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粉针
- 格式:wps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双黄连针剂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双黄连针剂的基本信息双黄连针剂是一种中医药制剂,由多种中草药经过提取与研磨制成。
其主要成分为黄连、黄芩、黄连、黄柏、生地等。
双黄连针剂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2. 双黄连针剂的作用机理双黄连针剂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包括:•抗菌作用:双黄连针剂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它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阻断其代谢途径,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抗病毒作用:双黄连针剂对多种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包括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
•抗炎作用:双黄连针剂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抗氧化作用:双黄连针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具有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
3. 双黄连针剂的功能主治双黄连针剂具有广泛的功能主治,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双黄连针剂能够清热解毒,对于因热毒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咽炎、肺炎等,有良好的疗效。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病毒复制,减轻疾病症状,促进病情好转。
•抗菌消炎:双黄连针剂具有抗菌作用,适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皮肤感染、咽炎、尿路感染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
•消食导滞:双黄连针剂可以促进消化道的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它可以通过刺激胃肠道的运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调节消化功能。
•抗过敏:双黄连针剂具有抗过敏作用,适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减轻过敏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增强免疫力:双黄连针剂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双黄连注射液的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改善肝功能•保护胃黏膜主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溃疡性结肠炎•阑尾炎•肠胃炎•肝炎•胃炎•胆囊炎•尿道感染双黄连注射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改善肝功能以及保护胃黏膜等功能。
以下是双黄连注射液的功能和主治的详细介绍。
功能1.清热解毒:双黄连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高热、发热引起的不适症状,如咳嗽、喉咙痛等,并能有效清除体内有害毒素。
2.抗菌消炎:双黄连注射液含有丰富的黄连素和黄连苷等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消除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和疾病。
3.提高免疫力:双黄连注射液能够调节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它可以提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4.改善肝功能:双黄连注射液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肝脏损伤。
5.保护胃黏膜:双黄连注射液含有一定的黄连碱,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减少胃酸的分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对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主治双黄连注射液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1.流感:双黄连注射液可抑制流感病毒,缓解流感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等。
2.上呼吸道感染:双黄连注射液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如咽痛、咳嗽、鼻塞等。
3.肺炎:双黄连注射液可治疗肺炎引起的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同时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消除炎症。
4.溃疡性结肠炎:双黄连注射液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5.阑尾炎:双黄连注射液可用于阑尾炎的治疗,具有抗菌消炎功效,可缓解腹痛、发热等症状。
6.肠胃炎:双黄连注射液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肠胃炎的治疗,可以缓解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7.肝炎:双黄连注射液可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对肝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双黄连注射剂为黄连、黄柏、黄芩、黄芪、金银花、连翘等中草药提取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剂型分水针剂与粉针剂,主要成份为绿原酸,芩苷和连翘酸等,具有广谱抗菌和较强的抗呼吸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等作用,具有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无耐药性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为了更好地有利于临床用药,现就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 过敏性反应1.1 过敏性皮炎赵氏等[1]报告2岁女孩因上感静滴双黄连10ml,静滴过程中,面部发红,全身出现充血性大小不等突出皮肤的皮疹,伴外阴水肿。
