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5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岂(q ǐ) 斩(zh ǎn) 浒(h ǔ) 煞(sh à) 寇(k òu)琐(su ǒ) 栩(x ǔ) 瘾(y ǐn) 籍(j í) 偿(ch án ɡ)馈(ku ì) 酵(ji ào) 鉴(ji àn)(2)...难写的字....诵:左小右大,右边部分不要少点。
舅:上下结构,上部较扁,下部是“男”字。
凯:左右结构,左部“岂”下面的“己”要变形,右部不要写成反文旁。
衰:注意与“哀”区别开来。
岂:下部是“己”字,竖弯钩的弯伸展。
篇:“户”略扁,撇要写舒展。
(3)...多音字...识{z ℎì(默而识之)s ℎí(知识) 传{z ℎu àn(水浒传)c ℎu án(传说) 煞{s ℎà(地煞)s ℎā(煞尾) 卷{ju àn(万卷)ju ǎn(卷成)差{ c ℎāi(出差)c ℎā(差别)c ℎà(差不多)c ī(参差不齐) 似{s ì(如饥似渴)s ℎì(似的) 2.词(1)...必须掌握的词......津津有味 豪杰 无限 消遣 索然无味 自作多情 风花雪月 篇章 刊物(2)...近义词...好~爱 谓~说 自足~自满 居然~竟然 着力~用力 厌烦~讨厌 消遣~游玩 质朴~朴实 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愉悦~喜悦 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 特别~特殊 馈赠~赠送 领悟~领会 增强~加强 赞誉~赞美 模仿~借鉴(3)...反义词...耻→荣 仔细→马虎 急→缓 居然→果然 厌烦→喜爱 消遣→工作 浅显→深奥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一知半解→心领神会 特别→普通 悲惨→幸福 丰富→贫乏赞誉→谴责千篇一律→与众不同(4).......词语归类①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类似的词语:侃侃而谈高高在上赫赫有名格格不入朗朗上口②AABB式词语:勉勉强强哭哭啼啼朦朦胧胧类似的词语:欢欢乐乐轰轰烈烈摇摇摆摆密密麻麻嘻嘻哈哈③“如×似×”式词语:如饥似渴类似的词语:如狼似虎如胶似漆如花似锦如痴似醉如花似玉④四种事物并列的词语:风花雪月类似的词语:镜花水月豺狼虎豹风雨雷电牛鬼蛇神琴棋书画柴米油盐江河湖海⑤量词:一幅画页一阕乐章几百册图书一段范文一次委屈一轮玉盘⑥动词:飞过花丛流经山谷涌起愉悦之情撒给大地挡着风寒捧起果实奉献人间发挥作用⑦修饰词:生动的性格风花雪月的文字质朴浅显的篇章流光溢彩的画页欢快音符的乐章卖力地呐喊助威宽大的衣衫沉甸甸的果实呕心沥血的创造⑧有关读书的词语专心致志凿壁偷光好学不倦学富五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开卷有益学而不厌博览群书韦编三绝悬梁刺股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详细知识考点25《古人谈读书》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意思是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而识之”是学习方法,意思是将知识默记在心,“学而不厌”是学习态度,学习时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是教人的态度,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说明了知识是历史经验中得来的。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要有上进心,要不停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可归纳为一个成语:废寝忘食。
这一句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与其在那里左思右想,没有收获,不如去学习。
这几句话都是选自《论语》。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全书以语录体为主,集中体现孔子的思想观念及教育原则。
3.朱熹认为“心到最急”是因为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4.是知.(zhì)也默而识.(zhì)之诲.(huì)人不倦不耻.(chǐ)下问岂.(qǐ)不5.识:zhì默而识之shí识字、学识巧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你就能获得更多的学识(shí)。
6.字词解释是知(zhì)也:同“智”,智慧。
敏:聪敏。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识:记住。
厌:满足。
诲:教诲。
敏:勤勉。
余:文言人称代词,我。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览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化篇章,如诗词、历史传说等,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本单元还涉及一些名人故事的学习。
通过学习名人的成长经历、成就和思想,学生可以了解名人的品格和价值观,从而受到启发和激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文章的结构和叙述方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本单元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自然景观的描写。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来展现自然景观的特点,提高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名人故事和自然景观等方面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积累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关注文章的结构和叙述方式,培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也需要注重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1. 简述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主题和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涵盖了丰富的文学内容与深刻的人文内涵,其主题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这一单元集结了多篇经典文学作品,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该单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
