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1
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和对身体的影响饮食是人类存在的基础,而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则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量元素是指人体只需要极少量却又必不可少的元素,如铁、锌、硒等。
它们在身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心脏血管功能等各个方面。
铁铁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体内主要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处。
铁还在酵素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身体产生足够的能量。
缺铁会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体力不足等问题。
饮食中丰富铁的食物包括肝脏、瘦肉、深绿色蔬菜等。
锌锌在身体内的作用包括辅助酶的合成、促进伤口的愈合、保护免疫系统等。
缺锌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损害味觉和嗅觉等。
饮食中富含锌的食物包括牡蛎、牛肉、芝士、豆类等。
硒硒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在身体内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伤害。
硒也是一种影响着人体健康的关键微量元素,缺少它有可能会增加患肿瘤、心脏病和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
海鲜、巴西坚果和土豆等食物富含硒。
钙钙是人体内重要的无机盐,它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也能够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维持心肌和神经元的正常活动。
缺钙会影响骨密度、牙齿健康等。
饮食中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芝士、绿叶蔬菜等。
碘碘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和身体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缺碘则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响儿童颅骨和智力的发育。
食盐、海藻、深水鱼等食物富含碘。
总的来说,饮食中摄入足够的微量元素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不同的微量元素在身体内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对于饮食方案的制定,我们应该保证摄入的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均衡,以确保身体健康。
中微量元素作用与功能
中微量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虽然数量很少,但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如下:
1. 铁: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氧的运输和储存过程,同时也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必需元素。
2. 锌:锌对于人体的免疫功能、生殖生长、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锌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和维持骨骼健康。
3. 硒: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同时,硒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甲状腺疾病等疾病。
4. 铜:铜对于骨骼、结缔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维护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铜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5. 锰:锰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元素,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
锰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6. 碘:碘对于人体的甲状腺功能和代谢有很重要的作用。
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时还会引发克汀病。
7. 钼:钼对于人体的骨骼、血红蛋白合成以及尿酸代谢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微量元素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人们应该保证摄入适量的中微量元素,以保持身体健康。
- 1 -。
饮食中的微量元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
其中,微量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虽然微量元素在食物中的含量非常低,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非常显著。
饮食中的微量元素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饮食中常见的微量元素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做一简要介绍。
铁铁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至关重要。
铁可以帮助人体合成血红蛋白,从而起到氧气运输的作用。
