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S1接口技术要求 第3部分:信令传输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8
S1AP协议1. 简介S1AP(EIA-301)是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定义的一种协议,用于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中的eNB(evolved NodeB,演进基站)之间传输信令消息。
S1AP协议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用于控制和管理LTE网络中的用户数据传输、呼叫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
2. S1AP协议的功能S1AP协议具有以下主要功能:a) 建立和释放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控制路径在LTE网络中,UE需要与eNB建立控制路径以进行信令和控制消息的传输。
S1AP协议定义了建立和释放UE控制路径的过程,确保正确稳定地传输控制信息。
b) 资源分配和管理S1AP协议负责分配和管理LTE网络中的资源,包括控制信道和传输信道资源。
它确保信道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满足不同UE的通信需求,并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容量。
c) 切换和重定向当UE在LTE网络中移动时,需要进行切换和重定向以保持连接的稳定性。
S1AP协议定义了切换和重定向的过程,确保UE在移动时能够无缝地切换到新的eNB,并保持通信的连续性。
d) 错误处理和恢复S1AP协议具备错误处理和恢复机制,能够识别和处理网络中的错误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恢复。
这有助于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S1AP协议的消息结构S1AP协议的消息结构是基于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抽象语法表示法一)定义的。
每个S1AP消息都由特定的消息类型标识和消息体组成。
消息类型标识指示了消息的目的和内容,而消息体包含了与该类型消息相关的参数和值。
下面是S1AP协议中常见的一些消息类型:•E-RABSetupRequest:用于请求建立E-RAB(Evolved Radio Access Bearer,演进无线接入承载)。
•E-RABSetupResponse:用于回复E-RAB建立请求,并包含建立成功的E-RAB信息。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分册VoLTE终端技术要求v1.1..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分册:VoLTE终端技术要求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Station Volume I: VoLTE Mobile StationV1.1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次⽬次................................................................................. I 前⾔................................................................................ II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分册VoLTE终端技术要求v1.1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件 (2)3 缩略语 (3)4 概述 (4)4.1 VoLTE终端设备在接⼊系统逻辑结构中的位置 (4)5卡槽要求 (5)6 VoLTE终端基本配置要求 (5)7 VoLTE终端功能要求 (5)7.1 基本功能要求 (5)7.1.1 ⽆线功能要求 (5)7.1.2 IMS控制⾯要求 (7)7.1.3 IMS媒体⾯要求 (8)7.1.4 SRVCC (9)7.1.5 语⾳⽅案选择策略要求 (10)7.2 VoLTE业务要求 (10)7.2.1 语⾳业务要求 (10)7.2.2 视频业务要求 (11)7.2.3 短消息要求 (11)7.2.4 补充业务要求 (12)7.2.5 并发业务能⼒要求 (13)7.2.6 互通要求 (13)7.2.7 IMS紧急呼叫要求 (13)7.2.8 ⼈机界⾯要求 (13)7.2.9 APN参数设置要求 (14)附录A(资料性附录)修订记录 (14)前⾔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保证中国联通公司VoLTE终端能满⾜中国联通VoLTE⽹络需求,并为终端设备的开发⽣产提供依据。
LTE系统及关键技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World interoperability Microwave Access,WiMAX)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2004 年,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3GPP )组织提出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
3GPP组织提出LTE 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与WiMAX技术进行竞争,同时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LTE 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性能要求LTE 系统的基本结构3GPP 组织启动LTE技术的直接原因好像是为了与WiMAX 技术竞争,但是其主要原因是移动通信技术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BWA)之间的相互融合。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对传统的宽带有线接入技术进行的改进,它的发展过程是:从固定的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x)发展到固定的无线城域网(IEEE 802。
16d),然后再向无线广域网(IEEE 802。
11e)发展。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具有较高的无线接入数据速率,并且它的发展方向是从固定技术发展到游牧技术,最终发展到可以实现广域网络的移动性。
这个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移动化的趋势。
然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则与之不同,因为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移动性和漫游性,并且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继续发展,它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高速化和宽带化。