它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选取的文学作品均为经典之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有助于学生领略文学的魅力,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对古代诗词、历史故事等内容的探究,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从而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该单元的知识点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小结容易读错的音:有些汉字的发音容易被读错,例如“羞耻”应该读作“chǐzhǐ”,“诲人不倦”应该读作“huìhuì”,“岂止”应该读作“qǐjǐ”。
同样,“斩首”应该读作“zǎnshǒu”,“水浒传”应该读作“shuǐhǔzhuàn”,“荡寇志”应该读作“dàngkòuzhì”。
“上瘾”应该读作“shàngyǐn”,“书刊”应该读作“shūkān”,“烦琐”应该读作“fánsuǒ”。
改写:有些汉字的发音容易出错,比如“羞耻”应该念作“chǐzhǐ”,“诲人不倦”应该念作“huìhuì”,“岂止”应该念作“qǐjǐ”。
同样,“斩首”应该念作“zǎnshǒu”,“水浒传”应该念作“shuǐhǔzhuàn”,“荡寇志”应该念作“dàngkòuzhì”。
而“上瘾”应该念作“shàngyǐn”,“书刊”应该念作“shūkān”,“烦琐”应该念作“fánsuǒ”。
多音字辨音:有些汉字有多种发音,需要注意区分。
例如,“传”有“chuán(传说)”和“zhuàn(自传)”两种发音,“累”有“lèi(劳累)”、“lěi(果实累累)”和“léi(积累)”三种发音,“差”有“chā(差别)”和“chà(差不多)”两种发音。
改写:有些汉字有多种读音,需要注意区分。
比如,“传”有“chuán(传说)”和“zhuàn(自传)”两种读音,“累”有“lèi (劳累)”、“lěi(果实累累)”和“léi(积累)”三种读音,“差”有“chā(差别)”和“chà(差不多)”两种读音。
容易写错的字:有些汉字容易写错,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岂”下面是“己”,不要把竖写出头,“缺”左边是“缶”,不要写成“击”,“衰”中间有一横,不要漏写。
25《古人谈读书》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意思是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意思是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这三句话都是选自《论语》。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全书以语录体为主,集中体现孔子的思想观念及教育原则。
巧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你就能获得更多的学识(shí)。
7.字词解释敏:聪敏。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知:同“智”,智慧。
识:记住。
厌:满足。
诲:教诲。
余:文言人称代词,我。
谓:说。
漫浪:随意。
亦:也。
急:要紧,重要。
盖:句首语气词。
士人:泛指知识阶层。
恒:恒心。
断:绝对。
下流:下等,劣等。
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行。
8.读书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9.佳佳读书方法不对,记不住内容,她的哥哥用“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来提醒她。
兰兰读书总是不用心,往往半途而废,你可以用“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26《忆读书》1.《忆读书》一文是冰心奶奶以“回忆”的形式叙述自己小时候读书经历的一篇文章,前半部分以“忆”为主,表达了她对书的热爱;后半部分以“议”为主,告诉读者应该多读好书。
全文的中心句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3.冰心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有:七岁时读《三国演义》,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然后读了《水浒传》,觉得里面的人物性格生动、个性鲜明,比《荡寇志》强多了;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中年时再读,6.津津...呻吟、不能自已.7.反义词:津津有味—索然无味8.《水浒传》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起义的故事。
古人谈读书一、我会写组词耻:chǐ(雪耻、耻笑、羞耻)诲:huì(教诲、训诲、诲人不倦)谓:wèi(所谓、无谓、谓词)诵:sòng(背诵、传诵、诵读)岂:qǐ(岂不、岂敢、岂能)恒:héng(恒星、恒久、恒定)窥:kuī(窥视、窥探、窥测)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缺:quē(缺少、缺乏、缺点)二、我会认组词识:zhì(附识、心存目识、默而识之)矣:yǐ(足矣、心既到矣、悔之晚矣)三、多音字为:wéi(认为)wèi(为何)好:hào(爱好)hǎo(好人)识:zhì(附识)shí(识别)四、理解文言文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释】①敏:勤勉。
②好:喜好。
③耻:以……为耻。
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知:同“智”,智慧。
⑥识:记住,这里读zhi。
⑦厌:满足。
⑧诲:教诲。
【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释】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第八单元知识小结读准字音矣.(yǐ)斩.(zhǎn)首水浒.(hǔ)荡寇.(kòu)志烦琐.(suǒ)栩栩.(xǔ)某.(mǒu)年过瘾.(yǐn)书籍.(jí)写对字形矣:下边是“矢”,第二撇上边不出头。
岂:下边是“己”,竖弯钩要舒展。
凯:左下边的最后一笔是竖提。
衰:中间有一横。