铁还可以帮助人体制造新的细胞,并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缺乏铁会导致贫血、疲劳、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为了提高铁的吸收率,应当结合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柑橘、草莓等。
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于免疫系统、生长发育、性腺发育和生殖功能都有重要影响。
人体需要锌来合成各种酶、激素和蛋白质。
缺乏锌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性腺发育不良等不良反应。
一般而言,肉类、鱼类、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锌。
碘碘是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人体基础代谢率的重要激素。
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亢等疾病。
在国内,川、渝、贵、云等地区是碘缺乏病的重点区域。
为了防止碘缺乏,应该多食用海产品、海带等富含碘的食物,或者在食物中添加碘盐。
硒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
硒还可以帮助人体对抗病毒,增强免疫力。
目前研究表明,我国许多地区土壤含硒量低,导致了人体的硒缺乏。
为了摄取足够的硒,可以食用富含硒的食物,如动物肉类、海产品、菌类、谷物等。
铬铬是人体内维持血糖平衡的微量元素之一。
它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效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速度,从而使血糖得到平衡。
缺乏铬会导致糖尿病等疾病。
建议多食用谷物、瘦肉、蛋类等富含铬的食物。
结语需要注意的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率不仅受到食物本身的含量影响,还受到食物的烹调方法和食物组合的影响。
因此,多样化的饮食和合理的烹饪方法至关重要。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毕小平教授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微量元素在治疗疾病、人体生长发育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体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两类:一常量元素,占体重的%,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等;二微量元素,占体重的%左右,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很微弱,但在人体生长、发育、疾病、衰老、死亡等过程中却能起到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
如果某种元素供给不足,就会发生该种元素缺乏症;如果某种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也可发生中毒。
习惯上把含量高于%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低于%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若缺乏某种主要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丰富的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一、环境对微量元素的影响及人对于微量元素的认识1847年,欧洲人发现铁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标志着对微量元素生理作用的最早认识。
1850~1854年发现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环境中的食物缺碘有关。
1930年以后,相继发现许多地区由于微量元素(铁、钴等)的缺少或过多而产生家畜体质衰弱、生长停滞和死亡率增高等。
微量元素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光谱分析法等的出现,使测试生物体内微量元素成为可能,大大推动了微量元素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工作。
微量元素对⼈体有哪些危害 我们把⼈体中存在量极少,低于⼈体体重0.01%,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体也是有危害的,那么,具体有哪些危害? 微量元素的功效及缺乏对⼈体的危害 1、锌:锌是⼈体内多种酶的重要成分之⼀。
它参与⼈体内核酸及蛋⽩质的合成,在⽪肤中的含量占全⾝含量的20%。
锌对第⼆性征发育体态,特别是⼥性的“三围”有重要影响。
锌在眼球视觉部位含量很⾼,缺锌的⼈,眼睛会变得呆滞,甚⾄造成视⼒障碍。
锌对⽪肤健美有其独特的功效,能防治痤疮、⽪肤⼲燥和各种丘诊。
2、铜:⼈体⽪肤的弹性、润泽及红润与铜的作⽤有关。
铜和铁都是造⾎的重要原料。
铜还是组成⼈体中⼀些⾦属酶的成分,在组织的能量释放,神经系统磷脂形成,⾻髓组织胶原合成以及⽪肤、⽑发⾊素代谢等⽣理过程都离不开铜。
铜和锌都是与蛋⽩质、核酸的代谢有关,能使⽪肤细腻、头发⿊亮,使⼈焕发青春,保持健美。
⼈体缺铜,可引起⽪肤⼲燥、粗糙,头发⼲枯,⾯⾊苍⽩,⽣殖功能衰弱,抗抵⼒降低等。
3、铁:是⼈体造⾎的重要原料,⼈体如果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出现颜⾯苍⽩,⽪肤⽆华,失眠健忘,肢体疲乏,思维能⼒差。
4、碘:碘在⼈体的主要⽣理功能为构成甲状腺素,调节机体能量代谢,促进⽣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神经活动和⽣殖功能;维护⼈体⽪肤及头发的光泽和弹性。
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代偿性肥⼤,智⼒及体格发育障碍。
⽪肤多皱及失去光泽。
5、硒:硒在⼈体主要分布于肝、肾,其次是⼼脏、肌⾁、胰、肺、⽣殖腺等。
头发中的硒含量常可反映体内硒的营养状况。
硒不仅是维护⼈体健康,防治某些疾病不可缺少的元素,⽽且是⼀种很强的氧化剂,对细胞有保护作⽤,对⼀些化学致癌物有抵抗作⽤;能调节维⽣素A、维⽣素C、维⽣素E、增强⼈体的抵抗⼒;保护视器官功能的健全,改善和提⾼视⼒;能使头发富有光泽和弹性,使眼睛明亮有神。