停止输液,对症处理2h后皮疹消退。
李氏等[2]报告5例成年患者因上感静滴双黄连粉针剂,用药10-30min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丘疹,轻者仅局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重者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色丘疹,伴面部潮红瘙痒等。
停止输液对症处理,30min至1h后症状均渐缓解。
古氏[3]报告2例6岁和8岁男孩因上感给予双黄连静滴,分别约15min—20min之后出现红色风团,高出皮肤伴瘙痒,烦躁不安,经停药和对症处理后渐缓解。
王氏[4]报告成年男性因上感静滴双黄连注射液,约4min后患者颈部、胸部出现红色充血性点状皮疹,并有发胀和痒感,脱敏治疗后,继续静滴约30min后,患者面部肿胀疼痛,双目难睁,全身出现红色丘疹,并有躁热瘙痒难忍等症状。
立即停药,积极对症处理3d后,全身丘疹及面部肿胀渐消,继续治疗3d症状好转,1周后康复。
1.2 过敏性静脉炎毛氏[5]报告1例成年女性因上感给予双黄连注射6d后,患者自诉注射血管疼痛,皮肤发红。
停药后给予超短波照射理疗1d后,症状消失。
1.3 药物性高热张氏等[6]报告肺气肿患者以双黄连静滴,用药6d后,出现心慌、胸闷、气喘明显加重,T高达40℃,伴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代氏[7]报告7例男性患儿在静滴双黄连约30min后,均出现畏寒、发热、全身发抖、心率加快,停药及对症处理后,症状渐缓解。
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简介双黄连注射剂是一种中成药,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乙肝等。
但是,双黄连注射剂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通过对其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双黄连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良反应的种类胃肠道反应双黄连注射剂的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双黄连注射剂的味道和口感有关,这种药物较为苦涩,容易引起胃肠道刺激。
过敏反应双黄连注射剂的过敏反应相对较为严重,不过发生率并不高。
过敏反应的表现包括皮疹、瘙痒、哮喘、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过敏性休克。
肝损害双黄连注射剂也会引起肝损害,包括肝功能损害、黄疸和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此种情况可能与双黄连注射剂的成分有关。
其他双黄连注射剂的其他不良反应较为罕见,主要包括头痛、头晕、口渴等轻微不适感。
原因分析加药过程中交叉感染双黄连注射剂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加药和混合,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就会导致注射剂中的细菌含量增加,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药品质量问题如果双黄连注射剂的药品质量不良,可能存在一些其他物质或化合物,会引起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的问题用药过程中的问题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例如,注射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是用药的剂量不合理,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加强生产管理对于双黄连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和细菌等问题进行加强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严格控制成品质量严格控制双黄连注射剂的药品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药品添加和污染。
控制剂量在用药过程中控制双黄连注射剂的剂量,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确保注射方法正确注射方法正确也是预防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关键。
要求医务人员必须通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注射方法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结论综上所述,双黄连注射剂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也有可能发生。
通过对其不良反应的种类、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双黄连注射液(粉针剂、口服液、气雾剂)临床新用作者:张丽洁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3期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据报道,王氏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双黄连粉针剂6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连用21天为1个疗程。
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人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
无论症状改善、肝脾回缩时间及降酶、退黄效果均较好。
双黄连粉针剂按60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
治疗生殖器疱疹廖氏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生殖器疱疹患者100例,全部有效。
方法:先将双黄连粉针剂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配成1%溶液,再将4~5层消毒纱布用药液浸湿置于患处持续湿敷,每日至少2~4小时,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用药期间,宜配合辅助治疗。
治疗幼女性阴道炎有人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幼女性阴道炎,效果颇佳,双黄连注射液20ml(0.5g生药/ml)以导尿管注入阴道灌洗,1次/d,7天为1个疗程。