所以3GPP组织和3GPP2组织分别提出了向高速分组接入技术(High Speed Packet Access,HSPA)和高速分组数据技术(High Rate Packet Data,HRPD)演进,即在能够保持蜂窝移动通信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能力,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LT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统一D P I设备技术规范-L T 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e e p P a c k e tI n s p e c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f o r C M C C(L T E S i g n a l l i n g C o l l e c t i o n S e r v e r I n t e r f a c eP a r t)版本号:2.0.9╳╳╳╳-╳╳-╳╳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6)4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 (10)5LTE接口XDR数据构成方式 (11)5.1.XDR编号与上报要求126Uu接口XDR数据结构 (13)6.1.公共信息136.2.Uu接口信息166.3.Uu接口Keyword 1字段定义226.4.Uu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247X2接口XDR数据结构 (24)7.1.公共信息247.2.X2接口信息247.3.X2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328UE_MR XDR数据结构 (32)8.1.公共信息328.2.UE_MR信息329Cell_MR XDR数据结构 (37)9.1.公共信息379.2.Cell_MR信息3710S1-MME接口XDR数据结构 (39)10.1.公共信息3910.2.S1-MME接口信息3910.3.S1-MME接口Keyword 1字段定义5510.4.S1-MME接口Keyword 2字段定义5610.5.S1-MME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5711S1-U接口XDR数据结构 (57)12S6a 接口XDR数据结构 (57)12.1.公共信息5712.2.S6a接口信息5713S10、S11接口XDR数据结构 (62)13.1.公共信息6213.2.S10、S11接口信息6214S5/S8-C接口XDR数据结构 (72)14.1.公共信息7214.2.S5/S8-C接口信息7215SGs接口XDR数据结构 (79)15.1.公共信息7915.2.SGs接口信息7916Gn-C接口XDR数据结构 (85)16.1.公共信息8516.2.Gn-C接口信息8517基于XDR的原始码流上报 (90)17.1.原始码流上报功能9017.2.基于XDR上报原始码流的格式9017.3.按帧封装的原始码流要求9117.3.1.通用包头格式9217.3.2.专用包头格式9417.3.3.原始数据9418接口协议 (94)18.1.SDTP协议概述9418.2.消息类型9718.3.消息结构9918.4.连接管理流程10018.5.连接管理消息10218.5.1.版本协商verNego10318.5.1.1.请求10318.5.1.2.应答10318.5.2.链路认证linkAuth10418.5.2.1.请求10418.5.2.2.应答10618.5.3.链路检测linkCheck10718.5.3.1.请求10718.5.3.2.应答10718.5.4.链路数据发送校验linkDataCheck10818.5.4.1.请求10818.5.4.2.应答10918.5.5.链路释放linkRel11118.5.5.1.请求11118.5.5.2.应答11118.6.数据传输消息11218.6.1.XDR数据传输notifyXDRData11218.6.1.1.请求11218.6.1.2.应答11218.6.2.XDR对应原始码流传输XDRRawDataSend (113)18.6.2.1.请求11318.6.2.2.应答11319编制历史 (114)附录A:Uu/X2接口XDR事件流程和关键信令点116附录B:S1-MME接口XDR事件流程和关键信令点116前言本规范对中国移动网内使用的深度包检测(DPI)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出要求,是部署统一DPI设备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技术要求第3部分:物理层过程TD-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Uu Interface Technical Requirement – Part 3 :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20XX –XX –XX 印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目次目次 (II)前言 (V)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技术要求第3部分:物理层过程 (7)1 范围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3定义、符号和缩写词 (7)3.1符号 (7)3.2缩写词 (7)4同步调度 (8)4.1小区搜索 (8)4.2时间同步 (8)4.2.1无线信道检测 (8)4.2.2相邻小区同步 (8)4.2.3传输时间调整 (9)5功率控制 (9)5.1上行功率控制 (9)5.1.1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9)5.1.2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12)5.1.3探测用参考符号 (14)5.2下行功率分配 (14)5.2.1 eNodeB 相对窄带TX功率限制 (15)6随机接入调度 (16)6.1物理非同步随机接入过程 (16)6.1.1定时 (16)6.2随机接入响应赋予 (16)7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相关调度 (17)7.1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终端调度 (17)Table 7.1-1: PDCCH and PDSCH configured by SI-RNTI (18)Table 7.1-2: PDCCH and PDSCH configured by P-RNTI (18)Table 7.1-3: PDCCH and PDSCH configured by RA-RNTI (18)7.1.1 单天线端口 (20)7.1.2传输分集 (20)7.1.3大延迟CDD方案 (20)7.1.4闭环空分复用方案 (21)7.1.5多用户MIMO方案 (21)7.1.5A双流方案 (21)7.1.6资源分配 (21)7.1.7调制顺序和传输块大小的确定 (23)7.2终端上报信道质量指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及秩指示(RI)的过程 (32)7.2.1PUSCH上非周期CQI/PMI/RI上报 (34)7.2.2PUCCH上的周期CQI/PMI/RI上报 (37)7.2.3信道质量提示符(CQI) 定义 (42)7.2.4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定义 (44)7.3ACK/ACK上报的终端过程 (44)8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相关过程 (46)Table 8-3: PDCCH configured by C-RNTI (48)Table 8-4: PDCCH configured as PDCCH order to initiate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48)Table 8-5: PDCCH configured by SPS C-RNTI (48)Table 8-6: PDCCH configured by Temporary C-RNTI (48)Table 8-7: PDCCH configured by TPC-PUCCH-RNTI (48)Table 8-8: PDCCH configured by TPC-PUSCH-RNTI (48)8.1PDCCH DCI格式0的资源分配 (48)8.2UE 探测(sounding)过程 (49)8.2.1探测(Sounding)定义 (50)8.3UE ACK/NACK 过程 (50)8.4UE PUSCH 跳频过程 (51)8.4.1 Type 1 PUSCH 跳频 (52)8.4.2 Type 2 PUSCH 跳频 (52)8.5UE 参考信号过程 (52)8.6调制量级、冗余版本和传输块大小决定 (52)8.6.1调制量级与冗余版本决定 (53)8.6.2传输块大小决定 (54)8.6.3控制信息MCS偏移判定 (54)8.7UE 发射天线选择 (56)9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过程 (56)9.1判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相关的UE过程 (56)9.1.1 PDCCH 分配过程 (56)9.1.2 PHICH 分配过程 (57)9.2半持久调度的PDCCH 确认 (57)10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进程 (59)10.1用于决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分配的UE进程 (59)10.2上行ACK/NACK定时 (62)11物理多播信道相关过程11.1 接收物理多播信道的UE过程 (62)11.1接收物理多播信道的UE过程 (63)前言YDB XXXX-XXXX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技术要求》分为九个部分:─第1部分:物理层概述;─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调制─第3部分: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第6部分:MAC协议─第7部分:RLC协议─第8部分:PDCP协议─第9部分:RRC协议本部分是第3部分。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C-A-001.1-2012中国移动T D-L T 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基本功能分册C M C C T D-L T E R A N F u n c t i o n a l i t y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2.0.02013-1-6发布2013-1-6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4.1. TD-LTE无线功能要求 (5)4.1.1系统带宽 (5)4.1.2子帧配置 (6)4.1.3公共信道配置 (7)4.1.4随机接入 (8)4.1.5上行功控 (9)4.1.6调度及链路自适应功能 (10)4.1.7下行覆盖增强功能 (12)4.1.8空口安全性管理 (13)4.1.9无线资源控制(RRC) (13)4.1.10终端省电 (14)4.1.11业务质量保证(QoS) (15)4.1.12测量及移动性管理 (16)4.1.13接纳与拥塞控制 (17)4.1.14小区间干扰抑制 (18)4.1.15小区合并 (19)4.1.16负载均衡 (19)4.1.17多天线功能 (21)4.1.18无线设备网管要求 (23)4.1.19无线设备故障告警管理要求 (24)4.1.20 S1/X2接口 (28)4.1.21 VoLTE (29)4.2. TD-LTE-Advanced无线功能要求 (30)4.2.1载波聚合 (30)4.2.2多天线增强 (31)4.2.3 eMBMS (33)4.2.4 eICIC (33)4.2.5 MDT (34)4.2.6 Relay (34)4.2.7 CoMP (34)表5-1 编制历史列表 (35)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的无线功能模块提出要求,是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所涉及到的无线功能模块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本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无线功能要求、S1、X2接口要求等。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TD-LTE 移动通信网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 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T D-L T EM o b i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W i r e l e s sN e t w o r k E n g i n e e r i n g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201X -XX -XX 发布201X -XX -XX 实施QB-J-XXX -2012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4总则55网络服务质量指标55.1室外连续覆盖场景的RSRP、RS-SINR、边缘速率指标65.2室内覆盖系统场景的RSRP、RS-SINR、边缘速率指标通用服务质量指标65.3其它通用服务质量要求66网络设计一般要求76.1TD-LTE无线接入网结构图76.2TD-LTE系统主要接口86.3TD-LTE无线网络工程设计应遵循要求86.4TD-LTE无线网络工程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97无线网网络设计97.1一般原则97.2规划设计要求和流程107.3覆盖设计107.4容量设计127.5系统频率配置137.6子帧规划157.7物理小区标识(PCI)规划167.8跟踪区(TA)规划167.9系统间干扰协调167.10天馈系统设计177.11传输需求规划187.12IP地址规划198编号方式198.1移动用户相关编号方式198.2基站相关编号方式209网管要求2110同步要求2111局址与站址选择2212安装工艺要求2312.1无线基站机房工艺要求2312.2天馈线安装工艺要求2412.3桅杆(抱杆)及铁塔设计要求2613编制历史28附录A LTE室外宏站规划审核方法28附录B TD-LTE与其他系统隔离要求32B.1 各系统工作频段及基站发射功率32B.2 各系统基站设备遵循的设备规范32B.3 隔离度要求33B.4 常用干扰消除或降低的各类措施34B.5 不同系统间天线隔离距离34前言本标准旨在规范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工程的规划方案制定和安装设计,重点给出设计要求和标准,为中国移动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编制提供基本参考规范。