形近字称(胃谓)(岂起)不(燕宴)请(战斩)首(凯慨)歌敌(冠寇)消(遣谴)书(刑刊)烦(锁琐)呻(今吟)无(限陷)(诲悔)人不倦兴亡盛(衰哀)(羽羽栩栩)如生多音字传chuán(传说)chuàn(传记)着zhuó(着力)卷juàn(试卷)zháo(着急)juǎn(卷曲)zhāo(高着)zhe(走着)差chà(差劲)奔bēn(奔跑)chā(差错)bèn(奔头)cī(参差)chāi(出差)近义词期待—期盼明白—了解催促—督促决定—决心居然—竟然欣赏—观赏思考—思索消遣—解闷烦琐—琐碎反义词无限—有限结局—开端朦胧—清晰愉悦—忧伤浅显—深奥创造—模仿词语积累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缺一不可津津有味一知半解栩栩如生索然无味不能自已天长地久浮想联翩悲欢离合千篇一律词语搭配(兴亡盛衰)的滋味(无病而呻)的文字(质朴浅显)的篇章(流光溢彩)的画页(香飘四野)的秋天(呕心沥血)的创造仿写词语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栩栩如生念念不忘赫赫有名如A如B式词语:如醉如痴如火如荼如诗如画如痴如狂含有两对反义词的词语:兴亡盛衰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古今中外句子百花园1.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仿写比喻句)像春风拂过脸颊,像暖阳照进卧榻,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写排比句)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万紫千红,爱她的春风拂面,爱她的生机勃勃。
重点句段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知识点一、易错字音诲人不倦(huì)矣(yǐ)敏而好学(hào)默而知之(zhì)二、重点词语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敏而好学、学而不厌三、多音字好:hǎo(好处) hào(好学)识:zhì(博闻强识) shí(识文断字)四、理解词语是知也:是智慧的表现。
知,同“智”,智慧。
敏:在“敏而好学”中指聪敏,在“敏以求之者也”中指勤勉。
好:喜好。
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默而识之:默,不说话。
识,这里读 zhì,记住。
之,指读书的内容。
默默地记住读书的内容。
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指好学上进。
诲:教诲。
倦:疲乏。
好古:喜欢古代文献或文化。
尝:曾经。
终日:一整天。
寝:睡觉。
余:我。
谓:说。
则:那么。
漫浪:随意。
亦:也。
急:要紧,重要。
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岂:难道,怎么。
乎:语气词,意为“吗”。
诲人不倦:诲,教诲。
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五、作者介绍《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
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东汉时期被列为七经之一。
宋代时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孟子”四书。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中国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31岁正式拜程颐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继承二程(程颢、程颐),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他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资治通鉴纲目》《易学启蒙》《诗集传》《楚辞集注》《朱文公文集》等。
六、课文主题本课教育我们在学习中要勤勉好学、不耻下问,要有老老实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态度,还要学习心到、眼到、口到的读书方法,学会学习和读书。
一、单元语文要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单元课时目标和主题篇目课时目标人文主题古人谈读书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所启发。
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品味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感受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培养读书的兴趣。
(重点是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弄清文章的顺序,品味重点句子,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我的“长生果”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重点是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能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并能认真倾听,迅速抓住说话的重点。
举办一次“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
(重点是能大胆、准确、清楚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
)用清晰的语言,大声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要把人物的特点及喜欢的理由介绍给大家。
部编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盘点习作推荐一本书:提示学生推荐哪些内容能让别人接受。
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重点要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
)会写题为“推荐一本书”的文章。
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语文园地学会找课外读物的方法。
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学习书写,规范自己的字体。
增加积累。
学会把比喻这种修辞方法运用到句子中,使句子生动形象。
扩大积累。
1.易读错字。