6、铬:铬⼴泛存在于⼈体组织中,但含量甚微,是⼈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其中⾻骼、⽪肤、脂肪、肾上腺、⼤脑和肌⾁中含量相对较⾼。
饮食中的微量元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饮食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中的微量元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微量元素是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的重要营养物质,虽然需求量较少,但其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发挥生理作用方面却举足轻重。
本文将详细介绍饮食中常见的微量元素以及它们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坏血病等疾病。
维生素B群对于能量代谢、神经传导以及皮肤健康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维生素A参与视觉传导、细胞生长以及免疫功能的调节。
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并预防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E则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伤害。
维生素K在血液凝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合理摄入各种维生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除维生素外,矿物质也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
钙、铁、锌、碘和硒是饮食中常见的矿物质元素。
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在维持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负责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锌在人体的免疫系统、DNA合成和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而甲状腺素则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神经发育至关重要。
硒属于功能型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免疫功能的维持和癌症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合理摄入这些矿物质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微量元素还包括锰、铜、镁等。
锰是人体中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参与骨骼发育、逆转氧化损伤和调节血糖水平等多个生理过程。
铜是血红蛋白合成和铁吸收的重要催化剂,同时参与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反应。
镁是成年人体内第四多的矿物质,参与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代谢过程的调节。
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及其生物利用率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营养的需求也越来越关注。
而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
本文就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及其生物利用率进行探讨。
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微量元素是指体内含量较低的元素,由于其仅需少量摄取,因此称之为微量元素。
但其虽然含量低,却对人体健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维持基本代谢功能微量元素可以协助身体代谢多种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的基本代谢功能。
这些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锰、硒等。
2.促进生长发育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需要多种微量元素的参与,如锌、铜、铁等。
缺乏这些微量元素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3.防治疾病微量元素也有着很强的防病作用。
例如,铁能预防贫血;锌能促进免疫功能的提高;硒有着很强的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等。
二、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来源食品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摄入适当的食品可以满足身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微量元素来源:1.铁铁质丰富的食品主要有红肉、动物肝脏、黑豆等。
不过,素食者要多吃绿色叶菜、豆类等食品,以获得足够的铁。
2.锌婴幼儿应多喝奶,成年人则可以食用瘦肉、海鲜、蛋类、豆腐等含锌丰富的食品来满足锌的需求。
3.铜铜可以摄取豆类、全麦面包、牛肉、鲜虾、鱿鱼等食品。
4.锰锰的丰富来源包括全麦食品、坚果、豆类、绿叶蔬菜和糙米。
5.硒硒含量非常丰富的食品有鱼类和海鲜。
此外,贪食蘑菇、坚果、小麦等也可以获得一定量的硒元素。
三、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虽然食品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但是它们与食物中的其他成分相互作用,影响其相互利用。
因此,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受到了广泛关注。
1.铁铁对于身体来说很重要,但是铁的吸收率普遍较低。
