生活的心得体会。
七、教室点评1. 点评学生表现:对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优秀表现的学生,指导有不足的地方的学生。
《天气与生活》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天气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穿着、出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
因此,通过进修天气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进修天气知识,将教室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常见天气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天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关心天气变化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1. 常见天气现象及其表现形式: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
2.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穿衣搭配、出行方式选择、户外活动安排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天气现象进行钻研,包括其表现形式、对生活的影响等。
2.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撰写小组报告,并准备展示。
3. 学生展示报告,其他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4. 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总结每种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影响。
五、作业设计1. 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天气现象,撰写一篇短文介绍其表现形式及对生活的影响。
3.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天气预报板,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影响。
六、评判方式1. 观察记录:每周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评分。
2. 短文撰写:对学生的短文进行评分,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3. 天气预报板设计: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分,包括美观性和信息的完备性。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修天气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天气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珍爱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增进他们全面发展。
《5. 天气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剧烈的天气变化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
3.能举例说明酸雨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实例或调查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天气变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2.能通过对天气与人类关系的分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用图表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得出某些科学结论。
2.愿意把自己收集到的天气与人类的资料和图片与同学交流。
3.能从正反两方面综合的说明天气变化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意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意识到天气变化造成的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说明自然灾害与天气变化有关。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天气影响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的天气怎样?你喜欢这样的天气吗?你还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
2、讲述:天气的变化不仅对我们的学习和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他还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二)进行新课:
1、活动1:天气对人的影响
(1)谈话: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们收集到的天气对人影响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3)结合课件全班交流。
(4)提问:谁最关心天气?为什么?
2、活动2: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1)谈话:天气对人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的活动也在影响了天气的变化,看老师这的小例子。
(2)出示课件,这幅图上的两地是北京的中关村和颐和园,两地相距不到一万米,在3月28日对这两地进行了调查,来看一下调查的数据。
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
(4)谈话:影响北京两地气温变化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5)讲述:这种现象叫“热岛效应”。
此外,人们的生活还会对天气造成“温室效应”、“酸雨”,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课件)
(6)拓展:观测酸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7)提问:怎样保护天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