矣.(yíyǐ√)斩.(zǎn zhǎn√)首水浒.(húhǔ√)荡寇.(kuòkòu√)志烦琐.(sh uǒsuǒ√)栩栩.(xúxǔ√)某.(mǔmǒu√)年过瘾.(yǐn g yǐn√)书籍.(jìjí√)题例: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第八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戎(róng)竞(jìng)芜(wú)绅(shēn)磕(kē)淌(tǎng)凿(záo)溉(gài)桓(huán)(2)难写的字戎:注意与“戒”区分。
竞:下部是“兄”,注意与“竟”区分。
派:右部的下面不要写上“丶”。
(3)多音字折{zℎé(曲折)zℎē(折腾)sℎé(折了)漂{piāo(漂着)piǎo(漂白)piào(漂亮)模{mó(模糊) mú(模样)2.词(1)必须掌握的词戎马诸位竞走唯一西门豹魏国派别娶媳妇淹没坚硬逼迫浮起旱灾徒弟提心吊胆求饶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如土色一声不响聚精会神(2)近义词取→拿唯→只荒芜→荒凉人烟稀少→荒无人烟漂亮→美丽打扮→装扮满意→满足麻烦→烦琐提心吊胆→惶惶不安面如土色→大惊失色灌溉→浇灌请教→求教满意→满足拜见→拜访理睬→理会高明→高超竟然→居然一声不响→默默无言(3)反义词问→答多→少苦→甜荒芜→茂盛人烟稀少→车水马龙漂亮→丑陋满意→不满麻烦→方便提心吊胆→心安理得面如土色→面不改色满意→不满进步→后退喜欢→讨厌高明→拙劣聚精会神→心不在焉(4)词语归类①形容人少的词语:人烟稀少类似的词语:三三两两寥若晨星凤毛麟角寥寥无几②含有数字的词语:百发百中类似的词语:十全十美七上八下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九牛一毛③形容神态的词语:面如土色类似的词语: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目瞪口呆炯炯有神神采奕奕④出自历史故事的词语: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四面楚歌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手不释卷⑤量词:一条苇席一条渠道一个目标一只虱子一根牛尾毛⑥动词:架起巫婆投进漳河磕头求饶报告消息⑦修饰词:漂亮的姑娘聚精会神地盯着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这句话把虱子比喻成车轮,形象地写出纪昌眼力练习的效果。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详细知识点总结一、概括本单元主题为文学与人物形象,主要涵盖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知识点。
本单元涵盖了多篇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和现代文。
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和精神风貌,同时加深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本单元知识点不仅包括对文学基础知识的考察,还包括对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结构上,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提升,以及语言和文学的实践与体验。
重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领会人物精神品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此外本单元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总体而言本单元知识点丰富多样,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本单元的各个知识点。
1. 简述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主题和特点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主题聚焦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各个方面。
这一单元通过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特点方面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课文内容涵盖了古典名著、民间故事、传统诗歌等,既有深度的文化内涵,又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同时本单元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整体上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 概括本文的目的和内容本文的目的在于对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第八单元课文的概述,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的解析,以及本单元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通过本文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第25课《古人谈读书》理解文言文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释】①敏:勤勉。
②好:喜好。
③耻:以……为耻。
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知:同“智”,智慧。
⑥识:记住,这里读zhi。
⑦厌:满足。
⑧诲:教诲。
【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二【注释】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三【注释】①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
③下流:下等,劣等。
【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得就自满自足,像观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问题归纳1.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
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