人体对于铁的吸收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中的蛋白含量过高、食品中的草酸含量过高等,都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此外,带着带有盐分的食物会增加人体铁的利用率。
2.锌锌的生物利用率受到食品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如纤维素和酸性物质会影响锌的吸收。
微量元素异常指标分析与健康状况的关系及补充建议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其在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微量元素的含量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微量元素异常指标与健康状况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补充建议。
I. 微量元素异常指标对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异常指标是指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
以下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微量元素异常指标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钙异常指标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神经传导和心脏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高血钙可能导致结石形成、肾功能受损以及心脏节律紊乱等问题。
而低血钙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神经肌肉功能不良。
2. 铁异常指标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对氧气的运输至关重要。
高血铁可能导致铁过载症,损害肝脏、心脏和胰腺功能。
而低血铁则可能导致贫血、疲劳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3. 锌异常指标锌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对免疫系统、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具有重要作用。
高血锌可能抑制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而低血锌则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限、感染易发和皮肤问题等。
4. 硒异常指标硒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对维持免疫系统和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
高血硒可能引起硒中毒,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
而低血硒则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甲状腺问题。
II. 补充建议针对微量元素异常指标,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适当的营养素以及咨询医生的指导来改善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饮食调整根据个体的微量元素异常情况,可以通过摄入富含特定微量元素的食物来补充。
例如,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豆类和绿叶蔬菜;富含铁的食物包括红肉、豆类和全谷物食物;富含锌的食物包括海鲜、牛肉和坚果;富含硒的食物包括鱼类、蛋类和巴西坚果。
2. 营养补充剂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口服补充剂来纠正微量元素异常指标可能是必要的。
然而,补充剂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剂量适当并避免过量。
3. 医生咨询如果发现自己存在微量元素异常指标,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8种必需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人体中所需量极少的元素,但它们对于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其中有8种必需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们分别是铁、锌、铜、锰、碘、硒、钼和铬。
首先,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缺铁会导致贫血、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其次,锌是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它参与了多种酶的活化和细胞的分化,对于维持皮肤、黏膜和骨骼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第三,铜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血红蛋白的合成、铁的代谢以及抗氧化反应,对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和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缺铜会导致贫血、骨折易碎等问题。
第四,锰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多种酶的活化和骨骼的形成,对于维持骨骼和结缔组织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缺锰会导致骨骼畸形、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第五,碘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发育,对于维持甲状腺功能和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