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分册:VoLTE终端技术要求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StationVolume I: VoLTE Mobile StationV1.1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目次目次 (I)前言 (II)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分册VoLTE终端技术要求v1.1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2)4 概述 (3)4.1 VoLTE终端设备在接入系统逻辑结构中的位置 (3)5卡槽要求 (4)6 VoLTE终端基本配置要求 (4)7 VoLTE终端功能要求 (4)7.1 基本功能要求 (4)7.1.1 无线功能要求 (4)7.1.2 IMS控制面要求 (6)7.1.3 IMS媒体面要求 (7)7.1.4 SRVCC (8)7.1.5 语音方案选择策略要求 (9)7.2 VoLTE业务要求 (9)7.2.1 语音业务要求 (9)7.2.2 视频业务要求 (10)7.2.3 短消息要求 (10)7.2.4 补充业务要求 (11)7.2.5 并发业务能力要求 (12)7.2.6 互通要求 (12)7.2.7 IMS紧急呼叫要求 (12)7.2.8 人机界面要求 (12)7.2.9 APN参数设置要求 (13)附录A(资料性附录)修订记录 (13)前言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保证中国联通公司VoLTE终端能满足中国联通VoLTE网络需求,并为终端设备的开发生产提供依据。
本标准规定中国联通VoLTE终端设备基本测试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为规范的组成部分,如无特殊说明和本规范正文具有同等约束力。
本标准是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a)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 V4.0》;b)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总册:总体测试规范 V4.0》;c)《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分册 VoLTE终端技术要求v2.0》;d)《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 VoLTE终端测试规范v2.0》今后,中国联通将根据LTE业务和功能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增加相应分册。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目次目次 (II)前言.............................................................................................................................................................. I V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技术要求第4部分:物理层测量 (6)1 范围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3定义,符号与缩略语 (6)3.1定义 (6)3.2符号 (6)3.3缩略语 (6)4UE/E-UTRAN测量控制 (7)5E-UTRA的测量能力 (7)5.1UE 测量能力 (7)5.1.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P) (8)5.1.2Void (8)5.1.3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RSRQ) (8)5.1.4公共导頻信道接收信号码功率(UTRA FDD CPICH RSCP) (8)5.1.5UTRA FDD 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UTRA FDD carrier RSSI) (9)5.1.6UTRA FDD 公共导頻信道每码片信噪比(UTRA FDD CPICH Ec/No) (9)5.1.7GSM 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GSM carrier RSSI) (9)5.1.10CDMA2000 1x 无线传输技术导頻强度(CDMA2000 1x RTT Pilot Strength) (9)5.1.11CDMA2000 高速分组数据导頻强度(CDMA2000 HRPD Pilot Strength) (9)5.1.12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 (10)5.1.13UE 定位的小区帧UE GNSS定时 (10)5.1.14UE GNSS码测量 (10)5.1.15UE 收发时间差 (10)5.2E-UTRAN 测量能力 (10)5.2.1下行参考信号发射功率(DL RS TX power ) (11)5.2.2接收的干扰功率 (11)5.2.3 热噪声 115.2.4定时提前(T ADV) (11)5.2.5eNB 收发时间差 (11)5.2.6UE 定位的小区帧UE GNSS定时 (12)5.2.7到达角(AoA) (13)前言YDB XXXX-XXXX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技术要求》分为九个部分:─ 第1部分:物理层概述;─ 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调制─ 第3部分: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 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 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第6部分:MAC协议─ 第7部分:RLC协议─ 第8部分:PDCP协议─ 第9部分:RRC协议本部分是第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