治疗褥疮采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褥疮,疗效满意,先将局部皮肤清创消毒后,再用双黄连粉针剂0.6g,均匀涂在溃疡的褥疮面上,盖以无菌纱布,2天换药1次,10~14天为1个疗程。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双黄连粉针剂10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1次/d,20天为1个疗程。
1个疗程未愈者,可连续用第2个疗程。
治疗带状疱疹据报道,李氏等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方法:双黄连注射液60mg/(kg·d)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
治疗儿童重症流行性腮腺炎双黄连粉针60mg/(kg·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白细胞增高者,适当应用抗生素。
一般用药1周内治愈,有并发症者需2周以上。
治疗手足口病据报道,张氏等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者,疗效显著。
应用双黄连注射液1ml/(kg·d)加入生理盐水100~250ml静滴。
双黄连粉针剂临床应用体会发表时间:2014-06-11T17:01:22.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1期供稿作者:彭雨霞[导读] 双黄连粉针由金银花、连翘、黄芩三位清热解毒药精制而成,具有杀菌、消炎,抗病毒等双重抗感染的作用。
彭雨霞(贵州省遵义县南白镇卫生院 563100)【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271-01 双黄连粉针由金银花、连翘、黄芩三位清热解毒药精制而成,具有杀菌、消炎,抗病毒等双重抗感染的作用。
本药的应用范围较广,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混合性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笔者集合近几年的临床经验,现就该药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等的应用,浅谈自己的体会:一、黄连粉针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方面的应用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
在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引发支气管肺炎病毒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
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
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通常是选用恰当抗生素予以静注治疗,但很少有人选用双黄连粉针治疗。
而事实上,选用双黄连粉针治疗却是一个非常安全、可靠的药物。
笔者在临床中就遇到这样一个病例:张某某,男,6岁,患儿因“发热咳嗽,气促4+天,加重2+天”入院。
查体:T38.60℃,面色晦暗,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双肺可闻及啰音及喘鸣音,舌质红,苔薄白腻,肝、脾(一),白细胞总数4.7X109g/L,中性0.58,X光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确诊为病毒性支气管肺炎。
入院后,笔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处方:5%葡萄糖250ml,双黄连粉针1.5g,静点,每日一次,连用7天。
随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气促及兼证消失,化验室血常规检查,胸部X线检查恢复正常,患者痊愈而出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效双黄连
制作人:qq812144596 主治:广泛用于牛、羊、猪高热、病毒疾病特效治疗药。
【兽药名称】通用名:双黄连粉针
商品名:高效双黄连
汉语拼音:Shuanghuanglian Fenzhen
【主要成份】金银花、连翘、黄芩、聚肌胞、蟾酥、稳定剂等。
【性状】本品为棕色粉末。
【药理作用】本品主要由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等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痢、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消肿散结、化瘀排脓等功效。
可直接破坏菌体胞膜结构,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干扰糖代谢、通过增强特异和非特异免疫系统而发挥广谱抗菌、抗病毒之功效。
【适应症】本品具有清热解毒、解热平喘、抗菌消炎、增强免疫、保肝利胆、消肿散结和抑杀病毒之功效,是高热、病毒流行病的首选药物。
(1)牛、羊、马各种急性细菌病毒感染、牛恶性卡他热、巴氏杆菌肺炎、高热、气喘、咳嗽、急性胸膜性肺炎、恶性水肿、放线菌病、破伤风、腐蹄病、疱疹、口蹄溃烂、产后热、羊疽疫、羊快疫等。
(2)奶牛产后高烧不退、产后体虚、产后无乳综合症、恶露不尽、食欲下降、咳嗽气喘、精神沉郁等产后全身感染、产后败血症。
对于奶牛急、慢性子宫炎、子宫蓄脓、子宫复位不全、产道损伤、肿胀,阴道炎导致的弓背怒责、呈排尿姿势,阴门部流出黏液或脓性白色、血褐色或棕黄色分泌物,严重者常出现豆腐渣脓块,消瘦、血乳、无乳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广泛用于各种高热病症,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猪无名高热综合症。
如: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PCV-Ⅱ型)、流感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疱疹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非典型性猪瘟、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溃烂,以及各种病毒、细菌性疾病继发的高热不退、咳嗽气喘、肺炎、败血症、耳尖、腹下、四肢末端及臀部等部位发红、发紫、有出血点或血斑、不食少食、粪干尿黄、水样腹泻、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
【用法用量】肌肉或静脉滴注,每1kg体重,牛、马20-30mg;猪、羊50-100mg,每天一次,连用2-3天。
孕畜可用。
乳房灌注:每乳室250mg,每天一次,连用2~3天。
【不良反应】标准暂无标准。
【注意事项】(1)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他霉素、链霉素)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白霉素)等配伍时易产生混浊或沉淀,请勿配伍使用。
(2)本品瓶内药粉中有可见黄白小粒为稳定剂,不影响使用。
【停药期】牛羊3日,猪2日。
【执行标准】《中国兽药典》05版
【规格】5g:相当于原生药5g
【包装规格】5g×20瓶/盒
【有效期】二年
【储藏】密封,避光,阴凉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