第六,硒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抗氧化剂的重要成分,参与了细胞的保护和免疫功能的调节,对于预防氧化应激和维持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缺硒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易发等问题。
第七,钼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多种酶的活化和氮代谢,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缺钼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代谢紊乱等问题。
最后,铬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胰岛素的活化和血糖代谢,对于预防糖尿病和维持血糖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缺铬会导致血糖不稳定、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综上所述,这8种必需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合理膳食结构和补充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在人的体重中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这些元素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世界公认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14 种,即铁、锌、硒、锰、铜、碘、钼、钴、铬、氟、硅、钒、镍、锡;另一类为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明确,或未予定论的元素,如锶、砷、铍、锗等;第三类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如汞、铅、镉等。
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一是参与物质代谢中各种酶、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组成;二是酶的激活剂,促进体内物质代谢的顺利进行。
人体需要有一定数量和比例的各种微量元素,如果摄入过多或过少使机体代谢功能平衡失调,都会产生疾病或加速机体老化。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酶系统的重要原料。
缺铁会引起贫血,影响体内细胞代谢过程,导致肌肉无力,胃肠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食欲减退。
动物血、动物肝脏、瘦肉、鸡蛋、紫菜及芹菜、桃、杏、广柑等含铁量较高。
锌: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皮肤、性腺、脑垂体、胰腺和肝脏中。
锌是核糖核酸聚合酶和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呈现活性的必需物质,故与蛋白质代谢有密切关系。
锌也是合成胰岛素所必需的元素。
锌还能使性激素的活性大为提高。
人体如缺乏锌,会生长发育迟缓,味觉降低,性功能减弱,并诱发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
含锌量较高的食物有牡蛎、动物肝脏、牛肉、羊肉、瘦猪肉、蛋类、黄豆、花生、杏仁、核桃仁、葵花子、胡萝卜、椰子、菠菜等。
谷类外皮所含的植酸盐、蔬菜中的纤维素和水果中的果胶能阻碍锌的吸收。
铜:是机体内各种含铜物质的成分之一,一些铜蛋白,如血铜蛋白、肝铜蛋白、脑铜蛋白等,均需要铜。
铜还能催化血红蛋白的合成。
机体缺乏铜时,可出现中性白细胞减少、贫血、生长迟缓、情绪激动等,还会使胆固醇、血压及尿酸增高,影响糖耐量,引起心电图异常,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
治疗机体缺铜,可多食用芝麻、豆类、猪肉、猪肝、鹅肝、鹅肾、牡蛎、萝卜、茄子、芋头、大白菜、油菜、菠菜、茴香、龙须菜、荠菜等食物。
硒:如果体内缺硒使某些肿瘤、冠心病、白内障等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老年人经常食用花生、山核桃、葵花于、栗子等食品,可弥补膳食中硒摄入量的不足!锗:是近年来研究进展较快的微量元素。
有机锗具有氧催化剂功能,即使用量很小,也能增强机体功能。
它通过提高氧的利用率,使缺氧而受损伤的细胞重新恢复功能。
锗对高血压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但即使应用量极大,也不致使血压低于正常范围。
人患癌症与一种叫氧自由基的物质有关,锗能够迅速消除氧自由基而起到防癌和抗癌的功效。
人参、枸杞、山药、海藻、灵芝、大蒜等植物富含锗,中医认为这些植物大多具有补益作用,可能也与锗有关。
镁:能激活体内多种酶,参与蛋白质合成、肌肉收缩及体温调节。
如果缺镁,人会坐立不安,容易激动,手足抽搐,血中胆固醇升高,抵抗癌细胞侵袭能力大大减弱。
紫菜、豇豆、黑豆、芝麻酱、虾米、荞麦面、青豆、含矿物质多的硬水中镁的含量较高。
钴:能活跃造血功能,参与合成人体中的维生素B,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生成。
缺乏钴是导致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实验观察表明,心血管疾病和贫血病人,头发中钴的含量都明显低于相当年龄的健康人。
中药中黄芪、玉竹,食物中的南瓜等含钴量较高。
硼:对增强骨质很重要。
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组年龄为 48 岁和 82 岁的妇女,吃 17 周的低硼饮食后,钙质从尿中排出很多。
在以后的 7 周中改为每日含硼 3 毫克的饮食,身体吸收的钙质明显增加。
食物中苹果、梨、葡萄、干果、叶菜和豆类植物含硼较高。
铬:在糖和脂肪的代谢过程中,铬能协助胰岛素发挥生理功能。
缺铬时,胰岛素的作用明显降低,机体不能有效地利用糖,因而出现中等程度的空腹高血糖。
人体吸收较好的是三价铬。
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糙米、红糖等富含三价铬。
钴,原子序数27,原子量58.9332。
元素名来源于德文,原意是妖魔。
1735年瑞典化学家布兰特发现并分离出钴。