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2.曾国藩提出的读书的“三有”你是怎么理解的?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了志向就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要想有所成就,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教部编版语⽂五年级上册《第⼋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部编版语⽂五年级上第⼋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古⼈谈读书》知识点⼀、我会写组词耻:chǐ(雪耻、耻笑、羞耻)诲:huì(教诲、训诲、诲⼈不倦)谓:wèi(所谓、⽆谓、谓词)诵:sòng(背诵、传诵、诵读)岂:qǐ(岂不、岂敢、岂能)恒:héng(恒星、恒久、恒定)窥:kuī(窥视、窥探、窥测)皆:jiē(皆⼤欢喜、有⼝皆碑、⽐⽐皆是)缺:quē(缺少、缺乏、缺点)⼆、我会认组词识:zhì(附识、⼼存⽬识、默⽽识之)矣:yǐ(⾜矣、⼼既到矣、悔之晚矣)三、多⾳字为:wéi(认为)wèi(为何)好:hào(爱好)hǎo(好⼈)识:zhì(附识)shí(识别)四、理解⽂⾔⽂⼀敏⽽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识之,学⽽不厌,诲⼈不倦。
【注释】①敏:勤勉。
②好:喜好。
③耻:以……为耻。
④下问:向⽐⾃⼰地位低或不如⾃⼰的⼈请教。
知:同“智”,智慧。
⑥识:记住,这⾥读zhi。
⑦厌:满⾜。
⑧诲:教诲。
【译⽂】聪敏⽽⼜喜好学习的⼈,不以向⽐⾃⼰地位低或不如⾃⼰的⼈请教为耻。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中,勤奋学习⽽不满⾜,教导别⼈⽽不倦怠。
⼆【注释】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译⽂】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到、眼到、⼝到。
⼼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和眼既然不专⼀,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到最重要。
⼼已经到了,难道眼和⼝会不到吗?三【注释】①⼠⼈:读书⼈②恒:恒⼼。
③下流:下等,劣等。
【译⽂】⼠⼈读书,第⼀要有志向,第⼆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
有了志向就⼀定不会⽢⼼做⼀个地位微贱的⼈;有了见识就能明⽩学⽆⽌境,不敢稍有所得就⾃满⾃⾜,像观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的⼈就⼀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要点《七律·长征》重点字词:逶迤(wēi yí)磅礴(pángbó)磅秤(bàng)远征难(nán)灾难(nàn)尽(jìn)开颜尽(jǐn)管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全军细浪:小浪花走泥丸:小泥球从脚下滚过去。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诗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句展开叙述,以最后一句话作总结。
是总分总的结构。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承接“千山”。
作者用夸张、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承接“万水”。
“暖”字暗示红军桥镀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字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夸张比喻对比对偶):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球。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古人谈读书》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耻:chǐ(雪耻、耻笑、羞耻)诲:huì(教诲、训诲、诲人不倦)谓:wèi(所谓、无谓、谓词)诵:sòng(背诵、传诵、诵读)岂:qǐ(岂不、岂敢、岂能)恒:héng(恒星、恒久、恒定)窥:kuī(窥视、窥探、窥测)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缺:quē(缺少、缺乏、缺点)二、我会认组词识:zhì(附识、心存目识、默而识之)矣:yǐ(足矣、心既到矣、悔之晚矣)三、多音字为:wéi(认为)wèi(为何)好:hào(爱好)hǎo(好人)识:zhì(附识)shí(识别)四、理解文言文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释】①敏:勤勉。
②好:喜好。
③耻:以……为耻。
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知:同“智”,智慧。
⑥识:记住,这里读zhi。
⑦厌:满足。
⑧诲:教诲。
【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二【注释】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三【注释】① 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
③下流:下等,劣等。
【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得就自满自足,像观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部编五年级(上)第八单元重点字词梳理一、必会词语。
羞耻教诲岂敢窥视缺课舅妈界限凯旋讲述衰弱期刊琐事补偿书籍斩首借鉴辛酸厌烦质朴荒唐贾宝玉诸葛亮一知半解真情实感津津有味囫囵吞枣黯然神伤牵肠挂肚一知半解呕心沥血索然无味自作多情二、易错读音。
教诲(huì)羞耻(chǐ)背诵(sòng)永恒(héng)偷窥(kuī)缺(quē)少衰(shuāi)老琐(suǒ)事书籍(jí)饱尝(cháng)馈赠(zèng)磁(cí)力发酵(jiào)栩栩(xǔ)如生呕(ǒu)心沥血默而知(zhì)之诲(huì)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美差(chāi)一阕(què)呐(nà)喊三、多音字组词。
bēn (奔跑) zhe(看着)奔着zháo(着急)bèn (投奔) zhuó(着手)juǎn(蛋卷)(卷发)chuán(传奇)(传说)卷传Juàn (试卷) zhuàn(自传)(水浒传)四、形近字组词。