钴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但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0.0023%,占第34位。
钴矿主要有辉钴矿、方钴矿等,海洋底的锰结核中钴的含量也很大,天然水、泥土和动植物中都有钴。
自然界存在的稳定同位素只有钴59。
钴为有光泽的银灰色金属;熔点1495°C,沸点2870°C,密度8.9克/厘米³;钴具有铁磁性和延展性,机械性能比铁优良。
钴的化学性质与铁、镍相似,在常温下与水和空气都不起作用;在300°C以上发生氧化作用,极细粉末状钴会自动燃烧;钴能溶于稀酸中,在浓硝酸中会形成氧化薄膜而被钝化;在加热时能于氧、硫、氯、溴发生剧烈反应。
钴产量的80%用于生产各种合金,它们在耐热性、耐磨损、抗腐蚀等方面有比较好的性质;钴用来生产永磁性和软磁性合金;人工放射性同位素钴60可代替X射线,也用来治疗癌症;钴化合物用于颜料、催干剂、催化剂和陶瓷釉料等;维生素B12就是一种钴化物。
警惕!含镍不锈钢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宁兴龙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不锈钢是人类在20世纪初发明的重要材料之一,通常以铬和镍作为主要合金化添加剂。
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很好,耐腐蚀性能优异,容易加工成型。
不锈钢产品闪闪发亮、美观卫生、好擦洗、不生锈,大家都喜欢使用。
在家庭中,使用不锈钢制品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在工业上,使用不锈钢设备是文明化生产的象征。
日用品生产行业普遍用其制造炊具、餐具和装饰品;食品及制药行业把含镍不锈钢大量用于制造各种容器、管道和零件;在医学中广泛用其制造颌面外科假体、不同的矫形材料和植入材料等。
镍对人有致敏作用统计表明,最近几十年来对镍过敏的人数显著增多,而且目前增速加快。
1965年到1995年,对镍过敏的妇女人数,从9%增加到25%;对镍过敏的男人人数,从1%提高到10%。
据外刊报道,医学临床上已有因戴含镍金属眼镜架而引起皮肤病的大量病例,硬币计数员有发生镍致皮炎的病例,妇女使用含镍的金属夹子会引发皮炎,接触含有镍成分的手镯、别针、项链、纪念章、钢笔、毛线编织针、口红盒、门把手、小刀、金属器皿均可诱发镍致皮炎,手表壳也能引起皮肤病等。
有人在分析了18位皮肤病患者(8男10女)的观察结果后得出结论,佩戴含镍物品不仅会诱发皮肤病和加重职业性皮肤病,而且还可导致已痊愈的职业性皮肤病复发。
在与人体接触时,镍离子可通过毛孔和皮脂腺渗透到皮肤里面去,引起皮肤过敏发炎,其临床表现为皮炎和湿疹。
调查发现,6%的人对不锈钢假牙不适应,其主要症状为由镍过敏引起的卡他性口腔炎。
镍有很强的致敏性,口腔治疗使用的不锈钢材料,会引起严重的口腔病变。
27%~43%安装不锈钢假体的病人,会出现镍致湿疹、过敏性皮炎、假牙口腔炎。
皮试发现,因修复手术出现的口腔粘膜病变的患者,其中80%是因为假牙材料中含有镍和其它过敏性物质的缘故。
使用成份为16.9%铬—15.5%镍—67.6%铁的不锈钢矫形丝会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咽部、喉凸和齿龈水肿。
使用不锈钢假体而引起接触过敏性口腔炎的临床症状为口腔粘膜增生、水肿、干燥。
镍过敏反应和其它所有的过敏反应一样,不仅仅是医学上的过敏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
1991年到1993年,德国登记在册的镍过敏反应“丧失劳动能力者花名册”上的人数增加了5%。
镍——致癌影响研究金属毒性的医生早就知道镍是一种能够致癌的有毒化学元素,科学上早就存在的“镍致癌问题”,直到最近几年才在使用不锈钢最多的欧美国家被首先发现并受到重视。
含镍金属材料用于制造接触人体皮肤的物品,会诱发过敏反应,而在人体内使用含镍金属材料时,则将发生医学灾难。
有人曾经把用铬镍不锈钢、镍合金及某些其它物质制作的小棒植入老鼠的大腿肌中,观察24个月后发现含镍材料有致癌性和慢性毒性。
其中以镍合金的潜在致癌性和毒性,为各种实验材料之最。
在镍合金植入体周围出现的既有恶性组织细胞瘤,又有纤维肉瘤。
含镍物质对人和实验动物有很高的致癌性,当这种致癌性与某些其它因素相互作用时,还会发生细胞中毒和基因中毒现象。
分子水平上的镍致癌作用机制,是镍对细胞的代谢产生有害影响。
限制使用含镍不锈钢镍对人体产生的致敏反应和致癌影响,已引起欧美医学界和材料界的重视。
各国对日用和医用金属材料中的镍含量限制越来越严格,标准文件中所允许的最高镍含量也越来越少。
通过1967年、1988年和1994年颁布的欧洲议会标准,就可清楚地看出这种趋势。
1967年颁布的NN67/548EC标准,只是一个以元素致癌作用来划分有害物质的标准,该标准将镍列入等级Ⅲ;1988年颁布的88/379/EC标准,就把镍含量大于1%的合金,划入致癌物质和皮肤过敏物质范畴,并且要求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附带说明可能对人产生有害后果的“安全证书”;而1994年颁布的94/27/EC 标准,对日用品生产用材的规定更加苛刻,指出植入人体内的材料(植入材料、矫形假牙等)中,镍含量不应超过0.05%,而长期接触人体皮肤的合金(首饰、手表、戒指、手镯等),其镍含量则以每周渗入皮肤的数量不应超过0.5μg/cm2为最高限量。
1994年通过的ISO6871-1,2,1994(E)国际标准警告:镍含量大于1%的口腔矫形用合金,属人体不能耐受的“危险等级”合金。
除此而外,还出现了禁止用含镍合金制造与人体接触产品的趋势。
瑞典的法律文件已经对含镍合金及含镍钢的使用范围做出限制,要求依照法律文件发放“安全证书”。
韩国禁止把含镍的钢及合金用于制造与人体接触的产品;英国和美国也有类似的文件限制镍使用。
应该开发代用品鉴于含镍不锈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专家建议应该严格禁止以镍作为医用钢材的合金化添加剂。
就目前冶金工业的发展水平看,是完全能够找到镍代用品的。
添加锰和氮作为钢的合金化元素,可生产出不含镍的医用不锈钢。
例如含铬15%~17%、钼4.3%~5.9%、锰11.2%、氮0.9%的稳定奥氏体组织不锈钢,这种钢的耐腐蚀性较高,成分中不含致癌元素—镍。
因此,开发不含镍的高性能奥氏体医用不锈钢,就成为一个事关人体健康的重大问题。
在暂时还没有合适代用品的情况下,采用钛及钛合金不失为一种选择。
钛及钛合金的机械性能高、耐腐蚀性能好、不污染环境、与人体组织有生物相容性,密度仅为钢材的一半左右。
虽然钛合金医疗产品目前的价格还相对较高,但是如果拿生命、健康与价格相比,当然前者是最重要的;况且,我国有丰富的钛矿资源,从采矿到成品加工已经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制造工艺正在不断完善,产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因此人们有理由推测,钛及钛合金终将会成为广泛使用的医用金属材料。