悔(后悔)斩(斩断)谓(所谓)津(天津)限(限制)缺(缺点)刊(书刊)诲(教诲)折(打折)猬(刺猬)律(法律)根(草根)缸(鱼缸)刑(刑法)五、近义词不言而喻——显而易见津津有味——津津乐道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别出心裁——独出心裁六、反义词津津有味——索然无味一知半解——融会贯通黯然神伤——心花怒放七、补充词语。
津津有味牵肠挂肚风花雪月流光溢彩如痴如醉浮想联翩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黯然神伤如饥似渴千篇一律呕心沥血大显身手八、我会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不耻下问(以……为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智”智慧)学而不厌(满足)诲人不倦(教诲)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要紧、重要)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随意)有志者断不甘为下流(下等,劣等)默而知之(记住)九、日积月累1、《忆读书》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岂(qǐ) 斩(zhǎn) 浒(hǔ) 煞(shà)
寇(kòu) 琐(suǒ) 栩(xǔ) 瘾(yǐn)
籍(jí) 偿(chánɡ) 馈(kuì) 酵(jiào) 鉴(jiàn)
(2)难写的字
诵:左小右大,右边部分不要少点。
舅:上下结构,上部较扁,下部是“男”字。
凯:左右结构,左部“岂”下面的“己”要变形,右部不要写成反文旁。
衰:注意与“哀”区别开来。
岂:下部是“己”字,竖弯钩的弯伸展。
篇:“户”略扁,撇要写舒展。
(3)多音字
识传
煞卷
差似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津津有味豪杰无限消遣索然无味
自作多情风花雪月篇章刊物
(2)近义词
好——爱谓——说自足——自满居然——竟然着力——用力厌烦——讨厌消遣——游玩
质朴——朴实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愉悦——喜悦特别——特殊馈赠——赠送领悟——领会
增强——加强赞誉——赞美模仿——借鉴
遭遇——遭受悲惨——凄惨
(3)反义词
耻——荣仔细——马虎急——缓居然——果然厌烦——喜爱消遣——工作浅显——深奥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一知半解——心领神会
特别——普通悲惨——幸福丰富——贫乏
赞誉——谴责千篇一律——与众不同
(4)词语归类
①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
类似的词语:
侃侃而谈高高在上赫赫有名
格格不入朗朗上口
②AABB式词语:勉勉强强哭哭啼啼朦朦胧胧
类似的词语:
欢欢乐乐轰轰烈烈摇摇摆摆
密密麻麻嘻嘻哈哈
③“如×似×”式词语:如饥似渴
类似的词语:
如狼似虎如胶似漆如花似锦
如痴似醉如花似玉
④四种事物并列的词语:风花雪月
类似的词语:
镜花水月豺狼虎豹风雨雷电
牛鬼蛇神琴棋书画柴米油盐
江河湖海
⑤量词:
一幅画页一阕乐章几百册图书
一段范文一次委屈一轮玉盘
⑥动词:
飞过花丛流经山谷涌起愉悦之情
撒给大地挡着风寒捧起果实
奉献人间发挥作用
⑦修饰词:
生动的性格风花雪月的文字
质朴浅显的篇章流光溢彩的画页
欢快音符的乐章卖力地呐喊助威
宽大的衣衫沉甸甸的果实
呕心沥血的创造
⑧有关读书的词语
专心致志凿壁偷光好学不倦学富五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开卷有益
学而不厌博览群书韦编三绝悬梁刺股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把书比喻成“长生果”,形象地说明了书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阙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把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画页和乐章,是为了说明自己对少年读书生活的怀念,可见那样的生活给了她十分美好的回忆。
(3)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比作“绿洲”,说明了作者当时的惊喜。
可见作者当时对书籍是多么的喜爱。
2.排比句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这是一个排比句,这样的句式增强了语势,更具有说服力,强调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3.精彩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聪明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是好学者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这句话讲出了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是宋代朱熹的读书心得,对我们读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读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
三、考试热点
1.《古人谈读书》一课中,是一些古人对于读书的名言。
常以填空形式考查对名句的积累。
2.《忆读书》中常考查作者冰心的两句话的含义,多以填空题或问答题的形式考查,或以选择形式考查。
3.《我的“长生果”》多考查句子的仿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名著的认识。
阅读时梳理文章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是考试的一个热点。
常见的考查形式:阅读文章,说说文章讲了哪几件事,简要写出来,或是文章从哪几方面讲了这件事?
四、推荐阅读
推荐篇目:莫言《童年读书》
推荐理由:文章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而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
文章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地迷恋读书的情景,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阅读方法: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我们在阅读时,要动脑筋想一想,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